• 沒有找到結果。

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為例"

Copied!
15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張德永 博士. 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關係之研究 -以台北市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為例. 研 究 生 : 林 秀 玲 撰 中華民國一Ο五年 六月.

(2) ii.

(3) 謝. 誌. 在論文完成的那一刻,突然發現原來「過程」是一個不斷摸索、自我挑戰、 超越且承認自己的軟弱,學習謙卑,以及面對困境的部分。到底是什麼讓我堅 持至今,是希望帶我勇往直前,是那全然依靠仰望的上帝,讓我明白「疲乏的, 他賜能力。軟弱的,他加力量」 。謝謝主耶穌,我做到了!因「靠著那加給我力量 的,凡事都能做」,我將帶著這樣的經歷奔向未來另一階段的學習! 論文付梓之際,回首三年來,興奮擔心參半,興奮的是對於自己進入家庭 20 多年後能重拾學生角色的幸福與感動;而擔心於要兼顧家庭、學生及教會牧 會生活的三重角色,如何取得平衡,著實不易。感謝家人的支持,感謝和平教會 的牧者們、長執同工及眾會友,您們透過問候、代禱和鼓勵給我打氣,使我深深 感受到屬靈大家庭的溫暖。伴隨著美好且充實的求學生涯即將告一段落,心中 充滿無限感恩。謹特別對於關心我、協助我與鼓勵我的師長、好友及家人表達 內心,最誠摯的感謝。 本篇論文得以順利完成,首先感謝指導教授張德永主任不厭其煩的悉心指 導,藉著清楚的脈絡分析,適時提供寶貴意見,協助學生渡過重重難關。要感 謝百忙之中撥冗斧正的兩位口試委員林振春教授與黃芳銘教授,以愛護嚴謹的 把關態度審視本研究。您們在口試時的鼓勵與建議豐富了論文的深度,使本論 文更臻完善、完整及充實。另外感謝所有教導過的教授們,您們在專業知識的 啟發,使我獲益匪淺,謹此獻上最真摯的敬意與謝忱。 也要感謝雙連教會三芝安養中心蔡芳文執行長給予論文題目的建議,讓原本 模糊混亂的想法有了明確的方向。感謝吳銀玉學姊所籌設帶領的讀書會,讓邁入 半百的我有機會一窺師大學習殿堂,充實三年學生的學習歷程,開展了我的視野。 感謝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雙連分校的朱嫣嫣主任、曾淑瑜幹事和大安分校 的羅聯昇牧師、郭杏芬幹事等之協助,以及兩所分校全體松大學員們的問卷填寫, iii.

(4) 還有先生、妹妹、同學、學妹等協助問卷施測和姐夫在問卷統計分析上的指導, 讓論文研究得以順利完成。也感謝同學們總是在我遇到研究困難時,適時伸出援 手;由於您們的關懷、支持與鼓勵,讓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倍覺溫馨與感動。願 上帝紀念你們愛心所付出的一切! 更要感謝摯愛我的婆婆及父母,他們一再的叮嚀提醒健康的重要和滿滿的愛 與鞭策下,讓我不得不在論文進度上前進。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先生博文,總是以 行動支持我,從讀研究所到論文研究期間的接送,耐心陪伴讓我可以盡全力完成 論文的撰寫,在我無助的時侯給予我肯定力量、以及信心的鼓舞和最大的包容與 體諒,這些是我能繼續堅持的動力。感謝兩個孩子承恩、沐恩,這些年來自動自 發幫忙家務及用心專注自己的課業,讓我沒有後顧之憂。謝謝所有的家人,您們 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支柱與原動力。最後,以劉立薰老師創作的〈我是何人〉這首 歌,作為自己的提醒並願一切榮耀、頌讚都歸給神,直到永遠!. 我是何人,竟然能通得著救主這麼大疼愛? 我是何人,祂甘願為著拯救我來到世間? 我的才能、機會、成就,豈攏靠我自己來賺得? 謙卑來主面前,感謝祂極大恩惠。 我是何人,能通得著榮耀權柄成做祂子兒? 我是何人,能通進入祂的國度來服事祂? 我的家庭、朋友、健康,攏是主的賞賜。歡喜來主面前,感謝祂極大恩惠。 我拿什麼 來獻給親愛的救主做永遠禮物? 我拿什麼 來報答疼我的救主,能使祂歡喜? 喔,主耶穌,我要盡一生服事祢,日日隨祢來行,見證祢極大恩惠。 主啊,我感謝祢,我感謝祢的愛疼!祢願意揀選我,祢揀選我做祢的工! 我欲聽祢的聲,隨祢來行,為祢來活!我深知我是祢所疼的人。 祢的疼感動我!祢的疼充滿我!喔,主,我永遠屬祢。我永遠屬於祢。 秀玲謹誌 2016.盛夏 iv.

(5)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之關係,藉由問卷 調查彙整資料並分析,以隨意叢集抽樣,共取得台北市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 學學員 335 份有效樣本。所得量化資料採取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考驗、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以及多元迴歸進行統計分析。研究 結果如下: 一、本研究的高齡者以 75-84 歲,女性,高中職,家管,夫妻、子女同住居 多,健康狀況好,宗教信仰以東方宗教(佛教、道教、一貫道)為多,退休 後主要經濟來源為儲蓄利息,經濟狀況是大致夠用,學習參與時間為 10 年以上居多。 二、高齡者在退休生涯規劃程度屬於中上,傾向於積極。 三、高齡者的活躍老化相當良好。 四、退休生涯規劃上研究對象在「年齡」、「婚姻狀況」、「健康狀況」、「宗教 信仰」、「學習參與時間」有顯著差異。 五、活躍老化上研究對象在「健康狀況」、「宗教信仰」、「學習參與時間」有 顯著差異。 六、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具有顯著的正相關。 七、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能有效預測活躍老化。.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分別對高齡者、教育行政單位及未來研究提 出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齡者、退休生涯規畫、活躍老化. v.

(6) vi.

(7)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tirement career planning and active ageing of the elder learners who studied in senior university of Taipei Presbyterian church. In order to approach the research purpose above, the research is conducted by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listed the questionnaire of retirement career planning and the active ageing with elder learners by documentary analysis. There were 335 questionnaires in the valid samples. The data are collect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was designed. There are several conclusions as bellow: 1. In this study, elderly people 75-84 years old, female, high school level, housewifes, couple live with their children, mostly good state of health, religious belief in Eastern religions (Buddhism, Taoism, I-Kuan Tao) as much, the main source of retirement interest on deposits, the economic situation is generally good enough learning time is involved in more than 10 years in the majority. 2. The level of elders' retirement career planning was ranked mid-high. 3. The level of elders' active ageing was ranked mid-high. 4. Five (including: age, marital status, health, religious belief and participate in study time) out of eleven background variabl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to retirement career planning of elder learners. 5. Three (including: health, religious belief and participate in study time) out of eleven background variabl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to active ageing of elder learners. 6. The retirement career planning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active ageing. 7. The active ageing of elder learners could be predicted by the way of retirement career planning.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 research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elder learners、the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the education organization for elder learners and the future study.. Keyword: elderly ; retirement career planning ; active ageing vii.

(8) viii.

(9)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重要性 ............................................................................................. 2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7 第一節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的歷史脈絡與現況 ................................................... 17 第二節 高齡者退休的涵義及相關理論 ............................................................................... 23 第三節 退休生涯規劃之內涵、理論與相關研究 ............................................................... 31 第四節 活躍老化之內涵、理論與相關研究 ....................................................................... 49 第五節 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相關之研究 ................................................................... 6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65.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5 第二節 研究架構 .................................................................................................................. 68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 71 第五節 研究工具 .................................................................................................................. 71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 79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81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分析 ........................................................................................... 81 第三節 高齡者的背景變項和退休生涯規劃的差異情形 ................................................... 89 第四節 高齡者的背景變項和活躍老化的差異情形 ......................................................... 101 第五節 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對活躍老化的預測情形 ..................................................... 1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1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19 第二節 建議 ........................................................................................................................ 123 參考文獻....................................................................................................................................... 127 一、中文部分 ...................................................................................................................... 127 二、外文部分 ...................................................................................................................... 135 附錄 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相關之研究調查問卷 (正式問卷) ........................... 137.

