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企業型政府與電影產業:以台灣、韓國電影產業發展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企業型政府與電影產業:以台灣、韓國電影產業發展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企業型政府與電影產業: 以台灣、韓國電影產業發展為例 政 治. 大. 立 Government and Film Industry: Entrepreneurial. ‧ 國. 學. Taiwan’s and Korea’s Film Industry..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冷則剛 博士 研究生:蔣如嵐 撰. 中華民國一○六年五月 I.

(2) 謝辭 經歷了一年的撰寫過程,論文終於順利完成了,在此特別感謝冷則剛老師的 悉心指導,每當遇到寫作瓶頸與困難時,總是願意花時間與我討論,釐清我的思 緒及提供很多學術理論與寫作方向,讓論文更具有份量,並得以按照自己每個階 段的規劃完成進度。同時也感謝口試委員林超琦老師、劉嘉薇老師與蔡韻竹老師 給予我的論文中肯的建議,點出我寫作上的問題,讓論文內容更加詳盡與完整。 且在論文口試後亦持續的給予協助與關心,讓我在寫作上更有動力,精益求精。. 政 治 大 在這一年多寫作過程中,政大政治系的師長、助教、同學們一直都給予很大 立. ‧ 國. 學. 的協助,感謝盛杏湲老師時常給予關心、蔡中民老師主動來了解我的論文內容, 提供相關文獻資料。另一方面,感謝政治系辦的薏瑋助教、詠雯助教、銀珍助教. ‧. 在行政流程上給予很大的協助,更是時時刻刻的關心學生的近況,總是能即時的. sit. y. Nat. 給予幫助。同時也感謝在求學生涯中認識了一群共同學習、互相幫助的朋友們,. n. al. er. io. 感謝其均、佳葳、博智、宏哲、淑方在課業及生活上給予過的幫助與支持。. Ch. engchi. i n U. v. 最後感謝父母家人的關懷與鼓勵,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默默支持,以及荳荳 總是在我寫作時陪在我身邊。論文寫作的這一年,雖辛苦卻也充實,感謝曾經給 予過協助的各位,讓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放心寫作,順利的在學生生涯劃下一個 美好的句點。. 蔣如嵐 謹誌於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民國一零六年六月二十日.

(3) 摘要. 台灣與韓國同在 2000 年前後開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電影是其中一項重要 的發展項目。電影產業包含的專業層面廣,具有帶領文創產業發展的角色。兩國 的電影產業各自經歷過輝煌期,然而發展至今,台灣電影不管是在產量、數目、 票房上皆不及韓國,本文企圖去探究造成今日電影發展局面差異的原因。. 本文的研究觀點認為台灣與韓國在電影產業上發展的最大差異在於是否提. 政 治 大 造,而在創造電影友善環境的過程中,政府部門若能融入企業家精神,轉向領導 立. 供一個友善電影發展的環境契機,友善環境必須依靠政府、企業、社會去共同打. ‧ 國. 學. 式、追求市場導向、目標導向、滿足顧客需求的企業型政府,將有助於電影產業 的振興。因此本文以文獻分析去進行台灣與韓國兩者的比較研究,從企業型政府. ‧. 的特色出發,去分析兩國在政府決策、政府組織、電影產業結構、電影資金、經. al. er. io. sit. y. Nat. 濟環境及企業結構等方面的差異,企圖找出台灣電影產業外來的出路。. v. n. 關鍵詞:電影產業、文化創意產業、企業型政府、企業家精神. Ch. engchi. II. i n U.

(4)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 1 第二節、文獻回顧 ............................................................................................... 6 第三節、研究架構 ............................................................................................. 13 第四節、研究方法 ............................................................................................. 19 第五節、章節安排 ............................................................................................. 22 第二章 政府與電影產業 ......................................................................................... 23 第一節、台灣的電影相關政策 ......................................................................... 23 第二節、韓國的電影相關政策 ......................................................................... 40 第三節、小結 ..................................................................................................... 48 第三章 企業與電影產業 ........................................................................................... 49 第一節、台灣電影融資管道 ............................................................................. 50 第二節、韓國電影融資管道 ............................................................................. 61 第三節、小結 ..................................................................................................... 74 第四章 企業型政府與電影產業:台灣與韓國比較 ............................................... 76 第一節、企業型政府與電影產業 ..................................................................... 76 第二節、台灣與韓國電影產業之比較 ............................................................. 80 第三節、兩國企業結構之比較 ......................................................................... 84 第四節、小結 ..................................................................................................... 8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sit. n. al. er. io. 第五章 結論 ...............................................................................................................91 第一節、主要論點 ............................................................................................. 91 第二節、研究貢獻 ............................................................................................. 98 第三節、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 100 參考資料.................................................................................................................... 101 附錄............................................................................................................................ 107. Ch. engchi. III. i n U. v.

(5) 表目錄 表 1、文創產業平等分數對應表 ............................................................. 66 表 2、2016 年韓國四大電影發行商發行之前 50 名電影作品 .............. 70. 圖目錄 圖 1、研究架構圖 ..................................................................................... 13 圖 2、文化部組織職掌 ............................................................................. 84 圖 3、2016 年全球創新企業排行榜 ........................................................ 8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一、研究動機與研究背景. 2016 年 9 月韓國電影《屍速列車》在台灣上映,1故事除了呈現被喪屍追逐. 政 治 大 間造成討論,在台上映一個月突破 13000 萬的票房,一時間有關電影的話題都聚 立 的緊張片段外,也描述了在面對危難時人性的面貌,精采緊湊的劇情瞬間在影迷. 焦在《屍速列車》上。如同過去的韓國賣座片,當《屍速列車》的票房開出紅盤. ‧ 國. 學. 時,輿論開始討論韓國電影為什麼成功?韓國影視產業為什麼可以席捲全亞洲,. ‧. 甚至影響力擴散到全球?不免俗的比較的心態也會出現,為什麼台灣拍不出這種. y. Nat. 電影?台灣電影甚麼時候落後韓國電影這麼多?這些討論我們都不陌生,每當韓國. er. io. sit. 電影賣座時,都會出現一波檢討聲浪,這也引起吾人的興趣去閱讀一些有關韓國 與台灣的電影產業學術文章,然而看完後我的態度轉向悲觀,為什麼台灣人總會. al. n. v i n 在韓國電影成功後開始反思我們落後韓國多少呢?這似乎暗示著台灣人覺得台灣 Ch engchi U. 電影有能力追上韓國電影,但電影產業的振興並不是紙上談兵,其牽涉的層面廣 且複雜,更需要龐大的資金協助,吾人認為台灣的電影產業要提振,必須先清楚 的找出差距在哪裡,並對症下藥的根治,才有振興電影產業的可能,因此本文試 圖透過比較韓國與台灣電影產業在政策、資金與人才三個面向上的比較,來找出 台灣電影產業的出入。. 電影產業是文化發展的火車頭,更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龍頭,一部電影作品誕. 1. 《屍速列車》於 2016 年 9 月在台灣上映,在台票房突破三億四千萬新台幣,創下在台活屍片 票房紀錄。. 1.

(7) 生的過程中牽涉到幕前幕後數百位工作人員,從無到有的過程中需要編劇、導演、 演員、片場工作人員、製片公司、發行商、電影院相互的配合,且電影產業是一 項風險大的投資,沒有一部電影內容是重複的,觀眾的口味難以捉摸,在沒有前 車之鑑的情況下,製片公司要找到願意投資的企業可說是難上加難,這種情況在 台灣更是常見,台灣的電影產業歷經起起伏伏,2008 年《海角七號》一片的賣 座讓台灣人對國片重拾信心,企業也發覺電影產業若行銷成功是可以享有獲利, 2. 這一波國片熱潮確實為台灣電影產業打了一針強心劑,隨後 2010 年《艋舺》、. 3. 2011 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4《翻滾吧!阿信》 、52012《逆光飛翔》 、. 政 治 大 續,往往一年僅成功的推出一部叫好叫座的電影作品,其他作品則乏人問津。 立. 2015《我的少女時代》,7都交出亮眼的票房成績,然而台灣賣座的電影無法連. 學. ‧ 國. 6. 反觀近年來在影視媒體產業上發展亮眼的韓國,其文化、地理背景與台灣. ‧. 相似,且與我國發展文創產業的時間點相近,為何現今兩者在電影產業的發展上. y. Nat. 差距越來越大。2016 年暑假上映的《屍速列車》全球票房突破 9920 萬美元,8又. er. io. sit. 再一次讓世界見證到韓國人在影視媒體產業上力求突破的決心,韓國文化政策不 僅口號喊的響亮,也確實能交出代表作。每當韓國在電影或電視劇上有突出的表. al. n. v i n 現時,在台灣都會掀起一波檢討我國電影發展的聲浪,從《屍速列車》這波現象 Ch engchi U. 發現,許多長期不接觸韓國電影的國人,走出電影院後發覺台灣落後韓國電影嚴 重,然而這些檢討言論的出現都代表國人對本土電影仍抱有一絲希望,當大眾在 2. 3 4. 5 6 7 8. 《海角七號》於 2008 年 8 月在台灣上映,在台票房突破五億三千萬新台幣,是台灣電影史上 最賣座的國片。 《艋舺》於 2010 年 2 月在台灣上映,在台票房突破兩億六千萬新台幣。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於 2011 年 6 月在台灣上映,在台票房突破四億兩千五百萬新 台幣。 《翻滾吧阿信》於 2011 年 8 月在台灣上映,在台票房突破八千萬新台幣。 《逆光飛翔》於 2012 年 9 月在台灣上映,在台票房突破五千萬新台幣。 《我的少女時代》於 2015 年 8 月在台灣上映,在台票房突破四億一千萬新台幣。 《屍速列車》創下 2016 年首部千萬觀眾進場的韓國電影紀錄。首日票房打破《美國隊長 3》紀 錄奪下南韓影史首日票房冠軍,動員逾 87.2 萬名觀眾,票房狂吸韓幣 65.6 億元(約台幣 2 億元)。 此片在台灣也突破紀錄,上映首日全台票房即飆破 2300 萬元,打敗由全智賢、車太鉉主演的 《我的野蠻女友》全台 2200 萬元票房紀錄。上映三日票房破億。上映兩週(10 天)票房 2.5 億元 超越布萊德·彼特主演的活屍電影《末日之戰》2.36 億票房成為台灣活屍片冠軍。. 2.

