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源可用性與互惠態度對幼兒助人行為的影響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資源可用性與互惠態度對幼兒助人行為的影響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 資源可用性與互惠態度對幼兒 助人行為的影響 The influence of resource availability and reciprocity attitude on prosocial behaviors of young children. 指導教授:黃啟泰 博士 研究生:羅奕楠. 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 六月.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2) 致謝: 終於成稿了。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導師黃啟泰老師一直以來對我的指導和幫助, 從論文選題,到實驗設計、實施,直至最終成稿,這兩年多來讓老師操心了不少。 在這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也做到了很多原本以為以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僅 僅是學術上的成長,也學到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還要真誠的感謝景美幼稚園、幼林幼稚園、荳荳幼稚園、樟新幼稚園、聖愛幼 稚園、小綠芽幼稚園、頌恩幼稚園,非常感謝所有的園長和老師允許我前往幼稚園 招募受試者,並且協助發放文宣、協助安排場地,讓我能夠在幼稚園完成實驗。在 實驗過程中也給您們增添了不少麻煩,非常感謝您們的熱情、耐心與包容,才讓我 有機會完成我的論文。 此外也要感謝維屏學長,悅如學姐,宛玲學姐,還有幸珊。都是非常優秀的榜 樣,一直以來從他們身上也學習了很多,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耐心指導了我很多 很多,希望以後也能像他們一樣優秀。 還有可愛的怡君、岳庭、亭伊、嘉萱學妹們,作為我實驗的助手,十分辛苦。 非常感謝你們一直都任勞任怨的配合我,你們也都是我順利完成論文的重要功臣。 三年的時光飛逝而過,在政大渡過了非常充實的三年,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 常常感覺到自己能力的不足,有過很多焦慮、瓶頸的時刻,如今,伴隨著這篇畢業 論文的成稿,我的心情是如此複雜,三年的研究生活就要就要結束,有很多感激、 很多不捨,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在此,再一次真誠地向導師和所有幫助過我的人表示感謝。 最後,衷心的感謝百忙之中評閱論文和參加口試的各位教授! Ⅰ.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3) 中文摘要. 幼兒的助人行為在過去許多研究中都十分受到關注,例如幼兒助人行為出現的 年齡、目標解讀、情緒解讀能力對幼兒助人行為的影響……等等。可以發現幼兒的 助人行為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本研究將聚焦於互惠態度和資源可用性兩點進行 探究。在四種實驗情境中,三至四歲幼兒在資源可用或不可用情境分別受到實驗者 幫助或不幫助態度的對待,隨後觀測幼兒是否會因此改變對實驗者的幫助行為。對 照組為每組幼兒在受到實驗者態度操弄之前的前測。結果發現,在實驗者幫助態度 的操弄下,兩種情境幼兒的助人傾向均顯著提高;在實驗者拒絕幫助的操弄下,資 源可用組幼兒的幫助表現仍然提高,而資源不可用組幼兒的幫助表現與態度操弄之 前相同。顯示當實驗者手邊資源對他不可用又不願意給幼兒時,幼兒對其中拒絕幫 助的態度更為敏感。. 關鍵詞:資源可用性,互惠態度,助人行為,社會認知發展。. Ⅱ.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4) Abstract The behaviors of young children helping people, such as the age of young children's helping behaviors, the interpretation of goals, and the influence of emotional interpreting ability on children's helping behaviors...etc have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in many past types of research. It can be discovered that these behaviors can be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This study will focus on researching the reciprocal attitudes and resource availability. Among the four experimental scenarios, three to four-year-old 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or without help in the resource availability or unavailability scenarios, and then whether the child would change the behavior of the experimenter was observe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he pretest of each group of children before being manipulated by the experimenter. As the results, under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helper's attitude, the propensity of the children in the two situ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under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experimenter's refusal to help, the help of the children in the resource-available group still improved, while the resources were unavailable. The help performance is the same as before the attitude is manipulated. It is shown that when the experimenter's resources are not available to him and he is not willing to give the child, the child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attitude of refusing help.. Keywords:resource availability , reciprocity attitude, prosocial behaviors. Ⅲ.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5) 目次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章、文獻回顧……………………………………………………………………3 第一節 助人行為 …………………………………………………………………3 第二節 互惠 ………………………………………………………………………4 第三節 資源可用性 ………………………………………………………………7 第四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8 第三章、研究方法 …………………………………………………………………10 第一節 參與者……………………………………………………………………10 第二節 研究工具…………………………………………………………………10 第三節 實驗程序…………………………………………………………………11 第四節 計分與統計分析…………………………………………………………17 第五節 研究結果…………………………………………………………………18 第四章、討論 ………………………………………………………………………25 第一節 綜合討論. ………………………………………………………………27. 