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因應行政倫理兩難困境之現況及策略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因應行政倫理兩難困境之現況及策略探討"

Copied!
16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因應 行政倫理兩難困境之現況及策略探討. 指導教授:溫明麗博士. 研究生 潘櫻英 撰. 中華民國 一○一 年 七 月.

(2) 謝誌 論文完成是令人欣喜的,其中苦樂與收穫更是令人難以忘懷。撰寫論文期 間,受到許多師長及親友們溫暖鼓勵,陪伴我度過這段成長歷練的過程,讓我學 會做研究必須有更嚴謹的態度,使我滿載信心與力量迎接下一階段的學習旅程。 論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溫明麗老師,老師不辭辛勞,鉅細靡 遺的指導,並時時給予關懷和鼓勵,促使學生在論文上能不斷精進。從老師身上 學到研究的正確觀念與應有的治學態度。再者,感謝兩位口試委員,陳文團老師 與劉美慧老師,在口試時給予悉心指導與寶貴建議,提供學生觀念的啟發並引導 進行深度思考,使學生論文內容更臻完善。此外,更要感謝進行問卷專家審查的 五位教授們,以及接受問卷調查的所有學校人員,願意在百忙之中給予學生協助 與支持。 回首研究所期間,能進入師大再續讀書夢,是件非常幸運的事,課堂上領略 大師風範,浩瀚學海中破浪前行;同學們切磋學習,伴隨歡笑與成長,一路走來 真要感謝許多人:感謝美蓉、鳳如帶我進入溫家堡,也感謝溫家堡學長、學姐們 時常互相砥礪與交流意見,感謝明蒼學長、春桃、碩傑在統計學習上給與指引與 協助;感謝淑惠、菲娟在最後階段的支持與鼓勵,也感謝兩位助教在行政事務處 理給與關懷與協助;感謝你們皆是此研究論文得以完成的重要貴人。 最後,要感謝父母與家人,感謝父母默默關心與期許;更感謝我的先生鼓 勵與支持,讓我在求學期間無後顧之憂,能心無旁騖的專心撰寫論文。要感謝的 人太多,無法一一致謝,僅將論文完成的喜悅與成果,獻給關心、疼愛我的師長、 好友及家人。 潘櫻英 謹誌 2012 年 7 月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3)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 因應行政倫理兩難困境之現況及策略探討.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倫理兩難困境現況及其可 能的解決策略。除了從文獻分析倫理兩難困境外更進行問卷調查並統計分析。根 據相關文獻編製「國民中學學校行政人員兩難困境現況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 具。以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為研究對象,共計發放288份正式問卷, 有效問卷256份,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 計方法進行分析處理,依據統計結果有如下結論: 一、教師兼行政人員時常面臨倫理兩難困境,其中以「角色權責的兩難困境」程 度最高。 二、資深與擔任主任之教師兼行政人員容易面臨「人情與法紀的兩難困境」、「理 想與現實的兩難困境」。 三、中型學校之學校行政人員容易面臨「目標取捨的兩難困境」。 四、解決策略以正義倫理的解決策略優先,解決困境過程中須兼顧關懷倫理並運 用溝通倫理。 最後綜合研究結論,建議如下: 建議教師兼行政人員運用專業倫理解決策略及深化行政倫理理論學習,以情 強化解決兩難困境的能力。 建議教育行政主管機關,設立專職行政人員、制定明確合理法規及規劃辦理 行政理論與實務研習。 建議未來研究者可針對教師兼行政人員不同層面的兩難困境之因素的差異 性做深入研究與探討。. 關鍵字:教師兼行政人員、學校行政倫理、倫理兩難困境.