(8) 探討為何台灣定影落後韓國電影這麼多時,是否代表著我們認為台灣應該追的上 韓國,不管是民族情感認為我們不能輸韓國,或是曾經並列亞洲四小龍的舊思維 也好,都應該更理性的去分析韓國電影一次次的成功其背後的因素是甚麼?與台 灣在發展電影產業上有何差異都值得深入探究的。. 文化創意產業對一國的經濟與國家影響皆有正向的影響力,也可以提升國家 認同感,我國政府亦正視到文化創意產業襲捲全球的浪潮,在 2002 年 5 月 31 日,行政院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劃」,由經濟部、教育部、行政院新聞局. 政 治 大 計劃」 ,希望在 2008 年達到增加文化創意產業的就業人口、增加文化創意產業產 立 與文化建設委員會共同執行,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挑戰 2008:國家重點發展. 值、提高國民生活用品與活動的文化質感、建構台灣特色之文化產業,提升創意. ‧ 國. 學. 風格、作為華文世界創意產業之樞紐平台等五項目標(楊惠琳 2003)。影視產業. ‧. 成了首要提升的目標,政府期望透過提供國片輔導金的政策做為扶植電影產業的. y. Nat. 方法,從實際的成效分析,發現輔導金確實對國片在資金的籌措上提供了很大的. er. io. sit. 協助,也幫助國片在國際影壇嶄露頭角,但卻並沒有因此吸引民眾走進電影院看 國片,顯示出政府提供輔導金的政策對於國片的振興效果有待商榷。. n. al. Ch. engchi. i n U. v. 好萊塢電影是行銷全球最成功的案例,電影學者 Vitor Perkins(1972)曾針對 電影內容對好萊塢電影做了以下的定義:「好萊塢電影對閱聽者智慧要求不高, 片中的口白及表演方式易於了解,閱聽者不須具有對政治制度、社會科學、學術 語言及哲學或歷史概念的知識。在拍片形式則屬於不積極開創新奇的拍片類型, 以激起閱聽者對自我生活態度的重新審視。」這一論確實反映出電影做為娛樂產 業,其目的便是讓閱聽者在兩個多小時的聲光、畫面刺激下得到放鬆紓壓的效果, 然而台灣並不是拍不出好電影,而是賣座片不連貫,久久才出現一部叫好叫座的 作品,且普遍存在導演個人風格過於強烈、藝術性電影不易看懂及缺少創意與文 化的元素,這些台灣電影的困境並非透過制定政策或是提供國片輔導金使得解決, 3.

(9) 應該去思考政府現有的政策有哪些缺失,朝著甚麼樣的方向去調整政策,更高層 次是去思考政府該如何調整期施政作為與自我定位,因此本文希望透過其他國家 電影產業成功的案例來找出台灣電影產業未來可依循的改善方向。. 二、問題意識. 台灣的電影產業歷經起起伏伏,1987 年解嚴後,台灣的政治開創了新的一 頁,政治走向民主,人民的自由、民主、權力意識抬頭,電影工作者所能觸及的. 政 治 大 為當時面對國際外交情事打壓的怨氣找到了一個宣洩的出口,政府也意識到文化 立. 內容、題材愈來愈多元,同一時間台灣電影也在國際舞台上獲得無數獎項的肯定,. ‧ 國. 學. 立國是一可行的途徑,如同韓國金大中的政府,其深知韓國僅依靠工業立國是無 法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同樣致力於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從結果來看,韓. ‧. 國政府的決策是明智的,韓流效應襲捲全亞洲甚至是全球,不僅提升了韓國的國. sit. y. Nat. 際知名度、觀光旅遊業的成長,最直接反映在國家 GDP 的成長,韓劇周邊商品. al. n. 確實有其獨特之道。. er. io. 的熱銷,帶動了韓國的經濟成長,顯示出文化創業這種透過賣創意的軟實力展現,. Ch. engchi. i n U. v. 韓流的成功也讓其他國家紛紛想加以仿效其成功模式。當我們談論到韓國文 化產業的成功時,往往會認為是韓國政府的大力推廣是最大功臣,韓國政府設立 了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Korean Film Council,簡稱 KOFIC)、政府與企業間融資 管道暢通等等,但吾人認為文化創意產業是一項國家、企業、文化產業上下一心 共同經營方得成功的產業,當台灣一味的讚揚韓流效應的同時,是否對韓國在文 化政策上的推行徹底了解,也就是說,台灣在仿效的過程中是否有全盤複製?還 是只片面的了解到一部份,並沒有徹底剖析韓國電影產業成功背後的因素。. 4.

(10) 台灣政府提供國片輔導金並不是一個徹底振興我國電影產業的方法,反之, 輔導金政策更造成了藝術界與商業界的隔閡、國片太過於依靠輔導金、政府成了 我國最大的製片商、造成大者恆大,弱者恆弱的現象(楊士賢 2003;新境界智庫 文化政策小組 2014)。因此本文企圖從韓國在文化創意產業上的成功探討其成功 的原因,解析電影產業的發展並非單靠國家之力可以扶植,須透過社會和企業共 同合作打造。. 電影產業的振興並不是單單將他國成功的經驗複製即可,電影產業的發展好. 政 治 大 個國家電影的發展經驗並不一定適合台灣電影產業套用,因此本文認為欲振興我 立 與壞受到國家政策、經濟環境、企業結構、社會文化素養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每. 國電影,應該是在既有的電影發展模式下去進行調整,改革既有的法規政策,帶. ‧ 國. 學. 入新的施政思維,企圖改善現有電影產業的發展僵局。這一振興過程與企業型政. ‧. 府的理論相似,企業型政府是一種新的政府組織再造,強調政府在進行體制與政. y. Nat. 策運作時可以將企業家精神融入,在一個既有的生產模式中加入新的概念,從內. er. io. sit. 在特質的調整來達到創新的效果。台灣電影產業在經歷一百多年起起伏伏的發展 過程中,曾經蓬勃發展過,也曾走過黯淡落寞的發展階段。1970 年代台灣各類. al. n. v i n 型電影多元發展,電影產業曾經興盛過就表示我國曾經有過電影產業,不管是電 Ch engchi U. 影公司、電影產量、觀影人口都有一定足以讓電影產業生存的規模,然而隨著時 代的變遷,台灣電影發展走入低潮,政府該如何在這個曾經蓬勃發展過的產業中 再次找回榮景?. 企業型政府的概念認為政府在改革的過程中應扮演領導的角色,融入日標性、 市場性、滿足顧客的需求,可以為產業革新帶來更佳的效果。在此脈絡下比較我 國與韓國在電影產業上的發展差異,並從中思考我國政府在電影政策上的推行有 何待改善之處?調整的方向為何?政府在電影產業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政府在電 影產業與大企業間應扮演何種類型的媒合角色?政府如何在社會上營造出從下而 5.

(11) 上的電影發展機制?. 第二節、文獻回顧. 一、文化創意產業相關文獻. 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已經成為經濟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 分,其所創造的價值在國民經濟總量中的份額成不斷上升的趨勢,並不斷滲透到. 政 治 大. 其他的產品中(願江 2001)。21 世紀科技快速的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為全球市場. 立. 開創了新的競爭領域,帶來了新的經濟型態,成為這個世紀中最具發展潛能的朝. ‧ 國. 學. 陽產業。文創產業讓文化與經濟產生結合,以創意為核心,形成新型態的產業類 型,具有高附加價值與加乘效果,結合所產生的靈感、創意,將足以為國家帶來. ‧. 新的發展潛能、商業化的機會,進而創造經濟成長與工作機會(河凡植 2016;劉. y. Nat. sit. 曉蓉 2006)。各國政府無不爭相投入爭奪這一塊新的經濟大餅,期望在新的一波. n. al. er. io. 經濟競爭中,透過文化創意產業搶得致勝先機。文化創意產業也因此成為台灣未 來發展及轉型的契機(文建會 2003)。. Ch. engchi. i n U. v. (一)台灣電影產業相關文獻. 台灣與韓國同樣在 2000 年前後開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電影產業屬於 文化創意產業中的一項,在閱讀相關文獻後,發現探討電影發展的學術研究 多在一個框架下進行寫作,文章開頭先定義何謂文化創意產業,提出本國電 影產業所面臨到的危機,再分析他國成功案例的成功因素,最後提出政策建 議。論述的脈絡與寫作的方式多從批判的角度來檢視台灣電影產業的發展。 分析多篇探討我國電影發展的文章後,學者多點名台灣電影發展不興的原因,. 6.

