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岸銀行業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關聯性比較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兩岸銀行業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關聯性比較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7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會計學系研究所 碩士論文.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兩岸銀行業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關聯性比較 Nat. er. io. sit. y.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operating efficiency performance: a comparison of banking industry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n. al. Ch. engchi. i Un. v. 指導教授:林良楓 博士 研究生:呂晉 撰. 中 華 民 國 一百零四 年 六 月.

(2) 感謝辭 時間一轉眼就過去,記得剛上政大時甚麼都不懂,在政大的日子裡選修了不同 的課程,也讓我的眼界更寬廣,不再侷限於小小的會計圈裡,非常有幸的遇到我的指 導教授林良楓老師,一年來的論文指導對我非常的受用,剛進研究所時,最畏懼的就 是寫出屬於自己的論文,但老師每個禮拜的討論教導,讓我對論文的寫作不再如此陌 生,老師每次的討論對我都是種成長,真的太感謝林老師了,雖然老師已經退休,但 還是希望老師能繼續在政大繼續幫助學弟妹,這兩年來遇到了不同的老師與同學,讓 我在不同的報告中,激盪出不同的火花,也開拓不同視野,感謝的人真的非常多,但. 政 治 大. 最後還是要感謝我的爸媽,第一次考試失利,但還是願意讓我再上來念政大碩士學位,. 立. 並且辛苦賺錢養大我,也祝福所有我認識以及幫助過我的朋友,未來你們也能平平安. ‧. ‧ 國. 學. io. sit. y. Nat. n. al. er. 安,萬事順利。. Ch. engchi. i. i Un. v.

(3) 摘要 本研究欲探討兩岸銀行業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之關聯性,使用資料包絡分析法及 交叉效率分析比較 2008 至 2013 年兩岸銀行業的經營績效。根據本研究實證結果顯示: 兩岸銀行業確實分屬不同效率前緣,且中國銀行業業之技術效率優於台灣銀行業之技 術效率。但金融海嘯後台灣在規模效率上進步,顯著超過中國。在公司治理機制與經 營績效關聯性分析中,顯示兩岸因制度性的差異上,使得公司治理變數與經營績效之 關聯性幾乎完全相反。在政府持股率與經營績效關聯性上,雖然都不顯著,但中國係 數為正,台灣為負,說明兩岸政府對企業的影響力是有所差異。獨立董事比例與純粹. 政 治 大. 技術效率是唯一兩岸都顯著之變數,但中國為顯著負相關而台灣為顯著正相關。研究. 立. 結果顯示兩岸在公司治理實務與經營績效有很大的差異。. ‧ 國. 學 ‧. 關鍵字:兩岸、銀行業、經營績效、資料包絡分析法、公司治理、交叉效率前緣.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Un. v.

(4)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cross strait comparison betwee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fficiency performance in banking industry. We appl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nd cross efficiency frontier analysis to measure and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banking industry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from 2008 to 2013. The empi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Taiwan and China indeed have different efficiency frontier, and the cross frontie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efficiency performance of China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Taiwan. However, the scale efficiency of Taiwan had a better. 政 治 大 strait comparison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between efficiency performances denotes that 立 performance than that of China after financial crisis. Due to system difference, the cross. ‧ 國. 學. Taiwan and China almost have opposite effects. China indicates a positive coefficient between bank’s stock holding ratio by government and efficiency performances. On the. ‧. other hand, Taiwan indicates a negative coefficient, although both are statistically. sit. y. Nat. insignificant.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political power has a contrary influence for. io. er. Taiwan and China. The percentage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is the only variable that. al. iv n C negative coefficient associated with h China, e nbut h i Ucoefficient associated with Taiwan. g cpositive n.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ith pure technical efficient on both sides. However, which is. Therefore,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practices have opposite influence on efficiency performance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Key words:Cross Strait Banking industry Comparison, Corporate Governance, Efficiency Performanc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Cross Frontier Efficiency.. iii.

(5) 目錄 第壹章、前言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2 第貳章、兩岸銀行業介紹與文獻探討 ............................................................................... 5 第一節 兩岸銀行業介紹 ..................................................................................... 5 第二節 兩岸銀行業演進 ..................................................................................... 9 第三節 兩岸銀行業近期政策 ........................................................................... 11 第四節 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關聯性相關文獻 ............................................... 13 第參章、研究方法與假說 ................................................................................................. 17 第一節、研究方法 ............................................................................................. 17 第二節 研究假說 ............................................................................................... 29. 政 治 大. 第三節 為變數衡量與定義 ............................................................................... 32 第四節 為實證研究模型 ................................................................................... 33 第五節 樣本採樣與資料來源 ........................................................................... 34 第肆章、實證結果 ............................................................................................................. 36 第一節 投入及產出變數之敘述性統計 ........................................................... 36 第二節 資料包絡分析法實證結果 ................................................................... 38 第三節 銀行業治理相關變數分析 ................................................................. 52. 立. ‧. ‧ 國. 學. y. Nat. sit. n. al. er. io. 第伍章、結論與建議 ......................................................................................................... 60 第一節 結論 ..................................................................................................... 60 第二節 建議 ....................................................................................................... 6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64 參考文獻 ............................................................................................................................. 65. Ch. engchi. iv. i Un. v.

(6) 表目錄 表 2-1-1 兩岸銀行的差異可從六個面向去分析 ............................................................... 8 表 2-2-1 台灣銀行業演進史 ............................................................................................... 9 表 2-2-2 中國銀行業演進史 ............................................................................................. 10 表 3-3-1 投入產出樣本選擇表 ........................................................................................ 32 表 3-3-2 本研究使用之投入產出項目 ............................................................................. 33 表 4-1-1 投入與產出變數敘述性統計量 ......................................................................... 37 表 4-2-1 中國樣本投入產出變數之相關矩陣 ................................................................. 38 表 4-2-2 台灣樣本投入產出變數之相關矩陣 ................................................................. 38 表 4-2-3 中國樣本之共同效率前緣效率值敘述統計量 ................................................. 40 表 4-2-4 台灣樣本之共同效率前緣效率值敘述統計量 ................................................. 41 表 4-2-5 中國樣本之各自效率前緣效率值敘述統計量 ................................................. 42. 政 治 大. 表 4-2-6 台灣樣本之各自效率前緣效率值敘述統計量 ................................................. 43 表 4-2-7 於各自效率前緣及共同效率前緣下之技術效率值比較 ................................. 44 表 4-2-9 中國與台灣銀行樣本相互參考次數累積表 ...................................................... 45 表 4-2-10 中國樣本於各自效率前緣下之及交叉效率前緣下之技術效率值比較 ....... 48 表 4-2-11 台灣樣本於各自效率前緣下之及交叉效率前緣下之技術效率值比較 ........ 49 表 4-2-12 中國樣本之交叉邊界分析 F 比例 ................................................................... 51 表 4-2-13 台灣樣本之交叉邊界分析 F 比例 ................................................................... 51. 立. ‧. ‧ 國. 學. y. Nat. sit. n. al. er. io. 表 4-3-1 銀行業治理變數之敘述統計量 ......................................................................... 54 表 4-3-2 中國樣本銀行治理自變數之相關係數矩陣 ...................................................... 55 表 4-3-3 台灣樣本銀行治理自變數之相關係數矩陣 ...................................................... 55 表 4-3-4 兩岸樣本銀行變異數膨脹係數表 ..................................................................... 56 表 4-4-1 縱橫資料迴歸分析結果 ..................................................................................... 58. Ch. engchi. v. i Un. v.

(7) 圖目錄 圖 1-1-1 研究流程圖 ............................................................................................................ 4 圖 3-1-1 交叉邊界圖 ......................................................................................................... 23 圖 4-2-2 兩岸 F 比例折線圖 ............................................................................................. 5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Un. v.

(8) 第壹章、前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隨著國際化與自由化的影響,全球的金融服務業不斷地在世界各地拓展據點, 銀行常常扮演對各企業資金上的提供者,因此銀行在經濟體系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也由於環境的改變,銀行也面臨到許多挑戰,過去台灣銀行業因為開放過多的關係, 造成利潤偏低,過度競爭,但隨著兩岸貿易的蓬勃發展,台商對於資金的需求也不斷 增加,此時銀行業就能扮演強力的後盾,也能從原本的激烈競爭減緩資金壓力,但台. 政 治 大 其面對兩岸的特殊政治關係,造成與中國的直接交流更是慢上許多,從兩岸民間交流 立. 灣銀行業過去受到政府政策的包袱,為了國內穩定資金需求,因此國際化也較晚,尤. 初期(民國76年11月至81年)間接往來階段(民國82年11月至89年)「積極開放、有. ‧ 國. 學. 效管理」階段(民國90年至97年)直接往來階段(民國98年迄今),四個階段有著不. ‧. 同的歷史背景,兩岸金融開發後,業者紛紛投入中國市場,由於各業登陸機會不同, 金融三業中,保險業是最先登陸,在兩岸簽訂金融MOU前,我國保險業就與大陸業者. y. Nat. al. er. io. 但並未實質上開放,近期才有實質的進展。. sit. 以合資方式參與中國保險業的經營,至於證券業與銀行業雖已在中國設立多個辦事處,. n. iv n C 近二十年中國本身市場的不斷擴大,產業規模進步相當迅速,銀行業扮演著非 hengchi U 常重要的角色,提供穩定的資金供給,由於中國過去採取計畫經濟,因此銀行業是重 點管制行業,但近幾年中國銀行業也有相當大的改變,從中國對於外資銀行引進的態 度就能看出端倪,尤其2002至2006年為中國銀行業的高速擴張期,中國政府希望能獲 得外資的技術與資金,因此不斷鼓勵外國金融機構的參股投資 ,並對於開放的條件 也有不同階段的改變。 因此隨著我國與對岸經貿的發展,不管實務或學界皆認為我國可藉由中國廣 大的市場,來拓展企業本身的相關獲利與績效,藉由進入這個廣大的市場,不僅能從 中獲得龐大利益,也能為母公司帶來轉變,而台灣銀行業非常想打入國際市場,因此 希望以中國為首要跳板,不但能為銀行帶來更多機會,也能透過規模經濟的優勢,來 1.

