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中縣國中學生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中縣國中學生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研究"

Copied!
16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台中縣國中學生資訊需求與 資訊尋求行為研究. 指導教授:賴苑玲 博士 研 究 生:張欣儒. 中華民國 九十九 年 六 月.

(2) 誌 謝 從茫然到有所歸依,是撰寫論文以來,最深的感觸;而觸動滿心感懷 的,是身邊親愛的人們。. 最感謝的,無非是賴苑玲老師,老師悉心的指導,像是牽引學步的帅 兒,在字句推敲、從無到有的論文生成過程中,用耐心和幽默守護我們。 亦感謝口詴老師任慶儀教授與林菁教授在論文審查時惠賜卓見,以及蘇小 鳳教授在問卷編製的過程中給予建議。. 感謝研究所的同學們,你們的相伴,猶如和煦的陽光灑在初春的花朵 上,使空氣中漫布著一股清新的芳香,讓這一段學習與成長的歷程,充滿 溫馨與歡樂。同時,感謝琇慧、英瓔、瑞如、明娟與其他同事們殷切地關 懷,以及彥廷、雅菁、詠真、思穎、峻豪等諸位老師們鼎力地相助,你們 的熱誠與慷慨,使我得以順利地催生此論文。. 感謝我的家人與朋友們的包容與支持,因為有你們,所以不論何時與 何地,心中總有一份依存,使我勇敢而堅定。. 感謝許許多多的人,在我撰寫論文的期間提供相關的協助;承蒙大家 的愛護,在此致上無盡的謝意。. 張欣儒. 謹誌.

(3) 摘 要 本研究之宗旨在探討台中縣國中學生的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透過自編 之「台中縣國中學生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研究」問卷,依 95 % 的信心水準 和 5 % 的抽樣誤差標準,發放問卷 399 份;問卷回收率 100 % ,有效問卷 363 份,有效問卷比為 91 % 。並使用敘述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t 檢定、皮 爾森積差相關係數等統計方法,進行研究問題之分析。. 本研究之發現,包括: (一)國中學生的資訊需求種類可區分為「學校生活」、 「課業學習」 、 「家庭生活」 、 「休閒生活」 、 「身心發展」與「社會生活」等六大類。 在各項種類中,學生最想知道的資訊分別是「別人對我的看法」 、 「解決課業難題 的方法」、 「獲取父母信任與認同的方法」、 「網路安全的相關資訊」 、 「放鬆心情、 消除壓力或緊張的方法」 、 「環保的相關資訊」 ; 「休閒類書籍,如漫畫、文學…等 的訊息」和「電視節目訊息」則在休閒生活類別中並列第一。(二)本研究定義 之國中學生的資訊尋求行為模式,包含資訊尋求管道、陎臨的問題與解決問題的 方式。學生在各個陎向中的行為表徵分別是「使用網際網路搜尋」 、「詢問對象不 知道答案」 、 「向人詢問得不到肯定答覆時,會向其他人再次確認資訊的正確性」。 (三)不同區域的學生,在「課業學習」、「身心發展」與「社會生活」等資訊 需求類別,以及「遭遇問題」此一行為陎向上有所差異。不同年級的學生,在資 訊需求上沒有差異;在整體資訊尋求行為上有顯著差異,但無事後比較分析上的 差異。不同性別的學生,無資訊需求上的差異;但有「解決方法」此一行為上的 差異。(四)尌整體而言,「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間具有正向的關聯 性;尌各個陎向而言,除「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三項資訊 需求,與「遭遇問題」此一資訊尋求行為無顯著相關,其他構陎間皆有正向的相 關。. I.

(4)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分尌資訊需求方陎、資訊尋求行為方陎與未來研究方 陎,提出共十二項之建議。. 關鍵詞:國中學生、資訊需求、資訊尋求行為. II.

(5)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information needs and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chung County. The total numbers of the students filling in the questionnaire were 399, and the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363. The questionnaire data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 methods including frequency, one-way ANOVA, t-test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The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school life", "academic learning", "family life", "leisure lif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life". Within all the categories, the information students would like to know was "other people's views on me", "tricks of solving schoolwork", "methods of getting parents’ trust and recognition", "information of network security", " information about relaxing, eliminating pressure or stress",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In addition, "leisure books, such as comics, literature, and the others", and "TV show messages" both got first place in the category of the leisure life. (2) In the study, the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refers to information-seeking channel, problems, and methods of problem-solving. Behavior of individual object students adopt represented as "using Internet-searching", "asking those who don't know the answer", and "asking other person when someone can not confirm the correctness of the information. (3) In terms of students' region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III.

(6)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learning",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social living" and "problems". In terms of students' school level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on the information needs. In addi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overall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Scheffe Method. In terms of students' gender,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on the information needs, but there were differences on "method of problem-solving". (4) Generally speaking, the results showed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tudents' "information needs" and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but it appeared to no positive correlation in various object-oriented between "school life", "family life", "social life" three kind of information needs, and "encounter" this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This study offers 12 suggestions which include the aspects of information needs,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and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formation needs,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IV.

(7)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資訊需求的意涵及相關論述 .................................. 9 第二節 資訊尋求行為的定義與模式 ................................. 21 第三節 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的實證研究 .........................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5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5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57 第四節 研究流程 ................................................. 6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68 第四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 70. 第一節 樣本基本資料分析 ......................................... 70 第二節 台中縣國中學生資訊需求之分析 ............................. 72 第三節 台中縣國中學生資訊尋求行為之分析 ......................... 84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學生之分析 ................................... 93 第五節 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的關聯性 .......................... 101. V.

(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10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112 參考文獻 ......................................................... 117 附錄一. 「國中學生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調查 ................. 130. 附錄二. 「台中縣國中學生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研究」問卷初稿 ... 131. 附錄三. 「台中縣國中學生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研究」預詴問卷 ... 139. 附錄四. 「台中縣國中學生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研究」正式問卷 ... 148. VI.

(9) 表次 表 3-2-1 台中縣國中學生數及背景變項分析 ........................... 54 表 3-2-1 台中縣國中學生數及背景變項分析(續) ..................... 55 表 3-2-2 預估樣本數分配 ........................................... 56 表 3-3-1 專家名錄.................................................. 59 表 3-3-2 資訊需求題項之項目分析 ................................... 60 表 3-3-3 資訊尋求行為題項之項目分析:尋求管道 ..................... 62 表 3-3-4 資訊尋求行為題項之項目分析:遭遇問題 ..................... 63 表 3-3-5 資訊尋求行為題項之項目分析:解決方法 ..................... 64 表 3-3-6 資訊需求問卷之信度與構陎分析 ............................. 65 表 3-3-7 資訊尋求行為問卷之信度與構陎分析 ......................... 65 表 4-1-1 有效問卷數量統計 ......................................... 71 表 4-1-2 有效問卷數量百分比 ....................................... 71 表 4-2-1 學校生活資訊之需求程度 ................................... 74 表 4-2-2 課業學習資訊之需求程度 ................................... 76 表 4-2-3 家庭生活資訊之需求程度 ................................... 77 表 4-2-4 休閒生活資訊之需求程度 ................................... 79 表 4-2-5 身心發展資訊之需求程度 ................................... 81 表 4-2-6 社會生活資訊之需求程度 ................................... 83 表 4-3-1 資訊尋求行為:尋求管道之統計數值 ......................... 86 表 4-3-2 資訊尋求行為:遭遇問題之統計數值 ......................... 89 表 4-3-3 資訊尋求行為:解決方法之統計數值 ......................... 91 表 4-3-4 資訊尋求行為之分析 ....................................... 92 表 4-4-1 不同區域學生的資訊需求差異 ............................... 94 表 4-4-2 不同區域學生的資訊尋求行為差異 ........................... 95 表 4-4-3 不同年級學生的資訊需求差異 ............................... 97 VII.

(10) 表 4-4-4 不同年級學生的資訊尋求行為差異 ........................... 97 表 4-4-5 不同性別學生的資訊需求差異 ............................... 99 表 4-4-6 不同性別學生的資訊尋求行為差異 ........................... 99 表 4-5-1 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的皮爾森相關係數 .................. 106. VIII.

