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

Copied!
1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魯先華. 博士. 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 與續任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 研 究 生:曾怡萍. 中 華 民 國. 1 0 0. 年. 撰. 1 2. 月. 3 0. 日.

(2) 謝 誌 踏進研究所的第一天開始,就夢想著有一天可以寫到這篇謝誌,現在終於美 夢成真了,在開心之餘,卻也有點感傷。回首這兩年半的日子,周旋在工作、家 庭與學業中,總覺得自己像個停不下來的陀螺,雖然忙碌,卻也收穫滿滿。在撰 寫論文的過程中,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魯先華老師,老師悉心的指導以及 對學問的嚴謹態度,讓我受益匪淺,其受業與關懷之恩,永銘在心。 感謝我的口試委員,蔡進雄博士以及張樹倫博士,針對我的論文內容,給予 許多專業的意見,期勉我的論文能更臻於充實與豐富。感謝我所有的研究所同 學,特別是一起努力、互相督促的宜真,以及總是在我焦躁不安時給予我力量的 秀卿主任以及怡玫,謝謝妳們的加油打氣,讓我能如期完成論文,也祝福妳們早 日完成夢想。 最後我要感謝我深愛的家人,我親愛的老公—信志,謝謝你一直在我的身邊 鼓勵我、支持我、包容我,尤其更要謝謝你這兩年半來,無怨無悔的接送我往返 師大,還陪著我熬夜寫作業,辛苦你了。還有我最親愛的寶貝—冠妘,從襁褓中 六個月大的嬰兒,坐在安全座椅上,跟著爸爸送媽媽上下課,到現在會模仿媽媽 拿著筆、皺著眉假裝在修改論文。因為有你們的愛與陪伴,讓我更加努力不懈的 完成學業,謝謝你們!. 曾怡萍. 謹誌. 2012 年 1 月 17 日.

(3) 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與 續任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研究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的 現況,並且比較不同背景的兼任行政職教師在工作壓力知覺上以及續任意願影響 因素之差異情形,以及了解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之相關性。本研 究以 99 學年度服務於新北市立國民中學之兼任行政職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問 卷調查研究。問卷資料採用描述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 爾遜積差相關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根據文獻探討與調查研究之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一、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的工作壓力程度為普通,以「工作負荷」 層面所感受到的壓力相對最高,在「學生表現」層面上感受到的工作壓力相 較之下較低 二、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在考量續任行政工作時,以「認同性」的 影響程度相對最深 三、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感受到愈大的工作壓力,則續任意願愈低 四、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其中資深的教師所感受到的工作壓力較 低於資淺的教師;而在續任意願考量上,資深教師多以「認同性」 、 「投入性」 、 「期望性」等來自教師內在動力的影響因素為主 五、新北市立國民中學 99 學年度兼任行政職教師約有五成五願意續任行政工作 根據本研究之文獻探討以及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提出建議如下: 一、對教育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減少公文與報表數量,減輕行政工作負荷 (二)辦理相關研習進修活動,提升行政專業知能 二、對學校單位的建議 (一)鼓勵正式教師勇於嘗試行政工作 (二)教育實習過程落實學校行政實務層面,以提前培育人才 三、對兼任行政職教師的建議 (一)體認行政工作價值,期許在兼任行政職的道路上能帶來自我成長,同時 也為學校帶來貢獻 (二)主動充實專業知能以提高自我辦理行政事務之能力,提升工作成果進而 增加工作成就感,同時提高續任之意願 (三)行政工作經驗傳承與延續 四、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一)研究方法方面,輔以質性研究 (二)研究對象方面,擴大研究範圍 (三)研究主題方面,增加不同變項以及深入研究不同處室之差異 關鍵詞: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續任意願 i.

(4) A Study on Work Stress and the Willingness of Reappointment as Administrato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in New Taipei Ci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tatus of work stress and the willingness of reappointment as administrato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in New Taipei City, and furthemore, to find the differences in work stress and the willingness of reappointment as administrators reflected by the sample’s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stress and the willingness of reappointment as administrators. The population was targeted at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in New Taipei city in the academic year of 2010. This study took questionnaire survey as study tool and the data from the questionnaire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nd present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independent-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s Correlation. Th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research were described as follows: 1.The degree of the overall work stress th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in theNew Taipei City bear was moderate, and the degree of “working load ” was ranked the highest and “student performance” was rated the lowest. 2.The degree of the “approval” affected the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most when they consider whether to be reappointed as administrators. 3.The more work stress they felt, the less willingness of reappointment as administrators they had. 4.The senior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cared about “approval”, ” investment” and “expectation” when considering the willingness of reappointment as administrators. 5. There is about 55%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are willing to have the administrative position in the next school year.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gave some suggestions as follows: 1.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a. to reduce the quantity of archives and report, and the working load of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b. to hold further activity, and to promote teachers’ administrative knowledge and ability 2. To school concerned a. to encourage teachers to try to take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b. to make practice teaching process carries out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practice 3.To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a. to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work b. to promote the administrative ability and sense of working achievement themselves, and thus to raise their willingness of reappointment as administrators c. having the administrative work experience Inheritanted and extented 4. To future researchers a. in the aspect of research method, to supply with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b. in the aspect of research object, to expand the reacher scope c. in the aspect of research subject, to add more variables and de futher research on different offices in school. Keywords: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work stress, the willingness of reappointment as administrators ii.

(5) 目 次 中文摘要.................................................i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 目次................................... 目次...................................................iii ...................................................iii 表次.....................................................v 表次.....................................................v 圖次...................................................vii 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名詞釋義.......................................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師工作壓力的意義與內涵................................11. 第二節. 教師續任行政工作意願相關理論............................32. 第三節. 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影響因素之相關研究發現..5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65. 第二節. 研究對象................................................66. 第三節. 研究工具................................................66. 第四節. 實施程序................................................73. 第五節. 資料處理................................................75. iii.

(6) 第四章 研究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影響因素之現況分析......77.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兼任行政職教師對工作壓力知覺之 差異情形分析............................................85. 第三節. 不同背景之兼任行政職教師續任意願影響因素之 差異情形分析............................................95. 第四節. 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影響因素之相關分析.....10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09. 第二節. 建議...................................................11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115 二、英文部分..................................................120. 附錄 附錄一. 預試問卷..............................................124. 附錄二. 正式問卷..............................................129. iv.

(7) 表 次 表. 1-1. 臺北縣國民中學教師每週授課時數表之兼職教師授課時數表.......2. 表. 2-1. 兼任行政職教師整體工作壓力感受程度一覽表..................52. 表. 2-2. 不同性別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情形一覽表..................54. 表. 2-3. 不同服務年資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情形一覽表..............55. 表. 2-4. 不同行政服務年資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情形一覽表..........57. 表. 2-5. 不同處室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情形一覽表..................58. 表. 2-6. 不同學校規模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情形一覽表..............60. 表. 2-7. 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與兼任意願關係情形一覽表............63. 表. 3-1. 學者專家名單..............................................67. 表. 3-2. 預試問卷「工作壓力量表」因素分析..........................70. 表. 3-3. 預試問卷「續任意願量表」因素分析..........................72. 表. 3-4. 有效樣本背景資料分布表....................................74. 表. 4-1. 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各層面之現況摘要....................78. 表. 4-2. 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各平均數情形........................79. 表. 4-3. 兼任行政職教師續任意願影響因素各層面之現況摘要............81. 表. 4-4. 兼任行政職教師續任意願影響因素各平均數情形................82. 表. 4-5. 不同「性別」之兼任行政職教師知覺工作壓力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5. 表. 4-6. 不同「教師身份別」之兼任行政職教師知覺工作壓力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86. 表. 4-7. 不同「服務年資」之兼任行政職教師知覺工作壓力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87. 表. 4-8. 不同「行政服務年資」之兼任行政職教師知覺工作壓力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89 v.