第二節 本研究的限制與未來方向………………………………………………28 參考文獻 ……………………………………………………………………………29. Ⅳ.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6) 圖目次 圖1. 自動販賣機玩具 ………………………………………………………10. 圖 2 實驗情境示意圖 ………………………………………………………12. Ⅴ.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7) 表目次 表1. 實驗流程示意表…………………………………………………………16. 表 2 各組幼兒的平均月齡與標準差…………………………………………18 表 3 各組幼兒性別比例表 …………………………………………………18 表 4 各個測試階段中男生和女生歸還硬幣數量及歸還意願分數平均值對 比 ……………………………………………………………………………………19 表 5 各組別受試者於基準期、測試階段一、測試階段二歸還硬幣數量或歸 還意願分數的總表現 ………………………………………………………………22. Ⅵ.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8)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人類天性中就有助人的傾向。嬰兒從很早就開始表現出助人的傾向,從 Warneken 和 Tomasello 的一系列研究中可以看到,幼兒的助人行為在幼兒一歲多 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例如幫別人滿足目標,或者是分享資源 (Warneken & Tomasello, 2006, 2007)。 但助人行為的潛在動機可能是不同的,一種是出於無私的助人,只是希望看 到對方的目標被達成。而另一種是出於戰略性的幫助,這一次我幫助你是為了下 一次你會幫助我,或者我幫助你是為了維持我們之間的友好關係。而戰略性的助 人實際就涉及到互惠的能力。 透過閱讀一些過去的文獻,研究者發現幼兒並不是先天就懂得衡量別人的行 為,並且以相應的行為去回應別人的。幼兒的助人行為更早萌芽,相比於能夠「以 牙還牙」 ,他們更能夠「以德報怨」 ,也就是無論對方的回應態度為何,他們都願 意幫助對方。直到年齡更大、思維更成熟時,他們才能夠以互惠調節助人行為, 也就是依照對方先前對待自己的方式回應對方(Warneken & Tomasello, 2013)。 可以說互惠能力的萌芽和發展是幼兒助人行為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 節。. 親社會行為目前最多研究的三個領域分別是:告知他人想要得知的訊息;幫 助他人達成目標;分享有價值的東西。而在分享有價值的東西的時候,就涉及到. 1.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9) 需要付出資源的代價。實際上在助人的過程中,資源的影響常常存在,卻很少在 助人的研究中被注意到。例如當幼兒看到實驗者的鑰匙掉到地上,他可以撿起來 歸還以幫助實驗者,那麼此時如果研究者掉落的是糖果或者玩具,是幼兒可以留 著自己使用的東西時,是否會影響到他歸還的行為呢? 幼兒在發展早期就開始對資源有一定的意識。在選擇給同伴分享貼紙時,3 歲的幼兒就已經開始對自己喜歡的貼紙更吝嗇分享,而對自己較不喜歡的貼紙更 慷慨分享(Blake, P. R., & Rand, D. G., 2010) 。幼兒普遍表現親社會動機,但當助 人需要涉及付出代價時,這種動機就會減少(Svetlova, Nichols & Brownell, 2010) 。 透過查閱文獻資料等途徑,三至四歲是大多文獻提到互惠萌芽和對資源有一 定意識的年齡。現今西方國家對於幼兒的助人行為發展已經有了不少研究,但是 對於互惠和資源可用性對助人行為的影響的探究都較少。尤其是資源的影響極少 被放在助人行為中探討。因此研究者希望能夠對這兩個因素的影響進行進一步探 究。. 2.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10) 第二章、文獻回顧. 第一節、助人行為. 人類社會是由個體以及其相關之間的聯繫組成,每個個體都處在與他人互動 所形成的網路當中,沒有人能夠單獨存在。在人與人緊密互動的社會中,助人行 為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助人行為一般包含在親社會行為(prociality)的範圍下,親社會行為的廣泛 定義為願意使自己的行為造福他人(Carla et al., 2013)。幫助行為、分享行為、 合作行為、安慰行為被認為是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四種主要形式,可能在不同時間 出現,遵循不同的發展時間表並且在社會認知方面是不同的成分和影響(Dunfield & Kuhlmeier, 2010 ; Thompson & Newton, 2013 ; Warneken & Tomasello, 2009b ; Jackson & Tisak, 2001),本研究單獨聚焦於幼兒的助人行為,僅探討各種因素對 幼兒助人行為的影響。 助人行為是社會化歷程中重要的行為,對個體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幼兒 通常在發展早期就已有助人的意願和能力,關於嬰幼兒的親社會行為最早可見 於 Piaget 1932 年發表的觀察記錄,他認為 8 至 12 個月的嬰兒就已經具有同情行 為、利他行為以及分享傾向。幼兒甚至可以在沒有看到預期結果的情況下説明一 個人完成未完成的目標。 14 至 18 個月大的幼兒在看到實驗者從桌子上拿取物 品卻意外掉下桌子時,將物品拿起並還給實驗者(Warneken & Tomasello, 2006, 2007 ; Over & Carpenter, 2009) ,當一個人手中拿滿物品而無法打開櫃門的時候, 幼兒會主動幫助打開櫃門,甚至在一些需要打斷他們玩耍的情境或需要他們克服 3.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11) 一些障礙才能夠幫助的時候,他們也仍然會選擇幫助 (Warneken, F. et al., 2007 ; 。當他們的父母不在現場時,他們也會幫助他 Warneken & Tomasello, 2008, 2013) 人,意味著幼兒的助人不是由於服從父母的權威(Warneken, F. 2013 ; Warneken & Tomasello, 2013)。. 第二節、 互惠. 每個人從出生來到這個世上開始,就離不開與別人的交流、互動,每個人都 不可能獨自存在。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必然伴隨著一些利益或是人情的交換往來, 最常見的就是朋友之間常常喜歡互相請客吃飯,這次我請你,下次你請我,彼此 間的關係就逐漸隨著這些往復迴圈的交流逐漸升溫。這種人際交往中的現象就被 叫做互惠(reciprocity) ,這種互惠規範存在於每一個人的社會關係中,並且這種 現象普遍存在於各種社會文化中(Gouldner, 1960)。 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關於互惠的詩句、俗語流傳:「滴水之恩,湧泉 相報」 、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其中最後一句詩點 出了互惠的核心,所有的交流、利益的交換,最核心的目的是為了彼此的關係能 夠長長久久。「關係」是各方互惠的表現,特別是在中國文化中,若是接受了他 人的幫助或恩惠,那麼就一定要回報他人,以此來維繫彼此的相互信任和「關係」 (Bian & Ang, 1997) 。如果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失去了互惠的過程,則兩個人之間 的關係也會隨之破裂。 而在其他國家的社會文化中也都有類似的俗語流傳:“You scratch my back and I’ll scratch yours (你幫我撓背那麼我也會幫你撓背)” 。相較于中國文化受到 4.