(10) 表 次 表 2- 1 台北市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分校一覽表 .......................................... 18 表 2-2 松年大學大學部課程一覽表 ................................................................... 20 表 2- 3 國內外各學者對退休定義研究一覽表 ................................................. 26 表 2- 4 相關學者退休生涯規劃內涵研究 ......................................................... 34 表 2- 5. Havighurst 的成人發展 ..................................................................... 37. 表 2- 6 退休生涯規劃五部曲 ............................................................................ 42 表 2- 7 背景變項對退休生涯規劃的影響研究結果彙整表 ............................. 47 表 2- 8 活躍老化相關實證研究 ......................................................................... 58 表 2- 9 背景變項對活躍老化的影響研究結果彙整表 ..................................... 61 表 3- 1 研究樣本來源彙整表 ............................................................................. 71 表 3- 2. KMO 決策標準表 .................................................................................... 74. 表 3- 3 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量表 KMO 與 Bartlett 檢定摘要表 ................... 74 表 3- 4 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 75 表 3- 5 判斷信度的準則分析表 ......................................................................... 76 表 3- 6 信度檢驗結果表 ..................................................................................... 76 表 3- 7 活躍老化量表 KMO 與 Bartlett 檢定摘要表 ....................................... 78 表 3- 8 高齡者活躍老化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 78 表 3- 9 信度檢驗結果表 ..................................................................................... 79 表 4- 1 不同背景變項描述統計摘要表 ............................................................. 82 表 4- 2 退休生涯規劃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分配表 ............................................. 87 表 4- 3 活躍老化之平均數與標準差分配表 ..................................................... 88 表 4- 4 不同性別之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差異分析表 ..................................... 89 表 4- 5 不同年齡之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90 表 4- 6 不同教育程度之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91 表 4- 7 不同婚姻狀況之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92 II.

(11) 表 4- 8 不同健康狀況之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93 表 4- 9. 不同宗教信仰之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94. 表 4- 10 不同主要經濟來源之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95 表 4- 11 不同經濟狀況之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96 表 4- 12 不同退休前職業之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97 表 4- 13 不同居住情形之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98 表 4- 14 不同學習參與時間之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99 表 4- 15 背景變項與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差異分析彙整表 ......................... 100 表 4- 16 不同性別之高齡者活躍老化差異分析表 ......................................... 101 表 4- 17 不同年齡之高齡者活躍老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102 表 4- 18 不同教育程度之高齡者活躍老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103 表 4- 19 不同婚姻狀況之高齡者活躍老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104 表 4- 20 不同健康狀況之高齡者活躍老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105 表 4- 21 不同宗教信仰之高齡者活躍老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107 表 4- 22 不同經濟來源之高齡者活躍老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108 表 4- 23 不同經濟狀況之高齡者活躍老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109 表 4- 24 不同退休前職業之高齡者活躍老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10 表 4- 25 不同居住情形之高齡者活躍老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 111 表 4- 26 不同學習參與時間之高齡者活躍老化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112 表 4- 27 背景變項與高齡者活躍老化差異分析彙整表 ..................................113 表 4- 28 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之積差相關分析摘要表 ..............114 表 4- 29 預測活躍老化之整體的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115 表 4- 30 預測活躍老化之健康的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116 表 4- 31 預測活躍老化之參與的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117 表 4- 32 預測活躍老化之安全的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118. III.

(12) 圖 次 圖 2- 1 退休準備指標的核心三要素 ................................................................. 31 圖 2- 2 晚年積極生活模式類型 ......................................................................... 41 圖 2- 3 活躍老化政策架構 ................................................................................. 50 圖 2- 4 葛羅瑟等對於 R & K 成功老化模式的修改 ......................................... 51 圖 2- 5 活躍老化的決定關鍵因素 ..................................................................... 52 圖 3- 1 研究步驟圖 ............................................................................................ 67 圖 3- 2 研究架構圖 ............................................................................................. 68. IV.

(13) V.

(14) 第一章 緒. 論. 聖經記載: 「強壯乃少年人的榮耀;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 (箴言二十章 29 節)又說「白髮是榮耀的冠冕,在公義的道上必能得著。」 (箴言十六章 31 節) 。 從聖經多處說明並能夠瞭解,對年長的高齡者而言「老」 ,並不是結束的尾聲,也 不是沒有盼望的開始,乃是燦爛黃昏、庄稼成熟、金谷豐登的時機,更代表著上帝 祝福的記號與象徵。 依據內政部戶政司(2015)公布我國 2015 年 11 月底止 65 歲以上人口占 總人口 11.94%,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2)「2012 年至 2060 年臺灣人口 推計」資料顯示,我國 2060 年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將大幅增加為 2012 年之 2.9 倍,臺灣人口老化程度雖不及歐美先進國家,但老化速度卻是全球之冠,至 2016 年人口結構曲線黃昏交叉即將來臨,2026 年 65 歲以上長者將佔總人口的百 分之 20.6,也就是每五人就有一位是高齡者。 依此趨勢,台灣高齡人口隨著醫療技術的精進,及政府在政策上的努力,使 得高齡人口增多及依賴比例增加,如何讓他們過得健康快樂,如何善加利用高齡 者的人力資源,提高高齡者的生活滿意度,透過教育與學習,習得生活與生存的 必要知能,是需要重視的(黃富順,2004)。尤其在社區中高齡者佔有很大的比例 與影響力,張德永(2007)指出社會資本的觀念逐漸引用在思考成人學習的議題上, 教育部推出的老人教育白皮書中,對社區高齡學習的促進 提供具體的環境與機 會,因為高齡者是社會的資產與資源,使高齡生涯能發展智慧,以達到自我實現 的目標,而為達到自我實現的目標,就必須做好退休生涯規劃。 特別是社會觀念及家庭結構的改變,退休後高齡者生活失去重心,且多半不 願意成為子女的負擔,生活品質也隨之下降,除了增加運動機會,做好理財規畫 並安排社會參與,藉由提升自我價值,持續學習新事物,延緩失智、使之能延續 生命能量、發揮正向影響力,也是刻不容緩的。 1.

(15) 本章節主要說明研究問題背景與重要性、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 名詞釋義等,全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問題背景與重要性,第二節為研究 動機與目的,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第四節名詞釋義加以探討,依次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與重要性 本節乃針對本研究之研究問題背景與重要性分述如下:. 壹、研究背景 台灣人口正快速老化,目前全台人瑞約三○四三位,相當每十萬人近十三位。 又根據聯合國統計,2013 年台灣的人瑞比率低於日本與美、德等西方國家,但 2010 年至 2015 年,八十歲以上人口持續攀升,百歲以上高齡者的成長率更逼近 日本,高於美、德、瑞典、澳洲等國,國內人口高齡化的現象必須正視。特別是 嬰兒潮銀髮族的銀色風暴席捲全球,二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人口雖曾支撐起台 灣經濟的奇蹟,但從 2010 年起他們開始進入 65 歲、正式成為高齡人口。以世界 衛生組織(WHO)所定標準,在全國總人口中 65 歲以上人口的比例若超過 7﹪ 時則稱為『高齡化社會』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 2015 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全國總人 口為 2,337 萬人,65 歲以上高齡者就有 269 萬人,佔總人口數的 11.94%,扶老 比為 15.5%,與歷年相較均呈現持續增加之情況。預計到 2018 年高齡人口占總 人口比率將超過 14%,成為 WHO 所定義的的「高齡社會(Aged Society)」,如果 此人口轉變趨勢不變,至 2025 年高齡人口比例超過 20%使得台灣成為「超高齡 社會(Super Aged Society)」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因此人口老化現象對 國家社會產生的重大影響與衝擊。. 2.

(16) 衛生署也預估未來 10 年我國將從「高齡化社會」轉變成「高齡社會」再躍變成 「超高齡社會」。由這些數據可知,台灣地區人口老化指數直線升高,而這象徵 的意義不只是高齡人口數的增加而已,更是代表了社會結構的重組及對於高齡 者退休生涯的重新詮釋(蔡培村,1996),隨著出生率降低少子化之故,人口高 齡化趨勢,更加突顯出高齡問題的嚴重性。. 而且目前地球的危機不僅在於暖化,另一個嚴重危機是「老化」。從經建會 的數據來看,法國經 115 年慢慢變老,而台灣只花 24 年,很快就成為全世界老 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吳尚德,2012 )。在「創齡」-銀色風暴席捲全球一書 的書評中提到, 「創齡」乃引用源自日本的「創齡學」 ,其分析了台灣老化問題的 不同面向,並且強力主張高齡者不應被視為沒有生產力、徒增社會負擔的族群。 相反的,實際上大部分高齡者都願意繼續工作,而且擁有足夠的消費力,我們應 該設法更有「創」意地,迎接即將來臨的「高齡」社會。. 如何重新定義這一代的高齡者,並輔之相應的社會政策,是今天台灣社會的 新課題。「創齡」運動正在發生!所以蔡芳文(2008)提到培養終身學習的觀念, 讓中年世代的社區居民提早規畫退休藍圖並積極開發社區中的高齡學習者實踐 活到老、學到老、服務到老的精神,共創有尊嚴且成功的退休人生。高齡者如何 為人生下半場帶來光彩,活出燦爛的老後生活,著實需要透過退休生涯規劃為自 己達到活躍老化的目的。. 3.