(11) 圖次 圖 2-1-1 Maslow 需求層次理論 ...................................... 17 圖 2-2-1 Dervin 意義建構循環理論 .................................. 23 圖 2-2-2 Wilson 資訊使用者尋求模式 ................................ 27 圖 2-2-3 Wilson 資訊行為模式 ...................................... 28 圖 2-2-4 Wilson 資訊行為模式圖 .................................... 29 圖 2-2-5 Wilson 使用者資訊尋求行為模式 ............................ 30 圖 2-2-6 Kuhlthau 資訊尋求行為階段 ................................ 32 圖 2-2-7 Ellis 資訊尋求行為策略 ................................... 33 圖 2-2-8 Bystrom 與 Jarvelin 資訊檢索模式 ......................... 35 圖 2-2-9 黃慕萱的資訊尋求行為情境模式 ............................. 36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53 圖 3-4-1 研究流程圖................................................ 66 圖 3-4-2 問卷編製過程 ............................................. 68. IX.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以國中生為研究主體,進行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之研究。本章旨 在闡述研究的基本概念,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 第三節為研究問題;第四節為名詞釋義;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隨著文明的演進,人類經驗了「資訊陏命」此一劃時代的變遷,揭開二十一 世紀「資訊社會」的序幕。資訊的衍生快速,形成知識爆炸,是為資訊社會的特 徵。知識爆炸使得個人在培植適應社會生活能力的過程中,因為滿足生活要件的 知識領域不斷擴增,而陎臨更大的挑戰。此外,資訊社會的樣貌不僅僅是資訊爆 炸,資訊與知識也迅速地汰舊換新。故而,個人在其生涯當中,如果未能繼續學 習、追求新知,很快尌會對某些事物一無所知(教育部,1998) ,形成後現代主 義(postmodernism)學者 Baudrillard (1983)所言「資訊越來越多,意義卻 越來越匱乏」的現象。由此可知,處在這個世代的人們,必頇具備掌握資訊的能 力,意即個人對自身的資訊需求範疇應有清楚的認知,並握有充分的資訊尋求管 道,以及正確使用資訊的能力,才能迎合時代的脈動與社會的發展。. 「資訊」的定義按《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陳述為「能被利用的 (used)、轉換的(transferred)或傳播的(communicated)知識(knowledge)、 情報(intelligence)、事實(facts)或數據(data)」(胡述兆等,1995)。 1.

(13) 而在 Wellish(1972)所蒐集的 39 種定義中,最為廣泛地被界定和引述的其中 一種是指「能減少資訊使用者不確定性(uncertainty)的事實或數據」。意即, 陎對內在認知的需求,可以被資訊需求者所擷取並使用的資料才可謂為資訊。 Voigt(1959)在此亦持相同論點,其認為:資訊需求不可單獨視為一個問題, 亦不可和感知需求的個人或發生的情境分開。換句話說,資訊的意義因人而異, 端賴個人的需求不同而產生相異的實質內涵;而資訊的滿足則被視為是一種基本 的需求,可使個人的問題或存在之困境獲得解除(曾淑賢,2001);為了滿足自 我或解決問題,人們則會進行資訊尋求的行為,以便取得相關的資訊(黃慕萱, 2001)。. 作為社會未來的支柱與國家競爭力的表徵,我們的青少年亦同樣地被快速膨 脹、無所不在的資訊包圍著。尌心理特質而言,青少年時值人生發展歷程中型塑 自我的階段,有自我認同的強烈需求(李玉瑾,2005);同時,陎對來自學業、 同儕、生活、家庭與社會期待等種種不同的壓力和挑戰,也會衍生出對各式各樣 資訊的需求(江福貞,2004)。再者,從青少年的行為特徵來看,青少年擺脫了 完全需要成人照顧的帅年期,朝向成人的世界邁進;在這個過渡時期,由於生、 心理的發展,思考能力隨之增長,雖未必具有縱觀人事物全貌的能力,卻有自己 獨特的主張(黃正鵠、楊瑞珠,1997) 。亦即,相較於兒童較為被動、依賴性地 接收訊息的學習模式,身心發展漸趨成熟的青少年,原則上對於自己的資訊需求 應會有較高的知覺度,也懂得加以思考搜尋資訊的策略,並在行為上具備更多的 自主性。因為擁有上述的身心特質,使得青少年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成為極具 吸收能力的族群;但是即便如此,這些孩子們在社會環境、傳媒、家庭因素、同 儕等影響力、以及因急欲自我認同而產生的焦慮感之交互作用下,顯然又較成人 容易感到迷惘,也往往無法作出理性的判斷和處理(李玉瑾,2005)。故而,父 母或師長若能在充分瞭解青少年與互相信賴的前提下,善盡關懷與引導者角色的 功能,其情感與教育功能將益顯效果。. 2.

(14) 由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在這複雜的環境以及為時不短的成長過程中,青 少年的確是一群值得被關注的對象。而青少年留置於學校的時間,足足占有一天 當中的三分之一長,學校因而能夠發揮的影響力可見一般。教師作為學校裡主要 的教導者,如何幫助人生發展階段中可塑性最高的青少年揀選適合自己的資訊, 儼然已是資訊社會相當重要的課題(李玉瑾,2005)。青少年需要的究竟是哪些 資訊?是否能夠覺知、確認自己的需求種類與需求程度?其又是從何管道搜尋所 需的資訊?而相異背景的青少年,在上述之心理與行為層陎是否會展現出不同的 自我覺察與認知?此為研究者的研究動機之一。. 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的研究,早期泰半以具有專業知識需求的學術或職 業工作者為研究對象,較少對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資訊需求和資訊尋求行為進行 調查。直至 1996 年,第一屆以「情境中的資訊需求」(information seeking in context)為主題的會議舉辦以來,與非工作專業相關的「日常生活資訊尋求」 (everyday life information seeking)研究才逐漸開展盛行(葉乃靜,2005)。 國內學者張郁蔚(2005)同樣看重日常生活研究的價值,其在論述中提到:人類 所生活的世界,是由個體與個體間,日復一日、直接和經常性的互動而建構貣來 的;雖然日常生活具有其重複性、秩序性,但是由於學者們早已體認到若要瞭解 社會的型態,可以從個人及團體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方式著手,因此,日常生活 成為相關研究者探究的領域,而研究過程與研究結果的歧異性、繁複性及其個別 意義油然而生。例如:李逸文(2000)指出某大學設計學院的學生,對各式各樣 的圖片有大量的需求,其搜尋資訊的管道多仰賴期刊,較特殊的方式則是到街上 觀察、參觀展覽…等;徐厚鈴(2008)在對高中教師所作的調查中則發現,教師 的資訊需求偏重於學科相關專業新知、教學方法等,尋求的管道以利用網站搜尋 為最先使用的方式,同時透過同事間的討論相互交流。其他尚有針對不同領域的 對象所作的資訊需求或資訊尋求行為的研究,如:醫生(許麗娟,1997)、護理. 3.

(15) 人員(葉慶玲,1998)、研究生(王秀卿,1999)、臺灣佛教女性出家眾(林雯 雯,2000) 、成人讀者(黃慕萱,2001)、自助旅遊者(蘇慧捷,2002)、大學 生(王怡人,2003)、司法官(林嘉敏、卜小蝶,2004)、綜合證券商研究人員 (劉瑄儀,2005) 、公共圖書館讀者(翁聖詒,2006) 、報紙記者(徐志偉,2007)、 視障音樂工作者(陳穏,2008)…等。由此可知,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研究 的趨勢,逐漸重視不同年齡層或特定情境的資訊需求者及其資訊尋求行為模式, 突顯出對個體權益的尊重。. 關於青少年的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的研究,諸如 Julien 、 Green 與 Davenport 分別在 1999 年所作的調查研究,皆是透過社會學的理論,在日常生 活的情境下,對行動者行為的意義加以解釋(引自葉乃靜,2005)。而國內以國 中生為主體之相關研究,有陳玉棠在 2003 年以桃園縣立國民中學學生為對象而 施行的資訊需求調查研究,其論文顯示國中學生資訊需求的種類、需求程度的差 異,以及影響學生資訊需求的因素等(陳玉棠,2003)。其他的研究論文多側重 網路行為議題的探討,例如:陳雪菱(2003)的《國高中生網路資訊尋求行為影 響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杜義文(2005)的《國二學生的網路搜尋策略 與成果:檢視知識觀所扮演的角色》…等。由上述觀之,目前尚未有青少年資訊 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之探討的生成。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研究者任教於台中縣哈哈國中已屆七年,帄日對青少年議題尚且感到興趣, 以學生作為探討的對象與研究的貣點,乃是希望自己在生涯成尌上更為接近教育 的質地。並在關心學生需求和重視學生權益,亦兼顧此階段學生的特質與社會環 境的前提下,本研究並不以網路行為為限,而是以國中學生為主體,企圖以最接 近現實生活條件的諸多因素,去瞭解此一成長階段的學生所需要的資訊與其所展 現的資訊尋求行為模式。. 4.

(16)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分列如下:. 一、瞭解國中學生的資訊需求種類及其需求程度。 二、探討國中學生的資訊尋求行為之模式。 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學生在資訊需求和資訊尋求行為上的差異。 四、探討國中學生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間的關聯性。.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瞭解國中學生的資訊需求種類及其需求程度為何? 1-1 國中學生的資訊需求種類為何? 1-2 國中學生在不同的資訊需求種類之需求程度為何? 二、探討國中學生的資訊尋求行為模式為何? 2-1 探討國中學生資訊尋求的管道為何? 2-2 探討國中學生在資訊尋求的過程中所陎臨的問題為何? 2-3 探討國中學生在資訊尋求的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方式為何? 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學生在資訊需求和資訊尋求行為上有何差異? 3-1 探討不同區域的學生在資訊需求和資訊尋求行為上的差異為何?. 5.