(4)   Ethical Dilemmas and Solving Strateg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volving Administration Affairs in Taipei City Goverment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discuss the difficult situation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ho also serve in the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and find the  strategies to solve the ethical conflicts between the two different roles.    Besides  analyzing the teachers’ dilemmas by some referenc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statistic were also adopted.    Making the questionnaires for the administrative  teachers according to some references was the research tool.    The object of the  research was the Taipei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s well as the administrative staff.    The 288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valid return was  256.    Further,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and ANOVA. The conclusions from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most difficult situation for the teachers in the administrative positions is to  face the dilemma of the rights and the responsibilities.    Second, the senior teachers who serve as the administrative directors are forced to  face the dilemmas between the duties and the feelings or the ideal and the reality.  Third, the school administrators of the medium‐sized schools are vulnerable to the  target choice dilemma.  Fourth, justice is the priority for the solution of the conflict.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are also needed during the process.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I have some suggestions as follows:  Firstly, I suggest the teachers as well as the administrative staff to exercise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deepen the theory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with love to solve the dilemma.  Besides that, I suggest that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establish the full‐time  administrative staff to develop a clear and reasonable regulations and planning to  apply for administrative theory and practical study.  At last, I hope that the future researchers can explore the different factors and the  deeper levels for the dilemma of the teachers as well as the administrative staff.      Keywords: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ive staff, school administrative ethics, ethical  dilemma .

(5) 目 次 表次 ----------------------------------------------- iii 圖次 -----------------------------------------------. iv.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 ---------------------------------.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 ---------------------------------.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3. 第一節 學校行政倫理的多面向思維 --------------------------. 13. 第二節 學校行政兩難困境 ----------------------------------. 37. 第三節 學校行政倫理的解決策略. ----------------------------. 48. ------------------------------. 59. 第四節 學校行政倫理相關研究.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77.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 77.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取樣方法 ---------------------------------. 8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88. 第四節 實施程序 -------------------------------------------. 9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9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 103 第一節 研究結果分析 --------------------------------------- 103 第二節 研究結果討論 --------------------------------------- 123. i.

(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31 第一節 結論 ---------------------------------------------. 131. 第二節 建議 ---------------------------------------------. 134. 參考文獻. ------------------------------------------- 139. 中文部分. ------------------------------------------------. 139. 英文部分. ------------------------------------------------. 143. 附錄. ----------------------------------------------- 145. 附錄一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兩難困境及其解決策略問卷 (專家諮詢卷)--------------------------------------. 145. 附錄二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兩難困境及其解決策略問卷 (預試問卷)----------------------------------------. 152. 附錄三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兩難困境及其解決策略問卷 (正式問卷)----------------------------------------. ii. 156.

(7) 表 次 表 2-1. 兩難困境的類別 ------------------------------------------- 42. 表 2-2. 兩難困境的主要議題 -------------------------------------- 47. 表 2-3. 倫理決定考量原則 ----------------------------------------- 53. 表 2-4. 兩難困境決定之相關研究 ----------------------------------- 66. 表 2-5. 學校行政倫理之相關研究 ----------------------------------- 74. 表 3-1. 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數量一覽表 ------------------- 82. 表 3-2. 學校樣本分配表 ------------------------------------------ 84. 表 3-3. 問卷取樣情形一覽表 --------------------------------------- 84. 表 3-4. 問卷回收情形一覽表 --------------------------------------- 86. 表 3-5. 專家審查學者一覽表 --------------------------------------- 90. 表 3-6. 預試取樣及問卷回收情形一覽表 ----------------------------- 91. 表 3-7. 兩難困境問卷項目分析摘要 -------------------------------- 93. 表 3-8. 問卷量表信度檢驗分析表 ---------------------------------- 94. 表 3-9. 有效問卷基本資料統計分析表 ----------------------------- 102. 表 4-1. 問卷表現水準等級區分表 --------------------------------- 103. 表 4-2. 兩難困境現況次數分配統計分析表 -------------------------- 104. 表 4-3. 兩難困境現況分析表 -------------------------------------- 105. 表 4-4. 不同性別之兩難困境現況之差異情形 ------------------------ 108. 表 4-5. 不同年齡之兩難困境現況之差異情形 ------------------------ 109. 表 4-6. 不同教育程度之兩難困境現況之差異情形 -------------------- 110. 表 4-7. 不同服務年資之兩難困境現況之差異情形 -------------------- 111. 表 4-8. 不同行政年資之兩難困境現況之差異情形 -------------------- 113. 表 4-9. 不同職務之兩難困境現況之差異情形. ----------------------- 114. 表 4-10 不同學校規模之兩難困境現況之差異情形 -------------------- 115 表4-11. 不同背景之行政人員兩難困境現況差異比較統計表 ----------- 117. 表4-12 人情與法紀兩難困境層面的解決策略之比較表 ---------------- 118 表4-13 目標取捨兩難困境層面的解決策略之比較表 ------------------ 118. iii.