(12) 大至歸類為輔導金政策的缺漏、電影資金不足、台灣電影產業發展環境不佳 (李天鐸 1997;2009;陳慧瑛 1997;楊士賢 2003 劉立行 2009;盧非易 1998)。 同樣的去分析韓國電影發展的成功因素,學者多歸納為政府大力的扶植、銀 幕配額制的施行、企業願意投注大筆資金等等 (丁祈方、曾姝瑜 2012;林 有慶 2007;郭秋雯 2010;2012)。. 從過去學者的研究可歸納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不興的幾個原因。首 先,台灣具有文化上的特色與優勢,但正式將文化創意產業化與推動文化創. 政 治 大 比一般生產事業更需要時間、金錢與才情,文化創產業可以向外代表國家的 立 意產業政策的時間不長,基礎建設與制度並未完善,而文化創意產業的建立. 形象,而國家的形象非一蹴可幾,並非靠政府或是仰賴專業部門單打獨鬥就. ‧ 國. 學. 可以達成,乃是取決於整個政府團隊,企業、人民的價值觀,基本上需要整. ‧. 個社會擁有高品質的人文社會教育及美感品味,這依賴長期扎根的文化教育. er. io. sit. y. Nat. (黃惠穗 2007)。. 其次,我國無論知識資產或文化創意產業,以往其發展環境都不理想的. al. n. v i n 原因是文化藝術的價值鏈短缺,多是文化創作者必須身兼創作者、加工者、 Ch engchi U. 經銷商再直接面對消費的群眾,從創意發想到行銷的過程中為創造出附加價 值;另一方面,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尚未形成健康的生產環境,生態結構略顯 不足,尚未形成文化創意產業的金字塔,也就是底層的文化創意人才不足、 中層的行政與製作人才仍未養成,頂端的傑出藝術家往往只有幾位(黃志全 2003)。從台灣電影產業的發展現況就可以察覺到這個畸形的文化創意產業 金字塔,默默無名電影工作者就算握有好的劇本,亦必須自己尋求資金,覓 求電影上映的機會,最終若獲得好的票房成績便有機會一舉躍上金字塔的頂 端。這些現象除了反映台灣缺乏電影產業發展的環境,相關文化產業的工作 者也不多,凸顯出台灣的文化教育仍待加強,學校欠缺培育符合產業所需求 7.

(13) 的跨領域人才,未有暢通的產學合作機制(楊雅惠 2005)。. 且台灣在文化創意產業上缺乏清楚的定位,認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是政 府的責任,政府應提供誘因讓文化從業者有利可圖。這牽涉到國家發展定位, 與政府角色的問題。過去並未將文化創意視為產業化的經營,因此缺乏可供 參考的相關資料與數據,對現代國家而言,在缺乏統計數據的情況下要做出 縝密的政策是有難度的(吳密察 2003)。本文認為缺乏資料與數據是一個階 段性的困境,但不能將此歸因於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不順的原因,因每個國家. 政 治 大 產業,既然文化創意產業是一項新興產業,勢必會有發展初期的過渡階段, 立 都有產業發展的進程,多是從農業、製造業、工商業、最後進入到文化創意. 力去填補資訊上的不足,不用過於苛責。. 學. ‧ 國. 而資料與數據上的不足,是新興產業起步階段會面對到的問題,政府需要努. ‧ er. io. sit. y. Nat. (二)政府介入文化創意產業. 依照政府介入文創產業的程度或與企業之間的關係可分為以政府主導、. al. n. v i n 以民間主導為主的兩種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政府主導型是以產業開發的方式 Ch engchi U 為主導,政府在文化與經濟間扮演連結者的角色,透過文化產業化的方式,. 尋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政府會成立專責單位來處理國家發展文化創意產 業的相關業務,主導文化創意產業的方整策略與方向,因此,政府提供需要 的協助與支援,英國、法國、韓國、台灣在文創產業的扶植上都屬於政府主 導型的發展模式。另一種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模式為民間主導型,美國是民間 主導型的發展代表,美國政府並未成立相關單位扶植文化創意產業,政府主 要的功能是透過建造基礎資訊設備、營造研發環境、協商對外通商為主的文 化產業制度基礎,以此創造出友善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空間,至於文化創意 這一塊則是交由民間去發想,政府間接提供支援(河凡植 2016)。 8.

(14) 上述兩種發展模式沒有好壞之分,從電影產業的發展成果來看,以民間 主導的美國,其好萊塢電影在國際間享有絕對性的成功;而以政府主導的英 國也是最早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國家,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更是英國電影的代 表作;韓國文化創意產業一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創造出韓流奇蹟,然而 同樣是採取政府主導的台灣電影產業,卻仍處在產量及票房不佳的狀況。這 說明了文化創意產業的扶植方式沒有一定的依循模式,兩種發展方式都可以 創造出獨特的文化創意產業。從政府主導型的韓國與台灣案例可以發掘,同. 政 治 大 了影響?又民間主導型的模式強調政府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再讓文化創業 立. 樣是政府介入產業,但卻有截然不同的發展成果,這過程中是哪些因素產生. 產業依據市場的導向,調適出適合市場口味的產業特色。在這樣的理論架構. ‧ 國. 學. 下,本文試圖去了解,若台灣與韓國在電影產業的發展上仍舊依循政府主導. ‧. 的模式,成立相關單位進行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的長遠規劃,但在過程中政府. y. Nat. 介入的程度由主導改為支援的領導模式,同時加入市場導向的發展方式,讓. er. io. sit. 電影作品更能受市場口味青睞,將兩種發展模式各取優缺點,是否可以對電 影產業帶來新的發展?. n. al. Ch. engchi. i n U. v. 從上述兩國電影產業被提點出的發展關鍵因素,本文認為政府、企業、 社會環境會對一國電影產業的發展產生關鍵的影響力,然而過去的研究多停 留在提出一國發展不利的因素,並以此去檢討電影產業的政策缺失,或是提 出政策建議,卻較少透過理論來進行分析,因此本文在深入探究台韓國電影 發展上的差異後,認為站在過去學者的研究基礎上,帶進企業型政府的理論 更能幫助釐清觀念與分析案例。. 二、企業型政府. 9.

(15) 全球在歷經 2008 年的金融風暴後,各國政府將減少國家財政赤字視為最重 要的施政目標,另一方面努力提升國家的經濟實力,在面對他國的競爭時如何脫 穎而出也是重要的挑戰,而企業型政府的概念出現有助於達到國家追求上述兩項 目標。企業型政府指的是政府的作為減少,轉而趨向領導的角色,透過企業或其 他私領域的投資讓經濟發展展現效率、彈性,同時對一國的經濟發展帶來革新的 效果。. 政 治 大 為民服務的目標,勢必要在組織運作上進行調整。企業型政府的概念出現是為了 立. 面對社會的變遷,一國的內政及外交事務都越來越多且繁瑣,政府為了達到. 解決政府部門長久以來官僚體系中職權擴張,卻未能有相應的工作績效,人民對. ‧ 國. 學. 政府出現了信心落差(confidence gap)的危機,呈現了「政府作為越多,公民觀感. ‧. 越壞」的弔詭局面。學者主張欲達到撙節成本及提高服務效能兩項目標,政府應. y. sit. io. er. 劉坤億 1999)。. Nat. 融入企業家的特質,在現有的文官體制中培養企業家精神與企業型官僚(江岷欽、. al. n. v i n 談到企業型政府的概念時不得不提到企業家精神,然而企業家精神在經濟學 Ch engchi U. 領域中是最少被人理解的。根據 Joseph Schumpeter(1949)的定義,企業家精神指 的是一個人或一群人有意願且有能力將一個新的概念放進一個已經存在的產品 或生產過程中,達到一種革新的效果,這不單單指的是一個創業的過程,而是在 一個已存在的產業或製造過程中,再創造新的商品或是建立一個新的製造過程,. 甚至可以開發出一個新的產品市場(Schumpeter 1949)。進一步的解釋,企業型政 府在進行體制或政策運作時具有變遷導向的內在特質,即企業家精神,政府面對 創新必須精神與能力同時兼顧,精神意指能夠激發創新理念的特質,而能力則是 指能將理念具體落實,並實際執行方案(江岷欽、劉坤億 1999)。在創新的過程 中,是將原來的生產要素重新排列組合,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創造新的產業績 10.