(9) 達成走向國際的目標,因此本研究就檢視台灣的銀行業與中國的銀行業兩者經營績效 之比較,並藉以檢視兩岸銀行業現況之差異。 由於兩岸銀行業在企業文化、公司規模以及發展過程等並不相同,所以為了衡 量兩岸銀行產業之經營績效,所以為控制兩岸銀行業在上述之差異,本研究擬採用 Cummins, Weiss, and Zi(1999)交叉邊界分析之方式,對兩岸銀行業經營績分析比較, 另外藉由探討內部公司治理中的不同要素,以了解其對經營績效之影響,最後將兩岸 銀行業在公司治理機制與經營績效之關係做分析比較,預期對兩岸銀行業未來在公司 治理與經營上提供改善建議。. 治 政 而公司治理自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一直都是相當熱門的討論議題。尤其 大 立 在經歷了連續的金融舞弊後,例如美國發生安隆案,台灣博達案後,無論是投資大眾 ‧ 國. 學. 或政府機關,公司治理更受到廣大的重視,並已體認到公司治理在企業之永續發展及 提升股東長期利益的重要性。. ‧ sit. y. Nat. 第二節 研究問題:. n. al. er. io. 本研究擬探討在現況下台灣銀行業與中國銀行業間,兩者經營績效孰者為優,並. i Un. v. 藉由台灣銀行業公司與中國銀行業公司經營績效之比較,檢視雙方公司治理機制中差. Ch. engchi. 異,分別探討其對經營績效之影響,分析兩岸在公司治理機制與經營績效關聯性之異 同。. 一、 研究問題 本公司研究之研究問題整理如下: 1.. 台灣銀行業與中國銀行業是否屬於同一效率前緣。. 2.. 台灣銀行業與中國銀行業之經營效率是否存在差異。. 3.. 台灣與中國銀行業企業公司治理與其經營績效是否有顯著關聯。. 2.

(10) 二、研究架構: 第一章 緒論 本章說明本研究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以研究流程與架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先分別探討兩岸銀行業之比較與公司治理之相關文獻,並綜合彙總整理後作 為本研究主題之理論依據。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假說. 政 治 大. 立. 本章介紹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並說明本研究之假說,同時介紹本研究之實. ‧ 國. 學. 證模型與變數之定義、以及樣本選取與資料來源。. ‧.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本章主要為分析實證結果呈現及分析,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投入及產出變數敘. y. Nat. io. sit. 述統計量;第二節中說明依據資料包絡分析法,所需進行之檢定,以及所計算出之效. n. al. er. 率值的敘述統計量,並依據效率值檢定兩岸銀行業是否為相同之效率前緣,並依據交. Ch. i Un. v. 叉邊界分析法所得出的 F 比例,檢測衡量中國銀行業之效率與台灣銀行業之效率比較;. engchi. 第三節為公司治理相關變數之敘述統計量及其自變數之共線性檢驗。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除了提出主要之研究結論外,並說明本研究之研究貢獻、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及本研究之研究限制。 以上架構彙整如圖 1-1-1。. 3.

(11) 三、研究流程. 圖 1-1-1 研究流程圖 第一章.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兩岸銀行業演進與現況. 立. 政 治 大. 公司治理相關文獻. ‧. ‧ 國. 學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假說. y. 研究假說與變數定義. n. al. er. io. sit. Nat. 研究方法. Ch. engchi. i Un. v. 第四章 實證結果 兩岸銀行產業效率之差異 兩岸銀行業公司治理之差異.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4.

(12) 第貳章、兩岸銀行業介紹與文獻探討 第一節 兩岸銀行業介紹 一、銀行分類. 按照臺灣銀行法的規定,除臺灣“中央銀行”外可分為:商業銀行、儲蓄銀 行、專業銀行和信托投資公司、外國銀行、陸商銀行,至2014已經有了40家銀行與16 家金融控股公司,以股權結構來看,僅9家主要控股權在政府手上,屬於公營銀行,. 政 治 大 形式,因此專業銀行僅剩6家,為了增進金融發展,主管機關放寬了對銀行業務的限 立 制,商業銀行可以在經紀、自營與承銷間,兼營兩種,且可以與同業或異業成立金控. 且台灣中小企業金融體系在政策的引導下,中小銀行與信用合作社皆走向商業銀行的. ‧ 國. 學. 公司,進行跨業經營。. ‧. 根據沈中華、王儷容、呂青樺與吳孟紋(2014)金融機構在中國的機會與挑戰. sit. y. Nat. 將中國銀行業,可以分為政策行銀行、大型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 er. io. 商業銀行、以及外資金融機構與農村銀行,至2014年初止,共3家政策行銀行、5家大. al. n. 型商業銀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145家城市商業銀行、404家外資金融機構. ni Ch 與3380家農村金融機構,在數量上遠比台灣多家。 U engchi (一). v. 政策性銀行 由政府創立或擔保、以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具有特殊的融資政策、且不以營利. 為目標,因此為國家百分百持股,並由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督其金融業務受並配合國家 政策,目前三家政策性銀行皆有其政策目標,近年來市場經濟運轉逐漸上軌道,中國 政府也積極政策銀行的改革。 (二) 國有商業銀行 原為政策性金融機構,後改制成國有制商業銀行,以自主經營為目標,國有商 5.

(13) 業銀行在中國銀行市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且全部均進行重組成為股份制公司,自 2009 年為止,共有5 家國有制商業銀行。 (三) 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不同於上述兩種銀行為國家所控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股東包含較廣泛, 經營範圍擴及全國,資產規模僅次於5 大國有商業銀行。大多成立於1990 至2000年, 整體市場份額逐步擴大,而大型商業銀行的市場份額則逐漸縮小。截至2014,共有12 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總資產佔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比例為14.0%,其中已. 政 治 大. 有7 家銀行成功上市,法人與民眾皆可以投資。. 立. (四) 城市商業銀行. ‧ 國. 學. 城市商業銀行前身是城市信用合作社,屬多元股份制,但經營範圍大都有只有. y. sit er. io. (五) 外資銀行. Nat. 了地區限制,並且進行合併及改組,少數幾間已經上市。. ‧. 單一城市的地區限制,因此規模通常不大。但近幾年隨著外資銀行的進入,逐漸取消. al. n. iv n C 外資銀行分為四類,包括外資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外國銀行分行及外國 hengchi U 銀行代表處。外資從1980 年代開始進入中國銀行業,其進入方式隨著各期間政府的 政策而不同。. 二、股權結構. 中國的國有股銀行在上市與引進外資前,均為百分百國家控有,在引進外資與 上市後,股權結構才有較多元行,其他銀行,本身就較多元行。 台灣除少數公營銀行外,大多數商業銀行股主要為民營持有,既使少數民營化 的公股銀行,雖有政府持股,但其持股比例並不高。 6.

(14) 三、跨業經營. 中國金融業目前仍屬分業經營與管理,雖然名目上沒有金控公司,但實際卻有 數家控股公司,新修訂的法規,商業銀行經過管理機構的批准,也可從事其他業務, 混業經營應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台灣銀行業可以混業經營,並與同業或異業組成金控公司,目前台灣共有16家 金控公司,一般銀行與金控公司都可向金管會申請兼營證券業務,目前核發的執照包 含了經紀、自營與承銷三種。. 立. 四、銀行規模. 政 治 大. ‧ 國. 學. 以2014年初數據來看,中國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總資產超過10.7兆美元,而台灣. ‧. 前五大銀行則只有4800億美元,台灣前五大銀行的規模不及中國前五大銀行的二十分. y. sit. io. al. n. 五、市場結構. er. 行稍大。. Nat. 之,不過中國146家城市銀行僅有2.5兆美元,台灣銀行業平均規模比中國城市商業銀. Ch. engchi. i Un. v. 雖然中國銀行業逐步走向多元體系,且前五大銀行規模有下降的趨勢,但前五 大銀行的資產仍佔有超過全中國金融體系的4成以上;台灣銀行種類與家數不及中國 多,前五大銀行的市占率只有約3成左右。. 六、資產品質. 台灣銀行業在2007年逾放比為1.84%,到了2014年更降到0.38%,而中國國有商 業銀行業與股份制商業銀行在2007為7.83%、2.41%,到了2014降到2.13%、2.32%,台 灣銀行業的市場結構較不集中,前五大銀行的資產佔整體金融體系比例約33.74%且 7.

(15) 逾期放款率為0.38%,中國在結構上為43.34%且為逾期放款率1%,可以見得,雖然 有放款品質有大幅提升,但台灣銀行業的放款品質比較良好。. 相異點. 表 2-1-1 兩岸銀行的差異可從六個面向去分析 中國大陸 台灣. 銀行分類. 分為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 行、城市商業銀行、其他金融機構. 台灣商業銀行只分為本國一般商 業與外國銀行. 股東結構. 大股東均為政府,但近年有多元趨 勢. 少數幾間為公營,大多數為民營. 學. ‧ 國. 跨業經營. 治 政 分業經營,也於金融控股法,但實 大 可與同業或異業成立金控公司, 立 際上已存有金融控股公司 目前已有 16 間金控 國有銀行規模龐大,但城市銀行規 模普遍較小. 規模不及中國大型商業銀行,但 多數卻大於中國城市銀行. 市場結構. 市場結構較為集中. 市場結構較為分散. 資產品質. 依據中國政府公布數據,2014 年初 一般銀行逾放率為 0.38%,資產 銀行普遍平均不良貸款率為 0.8% 品質明顯高於中國銀行業 以上. ‧. 銀行規模.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沈中華、王儷容、呂青樺與吳孟紋(2014)金融機構在中國的機會與挑戰. 8. v.