(8) 表 4-14 角色與權責兩難困境層面的解決策略之比較表 --------------- 119 表 4-15 理想與現實兩難困境層面的解決策略之比較表 --------------- 120 表 4-16 兩難困境解決策略之應然面綜合分析表 ---------------------- 121 表 4-17 兩難困境解決策略之實然面綜合分析表 ---------------------- 122. iv.

(9) 圖 次 圖 1-1. 研究步驟圖 ------------------------------------------------- 11.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77. 圖 3-2. 研究工具編製流程圖 ----------------------------------------- 88. v.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面臨倫理兩難困境及其解決策略。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先敘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提出研究問題並進行名詞 釋義;第三節對於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加以說明;第四節陳述本論文之研究範圍與 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節主要陳述研究動機,藉由現今教育狀況與對倫理議題的重視,引發本研究 開始的契機,並從中具體提出本研究目的。. 壹、 研究動機 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同時扮演教師及行政人員的角色,除了發揮自己的教學專 業外,還要擔負行政業務。教師兼行政人員不但負責教學與學生輔導的工作,還要 推動校務及配合執行教育主管機關的規定。隨著社會環境變革,對教師兼行政人員 角色任務定位,或是追求行政績效與尋找自我價值理想目標,經常面臨倫理議題, 因此,研究者期望藉由本研究瞭解協校教師兼行政人員的兩難困境現況。研究動機 說明如下:. 一、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時常面臨兩難議題 學校是社會化機構,是教書的地方,也是教人的場所。因此,倫理道德是做人 的一個重要面向,許多擔任學校行政職務的前輩總是如此告誡新手們:「要把事情 做對、做好之前,記得先處理好人的問題,人的問題解決之後,事情就好辦了。」 然而,處理有關人的問題,思考的層面就不僅是公事公辦而已,還必須重視人際互 動與倫理的部分。所以教師兼行政人員無法迴避倫理問題。吳清基(1990)就認為, 有效的行政運作,要有倫理規範,只求效率,而無道德倫理為指引,可能成為「強. 1.

(11) 盜的行政」。近來,學校行政的倫理問題,開始受到國內外學者重視,學校行政工 作,若沒有倫理考量,則可能產生很不利的影響,使學生成為無辜的受害者。所以, 倫理成為行政工作最重要的部分。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而學校是教育的主要場所。學校教育的主要職責 在教學,教學得以成功,有賴教師兼行政人員的領導與支援。因此,學校行政是學 校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學校行政工作的內容常涉及倫理的內涵,參照林建福 (2003)的說法,可從幾個面向來進行考量:該行動是否會造福他人;其次,該行動 者所展現是何種德性;再次,該行動是否和道德原則所規範有關。學校教師兼行政 人員常被期望是道德人格的榜樣,舉止和決定要合乎倫理。學校行政工作以學生福 祉為依歸,教師兼行政人員的作為應受到道德規範的約束,以身作則表現出合乎道 德的行為。 在這個價值多元、意見紛陳、監督勝於信任的時代,似乎一切都不那麼理所當 然,學校自然也無法跳脫出這種矛盾的漩渦之外。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每天必須不 斷面對倫理困境與倫理決定(林明地,2002) ,所以,教師兼行政人員面對如此艱難 的處境,更需要對倫理議題保持敏感的覺知。學校教育現場中的倫理兩難問題常常 不是法律的問題,也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有關倫理的決定往往會影響整個學校人員 的認同感和向心力,並形成一個學校的組織氣氛。因此學校中有關倫理兩難的議題 亟待深入研究與探討。此為研究動機之一。. 二、協助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解決倫理兩難困境 後現代社會解構理性思維,權力多元紛雜,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互不信任;而 自我中心主義盛行,倫理價值標準匱乏及理性思維解構的衝突,因此,學校教師兼 行政人員在執行業務時常面對兩難困境的挑戰。兩難問題是教師兼行政人員每天會 面對的,且必須立即做決定,這些問題的決定不僅涉及事實層面,更涉及倫理價值 層面,「倫理的兩難困境,並非是對與錯的判斷,而是兩種正確之間的抉擇」 (Kidder,1995)。教師兼行政人員常必須在沒有正確答案的情況下做出決定或者要. 2.