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12) 儒家思想影響的互惠往往帶有更多的利他傾向(self-loss) ,西方社會中的互惠則 更看重回報的即時性來維持各方利益的平衡,並且在互惠的過程中強調利己 (self-gain)(Yeung & Tung, 1996 ; Yum, 1988)。 互惠規範(reciprocity) ,是指各方在交換利益的過程中一系列被大家所認可 的準則,即一方為另一方提供幫助或給予其某種資源時,後者應當有義務回報給 予過其幫助的人。Gouldner(1960)把互惠定義為:「構築給予説明和回報義務 的道德規範」 。Gouldner 認為互惠能穩固社會體系,並適用於所有的社會文化。 互惠原則至少有兩方面的要求,首先,人們應當幫助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 其次,人們不應該傷害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 Trivers(1971)進一步提出了互惠理論,他認為,如果在某一次互動中,個 體 A 幫助了個體 B,那麼在下一輪互動中,當個體 A 需要幫助時,個體 B 就很 可能幫助 A。長此以往,A 和 B 之間就形成了穩定的互惠關係。互惠理論能夠 解釋很多社會生活中的現象,比如我們為何願意幫助鄰居、同事等等。 互惠分為兩個向度,一個是正向互惠,比如我們聽到最多的那些俗語「滴水 之恩當湧泉相報」,即對於別人熱情友好態度的回報。而另一個是負向互惠,比 如論語中提到的「以直報怨,以德報德」,也就是當別人以惡劣的行為或態度對 待我們,那麼下一次我們也不會再用熱情友好的態度對待他。 既然互惠是人類合作行為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那麼在幼兒時期是否就已經有 互惠的概念呢?Staub and Sherk(1970)讓幼兒成對進行測試:先給其中一個幼 兒一些糖果,然後讓他們與另一個幼兒分享;之後實驗者給他們一些紙張畫畫, 但是只分給那個沒有分到糖果的孩子一隻蠟筆。實驗結果發現,前一個孩子越樂 意分享糖果給後者,則後者也越願意分享蠟筆。Levitt 等人(1985)進一步聚焦 5.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13) 於 2.5 至 3 歲幼兒在此實驗設計中的表現,研究結果顯示十對中有九對孩子願意 在前一個幼兒分享玩具的情況下與同伴分享玩具。這些研究證明幼兒在 2 至 4 歲間已經對互惠有一定的概念。 更進一步地,為了在更結構化的情形下觀察幼兒的互惠行為,House 等人 (2013)設計了紙牌遊戲(card game),實驗者和幼兒之間放著兩種選擇:一個 ,和一個公平的選擇 自私的選擇(自己獲得一個貼紙,同伴沒有得到貼紙,1/0) (自己獲得一個貼紙,同伴也獲得一個 1/1) 。實驗者先選擇,然後輪到幼兒。實 驗結果發現 5 至 7 歲年齡組的幼兒顯著受到夥伴先前選項的影響,而 3 至 4 歲年 齡組幼兒的選擇則不受到夥伴先前選擇的影響。也就是說在 House 等人(2013) 這篇研究中顯示幼兒在 3 至 4 歲間對互惠還不是那麼敏感。 在之前的研究對幼兒互惠萌發年齡並不明朗的情況下, Warneken & T omasello(2013)在 House 等人的實驗設計上進一步對 2.5 歲和 3.5 歲的幼兒測 試兩種情境(幫助和分享)×三個條件(合作、沉默的不合作、明確表達的不合 作)共六個任務上的表現,試圖區分除了年齡以外是否有更多的影響因素,例如 幼兒需要付出成本代價是否會影響到他們對互惠的敏感度。結果發現,在單純幫 助別人達成目標的情況下,不論是 2.5 歲還是 3.5 歲的幼兒都不受到對方之前態 度的影響,即使對方口頭明確表達過「我不會幫你」這樣的訊息,他們也仍然會 選擇幫助對方;而在需要分享自己擁有的資源時,2.5 歲幼兒仍然不受到對方之 前態度的影響,3.5 歲幼兒則已經會依據對方之前的態度而決定要不要分享,不 僅可以表現「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同樣也能夠表現「你不願意跟我分享, 我也拒絕和你分享」。 由此可以發覺,幼兒的互惠策略不僅僅受到年齡一個變項的影響,而是隨著 6.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14) 生長過程中經驗的增長,價值體系和社會文化因素的介入,逐漸更新認知結構, 親社會意願與新的認知結構融合使兒童不斷建構新的社會認知以做出更適宜的 決策。. 第三節 資源可用性. 資源的特性可能會影響到幼兒的助人行為和意願。資源特性包括了資源的價 值、資源的可用性。 資源的價值一方面來自於物品本身,比如名貴物品或是廉價物品;另一方面 來自於主觀感受,比如同樣的糖果對幼兒和對成年人來說主觀價值感就不一樣; 或者同樣是貼紙,有的貼紙更受小朋友喜歡,有的貼紙則不受歡迎。 資源可用性指的是當下這個資源對得到的人是否有用,比如某天某個人得到 一袋狗糧,如果他家裡養了狗,那麼這袋狗糧對他來說就是可用資源,他得到狗 糧就會比較高興;如果他家裡沒有養狗,那麼這袋狗糧對他來說是不可用資源, 那麼這袋狗糧對他沒那麼重要。當資源對某個人是可用資源的同時,也會使資源 價值較高,因此資源的價值與資源的可用性有一定的相關程度。 資源過去常常在經濟博弈問題中被提到,而近年來已經逐漸有越來越多的研 究注意到資源對幼兒的助人行為有一定的影響。 Blake & Rand(2010)的研究中將一些不同種類的貼紙讓幼兒依據自己的喜 好將貼紙分為「高價值」和「低價值」兩組,隨後分別進行分享遊戲。研究發現 幼兒在分享自己更喜歡的貼紙時,對同伴更吝嗇;而當幼兒分享的貼紙是自己不 那麼喜歡的時候,則對同伴更為慷慨。雖然幼兒的分享貼紙數量會隨著年齡增長 7.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15) 而上升,但是可以發現貼紙的價值對幼兒的捐贈意願有顯著影響。此外幼兒捐贈 貼紙時會傾向於平均分配,這一點與成年人的表現是一致的。 Svetlova 等人 (2010)的研究中設計了三種不同的需要幫助情境:需求剪 刀、需求毛毯和需求玩具。其中又分為兩種資源條件:一種是由實驗室提供剪刀、 毛毯和玩具;另一種是請家長將幼兒的剪刀、毛毯和玩具帶來以供實驗。實驗結 果發現當實驗中所使用的剪刀、毛毯和玩具是由幼兒家裡帶來的時候,幼兒的助 人意願會降低。 在一般情況下,幼兒普遍表現助人動機,但是當助人行為需要涉及到付出代 價的時候,這種動機就會降低。. 第四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本研究主要希望探究「互惠態度」和「資源可用性」兩個因素對 3 至 4 歲幼 兒的助人行為影響。 資源可用性在過去的研究中較少直接提到。在 Warneken & Tomasello(2013) 探討幼兒互惠的研究中,將實驗情境分為「助人」和「分享」兩種。在「助人」 情境中,只有實驗者拿著音樂盒玩具,而幼兒沒有玩具,然後測試幼兒對歸還玩 音樂盒玩具需要的小方塊意願;在「分享」情境中,實驗者和幼兒各擁有一個音 樂盒玩具,但只有一個人擁有小方塊資源,在此情況下測試幼兒願意分享小方塊 的意願。在 Warneken & Tomasello 的研究中,幼兒在「助人」測試環節願意歸還 的數量較多,而在「分享」測試環節願意歸還的數量較少,本研究認為影響幼兒 歸還意願的可能並不是測試情境的不同,而是在於兩個測試環節中小木塊的可用. 8.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16) 性的不同對幼兒的助人行為產生了影響。 因此本研究在此研究的基礎之上將分成兩種情境限制:資源對幼兒可用情境 與資源對幼兒不可用情境。其中對資源可用性的操弄是透過自動販賣玩具,而資 源是可以投入自動販賣玩具的硬幣。在資源可用的情境下,幼兒和實驗者都擁有 需要使用硬幣的玩具,此時硬幣對二者而言都可以使用;在資源不可用的情境下, 只有實驗者擁有需要使用硬幣的玩具,此時硬幣只有實驗者可以使用。當實驗者 需求歸還硬幣時,以幼兒願意歸還的硬幣數量作為幼兒助人意願的衡量指標。 另一影響因素「互惠態度」 ,本研究同樣依據 Warneken & Tomasello(2013) 實驗中的設計,區分為兩種不同的互惠態度:實驗者幫助幼兒與實驗者拒絕幫助 幼兒。在實驗者幫助幼兒的情境中,實驗者每次與幼兒互動都會選擇幫助幼兒; 而在實驗者拒絕幫助幼兒的情境中,實驗者每次與幼兒互動都選擇不幫助幼兒。 透過對過去研究的閱讀,本研究假設資源可用性與互惠態度之間有交互作用, 資源可用性透過互惠態度調節助人行為。 此外,在幼兒幫助歸還硬幣的階段,依據 Warneken & Tomasello(2013)實 驗中的設計,實驗者會對幼兒表現三種態度:「沉默」、「口語表達想要」、「口語 表達以及伸手要求」,而幼兒在不同態度階段時對實驗者進行幫助或許也從不同 方面表現了幼兒的幫助意願的強弱程度。. 9.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17)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一節、參與者. 