(16) 第二節 兩岸銀行業演進 台灣銀行業大概可以分為金融業全面管制時期、金融業管制鬆綁時期、金融改革與 整併時期、深化兩岸金融交流與拓展海外市場。 表 2-2-1 台灣銀行業演進史 時期. 內容. 金融業全面管制 時期 1949-1979. 因剛政府初遷來台,為使國家能夠快速進入正常運作的軌道, 以早日達成反攻大陸之終極目標,政府宣布戒嚴令,並對利率、 匯率、金融市場及金融機構等都受到加以管控。. 金融業管制鬆綁 時期. 面對龐大的開放聲浪下,政府開始陸續鬆綁對於金融業的管 制,但民國 74 至 80 年金融監理不嚴格,導致本土金融危機爆發, 當時銀行業看似蓬勃發展,卻隱含了巨大的潛在危機。 民國 80 年後,政府核陸續准 16 家新銀行的設立,新銀行設 立,隨著自由化成為國際趨勢,政府也積極推動民營化,銀行家 數大幅增加。新銀行市場占有率的提升,不僅改變了過去以公營 銀行為主力的金融市場結構,也導致往後銀行家數過多的遠因。. 1979-2000. 立. ‧ 國. ‧. 由於市場已達飽和,金融業者普遍不具經濟規模效率,高度的激 烈競爭下,導致本國銀行及基層金融機構的逾放比不斷攀升,因 此有了兩次的金融改革。. y. Nat. 2000-2008. 學. 金融改革及整併 時期. 政 治 大. sit. n. al. er. io. 民國 91 年第一次金改,主要的目的是要將前企銀所留下來的殘 局收拾乾淨。第一次金融改革又稱「258 改革方案」 ,即在 2 年內 將壞帳比率降到 5%以下、銀行資本適足率提高到 8%以上,使得 台灣金融監理制度更加透明且有效率,整體來說第一次金改算是 相當成功。 民國 93 年,政府宣布「二次金融改革」主要目標:民國 94 年 底前促成 3 家金融機構市占率達 10%,以及官股金融機構數目至 少減為 6 家;民國 95 年底前國內 14 家金控公司家數減半,以及 至少促成 1 家金融機構由外資經營或在國外上市,並要求限時限 量完成金融機構的整併,導致在合併的過程中產生一連串的弊端. Ch. engchi. i Un. v. 與爭議。 深化兩岸金融交 流與拓展海外市 場 2009-今日. 到了 2010 年 6 月 29 日兩岸簽訂 ECFA 協議,並將金融服務業列 為早期收穫清單,同年 9 月 12 日生效。接著,政府對於銀行、證 券、保險業之具體往來辦法,陸續展開修訂,於 2010 年 3 月 16 日修正發布之金融三法,也因此我國銀行業終於在大陸有了正式 成立分行的具體成績。. (沈中華、王儷容、呂青樺與吳孟紋(2014)金融機構在中國的機會與挑戰與本研究整理). 9.

(17) 中國金融改革共經歷了四種體制的改變,可分為大一統金融體制、二元銀行體 系、多元銀行體系以及開放金融體制,下表為中國金融之改革介紹。 表 2-2-2 中國銀行業演進史 時期. 內容. 大一統金融體制 1979 前. 由中國人民銀行集中管理全中國金融業務與信貸業務,代表政府 行使推行計劃經濟政策。. 二元銀行體系. 改變原先計劃經濟,並進行開放與改革政策,其中確定二元銀行 體系,將中國人民銀行轉為中央銀行的職能,原本金融行貸業. 1979-1993. 務,由四家國有銀行承接,並且成立其他類銀行,使得當時中國 金融體系以中央銀行為中心、國家專業銀行為主體、其他金融機 構並存且合作。 而原本的中國人民銀行監管重點則放在檢查各家專業銀行是 否配合政策進行放款,所以此時期的風險監管不強。. 立. ‧. ‧ 國. 1994-2000. 此時期以政策行與國有商業銀行為主,先前成立的股份制商業 銀行逐漸成形,並且持續開放其他金融機構競爭,市場競爭逐漸 激烈,形成多元金融體系,但由於開放並不完全導致問題叢生。 因此到了 1993 年,為了將國有銀行商業化改革與政策行金融 與商業金融做分離,又推行了新的改革政策,在 1994 年先後成. 學. 多元金融體系. 政 治 大. y. Nat. sit. n. al. er. io. 立了 3 家政策行銀行,其目標就是為了承接 4 家國有專業銀行的 放款業務。並在之後推行了人民銀行法與商業銀行法,確立了中 國人民銀行的央行地位並且將各地信用合作社改制為股份制商 業銀行。 開放行金融體系 2000-迄今. Ch. engchi. i Un. v. 2000 年加入 WTO,為了加速改革國有銀行,並逐步吸引外資 進入,2002 年更進一步確立國有銀行的三個改革方案。 鑒於銀行監理工作的重要性,2003 年成立中國銀監會,接管原 來中國人民銀行對銀行業的監管業務,因此成為銀行業的最高管 理機構。 中國金融管理單位也積極鼓勵其他類型銀行進行股份制改 革,並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到了 2007 年底,已經有 25 家中國 大陸的銀行引進境外策略投資者,但金融風暴後有了轉變,由於 境外投資者有資金壓力,因此拋售持股,中國銀監會也在 2009 宣布不再強制大型商業銀行引進境外投資者。. 沈中華、王儷容、呂青樺與吳孟紋(2014)金融機構在中國的機會與挑戰與本研究整理. 10.

(18) 第三節 兩岸銀行業近期政策 台灣於2009年金管會與中方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簽署「海峽兩岸銀行業金融監 理合作瞭解備忘錄」(MOU)。2010年修正發布「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金融業務往來及 投資許可管理法」,將金融等行業列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ECFA)之早期收穫計畫 中,開放兩岸銀行業互設分支機構及參股投資,允許台資銀行申請將中國大陸的辦事 處升格為分行,兩岸金融市場正式進入雙向往來階段,對大陸台商而言,台資銀行的 登陸可以視為資金來源的另一選擇,應可改善大陸台商籌資困難的情形,對台灣銀行 業而言,可以拓展海外據點與獲利,且能為台灣銀行業帶來更多機會,也能透過規模. 政 治 大. 經濟的優勢,來達成走向國際的目標。. 立. 根據沈中華、王儷容、呂青樺、吳孟紋( 2014)金融機構在中國的機會與挑戰. ‧ 國. 學. 所述,中國方面自1953年起以五年為期,規劃中長期的政治經濟建設,目前已進入第 十二個五年規劃,稱為十二五,2006至2010間的十一五規劃,主要著重在保持GDP的. ‧. 高速成長、擴大開放條件與內需、保持成長並調整結構,到了2011至2015年的十二五. sit. y. Nat. 規劃,則著重在調整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調整產業結構與降低收入差距,因此在十二. io. er. 五當中與金融發展有關的內容則是:完善金融調控、優化組織體系、建設金融市場、 深化金融改革、擴大開放、維護金融穩定及加強基礎設施等七大方向,依照中國經濟. n. al. Ch. i Un. v. 網,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二五”規劃分為下列六項主要目標:. engchi. 一、 金融總量保持平穩適度增長 全面發展金融服務業,金融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保持在5%左右,社會 融資規模保持合宜的成長。. 二、 金融結構調整 到“十二五”期末,非金融企業直接融資佔社會融資規模比重提升到15%以上, 使得銀行等主要金融行業的產業結構和組織架構更為合理,為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 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 11.

(19) 三、利率市場化改.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更加完善,人民幣跨境使用擴大,並在資訊監測及時有效、 風險可控的基礎上,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逐步實現,市場機制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四、 金融機構改革 大型金融機構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完善,創新發展能力和風險管理水準明顯提升。 證券期貨機構規範發展,保險機構創新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強。金融機構國際競爭力進 一步增強。. 立. 政 治 大. 五、 提升金融服務覆蓋. ‧ 國. 學 ‧. 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確保資金投向實體經濟,抑制社會資本脫 實向虛、以錢炒錢,以防止出現産業空洞化現象,並支援科技創新和經濟結構調整的. y. Nat. sit. 力度進一步加大。對“三農”與小型微型企業等領域的貸款增速,使其超過全部貸款平. n. al. er. io. 均增速,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基本完善,功能進一步發揮,拓廣保險覆蓋面和服務領域。. 六、控管金融風險. Ch. engchi. i Un. v. 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資本品質和水準保持較高標準,降低不良貸款率,風險管 理能力持續提升,外匯和國際收支風險防範能力顯著提高。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預警 體系、評估體系和處置機制進一步健全,存款保險制度等金融安全網制度基本建立。 目前,多數國家的存款準備率是8%,而中國達到20%,因此中國可能將現有的存款準 備金部分當作存款保險準備金,由中國銀行業成立的聯盟或央行的下屬機關管理。. 12.