(17) 貳、研究問題重要性 為避免形成社會安養與照顧的負擔,提早規劃退休生活可以提升退休者自給 自足的生活能力,進而開發退休者的人力資源,並藉著退休者的經驗、智慧與能 力,另譜「退而不休」的精采人生。 一、高齡者人口日益增加趨勢 行政院主計處(2014)之受僱員工動向調查發現,受雇員工平均退休年齡約 57.8 歲。再加上,近幾年台灣隨著科技與經濟成長,國民所得提高,醫療的進 步與營養情況改善,使得人們的平均壽命普遍延長,高齡者人口日益增加。據內 政部統計 2014 年平均壽命已達 79.84 歲,65 歲平均餘命則為 19.62 歲,即個 人退休後的生涯年數將近有 20 年(內政部,2015)。研究高齡者問題的學者認為, 「高齡者問題」的起因雖然廣泛,但追根究底,不外乎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 落,而這又得歸咎於「退休」所帶來的打擊(劉青蓉,1986)。在美國暢銷書籍 作 Rick Kirschner 和 Rick Brinkman 二位博士所著“生涯規劃”一書中說明, 人的一生充滿著不確定性,如果人們不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麼生活就會為 你做出選擇。達文西也曾說 : 「充實的生命是悠長的;充實的日子使人安然入睡; 充實的一生讓人死得寧靜。」。同樣,停止活動將導致精神活力的喪失。所以對 於「退休」我們必須重新界定,因為退休年齡只是法所規範的界限,退出工作職 涯絕不代表是退出人生舞台,若能妥善規劃退休後生涯,開發自我潛能,實踐退 休生涯規畫,必能使退休後生活充實且完善。. 4.

(18) 二、退休者欠缺退休生涯規劃的準備與態度 許多退休者,因為未有良好的準備及生涯規劃,以致無法順利面對退休以 後的生活(蕭雪玲,1998)。研究發現,臺北市政府即將退休的公務人員大部分只 希望退休年限趕快來到,對退休生涯沒有任何規劃(游鴻智,2000)。教育部委託 調查報告顯示,約有 33%的退休族群沒有退休生涯規劃,對於退休後的生活安排 造成影響(黃富順、林麗惠、梁芷瑄,2009)。陳嬿先(2010)的研究發現退休前 生涯規劃準備越充分,學習需求愈高,退休後的轉銜越順暢,生活滿意度越高, 活躍老化情形越佳。因而退休前有進行全面性退休生涯規劃的人並不多,退休前 的調適與準備也不夠完善。 紀金山(2001)研究發現退休前與退休後一段時間的人,比剛退休者較有負 向的退休態度,且健康與經濟是影響退休態度的主要因素。退休生涯規劃是個人 對退休生活作有目的、有計畫、有系統安排,除了考慮身心健康、人際關係與經 濟安全之外,更要縝密思考、計畫未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進而使退休 生活更具意義和價值(黃富順,2007)。退休是每個人一生中不可避免的事,正 如同“老”不是瞬間發生,而是在不知不覺間來到,漫長的退休後生活,不能到 了才開始準備。用心的積極態度,也必須趁身體還強壯的時候逐漸培養,一步步 修正自己的想法與行為。但要如何使退休前與退休後的生涯順利銜接,並充分開 發寶貴的人力資源,就需要及早規劃退休後的退休生活。 所以,退休具有階段性,為了順利轉換退休的角色,必須認知退休的態度、 決定、投入、準備、規劃,才能成功適應退休生活。高齡者進行退休生涯規劃之 程度將會影響個人晚年活躍老化適應情形,無論是理論與實際而言,均有其必要 性。. 5.

(19) 三、活躍老化的時代來臨 即將邁入高齡社會的台灣,關於高齡者的議題包括許多面向。其中社會福利 及醫療衛生問題是比較受到關注的,如能針於此期間進行妥善規劃,不僅可減緩 個人產生生理、心理、經濟或社會等層面之問題,更能積極主動持續進行社會參 與,解除退休即等於老年、依賴、被扶養或無用之污名。 簡言之,協助退休者轉換心態、維繫與他人良好互動關係、完善其獨立的經 濟生活、規劃休閒與活動、保持愉悅與健康身心,進而積極開發與運用退休人力 資源,實現退休前未曾實現理想等,使退休後生活不再是沒有尊嚴、沒有目標的 等候人生終點來臨,是當前協助高齡者做好妥善退休生涯規劃重要課題(林東龍、 余嬪、陳武宗,2010)。 所以打破老或病的框架,不因生理機能老化而自我設限,因為精彩人生,端 看你用什麼心態去創造。根據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蘭格研究,當高齡者把“那怎 麼可能?”變成“為什麼不能?”改變自我設限的心態後,逆轉的關鍵就發生, 關鍵不在生理,而是心態,又說積極心態將使人處於最佳狀態。所以要在自己退 休後之生活中實現自我,活躍老化,就必須睿智出擊,做好適合自己且是自己想 要的退休生涯規劃。 綜合以上可知老化是人生歷程中自然發生現象,退休不是結束,是生命過程 (life course) 中相當重要轉折點。因此,鼓勵即將退休或已退休高齡者進行退 休生涯規劃。從微觀來說,是提升高齡者生活適應之能力,避免造成社會之負擔; 從巨觀而言,可以開發高齡者人力資源,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使個人與社會皆蒙 其利,即所謂之雙贏。又發現國人因為欠缺退休生涯規劃的觀念,更突顯出退休 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因此我國高齡者對於自身退休生涯的規劃情形為何?以及退 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之關係情形為何?實值得深入研究。故本研究試圖探討當 前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之關係,作為推廣高齡者相關教育單位的參考。. 6.

(20)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節乃針對本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目的分述如下:. 壹、 研究動機 台灣將在 2025 年邁入超高齡化的社會,僅 24 年就達到高齡化社會,比日本 快了 2 年,不久也將面臨人口結構的移動、世代財富轉移的危機、健保與長照的 三大挑戰。國內高齡、少子化早已是臺灣社會的常態,加上年長者退休後的心態 常受到自我、家庭、社會等三方限制,導致許多人退休後的生活,不僅和想像中 的舒適愜意有差距,也容易陷入自我消沉的惡性循環,有些人則可能因收入、人 際關係與個人興趣等條件的欠缺,在退休前便對退休後的生活感到憂慮與恐懼。. 老年不是一個「殺時間的生命期」,他與青年、中年一樣,也是一個充滿機 會、生長及學習的時期(黃富順,2004)。事實上,想要實現退休前「快樂退休」 與退休後「退休快樂」的生活,均有賴退休前完備、具體且確實的退休生涯規劃 (林東龍,2007)。若能及早規劃退休後生活,透過學習活動,為自己寫下一份專 屬的退休生活企劃案並以健康、正向、成功和活躍老化模式的策略,將有助於其 身體、心理、靈性健康,並促進社會參與、提高生活滿意度,進而達到成功老化、 活躍老化的人生目的。因此,面對未來高齡社會的來臨,退休生涯規劃可在身體 機能上提早做準備即所謂的「預防重於治療」,也能搭配心理健康、閒適安逸, 增進生活滿意度,並有適度的社會參與人際網絡的互動,那麼透過有意義的生命 價值提昇,進而活躍老化,特別是在健康、生活適應、社會互動參與等方面是否 才有實現的可能。因研究者本身也已半百,為了追求個人身心靈及生命價值的提 升,這是引發研究者探討的動機之一。 如何在退休之前,提早規劃退休生活,體驗活躍老化之歷程。WHO(2002) 定義身體、心理、社會三面向安寧美好狀態為健康的努力目標,但在高齡者健康 7.