(8) 表. 4-9. 不同「服務處室」之兼任行政職教師知覺工作壓力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91. 表. 4-10. 不同「學校規模」之兼任行政職教師知覺工作壓力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93. 表. 4-11. 不同「性別」之兼任行政職教師續任意願因素重要程度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95. 表. 4-12. 不同「教師身份別」之兼任行政職教師續任意願因素重要程度之變異 數分析摘要表.............................................96. 表. 4-13. 不同「服務年資」之兼任行政職教師續任意願因素重要程度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97. 表. 4-14. 不同「行政服務年資」之兼任行政職教師續任意願因素重要程度之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99. 表. 4-15. 不同「服務處室」之兼任行政職教師續任意願因素重要程度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101. 表. 4-16. 不同「學校規模」之兼任行政職教師續任意願因素重要程度之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103. 表. 4-17. 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影響因素各層面 之積差相關..............................................105. vi.

(9) 圖 次 圖. 2-1. 壓力的刺激型定義………………………………………………………12. 圖. 2-2. 壓力的反應型定義………………………………………………………13. 圖. 2-3. 壓力的互動型定義………………………………………………………14. 圖. 2-4. 壓力循環模式理論………………………………………………………18. 圖. 2-5. Kyriacu & Sutcliffe 教師工作壓力理論模式……………..…………...22. 圖. 2-6. Moracco & Mcfaddene 教師工作壓力理論模式……………………...23. 圖. 2-7. Tellenback, Brenner & Lofgren 教師工作壓力理論模式…….......…...25. 圖. 2-8. Herberg 激勵保健理論模式……………………………………...……...39. 圖. 2-9. Herberg 工作滿意與工作不滿意因素比較……………………..……...40. 圖. 3-1. 研究架構圖……..…………………………………………………...…...65. vii.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立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的工作壓力與續任行 政職務意願之相關因素,本章分為四小節,第一節說明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第二 節提出待答問題與名詞釋義;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步驟;第四節說明本研究的範圍 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教育的功能在培養人才,而人才為一切行政及組織的根本,故教育要為國家 培養經濟、文化、軍事以及政治的人才,因此若將教育視為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 是無庸置疑的(謝文全,2002)。學校是教育實施的場所,知識透過教學活動得 以傳遞給學生,所以學校以及教學活動可以說是落實教育功能的重要環節之一。 而學校教學人員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期間,必須要有學校行政人員從各方面來領導 與協助教學活動的進行,國內外從事學校行政研究的人員很多,相關文獻的探討 可說是汗牛充棟,以下列出幾位學者對於學校行政的研究內容分析: 謝文全(2002)認為學校行政是對學校教學以外的事務作系統化的管理,以 求有效而經濟地達成教育的目標。這一定義包括四項內涵:1.學校行政所處理的 是學校教學以外的事務。2.學校行政是系統化的管理與經營。3.學性行政的目的 是在達成教育目標。4.學校行政既求有效亦求經濟。 吳清山(2004)提出: 學校行政乃是學校所處理的一切事務,舉凡人、事、財、物等各方面都包含 在內,也就是說學校行政乃是學校機關依據教育原則,運用有效和科學的方法, 對於學校內的人、事、財、物等業務,做最妥善而適當的處理,以促進教育進步, 達成教育目標的一種歷程。內容包含學校教務、學務、總務、輔導、人事、會計 和研究發展等業務。 Ediger(2006)認為學校行政是協助教師、支持員工及學生達成其目標。亦. 1.

(11) 即指學校行政具有領導地位,幫助學生以及學校成員不斷自我成長、發展以達成 目標,例如協助教師發展專業、提供教師良好教學模式以及與教師分享知識與技 能,使學生達到最有效率的學習。 就上述學者對學校行政的觀點,簡而言之,研究者認為學校行政就是合乎教 育原則並依法行事,以最經濟有效率的方式來管理且經營學校裡的一切事務,包 括學校與社區關係、課程與教學、學生事務、教職員的人事事務、物質設施以及 財務與一般事務管理,透過這些方式促進教育目標的達成,因此學校行政的重要 性,已不可言喻。 我國目前公立國中學校行政人員除了主計人員、會計人員以及總務處組長 (包含事務組長、出納組長以及文書組長)之外,其他皆是由學校教師兼任。而 以新北市現行國民中學人員額編制的規定,除了擁有 63 班以上的學校,四個處 室的主任每星期基本節數是零節之外,其餘兼任行政工作的教師皆是同時需要負 擔教學以及行政工作。根據臺北縣(現為新北市)北教國字第 0970530821 號函 規定,目前我國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每週授課節數如下表 1-1: 表 1-1 臺北縣國民中學教師每週授課時數表之兼職教師授課時數表 17 班以下. 18-26. 27-35. 36-44. 45-53 54-62. 63 班以上. 主任. 6-8. 4-6. 4-6. 3-4. 3. 2. 0. 組長. 10-12. 6-8. 6-8. 4-6. 4-6. 2-4. 2. 副組長 協助校務 酌減總時數 輔導教師 級導師. 4-6 8-12. 12-18. 18-30. 2-4 20-60. 酌減 8 節(北教特字第 09909458771 號函修改) 1、該年級班數在 15-30 班者:酌減 0-1 節。 2、該年級班級數在 31 班(含)以上者:酌減 0-2 節。 1、本表適用對象:本縣縣立國民中學及高中國中部教師。. 說明事項. 2、協助校務酌檢授課總時數:授課時數對象不做統一規定,由各 校「校務會議」決定。 3、61 班以上者,訓導處及輔導處得共置教師兼任副組長 1-3 人. 資料來源:臺北縣中小學教務行政手冊(2008:3)。 2.

(12) 由表 1-1 中的數據可以發現,除了 63 班以上學校的主任可以不用授課,其 餘教師兼任行政人員都需要同時負責教學工作以及行政業務。Boscardin(2005) 認為學校行政人員應該是要具備行政專門知識與技巧,才能在教育環境中提供教 育人員所需要的支援,以促進所有學生在教育成果上的有效性。然而,這些兼任 行政工作的教師們,在大學階段或是職前訓練,對於學校行政專門知能的接觸微 乎極微,而現行學校在校務行政的運作上,除了總務處各組組長由專業人員擔任 之外,其餘主任及組長都是由教師兼任行政人員,因此可以發現兼任行政職務的 教師需要同時負擔教學工作以及行政業務,其所承受的的工作壓力可想而知是極 為沈重的。 謝文全(2002)提出學校行政是由一群人來執行,這群人必須實施分工合作, 才能達成預定目標,而學校行政組織通常由政府制定的法令規定,如國民中學的 行政組織由國民教育法及其施行細則規定之,因此學校行政具有其組織面,形成 一種職務配置及權責分配的體系或結構。另秦夢群(2007)指出學校行政本具有 目標模糊、鬆散結構的特性,雖然依法行政與層級節制的科層體制下,其運作往 往呈現僵化的現象。因此在實際教育現場中,學校組織的科層體制,往往會與教 師的專業自主意識格格不入,進而相互箝制干擾。而現行國民中學行政人員大多 是由教師兼任,面對行政方面的科層體制以及教學方面的專業自主,兩相矛盾與 衝突之下,時常對兼任行政工作的教師產生角色衝突等困擾。例如,兼任行政工 作的教師在推展行政工作時,必須經常面對校長以及上級行政機關的要求,同時 又得兼顧學校教師同仁、家長、學生以及社會大眾的需求,使得行政工作不僅在 工作內容以及份量上有所負荷,連在人際互動上也出現了壓力。如果學校行政人 員長期處在工作壓力之下,不僅將會對工作缺乏熱誠與成就感,降低行政效能, 進而影響到學校辦學的成效,以及學生學習的過程,對於教師本身也會造成負面 的影響,Kyriacou(2001)參考其他學者的研究內容,整理出教師工作壓力來源 有教學動機喪失、維持紀律、時間壓力以及工作負荷、適應變革、被評鑑、人際 關係、自尊及地位、管理與經營、角色衝突與模糊、工作環境不良等十大項。一 3.