(16) 能,以面對市場的挑戰與變化,以確保企業的生存與發展(Schumpeter 1949)。歐 斯本和蓋伯勒針對美國各層級政府在創新改革方案調查研究中,所呈現的企業型 政府特質,歸結出下列特點(劉毓玲 1993):. 一、形塑導航型的政府。 二、授權公民參與監督政府。 三、鼓勵公共服務提供者之間的競爭。 四、以目標和任務為導向,而非以法規命令為策力。. 政 治 大. 五、以實際成果為施政重點。 六、滿足顧客需求。. 立. 七、強調開源,而非一味講求節流。. ‧ 國. 學. 八、具有防範未然的能力。. ‧. 九、講求分權,並鼓勵參與式管理。. er. io. sit. y. Nat. 十、市場機能優於官僚機制。. 在經濟學中,我們常說高風險高報酬,然而在新開創的產業中,風險跟報酬. al. n. v i n 不一定會有如此絕對的關係。開創產業的過程中不僅要面對科技轉變的風險,還 Ch engchi U 要承擔高度的不確定性,導致以獲利為主的大公司不願意投資。在資本主義當道. 的現代社會沒有企業願意冒風險投資具高度不確定性的產業,進而導致政府往往 必須進入投資,因此私領域的企業相較於政府組織較少有企業家精神。. 國家在創新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是具風險的研究的投資者與開創性 改革的領導者。政府的投資在新商品的開創過程中是很重要的,就如同核武的發 明,若一開始並未得到政府的支持,是很難有成效的。. 在革新的過程中會產生系統性的概念,指的就是在公與私的領域之間建立一 11.

(17) 種制度性的網絡。系統可大可小,小至公司內部產生一種系統網絡,大至全球性 的系統網絡。科技革新的程度可以與一國的經濟成長畫上等號,但這並非是線性 的成長趨勢,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要成為帶動改革的領導者,其必須擁有強大的 網絡經濟,從網絡中不同的個體或組織學習相關知識產生回饋,讓整個系統成為 生生不息的有機體。. 本文試圖從企業型政府的概念探討政府在電影產業上的行為。電影產業的相 關學術研究不論是從寫作的角度或是出版的數量,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或. 政 治 大 我國的電影產業發展,缺乏理論、形式、營運上的關注討論(李天鐸 1997)。這 立. 是中國大陸都顯得貧乏許多,而在現有的研究出版上又多以批判性的角度在探討. 些現有的研究文獻固然對電影產業發展都有顯著的助益,但本文認為電影產業的. ‧ 國. 學. 扶植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環境企機來發展,而電影產業友善的環境需要政府、企. ‧. 業、社會三方共同投入,若政府在創造適合電影產業發展的過程中,轉向以領導. y. Nat. 式、目標導向、市場導向、滿足顧客需求為首要的企業型政府,將有利於電影產. er. io. sit. 業的振興。從現今我國所面臨到電影產業萎縮的情況可發現,僅依靠政府輔導金 制度的補助是不足的,但企業仍有其營運成本的考量不敢貿然投資,此種情況與. al. n. v i n 企業家精神所描述的概念吻合C ,因此試圖從企業型政府的理論概念中去探討企業 hengchi U 在面對電影產業發展時所抱持的心態與角色,從上述十項企業型政府的特質,來 檢視政府該如何調整其扶植電影產業的作法及政策理念。. 另一方面,政府在帶領國家電影產業的革新過程中需要去建立公、私領域的 網絡系統,即是政府與企業、社會達成良好的互動合作模式,建立一套系統性的 電影生產機制,幫助電影真正走向產業化。探究系統性網絡建構的過程中,本文 首先必須了解政府、企業、社會本身在電影產業的運作模式,從中再去突破現有 的框架,達到合作的可能性。. 12.

(18) 第三節、研究架構. 從上述的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進而提出本文的研究理論。電影產業的發展 需要有良好的環境契機,友善的電影環境由政府、企業、社會共同創造。研究架 構圖如下圖 1。. 圖 1、研究架構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繪製。. 一、影響電影產業發展的因素. 談到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一般會直覺認為政府扮演著主導性的角色,政府 做為國家政策的執行者,的確可以從打造文化及創意的環境著手建造與改善,再 讓民間企業自由介入(黃惠穗 2007)。也就是說,政府是站在一個較高的視野來. 13.

(19) 處理國家文化政策的大方向,確立好未來的發展方針後,政府再帶領企業與社會 共同去發展電影產業,因此本文認為政府、企業與社會三者是電影產業發展缺一 不可的鐵三角。. (一)政府. 首先,文化創意產業涉及的範圍極大,根據台灣行政院的劃分,文化 創意產業可分為 13 項產業範疇類型,包含了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工藝、. 政 治 大 訊服務、暨互動休閒軟體等領域(行政院 2002)。政府在扶植某種產業時,往 立 設計、時尚設計、建築、電影、電視與廣播、廣告、出版、音樂、軟體與資. 往扮演各類別間媒合的角色,然而文化創意產業間差異性極大,從上述的文. ‧ 國. 學. 化創意類別中可清楚知道,各領域的專業技術截然不同,若想將工業部門上. ‧. 下游產業鏈的概念移植到文化創意產業上,有其不適宜之處,也就是說政府. y. Nat. 若想提出一個適用於各類型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可說是一大挑戰。在上述文. er. io. sit. 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困境下,發現政府從上而下的管理方式無法面面俱到, 為 了補足政府上而下管理所無法顧及的地方,開發企業與社會下而上的帶動電. al. n. v i n 影發展亦是活絡產業的一項途徑。故本文認為政府在電影產業中扮演領頭羊 Ch engchi U 的角色,具有帶動與訂定策略目標的功能,但電影產業的發展無法僅依靠政 府一己之力,在打造一國電影產業的過程中企業與社會是重要的夥伴,政府 須展現其領導國家的能力,連結產、官、學界共同發揮功能及長才。. 我國在 2004 年文建會提出的「2004 文化白皮書」(文建會 2004)可 以看到,政府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願景與目標為: 「產業文化與文化產業化, 再創經濟發展契機,以及塑造高文化、創意水準之優質社會。」在此之前, 文化創意並未被視為產業,因此缺乏相關的統計數據與資料,這對於政府擬 訂政策方向時是一大損失,在缺乏相關資料的輔佐下欲提出精準的產業政策 14.

(20) 有其難度存在(吳密察 2003)。此外,早期政府涉入的程度又是另一個難題, 在我國不同的文化創意產業立屬於不同的主管機關,主要分為經濟部、文建 會、新聞局,各單位的權責不同,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時具有不同的目標設 定,因此我國文化創意產業一直存在著定位不明確的隱憂(洪德生 2004)。 9. 2012 年文建會改制為文化部,負責我國文化藝術的業務,然而,根據文化. 部底下的組織劃分,並未有單獨針對電影產業振興的機關,仍是處在一個部 分負責多元文化領域的狀態。在此情況下,行政上的權責劃分困境、各單位 間目標不一致,更加重了我國政府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難度(經濟部 2004)。. 立. 政 治 大. 從上述台灣電影產業面臨到的困境可以看出政府部門間責任歸屬的問. ‧ 國. 學. 題。電影產業從創作到消費需經過製作、發行、映演三個階段,這三個環節. ‧. 處理的好壞都決定著一部電影的成敗。如果可以讓電影產製到消費的過程中. y. Nat. 有良好的合作模式,也就是讓電影上游與下游間能有合作的可能,讓電影工. er. io. sit. 作者更精確的掌握生產過程、市場銷售,甚至達到具有壟斷市場的能力,可 更加壯大在電影市場競爭中的影響力(盧非易 1998)。追求電影業者上、下游. al. n. v i n 的合作即是落實垂直整合(vertical C h integration)的概念,垂直整合的經營策略, engchi U 可因聯合作業、內部控制與協調、情報交換、省略上下游買賣、關係穩定等. 優點,降低成本並保障品質(馮建三 1994)。垂直整合的經營模式對電影產業 發展有利有弊,本文先姑且不論此舉對電影產業的影響,但要達到產業上下 游的整合可想而知不是件易事,這往往都需要政府出面擔任中間媒合的角 色。. (二)企業. 9. 不同的主管機關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目標不同,經濟部工業局著重提升國家經濟規模,文建 會著重藝文活動的推展,新聞局則重視網路資訊的宣傳與發行。. 15.

(21) 電影是藝術文化的一環,電影作品的產生需要藝術界跨領域的合作來產生, 從導演、編劇、演員、攝影師、場務人員等等不同的工作領域都有其專業的養成, 群聚在一起的藝術家們可以為了其電影夢而努力,不惜抵押房子只為了一圓電影 夢,也許這是電影產出的一種方式,然而當電影要朝向產業化的發展,勢必需打 造出電影產業的規模、環境、與暢通的資金管道。. 電影走向產業化的發展,就不再是不考慮成本與營收的藝術性質,企圖透過. 政 治 大 文創商品的賣點常透過創意發想、包裝設計滿足顧客的感官需求,文創商品在開 立 電影作品帶來利潤時,就必須考慮如何去進行拍攝符合市場口味的電影作品,且. 發初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挹注,以協助其度過開發成本高及利潤回收不確定性高的. ‧ 國. 學. 高風險階段。如何包裝、宣傳等等,這一連串的過程都是需要了解商業運作的經. ‧. 營模式及一筆為數不小的開銷,故師法企業的經營模式,將商業經營的訣竅融入. y. Nat. 電影產業,以及企業提供的資金挹注將是電影能否順利產出的一大關鍵,而政府. er. io. sit. 於其中扮演銜接與媒合的角色,幫助電影工作者與企業主搭上線。. al. n. v i n 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文化本身與其關連的活動、社會、環境與經濟所共合 Ch engchi U. 的現象,文化政策支持的基礎在於社會的認同與力量(古宜靈、廖淑容 2004)。. 高投資、高風險的電影產業更是如此,一部電影的成本小至上千萬,大至破億元 都屢見不鮮,這些花費需要有龐大的資金挹注,因此企業則扮演了提供資金的關 鍵角色,另一方面企業的版圖更能協助電影產業日後行銷管道的拓展,例如:韓 國的大型娛樂公司 CJ Entertainment,現在市值 3 億美元,已是頗具規模的媒體 集團,該公司並不是只投資電影產業,其將觸角延伸至娛樂、時尚、音樂、動畫、 遊戲等不同領域,拓寬了電影發展的領域、也讓韓國電影異業結盟發展更容易, 同時 CJ Entertainment 垂直整合電影的製作、發行、通路三大環節,每年投資製 作近 20 部電影,擁有 9 家戲院,91 個廳,佔韓國市場的 15%(陳良榕 2012)。 16.