(21) 實證研究上卻仍僅著重於身體健康與部份的心理健康,甚少同時以此三面向來定 義高齡者的健康並依此進行健康促進。而適切的退休態度影響身心靈安頓,進而 使高齡者維持自主與獨立,亦能參與社會經濟文化等事務,提高生活品質,才是 活躍老化應追求的目標。. 全球老化將繼全球暖化成為地球人類最重要且最關注的一項議題,各國依其 歷史、社會及文化的不同,紛紛推出相關的高齡教育活動。台灣在這波浪潮的侵 襲之下,近年來已發展出樂齡大學、樂齡學習中心、老人服務中心、長青學苑、 松年大學等的活動。因此面對台灣終身學習的觀念越來越深植人心的影響,研究 者從小在教會中成長,看見教會中的高齡者充滿朝氣活力,跳起讚美操、芭蕾舞 可媲美年輕人,更甚藉著休閒旅遊增廣見聞、開拓視野,且熱心參與志工服務與 學習課程,這些種種就是活躍老化最好的證明。故研究者有興趣探究退休生涯規 劃對活躍老化之間的關係,透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設立的松年大學,還在參與 學習的高齡者作問卷調查,藉由數據及統計,理解大多數人對退休生涯規劃的認 知與看法,也探究其在健康規劃、社會參與、居住安排等層面對活躍老化的影響 是研究者欲探討的動機之二。. 研究者曾對退休者實際上瞭解,發現許多人並未對退休做好準備,甚或是 對退休規劃進行了解,及成功的退休到底需要些什麼議題等。他們必須面臨的退 休危機比過去的世代多,對於未來也有健康照顧成本、社會保險給付、壽命延長 及市場波動對財務分配的影響、退休後再就業的不確定性及期待,以及個人或配 偶不確定的長期照顧成本等這些潛在擔憂造成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及挑戰,使得他 們無法計畫退休生涯 (蔡文綺,2012)。因此高齡者對退休生涯規劃的重視情形, 及其如何在退休前妥善調整身心狀態並訂定合適的退休生涯規劃,以創造退休後 的第二精彩人生是研究者欲理解的動機之三。 8.

(22) 國內對於退休生涯規劃或活躍老化之相關研究乃始於近一二十年,經由蒐集 相關文獻過程中發現,對於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相關之研究相當少。回顧文 獻,大部分的研究主要仍停留在對退休生涯規劃與志願服務及再就業進行研究較 多,或者是關於生活滿意度、生活適應與成功老化之研究,對於退休生涯規劃與 活躍老化之相關研究相當匱乏。. 因此,為瞭解國內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之相關研究,研究者透過國家圖 書館「全國碩博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 ,鍵入關鍵詞「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 進行搜尋,僅得一筆針對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進行之相關研究(陳慧姍, 2012),且研究重點是關於志願服務,其餘針對退休態度、退休準備、退休生涯 規劃而言,翁慧敏(1994)、魏文瑞(1996)、蕭雪玲(1998)、謝榮茂(2003)等投入 研究,研究多半著重在公務人員或退休教師之退休準備教育需求上,或鄭諭澤 (2005)的退休生涯規劃與生活適應之研究,還有朱庭慧(2015)高齡者幸福感與活 躍老化之研究等。. 另外,國科會的研究報告中僅有一篇,針對退休前教育的實施及內涵進行研 究(林麗惠,2011)。在期刊文獻上,也僅有一篇為薛承泰、曾敏傑(2002)針對 中高齡退休生涯規劃與影響因素之研究,且研究目的在於運用中高齡勞動力之調 查資料分析在職之中高齡勞動力對未來的退休生涯規劃狀況,並無提出對退休生 涯規劃與活躍老化相關之研究。由上述幾篇論文、期刊、及研究報告可知國內在 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相關之研究上較少著墨,故乃引發研究者對此一研究議 題之興趣,祈能從事此一研究,以彌補國內相關文獻之不足,乃研究動機之四。. 9.

(23) 貳、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以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的觀點及其相 關研究文獻的回顧,檢視高齡者的背景變項與退休生涯規劃及活躍老化的差異情 形,作為調查研究之基礎,以台北市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分校進行 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相關因素之探討,期能對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 化情形有更深層的研究。作為爾後高齡者退休前教育準備推廣與相關政策擬定的 參考依據。. 本研究目的有四,茲分述如下: 一、瞭解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的現況。 二、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齡者在退休生涯規劃方面是否具有差異。 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齡者在活躍老化方面是否具有差異。 四、探討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能否有效預測活躍老化的情形。. 10.

(2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為達本研究目的,茲將研究範圍與限制加以說明。分述如下:.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主題範圍,重點放在 55 歲以上的高齡者其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 化的情形,並以台北市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為例,參考蒐集自各相 關中文專書、期刊論文將其整理為資料範圍,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期盼能對高 齡者退休生涯規劃及活躍老化關係有所理解。 本研究內容,以問卷調查法為主,瞭解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之現 況與關係,針對研究最後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高齡者的退休生涯規劃方面,以 「健康規劃」 、 「社會參與」 、 「居住安排」三個層面為主;在活躍老化方面,以「健 康」 、「參與」、「安全」三個層面為主。. 貳、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基於研究者人力、物力、時間及客觀條件等侷限性,在方法、範圍及 研究對象會有所限制。 二、本研究推論從量化方法來研究,以參與台北市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 學」分校學員為研究對象,研究推論的範圍不包括其他的高齡者或機構及其他地 區的宗教機構,即未參加此機構之高齡者,不列入本研究範圍內。 三、研究方法 (一)本研究從高齡者背景來探討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之關係,因此是 否有其他因素會影響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與活躍老化,在本研究中無法一 一清楚呈現。 11.

(25) (二)本研究的問卷各項變項測量均經由受試者的知覺反應來進行問卷填答, 只 能獲取表面事實資料,未能真實反應出研究對象的內心想法,當下之情緒、 環境因素也可能會影響問卷的詮釋而造成差異,或受到其他社會因素產生 心理的防衛機制,偶爾遺漏問卷的項目,因此問卷的數據有可能造成無法 呈現真實的準確度與客觀性,使得這樣的問卷測量結果產生誤差。. 12.

(2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的主題更加明確,有必要將研究中所探討的重要概念與名詞,包 括高齡者、退休生涯規劃、活躍老化、松年大學等重要名詞加以界定。說明如下:. 壹、高齡者 高齡者的界定說法不一,可以由不同層面界定,因此對高齡者的年齡劃分標 準尚未一致。而日本學者將高齡期劃分為 55 歲至 65 歲的高齡前期、65 歲至 75 歲的高齡中期及 75 歲以後的高齡後期三階段(黃富順,2008) ,且因日本考慮 55 歲者即將進入高齡前期,因此將之納入實施高齡教育的範圍。我國以高齡者為對 象的長青學苑、社區大學、松年大學、樂齡學習中心等機構,其入學最低年齡限 制大部分也是以 55 到 60 歲為標準。又根據內政部「戶口普查統計分類」, 5565 歲為高年,65 歲以上為老年。雖我國法定退休年齡為 65 歲,但因 103 年退 休人數中以 55 至 64 歲退休者占 58.2%最多。所以考量 55 歲以後是邁入高齡 的前期,且為正式退休前 10 年的退休準備期,對後續的高齡退休生涯規劃有重 大影響,因此本研究採 55 歲為高齡者年齡的起始點,應屬恰當。故本研究所提 及的『高齡者』係指不分男女性別,持續參與學習活動,年齡在 55 歲以上者, 分為 55-64 歲、65-74 歲、及 75-84 歲、85 歲以上共四類。. 貳、退休生涯規畫 生涯規劃是個人規劃未來生涯發展的過程,個人先設定自我生涯目標,然後 運用個人的潛能和生活四周中可運用的資源,來達成生涯目標的過程。 退休生涯規劃,是借用一般「生涯規劃」的理念,係指退休人員在職場退休 13.

(27) 後,對生活層面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規劃與安排,目的在使退休生活具有 意義和成就感,以追求自我生命的價值。且根據新編國語日報辭典,生涯規劃是 指了解自己,對自己的一生做目的性的計畫,設定階段性目標,然後努力完成, 追求自我生命的意義(潘清輝,2012)。. 由於研究重點與指稱方式的不同,其他研究者有的直指「退休生涯規劃」, 也有以「退休準備」 、 「退休計劃」來說明,雖說法不同,但其意涵相似,互為通 用。本研究將退休生涯規劃分為「健康規劃」 、 「社會參與」 、 「居住安排」三個構 面。 「退休生涯規劃量表」乃以此三個構面為基礎並參考各文獻,蒐集資料修訂 而成的量表,量表得分的高低代表退休生涯規劃的程度。. 參、活躍老化 2002 年世界健康組織 WHO 所提出之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已成為世界 各國對於老年健康政策擬定之核心觀念。其活躍老化定義為:使健康、參與、和 安全達到最適化機會之過程,以便提高民眾老年的生活品質。活躍(active)指的 是持續地參與社會、經濟、文化、靈性與公民等事務。並主動積極參與社會活動, 有積極樂觀之生活態度,對生活感到滿意,且任何人(包含身體健康、退休、生 病或殘疾等)都有達到活躍老化的可能,並持續活躍未來或當下之退休後老年生 活。此說法強調任何人在老化的過程中,皆享有公平的機會與待遇。趙孟婕、林 玉梅(2007)也提到即使是退休或失能的高齡者,只要能持續參與家庭、同儕或社 區活動,仍可算是活躍的。本研究所指的活躍老化係指(一)健康:包含身體與 心理。 (二)參與: 能主動積極且持續地參與社會活動等事務。(三)安全:即能 適時應用用藥資訊與法律常識,對生活感到滿意和安全。「活躍老化量表」乃以 此三個面向為基礎並參考各文獻,蒐集資料修訂而成的量表,量表得分的高低代 表活躍老化的程度。 14.