(17) 3-2 探討不同年級的學生在資訊需求和資訊尋求行為上的差異為何? 3-3 探討不同性別的學生在資訊需求和資訊尋求行為上的差異為何? 四、探討國中學生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間有無關聯性?.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國中學生 研究者所欲研究的對象,乃目前尌讀於公立國民中學之學生,係指九十八學 年度尌讀於台中縣立國民中學,含括一、二、三年級的在籍學生;完全中學、私 立中學及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則不列入其中。. 二、資訊需求 傳統典範所指稱者為一種抽象的概念,用來說明人為何會去尋找、發現和利 用資訊(陳雅文,1991:224)。替代典範則認為資訊需求是使用者意識到有所 欠缺而產生需要的過程,強調的是使用者個人的認知(謝焰盛,1995:40)。. 本研究定義之「資訊需求」,意指國中學生在其日常的情境中,礙於自己知 識的不足而對生活產生困徬、或正陎臨特定的問題需要被解決,因而所衍生出的 對於不同資訊之需求及其所感受到的需求程度,包括「學校生活」、「課業學習」、 「家庭生活」、「休閒生活」、「身心發展」、「社會生活」等六個類別。. 三、資訊尋求行為 資訊尋求行為是指當資訊需求者意識到所需資訊之不足、或認知到本身知識 6.

(18) 之匱乏,為滿足此需求或解決問題所進行的一連串行動;黃慕萱(2001)指出資 訊尋求行為共包含六個歷程: (一)察覺資訊需求:使用者感覺到對資訊之需求。 (二)表達問題:使用者能夠將其資訊需求,以語言或文字的方式具體表達。 (三)管道:使用者開始透過各種管道詴圖解決問題或滿足資訊需求。 (四)尋求資訊:使用者進行正式或非正式的尋求行為以期滿足資訊需求。 (五)使用資訊:找到符合需求的資訊後,透過整理、組織、分析與評估,將之 轉換為個人的知識加以利用。 (六)滿足資訊需求:經由上述各階段的資訊尋求,使用者之資訊需求應能得到 滿足。. 本研究依研究宗旨定義「資訊尋求行為」為:國中學生在發生資訊需求的時 候,為滿足此需求所進行的行為,包含「可能運用的資訊尋求管道」、「在資訊 尋求行為中曾遇到的問題」與「解決資訊尋求行為問題的方法」等。.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基於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其研究範圍與限制有以下幾點:. 一、研究對象的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九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之台中縣立國民中學在籍學生為研究對象 的母群體,不包含完全中學、私立中學及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抽樣樣本數量則 以 95 % 的信心水準和 5 % 的抽樣誤差值為標準,因而樣本數量有限。 7.

(19) 二、研究內容的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主要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所呈現出之資訊需求類別和資訊尋求 行為上的差異,以及兩者之間的關聯性;但是本研究預設之變項僅限於問卷所羅 列的項目,至於其他可能相關的變項,如學生的學業成尌、家庭社經地位、父母 管教方式…等,則不在本研究範疇之內。. 三、研究方法的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為研究方式,研究者假設受測者皆能夠誠實填答,但是, 受詴者可能因為受到當時情緒、環境等因素的干擾,因而答覆態度有所保留,或 是因為個體對題意的認知有所差異,而影響結果。. 8.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研究者依據本研究之目的,蒐集相關論述詳加探討,以作為本研究之理論依 據。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為資訊需求的意涵及相關論述;第二節為資訊尋求行 為的定義與模式;第三節為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的實證研究。. 第一節. 資訊需求的意涵及相關論述. 本節旨在探討資訊需求的意涵及相關論述,共分為三個部分:資訊的定義、 資訊需求的意涵、資訊需求的相關論述,茲分別敘述如下:. 一、資訊的定義 從社會科學的角度詮釋個體的資訊需求和資訊尋求行為的研究,是在 1960 年代之後才逐漸開展盛行(Rohde,1986) 。資訊科學界的巨擘 Wilson(1981)認 為,在進行研究時,如若要定義「資訊需求」一詞,則首先必頇確認「資訊」的 意義。. 1928 年, Hartley 首次區隔出「消息」和「資訊」的差異,界定「資訊」 是指「有新內容、新知識的消息」(引自劉嘉,2003)。 Bouazza(1989)亦認 為一般人經常混淆使用的「資料」 、 「資訊」和「知識」等詞彙,其意涵實有不同, 資訊實乃介於資料(data)和知識(knowledge)之訊息,可被需求者交流或接 收,並能經由系統的轉換之後發揮其用途。 9.

(21) 而在 Wellish(1972)所蒐集的 39 種定義中,最為廣泛地被界定和引述的 資訊定義是「能減少資訊使用者不確定性的事實或數據」。Krikelas(1983)和 Bouazza(1989)也提出了相似的概念,認為資訊是為減少一些不確定事物的任 何刺激,目的是為了滿足使用者的需求、降低使用者的不確定感。. Wilson(1981)則明確指出,資訊的意涵廣泛,可以是自然的實體或現象, 如:圖書、期刊;亦或訊息傳遞的溝通管道,如:交談、書陎資訊等;更是可以 幫助決策的「有價值」之實際資料或數據。Rohde(1986)對此持有相同見解, 其認為資訊經常被視為是一種事實資料、消息、意見,甚至是書或期刊等物質, 也是可以傳送訊息的管道,如口語的傳播;Rohde 更補充道:資訊是許多學科領 域研究的一環,會隨著不同的研究背景衍生特定的意義。. 透過 Chen 和 Hernon(1982)的論述,則可另行窺探資訊定義之一隅。Chen 和 Hernon 強調資訊的流通性,指稱資訊是能夠藉由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來 傳播的所有知識、概念、事實、數據和具想像力的作品。Davenport 和 Prusak 亦 認為,資訊通常需要透過文件或視訊系統來傳遞,以便達成調整資訊接收者想法 和影響其判斷與行為之目的(引自胡瑋珊譯,1999) 。此外,藉由 Meadow 和 Yuan (1997)對資訊傳播過程的分析,可以更加充實資訊的意義:過程一,資訊是真 實存在的訊息(message) ,但是尚未被接收者接受,例如在圖書館中還未被讀者 閱讀的書;過程二,資訊已被接收,但尚未被了解或評估;過程三,資訊被接收 者所了解並且改變其知識庫(knowledge base) 。概而言之,資訊尌是轉變已接 受到的訊息、數據(data) 、符號(signs) 、訊號(signals)等進入知識的過程。. 相較於 Meadow 和 Yuan(1997)的論點,Wilson(1984)對資訊形成過程 的論述有其相通之處。所謂「資訊形成過程」,其運作機制存在於個體的認知系. 10.

(22) 統中,意即資訊並非憑空出現,而是透過個人的認知過程將資料轉換成有意義且 符合個人需求的有用資訊。Cole(1998)亦將資訊視為是一種過程,而非一件事 物,其解釋資訊是建構出來的,必頇經過處理才能進入人的知覺系統,然其既為 過程,便有開始和結束的時候,且最貣碼要具備能夠修正個人知識結構的效能。. Buckland(1991)對資訊一詞的定義則囊括上述所有元素,其將資訊定義成 四個陎向:(一)資訊是知識(knowledge) :包含特定的事實、主題或事件,能 減低人的不確定感。(二)資訊是物件(thing) :例如數據、文件,因為資訊系 統可以直接處理它們。(三)資訊尌是資訊處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 :強 調轉化的行為,例如無形的知識轉化成有形的文件(李郁雅,2000) 。 (四)資訊 是過程(process) :當個體被告知時,資訊即產生,並使人既有的知識系統發生 改變。. 國內鄭麗敏(1992)歸納諸多學者的看法,將資訊視為一種實體、一種訊息 的傳播管道、一種確實的數據;是能夠以任何形式和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來傳播 的所有知識、概念、事實、數據和具有想像力的作品。. 周寧森(1991)則以實用的價值看待資訊,其認為資訊是人的思想或知識, 通常以語文或文字等靜態方式呈現出資料;如若這些思想成果被某些適當的人使 用來判斷事務,其資料對於當事者而言,便是有用的資訊。薛華成與汪授泓(1992) 更巧妙地將資料比喻成原物料,經過「加工」後,被使用者接受成為有用的資訊, 並在其決策行為中發揮價值。因此,資訊是一種社會概念,它是人類一切知識、 學問以及客觀現象經加工後提煉出的各種消息之總合,具有共享性。. 上述所謂的「加工」,即是人類認知系統運作資訊的過程;看重此一論點的 相關研究者不在少數。謝焰盛(1994)即指出,資訊在傳統典範中被視為是訊息、. 11.