本實驗的研究對象為 64 名 36 至 50 個月大的幼兒(M = 43.22 個月,SD = 3.84 個月;男生 31 人,女生 33 人)。本實驗主要採取到幼稚園收取受試者的方式, 透過幼稚園向家長發放宣傳文宣,招募足月且發展健全的幼兒,另有 9 名幼兒的 資料未納入後續分析(中途哭泣兩名,不喜歡玩實驗道具一名,更願意看實驗者 玩而非自己玩六名)。 本研究已通過國立政治大學行為與社會科學倫理委員會審查,所有參與者的 監護人在實驗進行之前均簽署之情同意書。. 第二節、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的實驗材料為兩個一樣的投幣式自動販賣機玩具(如圖 1),以 及遊戲中需要的硬幣。當玩家將硬幣投入后再按下按鈕,自動販賣機就會掉出飲 料玩具。在遊戲中,硬幣投入之後就會消失,因此玩家需要不斷獲得更多的硬幣 才能夠繼續玩遊戲。. 10. 圖 1 自動販賣機玩具.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18) 第三節、實驗程序. 本研究將會在進行實驗之前先通過發放文宣告知家長研究目的和流程,並請 願意參加的家長填寫研究參與者知情同意書。實驗者會在幼稚園安靜教室內,與 願意參與實驗的受試者進行測試。 正式實驗時。實驗者 B 會告訴受試者現在跟實驗者 A 輪流進行遊戲,實驗 者 A 先扮演受贈者(recipient),幼兒扮演捐贈者(donor)。實驗者 A 進行遊戲 的時候,實際是測試幼兒的助人意願。結束之後進行角色對換,輪到幼兒作為受 贈者(recipient) ,實驗者 A 扮演捐贈者(donor) 。一共進行五個階段的遊戲,其 中第一、三、五階段中對幼兒進行觀察計分,第二、四個階段中實驗者 A 依據 不同分組條件以不同互惠態度面對幼兒。然後結束實驗。 實驗全程攝影以作為後續資料分析之用。. 一、暖身階段 實驗過程中會有兩個實驗者,實驗者 A 與受試幼兒面對面坐在長桌(長 1.5 米,寬 0.5 米)的兩端(如圖 2),實驗者 B 坐在長桌的側邊主持整個流程。 當幼兒走進測試房間並且坐下來后,先進行大約 5 至 10 分鐘的暖身階段, 目的是讓幼兒熟悉玩具的用法,以及熟悉實驗者和實驗空間,所以花費時間會隨 著每位幼兒的適應情況而有所不同。實驗者 B 會對幼兒說:「哈嘍,我們今天來 跟你玩一個玩具。哇,你看,這裡有一個自動販賣機的玩具耶。我教你怎麼玩好 不好?你看,從這裡,把這個硬幣這樣塞進去,然後這樣按這邊的按鈕,飲料就 掉下來了耶。你要不要試著玩玩看?」隨後實驗者 B 將兩個自動販賣機玩具分給 11.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19) 實驗者 A 和幼兒,並且給每個人七個硬幣,鼓勵幼兒自由玩這個玩具。 確認孩子學會玩自動販賣機玩具之後,實驗者 B 收走兩個玩過的自動販賣機 玩具,換成另外兩個已經裝填好飲料罐的玩具。如果是「資源可用」的條件組, 則分給實驗者 A 和幼兒一人一個玩具;如果是「資源不可用」的條件組,則只分 給實驗者 A 玩具。 接著開始正式實驗階段。. 圖 2 實驗情境示意圖. 12.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20) 二、測試階段 控制條件分別為資源可用性(可用或不可用),互惠態度(實驗者選擇幫助 幼兒或不幫助幼兒)。 暖身階段后進行測試階段基準期。在資源可用組中,此階段幼兒和實驗者 A 都會拿到一個自動販賣機玩具,此時實驗者 B 放在桌上的硬幣對幼兒和實驗者 A 都是可以使用的資源;在資源不可用組中,此階段只有實驗者 A 得到一個自動 販賣機玩具,此時實驗者 B 放在桌上的硬幣對實驗者 A 是可以使用的資源,而 對幼兒是不可以使用的資源。 互惠態度為幫助條件時,在兩個操弄階段中,實驗者 A 都會主動幫助歸還 硬幣給受試者;而互惠態度為拒絕幫助條件時,在兩個操弄階段中,實驗者 A 都不會主動幫助受試者,即使受試者作出請求時,實驗者 A 也不會幫助歸還硬 幣給受試者。. 13.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21) 表 1 實驗流程示意表. 暖身階段. 資 源 可 用 情 境 資 源 不 可 用 情 境. 測試階段. 操弄階段. 測試階段. 操弄階段. 測試階段. 基準期. 一. 一. 二. 二. 1.讓幼兒對環境 和實驗者熟悉; 幼兒歸還 2.教幼兒如何玩 的硬幣數 自動販賣機遊戲; 量 3.鼓勵幼兒進行 嘗試;. 同上. 实验者的. 实验者的. 互惠态度. 互惠态度. 不幫助. 幼兒歸還 的硬幣數 量. 不幫助. 幫助. 幫助. 不幫助. 不幫助. 同上. 同上 幫助. 幼兒歸還 的硬幣數 量. 同上 幫助. 正式實驗開始后,實驗者 B 對幼兒和實驗者 A 說: 「現在你們兩個要輪流玩 這個玩具哦。現在先輪到姐姐玩【指實驗者 A】。這幾個硬幣是給姐姐玩的,我 再去拿一些硬幣來給你玩」接著實驗者 B 把硬幣狀似隨意的放在離幼兒更近一 些,實驗者 A 夠不到的地方,直接轉身離開。實驗者 B 在測試階段離開幼兒的 視線避免了幼兒向實驗者 B 尋求幫助的可能,並且避免旁觀者效應對幼兒的選 擇產生影響。 在測試階段期間,實驗者 A 的反應分為三個提示階段。 一、沉默(0 至 10 秒) :實驗者不說話,也不看幼兒,只是低頭擺弄玩具, 表示出無法玩玩具的摸樣。 二、口語提示(11 至 20 秒):實驗者 A 抬頭看看幼兒,並且表現無法玩玩 14.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22) 具的樣子,對幼兒說:「我好想玩這個玩具哦。我沒有硬幣。我不能玩我的玩具 了。」 。 三、口語及動作提示(21 至 30 秒):實驗者 A 用肢體動作表達,伸出手做 出想拿硬幣的樣子,並且對幼兒說:「你可以把硬幣拿給我嗎?」 每個提示階段結束,若幼兒未給予硬幣,則繼續進行下一個提示階段;若幼 兒遞給實驗者硬幣,則不會繼續進行下一個提示階段,實驗者將幼兒歸還的硬幣 投入玩具玩耍。並且重新從沉默的提示階段開始。 在測試階段中,當幼兒歸還硬幣時實驗者避免說「謝謝」,以防止對幼兒的 行為產生鼓勵作用。只是說:「哇,有硬幣。我又可以繼續玩了。」。 以上三個反應提示階段會進行循環,直到 2 分 30 秒後測試階段結束。實驗 者 B 重新走進來。 接著進行實驗者的互惠態度操弄階段一。實驗者 B 會對兩人說: 「我給你們 換一下新的玩具。現在輪到你玩【指幼兒】。」若是在資源可用組中,同樣幼兒 和實驗者 A 都會分到一個自動販賣機玩具;若是在資源不可用組中,則只有幼 兒得到一個自動販賣機玩具。接著實驗者 B 把硬幣狀似隨意的放在離實驗者 A 更近一些,幼兒夠不到的地方,同樣直接轉身離開。 在不幫助的組別中,實驗者 A 不會把硬幣給幼兒,即使幼兒要求硬幣,實驗 者 A 也只回答「嗯。」 ,但是不會將硬幣給幼兒。在幫助的組別中,實驗者 A 則 主動將硬幣遞還給受試者,以表示願意幫助的互惠態度。操弄階段同樣持續 2 分 30 秒後結束。實驗者 B 重新走進來。 接著進行測試階段一,測試階段一與測試階段基準期的操作一致,但此時幼 兒的行為受到實驗者的互惠態度操弄影響。 15.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23) 測試階段一後,實驗者 B 同樣走進來交換玩具。接著進行操弄階段二,操弄 階段二與操弄階段一的操作是一致的,幫助組仍然會幫助幼兒,拒絕幫助組仍然 會拒絕幫助幼兒。進行第二次互惠態度操弄是為了更進一步地讓幼兒感受到實驗 者的互惠態度,若幼兒在測試階段一時還無法表現互惠,在進一步感受到實驗者 的互惠態度后,或許能夠表現互惠。 互惠態度操弄階段二之後,接著進行測試階段二。測試階段二與測試階段一 的操作同樣是一致的。 實驗結束之後。實驗者 B 詢問幼兒兩個問題: 1、你覺得這個玩具好不好玩? 2、你喜歡自己玩還是喜歡看姐姐玩? 第一個問題是為了確認玩具對幼兒有吸引力,只有玩具對幼兒有吸引力時, 硬幣對幼兒才有可用性意義。如果幼兒回答玩具不好玩,那麼該幼兒的資料不會 繼續進入後續實驗分析流程。 第二個問題同樣是為了確認硬幣對幼兒有可用性意義。如果幼兒回答更喜歡 看姐姐玩,那麼他的「助人」意義與其他幼兒的助人意義不同,該幼兒的資料不 會繼續進入後續實驗分析流程。 最後實驗者 A 要對被拒絕幫助的幼兒做 debriefing: 「剛剛姐姐是在跟你做一 個遊戲,所以才假裝不給你硬幣。這樣不好對不對?如果你覺得有不開心的話, 姐姐先跟你說對不起。那這邊再給你一些硬幣,你可以再玩一會這個玩具再回教 室好嗎?」 實驗者會再拿一些硬幣給幼兒。等幼兒玩完玩具之後,再送幼兒回到教室。. 第四節、計分與統計分析 16.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24) 一、計分程序. (一)歸還的硬幣數量. 依據實驗影片分别記錄每位參與者在測試階段基準期、測試階段一及測試階 段二中願意歸還給實驗者的硬幣總數量,每歸還一個硬幣計 1 分,每一階段的計 分總分為 0 至 7 分。