(28) 肆、松年大學 松年大學一詞最早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鼓勵與關懷老人(以下稱松年) 於 第三十六屆(1989 年 4 月)總會年議會中議決並獲通過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松年事工委員會和聖經學院合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以「推行松年 事工及研究聖經、造就信仰、事奉教會、服務人群,提昇松年信徒靈、魂、體的 全人健康」為宗旨並提供松年兄姊一個肯定自我存在價值的學習環境,體認到「活 到老、學到老」的道理和「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的理念而設立開辦的。 其非正式大學學制,乃依老人福利法為鼓勵老人參與社會、教育、宗教、學 術等活動,充實老人精神生活,所開辦的終身學習課程(吳淑芳,2008)。. 15.

(29) 16.

(3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的歷史脈絡與現況. 壹、松年大學之源起及現況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台灣宣教以醫療和教育開始,一向以關懷社會著稱。由 於台灣社會結構的變遷及生活型態的變化、高齡人口的急劇增加,使得社會高齡 者問題愈來愈受重視,教會關心及重視高齡者(以下稱松年)的需求與其教會生活, 故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於 1984 年 6 月 21 日成立「松年事工委員會」推動松年 的事工與活動。此外為提供高齡者一個肯定“自我存在”價值的學習環境,實踐 「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和「終身學習」的理念,在第三十六屆(1989 年 4 月) 總會年議會中議決並獲通過由總會松年事工委員會和聖經學院合辦「台灣基督長 老教會松年大學」,以「推行松年事工及研究聖經、造就信仰、事奉教會、服務 人群,提昇松年信徒靈、魂、體的全人健康」為宗旨,並以約翰三書二節:「親 愛的弟兄啊!我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興盛一樣。」為校訓,總校之 校址設置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學院(新竹市高峰路 56 號),於 1989 年 9 月正 式開辦招生。. 松年大學 27 年前(1989 年 9 月)創校成立初期,學生的總數只有 82 名,2015 年遍布全台各地共設立 54 間分校,原住民 14 間。目前開辦課程的有 39 間,學 員總數 3394 人。畢業人數:學士班 3928 人;碩士班 1572 人;博學班第一級 133 人、博學班第二級 29 人。從創校成立迄今,畢業總人數逾 6,924 人!北區分校 中台北市就占 10 所分校(如表 2-1)。. 17.

(31) 表 2- 1 台北市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分校一覽表 分校. 1雙. 連. 人數. 資格. 時間. 學費. 466. 55 歲. 週二、三、四上午. 一學期 4000 元. 每天 2 節,每節 1. 1989.09. 小時。. 2大. 安. 124. 1990.09. 55 歲以上為正式生. 週二、四、五上午. 1.全修生 4,000 元 2 選讀. 55 歲以下為選讀生. 9~12:10. 生 3000 元 3.報名費 600 元. 3艋. 舺. 130. 無. 舘. 一學期 3500 元. 9~11 時. 1990.09. 4公. 週一、二、四上午. 70. 1994.09. 50 歲以上為正修生. 週一、三上午. 1.3,300 元. 50 歲以下為選讀生. 9~12 時. 2.選修每科 1,300 元 3.80 歲以上榮譽學生及貧 困獨居老人或低收入戶, 繳 600 元,學費免繳。 4.夫婦報名第二位減半。. 5古. 亭. 70. 1996.03. 50 歲以上為正式生. 週二、週五. 1.報名費 300 元. 49 歲以下為選讀生. 上午 9~下午 3 時. 2.學雜費 3,000 元 3.80 歲以上 1,500 元 4.古亭會友 1,500 元 5.終身學習名譽學生(讀完 碩士班)1,500 元. 6松. 山. 63. 50 歲以上. 週二、五上午. 免費. 9~12 時. 2015.10.8. 週二、五上午. 1.報名費 100 元. 9~11:20. 2.學雜費 3,000 元. 55 歲為正式生. 週二、四上午. 1.全修生 4,000 元 2.先修. 未滿者為先修生。. 9~12 時。. 生 4,500 元 3.選修生. 1996.09. 7石. 牌. 20. 無. 1996.09. 8中. 崙. 71. 1998.07. 9仁. 愛. 64. 開放部分課程名額給. 3,000 元 4.80 歲以上全修. 曾在本校上過課的選. 生 2,000 元,選修生. 修生. 1,500 元. 55 歲. 一學期 3300 元. 9~12 時. 2002.9. 10 大. 週三、五上午. 直. 2005.09. 60. 60 歲以上為正式生. 週三、五上午. 60 歲以下為先修生. 9~12 時. 一學期 3700 元.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18.

(32) 貳、松年大學之組織 松年大學隸屬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設執行委員會負責籌劃、執行並推 展校務。委員由總校校長、教務副校長(由聖經學院之院長擔任之)、行政副校長 (由總會松年事工委員會推選適當人選擔任之)、聖經學院代表一名、總會松年事 工委員會代表一名、總會幹事一名及各分校校長推選九名,合計十五名組成之。. 一、五大領域課程 除下表 2-2 所述靜態的課堂學習外,每學期中也安排一天來回的「戶外教 學」,或在學期結束後寒暑假舉辦國內外旅遊。藉此可以增廣學員見聞,也能增 進彼此認識與感情。 (一)聖經教義:根據聖經的真理來探討人生的意義與人的本份等。 (二)保健醫學:各種疾病、藥物、和食物與健康…等保健醫學常識。 (三)康樂活動:歌曲、健身操、舞蹈、手藝、書法、繪畫、插花、游泳等。 (四)社會新知:國內外時事、政治、法律、社會、環保、財經、科技…等。 (五)事奉關懷:語言(日語、英語、白話字、各族群母語、中文…)、台灣史、 探訪和協談訓練等。. 19.

(33) 表 2-2 松年大學大學部課程一覽表. 課程 第一學年課程 名稱. 第二學年課程. 第三學年課程. 第四學年課程. 人生 1.聖經權威 哲學 2.基督化家庭 3.民間宗教介紹 4.詩篇與箴言 5.教會與社會關懷. 1.查經法 2.聖經文學 3.上帝與教會 4.創世紀與啟示錄 5.大衛與所羅門. 1.聖經歷史 2.耶穌的比喻 3.基督與教會 4.長老教會的歷史. 保健 1.老人科 醫學 2.飲食衛生 3.生活的調適 4.健身操. 1.老人科 2.老人的營養 3.生理健康 4.健身操. 1.老人科 2.老人的娛樂 3.老人與社會生活 4.全人健康. 1.聖經信息 2.保羅的生平 3.聖靈與教會 4.福音與上帝 5.長老教會精神 與組織 6.認識各教派 1.老人科 2.心理健康與休閒 3.老人與家庭 4.簡易急救法. 康樂 1.長青詩歌帶動唱 活動 2.老人與電視 3.興趣的培養 4.手工藝. 1.長青詩歌帶動唱 2.認識鄉土自然 與文化資源 3.土風舞 4.電視短片欣賞 (台灣歷史) 1.人權的意義 2.時事問題 3.新產品的介紹 4.認識社會風氣 與潮流 1.代禱與探訪 2.如何與子孫相處 3.參與公益活動 4.如何開會 5.觀光英語. 1.長青詩歌帶動唱 2.享受鄉土自然 與文化資源 3.講古分享 4.書法欣賞. 1.長青詩歌帶動唱 2.世界名曲欣賞 3.民謠欣賞 4.畫圖. 1.認識各種社會福 利設施與保障團體 2.時事問題 3.新書分享 4.認識公害問題 1.淨化生活環境 2.支援兒童、青年 、婦女、原住民 、環保社團 3.社會關懷表達 方法訓練 4.探訪訓練 5.社交外語. 1.新舊時代價值的 比較 2.時事問題 3.認識各種社會 4.新科技大觀 1.台灣語文教學 2.社交外語 3.社會關懷表達訓練 4.支援兒童、青年 、婦女、原住民 、 環保社團 5.長老教會精神 與組織. 社會 1.現代社會的特色 新知 2.時事問題 3.切身的法律問題 4.生活環境的變化 事奉 1.保留母語 -白話字 關懷 2.如何保存有教學 價值的文物 3.老人的社會責任、 政治、經濟、文化 4.英語ABC 5.認識台灣.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 理自松年大學10週年 特刊. 20.