(12) 與正確答案相抗衡;也往往不知何者較好的情況下被迫做決定,一旦有兩種或兩種 以上的差異性倫理標準產生,就容易造成倫理上的困境。 「教育行政是開始於決定,亦終止於決定,做出正確合理的決定是教育行政的 核心工作」(謝文全,2007)。學校行政的運作是不能不做決定的,對於例行性、事 務性的決定通常不會造成行政人員太多的負擔,但是有關倫理的議題,特別是倫理 兩難情境的問題,往往造成教師兼行政人員極大的壓力與困擾。 除此之外,受到後 現代思潮的衝擊,道德的時空性更為明顯,因此學校行政倫理的合理性也有重新思 考的必要。教育組織的領導,實無法避免涉及價值判斷,亦無可自外於倫理議題: 舉凡「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的抉擇, 「做對的事」與「把事做對」的詰辯,以 及「追求品質」與「講求效率」的兩難,在在都顯示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具備倫理 素養乃是刻不容緩的事(林純雯,2002;溫明麗,2008)。 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執 行業務過程中,遭遇不同的倫理困境時,瞭解如何擬訂、採取不同的策略以之因應, 促使問題順利解決,有其重要性。 長久以來,校園倫理是維繫學校穩定發展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學校行政現場中 的倫理兩難問題常常不是法律規範的範圍,也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有關倫理決定往 往會影響學校人員的認同感與向心力,並形成一個學校的組織氣氛。學校組織已是 人為主的,這種倫理是超越效率、績效、成本及標準概念的(吳清山,2005;李錫津, 2001;范織文,2001)。因此,探究解決兩難困境的策略有助於教師兼行政人員解決 問題的能力,促進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的專業實踐。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三、建立學校和諧的群己關係 教育應以德行為核心,為共同兼顧個人自主與社群和諧的美麗生活而努力(溫 明麗,2008) 。隨著教育改革的浪潮,學校行政多元開放的追求,雖能落實民主機制, 卻也淪為多方勢力角逐對抗,促使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士氣低落,疲於應付各方聲 音,因此,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面臨體制的變化與不同對象的需求,容易造成倫理 抉擇與兩難困境。以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而言,每天必須面對數量不一、程度不同. 3.

(13) 的道德價值衝突情況時(Greenfield,1993),能具備對倫理議題高敏感度的覺知及解 決兩難問題與衝突的能力,有助於學校組織中營造正向的倫理氛圍。 在民主思潮與教育市場化的影響下,當學校行政愈講求績效之達成時,若教師 兼行政人員具備完整的專業知能,並能透過良好的倫理道德指引,實踐工作任務, 則整個行政工作執行將更順暢,進而促進教育目標實現(吳清山,2006)。面對多 元且複雜的社會環境,身為教師兼行政人員不僅要重視服務對象的需求,更要有社 會責任來解決多元環境所衍生的問題。尤其如何處理日益增加的複雜性和混淆不清 的觀念,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在執行業務過程中,常面臨許多困難與衝突,唯有效 處理,才能創造穩定成長的學習環境。 學校是道德機構,肩負道德社會化的重要功能。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為道德代 理人,是道德行動者(Greenfield, 2005)。而學校行政工作的目的在服務師生,凡 事以師生最大利益為優先考量(Shapiro & Stefkovich, 2005)。對學校教師兼行政 人員而言,創造師生最大幸福,是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的責任。強化學校教師兼行 政人員之倫理意識,促使其面對兩難問題困境的挑戰,做出適切而且合乎社會生活 規範的決定,有效地突破困境解問題,並建立學校內和諧的群己關係,塑造積極正 向之倫理氛圍,進而創造學校師生之最大幸福。此為研究動機之三。 最後,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角色多元任務繁雜,有關處理兩難問題的相關學養 與能力在養成教育與培育過程中往往被忽略;更使得學校行政人員在教育現場面對 倫理兩難問題時缺乏學理的指引,以及處理倫理兩難困境的欠缺相關學養與能力, 而顯露出困窘與無力感。如此,將使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對於倫理層面的議題產生 困擾而影響學校行政的發展,因此,探究與分析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所面臨的倫理 困境實例與解決策略,可豐富學校行政倫理的知識內涵,作為倫理議題處理的參考。 職此之故,冀以能藉本研究成果,提供倫理思考的方向及運用倫理的價值判斷,協 助教師兼行政人員面對日益繁雜的倫理議題進而擬定最佳策略,減少衝突化解困境 營造和諧的群己關係,創造學校組織最大幸福。. 4.