(20) 第四節 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關聯性相關文獻 本研究根據股權結構中機構投資人的性質,以及兩岸公司治理與獨立董事與董 事會比例,整理相關文獻,進一步探討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的關係。. (一) 股權結構與經營績效之關係 (1) 機構投資人持股. Pound (1998)針對機構投資人持股與經營績效之關係提出三項假說:(1)效率. 政 治 大 能在董事會中扮演監督機制重要的角色,因其有較多的管理資源與充足的監理知識, 立 所以監督管理者的成本較低,使監督較具效率,且機構投資人必須承擔風險,故對管 監督假說(Efficient Monitoring Hypothesis)認為機構投資者將使公司價值增加,. ‧ 國. 學. 理者的決策與作為,會有較高的檢視標準。(2)利益衝突假說(Conflict of Interest. ‧. Hypothesis)此假說認為當管理者與機構投資人的獲利有所衝突時,機構投資人將會 使用所擁有的股權影響結果,因此機構投資人為了從公司獲得利益,會支持能使其獲. y. Nat. sit. 利之管理者,導致管理者將不再重視整體公司的最大價值。此外因機構投資人可能會. er. io. 藉股東身分獲取自己需要的資訊,從被投資公司中獲得利益(3)策略聯合假說. al. n. iv n C hengchi U 取共同利益,會採策略聯盟,進而犧牲其他股東利益,使得機構投資人失去監督管理. (Strategic Alignment Hypothesis)此假說是指管理者和機構投資人利益相同,為獲. 功能,甚至造成公司價值下降。 林良楓與高渝涵 (2009)研究兩岸資訊科技業之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時,發現在 中國企業方面,國內機構投資人持股比率對與公司績效無顯著關係,而國外機構投資 人持股比率則與公司績效在整體效率方面為顯著正相關,但在規模效率方面則為顯著 負相關;在台灣樣本方面,國內機構投資人持股比率與公司經營績效為正相關,而國 外機構投資人持股比率與公司績效在規模效率方面為顯著負相關。 曲麗清(2008) 外資持股對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並影響 其績效,不同性質的外資持股對上市公司的業績是否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結果發現: 13.

(21) 外資持股比例的分散化、外資金融機構持股對公司績效產生正向影響,境外法人股股 東的不利於其促進公司績效提高。 陳龍(2011)研究中國公司發現外資持股上市公司的績效與外資持股比例負相關, 與政府、國企和其他國有機構的上市公司相比,外資持股比例對非國有法人控制的外 資持股上市公司的負面影響更大;外資金融機構持股的上市公司擁有更好的績效;外 資非金融機構持股的上市公司中,外資方委派董事高管對上市公司績效有正向關係。 大體而言,中國放寬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銀行的條件,主要是認為開放外資的 正面影響大於負面影響,從 2003 年開始,中國就逐漸撤銷進入障礙,鼓勵外資參與. 政 治 大. 中國銀行業的經營,由上述文獻可知,雖然對於這類的研究非常多,但隨著產業與時. 立. 間的不同結果可能也有差異。. ‧. ‧ 國. 學. (2) 國有股結構特性. 一般來說國有股通常代表著僵化的體制、官僚化的公司決策,對於公司的經營. sit. y. Nat. 績效,通常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然而由於兩岸銀行業在過去身兼國家政策的包袱,. io. n. al. er. 且屬於受管制的行業,因此有其歷史背景在,造成其國有股較一般產業來的高。. i Un. v. 孫慧敏(2011)選取中國製造業上市公司為樣本,對上市公司組織環境與組織績效. Ch. engchi. 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規範研究和實證研究,發現 GDP、公司國有控股與上市公司績效 呈現正相關。 張慶君 (2007)以上海證券交易所,2002 年以前上市公司在 2003 年的財務報告為 研究樣本,共 491 家。研究股權屬性、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經營績效之關聯性,研究結 果發現,上市公司治理績效與國有股比例呈顯著負相關;法人控股公司對公司績效促 進作用顯著優於國有控股公司。. 謝文馨與王淑芬(2009)以台灣銀行業財務指標之連結與獲利能力之關聯性, 分析台灣銀行業公股、公股民營以及民營銀行之績效,結果顯示民營銀行的不管在短 期或長期經營績效會高於泛公股銀行的經營績效。 14.

(22) 林良楓與古秀敏(2011)探討兩岸傳統產業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之關聯性,結果 發現中國傳統產業公司國內機構法人持股率及國有股比例與其經營績效呈顯著負向 關係。 通常國有股代表著較為官僚的公司政策,因此通常績效會與持股數呈現負相關, 但在中國的特殊歷史背景下,可能因為官股多而掌握較好的資源優勢,結果出現正相 關。. (二) 獨立董事比例. 政 治 大 台灣證期局於2002年規定獨立董事最低席次比例,以提升公司治理機能,落實 立. 獨立董事政策,避免董事會家族化。中國證券監督委員會與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在. ‧ 國. 學. 2001年規定設有一定比例之獨立董事席位。從兩岸頒布相關的規定,可以看出獨立董. ‧. 事之重要性。. Nat. sit. y. 閆菲(2011)透過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的傳導機制,分析完善中國上市. al. er. io. 公司治理結構方面機構投資者的參與與對上市公司績效產生影響,發現完善的獨立董. n. 事制度對公司治理與績效有正相關。. Ch. engchi. i Un. v. 孫慧敏(2011)選取中國製造業上市公司為樣本,對上市公司組織環境與組織績 效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規範研究和實證研究,獨立董事的比例、五大高管人員的持股比 例呈現負相關。. 王淑芬(2008)以台灣金融公司為例,研究公司治理、股權結構級機構投資人持 股之關聯性。其研究結果顯示,董監事持股比,對市場績效有正向關係;設立獨立董 事則對長期市場績效有正向關係。 但Fosberg(1989)認為公司經理人具有能力影響外部董事人選,讓沒有能力或 沒有意圖或管理階層能掌控的人被選為外部董事,所以獨立董事比例與經營績效間並. 15.

(23) 無特定關係存在。 高筱琳(2014)研究以2008年至2012年31家台灣銀行作為研究對象,利用資料包 絡分析法評估本國銀行的經營績效,再以丅obit迴歸分析探討公司治理變數對銀行經 營績效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機構法人持股比率、逾期放款比率、公司規模,與銀 行經營績效呈顯著負向關係;外部董事比例則與銀行經營績效無顯著關係 林良楓與古秀敏(2011)兩岸傳統產業之獨立董事比例對經營績效之影響,皆為 正向關係,但兩岸樣本皆未達顯著水準。兩岸皆對獨立董事的設置訂有規範,但在兩. 政 治 大. 岸傳統產業的實證結果卻顯示,獨立董事比率對公司經營績效無顯著影響。. 立. 一般來說,獨立董事通常較具專業性,因此獨立董事越高績效應該也會越好,. ‧ 國. 學. 但從上面的文章結果看來,不同的產業樣本有不同的結果,因此獨立董事制度的建立 對於不同產業與時間點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產生的結果也不同。.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6. i Un. v.

(24) 第參章、研究方法與假說 本章包括五個部份。第一節為研究方法,第二節為研究假說,第三節為變數衡量 與定義,第四節為實證研究模型,第五節為資料來源與樣本選取。. 第一節、研究方法 一、銀行投入產出項之認定 因為銀行業之生產過程複雜使其產出部分難以量化,不像製造業的投入、產出區分 明顯,且銀行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服務的提供本身就是難以量化的因素,投入產出之. 治 政 大 過程便難以明確劃分,因此銀行業本身與製造業的投入產出認定方式並不同,屬於多 立 重產出之行業,以下為學者之文獻衍生出許多衡量此行業投入與產出變數之方式。. ‧ 國. 學. 1.仲介法(Intermediation Approach). ‧. 該方法將銀行當作為金融服務的仲間機構,運用大眾的資金轉換成放款或其他資產. sit. y. Nat. 換取利潤,扮演資金供需者間財務資源轉換之角色,簡單來說,此法認為銀行主要業. io. er. 務是利用資金提供者之所供給之資金,借貸給資金者需求者以賺取其中利差。所以此 法以勞動、營運成本及利息費用等為投入項目;以放款或投資金額等為產出項目。仲. al. n. iv n C 介法與資產法同樣廣為研究者採用,其優點為:其所需之資料偏向財務資訊,所以較 hengchi U. 易取得。其缺點:一.易受到通貨膨脹之影響,二.用資產負債表存量的項目衡量產出 項應為以流量的概念並不恰當。 2.資產法(Asset Approach) Berger and Humphrey(1991)資產法可視為仲介法之延伸,其將銀行視為存款者與 放款者之中間機構。以簡易的方法將資產負債表上科目之特性區分成銀行的投入部分 與產出部分,負債具有投入的特性,則存款與借款放入投入項,而資產項具產出項產 出的特性,放款和投資則放在產出項,但銀行間的資金往來,如同業存款、同業拆放 以及拆放同業,多數學者認為不應納入銀行投入產出項內。 3.生產法(Production Approach) 17.