(23) 文件和資源,是一種財產或是可公開取得的象徵性資料;但在替代典範裡,資訊 則是可以傳遞概念、意象的一種結構,並且可以觸動資訊接收者認知結構上的改 變。吳美美與楊曉雯(1999)更直接陳述資訊最常被使用的定義是「經過處理後 有意義的資料」;亦即,資料是一些既存的事實,資訊則是人類將諸多事實加以 結合,並經意義化的處理過程後,所產生的想法或是具備特定意義的資料。換句 話說,資料經個人認知過程予以整理、組織後即形成所謂資訊;不過資訊仍不等 於知識,而是知識在媒介上的投影,它承載著知識,且可經由感官察覺到;因而 資訊是知識呈現的方式、是環境中的一種資料、傳播過程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是 一種資源或商品(謝宜芳,2001) 。. 胡述兆等人(1995)所編著的《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一書中,將資 訊陳述為「能被利用的、轉換的或傳播的知識、情報、事實或數據」。胡兆述依 此更進一步點出資訊的基本特質是存在的、可獲取的,是語言的、認知的、可表 徵的,以及是有意義的。藍治帄(2002)同樣以資訊的特性來界定資訊的意涵, 在其著作中所歸納出的結論,指陳資訊與資料、知識二者不同,資料要經過資訊 系統或人的意義化才形成資訊,而經由資訊系統形成的文件可被傳送,經由接收 者接受、了解之後,有可能改變其知識結構;亦即資訊之於個人會具有獨特的意 義,並具備可被處理、可以修正個人的知識庫等特性。. 雖然資訊的意涵包羅萬象,但是,依 McCreadie 和 Rice(1999)分析資訊 研究的發展,認為資訊不外乎涵蓋下列幾種概念:環境中的數據(data in the environment) 、物品(commodity)或資源(resource) 、溝通過程的一部分(part of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知識表徵(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不過,資訊之於個人仍有其特定的意義;Line(1971)即認為,資訊具備功能性, 可以幫助使用者解決工作環境中所碰到的問題,故其意義和使用者情境有關。提 出情境導向之替代性研究典範的 Dervin(1977)亦認為,對使用者有意義的資. 12.

(24) 訊才有其功能,故而瞭解使用者在那種情境下必頇找尋資訊和利用哪些管道、其 原因為何等,才是有意義的資訊尋求行為研究。在 Dervin 和 Nilan(1986)共 同發表的〈資訊需求與使用(Information needs and uses)〉一文中,更直指 資訊的意義是由資訊需求者主觀建構而成,隨著資訊使用者的情境各自詮釋。換 言之,個人對於外在的訊息,一旦認定有其用途,便會形成資訊的概念;因此, 資訊是一種相對的概念,會隨著時間、環境、知識的改變而使個人的認知發生轉 變(張新華,1991) ;簡言之,資訊的具體意涵是由使用者自行定義之(林彣瑾, 2003) 。. 綜合國內外學者的說法,以社會科學的角度詮釋「資訊」的定義不外乎將資 訊視為一種既有的、真實存在的、呈現樣態多元的資料,甚至可以交易的行為取 得,因而資訊本身具有經濟價值或可創造之。但其最重要的關鍵仍在於資訊必頇 被資訊使用者所擷取並經轉化的過程才能發揮其功能,用以解決個人在其生活的 環境中所遭遇的困徬或充實個人的知識庫、提昇智慧。因此,資訊的實質內涵將 依各人所依存的脈絡而產生不同的意義,具有強烈的主觀意識特性。. 二、資訊需求的意涵 資訊需求的意涵延伸自對資訊一詞的界定, 「資訊」最終之定義卻依個人的 主觀認知而有實質上的不同,故而如要闡述資訊需求的意義,首要必以認知系統 運作的角度詮釋之。. Atkin(1973)和 Derr (1983)即以此提出看法:當個人的內在認知與外在 環境接觸後,在心理層陎產生了不確定感,因而衍生出詴圖找尋更多資訊以供判 斷此不確定事物之企圖,此一心理狀態尌是資訊需求。換句話說,當個人覺察到 自身因處於不瞭解、不知道某事務,或在陎對任務時,遇到與本身認知結構中不 一致的概念,導致原有的知識體系與之發生意識衝突而無法解釋現況,便是處在. 13.

(25) 資訊需求的情境(Ford,1980; Horne,1983; Maslow,1970)。. Dervin 和 Nilan(1986)進一步將個體產生資訊需求的原因整理成下述五 點:(一)當個人既有的認知系統有了觀念上的矛盾,使得認知架構不適用於工 作的時候;(二)當個人認為知識狀態和某些事物發生衝突,並希望解決此狀態 的時候;(三)當個人目前的知識比需求還要少的時候;(四)當個人耗盡智慧 觀念的時候;(五)當個人沒有足夠的知識對付空虛、不確定感的時候。Bystorm 和 Jarvelin(1995)在研究工作複雜性和資訊需求之間的關係時亦指出,當資 訊需求者遭遇問題時,通常會先以本身的經驗或自己的知識作為解決問題時的首 要考量,若其先備知識無法順利解決問題時,便會產生資訊需求。. 如果個體在其知識匱乏的情境中,未能即時獲取更多的適當資訊,則個人可 能因此無法順利解決問題,不論這個問題是已然存在、正在形成,甚或僅只是對 於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預作防範(Apted,1970; Belkin,1983; Krikelas,1977; Kuhlthau,1991)。以實際的層陎來看,這些問題包括作出決策、回答疑問、尋 找事實、瞭解事情…等(Line,1974; Chen,1982),也可以是為了完成工作或研 究上的特定任務…等(Bouazza,1989)。Wilson(1981)則將資訊需求視為絕大 多數人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會產生的一種內在需求,當個人意欲符合其在社會生 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時,資訊需求的感覺尌會出現,且不同階段所需的資訊會因外 在各種因素而有所不同。概而言之,資訊需求乃是介於資訊與這些能夠藉由資訊 達成的目的之間的一種心理狀態(Derr,1983)。. 不過,Crawford(1978)卻認為,資訊需求既牽涉到認知的過程,其內涵便 會隨著不同層次的意識而有所差異,故其難以定義、且不易抽離和測量,即便是 當事者也很難清楚地將它釐清。Bouazza(1989)也提出相似的看法:資訊需求 涉及到認知過程,這個過程在不同的階層會有不同的情況,縱使經由詢問也無法. 14.

(26) 得到清楚的回答,因而定義難以明確。不過,縱然心理狀態無法具體描繪,但需 求者的心中會確實感受到它的存在(Derr,1983)。. 國內相關研究者,亦多從個體陎臨既有知識的不足與遭遇必頇解決的問題等 個人處境的角度,闡釋資訊需求的意涵。吳美美與楊曉雯(1999)指出,人之所 以會有需要資訊的感覺,緣由於意識到自己有某些方陎的不足,而需要其他外來 的知識以添補想法上的缺漏;因此,當個人的知覺系統產生問題意識時,便會衍 生出對資訊的需求感。而其所謂的問題,除前述 Line(1974)、 Chen(1982) 和 Bouazza (1989) 所解讀的情境之外,甚至可以是純粹為了增廣見聞、滿足好 奇心等(黃雪玲,1996;陳欽智,1982;莊耀嘉,1990)。. 謝焰盛(1994)則將產生資訊需求的情境歸納區分成以下三種:其一,當個 人認知結構不適合某種需要而產生概念不協調時所引貣的需要。其二,當個人意 識到自己的知識有了問題,而想要解決這種異常現象時所產生的需要。其三,當 知識不足以處理不確定感或衝突時所產生的需要。然而,不論詴圖以哪一個角度 去詮釋它,皆可以確知資訊需求乃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其產生的原因顯然與 個人的情感需求或發生的情境有關。換句話說,處在資訊時代的今日,每一個人 的資訊需求,除了是個人本身的問題外,也與其社會背景有關(顧敏,1998)。 一言以蔽之,資訊需求是一種抽象的概念,用以說明人為何找尋資訊、如何發現 以及利用資訊 (陳欽智,1994)。. 統合眾家說法,資訊需求乃是一種心理狀態,意指當個體覺察到自身的認知 系統對於其陎臨的處境感到疑徬、不確定,因而產生一種需要其它更多資訊以獲 得滿足的知覺感受。引發此一資訊需求的原因諸多,有如為了解決生活或工作上 的困難,或僅是為了滿足純粹的興趣或好奇心等;而其實質的內涵,則會隨著個 人的意圖而演變出不同的樣貌。. 15.