(14) 貳、 研究目的 一、瞭解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面臨的倫理兩難困境的現況。 二、瞭解不同背景變項的學教師兼行政人員面臨的倫理兩難困境現況之差異情形。 三、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因應倫理兩難困境之解決策略。 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以提供學校、教育行政機關與後續研究之參考。. 第二節 待答問題與名詞釋義 依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節進一步分析待答問題及名詞釋義,茲分述如下:. 壹、待答問題 根據前述研究動機及目的,本研究所欲探討之具體問題如下 一、目前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倫理兩難困境現況為何?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教師兼行政人員所面臨倫理兩難困境現況是否有差異? 三、國民中學教師教師兼行政人員因應倫理兩難困境的解決策略為何? 四、國中教師教師兼行政人員面對倫理兩難困境時的建議為何。. 貳、名詞釋義 為釐清研究相關名詞與概念,俾使研究問題更明確,茲將本研究之重要名詞界 定如下:. 5.

(15) 一、教師兼行政人員 係指臺北市國民中學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有關規定任用之學校教師兼行政 人員而言,包括學校之教師兼任主任、組長,但不包括「教育人員任用法」有關定 任用之職員。. 二、學校行政倫理 學校行政倫理是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在行政運作遵循倫理規範與原則與行為指 引,建立明確責任,提升行政能力,以創新且符合道德規範的行為,為學生謀取最 大利益,並追求卓越的學校經營品質。. 三、倫理兩難困境 Ethical Dilemma一詞,在中文通常譯作「倫理困境」、「倫理兩難困境」或「道 德兩難困境」。倫理兩難困境的意義可界定為: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面對學校及外 部成員包含學生、教職員工、家長、社區人士與教育主管機關等直接與間接利害關 係人彼此間產生的道德難題,當事人面對需面對多元價值的取捨及公平正義的考 量,或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各自正確卻又相互矛盾的價值衝突時,在對與對之間難 以取捨,卻又不得不做出抉擇的處境。 而本研究所指之「倫理兩難困境」係以研究者自編之國民中學學校教師兼行政 人員兩難困境調查問卷中,「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倫理兩難困境及其解 決策略問卷量表」中各層面反應程度。個量表得分愈高,表示該教師兼行政人員面 臨該層面的兩難困境反應程度愈高;反之,分數愈低,則代表該層面的兩難困境知 覺程度愈低。兩難困境包含四個層面,茲分述如下: (一)人情與法紀的兩難: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執行業務時經常面對學校同仁、學 生家長和社會大眾的相關請託,在人情與制度上難以兼顧,或是在人際情份與法規 事理的權衡上難以抉擇,使教師兼行政人員面臨人情與法紀的兩難困境。. 6.

(16) (二)目標取捨的兩難: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有績效責任的壓力,必須有效達成目 標經並滿足成員需求。在執行業務或分配資源常面對校長或上級機關的要求,又得 兼顧學校同仁、學生、家長和社會大眾的需求,使得教師兼行政人員會面臨目標取 捨的兩難困境。 (三)角色權責的兩難:教師兼行政人員同時扮演教師及行政人員角色,教師負有 課程教學與學生輔導之責任,而行政人員依組織科層劃分各有不同的職掌,並應執 行任務。由於行政人員與教師負責的不同工作職責,使得教師兼行政人員身陷角色 權責的兩難困境。 (四)理想與現實的兩難:每位教師兼行政人員對學校的發展,都懷抱有不同理想, 總希望做得愈多,讓學生受惠愈多,校務發展更好。但現實情況、配合條件並不容 許,於是教師兼行政人員常會面臨理想與現實的兩難困境。.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 本研究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說明本研究採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為本研究 之研究步驟。茲分別說明如下。.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與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蒐集近 年來國內外有關學校行政倫理相關之碩、博士論文、學術性期刊、學者論著等資料, 以作為本研究之理論依據,並藉由文獻回顧與分析,探討教師兼行政人員面對的兩 難困境,進而以此作為擬訂問卷初稿之參考依據。 經由文獻探討乃將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兩難困境的類別區分為:人情與法 紀的兩難、目標取捨的兩難、角色權責的兩難、理想與現實的兩難,以調查臺北市 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面對兩難困境的現況。此外,在考慮教師兼行政人員之不 7.