(13) 般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時就已經有如此龐大的工作壓力來源,可見兼任行政工作 的教師不僅在教學上有相同龐大的壓力,在行政工作上更有來自於其他面向的壓 力,因此了解現行新北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的工作壓力現況,是本研究的 動機之一。 研究者擔任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數年,發現校長在一學年即將結束的 時候,就會開始慰留或是尋覓各處室主任;同樣的各處室主任也會開始積極慰留 或是尋找適合且願意接任組長的教師。近幾年來,新北市教育局每個新學年度開 始前,都會利用暑假辦理學輔行政人員專業知能的研習,這幾年的參與,研究者 發現新北市九大區國民中學似乎存在兼任行政職教師流動率大的一個現象。以研 究者所在的學校為例,每學年度一定會有行政人員的異動,而這幾年來代理代課 教師兼任行政工作的現象已經不只是存在於研究者所服務的學校。根據教育部中 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第十條規定「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不得兼任 中小學各處(室)行政職務。但情況特殊,報請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者,代理教 師得兼任之。」,以及臺北縣政府教育局(現為新北市)北教國字第 0980656588 號函規定,各校如因特殊情形需聘任代理主任及代理組長時,應檢附相關資料並 於公文說明段中敘明事由,為了為學校校務行政運作以及學生學習權益,學校仍 應以聘任具有正式資格者擔任主任及組長為優先。研究者認為這種現象可能是因 為正式教師願意兼任行政工作的意願愈來愈低,導致代理代課教師兼任行政工作 的現象產生。 學校行政工作的推動並非片斷的工作內容,而是具有延續性的,而學校行政 人員的流動率更是影響行政工作績效的原因之一,若教師具有正向積極的續任意 願,學校的行政工作將會持續穩定發展。研究者曾經詢問多位工作職場上卸下行 政工作的教師,為何不願意續任行政工作的原因,有教師認為其不願意續任的原 因最主要是因為工作負擔太重,因為同時要兼顧教學與行政工作,加上還有家庭 要照顧,在時間上以及體力上都是一大負荷,因此即使有減課、休假以及主管加 級等福利,似乎仍不具有吸引力。另外也有教師回答,工作雖然繁瑣,但是只要 4.

(14) 時間許可,也都可以完成,唯一使其不想續任的因素是學校同仁之間的人際關 係,有時候推動行政工作往往面臨到選擇的情況,時常會因為顧全大局或是秉公 處理而影響到少部分教師的權益,因而產生人際關係上的困擾,舉例而言,學務 主任最擔心的就是在尋找導師的時候,大部分教師都寧願擔任專任教師,不願意 擔任導師,因為導師要負責的工作實在很繁雜,所以會利用各種管道來向學務主 任軟硬兼施,希望不要將其排入導師名單中,在這樣的例行工作中,學務主任時 常面臨人際關係上的考驗。 而就研究者收集文獻的過程中,發現國內外目前研究有關兼任行政職教師續 任意願的文獻較為匱乏,若以「續任意願」作為關鍵字於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 值系統搜尋,只有一篇符合搜尋,晏向田(2006)研究影響國中訓導主任續任意 願因素調查中發現,影響訓導主任續任因素最重要的來自於工作壓力,包含有工 作負荷、人際關係、社區與家長以及專業知能四個層面。因此本研究想要更進一 步探討兼任行政職教師續任行政工作意願的因素為何,此為本研究的動機之二。 國內研究兼任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意願的研究不少,研究結果也發現影響教師 兼任行政工作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陳新文(2004)認為教師若對學校組織認同度 高、家庭支持度高以及對於薪酬公平度知覺高,會提高教師兼任行政工作的意 願。郭兆育(2008)研究發現教師個人因素方面會將家人支持、個人健康、生涯 規畫以及人格特質列入評估是否接任行政職務的考量中,另外也發現行政工作給 予教師的成就感、工作挑戰性、主管的領導風格以及同仁之間的支持都會對兼任 行政工作意願產生一定的影響程度。沈義正(2010)就從「工作壓力」 、 「角色衝 突」、「組織氣氛」、「薪資福利」、「家庭支持」、「社會地位」、「教師工作企圖心」 以及「教師身體健康」等不同層面對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意願進行深入研究。但是 針對兼任行政職教師續任行政工作因素的研究相對就比較少了,而研究者以辭卸 行政工作傾向為變項作一討論,因為研究者認為,兼任行政職教師一旦萌生辭卸 行政工作傾向,就會影響其不願意續任行政工作。蘇清山(2009)研究有關高雄 市高中職兼任行政教師辭卸行政傾向,研究發現工作壓力越大者,其辭卸行政傾 5.

(15) 向越高,而辭卸傾向愈高,也反映出願意續任的意願愈低,所以從蘇清山的研究 結果推知,工作壓力可能是影響兼任行政職教師是否願意繼續擔任行政工作的主 要因素之一。 研究者認為兼任行政職教師因為都已經有接觸行政工作,對行政工作內容一 定有某些程度的了解,所以在工作上應該是駕輕就熟。而其不願意續任行政工作 的眾多可能原因中,工作壓力是否與續任意願存在相當程度的影響,因此為了想 要更加深入了解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之關係,所以探討新北市立 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與續任行政工作意願的關係,為本研究的動機 之三。 貳、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擬達成之研究目的如下列: 一、了解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 二、分析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續任意願影響因素之重要程度。 三、探討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的關係。 四、依據研究結果,提出提升兼任行政職教師續任行政工作意願的具體建議,以 作為教育主管機關或是學校單位做為參考。.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名詞釋義 壹、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討問題如下: 一、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最主要來源為何? 二、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續任行政工作意願之主要影響因素分別為 何? 三、不同背景之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在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各層 面上的差異性為何? 四、新北市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的相關性為何?. 6.

(16) 貳、名詞釋義 為了明確釐清本研究所探討的主題,茲將本研究所涉及的重要名詞界定如 下: 一、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 本研究所謂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是指,兼任行政職教師因為無法調適或 解決,由工作情境或工作本身所引起的問題與衝突,因而產生負面的情緒,造成 生理以及心理上的不平衡,而這些不平衡的負面感覺長期累積下來,可能會引起 身體或是精神上的疾病。 而本研究以「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量表」為探討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 力之研究工具,將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分為「工作負荷」 、 「人際關係」 、 「學 生表現」、「專業知能」以及「角色適應與衝突」五個層面加以探討,以 Likert 五點量表來衡量其分數高低,若量表上的得分愈高,代表兼任行政職教師所感受 的工作壓力程度愈大,反之愈低。 二、續任意願 本研究所謂續任意願是指,兼任行政職教師願意在即將來臨的下一個學年度 繼續擔任學校行政職務。因為兼任行政職教師對其所從事的行政工作有一定程度 的認知,並且對所擔任的行政職務產生一定的認同感,自發性的投入相當程度的 努力,並且願意與學校共同分擔責任以及共享成果。 而本研究以「兼任行政職教師續任意願量表」為探討兼任行政職教師續任行 政職意願時考量因素重要程度之研究工具,將兼任行政職教師續任意願分為「認 知性」 、 「認同性」 、 「自發性」 、 「投入性」 、 「期望性」以及「支持系統」六個層面 加以探討,以 Likert 五點量表來衡量其分數高低,若量表上的得分愈高,代表兼 任行政職教師在願意續任的情況下,對該續任因素的考量程度愈高,反之愈低。. 7.

(1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取問卷調查法,根據研究目的蒐集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分 析、探討與歸納,作為本研究編製問卷的理論基礎,並藉由問卷的回收、編碼與 資料整理,依據問卷調查分析的結果,結合文獻探討之所得,針對待答問題提出 結論與建議,達成研究之目的。 貳、研究步驟 一、確定研究主題與範圍 根據研究者自己在職場上的經驗與觀察,廣泛閱讀相關的資料文獻,並與指 導教授討論,以探索研究方向並逐步決定研究主題、目的與範圍。 二、蒐集、分析與探討相關文獻 確定研究主題後,善用國家圖書館以及各大學圖書館資源,蒐集相關文獻並 進行分析、探討、歸納與比較,建立本研究的理論架構。 三、擬定研究計畫 根據文獻探討歸納出的論基礎進行研究計畫草擬,經過與指導教授討論後, 繪製研究架構與擬定研究計畫。 四、發展與設計問卷 根據本研究文獻探討的所統整歸納出的理論基礎為根基,並與指導教授進行 討論,發展出初步的問卷內容。 五、編製正式問卷與調查實施 請專家學者信問卷內容效度審核,就問卷的題目提出修改意見,彙整專家學 者的意見後,與指導教授討論並修正問卷,成為預試問卷。經由預試問卷的填答 與分析,再與指導教授討論並修正,完成正式問卷。採郵寄或是親自送達的方式, 將正式問卷寄送到受試者的學校。. 8.