(22) 二、電影產業發展好與壞的評價標準. 「哪個市場大,當然就要往那裡走!」被封為「韓流教父」的李秀滿,10一 語道出韓國將其文化推向全世界的關鍵(莊芳 2011)。文化產業透過將一國的文化 涵養向外發揚光大以創造經濟產值,在行銷的過程中可以更加鞏固國家文化價值、 讓外界了解該國的文化意涵,甚至可帶動一國的觀光收益與其他連動產業的經濟 發展。因此文化欲走向產業化固然須對其目標性的市場做全盤性的分析,找到進. 政 治 大. 入市場的關鍵點,於其中展露頭角。. 立. ‧ 國. 學. 從 2000 年前後韓國憑藉著文化立國的信念,在政府的支持下,以電視劇、 電影、音樂等文化表演形式在全球間創造出韓流旋風。我們在新聞上時常看到當. ‧. 韓國明星來台舉辦演唱會時,現場湧入大量粉絲,台下粉絲跟著台上偶像大唱韓. sit. y. Nat. 文歌的畫面,整場票房加上周邊商品場場都可創造出驚人的收入。韓流在風迷亞. al. er. io. 洲的現象我們可以解釋為「文化接近性」的原故,當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男、女主. v. n. 角同樣是黑頭髮黃皮膚的亞洲面孔時,較能拉近距離感。然而事實上,韓國流行. Ch. engchi. i n U. 文化不僅在台灣、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受到歡迎,現在就連歐洲地區都捲入「韓 流」之中。以 2016 年韓國電視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太陽的後裔》來看,不僅 僅在韓國國內或亞洲區擁有火熱人氣,這股熱潮也正往其他國家延燒中,已經銷 售至 27 個國家並翻譯製作成 32 種語言的字幕版本,觸角已延伸到全世界,在法 國坎城的建築物前,更是已經高高掛上了《太陽的後裔》的巨型海報看板(韓星 網 2016)。. 10. 李秀滿,韓國前著名歌手及企業家,在韓國首爾大學以歌手身分出道,結束歌手工作後,轉 向娛樂產業幕後發展,為 SM Entertainment 的創辦人與現任副總裁兼藝人總監。SM Entertainment 旗下擁有許多知名藝人,如東方神起、Super Junior、少女時代、以及存在時間 最長男子組合神話等,是韓國第一大娛樂公司,因此李秀滿亦被稱為韓流教父。. 17.

(23) 這些現象,不只代表了韓流正逐漸滲透全球市場,也是韓國文化邁向國際舞 台的重要里程碑。過去能夠攻下國際市場的音樂、戲劇或是動畫等產品,多以歐 美國家為主流,如今「韓國製造」卻能打破語言與文化界限,在全球各地大放異 彩,讓韓國朝著「文化強國」目標大步邁進。. 韓流旋風由電視、電影、音樂等不同娛樂型態共同創造,我們在將焦點拉回 電影產業上。韓國與台灣同樣在 2000 年前後開始發展文化產業,在電影的發展 上韓國一開始發展並不如台灣電影產業繁榮,在國家配額制的保護主義下也曾大. 政 治 大 傾銷並沒有退縮,反而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開始精進電影品質,在面對好萊塢 立 量拍攝粗製濫照的電影作品,然而在電影市場開放後,韓國電影面對外來電影的. 強勢挑戰下,仍可以保持國產電影穩定的產量。2000 年後,韓國電影在亞洲市. ‧ 國. 學. 場嶄露頭腳,洗刷過去外界認為韓國電影皆是爛片的刻板映像,外銷金額以平均. ‧. 25%的數字年年成長,2011 年更首度突破 1000 萬美元,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達. y. Nat. 到 50%的新高。韓國成為繼法國、印度後,世界上第三個保有自主電影市場的. er. io. sit. 國家(陳良榕 2012)。2016 年韓國電影仍維持在破百部的產量,且亦有代表作《屍 速列車》的出現。然而反觀台灣電影產業自 2008 年《海角七號》後,國人雖對. al. n. v i n 國片重燃一絲希望,但在產量與票房上仍無法維持穩定,2016 年台灣電影產業 Ch engchi U 無法突破 100 部,在票房成績上以豬哥亮的《大尾鱸鰻 2》1.7 億排名國片票房. 第一(盧家豪 2016)。. 一國的電影產業要能穩定的發展,勢必要有穩定且充足的產量,同時也須兼 顧電影作品的品質。透過上述的數據顯示韓國電影在產量上勝國台灣電影,從票 房成績分析亦發覺韓國電影能推出行銷國際的大片,但台灣作品多侷限在低成本 的校園電影,或是受限於文化與語言的隔閡,許多台灣電影帶有濃濃的台灣風格, 道地的方言與宗教文化特色會讓電影行銷國際增加阻礙。我們不能否認藉由電影 將台灣特色向外宣傳是一捷徑,但電影產業追根究仍是需評估成本效益的一項事 18.

(24) 業。台灣與韓國電影產業相比,近年來韓國電影產業的確有較好的表現值得台灣 電影業學習。. 三、小結. 韓國與台灣的社經背景相似,且同在 2000 年左右開始發展文化產業,然而 現今韓國在電影領域的成就上高出台灣許多,從上述兩國所面對的現象可發現, 韓國在發展電影產業上,政府扮演了重要的領導角色,具有魄力的執行相關政策,. 政 治 大 製作出適合外銷的電影作品,以此獲取韓國在國際上的能見度,更透過電影將韓 立. 同時企業大筆資金的投入讓電影產業有更好的發展根基,再以全球市場為導向,. ‧. ‧ 國. 學. 國文化行銷全球。. 與韓國相比,台灣電影產業的發展過度依賴政府的電影輔導金,此種不求回. sit. y. Nat. 報的資金挹注,無法讓台灣電影提升競爭力,更會養成電影業者過於依賴的心態。. er. io. 台灣在發展電影產業上一方面缺乏企業家精神,一方面又將政府形塑為最大的製. al. v. n. 片商,如此惡性循環下,造成台灣電影發展出現危機,儘管當初與韓國站在相同. Ch. engchi. i n U. 的起跑點,十幾年過去了台灣電影也呈現嚴重落後韓國電影的局面。. 兩國電影產業面臨到的狀況可發現,韓國政府在進行電影產業發展時,較有 清楚的目標、市場導向,且站在領導者的角色與文化體育觀光部合作,而台灣相 較缺乏這些發展元素。故韓國電影發展的過程中,韓國政府似乎較台灣具備企業 型政府的型態,亦有較佳的電影發展環境,本篇文章後續會站在這個理論觀點上, 進行更詳細的分析與討論。. 第四節、研究方法 19.

(25) 台韓兩國不僅經濟的發展軌跡相似,連政治制度也大同小異。例如台灣與韓 國過去都曾經歷軍勢強人的威權統治,兩國都在 1971 年全力發展經濟,同在 1987 年進行政治民主化,台韓兩國都採取總統制,同時也是世上少有的單一國會國家, 也同時在 2000 年前後正視文化產業的重要性。在政治、經濟、社會背景相似的 情況下去進行台韓兩國的比較分析,更能釐清為什麼兩國站在相似的起跑點,經 過十多年的各自努力,回頭看,卻發現台灣的電影產業遠遠落後,出現需要急起 直追的局面。再者,電影的品質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下會驅使電影從業人員更重視. 政 治 大 電影產業的發展,更能突顯兩國之間的差異,也相較於單獨分析台灣如何改善電 立 品質的提升、與專業技巧的進步。因此從比較分析的研究方法來探討台韓兩國在. 影產業這種各自表述的方式更為有效。. ‧ 國. 學 ‧.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以文獻分析去進行台灣與韓國兩者在政府、企業與社會. y. Nat. 上對電影產也扶植的比較研究。從企業型政府的理論出發,去檢視台灣與韓國在. er. io. sit. 電影產業中政府、企業與社會間的差異,進行分析與詮釋。本文主要的資料來源 可分為四種:一、政府主管機關或授權扶植電影產業機關之政府出版品,如政府. al. n. v i n 的政策計畫書、理念宣示、政策檢討報告等等。二、以公開發表之學術刊物,如 Ch engchi U 已出版的書籍、期刊論文等等。三、法規條文,如:台灣的電影法或韓國的相關. 電影規範。四、產業數據,如官方公布的電影票房數據、文化產業的發展數據等 等。. 政府做為國家的最高領導機構掌握了一國的發展戰略,自然不能忽視政府所 提出的政策與法規對一國扶植電影產業的重要性,這部分將從台灣與韓國對文化 創意產業的企圖心談起,觀察兩國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定位為何,並探討台灣與韓 國政府在電影產業中的角色為何,提出了哪些重要的電影政策,及如何扮演領導 者的角色統籌各單位、企業、社會來共同扶植電影產業。 20.