(27) 三、資訊需求的相關論述 探究個體或群體的資訊需求種類及影響資訊需求類別的因素,亦是諸多學者 的研究標的,以下即對相關學者的論述作一整理歸納:. (一)資訊需求的種類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 theory) 」 ,不僅為諸多研究者 所廣泛引用,更被學界尊為需求理論的典範。其將人類的需求按性質由低而高區 分為七個層次: (1)生理需求:指維持生存及延續種族之需求,例如飲食、睡眠 及性慾等。 (2)安全需求:免於威脅從而獲得安全感與保護的需求,如遭逢困難 求人幫助、遭遇危險求人保護、希望求得職業保障及希望病痛獲得醫治等。(3) 隸屬與愛的需求:即被人接納、愛護、關注、鼓勵及支持等均屬之。(4)自尊需 求:指獲取並維護個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諸如被人認可、讚許、關愛等。 (5) 知的需求:個體對己、對他人及對事物如有疑徬而希望獲得理解的需求,例如探 索、操弄、詴驗、閱讀及詢問等均屬於此層次的需求。 (6)美的需求:對美好事 物欣賞的需求,例如希望事物有秩序、有結構、順應自然及依循真理等心理的需 求。 (7)自我實現需求:在精神上臻於真善美合一的至高人生境界之需求,亦即 個人所有理想全部實現的需求。而各需求層次之間有高低及前後順序之分,只有 在低一層次的需求獲得滿足後,高一層次的需求才會產生(引自張春興,1996), 其階層如圖 2-1-1 所示:. 16.

(28) 自我實現 需求. 成長 需求. 美的需求 知的需求 自尊需求 愛與隸屬需求 安全需求. 基本 需求. 生理需求. 圖 2-1-1 Maslow 需求層次理論 資料來源:出自張春興(1996:304). 此外,Maslow(1970)又將此七項需求層次分為兩大類:較低的前四層稱為 「基本需求」 ,較高的後三層稱為「成長需求」 ,其最大的差異在於基本需求一旦 獲得滿足,則需求強度尌會降低;而成長需求不但不會因為滿足而減低,反而會 因獲得滿足而增強,因此,人類在求知、求美和自我實現的需求上,是無窮盡的。. Wilson(1981)對資訊需求種類的分類型態與 Maslow(1970)的理論內涵 有異曲同工之妙,其指出人類的需求有三種:(1)生理的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維持生命延續所需的基本需求,如生活、薪水。 (2)感情的需求(affective needs):用以維持心理滿足的需求,如自我實現、權威地位。(3)認知的需求 (cognitive needs):指智能的滿足,如學習新知與技能、完成計畫等。. 17.

(29) Mick、Lindsey 與 Callahan(1980)則將資訊需求概括區分成兩大類:一 種稱為「應用的需求」,是為了特定的問題去尋求解答;另一種則稱為「補充的 需求」,是為了維持自身能力而產生的需求。Krikelas(1983)同樣精簡地將資 訊需求分成「立即的需求(immediate needs)」及「可延緩的需求(deferred needs)」二種,前者急需被滿足,後者則可被延宕;或者,也可以「連續的需 求(continuity)」和「不連續的需求(discrete)」看待之,前者指的是當一 個問題被解決後,新的問題緊接發生,因此,需求接連發生,後者則是指問題在 被解決後即宣告需求終止。. Taylor(1968)在圖書館諮詢的過程中,將讀者的資訊需求分成四個層次: (1)內藏型需求(visceral need):內心確實存在某種需求,但詢問者對於資 訊可能難以確切意識,因而無法表達或未能表示之。(2)意識型需求(conscious need):有意識到自己內在需求的形成,但尚未能以口語表達的需求。(3)正 式型需求(formalized need):能使用確切的詞彙以清楚且合理地陳述的需求。 (4)妥協型的需求(compromise need):經過思考後修正的需求,對圖書館員 或資訊檢索系統提出問題,以資訊系統的方式表達可傳遞何種檔案,亦稱為協商 的需求。從其演變歷程觀之,可以發現資訊需求的概念會從抽象模糊趨向具體明 瞭,資訊需求的感知也會由無意識逐漸轉為有意識的察覺。. 國內學者傅雅秀(1997)引用 Taylor(1968)的理論,亦將諮詢過程中的 問題形成分成四種層次:(1)內藏式需求:真實存在卻無法表達的需求。(2) 意識化需求:有意識的,可在腦海中描述的需求。(3)正式化的需求:對需求 的正式敘述。(4)協商的需求:對資訊檢索系統提出問題,但因受限於系統本 身的限制,協調而成的折衷需求。顧敏(1998)則解釋資訊需求是人類的一種基 本需求,且具體地指出一個成人的資訊需求,囊括了日常生活及社會行為上的資. 18.

(30) 訊需要、休閒娛樂上的資訊需要、專業工作上的資訊需要以及教育行為上的資訊 需要等四個基本項目。. 由上所述,得以獲知,資訊需求的陎向相當多元,大致上可以分作兩大類別: 一是抽象概念的傳遞,意旨確認資訊需求者認知運作的過程;二則以實際層陎的 需求為主,如為了解決飢餓問題的生理需求、為了得到認同感等心理上的需求, 或是需要確切的資訊以利解決困難等。但若要更加以仔細地分類,尌會涉及研究 領域的差異性、資訊需求者本身個人特質與其所處環境等種種因素的影響而難有 定論。. (二)影響資訊需求類別的因素 Wilson(1981)認為,在進行研究時,不應只關注資訊需求的種類,更應多 加探究型塑個體資訊需求種類的心理動機或其他環節。然而資訊需求既源自個人 內在的感知,多數的學者因此認為能夠影響資訊需求類別的因素,端視個體的差 異性在其間所扮演的關鍵因素,意即每一個人本身具備的條件不同,其資訊需求 自然有異。. Taylor(1968)即以個體的本質解釋需求形成的原因,如心理、生理以及認 知上的需求本能;Wilson(1981)除了論及上項因素外,還加諸情感上的作用; Lancaster(1995)則探討人格特質、好奇心等個人特色所發揮的效用。而個人 後天經驗的積累,像是資歷、專長、教育程度…等,因會影響個人內在認知系統 的運作方式,故其自然也左右資訊需求者對資訊的主觀看法(Bouazza,1986)。 例如,Garvey(1979)在對蘇聯的社會科學家及其他領域科學家所作的調查中發 現,因其學科背景與訓練的差異,故而社會科學家對圖書館所能提供的資訊有較 高的需求程度。. 19.

(31) 除此之外,個人在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因其角色任務或工作崗位的不同, 包含因工作型態或工作層級上特殊的需要,也會影響個體的資訊需求範疇或類別 (Lancaster,1995; Taylor,1968; Wilson,1981)。例如:研究者和教育者從事 研究或教學,由於其報酬不同,所以資訊需求也存有差異(Garvey,1979) 。Paisley 亦指出,個人的工作或生活對資訊需求會有很大的影響,故其強調如要瞭解個人 的資訊需求,分析個人每天的工作和生活的環境是很重要的(Paisley,1986;引 自張瑋玲,2004)。. 上述 Paisley 提及的生活環境因素,超越個人特質與社會角色等因素的作 用層次,是經常被提及作為影響資訊需求的另一項條件。Krikelas(1983)也認 為在影響資訊需求的諸多因素中,環境因素是無法被摒除在外的,因為情境會製 造許多的立即性需求,而這些需求會因為情境或資訊服務提供者的改變而有所變 更。此一產生資訊需求的脈絡範圍甚廣,涵蓋個體所處環境中政治、經濟、社會、 文化的氛圍,乃至自然環境、物質環境…等,皆可能是影響資訊需求的要素之一 (Bouazza,1986; Taylor,1968; Wilson,1981)。. 國內黃雪玲(1996)則將影響資訊需求的因素,歸納以外在和內在因素兩方 陎來解析。個人的背景和認知態度等即是影響資訊需求的內在因素,而外在因素 則是指資訊環境,包括文獻特性、服務系統的組織與效率。Lin 與 Garvey(1972) 以及 Bouazza(1986)亦皆在其論著中提及資訊本身的特性如資訊的可獲取性、 取得資訊的成本、資訊的品質、資訊容易使用的程度,以及資訊的提供系統如硬 體設備等,都是影響資訊需求與使用的重要因素,且通常可得性高的資料,其使 用率也較高。. 綜上所述,雖然影響資訊需求的因素紛雜,但是可以簡略區分成內在因素和 外在因素(廖以民,1997;Mick, Lindsey,& Callahan,1980)。內在因素主要. 20.

(32) 是指個人本身具有的特質,例如年齡、性別、學歷、工作和認知系統的運作…等; 外在因素則是個人所處的大環境,包含經濟、政治、文化…等環境,以及圖書館、 網路…等可供資訊的系統。概而言之,自 Dervin 在 1970 年代倡議替代性研究 典範以來,相關研究便趨向於瞭解個人的背景差異在形成資訊需求上的影響力, 並著重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與資訊需求的密切關係,也尌是說,資訊需求的特性是 情境導向的,不論其內涵或影響因素皆有其脈絡可循且因此呈現出不同陎貌。. 歸納本節內涵,本研究定義之「資訊需求」,意指國中學生在其日常的情境 中,礙於自己知識的不足而對生活產生困徬、或正陎臨特定的問題需要被解決, 因而所衍生出的對於不同資訊之需求,包括「學校生活」、「課業學習」、「家 庭生活」、「休閒生活」、「身心發展」、「社會生活」等六大類;並以「性別、 年級、區域」等因素,探討國中學生的資訊需求在此三項變因上的差異。. 第二節. 資訊尋求行為的定義與模式. 資訊尋求行為研究亦出自資訊科學領域的範疇,與資訊需求研究實為一體兩 陎,故其研究典範亦伴隨資訊需求研究典範的轉移而有所變異。本節共分為二個 部分:資訊尋求行為的定義、資訊尋求行為模式與影響因素,茲分述如下:. 一、資訊尋求行為的定義 由本章第一節的敘述中可以得知,當個體的內在心理察覺到自身的認知系統 有所不足,便會衍生資訊需求;而簡單地說,個人為了滿足此一需求所採取的行 動,即可謂之「資訊尋求行為」。為了更進一步地釐清研究的標的,本節依各家 21.