(18) 六、資料統計、分析與討論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量化研究,將問卷收回後篩去無效問卷,並將有效 問卷根據研究目的進行資料整理、編碼以及登錄,以便進行資料輸入,經由電腦 SPSS for Windows12.0 版進行資料統計分析。 七、撰寫研究論文 完成上述程序後,將問卷資料統計分析之結果加以分析與探討,根據分析探討後 的結果,提出結論與具體建議,並與指導教授討論並修正或補充論文內容,完成 論文之撰寫。.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主要探討國民中學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壓力與續任意願之相關因素研 究,是故將研究範圍界定如下: 一、研究地區 本研究以新北市為研究地區,因為研究者現職於新北市立公立國中服務,並 於該校兼任行政工作逾五年,對於該市教育現象、教育法規以及後續問卷結果之 疑義與詮釋較能掌握,故以新北市為本研究之範圍。 二、研究對象 以 99 學年度新北市立公立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教師為研究對象(不含私立 國中、市立高中附設國民中學以及市立中小學)。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地區 本研究範圍只限定在新北市地區,因為研究有地域的限制,所以研究結果與 建議無法全盤推論至其他縣市,此為研究範圍之限制。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僅針對新北市公立國中 99 學年度兼任行政工作之教師為研究對象, 所以無法推論至私立國中兼任行政工作的教師續任意願。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整理與分析,故僅能推論出普遍存在 的現象,對於造成每種現象或是結果背後的深層原因無法一一探究,研究結果只 能根據整體資料顯示的內容作一推論,無法兼顧個殊性。 9.

(19) 10.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自從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以來,帶動許多教育措施快速的改革,使得教師面臨 更大的挑戰,而多項的教育改革措施的施行又以兼任行政職教師直接面臨為甚, 各處室行政人員除了原本的教學工作照常實施外,在推展行政工作時必須經常面 對校長及行政機關的要求,同時間須兼顧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大眾的需求, 加上現今開放的社會,教育民主化,行政革新的需求,使得教育環境體系日趨複 雜,也使得兼任行政職教師面臨更多的壓力,導致許多學校經常面臨找不到願意 兼任或續任行政工作教師的窘境,而兼任行政職教師的穩定是有助於學校的各項 發展,因此本章主要藉由相關文獻的探討,進一步了解教師工作壓力的內涵以及 教師續任行政工作意願的相關因素研究。. 第一節 教師工作壓力的意義與內涵 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社會的進步,教師的工作壓力有增無減,本節探討教師 工作壓力的意義與內涵,根據相關文獻做一歸納與統整。教師工作壓力的相關理 論研究主要源自於工作壓力的理論,故以下將從工作壓力的定義、教師工作壓力 的內涵以及教師工作壓力來源,三方面加以探討。 壹、工作壓力的內涵 一、工作壓力的定義 有關工作壓力的意義與理論基礎大多是根據壓力所衍伸出來的,舉凡因為工 作因素所造成的壓力,不論是工作環境或是工作本身所造成生理上或是心理上的 壓力,皆可稱為工作壓力,而探討工作壓力的理論基礎大多採自於壓力的相關研 究,故先對壓力作一初步的探究。有關壓力的定義,歸納多位學者以及研究者的 看法,主要分為以下三種定義:刺激型(A stimulus-based model of stress) 、反應 型(A response-based model of stress)以及互動型(An interactive model of stress) (王思蒨,2007;江鷹敏,2004;呂幸珠,2007;呂美玲,2008;李思宏,2006; 李飛瑩,2009;林信安,2010;徐永明,2005;張健群,2009;張舒昀,2005; 11.

(21) 張嘉茹,2009;張曉雲,2007;曾怡錦,2004;馮勝苓,2008;黃智慧,2003; 楊淑麗,2003;廖光遠,2007;鄭全利,2003)。 所謂刺激型的定義(A stimulus-based model of stress)是將壓力視為自變項, 緊張為依變項,換言之壓力是外在環境的刺激,也就是壓力是因為個體受到外在 的「壓力源」 (stressors)所引起的,而這種來自於外來的壓力會刺激個體產生反 應,例如心跳加速、緊張等。當這些壓力累積到超過個體所能夠負擔或是容忍的 程度,就會讓個體產生不舒服或是壓迫的感覺,這種感覺就稱之為壓力。強調外 在的刺激加諸於個體上而造成個體生理及心理上的反應,著重於壓力的來源,簡 言之壓力乃是原因而非症狀,個體反應出的緊張則是結果(引自林信安,2010), 有關刺激型壓力示意圖如下圖 2-1 所示:. 環境 壓力. 反應 壓力. 壓力. 緊張狀態 個人. 壓力. 圖 2-1 壓力的刺激型定義 資料來源:引自 Travers & Cooper(1996:16)。 12.

(22) 持反應型定義(A response-based model of stress)的學者認為壓力是指個體 對於有害環境所產生的反應模式,也就是個體對於外在事件的反應。1983 年 Selye 提出以壓力源作為刺激,壓力代表受到刺激後的反應,所以個體在受到刺激時為 了保護自己免於受到外在環境的威脅,進而產生的一種生理反應(引自林信安, 2010),有關反應型壓力示意圖如下圖 2-2 所示: 個體. 環境. 生理的. 壓力源. 生理的. 壓力反應. 行為的. 反應. 刺激. 圖 2-2 壓力的反應型定義 資料來源:引自 Travers & Cooper(1996:15)。 1983 年 Selye 提出以壓力源作為刺激,而個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稱為壓力, 當個體在面對壓力時,為了保護自己免於受到環境的威脅,個體會產生三個階段 的防衛機轉,以承受外在刺激的反應程度,稱為「一般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簡稱 GAS) ,或稱「壓力症候群」 。此症候群歷經警覺階段、 抗拒階段、耗竭階段等三階段(引自呂幸珠,2007;呂美玲,2008;林信安,2010; Cooper, 1981 等): 1.警覺階段(the alarm reaction):當個體警覺處在有害的刺激或是環境壓力下, 所採取的第一個自發性反應,例如心跳加快、血糖升高等,或是運用防衛機 制力圖復原。. 13.

(23) 2.抗拒階段(resistance):個體能夠嘗試並有效的面對壓力與適應壓力,但是若 長期處在壓力下生活,抗拒期便會出現。 3.秏竭階段(exhaustion):壓力繼續存在,而個體因為適應能力有限,創傷無法 復原,將導致個體的身心秏竭。 對壓力持互動型主張的學者認為壓力是中介變項,Lazarus&Folkman(1984) 主張壓力來自於個體與環境交互影響的過程,當個體面對環境刺激時,個體與環 境所產生之交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壓力不僅是一種刺激也是一種反應。而壓力存 在與否需視個體的知覺以及主觀評估,每一個個體因為知覺以及評估的立足點不 同,當然對於壓力的感受也會不同,某個個體所感受到的壓力不見得會與另一個 個體相同,而這知覺壓力的過程會受到個體本身的學習及過去經驗所影響,有關 互動型壓力示意圖如下圖 2-3 所示: 環境. 反應. 個體 態度、需求、價值 、 過去經驗、性格、特質 + 不平衡. 年紀、性別、教育、實際能力. 悲傷、壓力或緊張. 壓力潛在來源 +. 威脅判斷. 實際需求. 察覺到的能力. 認知評估. 因應. 未因應. 成功. 不成功. 與需求 克服問題. 壓力症狀. 背景與情境因素 生理 心理 行為 (長/短期影響). 回饋. 回饋. 回饋. 圖 2-3 壓力的互動型定義 資料來源:引自 Travers & Cooper(1996:17)。 14.