(26) 一部電影的成本動輒幾千萬,甚至到上億元的大成本製作都有可能,因此資 金管道的暢通是一部電影是否能成功推出的重要關鍵,然而資金的募集是一大挑 戰,企業對電影產也的投資是很重要的一項來源,因此在首先會從台灣與韓國兩 者的融資管道來進行比較,分析企業在電影產業的扶植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政 府與企業間合作的關係模式,另一方面探究投資人在評估風險時會考量哪些因素, 從中去了解政府該如何著手改善電影產業高風險的問題,讓投資人得以放心的對 有興趣的電影進行投資。. 政 治 大 在企業型政府的文獻檢閱中有提到可以將這個概念歸結為十項特點,吾人根 立. 據本文的需求將這十項特點進行重新的編排,歸類為三大類:. ‧ 國. 學 ‧. 第一類,形塑導航型的政府、授權公民參與監督政府、講求分權,並鼓勵參. y. Nat. 與式管理、以目標和任務為導向,而非以法規命令為策力,這四項特徵與政府角. n. al. er. io. 分析。. sit. 色、權責劃分有關,可以從政府的政策、國家發展目標、相關政府組織的編排來. Ch. engchi. i n U. v. 第二類,鼓勵公共服務提供者之間的競爭、以實際成果為施政重點、具有防 範未然的能力、市場機能優於官僚機制,這四項企業型政府的特徵可用以檢視一 國電影產業發展是否具有競爭力,電影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很難一步到位,欲 尋求電影品質的提升,是否有完備的國家政策、充足的資金、電影環境皆有相關。. 第三類滿足顧客需求、強調開源,而非一味講求節流,這與電影產業發展資 金相關,政府如何為電影產業尋找到更多的資金挹注,發展出友善電影的環境, 讓企業資金進入電影產業,製造出符合市場性、滿足觀眾需求的電影作品。. 21.

(27) 根據上述三種企業型政府的特徵來檢視台灣與韓國在電影產業發展上的作 為,探討兩國電影發展時是否有包含上述的特點,另一方面研究企業型政府與電 影產業之關係,是否將企業家精神融入電影產業的發展中會帶來正面的效果。. 第五節、章節安排. 本文章節安排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節緒論部分提出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研究問題、文獻檢閱、研究假設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節討論政府在電影產業中所. 政 治 大 三章節則是討論政府與企業如何在電影產業的扶植過程中合作,而現今韓國與台 立 扮演的角色為何,同時討論台灣與韓國政府在電影產業發展上所提出的政策;第. ‧ 國. 學. 灣政府與企業的合作的程度為何;在第二、第三章的內容會同時融入社會與電影 產業的概念,探究政府如何領導企業與社會共同為電影產業的扶植盡一份力,及. ‧. 社會如何發揮其影響力,由下而上的營造出適合電影產業發展的環境;第四章節. sit. y. Nat. 進行台灣與韓國電影產業發展的比較分析,依據前面兩章論述的政府、企業與社. al. er. io. 會現況加入企業型政府的概念去分析,進而檢視與研究架設的成立與否;最後在. v. n. 第五章節結論針對前面章節得出的結論做完整的脈絡性分析解釋,整理出主要論. Ch. 點,並提出文章的學術貢獻。. engchi. 22. i n U.

(28) 第二章. 政府與電影產業. 電影產業是文化產業的火車頭,具有帶動其他文創領域發展的能力,因一部 電影的產出牽涉到多種專業領域的相互合作,從劇本的寫作、導演的運鏡、製作 人的籌畫、音效動畫等後製,到上映後與通路商之間的溝通協商,及電影下檔後 的周邊影音產品發行等等,都依賴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共同努力方得完成,因此 電影具有群聚與帶動整個社會文化相關產業發展的能力。各國政府也深知電影產 業扮演領頭羊的特性,為此制定政策及相關主管單位來進行電影產業的扶植在各 國間也屢見不鮮。.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電影產業愈蓬勃發展必須「內外配合」,所謂的「內」指的是電影本身的品 質,從畫面的美感,運鏡流暢度、演員的肢體展現、劇本的故事情節,這是電影. ‧. 專業人員需要花心思去努力的,而「外」則是指一個國家對電影產業所提供的協. sit. y. Nat. 助,屬於產業外部發展的充要條件(李天鐸 2007)。政府介入電影產業的方式很. al. er. io. 多,但最終的目標都是期望藉由政策方針,補足市場機制與資源分配的不足,讓. v. n. 電影拍攝的過程順利進行,不用過分擔心外部條件的困境,使產業能夠活絡,文 化創意產業業者得到保障。. Ch. engchi. i n U. 然而每個國家在保護電影產業上採取不同的措施,此節將重點放在政府與電 影產業之間的關係,探討政府在電影產業中所扮演的角色,並檢視台灣與韓國政 府過去在電影發展的歷程中提出的重要政策與措施。. 第一節、台灣的電影相關政策. 在談論我國電影相關政策前,須先對我國電影過去發展的脈絡有初步的了解, 23.

(29) 方可知悉台灣電影發展經歷的起起伏伏,與政府在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過去的 電影政策對台灣日後產業發展的影響。. 一、台灣電影產業的發展歷史. 1895 年第一部電影於法國誕生,11電影的出現迄今一百多年 ,而 1895 年也 正是滿清帝國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的一年,電影在台灣史上超 過一百年,在這一百年裡,電影突破了語言、文化與任何國界的障礙,成為最有. 政 治 大 進到台灣,從每個時代不同的電影類型與流行元素可看出當時動盪的時局下,電 立 魅力的總體藝術(the art of totality)(李天鐸 1997)。電影從歐洲傳到亞洲,再被引. ‧. ‧ 國. 學. 影與社會脈動息息相關。. (一)日治時期. sit. y. Nat. al. er. io. 台灣的第一部電影出現於日治時期由日本國內知名的勞工運動者高. v. n. 松豐治郎率領拍攝的《台灣實況紹介》,12內容涵蓋了城市建設、電力、農. Ch. engchi. i n U. 業、工業、礦業、鐵路、教育、風景、民俗、征討原住民等題材,雖是作 為台灣總督府政治宣傳的工具,但在交通不方便的時代,仍具有教育意義。 總的來說,日治時期拍攝電影主要目的是做為政治宣傳,台灣總督府對電 影產製和播映也具有極大的控制權,日治時期,台灣人鮮少近電影院看電 影,也較偏好在電影院看中國片,這種情形,直到中日戰爭及二戰爆發後,. 11. 1895 年 12 月 28 日,由盧米埃爾兄弟在法國巴黎卡普幸路 14 號一家名為「大咖啡館」的地下 室首次公開放映了他們的短片,使電影進入公眾的視野。 12 高松豐次郎又名豐治郎,是一位電影映演者、社會運動家,同時也是第一位正式在台灣經營電 影事業的人。高松豐次郎在台灣經營電影業時曾成立「台灣演藝社」,招收對表演藝術有興趣 的少女進行技藝訓練,然而最終其電影及演藝事業在台灣虧損連連,最終回到日本開設戲院。 1907 年 2 月高松豐次郎率領日本攝影師等一行人在全台灣北、中、南一百多處地點取鏡的《台 灣實況紹介》,是台灣第一部紀綠片電影。 24.

(30) 殖民政府禁止中國電影的播映才有所改變。日本政府在中日戰爭前後,為 了其戰爭策略,調整對台灣殖民的方針,施行強制同化的皇民化運動,電 影亦包括在內,1941 年 8 月台灣總督府情報部設立台灣映畫協會,統理電 影製作、發行、放映及利用電影進行宣傳等其他相關事務;1953 年 3 月又 成立台灣興行統制會社,統制電影的發行與其他所有表演活動的演出,足 見日本政府對電影的強行管制。. (二)台灣光復初期. 政 治 大 台灣戰後初期社會大致上安定,但經濟貧困,當時電影產量少,一年 立. 不到十部的新聞片用以記錄台灣當時在的生活情況,包含了農業,商業、交. ‧ 國. 學. 通電力與社會等面向的題材,電影產製的目的為政治宣傳,與日治時期相同。. ‧. 隨著國共內戰越行激烈,在台的統治階級又貪污腐化,導致台灣發生嚴重的. y. Nat. 通貨膨脹,更導致 1947 年 2 月爆發二二八事變,此後台灣的新聞片也減產,. n. al. er. io. 發展起來。. sit. 電影的發展沉寂了一段時間,直至 1950 年代台灣局勢逐漸安定後才又逐步. Ch. (三)1950 年代台灣電影萌芽期. engchi. i n U. v. 1949 年國民政府遷到台灣,同時也將中國大陸的電影公司大批人員與 設備帶來台灣,包括了官營中國電影製片廠、農教電影公司等,使得政府主 控了後來的台灣電影發展。. 另一方面,1930 及 1940 年代上海有一批優秀的電影工作者,他們除滯 留上海者外,部分則移往香港,隨之也將優良的文人電影帶往香港,造就了. 25.