(34) 二、四大功能課程 長老教會所設立松年大學具備了四大功能為(一) 終身學習的實踐。(二) 高 齡者互動交誼的機會。(三) 高齡者福音管道。(四) 健全高齡者的身心靈。其成 效卓著,進而使得政府也看到松年長者即高齡者的教育與關懷的工作之重要性。. 有人因而肯定的指出,長老教會的松年大學,可稱得上是現今台灣社區大學 與長青學苑、樂齡學習中心的先驅。松年大學課程比起一般縣市政府所舉辦之「長 青學苑」課程,範圍較廣泛且豐富許多,讓學員所接觸的不單只是生活基本需要 之教育外,還可以從事奉關懷、聖經教義等課程滿足尊重與自我實現的需求。. 參、學制 一、 四年大學部:採學期學分制,每學年分上、下學期,每學期每人至少 可修最高學分為六學分,每一學分之課程於該學期中,排課不得少於 15 週,每 一學分於該學期中至少出席須超過十週。每週上課兩天,按各分校實際狀況排課, 有的排在禮拜二、五,有的排在禮拜一、四。不限制修讀年限,但至少要修完 48 學分(8 個學期,4 年)始發給畢業証書,並授予松年大學學士學位。許多學員雖 然畢業,但還想繼續學習,所以就有了「研究班」和「博學班」的設立。. 二、二年研究班:採取學期學分制、其餘規定均與大學部相同,但至少修完 24 個學分(四個學期,2 年),始發給畢業証書,並授予松年大學碩士學位。. 三、博學班:共分為七級,三年為一級,每完成一級頒發証書以資鼓勵,但 不授予「博士學位」。. 21.

(35) 肆、松年大學特色及願景 一、價值觀與人生觀的建立 松年大學不是傳統學術性或技職性大學,而是提供廣大松年人口繼續教育的 機構,所以在一系列的課程中,學員所學習的不只是休閒、生活與科技、社會新 知方面,還包括信仰知識與事奉關懷的課程,以啟發學員的意識、增進松年的能 力、使松年兄姊能夠以自己的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進而成為教會和社會的資源, 貢獻己力服事人群。換言之,松年的長者來就讀松年大學的目的,不是為著獲得 一張文憑或學位來謀生就職,而是要充實自己來造福人群,共同學習要如何來關 心人,讓他們重新建立自我價值觀與人生觀具有面對未來的勇氣與能力。. 二、 學員謙卑、認真學習 學員中教育程度不一,有未受過教育者,有退休老師、公務員、校長…等; 士、農、工、商各職業別也多元。例如有位王興武牧師(93 歲)、牧師娘黃綠竹(86 歲)一起在新竹分校連續已讀了三年,搬到台中後,尚有一學年的學分未修完, 則轉到柳原分校堅持繼續修完畢業而取得松年大學學士學位,那一年(2003 年) 他剛好滿 100 歲,是全台最年長的松年大學學員,松大總校特別頒贈獎牌乙面表 揚鼓勵。他們謙卑、認真學習之態度實為後輩之榜樣。. 三、松年學員獲得新生命 學員中雖然有基督徒,但也有不少非基督徒,這些非基督徒的學員與其他的 基督徒學員一起唱詩、上聖經課,如遇教會節慶或婚、喪之禮拜受邀獻詩時,也 未拒絕。因此藉由在松年大學就讀而踏入教會,使非基督徒學員了解教會的生活, 有機會向非基督徒學員傳福音,這是傳福音的契機,更有不少學員受洗成為基督 徒。松大創校至今總校統計:共約 230 名以上學員受洗成為基督徒(鄭文仁,2010)!. 22.

(36) 歷年來,教會所開辦的分校不僅為社會大眾所接納而且備受尊重與稱讚。根 據 2007 年內政部人口統計 65 歲以上之松年人口佔全台灣總人數之 10.21%,約 有 2,343,092 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台灣各地有一千二百多間教會,其中許多 教會之建築和設備屬富麗堂皇及齊全,而且多數集中在週末和禮拜日使用,另一 方面教會之中人才濟濟、許多人樂意奉獻時間、才幹與金錢,也希望通過服事教 會與社區而服事基督。大家同心協力集中資源,開辦松年大學,為造福各教會的 年長高齡信徒並為各地區居民提供美好的社區服務。因此,松年大學也自然而然 成為教會與社區的橋樑。. 第二節 高齡者退休的涵義及相關理論 壹、高齡者 一、我國法定退休年齡為 65 歲,但根據主計總處公布 103 年員工動向調查 結果,退休年齡平均為 57.8 歲。可能因有許多很早進入職場者在未滿 60 歲就提 早退休,再者競爭激烈的部份行業如科技產業,也因產業國際移動以及快速的技 術更新而使高齡勞動人口被青壯年勞動人口代替而不得不提早退休。由此可知國 人因高齡化延長了退休年齡但實際退休平均年齡卻有年輕化的趨勢。. 二、有關高齡者之界定由於每個人老化程度和老化原因並非完全相同,很難 有一致標準,但從確保高齡教育權利而論,邁入高齡期的高齡者能持續擁有適應 社會的知能,證諸歐美日等國將 55 歲以上者納入高齡者教育範疇(Lamdin & Fugate,1997)教育部也為鼓勵高齡者學習動機,增進其身心健康,自中華民國 97 年起推動高齡教育,結合各級學校、機關、民間團體,合力建置各鄉鎮市區 「樂齡學習中心」,並結合大學校院開設「樂齡大學」,也以 55 歲以上國民為主 要族群,開創其多元的終身學習管道。一種以年滿 55 歲以上者為主體,以活躍 23.

(37) 老化為願景,推動活躍老化,為高齡人口提供積極的扶持環境。意味著使個人健 康、社會參與、社會安全達到最適化機會的過程(蔡承家,2010)。. 尤其是進入第三年齡的高齡者,經由社會參與學習活動進而提升生活品質與 生活滿意度,使得活躍化成為可能。而所謂第三年齡,依拉斯里特在其名著《新 的生命圖:第三年齡的誕生》(A fresh mapof life: The emergence of the third age)之說法,是指始於個人退休,終於個體身心機能開始進入快速衰退的 時期,是個透過活動而使個人獲得充實、個人成就和自我成長的時期(黃富順, 2004)。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高齡者教育中之高齡者學習機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松年大學台北市分校,其大部分入學資格也以 55 歲為界定。. 三、許多人在其職業生涯裡,每天工作超時、加班,期待退休後能「安享老 年」,但退休後才發覺離開職場的自己與生活非常疏離,適應困難,更有人因被 解雇或遭遇公司倒閉,而被迫離開職場者更沒有所謂的退休準備,突然而來的生 活適應就更加困難,迫切需要輔導。. 綜合上述退休是一個很大的生涯轉換,也是一個很大的壓力來源。如果沒有 妥善準備,則如此龐大的經濟、生活作息、情感、身份認同、社會網絡的變動壓 力產生時,極可能會手足無措、甚至出現負向的生心理反應。因此於法定退休年 齡 65 歲之前 10 年,55 歲時為避免退休準備度(readiness)不足及退休後可能的 負向影響,而早有退休準備或退休生涯規劃的話,應屬恰當且能裨益個人、家庭、 社區與整體的社會。故本研究所提及之「高齡者」係指年齡在 55 歲以上且不分 男女性別,持續參與學習者。. 24.

(38) 貳、退休的涵義 「退休」英文為「retirement」,依中文其字面意義與英文皆表示離開、撤 退工作崗位或長期休息的意思。朱坤連(1996)指出「退休」是指從職業上制度化 的「規定退休」,而非指從生活中退休,或是自社會團體中退出;所以「退休」 應是個人局部的在職業上的改變,應仍然有其積極性的一面。退休是人生必經重 要的歷程,是身分的選擇,也是角色的改變,不是人生趨向終點,而是另一個階 段的開始,若能對退休有正確及深入的了解,可以減少對它的恐懼,而能以愉快 的心情面對它。無人能保持永遠年輕健康,但若能提早為自己規劃安排退休後的 生活,必能享有退休後的樂趣。而退休也意味著不同以往生活的開始,因此預先 規劃退休生涯,是可協助高齡者適應退休生活,以便達到活躍老化的目的(徐慶 發,2009)。國內有關學者對退休意義的看法如下: 蔡培村(1993)指出退休是個人長期所從事的職業暫時或永久的終止,其退 休行為是以全然或漸進的方式達成,並由於以往長期提供勞務而獲得退休金之報 酬,以維持其晚年生活。 林寶山(1995)則指出下列四個觀點: 1、社會學的觀點:退休是「角色的一種變遷」。 2、經濟學的觀點:即個人將終止提供經濟性的勞務給雇主,並由 雇主給付退休金給受雇者。 3、人力資源的觀點:人力資源發展與運用的重要關鍵是由退休而來。 4、社會政策的觀點:退休乃是一種機構的規則,讓個人在機構的規定下, 停止工作與受薪。 陳旭芬(1998)指出退休乃指在職時之服務機構為安定工作者之服務情緒並 促進工作效率,於服務者服務滿一定年限或服務者年老力衰不克繼續服務時,為 保障其老年生活,所為之金錢上給付。張明麗(1998)認為退休係指個體自願或 被迫而退出工作行列而言。 25.