(25) 該法將銀行視為利用勞動、資本及設備等生產要素以生產各種存放款帳戶及金融服 務之機構。其界定銀行投入產出項目的原則是以能夠產生利潤的項目即為產出,而該 項目須花費支出則視作投入,利息費用屬財務成本,所以被排除於要素之外。本法常 用的投入項為勞動力、資本及營運成本,產出項則以各種金融服務之交易數量及帳戶 數來衡量較多,其優點為:以帳戶來衡量產出可不受通膨的影響,其缺點為:帳戶資料 取得困難。 4.使用者成本法(User Cost Approach) Hancock(1985)將該方法用在銀行業,該方法係依據金融商品對銀行收益是否具有. 政 治 大. 淨貢獻來認定是投入或產出。如果投資報酬大於其機會成本,則視為銀行的產出,反. 立. 之則視作投入項。但根據 Favero, and Papi(1995),認為有缺點:一.如果正確資料. ‧ 國. 學. 很難收集時,將會產生價格不可信;二.政府的補助會產生不合理收益;三.必須針對 各類資產負債項目之信用風險與流動性作調整;四.會有因金融商品所扮演之角色不. ‧. 同,而有投入產出項目不確定之情形。因此該方法少為學者採用。. Nat. sit. y. 5.附加價值法(Value Added Approach). n. al. er. io. 該方法是認為每種資產負債均有某些產出的特性,可由這些資產或負債的附加價值. i Un. v. 多寡,來決定投入及產出變數。當某類資產或負債具有很大的附加價值時,便將其視. Ch. engchi. 作一項重要的產出,反之為投入,因此不以絕對的方法來區分投入產出。相關應用可 參考 Berger et. al. (1987) 。. 二、績效衡量(Performance Measurement) 績效是指企業的實際產出的水平,也就是業務執行成果,通常皆以效能 (effectiveness)與效率(efficiency)來衡量單位的經營績效,也就是在衡量達成目 標的情形,著重於資源投入後的結果;而效率則在衡量資源使用的程度與能力,也就 是將資源做出最佳的分配,以最少的投入獲得相同的結果。1 1. 高強、黃旭男、Toshiyuki Sueyoshi 2003 18.

(26) 銀行經營效率的分析方法,可分為兩種:第一種為財務比率分析,根據財務報表中 不同的財務數據或比率做分析為依據,用來分析銀行經營效率,但財務指標衡量的方 式高達數十種,且每家銀行廠商的經營方向以及策略皆不相同,缺少比率的選擇標準, 在處理多項投入與產出時,就必須設立各項財務的衡量基準,所以使用該指標衡量的 方式來分析銀行間的效率並不客觀;另一種分析方法為經濟效率衡量法,係依據經濟 學理所發展出最大產出與最小投入之概念,套用衡量每個受評單位是否能達成技術效 率以及資源配置效率,以分析出受評單位是否具經濟上的效率。目前經濟效率衡量方 式之主流為邊界效率法,DEA 分析方式即為此類衡量法之一,由於本研究是對銀行業. 政 治 大. 經營效率做分析評估,考量到非參數的 DEA 法適合分析類似銀行業的多元化產業,因. 立. 而選用此研究方法作為分析兩岸銀行業績效的方法。. ‧ 國. 學. 三、資料包絡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 本研究所採用之資料包絡分析法,是由 Charnes,Cooper, and Rhodes 於 1978 年, 根據 Farrell(1957)提出單項產出的效率評量觀念為基礎,提出 CCR 模型,討論在固. y. Nat. io. sit. 定報酬下多項投入及多項產出之評估準則環境,該方法是一種效率前緣生產函數法,. n. al. er. 它將觀測值以前緣方法加以包絡,也就是在經濟學上指所有可能最佳解之點而畫成的. Ch. i Un. v. 線形成一條包絡線,此稱為效率前緣(efficiency frontier)。在此線上之單位效率. engchi. 均為最佳,落在邊界單位外的,則屬於無效率單位,並以觀察受評單位與包絡線之距 離,衡量單位之效率程度。 以 DEA 作為評估工具的研究較常採用的模式為 CCR 模式與 BCC 模式,使用多投入 多產出決策單位(Decision-Making Units, DMU)之相對效率衡量模式,稱作 CCR 模 型。其後 Banker,Charnes, and Cooper(1984) 修改了 CCR 模型的固定規模報酬假設, 發展出 BCC 模式,此模式可衡量純粹技術效率(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及規模 效率(Scale Efficiency),之後各種以 DEA 法來研究的議題大量增加,也因此衍生出 多種不同模式。 CCR 模式與 BCC 模式,兩者效率衡量均以可以投入或產出兩個角度來切入,本研 19.

(27) 究是以台灣銀行業為主題,對於銀行業而言,產出主要受外在經濟因素的影響較大, 所以難以控制;反之銀行業之投入,如資金成本之控管、人員人數與薪資水準以及固 定設備的投入,均是可控制之變數,因此 DEA 投入導向之探討方式較適合銀行業的 性質,所以下列將會以投入為主要討論。 (一). CCR 模型 Charnes, Cooper, and Rhodes (1978) 三位學者以 Farrell (1957)原始的單一產出模. 型為基礎,擴展至衡量多項投入及多項產出的決策單位之相對效率稱為 CCR 模型, 由投入的角度探討效率,其觀點是以目前之產出水準下,應使用多少之投入方為有效. 政 治 大. 率,在固定規模報酬的條件下,採用線性規劃模型求出生產邊界,並評估每一決策單. 立. 位(DMU) 的相對效率,並將其定名為資料包絡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 國. 學. DEA)。. CCR 模型如下:. ≤1. y. a l 𝑗 = 1, … , 𝑛 i v n Ch engchi U. er. ∑𝑚 𝑖=1 𝑣𝑖 𝑥𝑖𝑗. ∑𝑚 𝑖=1 𝑣𝑖 𝑥𝑖𝑘. n. s.t.. ∑𝑠𝑟=1 𝑢𝑟 𝑦𝑟𝑘. sit. io. ∑𝑠𝑟=1 𝑢𝑟 𝑦𝑟𝑗. ‧. Nat. 𝑚𝑎𝑥𝑢,𝑣 . ℎ𝑘 =. 𝑢𝑟 ,𝑣𝑖 > 0 𝑖 = 1, … ,𝑚,𝑟 = 1, … . ,𝑠 (3.1) 其中 ℎ𝑘 代表第k個DMU之技術效率值 𝑦𝑟𝑗 代表第j個DMU之第r項產出值 𝑥𝑖𝑗 代表第j個DMU 之第i項投入值 𝑢𝑟 代表第r項產出之權數 𝑣𝑖 代表第i項投入之權數 在(3.1)式中,目標函數為分式的型態,而非線性規劃式,求解不易且會產生無窮 多解的情形,因此先令(3-1)式中目標函數的分母∑m i=1 vi xij = 1,再加入限制式中,原 20.

(28) (3.1)式中之不等式,分子與分母同乘以∑m i=1 vi xij,轉換成線性規劃模式,轉換後型態 又分兩種,一種為投入導向(input-oriented),另一種為產出導向(output-oriented)。因 本研究採用投入導向,投入項加權組合值為 1,求產出項加權組合值最大,轉換後的 型式為(3.2)式:. 𝑚𝑎𝑥𝑢,𝑣 ℎ𝑘 = ∑𝑛𝑖=1 𝑢𝑟 𝑦𝑟𝑘 ∑𝑚 𝑖=1 𝑣𝑖 𝑥𝑖𝑘 = 1. s.t.. 政 治 大. ∑𝑚 𝑖=1 𝑢𝑟 𝑦𝑟𝑗 − 𝜆𝑗 ≤ 0. 立. 𝑟 = 1, … , 𝑠. ‧. ‧ 國. (3.2). 𝑖 = 1, … , 𝑚. 學. 𝑢𝑟 ,𝑣𝑖 > 0. 𝑗 = 1, … , 𝑛. 可再將(3.2)式轉換為對偶型態,減少限制式的個數使該模式的計算更具效率: ℎ𝑘 = 𝜃𝑘. n. al. er. io. sit. y. Nat. 𝑚𝑖𝑛𝜃,𝜆. s.t.. Ch. ∑𝑛𝑗=1 𝜆𝑗 𝑥𝑖𝑗. e n≤g𝜃𝑘c𝑥h𝑖𝑘 i. ∑𝑛𝑗=1 𝜆 𝑗 𝑦𝑟𝑗 ≥ 𝑦𝑟𝑘 𝜆𝑗 ≥ 0. iv n U𝑖 = 1, … ,𝑚 𝑟 = 1, … ,𝑠 𝑗 = 1, … ,𝑛. (3.3) 其中, 𝜃𝑘 代表第 k 個 DMU 之技術效率值 𝜆𝑗 代表各個 DMU 之權數 沿用上述 CCR 模型的變數定義並只考慮投入導向,BCC 模型如(3.4)式:. 21.

(29) 𝑚𝑎𝑥𝑢,𝑣. ∑𝑠𝑟=1 𝑢𝑟 𝑦𝑟𝑘 − 𝑢𝑘. ℎ𝑘 =. ∑𝑚 𝑖=1 𝑣𝑖 𝑥𝑖𝑘 = 1. s.t. ∑𝑠𝑟=1 𝑢𝑟 𝑦𝑟𝑗 − ∑𝑚 𝑖=1 𝑣𝑖 𝑥𝑖𝑗 − 𝑢𝑘 ≤ 0. 𝑗 = 1, … ,𝑛. 𝑢𝑟 ,𝑣𝑖 > 0 𝑖 = 1, … ,𝑚,𝑟 = 1, … . ,𝑠. (3.4). 其中𝜇𝑘 代表規模報酬的指標,藉由𝜇𝑘 可判斷 DMU 的規模報酬狀態: 𝜇𝑘 >0 表示 DMU 處於規模報酬遞減的狀態。 𝜇𝑘 =0 表示 DMU 處於規模報酬固定的狀態。. 政 治 大. 𝜇𝑘 <0 表示 DMU 處於規模報酬遞增的狀態。. 立. 𝜃𝑘𝑉𝑅𝑆. y. Nat. 𝑖 = 1, … , 𝑚 𝑟 = 1, … ,𝑠. n. er. io. ∑𝑛𝑗=1 𝜆 𝑗 𝑦𝑟𝑗 ≥ 𝑦𝑟𝑘. al. ∑𝑛𝑗=1 𝜆𝑗 = 1 𝜆𝑗 ≥ 0. Ch. ‧. ∑𝑛𝑗=1 𝜆𝑗 𝑥𝑖𝑗 ≤ 𝜃𝑖𝑘. sit. 𝑚𝑖𝑛𝜃,𝜆 s.t.. 學. ‧ 國. 轉換成對偶型態如(3.5)式:. engchi. i Un. 𝑗 = 1, … , 𝑛. v. (3.5). 其中θVRS k 代表第k 個DMU 的純技術效率值 y rj 代表第j 個DMU 之第 r 項產出值 y ij 代表第j 個DMU 之第 i 項投入值 λj 代表每個 DMU 之權數 BCC 模型比 CCR 模型多了∑nj=1 λj = 1,使得資料點包絡地更加緊密,CCR 模型 22.