(24) 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文獻非常豐碩,然而因為研究架構以及研究取向的不 同,對工作壓力的定義也會有所差異。以下條列出國內外多位研究者對工作壓力 的定義,並以此為基礎為本研究所指的「工作壓力」下一定義: 江鷹敏(2004)認為工作壓力是指個體在工作情境中,受到環境的各項因素 與個人人格特質的交互作用下,超過個人身心負荷,而產生生理、心理不平衡的 反應。 廖光遠(2007)將工作壓力視為是個體與各種工作環境之人、事、物互動時 的過程,其過程中產生適應或不適應的問題,此問題結果若是具威脅性的,則會 使人面對工作時產生一種被壓迫、焦慮、挫折、急迫、苦惱、緊張甚至不舒服的 狀態。 呂美玲(2008)認為工作壓力是個體在工作情境中,個人特質與工作環境產 生交互作用後,而使工作者產生具威脅性、壓迫性負面情感的現象。 張健群(2009)指出工作壓力是個體在工作中,因為工作環境的要求超過個 人所能負荷的程度,導致負面情緒產生以及身心健康失調的狀態。 林信安(2010)認為工作壓力即是個體與工作環境互動歷程中,當面對工作 挑戰與威脅時,透過認知與經驗的評估,而產生主觀不愉快的知覺感受。 Beehr 和 Newman(1978)認為工作壓力是指與工作有關的因素和工作者的 特質,兩者互動之下,改變了工作者生理或是心理正常功能的狀態,被迫偏離常 態的功能。 Gmelch(1983)認為工作壓力是工作環境中的任何一個特徵,對個體所產 生生理或是心理方面的威脅感。 Pithers(1995)認為工作壓力來自於外在工作的要求、本身參與的角色、 大量的工作與期望所引起的負面情緒。 綜上所述,研究者認為所謂工作壓力是指個體在工作環境中,無法將工作環 境中的刺激與個體本身的適應機制作一調適,工作壓力因而產生,若工作壓力長 期沒有紓解,可能會引起個體生理或是心理上的疾病。此工作壓力的定義包含下 15.

(25) 列三項要素: 1.工作壓力主要來自於工作環境:工作壓力的產生雖然是因為多種因素交互作 用而成,但其主要還是來自於工作環境的相關因素。 2.個體無法調適或適應環境的刺激:個體會因為個人特質以及過去經驗影響, 對於壓力有不同的知覺程度以及適應機制,但是當個體無法調適時,工作壓 力感油然而生。 3.工作壓力長期累積容易引起疾病:工作壓力的程度會因為個體的知覺不同而 有所不同,當工作壓力累積到一個程度而無法適時紓解時,個體可能會產生 工作倦怠或是生理以及心理上的疾病。 二、工作壓力的模式 國內外探討工作壓力模式的相關研究甚多,研究者整理出下列幾種工作壓力 模式加以探討,分述如下(Cooper & Marshall, 1976; French&Kahn, 1962; Gmelch, 1988; Kyriacou, 2001; Moracco & Macfadden, 1982): (一)個人—環境相適模式(person-environment fit model) French 和 Kahn 在 1962 年以「相適」(fit)的觀點來討論人與情境之間互動 情形之一套壓力理論,認為人與環境之間主客觀關係為主要壓力之來源。 所謂「相適性」可分為兩種形式: 1.個人需求與環境供給的相適程度。 2.個人能力與環境需求的相適程度。 因此個人與情境之間也包含了兩種相適方式(引自林信安,2010;楊淑麗, 2003): 1.客觀的個人與環境相適,及客觀的個人(獨立於知覺外的個體)與客觀環境 相配合之情形,也就是說真實的個人能力面對真實的環境需求,採取「因應」 的方式來紓解壓力。 2.主觀的個人與環境相適,即主觀的個人與環境相配合的情形,個體與自己的知 覺相配合,考慮到工作情境與對工作情境知覺間配合的程度,著眼於工作情 16.

(26) 境與個體本身對工作情境知覺間相適的程度,採「防衛」方式來紓解壓力。 因此這種模式是以個人與環境相適程度來決定壓力大小,如果情境的要求大 過於個體本身覺得可以應付這些要求的能力時,就會產生壓力,長期的累積下來 就會造成身心疾病。 自從此模式提出之後,不少研究者相繼探討或引用此工作壓力模式,其中 Cooper 和 Marshall 針對個人與環境相適模式中所提及來自於工作環境中的壓力 有更深一步的探討:Cooper and Marshall(1976)認為所謂來自於工作環境中的 壓力應該包含五個層面:工作因素特質(Factors intrinsic to a job)、組織中的角 色(Role in organization) 、事業發展(Career development) 、工作關係(Relationships at work)以及組織結構與氣氛(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climate)。如果個體 無法妥善的處理這五種工作壓力的情境,將會感受到工作環境所給予的工作壓 力。 (二)生物心理社會性模式(the biopsychosocial model) Williams 在 1990 年提出「生物心理社會性模式」 ,此模式認為,工作環境中 的事件會引起個體的生理反應,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也就是說當個體受到外在 環境刺激時,刺激的詮釋方式會受到個體的人格特質以及遺傳性格所影響,所以 即使在同一個刺激之下,不同的個體會有不同的反應,若經過一段時間,一再的 對個體引起激烈反應,很可能會導致生理病變,致使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引自張 嘉茹,2009)。 (三)壓力循環模式理論(stress cycle model): Gmelch(1988)統整綜合過去學者們對於工作壓力的研究以及發現,提出 壓力循環模式理論(stress cycle model)又稱壓力四階段說,此模式說明壓力形 成的四大階段:包括壓力源、知覺、反應以及結果,其示意圖與分述如下圖 2-4:. 17.

(27) I 壓力源. II 知覺. III 反應. 期望. IV 結果. 社會的. 缺乏時間. 身體的. 薪水. 智能的. 工作負擔. 環境的. 工作或人際關係. 人際的. 進步. 管理的. 干擾. 生 理 或 心 理 疾 病. 態度的. 會議. 圖 2-4 壓力循環模式理論 資料來源:Gmelch (1988:135)。 1.壓力來源:某些類別的刺激是造成壓力的來源,有可能是真實的、對真實的 曲解或是純粹想像而來。也就是說工作情境中加諸於個人的某些要求,例如: 期望、缺乏時間、薪水、工作負擔、人際關係等。 2.知覺:因為個人積極的知覺會創造出正面的感受,所以若以正面積極的態度 去面對事物,則愈能控制壓力;反之亦然,如果以負面消極的態度去面對事 情,則容易感受到工作壓力的存在,進而產生不良的生理或心理反應。 3.反應:指對壓力來源的反應,分為生理及心理反應。生理部份會心跳加速、呼 吸急促、逃避反應等;心理部分則是焦慮、恐懼等。面對壓力因應方式有社會 的、身體的、智能的、環境的、人際的或是管理態度等方式,各種因應方式會 因為不同的個體而有不同的反應,因此面對工作壓力的因應方式須考慮到文 化、社會、心理與各組織之間的客觀性,彈性處理之。 4.結果:個體若長期承受強烈的負面壓力,會造成生理或是心理的疾病。. 18.

(28) 研究者另外參考了國內部份研究者針對上述三種工作壓力模式的研究探討 內容(呂美玲,2008;林信安,2010;徐永明,2005;張舒昀,2005;張嘉茹, 2009;馮勝苓,2008;楊淑麗,2003 等),自行歸納整理如下: 1.個體面對壓力的知覺情形,會受到個體的人格特質、遺傳基因以及過去的經驗 或信念所影響,因此即使身處在同一個壓力情境下,也會因為不同個體而有不 同的知覺與反應。 2.環境因素是工作壓力產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壓力的大小取決於個人與環境的 主、客觀相適程度。當個體無法將外在環境的刺激與個體本身作一適當的調 適,工作壓力因應而生。 3.工作壓力是多元的無法用單一原因解釋之,而影響工作壓力的因素包括有個人 因素、環境因素(社會因素)、工作情境以及生物心理社會等。 4.長期的工作壓力若沒有得到適當的紓解,可能會引起工作倦怠甚或是生理及心 理的疾病。 貳、教師工作壓力的內涵 一、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是從工作壓力所衍伸出來,以下條列出國內外多位研究 者對工作壓力的定義,並以此為基礎為本研究所指「教師工作壓力」下一定義: 黃智慧(2003)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指教師在面對工作情境中來自工作、行 政、學生、家長、人際關係及專業生涯等方面的刺激時,經由個人對此等刺激做 認知評價後,所產生的生理、心理或行為方面的負向反應。 曾怡錦(2004)提出教師工作壓力是指教師和學校情境的互動中,在教學、 行政、學生及同事關係方面,所產生個人無法適應而表現出負面情感知覺與反應。 徐永明(2005)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指國民中學教師從事教學工作時,個人 與環境交互作用下產生生理或心理的緊張狀態。 李思宏(2006)認為教師於工作情境中,個體與外在環境交互作用下,促使 個體產生負面情緒反應,並產生不安、焦慮、壓抑的心理感受,即為教師工作壓 力。 19.