(39) 表 2- 3 國內外各學者對退休定義研究一覽表. 研究學者. 時間. 退休定義. Atchley. 1988. 改變經濟能力,退出工作行列適應轉換另一種人生角色過程。. Theriault. 1994. 每位從事工作的人必經的過程,談及退休內涵時通常被當作是 一個心理社會轉換的階段。. 蔡培村. 1993. 長期從事的職業暫時或永久的停止,退休行為是以全然或漸進 方式達成,並長期提供勞務獲得退休金報酬,維持晚年生活。. 林寶山. 1995. 積極來說,可以說是角色一種變遷及二度人生的開始;而消極 則是社會新陳代謝的結果。. 張明麗. 1998. 個體自願或被迫而退出工作行列而言。. 徐美玲. 2002. 指離開工作場所,不再從事全職的工作而領取退休金的人;是 原有正式工作的結束,與全新生活角色的開始。. 鄭全力. 2003. 1.一種行動或事件 2.一種過程 3.一種情境或地位 4.一種角色. 黃嬿庭. 2007. 退休是轉職,是調整,是耕耘,是為得到更豐盛人生收獲。. 洪含詩. 2007. 工作者於年老力衰而不適宜繼續工作者離開職場。. 呂美芬. 2008. 因年齡的限制或健康及其他的因素自願退出工作崗位。. 葉美蓮. 2008. 退出工作行列,適應另一種人生角色,表一個人日常生活、時 間安排及生活方式改變。. 齊克用. 2008. 從工作職場功成身退,重新開展另一段嶄新豐富人生旅程。. 詹火生. 2009. 一個在人生或工作場域生理與心理的化學性過程。. 陳嬿先. 2010. 指退出工作行列,適應轉換另一種人生角色的過程。 資料來源:鄂見智(2011) 研究者蒐集整理。. 外國學者則有 Atchley 和 Mccliskey (1981) 皆認為退休不是終止,退休 是一種連續的過程。McCluskey 更指出,退休是一種接駁點( a transferpoint) 26.

(40) 經由這個點,人們轉入一個具有特殊期望、任務和挑戰的新成年階段。 Atchley (1988)認為退休本身涵蓋多種意義,改變經濟能力,退出工作行 列的關係,以適應轉換另一種人生角色的過程。換言之,退休係指退出工作崗位, 並接受退休角色的一種過程,它影響退休者的收入、家庭與生活。 Theriault (1994) 指出退休為每一位從事工作的人所必經的過程,在談 及退休的內涵時,它通常被當作是一個心理社會轉換的過程。綜合以上學者為退 休所界定的意義,「退休」從積極方面來說是一種轉換、一個過程及人生下半場 的開始;而消極方面,退休則是社會新陳代謝的一個事件或情境(謝榮茂,2003)。 以上各學者對於退休涵義有不同的看法,茲整理出上表 2-3 列舉部分學者對 「退休」一詞所下的定義。. 參、退休理論 有關學者研究退休問題,大致分以下不同的理論觀點來研究,茲分述如下:. 一、角色理論(Role Theory) 退休可稱為「角色的一種變遷」,角色理論認為角色的變遷涉及兩方面:一 是放棄所扮演的成人角色,二是放棄舊角色後,隨之而來的高齡者新角色。在這 種轉變過程中,高齡者離開許多原有角色,卻因為社會上未界定該如何扮高齡者 角色,因此產生不適應退休後生活的問題。角色觀點理論:分角色理論( role theory )及無角色之角色理論(roleless role)。. (一)角色理論是 Phillips 於 1957 年提出,是由於撤退理論和活動理論 各有所偏,所提出來的一種折衷理論。認為撤退和活動並非二極端或背道而馳, 兩者具有相輔相成的特色。撤退對高齡者而言,只是參與形式的轉變而已(引自 黃春長,1994)。當退休者進入退休後,就要把過去所扮演的角色拋棄,再重新 27.

(41) 界定自己,投入新舞台,並面對角色變遷所帶來的衝擊,因此退休者在身心上要 做相當準備,社會也要肯定退休者的工作價值,如此便能經營所謂人生下半場, 不會成為社會的負擔。本理論認為高齡者在角色的轉換上要有充分的認識和調整, 則晚年生活會比較有成就感,可就體能程度仍可以採部分時間就業、投入志工服 務、參與社區大學課程或各項維持體能的學習等,都是積極在扮演退休角色的正 向作為。. (二)無角色之角色理論是美國學者 Burgess 在 1950 年所提出,他看到了 一種高齡者被排斥於社會日常活動之外的狀況。高齡者被擠入一種不參加社會活 動的狀態,他稱此為「無角色之角色」(傅家雄,1991)。此研究又發現,男性面 臨「無角色的角色」之情況較女性嚴重,亦即當男性面臨退休角色重構時,往往 存在更多適應的困難。其原因為男性較不善於社交、退休前較少參與社會活動、 或是參與屬於男性的活動機會較少,特別是退休後往往被極力推薦的志工參與, 似乎因無酬勞之特性而被等同於女性工作,進而影響男性的參與意願。在這種轉 變過程中,高齡者丟棄了很多原有的角色,但由於社會上並未界定該如何扮演高 齡者的角色,因此極易產生不適應的問題(鄭全利,2003;范惠苓,2005)。. 二、撤退理論(Disengagement Theory) 撤退理論係 Cumming 和 Henry 在 1961 年所提出。其研究指出:隨著高齡 者健康與體力的衰退,變得愈來愈少參與組織化的社會結構,逐漸退出社交生活。 撤退理論是設定人的能力會隨著生命週期而降低,因此在社會上服務的個人與社 會工作群體之間終止了關係,是一種不可逆的撤退過程。從工作崗位退下,其目 的 是 要 減低 因 為工 作人 員 的 去世 而 影響 工作 環 境 的正 常 運作 (Lynott and Lynott,1996)。撤退理論在闡述社會功能的重要性,強調高齡者邁入退休期, 必須從現有社會角色、人際關係及價值體系中撤退(引自黃富順,1993)本理論 28.

(42) 源於退休制度功能論(functionalism) ,認為高齡者的健康及經濟欠佳,高齡者 和其他人相互退縮的結果,這就是老化過程。由於各種條件欠佳,因此對週遭事 物的興趣逐漸降低,乃至撤離。撤退理論在闡述社會功能的重要性,以維持社會 的新陳代謝和系統的均衡。(魏文瑞,1997;林銘山,2002;鄭全利,2003;邱 民華,2004;范惠苓,2005;洪錫欽,2006)。. 三、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活動理論是由 Burgress、Harvighurst 與 Yobind 等人(1987)所提倡。 活動理論認為高齡者是中年期的延續,應與中年時期一樣,參與社會工作及社會 活動,高齡者雖然面臨生理、健康狀況的改變,但高度的活動可為高齡者帶來滿 意的生活。大部分的高齡者不願失去社會之角色,所以在中年期的活動和人際關 係,都希望盡量予以延長;且高齡者有一種自然活動的傾向,樂於從事社團事務, 增加與他人交往的機會,所以退休後必須尋求一些代替性的活動,以強化高齡者 的生活,不是以年齡來減少選擇工作的權利。 此理論認為雖處於空虛與孤寂的退休階段,但如能維持青壯時期生活,不要 消極脫離社會,應加強人際及開發潛能,才能促進健康(引自賴永和,2001), 這是退休者應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並維持人際關係,以增進退休生活上的適應。. 四、交換理論(Exchange Theory) 交換理論認為退休高齡者在社會上受到漠視,他們問題的產生是因為缺乏可 以用來交換的價值,即高齡者缺乏付給他人利益的能力所造成的結果。此種論調 過於武斷,高齡者是否具有交換價值與其教育程度、健康狀況等因素有關。. 29.