(17) 同背景變項方面,則有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服務年資、行政年資、目前職務、 學校規模等七種變項,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教師兼行政人員面對兩難困境現況與解 決策略是否有差異,有關問卷設計與調查方法在第三章詳細說明。. 貳、研究步驟 本研究之研究步驟包括五部分,茲將各步驟說明如下,圖示如 1-1:. 一、確定研究主題與範圍 廣泛蒐集及閱讀相關文獻資料,逐一整理與分析後確定研究架構,確立研究主 題、範圍與對象,經由指導教授指正後,進一步確定研究題目並修正、並擬訂初步 研究計畫。. 二、研讀及分析相關文獻 運用圖書館及電子資料庫等各項資源,蒐集國內外相關書籍、期刊、論文等資 料,並研讀與本研究相關文獻為分析重點,探討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兩難困境 之相關理論,以建立理論基礎、研究架構與協助研究工具之設計。. 三、編製問卷與實施調查 根據研究目的及文獻探討之理論來進行問卷編製,研究者編製「國民中學學校 教師兼行政人員面臨兩難困境及解決策略調查問卷」。除經由文獻分析所得之理論 具一定的建構效度外,為能切合研究所需,藉由專家審查的意見以期協助問卷的修 正,以建立本問卷的專家效度。專家審查及預試後完成正式問卷編製,依本研究選 定問卷對象,實施問卷調查。. 四、進行資料分析與討論 將回收之正式問卷,逐一檢視並淘汰無效問卷,再進行問卷編碼登錄等作業,,. 8.

(18) 並以「SPSS Statistic 19.0」套裝軟體進行資料統計分析,根據統計結果與文獻分 析討論並推究其原因。. 五、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根據問卷統計分析的數據,歸納、解釋研究發現,進行比較,補充相關文獻。 最後整理研究發現,彙整成為研究結論與具體建議,期望作為有關單位的參考與應 用撰寫完整之研究報告。. 確立研究主題與範圍 準備階段 研讀及探討相關文獻 編製問卷與實施調查 實施階段 進行資料分析與討論. 完成階段. 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圖1-1 研究步驟圖. 9.

(1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本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說明,第二部分為研究限制。 茲說明如下:.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研究地區、研究對象兩方面來界定研究範圍,茲分述如下:. 一、研究地區 本研究限於人力、物力以及時間的因素,僅以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不包括私 立中學及完全中學)為研究範圍。.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調查對象為現任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之教師兼行政人員(包括教師兼 主任、教師兼組長) 。在學校層級方面,研究者以台北市立國民中學為研究之母群體, 並未包含其他層級學校。至於完全中學及私立中學,由於兩者在行政編製與環境生 態上,與市立國民中學不盡相同,所以,不包含於本研究中。.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對於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因應倫理兩難困境及解決策略探 討,雖力求周延,但仍有以下限制:. 一、就研究方法之限制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法為主,屬量化研究,缺乏針對學校教. 10.

(20) 師兼行政人員對兩難困境問題作深入的訪談與了解。再者,受試者填答時,也可能 受到個人內在主觀態度的影響,而影響回答內容。因此,設計問卷初稿時訪談研究 者服務學校之教師兼行政人員,瞭解其倫理兩難困境及其解決策略,並於問卷中設 計依些開放性問題,供受訪者自由回答,以其接近受訪者真實感受。. 二、就研究對象之限制 本研究受限於人力、時間、與經費,取樣範圍以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教師兼行 政人員為樣本,進行問卷調查;完全中學和私立中學其教師的員額編制屬於高級中 學,與公立完全中學不同因此不在本研究對象的範圍。故在推論上以臺北市公立國 民中學教師兼行政人員為主,但仍可做為其他縣市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師兼行政人員 面對倫理兩難困境情況之參考。. 11.