(30) 衡量的是整體技術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 TE),而 BBC 模型則是用來衡量純粹技術 效率(Pure Technical Efficiency, PTE ),而整體技術效率與純粹技術效率的差異即為規 模效率(Scale Efficiency, SE)。本研究採 CCR 模型,先找出每一個決策單位的整體技 術效率值,再使用 BCC 模型,找出整體技術效率值中的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 四、交叉邊界分析法(Cross-Frontier Analysis) Cummins, Weiss, and Zi (1999) 於探討 1981 至 1990 年美國產險業股份(Stock)與 相互(Mutual)型態產險公司之經營效率時,發現股份與相互型態產險公司屬於不同效 率前緣,因此提出在比較股份與相互二個不同組織型態公司效率的差異時,應衡量相. 政 治 大. 對於每一產險公司之投入產出,股份與相互型態產險公司之各別效率前緣(Separate. 立. 圖 3-1-1 交叉邊界圖. ‧. n. al. c. er. io b. sit. y. Nat. (Yt,Xt). a. Ch. engchi e. d. O. 學. X2 /Y. ‧ 國. Frontier)之距離差距,以比較何類產險公司之各別效率前緣較具效率。. i Un. v. f (Yc,Xc). LT(y). LC(y ) 參考 cummins et al(1999). X1 /Y. 本研究利用 Cummins et al. (1999)交叉邊界分析方法比較台灣銀行業與中國銀行 業之效率,以圖 3-1-1 之簡化圖形說明:假設產出與投入之間具固定規模報酬(Constant Return to Scale),以兩種要素投入(X1、X2)來生產一單位的產出(Y) 。圖中 LT(y)、LC(y) 分別代表台灣銀行業及中國銀行業的各自效率前緣(Separate Frontier)。對於台灣銀行 23.

(31) 業 b 而言,LT(y)為其效率前緣,其對於 LT(y)所產生之技術效率值為 Tt(yt,xt),代表 台灣銀行業在台灣之效率前緣下所得出的技術效率值,Tt(yt,xt) = oa/ob <1,而台灣 銀行業在中國之效率前緣下所得出的值為 Tc(yt,xt),台灣企業於 LC (y)所產生之交叉 效率前緣技術效率值 Tc(yt,xt) =oc/ob >1。對於中國銀行業 e 來說, LC (y)為其效率 前緣,其對於 LC (y)所產生之技術效率值為 Tc(yc,xc),代表中國銀行業在中國之效 率前緣下所得出的技術效率值,Tc(yc,xc) = od/oe <1,而中國企業在台灣之效率前 緣下所得出的值為 Tc(yt,xt),中國銀行業於 LT(y)所產生之交叉效率前緣技術效率值 Tt (yc,xc) = of/oe >1。依「相對效率」之定義,效率前緣係由最具效率之 DMU 所. 政 治 大. 組成,所以每一 DMU 均應在效率前緣之上或之內,不會出現效率值大於 1 的情況;. 立. 若 b、e 企業所計算出的交叉效率前緣技術效率值大於 1,則表示台灣企業 b (中國. ‧ 國. 學. 銀行業 e)要以中國銀行業(台灣銀行業) 之技術來生產自己的投入產出是不可行的, 表示台灣銀行業(中國銀行業)要利用自己的經營技術生產 b(e)的產出才會具有技術. ‧. 主導性。. Nat. sit. y. 由於中國銀行業與台灣銀行業發展始點與產業政經環境不同,因此現況發展也不. n. al. er. io. 相同,推測兩者可能分屬不同之效率前緣,而如果直接將兩個分屬不同效率前緣的樣. i Un. v. 本作分析比較則較不具意義,所以本研究為衡量中國銀行業與台灣銀行業之效率比較,. Ch. engchi. 確認兩者為不同效率前緣,將進一步使用 Cummins et al. (1999)交叉邊界分析法,比 較台灣公司以及中國公司之效率。 首先使用Tt (Xt ,Yt )與Tc (Xc ,Yc )分別代表台灣及中國銀行業於各自技術效率前 緣下之效率值。Tc (X t ,Yt )代表台灣銀行業於中國技術效率前緣下之效率值; Tt (Xc ,Yc )代表中國銀行業於台灣技術效率前緣下之效率值,根據 Cummins et al. (1999)之 F 比例,F 比例計算方式如下:中國公司之 F 比例計算式為Fc (Xc ,Yc ) = 1 − Tc (Xc ,Yc ) Tt (Xc ,Yc ). ,若 F 比例大於 0,代表中國公司的技術效率前緣對於自己的投入產出,優. 於台灣公司;若 F 比例小於 0,則代表台灣公司的技術效率前緣優於中國公司。以台. 24.

(32) T (X ,Y ). 灣公司為例,F 比例計算式為Ft (Xt ,Yt ) = 1 − T t (Xt ,Yt ),若 F 比例大於 0,代表台灣 c. t. t. 公司的技術效率前緣對於自己的投入產出,優於中國公司;若 F 比例小於 0,就代表 中國公司的技術效率前緣優於台灣公司。. 五、威爾卡克森兩樣本檢定(Wilcoxon two-sample test)與中位數檢定(The Median Test) 由於 DEA 所計算出之效率值不是 0 與 1 之間之常態分配,本研究將樣本區分為 中國樣本與台灣樣本,使用無母數檢定方法中之威爾卡克森兩樣本檢定(Wilcoxon. 政 治 大 自效率前緣與共同效率前緣下所得出之效率值中位數是否相等。若兩者中位數在統計 立. two-sample test)與中位數檢定(The Median Test)以檢定期中為數,首先分別檢定其於各. ‧ 國. 學. 上有顯著不相同,則表示中國銀行業與台灣銀行業之效率前緣不同,而後續研究需將 兩邊樣本各自分別探討。. ‧. 六、縱橫資料迴歸模型(Panel Data Regression Model). Nat. sit. y. 本研究之樣本資料選自 2008 至 2013 年中國樣本與台灣樣本中的財務資料及公司. n. al. er. io. 治理資料,資料具有橫斷面(Cross-section)及時間序列(Time-series)的特性。多數研究. i Un. v. 衡量時間序列(Time-series)與橫斷面(Cross-section)資料時,係多採普通最小平方模型. Ch. engchi. (Ordinary Least Squares Model,OLS Model)作為分析,但 Kalton, Kasprzyk, and McMillen (1989)認為,如使用普通最小平方法來分析時,較易產生偏誤。本研究為克 服此問題,改採縱橫資料迴歸模型,此方法能同時處理橫斷面及時間序列特性,除在 橫斷面資料方面,可得出與傳統橫斷面估計方法相同之結果外,在兩分析方法比較時, 能有一致基礎外,也能估計各自公司的自變數參數,並對所有公司具相同影響力之控 制變數列入考慮。 在縱橫資料下,需將每橫斷面單位(Unit)資料依時間序列順序排列後,再堆積 (Stack)每一橫斷面樣本,能在進行估計時,同時捕捉橫斷面及時間序列的影響效果, 此效果是使用最小平方法所沒有。. 25.

(33) 縱橫資料基本迴歸模型如方程式(3.6)式所示: 𝑌𝑖,𝑡 = 𝛼𝑖 + ∑𝐾 𝑘=1 𝛽𝑘 𝑋𝑘𝑖,𝑡 + 𝜀𝑖,𝑡. (3.6). 其中,i =1, 2, 3,…, N,代表在相同時間下,橫斷面上不同的公司 t = 1, 2, 3,…,T,代表研究樣本取樣期間 𝑌𝑖,𝑡 為第 i 公司在第 t 期時,應變數的值. 政 治 大. Xki,t 為第 i 公司在第 t 期時,第 k 個自變數的值. 立. 𝜀𝑖,𝑡 為第 i 公司在第 t 期的隨機誤差,且 E(𝜀𝑖,𝑡 ) = 0,Var(𝜀𝑖,𝑡 ) =σ2 ,. ‧ 國. 學 ‧. 當𝑖 ≠ 𝑗或𝑡 ≠ 𝜏時,則 E(𝜀𝑖,𝑡 , 𝜀𝑗,𝜏, ) = 0. y. sit. n. al. er. io. 數值. Nat. 𝛽𝑘 : i =1, 2, 3,…, K 為各自變數之迴歸係數,且假設為固定常. v. 𝛼𝑖 : i =1, 2, 3,…, N 代表迴歸式之截距項. Ch. engchi. i Un. 在縱橫資料迴歸分析中主要有下列兩種方法:一為「固定效果」(Fixed-Effective) 模型,視其為不隨時間變化的固定要素;一為「隨機效果」(Random-Effective)模型, 此模型是視其為隨機變動的因素。 (一) 固定效果模型(Fixed Effective Model) 固定效果模型可稱最小平方虛擬變數模型(Least Square Dummy Variable Model), 適用在橫斷面與時間序列並存的樣本有不相等截距的情形。當分析固定效果模型時, 假設截距項αi 固定不變,代表個別樣本存在差異性不受到時間的影響改變,並以加入 虛擬變數,來衡量未被觀察到的變數(Unobserved Variable)對模型之影響,利用虛擬變 數將差異反應在截距項上,進而分析個體間的差異,並使模型的共變異數縮小。固定. 26.