(29) 張健群(2009)指出教師工作壓力是指當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時,對潛在的 工作環境因素或要求評估為威脅或有礙工作表現,而產生負面的情感反應,這些 負面情感限於個人知覺,包括情緒及行為等層面。 Kyriacu 和 Sutcliffe(1978)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指教師在工作環境中知覺 到威脅其自尊與幸福時,所產生的一種負面情緒(例如生氣或沮喪)。 Moracco 和 McFadden(1982)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指當教師知覺工作會威 脅到自尊以及幸福感時,其用以維持穩定狀態的因應機轉所引發心理穩定狀態的 改變以及生理上的變化。 Pithers 和 Fogarty(1995)認為教師壓力根源於教學環境與個人因素,即教 師壓力之產生來自於外在工作要求、本身所參與的角色及大量與期望等所引發的 負面情緒。 Chris(2001)指出教師工作壓力是教師在工作中所經歷到的不愉快,以及 負面的情緒,例如緊張、生氣、沮喪以及挫折。 綜合相關文獻對教師工作壓力的看法,研究者認為所謂「教師工作壓力」是 指教師因為無法調適或解決因為工作情境所引起的問題,因而產生負面的情緒, 造成生理以及心理上的不平衡,而這些不平衡的負面感覺長期累積下來,可能會 引起身體或是精神上的疾病。此定義包括下列三點要素: (一)教師工作壓力來自於工作情境:教師工作壓力主要存在於教師因為工作環 境可能面對的情境(學校環境、教學現場等)所產生的問題,例如學生行 為問題、教學現場問題或是同事人際關係等,因而產生緊張感,或是生氣、 沮喪等負面情緒。 (二)教師因無法調適工作環境所引起之負面情緒而產生工作壓力:教師因為無 法調適或是解決因為工作情境產生的問題以及負面情緒,工作壓力感油然 而生。 (三)教師工作壓力長期的累積可能引發疾病:所產生的負面情緒,造成教師生 理上以及心理上的不平衡,這種失衡的狀態經過長時間的累積,當教師無 法承受時將會引發身體或是精神上的疾病,例如:高血壓、憂鬱症等。 20.

(30) 二、教師工作壓力的模式 (一)Kyriacu 和 Sutcliffe 教師工作壓力理論模式 Kyriacou 和 Sutcliffe 被認為是教師工作壓力研究的先驅,Kyriacou 與 Sutcliffe(1978)提出的教師作壓力模式奠基了日後的研究基礎,此模式中認為 教師工作壓力主要是教師在從事與教學相關活動時,面對環境當中的壓力,透過 個體的評估以及因應機轉,將環境中的壓力源轉化為實際的壓力源,因而對個體 產生負面的工作情緒,若此壓力長期存在,將會對教師造成生理以及心理上的慢 性壓力症狀。此模式的教師工作壓力產生過程分為以下幾部分說明: 1.可能的壓力源:包括生理及心理方面,是教師工作的客觀因素。 2.評估:個體經由個人認知進行壓力評估,判斷是否會對自己產生威脅,評估過 程受到教師個人人格特質以及適應環境能力影響。 3.實際壓力源:所有個體知覺到的壓力源,經個體評估後,確認會造成威脅時, 才會將外在環境刺激轉換成實際壓力。 4.適應機轉:透過適應機轉,教師面對實際壓力時選擇適當的因應方式,以減低 壓力造成的威脅感,適應機轉的成功與否,影響著教師工作壓力的存在與否。 5.教師工作壓力:若經過適應機轉過程調適後,教師所認知的工作壓力仍然存 在,而這壓力長久下來將會對教師的生理及心理產生影響。 6.慢性壓力症狀:教師長期處在工作壓力的環境之下,將會產生一些慢性疾病, 影響心理與生理健康。 這個模式是將教師工作壓力視為一個動態的循環歷程,教師在面對各種壓力 的同時,會依據教師個人人格特質以及實際經驗評估壓力可能造成的威脅,進而 選擇因應壓力的方式,若方式應用得宜則會減輕壓力,若無則會產生生理或是心 理的慢性壓力症狀,其示意圖如下圖 2-5(包含四條回饋線說明):. 21.

(31) 7 教師個人特質:教師屬性變項、人格、需 要、適應能力信念、態度以及價值系統. 1 可能 壓力. 2 評估. 源. 3 實際 壓力. 4 因應 機轉. (d). 5 教師 壓力. 6 慢性壓 力症狀. 源. 物理 心理. 減少 威脅. 威脅 個體 自尊. 感. (a). 負面 感受 物理 心理 行為. 身心症 心臟病 心理病. (b) (c). 8 非職業的壓力源 圖 2-5 Kyriacu & Sutcliffe 教師工作壓力理論模式 資料來源:Kyriacou & Sutcliffe(1978:3)。. 四條回饋圈(feedback loop)說明 Loop(a) :表示工作壓力源與因應機轉的關係,個體的因應機轉對壓力源的評估, 若因應機轉得宜,則實際壓力源可以降到最低,反之亦然。 Loop(b):表示當教師感受到工作壓力時,是可以再次的進行評估。 Loop(c) :長期的工作壓力可能會導致生理或是心理的慢性壓力症狀,有可能會 變成非工作壓力源。 Loop(d):教師過去對於工作壓力的的經驗,可能會影響到目前對壓力源評估 的結果。. 22.

(32) (二)Moracco 和 Mcfaddene 教師工作壓力理論模式 Moracco 和 Mcfadden 根據 Kyriacou 與 Sutcliffe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進行補 充及修正。Moracco 和 Mcfadden(1982)認為教師工作壓力主要來三個面向,工 作、社會以及家庭,而這三個面向皆會直接或是間接的引起教師工作壓力,因為 個體知覺壓力不同,當然知覺到壓力的強度也會隨之不同,下圖 2-6 為此模式之 示意圖:. d. 教師個人特質. 社會. (1) 潛在 壓力 源. 工作. 過去. 人格. 價值. 經驗. 特質. 觀念. (2) 評估. (3) 教師. (4) 因應. 機轉 是否 威脅 自尊. 知覺 的實 際壓 力源. 機轉 用來 減輕 壓力. a. (5) 壓力 徵狀. (6) 長期 徵狀. b. c. 家庭. 圖 2-6 Moracco & Mcfaddene 教師工作壓力理論模式 資料來源:Moracco & McFadden(1982:549)。 此模式有四個回饋圈(feedback loop),說明如下: Loop(a) :表示出壓力與因應機轉之間的關係,如果因應機轉無法減低壓力的存 在感,則這股壓力就會被個體評估具有威脅性。 Loop(b):當個體有些許壓力徵狀出現時,更容易感受到壓力事件。 Loop(c):與 Loopb 有關係,當個體處於身心俱疲(burnout)的階段,教師可 能需要家庭的支持,因而會將壓力事件評估的更加嚴重。 :個體過去處理壓力的經驗,將會影響未來個體對壓力的評估與因應。 Loop(d) 23.