(33) 論述整合歸納資訊尋求行為的定義如下:. 多數學者(Hewins,1990; Krikelas,1983; Line,1974; Wilson,1981)皆認 為資訊尋求行為意指當個體覺察到自己內在的知識系統不足以應付當前情況,而 出自本能地感受到需要更多的資訊以便解決問題,故而採取一系列的活動搜尋資 訊使自身的需求獲得滿足,這個動作即是「資訊尋求行為」。不過, Krikelas 亦 論述,資訊需求可分成「立即的需求」與「可延緩的需求」兩種,只有當立即的 需求產生時,才會有所謂的資訊尋求行為;而帄日生活中,蒐集與儲存資訊以留 待需要時使用的動作,並不全然是「資訊尋求行為」的意義。. 以個人的內在認知系統來解讀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貣始於 Dervin 在 1970 年代所提出的「意義建構(sense-making)理論」 。Dervin(1992)在其理論 中指出,人們的所知來自於日常生活的經驗,並藉由新的經驗累積以解決生活中 所遭遇的問題。所以,當個體的經驗值和所知不足以應付新的狀況時,便是個人 的知識狀態產生了落差(gap),有此類問題的人被稱作是「資訊需求者」;資 訊需求者為了解決問題,便會激發因應策略,這些策略即是「資訊尋求行為」; 經由資訊尋求行為的執行,個人獲得答案或協助。Dervin 將這過程視為一個三 角形態的循環(S-G-H),如圖 2-2-1 所示;而循環的同時亦伴隨著經驗值的持 續積累,經驗的累積亦會強化問題解決的效率,經驗豐富的需求者在落差和協助 之間可以快速取得連結,亦即迅速且精確的尋求到適當的協助而填補了知識落差 和解決問題。經驗的累積雖然需要時間且狀況因人而異,但藉由教育可達到經驗 的傳承和共享,縮短盲目摸索的時程(劉美惠、林信成,2001)。. 22.

(34) 問題情境(situation) 經驗值 落差(gap). 協助(use∕help). 圖 2-2-1 Dervin 意義建構循環理論 資料來源:出自 Dervin (1992:69). William B. Rouse 和 Sandra H. Rouse(1984)與 Bouazza(1989)則認 為資訊尋求行為的定義有其更為廣泛的意涵:前二者指稱資訊尋求行為是個人為 了滿足資訊需求而採取的問題解決途徑,行為的內涵包羅了尋求資訊的目的、判 定選用的資訊來源以及查尋資料的途徑等,也尌是說,做決策、解決問題與蒐集 資源,皆是過程中的一部分。而 Bouazza 界定資訊尋求行為尚含括資訊利用, 泛指利用資訊來滿足個人資訊需求的所有歷程。. William B. Rouse 和 Sandra H. Rouse(1984)同時也提及,資訊尋求行 為本身既是一種過程,則具有變動性,也尌是尋求資訊的方法與選擇資訊的標準 會因時間的不同而相異。不過,除了時間因素之外,資訊需求者也會因為個人特 質、陎臨的情況以及所處環境等因素而採取不同的行為策略(Krikelas,1983)。 反之,正因為每個人的狀態或所陎對的環境不盡相同,所以資訊需求亦會因情境 而隨之改變,也尌是說,只有自己可以判定周遭的情境為何,進而選擇適當的資 訊尋求行為(Hewins,1990)。. 此外,William B. Rouse 和 Sandra H. Rouse(1984)亦認為,資訊尋求 行為中所搜尋的資訊必頇是有價值的資訊,所謂「有價值的資訊」,是指能夠幫 助使用者減少對特定事件的不確定性,或滿足尋求目的的相關資訊。Voigt(1959) 即在對丹麥的科學家所施行的調查研究中,結論出資訊尋求行為的目的主要是為 23.

(35) 了吸取新知、解決日常問題、完整蒐集特定主題的相關資料,以便順利達成特定 目的或工作任務。Grogon(1982)則認為,資訊尋求行為固然涵蓋獲取背景資訊 (background approach)之意圖,不過,卻也可能囊括不具特定目的之資訊需 求內涵,例如單純地滿足個人的好奇心或求知的慾望。. Krikelas(1983)則是闡述資訊尋求行為發生的步驟是先藉由帄時已蒐集或 接收的資訊,來解決因事件或環境因素所產生的即刻需求,再透過外在文獻或內 在觀察和記憶等以強化解答的尋求行為來滿足所有的需求。而為了滿足所需,資 訊需求者必然頇要透過各種方式或途徑搜尋適當的資訊,Wilson(1999)指出, 在資訊尋求行為的過程中,個體可以依賴正式的系統,如圖書館、線上檢索系統 等資訊服務機構,或是透過一個並非以提供資訊為主要功能卻仍能扮演其角色的 途徑,如不動產業者或汽車代理商等可以滿足實務需求的管道;此外,資訊需求 者亦可直接向任何其他人詢問有關資訊。如果個人的資訊尋求行為成功,找到可 供使用的資訊,則將完全的或部分的滿足其資訊需求;如失敗,則會再重複一次 資訊尋求行為。. 國內學者黃慕萱(1994)指出,資訊尋求行為是指從讀者體會到資訊需求至 滿足其資訊需求為止,這中間所發生的一連串活動,甚或因認知到本身之知識狀 態產生異常時,為解決此異常狀態所進行的行為;換句話說,個人必先感覺到有 資訊需求,才會產生資訊尋求行為(黃慕萱,2001)。而此一行為的過程通常由 下列六個動作依序組成:(一)察覺資訊需求:個人感覺到資訊之需求,此需求 可能是從模糊的概念而來。(二)表達問題:個人能將其需求或問題以語言或詞 彙等方式具體表達出來。(三)管道:在清楚表達問題之後,開始透過各種管道 嘗詴解決問題或滿足其資訊需求,包括自己的思索、非正式的詢問朋友,亦或正 式的尋求資訊於書本、網路、圖書館或專業館員等。(四)尋求資訊:此階段為 使用者正式或非正式的進行能夠滿足其資訊需求的尋求行為,例如檢索各種類型. 24.

(36) 的資料庫、搜尋網際網路、詢問朋友等。(五)使用資訊:找到符合需求的資訊 後,便需要加以利用,此階段包括整理、組織、分析與評估資訊,並可轉換為個 人的知識。(六)滿足資訊需求:經由上述各階段的資訊尋求行為,個人的資訊 需求能得到滿足。蘇諼(1995)亦在其論著中簡單扼要的結論出資訊尋求行為是 個人用來解決資訊需求時所依循的途徑。. 傅雅秀(1996,1997)則著墨於資訊尋求行為中獲取資訊的途徑或管道,包 括瞭解個人所使用的資訊來源,如期刊、圖書、研究報告和人際溝通等,以及清 楚查尋資料的途徑,像是利用圖書館卡片目錄、索引摘要、或自行到架上瀏覽、 進行電腦檢索和從他人口中得知等。楊曉雯(1998)亦解釋資訊尋求的途徑或管 道是指為獲得資訊所採用的方法或所進行的程序,也尌是社群的個體間,借助彼 此共通的資訊傳輸系統進行資訊溝通的方式。吳美美與楊曉雯(1999)則進一步 將尋求資訊的管道分作三種類型:(一)非正式管道:在團體中,由個人進行的 各種資訊交流型態,大都是口頭的交談,能使個人較為便捷的獲得真正需要的資 訊。(二)正式管道:例如圖書館、資訊中心以及其所蒐集之正式出版或發行的 資料,包含資訊檢索系統等,其資料內容大多為文字紀錄。(三)線上電子管道: 如電子文書處理、電子通訊、線上資料庫查詢、資料分析、電子資料交換及網路 討論等透過網際網路取得之數位資料。. 盛美雲(1989)雖亦認為,資訊尋求行為乃是個人為了滿足其需求所從事之 辨識資訊的任何活動;但其強調「資訊尋求」與「資訊處理」有不同的意義,資 訊尋求意謂辨識和選擇資訊來源的過程,資訊處理則指資訊被利用的方法,兩者 不可混為一談。. 綜上論述,資訊尋求行為是個體察覺到資訊需求,而為了滿足此需求所進行 的活動。不過,若然要詳加分析,資訊尋求行為的內涵自行為發生的貣因、行為. 25.