(34) 效果模型又可分為「一元固定效果」(One-Way Fixed Effect)及「二元固定效果」 (Two-Way Fixed Effect),其模型分述如下: 1.. 一元固定效果模型 (One-Way Fixed Effect Model) 單獨考量橫斷面或時間序列,稱為一元固定效果模型,如(3.7)式所示。 𝑘 𝑌𝑖𝑡 = ∑𝑁 𝑗=1 𝛼𝑖 𝐷𝑗𝑡 + ∑𝑘=1 𝛽𝑘 𝑋𝑘𝑖𝑡 + 𝜀𝑖𝑡. (3.7). 其中,𝛼𝑖 代表截距項係數. 政 治 大. 𝛽𝑘 代表函數的斜率項係數,且在一定期間內為不變常數. 立. 𝑌𝑖𝑡 代表個體 i 在時間 t 的應變數值. ‧ 國. 學. 𝐷𝑗𝑡 代表固定每個橫斷面不同結構。以虛擬變數表示,. ‧. 當 i=j 時,𝐷𝑗𝑡 = 1;當𝑖 ≠ 𝑗時,𝐷𝑗𝑡 = 0. y. Nat. n. al. er. io 𝜀𝑖𝑡. sit. 𝑋𝑘𝑖𝑡 代表第 i 個樣本在第 t 期第 k 項自變數的值. i Un. v. 代表第 i 個樣本在第 t 期的隨機誤差,且 E(𝜀𝑖,𝑡 ) = 0,Var(𝜀𝑖,𝑡 ) =σ2. Ch. engchi. 固定效果模型的假設是個體間存在顯著的差異,且不存在時間序列上差異。如果 個體的差異不明顯,則採用最小平方法對縱橫資料進行估計即可。因此,如固定效果 模型之假設不成立,則應有下列之關係: H0 : α1=α2=α3=α4=……=αn 根據 Batagi (2003)之研究,採用 F-test 檢定上述假設,其統計量如(3.8)式所示:. F= 其中. 2 2 (𝑅𝐹𝐸 −𝑅𝑂𝐿𝑆 )⁄(𝑛−1) 2 ⁄(𝑛𝑇−𝑛−𝐾) 1−𝑅𝐹𝐸. ~ Fn-1. n-1 代表線性限制式的數目 27. ,nT-n-K. (3.8).

(35) nT-n-K 1 代表未受限制模型之自由度 2 𝑅𝐹𝐸 表示固定效果迴歸式的判定係數. 2 𝑅𝑂𝐿𝑆 表示最小平方法迴歸式的判定係數. 如果拒絕虛無假說,則應使用固定效果模型。 2.. 二元固定效果模型 (Two-Way Fixed Effect Model) 本研究採用二元固定效果模型,該模型是同時將群集效果與時間效果一起考慮之. 政 治 大. 模式,其公式如(3.9)式所示。. 立. 𝑘 𝑇−1 𝑌𝑖𝑡 = 𝛼0 + ∑𝑁 𝑗=1 𝛼𝑖 𝐷𝑗𝑡 + ∑𝑟=1 𝛾𝑡 𝐸𝑟𝑖 + ∑𝑘=1 𝛽𝑘 𝑋𝑘𝑖𝑡 + 𝜀𝑖𝑡. (3.9). ‧ 國. 學. 其中,𝛼0 代表方程式的截距項. ‧. 𝛾𝑡 代表方程式時間截距項係數,t=1,2,…,N. y. Nat. n. al. er. io. sit. 𝐸𝑟𝑖 代表虛擬變數。當 r=t 時,𝐸𝑟𝑖 = 1;當𝑟 ≠ 𝑡,𝐸𝑟𝑖 = 0. 使用縱橫資料作為迴歸分析的優點如下:. Ch. engchi. i Un. v. 1. 可降低遺漏變數(Missing Variable):. 在橫斷面或時間序列的分析中,有些影響例如企業決策、公司文化等影響不一定 都能包含在迴歸模型中,進而導致估計可能的偏誤。縱橫資料迴歸分析可處理這些未 納入模型中的變數以減少偏誤。 2. 同時分析時間序列與橫斷面資料: 辨認及衡量單純橫斷面或時間序列資料中未被發現的效應。 3. 資料型態豐富多變: 將時間序列與橫斷面資料結合分析,使樣本值包含更多的信息,可以增強其自由 28.

(36) 度與估計的有效性。 4. 控制個體異質性: 可控制橫斷面上,個體異質性與變數在時間序列的自我相關性問題,減少變數間 發生共線性可能性,以達實證研究與模型衡量上相對得到較好結果。. 第二節 研究假說 一、兩岸銀行業之技術效率. 立. 政 治 大. 本研究欲探討兩岸銀行業公司治理與經營效率,所以首先檢視兩岸銀行業是否. ‧ 國. 學. 屬於同一效率前緣,如果兩岸銀行業屬於同一效率前緣,則可將兩岸企業放入同一模 型中,分析其公司治理與經營效率之關聯性;然而若兩岸銀行業分屬不同效率前緣,. ‧. 將兩岸銀行業於各自效率前緣所得之效率值相比較則不具任何意義,所以後續實證研. io. sit. y. Nat. 究再將兩岸銀行業分為兩樣本群後,分開探討其公司治理與經營效率之關聯性。. n. al. er. 根據林良楓與古秀敏(2011)研究兩岸傳統產業的公司治理與經營績效時,結果. Ch. i Un. v. 顯示,兩岸傳統產業屬不同效率前緣。而兩岸銀行業之發展、產業環境、市場及公司. engchi. 規模之差異頗大,所以本研究預期兩岸銀行業各自存在於不同之效率前緣上。 虛無假設1-1:兩岸銀行業屬同效率前緣。 本研究接著再使用交叉邊界分析法,比較兩岸銀行業之技術效率。根據林良楓 與古秀敏(2011)之研究認為台灣傳統產業發展時間較中國傳統產業發展的早,由於台 灣之傳統產業屬在剛開放時便前往投資,並將當時的核心技術帶入中國,近年來中國 傳統產業因內需龐大加上國家支持而發展迅速,無論在規模或產值上都遠遠超過台灣, 該研究認為現階段中國傳統產業之技術效率應已優於台灣傳統產業。而在本研究當中, 兩岸銀行業的改革時間都落在1979年左右,雖然發展上兩者的起點很接近,但透明度 與開放度卻大不相同,也由於中國的市場非常龐大,因此銀行密度並沒有像台灣如此 29.

(37) 高;而台灣銀行業由於家數過多,造成競爭激烈,利潤偏低,因此發展上本研究提出 下列假說: 虛無假設1-2:中國之交叉技術效率小於台灣之交叉技術效率。. 二、股權結構與經營績效之關係 (1) 政府持股. 兩岸銀行業在過去皆為特許且被政府高度監管的特別產業,因此國有股比率普. 政 治 大. 遍偏高,但國有股代表著受政府政策影響,較無靈活的策略,造成對於公司的經營績. 立. 效,產生負面的影響。. ‧ 國. 學. 虛無假設2:國有股比率與企業經營績效不具關聯性。. ‧. (2) 機構投資人持股. sit. y. Nat. io. er. Pound(1988)提出效率監督假說認為機構投資者,在董事會監督機制中扮演重 要之角色,因其具備較充足的專業知識,以及擁有較多的人才,與一般投資大眾相比,. n. al. Ch. i Un. v. 將可以較少的監督成本監督管理者,因而使監督活動更有效率。而其所提出之利益衝. engchi. 突假說,則認為機構投資人能由公司有關的活動中獲得好處,當管理者與機構投資人 的獲利有所衝突時,機構投資人可使用投票權與其抗衡,支持能使其獲利之管理者, 因而使得管理者迎合機構投資人之需求,而非重視整體公司價值極大化。 中國放寬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銀行的條件,主要是認為開放外資的正面影響大 於負面影響,從 2003 年開始,中國就逐漸撤銷進入障礙,鼓勵外資參與中國銀行業 的經營,雖然對於這類的研究非常多,但結論卻恰好相反。. 虛無假設3-1:國內機構法人持股率與企業經營績效不具關聯性。. 30.

(38) 虛無假說3-2:國外機構法人持股率與企業經營績效不具關聯性。. 三、 獨立董事比例 獨立董事負責監督公司的運作,在公司內扮演監督管理者的角色,並且加強董 事會的功能與職責,因此通常都認為獨立董事制度能對公司產生正面的影響。 閆菲(2011)透過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的傳導機制,分析完善上市公司 治理結構方面機構投資者的參與與對上市公司績效產生影響,發現完善的獨立董事制 度對公司治理與績效有正相關。. 政 治 大 王淑芬(2008)以金融公司為例,研究公司治理、股權結構級機構投資人持股之 立. ‧ 國. 學. 關聯性。其研究結果顯示,設立獨立董事則對長期市場績效有正向關係。. ‧. 虛無假設4:獨立董事比例與企業經營績效不具關聯性。.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1. i Un. v.