(33) 綜合相關文獻對教師工作壓力模式的研究,研究者歸納幾點如下: 1.教師工作壓力來源大致分為三個面向:工作(工作負荷、專業知能、角色期望 與衝突等)、社會(政治情勢、社區意識與水準、家長社經地位等)以及家庭 (婚姻狀況、家庭生活、子女問題等)。 2.潛在工作壓力(potential stressors)以及實際工作壓力(actual stressors) 是兩個不同層面的壓力概念。潛在工作壓力經過教師評估過後,會對個體造成 威脅,且無法有效的調適以及因應,就會轉換成實際的工作壓力,成為一個客 觀存在的事實,開始對個體造成影響。 3.壓力的評估會受到教師個人特質、價值觀等的影響,不論是否正確評估皆會對 個體產生影響;而因應機轉則是決定在教師知覺壓力的強度是否有減少。 4.若教師長期處在工作壓力過重或是過大的環境下,因應機轉停擺或是無法發生 作用,將會導致消化性潰瘍、結腸炎、氣喘等生理上的疾病,甚或是引起心理 的疾病,例如倦怠症等。 (三)Tellenback,Brenner 和 Lofgren 教師工作壓力理論模式 Tellenback,Brenner 和 Lofgren 以 Kyriacou 與 Sutcliffe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為雛型進行補充及修正,Tellenback,Brenner 和 Lofgren(1983)在教師工作壓 力模式中增加了「學校鄰近地區特質」 (neighborhood characteristics) 、 「一般性緊 張」(general strain)以及「退出工作」(withdraw)三個面向進行討論,其示意 圖如下圖 2-7:. 24.

(34) (1) 學校鄰近 地區特質 (3) 潛在 壓力源. (4) 實際 壓力源. (5) 一般性 緊張. (6) 身心健 康損傷. (7) 退出 工作. (2) 教師特質. 評估. 非職業性 壓力源. 適應機轉. 圖 2-7 Tellenback,Brenner & Lofgren 教師工作壓力理論模式 資料來源:Tellenback, Brenner & Lofgren(1983:20)。 研究者根據此教師工作壓力模式的相關研究結果,整理歸納如下: 1.影響教師工作壓力源來自多個層面: (1)學校鄰近地區特質(neighborhood characteristics),例如學校所在地、學校 規模、校長領導風格、組織氣氛教師生態以及學校教師年齡等。 (2)教師特質(teacher characteristics) :如同前述兩個教師工作壓力模式,不同 的教師對於潛在壓力的知覺會因為每位教師的人格特質有所不同。容易緊 張型的教師自然就會比較容易知覺到潛在工作壓力,並轉換成實際工作壓 力,因此工作壓力的知覺深受教師個人人格特質的影響。 (3)非職業性壓力源:來自於工作情境之外的壓力源。 2.一般性緊張(general strain)是指特定的壓力源造成教師產生緊張的狀態, 同時也會對教師的身心健康狀態有所影響,若長期無法調適,一直處在有增無 減的工作壓力之下,會造成身心方面的疾病與不適,最後將退出工作 (withdraw)。. 25.

(35) 研究教師工作壓力的相關文獻不少,大致都從上述三種教師工作壓力模式進行討 論與研究,研究者將上述三種不同的教師工作壓力理論模式以及參考相關文獻內 容,針對教師工作壓力的內涵綜合歸納如下(王思蒨,2007;江鷹敏,2004;呂 幸珠,2007;呂美玲,2008;李思宏,2006;李飛瑩,2009;林信安,2010;徐 永明,2005;張健群,2009;張舒昀,2004;張嘉茹,2009;張德聰,1992;張 曉雲,2007;曾怡錦,2004;馮勝苓,2008;黃智慧,2003;楊淑麗,2003;楊 誌卿,1997;廖光遠,2007;鄭全利,2003;Kyriacou & Sutcliffe, 1978; Kyriacou & Pratt, 1985; Jenkins & Calhoun, 1991; McCormick, 1997; Kyriacou, 2001 等): 1.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是多面向的,彼此交互作用,以不同的程度影響教師的工 作壓力知覺。 2.教師工作壓力的知覺程度會因為每位教師的過去經驗、個人特質等而有所不 同,也就是說相同的壓力情境會因為不同的教師而產生不同程度的工作壓力知 覺。 3.每位教師面對壓力所採取的因應機轉方式,與其人格特質或經驗息息相關,而 處理壓力的成功或失敗經驗,將會影響日後教師在面對壓力時所採取的評估與 因應方式。 4.教師長期處在工作壓力之下,如一直無法獲得紓解,將會對生理以及心理產生 不良影響,除了退出工作也可能會引發某些程度的疾病徵狀。 三、教師工作壓力與兼任行政職教師之工作壓力來源 一直以來,教師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從未間斷過,而根據上述三個教師工作 壓力模式得知,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十分複雜,除了工作本身之外,尚有來自於 非職業壓力的來源、社會環境的來源以及個人特質等諸多複雜因素,以下舉出幾 篇國內外相關文獻做一探討: 張曉雲(2007)探討教師情緒管理與工作壓力研究中,將教師工作壓力來源 區分五大層面,分別說明如下: 1.工作負荷:指教師對於自身工作量、時間分配及政策要求方面,所感受到的壓 26.

(36) 力程度。 2.行政支持:教師感受學校行政人員、行政措施等支持教師教學工作的程度。 3.學生表現:教師因學生品行、學業成績表現等方面,所感受到的壓力程度。 4.人際關係:教師和家長、同事相處及溝通上,所感受到的壓力程度。 5.自我期許:教師對於其應具備之專業知能及工作成就感的獲得,所感受到的壓 力程度。 張健群(2009)探討國中教師工作壓力、休閒活動參與與身心健康之研究中 將教師工作壓力源項目歸納為五項,說明如下: 1.工作負荷:教師必須花費更多時間來處理學校、行政、課程設計、親師問題等 額外的工作量,導致教師負荷過重,而超過個人能力所能承受的程度。 2.人際關係:教師在學校環境中與行政人員、同事與家長之間的互動中,所感受 到的壓力。 3.學生行為與學習:教師面對學生的行為偏差、學習動機低落與學生素質差異過 大所感受到的壓力。 4.專業知能:教師由於專業知能不足所造成的壓力感受,包含教學知能、課程發 展與設計、輔導學生的專業知能、專業進修研習等方面。 5.變革適應:教師面對學校教育政策的修訂、學校組織的轉變以及上級單位對教 師的要求,造成個人權利義務的改變,感受到不良的工作壓力。 張嘉茹(2009)研究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來源時,將工作負荷、人際關係、專 業知能、行政支持及學生行為列為五大教師工作壓力來源,說明如下: 1.工作負荷:辦理學校行政與教學事務、教育改革相關措施時,所知覺到的工作 負荷量,包括行政工作、教學工作以及其他額外工作內容。 2.人際關係:教師在辦理學校教育與行政事務,與同事、上級、家長間的互動關 係、溝通型態,所感受到的壓力程度。 3.專業知能:教師為達成其工作任務與維持工作品質,知覺自己在專業知能、資 訊科技、課程與教材、進修研習等方面之不足與提升,所產生的工作壓力。 27.

(37) 4.行政支持:學校行政人員以實際行動或制度上的措施,對教師工作予以支援與 配合,並給予教師心理層面的支持與鼓勵,包括教學與行政支援、重要決策參 與、適時激勵等。 5.學生行為:教師面對學生不當行為與學習表現不良所感受到的壓力。 林信安(2010)指出國民中學教師兼任學務主任工作壓力來源有五大構面: 1.人際關係:學務主任與學校同仁、學生、家長之間的互動關係,包含相處與溝 通的情形以及同仁的認同等。 2.工作負荷:學務主任在行政工作上所知覺到的壓力程度,例如學校活動之規劃 與推展、學務工作計畫與考核以及經費籌措等。 3.學生管教:學務主任對於學生生活教育、違規行為、暴力事件、頂撞師長以及 不良學生文化等管理問題,所知覺到的壓力程度。 4.專業知能:學務主任知覺自身對於訓輔專業知能、領導才能等的壓力程度。 5.社區家長問題:學務主任面對社區不當介入、家庭功能不彰以及家長不當管教 等問題所知覺到的壓力程度。 Borg(1990)指出教師工作壓力來源很多,整理相關文獻後,主要提出以下 五項壓力來源: 1.學生行為(pupil behaviour):不守紀律、不服從、錯誤行為、低學習動機、 低學習態度等。 2.工作負擔及時間壓力(workload and time pressures):過多的工作量、面 對截止期限等。 3.工作環境(working conditions):資源或設備不足、班級龐大等。 4.同事間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 with colleagues):來自同事的衝突以及 缺乏同事的支持等。 5.學校特質(school ethos):缺乏標準一致性的規準 Jenkins 和 Calhoun(1991)認為教師工作壓力主要有三種壓力源,依照所佔 比重排列如下: 28.