(43) 五、連續理論(continuity theory) 連續理論(continuity theory)是由美國社會學家雅居禮(Atchley)於 1970 年代所提出來,此理論主要是基於人格特質及個人發展的觀點,認為進入老年期 的高齡者,在人生發展過程中,可能還保有相當穩定的人格特質,例如:價值觀、 態度、習慣等,而且這些特質已經整合成為個人人格的一部分。強調的不是單一 的撤退或活動理論,強調的是人生早期的生活經驗和人格特質,以及對於高齡期 生活調適方式的延續性之影響(魏惠娟,2015)。. 六、次文化理論(Subcultural Theory) Ross 於 1960 年代早期提出次文化理論(Subcultural Theory),係指社會 裡部分人遵行與主流文化不盡相同的文化,即同一類屬(Category)的成員,彼 此間發生互動機會較其他不同類屬的成員多,次文化因而產生。高齡人口逐漸 成長,造成高齡者為非高齡者全體所刻意忽視,於是,高齡者增加與退休高齡 者互動的機會,因此形成高齡者次文化體系(陳佑淵,2007)。Turner(1990)認 為,高齡者透過協助他人,如:社會參與活動,來建立自己的地位。此種基於 相同的特質與志趣,在相互認同與支持的互動模式下,增進了自我肯定與精神 生活的滿足。綜合上述退休理論,學者大致認為退休是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 個轉換階段,但由於每人對退休的定義不同,因此,在面對退休時會有不同的 處理態度及規劃。. 30.

(44) 第三節 退休生涯規劃之內涵、理論與相關研究 壹、退休生涯規劃的內涵 一、美國公益性非營利組織國際退休教育基金會簡稱 InFRE,其退休規劃指 標之內涵主要包括如下三個層面(InFRE,2003;引自蔡文綺,2012):. (一)社會參與層面 參與層面主要包括:瞭解個人的長處、社交網絡、在退休後從事有薪工作或 志願服務工作,尋找生命的意義及挑戰自我實現。 (二)健康層面 健康層面包括健康老化、醫療照顧的預防及治療、個人長壽及遺傳的健康疾 病、未來長期照護的風險等議題。 (三)財務層面 理財規劃層面包括財富累積、退休收入管理、地理位置即所謂居住安排對 退休人員潛在生活成本的影響、為退休收入及應變計劃做的房屋貸款等議題。. 社會參與 心理-社會. 財務. 健康. 地理-經濟. 生理-醫療. 圖 2- 1 退休準備指標的核心三要素. 資料來源:InFRE (2003) 引自蔡文綺,2012. 31.

(45) 二、朱坤連(1996) 、魏文瑞(1996) 、蔡培村(1996) 、蕭雪玲(1998)以上 研究結果皆認為,退休生涯規劃應包含下列內容:. (一)經濟規劃:指可以妥善管理財務。 (二)家庭關係:知道如何共享親情。 (三)醫療保健:可以維持生理健康。 (四)休閒活動:安排閒暇的時間。 (五)宗教人生:生命之熱愛與信仰的追求。 (六)心理衛生:能調適與平衡情緒。 (七)終身教育:實施自我導向學習方式。 (八)臨終關懷:對死亡之正向滿意態度。. 謝榮茂(2003)研究顯示根據國內外退休生涯規劃有財務管理、生理健康、 心理衛生、法律知識、再就業、居住安排、休閒娛樂、宗教信仰、社會服務等 9 項為主要內容。 陳書農(2007)和葉美蓮(2008)所歸納出的內涵主要包括:「理財規劃」「醫 療、保健」「休閒娛樂」「心靈成長」「宗教信仰」「法律常識」「生活技能」「再 就業」、「繼續教育」「社會服務」…等。. 曾青山(2008)發現在退休生涯規劃教育需求方面,退休之際的教師對於退休 生涯規劃教育需求,以「生理健康」 、 「財務管理」 、 「休閒娛樂」 、 「心理衛生」最 為需要,最不需要的是「再就業」。. 32.

(46) 黃富順(1993)指出生涯規劃,最重要是在於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型態,安排 自己滿意的生活型態,進而促進個人成長,使自己的生涯其有意義。黃富順(2008) 建議我國屆齡退休者的生涯規劃有:1.家庭與人際關係 2.養生保健 3.休閒娛樂 4.社會政治 5.自我實現與生命意義 6.退休規劃與適應等 6 個構面。. 呂美芬(2008)提出退休生涯規劃的內涵,應涵蓋全部生活的層面,包含經濟 財務規劃、社會活動參與、人際關係維持、生理健康維護、心理情緒調適、運動 休閒安排與自我導向學習。高櫻芳(2009)指出規劃退休生涯時最關切的是「醫 療保健」及「財務規劃」。. 陳嬿先(2010)發現退休公務員的生涯規劃與學習需求具有顯著的正相關。研 究者也建議學校行政單位應該縝密辦理退休之際的教師退休生涯規劃教育和針 對退休生涯規劃教育需求,辦理各項教師進修成長活動,並鼓勵退休教師參與。. 林東龍(2010)說明退休生涯規劃在具體上,包含生理、心理的身體健康規劃、 屬經濟的財務規劃、與人際有關的社會關係規劃以及終身學習的社會參與規劃等 層面。簡言之,身體健康規劃是指適當飲食、規律生活、持恆的運動、定期健康 檢查以及保持心情愉悅。財務規劃是指量入為出做好預算、適當投資分散風險, 或者開闢財源再度投入就業市場。社會關係規劃是指愛護老伴、體諒兒孫、結交 志趣相投朋友以及和睦鄰里與社區。社會參與規劃則是指活到老學到老不斷進修、 志願服務參與,就業或創業以及休閒旅遊等。. 曾威超(2015)研究發現退休生涯規劃的內容則以健康、財務、休閒娛樂、學 習進修、建立人際網絡、從事志願服務、再就業、創業規劃為主。. 33.

(47) 表 2- 4 相關學者退休生涯規劃內涵研究. 健. 財. 社. 居. 休. 臨. 再. 終. 宗. 志. 人. 康. 務. 會. 住. 閒. 終. 就. 身. 教. 願. 際. 規. 規. 參. 安. 娛. 安. 業. 學. 信. 服. 網. 劃. 劃. 與. 排. 樂. 排. 習. 仰. 務. 絡. InFRE ,2003. ˇ. ˇ. ˇ. ˇ. ˇ. ˇ. 朱坤連、魏文瑞、蔡培村,. ˇ. ˇ. 謝榮茂,2003. ˇ. ˇ. 曾青山,2008. ˇ. ˇ. ˇ. 陳書農 2007、葉美蓮,2008. ˇ. ˇ. ˇ. 黃富順,2008. ˇ. 呂美芬,2008. ˇ. ˇ. 高櫻芳,2009.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1996、蕭雪玲,1998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陳嬿先,2010. ˇ. ˇ. 林東龍,2010. ˇ. ˇ. ˇ. ˇ. ˇ. 曾威超,2015.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茲將各學者相關研究退休生涯規劃內涵整理如上(表 2-4)發現,退休生涯規 劃內涵包含「健康規劃」的醫療保健、生理健康維護、心理情緒調適、養生保健 及有關健康促進的閒暇時間娛樂等,「社會參與」更包含多項,有學習進修、人 際網絡、志願服務、再就業等。其中「居住安排」與生前的居住環境及安養有關 以及死後臨終的安排,即對死亡之正向態度與遺產分配等,也會影響規劃退休生 涯與活躍老化的態度。故本研究將退休生涯規劃分為「健康規劃」 、 「社會參與」 、 「居住安排」三個構面。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提供學習楷模。以活潑生動、高互動性之方式,辦理職涯規

IRB 編號 SE19403A-1 計畫主持人 陳周斌 計畫名稱 大腸直腸癌患者的生活品質與創傷後成長的關係之追蹤研究 審查意見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

創校時期 社區背景 宗教背景 班級人數 學業水平 學生紀律 老師教齡 老師質素 老師參與 家長參與 家長照顧 社經地位.  學校強弱機危分析 (

王淑真:臺北市立啟明學校退休教師 李信仲:臺北市立蘭雅國中退休教師 章念慈:臺北市立蘭雅國中退休教師 黃若玲:臺北市立明湖國小退休教師

青松侯寶垣中學 陳志成老師丶蕭偉權老師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覺中學 陳偉倫老師丶陳國基老師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黄棣珊紀念中學 徐崑玉老師丶梁浩權老師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

創校時期 社區背景 宗教背景 班級人數 學業水平 學生紀律 老師教齡 老師質素 老師參與 家長參與 家長照顧 社經地位.  學校強弱機危分析

日以消損。損之者,損情欲,又損之,所以漸去。……情欲斷絕,德與道合,則無所不施,無所 不為也。」 《老子四種》(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