(39) 第三節 為變數衡量與定義 資料. 表 3-3-1 投入產出樣本選擇表 方法 投入. 林銘宏(2009). 仲介法. 劉書廷(2008). 仲介法. 蔡鎤銘與鄭鳴(2009). 生產法與仲 介法的折衷. 王克陸、彭雅惠、陳 美燁(2007) 張敏瑛(2014). 仲介法 仲介法. 立 仲介法. ‧ 國. Noulas (1997). 存款、員工人數、固定 利息收入、放款、 資產帳面金額 其他收入 利息支出、營業費用、 利息收入、非利息. 政 存款治 大. 收入、放款及貼 現、投資 營業費用,支付的利 客戶存款,佣金及 息,資本支出和固定資 手續費收入、放款 產 固定資產、 人事費 流動資產、放款、 用、存款 投資 營業費用、利息費用. er. 生產法. n. al. 預收款、存款、投 資 員工人數、租金費用、 多項財務比率 營業費用. sit. 仲介法. io. (本研究整理). y. Nat. Bhattacharyya, Lovell and Sahay(1997) Sherman and Gold (1985). 利息收入、非利息 收入 利息收入、手續費 與傭金收入 總存款、營業毛利. ‧. 仲介法. 利息支出、非利息支 出、用人費用 淨值、人事費用、利息 費用 店舖數、員工人數及用 人費用. 學. Roozbeh and Alam-Tabrizb(2014). 產出. Ch. engchi. 32. i Un. v.

(40) 本研究為銀行業投入效率之分析,由於銀行業之投入與產出項眾多,在參考相 關國內外文獻後,決定以下列投入產出為研究項目,並採仲介法之觀點來衡量投入產 出變數選取: 表 3-3-2 本研究使用之投入產出項目 投入樣本 利息費用 手續費費用 營業費用. 銀行業收取大量資金後,產生相關的費用。 為銀行主要業務支出之一。 為該產業的日常營運項目,包含了薪酬費用與折舊費用。. 存款 資本. 一般存款和銀行存款定期與活存等存款。 股本與資本公積。. 放款 投資損益 投資. 逐漸增加的趨勢。 一般放款、銀行間放款、各類放款、透支等。 銀行進行投資所獲得的經濟利益。 銀行所做的投資業務。. ‧. ‧ 國. 學. 利息收入 手續費收入. 治 政 大 代表利用大眾資金,貸與需要資金之人而所產生的利息 立 由於近年來各銀行間利差減少,銀行業務產生改變,此類的比重有. 產出樣本. io. sit. y. Nat. n. al. er. 第四節 為實證研究模型. Ch. engchi. i Un. v. 根據上述假說本研究針對本研究兩岸銀行業結構下列縱橫資料迴歸模型。 𝑌𝑖 =𝛽0 +𝛽1NATION+𝛽2DOMESTIC+𝛽3FOREIGN+𝛽45 INDEP+𝛽5 𝐿𝑁𝑆𝐼𝑍𝐸 +𝛽6 𝐿𝐸𝑉 +𝜀𝑖𝑡 +𝛾𝑡 (3.20). i=1,2,3 𝛾𝑡 代表方程式時間截距項係數,t=1,2,…,N. Y1 =整體技術效率值. 33.

(41) Y2 =純技術效率值 Y3 =規模效率值 NATION:國有股比例 DOMESTIC:境內法人持股比例. FOREIGN:境外法人持股比例 INDEP:獨立董事比例. LNSIZE:公司規模.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LEV:負債比率. ‧. 第五節 樣本採樣與資料來源. n. al. er. io. sit. y. Nat. 一、資料來源. Ch. engchi. i Un. v. 中國公司樣本為中國政策性銀行、大型商業銀行與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相 關基本資料、財務報表與公司治理變數等資料,取自國泰安中國研究系列數據庫 (CSMAR)與台灣金融研訓院中國銀行業資料庫(TBF)。台灣樣本為台灣證券交易所上 市、上櫃之公司之相關基本資料、公司治理變數與財務報表等資料來自台灣經濟新報 社資料庫(TEJ)。. 二、樣本選取. 本研究是以兩岸銀行業為研究對象,對於銀行的選擇上,皆選擇全國性的銀行, 中國的部分為5家大型商業銀行、3家政策性銀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共20. 34.

(42) 家的樣本;台灣部分為26家一般性銀行,研究期間為2008~2013,共六年的研究時間, 中國總樣本量為120筆;台灣總樣本量為156筆。 由於公司治理變數的部分只有國泰安資料庫與TEJ資料庫有缺漏,所以造成部 分銀行的資料不完整,台灣樣本在效率分析時總共使用了156個,但在公司治理只剩 下144個,中國樣本在效率分析時共用了120個,在公司治理只剩下66個。 由於台灣金融業有金融控股法,故金控底下的銀行皆為受金控公司百分百持股 的子公司,但中國金融業並沒有類似台灣的金控法,所以為了讓兩者的比較具有一致. 政 治 大. 性,在選擇台灣銀行業股權結構上,是以金控母公司的股權結構當作本次研究的變數. 立. 依據。.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5. i Un. v.

(43) 第肆章、實證結果 本章包含三個部分:第一節為資料包絡分析法投入與產出變數的敘述性統計; 第二節針對兩岸銀行產業效率前緣進行比較分析,依據兩岸銀行業在共同效率前緣及 各自效率前緣效率值的敘述性統計並衡量兩岸銀行業之交叉效率;第三節為兩岸銀行 業公司治理的敘述性統計與公司績效之關聯性比較及檢驗各自變數間共線性. 第一節 投入及產出變數之敘述性統計 本節使用資料包絡分析法投入與產出之變數做敘述性統計。台灣有效樣本為26. 治 政 大 家銀行,共六年,總樣本量為276筆;中國有效樣本為20家公司,共六年,總樣本量為 立 120筆。投入與產出變數敘述性統計量如表4-1-1表示。. ‧ 國. 學. 由表4-1-1可知,在投入變數部分,中國銀行業在利息費用項,平均為3千6百. ‧. 億,最大為1兆6千億元,最小值為74億元,規模最大與最小差了226倍;台灣銀行業在. y. Nat. n. al. er. io. 了56倍。. sit. 利息費用項,平均為1百億元,最大為6百億元,最小值為11億元,規模最大與最小差. Ch. engchi. i Un. v. 中國銀行業在營業費用項,平均為1千7百億元,最大為8千5百億元,最小值為 39億元,規模最大與最小差了217倍;台灣銀行業在營業費用項,平均為110億元,最 大為370億元,最小值為18億元,規模最大與最小差了20倍。 中國銀行業在存款項,平均為15兆元,最大為79兆元,最小值為2千5百億元, 規模最大與最小差了305倍; 台灣銀行業在存款項,平均為1兆元,最大為3兆7千億 元,最小值為240億元,規模最大與最小差了153倍。 中國銀行業在資本項,平均為6千2百億元,最大為2兆4千億元,最小值為120 億元,規模最大與最小差了190倍;台灣銀行業在存款項,平均為5百億萬元,最大為1 千8百億元,最小值為93億元,規模最大與最小差了19倍。 36.

(44)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中國銀行業規模較為集中,且與沈中華(2014)金融機構在 中國的挑機會與挑戰敘述相符合,中國銀行業規模集中在前中國五大銀行。. 中國樣本 變數. 表 4-1-1 投入與產出變數敘述性統計量 N 平均值 標準差 最小值. 產出變數 利息收入 手續費收入 投資收益 投資. 120 120 120 120. 放款 投入變數 利息費用 營業費用. 120 1,053,937.00 1,167,623.00 120 35,998.53 37,662.64 120 17,212.97 22,080.24. 17,897.10 4,955,580.00 734.33 166,212.00 396.16 85,978.80. 手續費用 存款 資本. 120 120 1,552,680.00 1,973,494.00 120 62,473.46 75,443.12. 4.13 6,259.62 25,945.50 7,930,980.00 1,292.31 245,582.00. 治 政 673.46 1,007.92 大 平均值. io. n. al. 最小值. 最大值. 1,636.82 230.05 474.81 15.45 415.55 - 1,395.48. 8,511.31 2,637.43 3,473.78. 19,091.98 59,266.10 943.35 690.66 55.17 82,266.48. 5,694.42. Ch. y. 21,679.03 74,512.98 1,019.38 1,114.64 62.67 104,278.00. v. 154.67 6,337.07 110.43 181.93 1.31 2,473.53. 108,087.00 230,585.60 6,192.26 3,698.82 245.32 376,760.40. 3,622.17. 936.58. 18,014.50. er. Nat. 156 156 156 156 156 156 156. 2,289.39 470.55 206.35. 標準差. sit. N. ‧. ‧ 國. 立. 產出變數 利息收入 156 手續費收入 156 投資收益 156 投資 放款 投入變數 利息費用 營業費用 手續費用 存款 資本. 89,700.68 1,250.49 392,958.00 14,875.36 27.75 68,947.20 2,730.39 - 2,087.76 17,685.30 604,308.60 4.71 2,411,100.00. 學. 台灣樣本 變數. 80,495.24 9,958.96 1,144.46 474,252.20. engchi. i Un. 註一:投入產出變數皆以新台幣千萬元為單位 註二:中國樣本已用各年度CPI調整後,再按個年度平均人民幣兌換台幣匯率進行換算. 37. 最大值.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 “A Study of School District Efficiency in New York State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Vol.56, No.7, p.2502A (1995).. L.,

Key Words: communit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s,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munity and villag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第一章

The activities and the annual report about the largest brokers of cross-strait business provided information at the end, giving the analysis of the cross-strait actual

R.(1990), “Guidelines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Western Massachusetts :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pproach,”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Measuring managerial efficiency in non-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An application of two-stag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echnique. (2008).Efficiency decomposition in two-stage data

Through data analysis, this research discovers that Business Management division has superior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with stable efficiency values and it could be a reference

Key words: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Distribution Industry, Operation Efficienc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Balanced Scorecard... 第二節

• 共選錄 13 篇海內外學者發表的學術論文,議題包含「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