(31) 往後香港國語電影的發展基礎。反觀台灣,不但缺乏優秀的編、導、演人才, 加上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對對電影嚴加控管,因此 1950 年代的台灣電影的 發展缺乏新穎的題材與內容,多是做為政治宣傳的工具,尤其是國語劇情片, 如講述反共內容的《惡夢初醒》(宗由導演,1951) 、《永不分離》(徐欣夫 導演,1951) 、《皆大歡喜》(唐紹華導演,1952)等,完全配合反共抗俄的 文藝路線,在文藝形式的架構下,強調反共、軍民一家、保密防諜的內容(盧 非易 1998),使電影完全成為政治操作的工具,堪與史達林時期的蘇聯電影 相比。. 政 治 大 (四)1960 年代台灣電影起飛期,各類型電影興起 立. ‧ 國. 學. 1960 年代台灣電影有了較好的發展契機,因 1960 年代政治方面,台海. ‧. 情勢日趨穩定,國民黨以威權體制掌控台灣大局,經濟方面首次由進口轉為. y. Nat. 出口擴張,工業開始發展,社會轉向穩定,在這幾年間,台灣民眾在休閒娛. er. io. sit. 樂上的消費比例從收入的 5.9%,提高到 7.25%(盧非易 1998)。人民生活無 虞後才有閒情逸致欣賞電影,在社會氛圍的轉變下,台灣電影發展出多元的. al. n. v i n 類型包括了台語電影、健康寫實電影、瓊瑤電影、1970 年代的功夫電影, Ch engchi U 1980 年代的學生電影等等。. 1950 年代是台灣電影的萌芽期,1960 年代電影發展來到了起飛期。當 時西片、日片與香港片在台灣電影市場上活絡,讓台灣商人嗅到一股商機, 紛紛新建許多戲院,與此同時也增加了電影的需求量,而台語片的出現解決 了大量需求的問題,然而台語片對商人而言是一種投機性的事業,小額的投 資可獲得大筆的利潤回收,但商人賺到了錢並未將錢投資回電影產業設備或 人才的提升,也因此造成日後台灣電影基礎建設不穩的危機(李天鐸. 26.

(32) 1997)。. 隨著時序推進到 1960 年代,社會氣氛趨向安逸,電影的功用也不再停 留於 1950 年代作為政治宣傳的目的,國語電影企圖跳脫過去反共抗俄這種 強調戰鬥、對立的內容,電影題材轉而走向軟性宣傳,因此能一面兼顧政治 宣傳目的,一面維持市場需求的健康寫實電影應運而生(盧非易 1998)。. 健康寫實電影的出現點出了中影在生產影片時的矛盾立場,必須在政治. 政 治 大 的電影製片方針,必須達到政府認為藝術片能提升人性光明面的健康作用, 立 與經濟兩者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李天鐸 1997),進而提出既「健康」又「寫實」. 另一方面亦必須做到迎合市場需求及觀眾的口味。當健康寫實電影的風潮退. ‧ 國. 學. 去,台灣電影的發展轉向健康綜藝類型的瓊瑤式電影,劇情往往描述身在桃. ‧. 花源世界中的男女主角不問世事,只受感情喧擾的劇情。. sit. y. Nat. io. er. (五)解嚴後的台灣. al. n. v i n 1987 年台灣結束了長達 C h38 年的戒嚴,社會逐漸受到鬆綁,示威遊行成 engchi U. 了人們民主價值的展現,黨禁、報禁獲得解除,人民也獲得言論自由的保障, 社會走向自由民主。此時期的台灣電影題材可以觸碰的內容越來越多元,甚 至是禁忌的內容都搬上大螢幕,如《刀瘟》(葉鴻偉導演,1989)、《香蕉天 堂》(王童導演,1989)、《童黨萬歲》(余為彥導演,1989)、《牿嶺街少年殺. 人事件》 (楊德昌導演,1991)等。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 1989 年侯 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此部電影的內容碰觸到二二八事變、白色恐怖, 具體的呈現出台灣人當時代的生活經驗,此片也在國際影壇受到矚目,受到 威尼詩影展金獅獎的肯定,也將侯孝賢導演推向國際影壇。. 27.

(33) 此時台灣電影在國際影展上幾乎年年受到肯定,一吐在外交場域上長 期失利的怨氣,政府也因此開始正視我國的電影產業,於 1990 年開始透過 國片輔導金的政策來支持國產藝術片的製作,然而此時的輔導金政策卻造成 了台灣電影呈現兩極化的情況,藝術電影在國際上發光發熱,但國內電影票 房卻呈現極大的反差,電影從業人員開始質疑輔導金政策,擔憂此制度會打 擊台灣的電影產業。. (六)1990 年代. 政 治 大 1980 年代台灣藝術片電影在國際影壇嶄露頭解,然而此時台灣國內的 立. 電影市場日趨萎縮,首先面對的是電視的挑戰,1962 年台灣第一家電視台. ‧ 國. 學. 「台灣電視公司」出現,此時電視尚未普及,電視對電影的衝擊尚未明顯感. ‧. 受到,然而當 1969 年第二家電視台「中國電視台」開播後,兩家媒體在相. y. Nat. 互競爭之下,開始挖角台語片的電影從業人員,對台語電影產量造成影響,. er. io. sit. 從數據上來看,台語片在 1969 年從 84 部,隔了一年,1970 年僅剩 14 部產 量(李天鐸 1997)。接著錄影帶的出現也改變群眾休閒生活的習慣,以往要. al. n. v i n 上電影院看電影,在錄影帶出現後不用出門在家即可觀賞,也造成電影產業 Ch engchi U 的另一波衝擊。. 商業片缺乏發展的空間,當商業電影陷入困境時,紀錄片在台灣異軍 突起。1990 年代中期以後,文建會開始支持紀錄片的訓練、推廣教育,其 他政府與民間單位也積極資助紀錄影片與影帶的製作,並設立各種影展與獎 項以鼓勵優良紀錄片,讓紀錄片在台灣電影出向了另一種呈現的面貌。. (七)2000 年後的台灣電影. 28.

(34) 2000 年後的台灣電影發展,最受矚目的莫過於 2008 年魏德聖的《海角 七號》一片,其內容將台灣的風俗文化與地方特色融入劇情,除了創造票房 佳績外,也順勢帶動恆春地方觀光,更是為台灣電影打了一計強心劑,政府 也正視到文化創意產業是帶領國家經濟成長的方式之一,因此「挑戰 2008: 國家重點發展計劃」也將電影產業放入國家發展的重點項目中。. (八)小結. 政 治 大 從中可以了解台灣的歷史發展。早期電影被作為殖民者或是國民黨政府政治 立 回顧台灣電影一百多年的發展,電影可說是呈現出台灣的社會脈動,. 宣傳的工具,五、六 O 年代台灣拍攝了許多政治宣傳的電影,國家的意識型. ‧ 國. 學. 態形塑了電影劇本的雛形,透過放映機傳達給人民,而在實際作為上,國家. ‧. 實行電影檢查制度執行電影內容的檢驗,13台灣政府早期與電影的關係可說. y. Nat. 是將電影視為一種傳達政令的傳播媒介。到了 1960 年代台灣電影逐漸有了. er. io. sit. 起色,但始終在政治宣傳與商業濫拍兩者間搖擺不定,直到 1980 年代台灣 解除戒嚴,政治上去威權化,國家經濟成長,國家角色不斷的改變,當時的. n. al. 13. Ch. engchi. i n U. v. 國家將電影做為政策宣傳的工具、意識型態傳播的媒介,自然會對電影作品進行嚴格的控管。 我國電影檢查制度始於民國 18 年,電影檢查會於民國 21 年改組為中央電影檢查委員會,電 影檢查權移至中央。抗戰時期,又將中央電影檢查會改組為非常時期電影檢查所,並且屬於 行政管轄。光復後,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在民國 34 年頒布「台灣省電影省查暫行辦法」,其 內容規範欲上映之影片,須通過審查,領到准演證,方能放映。這一連串的組織改組都伴隨 著時代的變遷進行,反映了當時的文化意義。 電影檢查制度的規範與時俱進,但大體上的限制不脫離下列原則: 一、損愛國家利益或民族尊嚴。 二、不得違背國家政策或政府法令。 三、不得煽惑他人犯罪或違背法令。 四、不得傷害少年或兒童身心健康。 五、不得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 六、不得提倡無稽邪說或淆亂視聽。 七、不得汙衊古聖先賢或歪曲史實。 電影檢查制度的實行主要是為配合政治氣候之需要,加強對國權體制的保護,因而對電影內 容進行規範,限制了電影發展的自由性、壓抑了文化創意的發展及對社會現象提出批判反思 的機會,進而影響台灣日後電影走向的發展。電影檢查制度的實行讓台灣寫實電影的創作減 少,轉而走向拍攝逃避現實、沉醉在桃花源中的愛情虛幻電影,同時,壓抑與封閉的政治環 境,迫使知識青年選擇出走,再一次造成台灣人才的流失,電影業更加蕭條。(梁宏志 2001) 29.