每個幼兒在各個階段分別有歸還硬幣的數量分數。 在測試基準期,幼兒歸還的硬幣數量出自幼兒自願,未受到實驗者的互惠態 度影響;測試階段一與測試階段二歸還的硬幣數量則與幼兒是否受到實驗者的互 惠態度操弄影響有關。測試階段基準期的分數將作為測試階段一與測試階段二的 對照基準分數。. (二)歸還意願分數. 依據幼兒第一次幫助歸還硬幣時,所處在實驗者提供的不同提示反應階段給 予不同的加權分數: 在無提示(0 至 10 秒)情況下所歸還的硬幣數量,每一個硬幣加權 3 分。 在口語提示(11 至 20 秒)情況下所歸還的硬幣數量,每一個硬幣加權 2 分。 在口語以及動作提示(21 至 30 秒)情況下所歸還的硬幣數量,每一個硬幣 加權 1 分。 因此歸還意願分數計分範圍為 0 至 21 分。. 第五節、結果分析 17.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25) 首先,針對幼兒的年齡和性別進行初步分析。 各組幼兒的平均月齡與標準差摘要如表 2,各組間的平均月齡沒有顯著差異, F ( 3, 60 ) < 1。. 表 2 各組幼兒的平均月齡與標準差 資源不可用不幫助組 資源不可用幫助組 資源可用不幫助組 資源可用幫助組 總計. M(SD) 42.37(3.22) 43.12(4.33) 44.46(4.53) 42.92(3.12) 43.22(3.84). N 16 16 16 16 64. 表 3 為各組的男女生人數,各組間的男女生比例亦無顯著差異(2 ( 3,. N=. 64 ) < 1)。. 表 3 各組幼兒性別比例表 資源不可用不幫助組 資源不可用幫助組 資源可用不幫助組 資源可用幫助組 總計. 男生人數 9 8 7 7 31. 女生人數 7 8 9 9 33. 表 4 為各個測試階段中,男生和女生於反應期間內歸還之平均硬幣數量及幼 兒第一次歸還之平均歸還意願分數。在不同測試階段中,分別比較男生和女生歸 還的硬幣數量和歸還意願分數,結果發現皆無顯著的性別差異。故接下來的分析 不再針對性別進行比較分析。. 18.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26) 表 4 各個測試階段中男生和女生歸還硬幣數量及歸還意願分數平均值對比. 歸 還 硬 幣 數 量 歸 還 意 願 分 數. 男生. 女生. t. p. 測試階段基準期. M (SD) 6.48 (1.26). M (SD) 6.18 (1.76). 0.785. .435. 測試階段一. 6.48 (1.46). 5.67 (2.43). 1.642. .107. 測試階段二. 6.55 (1.43). 5.79 (2.15). 1.676. .099. 測試階段基準期. 5.26 (3.38). 5.79 (4.14). -.559. .578. 測試階段一. 10.58 (8.18). 8.70 (7.72). .948. .347. 測試階段二. 12.55 (8.32). 10.42 (8.62). 1.002. .320. (一)歸還之硬幣數量 表 5 為各組別受試者於基準期、測試階段一、測試階段二歸還硬幣數量或歸 還意願分數的總表現。我們分別計算每個階段全程(2 分 30 秒)歸還的硬幣數 量和每個階段幼兒第一次歸還的硬幣數量。 首先,將各個組別在測試階段基準期全程歸還的硬幣平均數進行單因子變異 數分析,發現基準期時四個條件組歸還的硬幣平均數沒有組間差異 F ( 3,60 ) = 1.42, p = .247,表示在實驗者的互惠態度操弄尚未介入之前,各組幼兒歸還給實 驗者的硬幣數量基本上是相似的。 如果互惠操弄影響幼兒的助人意願,在實驗者表現出明確的幫助或拒絕幫助 態度後,幼兒歸還的硬幣數量應較基準期顯著增加或減少。鑒於接受一次互惠態 度操弄的強度或許不足以指引幼兒表現互惠的行為,實驗者重複操弄兩次互惠態 度,如果實驗者持續表現出相同的互惠態度,幼兒的互惠行為或許會隨著互惠操 19.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27) 弄的重複而變得更為突顯。 為確定在實驗者互惠操弄後,幼儿的互惠表现是否產生变化,在對每一條件 組中,針對測試階段一、測試階段二以及測試基準期分別進行相依 t 檢定,并使 用 Bonferroni 程序校正檢驗水準。結果發現在每一條件組中,均無顯著的測試階 段差異: 在資源不可用不幫助組中,測試階段二與基準期之間未達到顯著差异 t ( 15 ) = 1.72, p = .164;測試階段一與基準期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1.53, p = .228; 測試階段二與測試階段一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1。 在資源不可用幫助組中,測試階段二與基準期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1.96, p = .106;測試階段一與基準期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1.83, p = .138; 測試階段二與測試階段一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1.29, p = .338。 在資源可用不幫助組中,測試階段二與基準期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1;測試階段一與基準期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1.15, p = .422;測試階段二 與測試階段一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1。 在資源可用幫助組中,測試階段二與基準期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1。 測試階段一與基準期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1.38, p = .294;測試階段二與 測試階段一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1。 若幼兒對實驗者的互惠態度產生立即反應,互惠效果或許更傾向發生在反應 期間的初始行為。為進一步分析幼兒對實驗者互惠態度的立即反應,接著針對幼 兒第一次歸還的平均硬幣數量再次進行分析。 首先,將各個組別在測試階段基準期幼兒第一次歸還的硬幣數量平均數進行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發現基準期時四個條件組歸還的硬幣平均數沒有組間差異 F 20.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28) ( 3, 60 ) = 1.06, p = .374。在未受到實驗者的互惠態度操弄之前,幼兒歸還硬幣的 傾向是相似的。 為確定在實驗者互惠操弄後,幼儿的互惠表現是否產生變化,在每一條件組 中,針對測試階段一、測試階段二以及測試基準期分別進行相依 t 檢定,并使用 Bonferroni 程序校正檢驗水準。 發現在資源不可用不幫助組中,測試階段二與基準期之間達到邊緣顯著 t ( 15 ) = 2.28, p < .06;測試階段一與基準期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1.79, p = .147;測試階段二與測試階段一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15 ) = 1.26, p = .355。 在資源不可用幫助組中,測試階段二與基準期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1.61, p = .202;測試階段一與基準期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15 ) = 1.18, p = .400; 測試階段二與測試階段一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1, p = .520。 在資源可用不幫助組中,測試階段二與基準期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1.19, p < .394;測試階段一與基準期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1.26, p = .355; 測試階段二與測試階段一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1。 在資源可用幫助組中,測試階段二與基準期之間、測試階段一與基準期之 間、測試階段二與測試階段一之間三組對比皆未達到顯著差異 ts ( 15 ) <1。. 