(38) 1.過度負荷(overload):太多事情要做 2.壓力(pressure):太多壓力或是要求 3.缺乏回饋(inadequate rewards):太少成就感 Kyriacou(2001)參考其他學者的研究內容,整理出下列十項教師工作壓力 來源:教學動機喪失、維持紀律、時間壓力以及工作負荷、適應變革、被評鑑、 人際關係、自尊及地位、管理與經營、角色衝突與模糊、工作環境不良。 Nagel 和 Brown(2003)根據相關文獻提出教師工作壓力來源很多,但是 每位教師所認為最沉重的壓力源不盡相同,主要工作壓力源有:缺乏時間、與同 事及校長的關係不佳、班級規模龐大、資源不足、沉重的工作量、不良學生行為、 變革適應以及角色衝突等八項教師工作壓力源。 綜觀以上探討內容,研究者整理過去國內外有關教師工作壓力來源的相關文 獻,發現以教師工作壓力來源作為研究主題的相關資料非常多,而探討兼任行政 職教師工作壓力來源的相關文獻,大多是針對某一特定行政職務做探討。而在探 討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來源之前,首先要對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做一定 義,研究者參酌工作壓力與教師工作壓力等相關文獻的定義,歸納統整延伸出所 謂「兼任行政職教師工作壓力」是指兼任行政職教師,因為無法調適或解決由工 作情境或工作本身所引起的問題與衝突,因而產生負面的情緒,造成生理以及心 理上的不平衡,而這些不平衡的負面感覺長期累積下來,可能會引起身體或是精 神上的疾病。 研究者以教師工作壓力來源的相關文獻研究結果為主,輔以部分兼任行政職 務教師工作壓力來源的相關文獻內容(吳明順,2002;林信安,2010;林淑芬, 2001;徐永明,2005;郭浚經,2007 等) ,以及實際在職場上兼任行政工作的經 驗,整理出以下列五點作為本研究設計教師兼任行政工作之工作壓力問卷時所依 據的壓力來源面向: (一)工作負荷:所謂工作負荷是指教師對於其工作分量、時間管理上所感受到 的壓力程度。換言之就是指教師除了單純的教學工作(例如例行性教學活 29.

(39) 動、課程設計)之外,還需要在短時間之內完成的大量工作業務(例如批 改聯絡本或作業、親師生溝通、協助學校活動)。而兼任行政職教師還須 負擔所在處室的行政工作,行政工作除了各處室例行性的業務之外,每當 上級機關(例如教育局)有相關命令下達時,還必須協助推行相關法令或 活動,更需擔任上級行政機關與學校教師同仁之間的橋樑,將上級規定的 事項及工作轉化為學校教師及學生所能接受了解以及配合的指示,堪稱為 學校適應政策變革的第一線。 因此本研究將工作負荷定義為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在教學工作、行政工 作(包含變革適應)以及其他額外工作三個層面中,所能知覺到的工作負 荷量。 (二)人際關係:本研究中對於兼任行政職務教師的人際關係是指,教師在工 作環境中,與他人互動之各種關係,包括跟校長及各處室行政人員之間的 關係、同事之間的合作以及和睦相處的關係、與學生在各方面的互動關係 (包括課堂上以及下課後)、與家長或是社區之間溝通與協調等關係,在 這些人際關係當中所感受的壓力程度。 例如訓育組長在推行有關服務學習相關行政業務時,必須與上級長 官、各處室行政人員、教師同仁、家長、社區以及學生擁有良好的互動關 係,營造合諧的氣氛以及人際關係,活動辦理勢必事半功倍。 (三)學生行為:教師在面對學生偏差行為、學習動機低落與學生素質差異過大 時,會感受到輔導學生的壓力。而兼任行政職教師因為本身職責在身,所 以在面對相同輔導學生的情境時,會比一般的教師承受更大的壓力,例如 學務處以及輔導處;而學生學業表現的壓力除了一般任課教師會感受到之 外,就是教務處會面臨家長或社區的質疑。因此本研究將從學生學業表現 以及品行行為兩方面探討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 (四)專業知能:專業知能的壓力為教師在專業法令、教學知能、專業進修研習 及專業形象方面所感受到的壓力(呂幸珠,2007)。兼任行政職教師在本 30.

(40) 身行政業務之外仍需要授課,在面對時間不足的情形下,仍需準備教學課 程、設計教學活動、批改學生作業等,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教學內容與 方法推陳出新,教師更需要在教學的專業知能上參加相關研習、求取進步。 而在師資培育過程中並沒有特別培育學校處室行政人員的課程,因此 兼任行政職教師往往都是邊做邊學,而政府的政策一直在推行,因此兼任 行政教師的行政專業知能就必須隨時充實。現在社會科技日新月異,隨著 資訊科技的進步,不論教學或是行政工作上,資訊能力與素養皆為必備之 專業知能。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專業知能的壓力來源定義為兼任行政職教師知覺 自己在課程與教材發展與設計、行政專業知能、資訊科技以及進修研習等 方面的不足時,所感受到的壓力。 (五)角色適應與衝突:教師對於角色的認定會因為個人的年齡、性別、婚姻狀 況、人格特質等而有所不同或是轉變,而兼任行政職教師對於自我角色的 認定,往往會與外在他人的期待有所不同或是衝突,例如身為學務主任的 教師,本身對於學務主任角色的認定,很可能會與導師或是專任教師所認 定的學務主任角色任務有所差異,在這樣的衝突矛盾之下,壓力就油然而 生。此外有家庭負擔的教師在兼任行政職務時,更容易體會到時間的不 足,而一人分飾演多角的角色適應也是一大壓力來源。 因此本研究將角色適應與衝突的壓力來源定義為兼任行政職教師在 面對時間支配掌控、內在自我期許與外在他人期待的衝突、身心狀況的平 衡時所知覺到的壓力程度。. 31.

(41) 第二節 教師續任 教師續任行政工作意願相關理論 續任行政工作意願相關理論 根據我國教師法第四章第十六條規定教師權利中第一款「對學校教學及行政 事項提供興革意見」,以及第十七條規定教師義務中第七款「依有關法令參與學 校學術、行政工作及社會教育活動」,根據上述規定,教師除了有教學的基本責 任之外,還尚需負擔學校行政工作的運作。而學校的行政工作推動是否成功,絕 大部分仰賴學校行政人員的專業素養,因此學校行政人員的流動率是影響行政工 作績效的原因之一,若教師具有正向積極的續任意願,學校的行政工作將會持續 穩定發展。 就研究者所蒐集的資料發現,似乎沒有直接與續任意願相關的理論,研究者 認為續任意願與工作意願雖不相同,但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故將以工作意 願的內涵為基礎,藉由探討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意願的相關因素,延伸到教師續任 行政工作的意願。 壹、工作意願的內涵與相關理論 一、工作意願的意涵 對於「意願」一詞,各家定義分歧,而工作意願的相關研究大多是由意願的 相關研究所衍伸而來,因此研究者首先以國內外針對「意願」意涵的文獻做一探 討,之後再由相關研究結果歸納出工作意願的意涵。 林瑞欽(1990)認為意願 (willingness)是個體自主的,非勉強的對某種行 為標準的事件,促使實現的心理狀態。他同時認為意願具有下列性質:1.意願是 認知的。個體對某種客體形成意願時,是要經過慎思孰慮的理智思考,而非盲從。 2.意願是一種決定。個體在多種選擇中所做下的決定,同時必須承擔可能的責 任,換句話說決定與責任是如影隨形的。3.意願是一種自我涉入(self-involvement) 的心理作用。首先個體對於產生意願的客體,有伴隨可欲、積極的感受之正向知 覺,而後個體才願意自我涉入。4.意願是由個體對自我所做的承諾,故帶有激勵 個體貫徹始終的行動動能,同時也陶冶個體對所欲之標的的忠誠信實。5.意願是.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affecti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terms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he research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 , aimed at investigating whether the behavior will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tegr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