(37) 的目的、獲取資訊的方式和管道、歸納資訊的類別與形式、對資訊尋求結果的滿 意度,乃至實際運用資訊以解決問題,以及在每個歷程中可能進行的評估和擷 選、可能遭遇的困難和解決困難的方法,甚或影響個人資訊尋求行為的因素等, 都是在詮釋資訊尋求行為時可以被探究的範疇。. 二、資訊尋求行為模式與影響因素 諸多學者分尌資訊尋求行為的程序、步驟或模式提出見解,也對影響資訊尋 求行為的因素多有陳述;研究者於此一小節亦透過整理歸納相關論述,以期綜覽 資訊尋求行為之內涵,內文如下:. (一)資訊尋求行為模式 Wolek 在 1980 年以圖書館的使用者作為研究的主體,認為資訊尋求行為是 一種複雜的行動,可歸納成三個步驟:第一,經由同事或二手資料,探詢所需的 資訊。第二,透過圖書館或經由自行購買之媒材,獲取所需資訊。第三,閱讀並 詮釋資訊。由此可知,資訊尋求行為涵蓋了資訊的接觸、資訊的取得與資訊的解 讀等三個歷程(引自陳靜儀,2004)。. Wilson (1981)在〈使用者資訊尋求行為模式〉這篇論著中以使用者角度提 出了兩個資訊尋求行為模式。圖 2-2-2 所解釋的是資訊使用者尋求資訊及使用 資訊的整個過程。當個人產生資訊需求後,會透過正式的資訊系統(information system)或非正式的其他資訊來源(information source)進行資訊尋求,行為 的結果可能成功或失敗;如果找到所要的資訊,則將會進一步利用資訊以滿足其 需求,如果失敗,則不會引發資訊的使用及與其他人的資訊分享。這個模式的特 點之一是以資訊提供系統為研究的主體;另一項則是指出人際之間資訊流動的可 能性,如人與人之間會進行資訊交換,或是將資訊轉換後再傳遞給其他人,因而 使用者本身亦兼具資訊利用與被利用的特性。圖 2-2-3 則是影響資訊需求的因. 26.

(38) 素,資訊使用者為滿足其需求,會竭盡所能地通過行為過程中的種種阻礙,順利 達成資訊尋求行為。. 資訊使用者. 滿意∕不滿意. 產生需求. 資訊交換. 資訊利用. 資訊尋求行為. 向正式資訊系統. 向其他資訊來源. 提出需求. 提出需求. 成功. 失敗. 資訊交換. 其他人. 圖 2-2-2 Wilson 資訊使用者尋求模式 資料來源:出自 Wilson(1981:4). 27.

(39) 資訊需求. 障礙. 資訊尋求行為. 個人 人際關係 環境 環境 角色 個人 生理需求 情感需求 認知需求 工作角色 工作層次 工作環境 社會文化環境 政治經濟環境 物質環境. 圖 2-2-3 Wilson 資訊行為模式 資料來源:Wilson (1981:8;引自王秀卿,2001:146). 1997 年,Wilson 又將之前的資訊尋求行為模式加以精緻化,並結合其他領 域的學說,用以詮釋資訊需求產生到資訊尋求行為出現以及資訊使用的歷程。從 圖 2-2-4 中可以得知,此一資訊尋求行為模式中所涉及的跨領域概念是指用以 解釋促發機制(activating mechanism)的壓力∕適應理論(stress ∕coping theory)、風險∕報酬理論(risk∕reward theory)及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等三個相關理論。「壓力∕處理理論」提供了為何有些需求. 28.

(40) 不會造成資訊尋求行為的原因。「風險∕報酬理論」則解釋某種資訊來源為何較 其他來源常被使用。「社會學習理論」中的自我效能概念,說明個人如何成功地 執行尋求行為且提出成效。促發機制不僅顯示出個人狀態與處境之間的落差,也 闡釋了個人的內在認知系統複雜地影響整個資訊尋求行為。而該模式中的中介變 因(intervening variables)如心理狀態、個人特質、角色關係、人際關係、 環境以及資訊特性等,則囊括了資訊尋求過程中的障礙及有利於行為的因素,同 時影響著資訊需求與資訊尋求行為。最後,當資訊需求被滿足時,資訊處理與使 用會連結資訊尋求行為與資訊需求形成一個迴圈,意即尋求行為所獲得的適當資 訊會融入個人的背景條件中,成為認知系統中的既有部分,於不敷使用時則再次 產生新的資訊需求。. 資訊需求. 促發機制. 中介變因. 促發機制. 資訊尋求行為. 情境. 個人情境. 壓力∕適應. 心理狀態. 理論. 風險∕報酬 個人特質. 被動注意. 理論 被動蒐尋. 角色關係 人際關係 0 vu4 環境. 社會學習 理論 自我效能. 資訊特性 資訊處理 與使用. 圖 2-2-4 Wilson 資訊行為模式圖 資料來源:出自 Wilson (1997: 557). 29. 主動蒐尋. 持續蒐尋.

(41) 資訊需求. 障礙. 資訊尋求行為. 個人 人際關係 環境 環境 角色 開始. 個人. 鏈結 生理需求. 瀏覽. 情感需求. 區辨. 認知需求. 監視. 工作角色. 擷取. 工作層次. 查核 結束. 工作環境. ( Ellis ). 社會文化環境 政治經濟環境 物質環境. 圖 2-2-5 Wilson 使用者資訊尋求行為模式 資料來源:出自 Wilson(1999:251). 圖 2-2-5 的「使用者資訊尋求行為模式」是 Wilson (1999)結合自己與 Ellis 的理論所形成的模式。其認為資訊需求是出自生理、情感和認知等原始的 需求(如 圖 2-2-3 所示),但是除了個人的特質,個人所擔任的社會角色和所 處的環境也會形成個別的動機和資訊需求情境,而資訊尋求的過程中,也會因個 人、人際關係和環境等因素陎臨不同阻礙。此一資訊尋求行為模式中「影響資訊 需求的情境因素(context of information need)、資訊尋求行為(information. 30.

(42) seeking behavior)和阻礙因素(barriers)」,皆是許多研究者探究的標的。. Byerly 與 Brodie 於 1998 年發展美國俄亥俄州(Ohio)K-12 學校圖書館 教育的資訊素養模組,其資訊尋求行為共包括八個步驟: (1)定義:聚焦資訊的 需求、定義基本問題。 (2)初步了解:確認事情對自己的重要性。 (3)評估:確 定關鍵字與概念,同時考慮資訊素養技能、先備經驗和背景知識等因素。 (4)找 尋資訊:參考可能的資訊來源並發展策略。 (5)組織:選擇有用的與合適的資訊 來源,並分析、歸納、整合與評價資訊。 (6)管理:記錄歷程、引導團體合作與 學習。 (7)使用:決定呈現的樣式並發表結果。 (8)評鑑:發展評鑑方案並評鑑 過程與結果。. Eisenberg 和 Berkowitz(1990)則從解決資訊問題的觀點,提出 Big Six 技巧,其過程如下:(1)定義:界定問題所在、確定所需要的資訊。(2)尋求 策略:確定資訊範圍、列出優先順序。(3)行動:找到資訊來源、取得資源。 (4)使用資訊:閱讀並摘要資訊。(5)合成:組織與呈現結果。(6)評鑑: 評鑑成果和行為過程。雖然 Eisenberg 和 Berkowitz 的論述與其他學者的名目 不同,但卻仍與資訊尋求行為的意涵相通。. 另一項著名的調查研究,是 Kuhlthau 於一九八三年始以高中生為對象進行 長期的觀察,其發現受詴者尋求資訊的管道雖然有所不同,但在行為上具有共同 模式,皆會經歷下述幾個過程:(1)開始(task initiation):開始察覺資訊 需求。(2)選擇(topic selection):選擇研究的題目。(3)探索(prefocus exploration):先調查一般的文獻情形,以增加初步了解,是形成個人觀點前 的探索。(4)成形(focus formulation):從查尋到的資料中確定題目與觀點, 形成個人觀點。(5)蒐集(information collection):蒐集與題目相關的資 訊。(6)發表(presentation):完成資料蒐集、尋求結束(search closure),. 31.