21.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29) 表 5 各組別受試者於基準期、測試階段一、測試階段二歸還硬幣數量或歸還意願分數的總表現 階段全程歸還硬幣數量. 组别. 幼兒第一次歸還硬幣數量. 幼兒第一次歸還之意願分數. 基準期. 測試階段一. 測試階段二. 基準期. 測試階段一. 測試階段二. 基準期. 測試階段一. 測試階段二.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N. 1 资源不可用 x 不帮助. 16. 6.69 (0.87). 5.69 (2.82). 5.75 (2.41). 5.06 (2.98). 4.00 (3.31). 3.44 (3.33). 5.19 (2.83). 6.69 (7.24). 7.50 (8.49). 2 资源不可用 x 帮助. 16. 5.94 (2.02). 6.44 (1.63). 6.69 (1.25). 4.31 (3.20). 5.00 (3.08). 5.44 (2.80). 5.19 (4.58). 11.63 (8.48). 13.50 (8.25). 3 资源可用 x 不帮助. 16. 6.75 (0.78). 6.56 (0.81). 6.56 (1.03). 6.06 (2.11). 5.50 (2.56). 5.69 (2.30). 6.94 (4.30). 11.50 (7.82). 12.56 (7.67). 4 资源可用 x 帮助. 16. 5.94 (1.95). 5.56 (2.34). 5.63 (2.28). 4.81 (3.04). 4.38 (3.03). 4.56 (3.01). 4.81 (3.04). 8.63 (7.79). 12.25 (8.93). 22.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30) (二)歸還硬幣意願分數. 必須指出的是,在測試階段前 30 秒中,幼兒受到實驗者不同提示反應影響。 為進一步分析幼兒第一次歸還硬幣時處於不同提示階段的歸還意願的差異,對不 同提示反應階段下歸還的硬幣予以加權計分。實驗者的提示反應分為三個階段: 處於 0 至 10 秒實驗者無提示時,每個歸還的硬幣加權 3 分;處於 11 至 20 秒實 驗者口語提示時,每個歸還的硬幣加權 2 分;處於 21 至 30 秒實驗者口語以及動 作提示時,每個歸還的硬幣加權 1 分。 將各個組別在測試階段基準期幼兒第一次歸還硬幣的意願分數平均值進行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各組間歸還的硬幣平均數沒有顯著差異,F( 3,60 ) = 1.03, p = .387。在未受到實驗者的互惠態度操弄之前,幼兒歸還硬幣意願分數並無不同。 為確定在實驗者互惠操弄後,幼兒的互惠表現是否產生變化,在每一條件組 中,針對測試階段一、測試階段二以及測試基準期分別進行相依 t 檢定,並使用 Bonferroni 程序校正檢驗水準。 在資源不可用不幫助組中,各測試階段之間均未達到顯著差異:測試階段 一與基準期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1,測試階段二與基準期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1.25, p = .536,測試階段一與測試階段二之間未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1。 意味著幼兒在資源不可用情境下,面對實驗者不幫助態度時,幫助意願幾乎沒有 任何上升,表現出了互惠的能力。 在資源不可用幫助組中,測試階段一與基準期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4.33, p = .002,測試階段二與基準期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4.61, p < .001,測試階段一與 測試階段二之間無顯著差異 t ( 15 ) = 1.08, p = .467。意味著幼兒在資源不可用情 23.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31) 境下,面對實驗者幫助態度時,幫助意願顯著上升,同樣表現出互惠的能力。並 且幼兒在測試階段一就已經顯著表現了互惠能力,測試階段一與測試階段二之間 無顯著差異,說明重複的互惠態度操弄並沒有使他們的互惠表現變得更加強烈。 在資源可用不幫助組中,測試階段一與基準期達到顯著差異 t ( 15 ) = 2.74, p = .023,測試階段二與基準期達到顯著差異,t ( 15 ) = 2.71, p = .025,測試階段一 與測試階段二之間無顯著差異,t ( 15 ) < 1。意味著幼兒在資源可用情境下,面對 實驗者不幫助態度時,幫助意願仍然顯著上升,並沒有表現出互惠的能力。 在資源可用幫助組中,測試階段一與基準期僅達到邊緣顯著,t ( 15 ) = 2.09, p = .08,測試階段二與基準期達到顯著差異,t ( 15 ) = 3.76, p = .003,測試階段一 與測試階段二之間達到顯著差異,t ( 15 ) = 2.80, p = .02。意味著幼兒在資源可用 情境下,面對實驗者幫助態度時,在測試階段一時並未表現互惠,而在測試階段 二才表現出互惠的能力。. 24.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32) 第四章、討論 第一節、綜合討論 本研究旨在確定三歲至四歲間的幼兒的互惠機制對助人行為的影響,以及探 討資源可用性對幼兒的互惠機制應用與幼兒的助人行為是否有影響。具體來說, 3 至 4 歲幼兒在與人互動時,可能已經有成熟的互惠機制,可以依據對方對待自 己的行為或態度(幫助或拒絕幫助)而改變自己接下來的行為;也可能尚未發展 出成熟的互惠機制,還不能依據對方對待自己的態度而改變,而是對所有人表現 友善和慷慨。也可能 3 至 4 歲幼兒還未能發展出完全成熟的互惠機制,但他們能 夠在受到情境(資源可用或資源不可用)的刺激時,會對他人對待自己的態度更 敏感,更容易運用互惠機制對待他人。 從測試階段前 30 秒幼兒第一次歸還的硬幣數量分析來看。僅在資源不可用 的條件下,幼兒的互惠表現在實驗者的拒絕態度操弄前後達到邊緣顯著。 從幼兒歸還硬幣的意願分數來看,實驗者為幫助態度時,資源可用組和資源 不可用組的幼兒之間表現並無差異,都表現出助人意願提高的情況;而實驗者為 拒絕幫助態度時,資源可用組的幼兒幫助表現仍然提高,資源不可用組幼兒的幫 助表現與態度操弄之前一樣。顯示 3 至 4 歲幼兒對於幫助的互惠態度更能熟練應 對,不論在資源可用或不可用情境下都能表現對幫助態度的回應;而對於拒絕的 互惠態度則僅僅在資源不可用情境時才表現。值得注意的是,在資源可用條件下, 當實驗者幫助幼兒時,幼兒反而未在測試階段一顯著提高幫助意願分數,而是在 測試階段二提高幫助意願分數才達到顯著。 這與原本預期的在幼兒自己手中有玩具(資源可用組)時,他可以選擇歸還 硬幣,也可以選擇自己使用硬幣,所以當實驗者拒絕幫助后,他們更容易拒絕歸 25.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33) 還硬幣的猜測不符。 在實際施測中,可用組(幼兒同時擁有玩具和硬幣的情況)一共 32 名幼兒 中僅有 7 名幼兒真正玩了硬幣(21.9%) ,說明 3 至 4 歲年齡間的幼兒實際大多能 抵抗玩具的誘惑,並不是那麼急著一定要馬上玩玩具。並且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 、 「我的」 、 「尚未分 幼兒對於資源歸屬的敏感比預想的更高,資源是屬於「你的」 配過的」,對他們來說宣佈的規則比資源是否拿在手裡來得更重要。即使硬幣在 他們手裡,因為實驗者 B 宣佈現在是實驗者 A 玩的時間,那些硬幣是屬於實驗 者 A 的,絕大部分的幼兒就能克服誘惑,不會用來自己玩。 他們反而更在意實驗者在拒絕的時候手裡擁有玩具或沒有玩具。在資源可用 條件下,實驗者拒絕歸還硬幣時手中是擁有玩具的,實驗者會自己使用硬幣玩玩 具,這或許讓幼兒看到了實驗者對硬幣的渴求,而讓他們忽略了自己被拒絕的訊 息,並且增強了他們幫助實驗者的欲望。當實驗者幫助歸還硬幣給幼兒時,幼兒 在測試階段二才表現了明顯的互惠,這或許是由於幼兒在看到實驗者把硬幣還給 他們時,不能確定實驗者是想要幫助他們還是不想要玩玩具,因此在測試階段一 他們對於要不要幫助實驗者表現的比較猶豫,在多觀察了一次之後才明顯表現出 了互惠行為。 當實驗者手裡並沒有玩具可以使用硬幣時(資源不可用條件下),幼兒更容 易感受到被拒絕的態度。幼兒在互惠時比起對方的行為和結果更重視對方的意圖 當合作伙伴口語表達拒絕的意圖時,幼兒是最不可能在接下來的活動中做出分享 的。