(35) 台灣在國際地位上受到重挫,被迫退出聯合國、台美斷交的挫敗,台灣似乎 與歐美國家建築的國際權力核心漸行漸遠,處於一個國際邊陲的孤兒狀態, 然而,與此同時我國的電影在國際影壇上繳出了亮麗的成績單,外國影展紛 紛向台灣招手,一吐台灣在外交場域上的怨氣,台灣的電影主管機關一改 1980 年代的消極作為,轉而積極參與,1990 年代李安執導的《囍宴》獲得 奧斯卡提名,14台灣電影圈的人士紛紛組團參與盛會,台灣政府機關則是訂 定了一連串的電影管理輔導措施。這些作為可以解釋為政府機關克盡職責、 並獎勵優修的電影從業人員,但根據李天鐸的說法,政府單位的作為可解釋. 政 治 大 1997)。如此一來,電影又再一次的成為了政府向外進行國家宣傳的工具,也 立 為「肯定從業人員在協助政府向世界核心進行國際宣傳的工具」(李天鐸. 更加突顯台灣的電影與政治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長拍鏡頭之後:一個當代. ‧ 國. 學. 台灣電影美學趨勢的辯證〉一文中,黃櫻棻(1996, 106)說到:. ‧. 電影成了政府拓展實務外交的工具,而影展則成為搶奪中華民國「意符」的場. sit. y. Nat. io. er. 域。新聞局所做的工作其實與外交部無異,政治力量的介入以經由以往強制管 束電影「內」容的意識型態道至今九 O 年代,藉電影積極向「外」拓展國家形. al. n. 15. 象。. Ch. engchi. i n U. v. 台灣電影在國際影壇發光發熱,電影的成就帶動政府的政策來正視影視 媒體產業,政府試圖以文化產業取得國際上的肯定,然而,時至今日台灣的 電影市場實在太不景氣了,當好萊塢電影持續襲捲全球時,台灣電影仍在尋 找出路,當台灣電影市場愈來愈小,台灣電影的規模就愈來愈限縮,若政府、 片商、企業和社會間仍無法共同提出台灣電影未來的改善方針,我國電影產 14. 本片獲得第 46 屆法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成為第一部也是迄今唯一獲得此獎項的華語電影, 並獲得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以及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15 黃櫻棻,〈長拍鏡頭之後:一個當代台灣電影美學趨勢的辯證〉,劉現成編,《中國電影:歷 史、文化與再現》(台北:台北市中國電影史料會與中華民國視覺傳播藝術學會印,1996),頁 106。 30.

(36) 業將會愈來愈被國際邊緣化。. 從上述 1950 年代到 1990 年代,電影與政府的關係十分的密切,並不是 說國家對電影產業扶植有積極的作為,而是國家積極的藉由電影做為政策宣 傳工具,時至今日,我國政府在文化創意產業上制定了相關的政策,其中針 對電影產業雖制定了「輔導金方案」,但確實帶來的效益有多少,尚有待爭 論。. 政 治 大 本政府統治、光復初期及國民政府遷台這些特殊的時空背景下,電影都受到 立 從台灣電影發展的起落可以觀察到與政治、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在日. 官方勢力的介入,也形塑出一個時代下獨特的電影文化。隨著社會局勢趨向. ‧ 國. 學. 穩定、家庭娛樂消費金額提升,電影朝向產業化多元類型發展,台灣電影進. ‧. 入黃金時期,然而好景不常,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視、錄影帶、甚至到現今. y. Nat. 網路普及、智慧型手機的流行,又一改過去人們收視的習慣,再次讓電影產. er. io. sit. 業受到衝擊。這些現象都透露電影產業的發展不單單是發展文化藝術如此單 純,其中尚需要將政府、企業、社會間的相互影響因素列入考量。再加上台. al. n. v i n 灣特殊的政治處境,讓電影政策從來就不單純只是文化政策而已,台灣的電 Ch engchi U. 影產業要獲改善除了思考文化創意面向的革新外,往往會受制於其他非文化 因素的牽制。因此本章節嘗試從觀察政府在電影產業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 的相關政策等方面著手,研究政府對電影產業發展的影響。16. 二、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相關政策. 面對全球化及國際間的競爭與挑戰,政府須提出適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適. 16. 敬請參考李道明 台灣電影一百年。 31.

(37) 合企業投資的環境,以創造電影產業發展的利基,以下將介紹我國近年來與電影 產業相關的重要文化創意產業政策:. (一)「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 行政院於 2002 年提出「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 ,17面對當前挑 戰,政府致力國家競爭力提升,不僅要和他國競爭,也要和時間競賽;也就 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造成為最具競爭力的國家。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的規. 政 治 大 大的效益,維繫世世代代國民的生存與福祉。並列出十大投資計畫,包含 E 立 劃,基本理念為體現以人為本、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發揮國家有限資源最. 世代的人才培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國際創新研發基地計畫、產業高. ‧ 國. 學. 值化計畫、觀光客倍增計畫、數位台灣計畫等等,欲打造一個友善國民的生. Nat. y. ‧. 活環境與企業投資的環境。. er. io. sit. 其中,文化創意產業的特質在於其多樣性、小型化、分散式,但其就業 人口和產值一直保持成長,此計畫主要是針對上述不同類型之文化藝術產業,. al. n. v i n 就人才培育、研究發展、資訊整合、財務資助、空間提供、產學合作介面、 Ch engchi U. 行銷推廣、租稅減免等不同面向提出整合機制,配合地方政府、專業人士、 民間和企業之協作,共同推動。目標希望能夠在就業人口方面增加一倍,產 值增加兩倍,並在華文世界建立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領先地位。.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分為兩個執行方向,首先,在創意人才培養面向, 提供了人才教育、邀請國際師資來進行培訓、國際進修等等。其次,在友善 環境打造方面,擬成立國家級的設計中心規劃設置文化創意園區、強化智慧. 17. 國家發展委員會,「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 ,92 年 1 月 6 號修訂。 32.

(38) 財產權保護等等措施。. 「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與電影產業最相關的是,文化創意 產業被列入國家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除上述政府欲營造友善文創產業的發 展環境外,在計畫書中一點出台灣電影產業現階段缺乏內容產制的困境,並 點出台灣在華文世界中,台灣目前擁有內容產製的相對優勢,台灣應該發展 出屬於自己風格的媒體內容,並為與好萊塢式的內容做出區隔,屬東方的、 人文品味的、高質感的,將是我們追求的方向。在實際落實的策略上擬擴大. 政 治 大 海外市場拓展的整體獎勵機制,重新提振台灣的電影產業。此外,擬大力發 立 並修正目前的電影輔導金制度,透過對製作、發行、宣傳、票房、映演通路、. 展電視、電影的內容,將這兩者在未來的通路上進行整合的。例如同時發行. ‧ 國. 學. 同套作品的電視、電影版,透過電視的普及性為電影做免費宣傳。. er. io. sit. y. ‧. Nat. (二)創意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行動計畫. 行政院院會於 98 年 5 月 14 日通過「創意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 al. v i n 主要係針對台灣當前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優勢、潛力、困境及產業需 Ch engchi U n. 18. 求,提出推動策略,期能達到以台灣為基地,拓展華文市場,進軍國際,打. 造台灣成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匯流中心之願景。實際推動策略分為二大部分, 首先,「環境整備」包括經費的挹注、融資及創投機制、法規面的鬆綁及制 度面建立、擴大國內外市場、建立文創合作平台及人才培育等。另一為「旗 艦產業」部分,則是從現有各產業範疇中,擇取發展較為成熟、具產值潛力、 產業關聯效益大的業別,藉以發揮領頭羊效益,帶動其他未臻成熟的產業, 電影產業包含在旗艦產業內。而具體的策略在於疏通發展文創產業的融資管 18. 經濟部、新聞局、文建會,創意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行動計畫 98—102 年(核定本), 2009。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配合政府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之發展與開拓就業

A-16 附表 9 企業引進外勞對生產線進度落後問題的影響 (五級制量表).. -依產業別、規模別、

英國第四季經濟增長由第三季的 0.9%放緩至 0.4%,製造業及企業投資分別減少了 0.9% 及

,提供轄區內受影響之各該產業之事業單位、勞工有關 訓練諮詢服務,並加強輔導各產業從業人員參訓,持續

為配合政府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之發展與開拓就業

全球最大的食品企業──雀巢,一間年營業額約 909 億美金,總資產超過 120 億美金的跨國集

學行基礎班、導航計劃、 學行、 成長課 德公社 成長課 德公社 講座 成長課毒品 學行警方講座 成長課 攤位遊戲 廉政行動電影欣賞 廉政互動劇場 導航計劃 性教育 成長課

第 51 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 24 日於立陶宛舉辦,總共有 76 個國家、368 名學 生參與競賽。台灣代表隊由國內大學 10 多名教授組成輔導團隊負責培訓,歷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