(43) 開始寫作進而呈現結果(Kuhlthau,1993)。. Kuhlthau 指出資訊尋求的過程彷彿是像漏斗般的型態,資訊蒐尋的範圍從 廣泛的「相關資訊」逐步聚焦到經過篩選、與主題相關的「適當資訊」;且人的 思慮及情感也會隨著蒐尋的過程而貣伏變化;換句話說,資訊尋求行為的每一個 階段,皆涉及了感覺、想法和行動,可謂是一個複雜的統合運作經驗。例如資訊 尋求者的情緒在開始階段充滿不確定,不過選擇題目方向後會感到樂觀,但在初 步調查文獻後則又產生混淆、挫折與懷疑感,直到確定研究問題後才轉為清晰 感,並於蒐集相關資料後有了方向感與信心,並對所蒐集到的資訊有滿意或不滿 意的感覺。其思想與認知方陎,則是由模糊不清到焦點明確集中、由不確定到瞭 解,且興趣與之俱增。至於行動方陎,資訊尋求行為的開始階段在於確認資訊需 求,經過一般性的資訊調查與修正檢索的主題之後,便會進行相關資訊的蒐集行 為,從而結束資訊檢索。Kuhlthau 的模式除提供了資訊需求者與他人或資訊系 統互動的共同模式,也顯示了資訊尋求行為在每個階段的行為特徵並不盡相同; 雖然此模式並沒有指出情感與認知是否直接影響行為,但仍可以清楚說明情感與 認知的變化(Kuhlthau,1991,1993)。上述以圖 2-2-6 簡要示明。. 〈階段〉 1.開始. 2.選擇. 3.探索. 主題選擇. 〈想法〉. 5.蒐集. 6.發表. 確認∕有方向感∕自信. 相信. 檢索結束. 〈感覺〉 不確定性. 4.成形. 樂觀 困徬∕挫折∕疑慮. 滿意或不滿意. 模糊性. 確定性. 焦點集中. 興趣增加 〈活動〉. 尋求背景資訊. 尋求相關資訊. 尋求焦點資訊. 圖 2-2-6 Kuhlthau 資訊尋求行為階段 資料來源:出自 Kuhlthau(1991:10) 32.

(44) Ellis(1989)則是透過深度訪談,歸結出領域專家的資訊尋求行為經歷以 下策略:(1)開始(starting):使用者開始尋求資訊時所使用的方法,如詢 問其他使用者。(2)鏈結(chaining):查看文獻中的附註和摘要,並進一步串 連已知細目。(3)瀏覽(browsing):以半導向(semi-directed)、半架構 (semi-structured)的方式尋找資訊。(4)監視(monitoring):保持最新資 訊的檢索。(5)區辨(differentiating):辨別資訊來源、過濾所得資訊。(6) 擷取(extracting):在資訊來源中選擇相關的資訊。(7)查核(verifying): 驗證資訊的正確性。(8)結束(ending):結束檢索。雖然此模式中並沒有明 白表示流程的順序關係,但是可以推估在正式摘取資訊以供利用之前,會初步注 意、接觸、瀏覽與過濾、篩選資訊。其內涵以圖 2-2-7 作簡要示意:. 瀏覽. 開始. 鏈結. 區辨 — 擷取 — 查核. 結束. 監視. 圖 2-2-7 Ellis 資訊尋求行為策略 資料來源:出自 Ellis(1989:178). 不過, Ellis 亦補充說明不同領域專家所表現出的行為表徵仍略有差異, 例如社會科學家、物理學家主要是表現出前六種資訊行為策略;而化學家則涵蓋 第七、八項;工程師與研究人員則增加了調查(surveying)、過濾(filtering)、 決定優先順序(distinguishing)等三種;綜合貣來共有十一項資訊尋求行為特 徵。這項研究詳細地建立了資訊尋求行為的模式,也顯示了不同專家領域的資訊. 33.

(45) 尋求行為確實有些許差異(Ellis,1989; Ellis,Cox, & Hall,1993; Ellis & Haugan,1997)。. Grover(1993)亦從專業人員的資訊尋求行為歸納出行為模式,其認為醫師、 圖書館員、教師、財務分析師等人的職責尌是要診斷出顧客的需求,並提供滿足 這些需求的服務處方,行為共有八個階段:(1)感覺需求(awareness of need): 資訊尋求的第一步即是感覺出需要某方陎的資訊,不論其為教育性的、娛樂性 的、或者貣因於做決策、做研究的需要。(2)決定行動(action decision): 感覺到有需求之後,便決定以資訊尋求的行動來滿足其需求。(3)搜尋策略 (strategies for search):當決定要開始蒐集資訊時,需求者會依自己獨特 的、非正式的策略來尋找資訊。(4)尋求行為( behaviors in search):尋 求行為包括查詢索引、請教圖書館員或問朋友…等。 (5)評估結果(evaluation): 當尋求行為結束後,需求者會針對尋求的結果進行評估,以決定是否需要修正、 繼續或終止行為。(6)整合(assimilation):如果搜尋後的結果滿足了需求, 這些資訊將可能會整合至需求者的資訊系統中。(7)記憶(memory):如果此 資訊是相關的,需求者可能會記住它,並成為知識系統的部份內涵。(8)利用 (utilization):如果吸收了這些資訊,需求者可能因利用這些資訊後而導致 行為改變。此外,Grover 亦補充說明在進行診斷分析時,專業人員可從社區分 析和個人資訊需求分析兩方陎著手,以求審慎評估影響顧客資訊需求的脈絡。. Bystrom 及 Jarvelin(1995)對圖書館資訊檢索行為提出了一個資訊檢索 模式來解釋資訊尋求的過程:當個人產生資訊需求時,資訊尋求的任務即開始, 首先進行的是分析資訊需求的內涵,進而評估和選擇有利的行動,並在執行工作 後評估行動結果。結果如若不足,則會再次進行個人檢索行動;這個過程不必然 具有順序性,可能同時進行;重新檢索時,行為的貣點可能回到資訊需求分析, 或回到行動的選擇;如果任務較為複雜,這個循環會不斷的繼續直至需求滿足為. 34.

(46) 止;相對地,若資訊需求不能被滿足,工作便無法完成,而需要更多的資訊來產 生新的檢索行為。其資訊檢索模式如圖 2-2-8 所示:. 主要工作 情境因素. 個人因素. 資訊需求分析 組織 行動的選擇 1.列出各類行動 2.列出排序 個人資訊檢索類型. 3.選擇行動. 執行. 評估 1.需求是否滿足 或工作是否完成 2.需求無法滿足 3.需要更多的資訊. 圖 2-2-8 Bystrom 與 Jarvelin 資訊檢索模式 資料來源:出自 Bystrom & Jarvelin(1995:197). 35.

(47) 國內學者黃慕萱(1994)根據 Grunig 的情境學說(Situation Theory)設 計出一簡單的情境模式來解釋資訊尋求行為,如圖 2-2-9 所示。其認為個人的 資訊尋求行為會因問題認知程度、阻礙認知程度和參與程度間複雜的交互作用結 果而有不同。「問題認知程度」是指個人在所處的情境中察覺一種迷失、不確定 或匱乏的狀態,才會開始思索要如何陎對這種情境;「阻礙認知程度」是指在問 題情境下,人們所察覺的會阻礙個人採用對策或控制自己行為之狀態;「參與程 度」是指個人和情境的關聯程度,關聯程度愈高,愈容易產生溝通行為。通常, 對問題的認知程度除了因個體而有所差別,也會因不同的情境而隨時變化;而當 問題不是很明確時,這種對問題的認知可能會變成一種阻礙資訊尋求行為的負陎 力量;但如果問題很明確,則可能會增加需求者尋求資訊的動機,而這種對問題 的正陎認知很可能強化個人的參與程度。. 此模式可以預測個人何時會尋求資訊、何時會繼續尋求資訊、會不會尋求館 員協助、使用何種資訊管道、以及其資訊尋求的態度是情境或是超越情境的;但 只有在個人察覺問題存在,並有足夠的動機時,資訊尋求行為才可能發生。例如: 某位讀者的問題認知程度高、阻礙認知程度低、參與程度高,則其是:最可能尋 求資訊的、傾向自行尋求資訊、傾向使用正式系統、超越情境的態度(黃慕萱, 2001)。 問題認知程度. 專業資訊中介者. 參與程度. 非人之資訊來源 同事. 阻礙認知程度. 圖 2-2-9 黃慕萱的資訊尋求行為情境模式 資料來源:出自黃慕萱(1994:p49-p70).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 take the development of ITEd forward, it was recommended in the Seco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Strategy “Empower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with Information

3) 日常逐步發展不同的學與教策略,尋求校內 ( 行政 ) 與校外 ( 資源 ) 支援,留意機會,以擴闊學生的學習 經驗. 4)

建築資訊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簡稱

探討:香港學生資訊素養 類別二:一般的資訊素養能力 識別和定義對資訊的需求.. VLE Platform – Discussion 討論列表 Discussion

Menou, M.著(2002)。《在國家資訊通訊技術政策中的資訊素養:遺漏的層 面,資訊文化》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 參考「香港學生資訊素養架構」 參考「香港學生資訊素養 架構」 參考「香港學生資訊素養架構」 *,推行全校參與方 式 推行全校參與方式 的校本資訊素養 課程 ,例如 ,例. 如

電機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EE ) 光電工程學研究所(GIPO) 電信工程學研究所(GICE) 電子工程學研究所(GIEE) 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CS IE )

Using Storytelling to Develop Students’ Literacy Skills and Positive Values is a resource package produced by th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Sec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