若只是沉默地不幫助,幼兒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減少分享的數量較少 (Warneken & Tomasello, 2013)。但本研究中可以看到幼兒的幫助意願只是提升 較少,而非降低,因此可以發現 3 至 4 歲幼兒的助人意願是非常強烈的。 26.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34) 我們可以看到每個條件組下的幼兒在測試階段一和測試階段二中的分數都 高於測試階段基準期的分數,也就是說整體上幼兒的幫助意願都是提高的,不論 對方的態度為何。這說明幼兒的助人意願是非常強的。這一點在過去的一些研究 中也有發現,當幼兒面對不知道是誰、也看不到對方的情況時,也會選擇幫助對 方;或在對方不知道自己被幫助的情況下,幼兒也願意幫助(Hepach et al.,2017)。 對於不會得到酬賞、表揚,甚至不存在人際關係的利益(人情網)時,幼兒的助 人行為似乎可以被視為出自于真正關心他人的福祉,只是純粹希望看到對方的願 望得到滿足。 但互惠機制是兩個方向的,正向互惠是「你對我好,我就對你更好」,負向 互惠是「你對我不好,我就對你不好」 。正向互惠與幼兒本身的親社會行為一致, 因此幼兒更容易表現正向互惠,負向互惠與幼兒本身的親社會行為相反,也就是 需要先抵消幼兒本身的利他意願,因此通常更難或需要更晚才能表現負向互惠的 能力,或者在實驗測試中,更難觀察到負向互惠的表現。 互惠規範下的助人可能是因為過去曾被對方幫助,或者是未來希望被對方回 報。另外存在的是單純的利他行為,僅僅是希望看到對方的意願被滿足,而不預 期得到任何回報。3 至 4 歲幼兒的助人似乎出自于真正關心對方的需求,在此基 礎上,互惠的調節調節剛剛開始萌芽。. 27.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35) 第二節、本研究的限制與未來方向 本研究中採取實驗者與幼兒直接互動的方式,但這樣或許會有實驗者的權威 影響。幼兒可能會因此而更傾向與幫助實驗者,或者幼兒也可能比較難以拒絕實 驗者請求幫助的要求。這個也是對幼兒的實驗中一直以來難以完全克服的問題, 如果以木偶和幼兒互動可能會也會有一些限制性,例如木偶無法很好的透過表情 表達情緒、態度,幼兒或許不會把木偶當做真正的合作伙伴。而同齡幼兒無法訓 練作為可以操弄變相的實驗者。未來研究或許可以考慮,如果和幼兒的互動者不 是不熟悉的實驗者,而是換成家長,幼兒在面對熟悉的親人時,他們的反應會更 加討好還是更敢於表達自己? 此外三個嘗試次之間的助人意願分數提高,還有可能是由於相比于第一個嘗 試次中,幼兒第一次看到實驗者的行為動作和語言表達,在第三個嘗試次與第五 個嘗試次時,幼兒對實驗者的動作和語言的意圖會更熟悉了解,因此能夠更快作 出回應。未來研究可以在暖身階段設計合理的情境作出同樣的動作和語言,讓幼 兒可以在第一個嘗試次就對實驗者的動作和語言意圖有一定的熟悉和了解。. 28.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36) 參考文獻. Azmitia, M., & Hesser, J. (1993). Why siblings are important agent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comparison of siblings and peers. Child Development, 64, 430-444. Blau, P. M. (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John Wiley. Bian, Y. J., & Ang, S. (1997). Guanxi networks and job mobility in China and Singapore. Social Forces, 75,981–1005. Blake, P. R., & Rand, D. G. (2010). Currency value moderates equity preference among young children. Evolution & Human Behavior, 31, 210-218. Cropanzano, R., & Mitchell, M. (2005). Social exchange theory: An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 Journal of Management, 31, 874–900. Dunfield, K. A., & Kuhlmeier, V. A. (2010). Intention-mediated selective helping in infanc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 523-527. Fehr, E., Fischbacher, U., & Gächter, S. (2002). Strong reciprocity, human cooperation, and the enforcement of social norms. Human Nature,13, 1-25. Gouldner, A. W. (1960). The norm of reciprocity: A preliminary state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5,161–178. Hepach, R., Haberl, K., Lambert, Stà © phane, & Tomasello, M. (2017). Toddlers help anonymously. Infancy, 22, 130-145. House, B., Henrich, J., Sarnecka, B., & Silk, J. B. (2013). The development of contingent reciprocity in children. Evolution & Human Behavior, 34, 86-93. Jackson M.&Tisak M.S.(2001).Is Prosocial Behavior A Good Thing?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Children’S Evaluations of Helping,Sharing,Cooperating,and Comforting.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349—-367. Kenward, B., Hellmer, K., Winter, L. S., & Eriksson, M. (2015). Four-year-olds' strategic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ttempts to elicit reciprocation correlate negatively with spontaneous helping. Cognition,136, 1–8. Levitt, M. J., Weber, R. A., Clark, M. C., & McDonnell, P. (1985). Reciprocity of exchange in toddler sharing behavi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1, 122–123. Liu, H. (2008). Kin selection theory:kin altruistic behavior and gene mechanism in 29.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37) organisms. Journal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Over, H., & Carpenter, M. (2009). Eighteen-month-old infants show increased helping following priming with affili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 1189-1193. Pettygrove, D. M., Hammond, S. I., Karahuta, E. L., Waugh, W. E., & Brownell, C. A. (2013). From cleaning up to helping out: parental socialization and children's early prosocial behavior. Infant Behavior & Development, 36, 843. Staub, E., & Sherk, L. (1970). Need for approval, children's sharing behavior, and reciprocity in sharing. Child Development, 41, 243–252. Sahlins, M. (1972). Stone age economics.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Shore, L. M., Tetrick, L. E., Lynch, P., & Barksdale, K.(2006). Social and economic exchange: Construct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6, 837–867. Song, J. W., Tusi, A. S., & Law, S. K. (2009). Unpacking employee responses to organizational exchange mechanisms: The role of social and economic exchange percep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35, 56–93. Svetlova, M., Nichols, S. R., & Brownell, C. A. (2010). Toddlers' prosocial behavior: from instrumental to empathic to altruistic helping. Child Development, 81, 1814–1827. Sebastián-Enesco, C., Hernández-Lloreda, M. V., & Colmenares, F. (2013). Two and a half-year-old children are prosocial even when their partners are no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16, 186-198. Sommerville, J. A., Schmidt, M. F. H., Yun, J. E., & Burns, M. (2013). The development of fairness expectations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the second year of life. Infancy, 18, 40–66. Thompson, R. A., & Newton, E. K. (2013). Baby altruists? examining the complexity of prosocial motivation in young children. Infancy, 18, 120–133. Vaish, A., Carpenter, M., & Tomasello, M. (2010). Young children selectively avoid helping people with harmful intentions. Child Development, 81, 1661-9. Vaish, A., Hepach, R., & Tomasello, M. (2018). The specificity of reciprocity: young children reciprocate more generously to those who intentionally benefit the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167, 336-353. Wu, J. B., Hom, P. W., Tetrick, L. E., Shore, L. M., Jia, L. D.,Li, C. P., et al. (2006). The norm of reciprocity: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 30.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38)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 377–402. Warneken, F., Hare, B., Melis, A. P., Hanus, D., & Tomasello, M. (2007). Spontaneous altruism by chimpanzees and young children. Plos Biology, 5, e184. Warneken, F., & Tomasello, M. (2006). Altruistic helping in human infants and young chimpanzees. Science, 311, 1301–1303. Warneken, F., & Tomasello, M. (2007). Helping and cooperation at 14 months of age. Infancy, 11, 271–294. Warneken, F., & Tomasello, M. (2008). Extrinsic rewards undermine altruistic tendencies in 20-month-olds. Dev Psychol, 44, 1785-8 Warneken, F., & Tomasello, A. M. (2009). Varieties of altruism in children and chimpanzee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3, 397. Warneken, F., & Tomasello, M. (2013). The emergence of contingent reciprocity in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116, 338-350. Warneken, F., & Tomasello, M. (2013). Parental presence and encouragement do not influence helping in young children. Infancy, 18, 345-368. Warneken, F. (2013). Young children proactively remedy unnoticed ccidents. Cognition, 126, 101-108. Yeung, I. Y. M., & Tung, R. L. (1996). Achieving business success in Confucian societies: The importance of Guanxi(connections). Organization Dynamics, 25, 54–65. Yum, J. (1988). The impact of confucianism 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East Asia.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5, 374–388.. 31. DOI:10.6814/THE.NCCU.PSY.003.2018.C01.

(3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行為 描述行為時不要有批判成分 影響 說明行為對團隊/其他人的影響 期望 說明預期會採取甚麼改進性行為 結果

1.4 體能活動對幼兒的成長來說,其意義不單是強健體格,它還可以作為

 「幼稚園計劃資助」下的項目,有些是「專款專用」(例如租金

危機事件 後果 可預測性 持續性 震撼程度 估計危機 影響程度 一對小四及小. 二的兄妹,居 於學校同邨的

運用其他輔助材料 補充與主題相關的 資料/歷史背景/該 行業的性質/舊物的 象徵意義/小人物的

浪漫色彩 兩性相處變得避忌,影響正常友誼發展

1.受虐待兒童及受性侵犯兒童的心理與成長影響 ( 短期及長期影響

• 該行為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已 造成的傷害及可 能造成的影響,而不是作出/不作出某行為的人 是否有 傷害兒童的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