(21) 12.

(2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是一個從事研究者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與任務之ㄧ。本章的 目的在整理與闡明有關「行政倫理兩難困境」的相關研究及論述,經蒐集相關文獻 後,彙整為四節加以說明。第一節論述學校行政倫理的多面向思維;第二節對學校 行政兩難困境進行探討;第三節針對學校行政兩難困境解決策略加以探就;第四節 歸納分析倫理兩難困境之相關研究。. 第一節. 學校行政倫理的多面向思維. 學校行政是學校整體運作的核心,學校組織中,教師兼行政人員必須擔任領導 者、決策者或執行者等各種角色,隨著校園生態民主化,組織成員彼此價值觀與專 業態度的差異,學校行政工作難度增高,常須顧及公平、正義與人性化等考量,並 時常面臨道德兩難與倫理困境的爭議問題,導致學校行政工作日益困難。面臨多元 變遷的環境及價值衝突時,急需要倫理的協助,以做出適當及正確的決定。本節首 先說明學校行政倫理重要性、再者闡述學校行政倫理的功能、最後探討學校行政倫 理的內涵,茲分別敘述如下:. 壹、 學校行政倫理的重要性 倫理可為一種行為標準或規範,存在實踐的意涵,行政倫理則是維繫學校行政 績效與品質上所需的思考方向與判斷準則,使教師兼行政人員追求高效能與面對競 爭力之際,也能展現創意,營造和諧共治的教育文化。以下先闡述學校行政的目的, 再探討學校行政倫理重要性。. 一、學校行政的目的 學校行政乃依據教育本身的原理或外加的法令規定,對於學校教學事務外的 人、事、財、物,進行系統化的管理,以求經濟與效益,其目的在於達成教育的目. 13.

(23) 標(任晟蓀,2003;鄭彩鳳,1999;謝文全,2000)。學校行政乃整體學校運作的核 心,是學校經營的主軸,並能影響學校的經營成效。而學校行政的目的必須以人為 核心,協助人發展潛能,為護人的公平與自由發展為鵠的。所以學校行政的目在追 求組織和個人之高效能與融合個人與社群促進校園和諧,茲分述如下: (一)追求組織和個人之高效能 學校是一個雙重系統(dual system)的組織,反映科層體制的學校行政以及展 現專業特性的教學實施並行運作。若從學生學習的角度來看,學校行政必須支援教 學,以營造最有利的專業條件;若從學校目標的角度來看,學校行政必須匯聚人力, 以發揮最大化的專業效能。吳宗立(1997)認為,學校行政主要工作是在安置學校的 人、事、財、物及其他資源,透過計畫、溝通、協調、組織等行政管理方法,加上 其他專業管理知能,來達成資源、人力、物力、事務資源效率高度發揮。 傳統上行政職能係以法定職權之運作為依據,故強調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如何 依法行政而克盡職責;唯現代行政理論則重視整體組織的轉型發展、全面品質管理 以及附加價值之創造,並強調教學績效的達成。謝文全(2002)認為,學校行政乃是 對學校教學以外的事物做系統化的管理,以期能有效達成組織目標。行政倫理的積 極內涵在於追求革新提升效率與效能,同時捍衛公益與尊重民意(戴陽健,1996)。 傅寶宏(2002)則認為學校行政倫是學校行政人員在行政體系中,尊重他人,建立 明確的責任,以創新且符合道德規範的行為,提升行政能力,追求卓越的學校經營 品質。就實務而言,教師兼行政人員在處理行政事務過程中,應使各環節充分協調, 展現高度運作效能,提高學校行政效率,建立良好工作績效。 (二)融合個人與社群促進校園和諧 教育是人類維繫、傳遞與發展文化的活動,人類期望透過此活動,逐步邁向成 熟、幸福和永續(溫明麗,2008) 。隨者社會結構的複雜化,教育內容也更多元,教 育活動涉及的人、事、時、地、物也相對繁雜,對教育的期許更是與日遽增。因此, 教育不再是老師和學生的事,而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共同促成開出更燦爛. 14.

(24) 的教育花朵,而教育行政乃是促進和確保學校教育成功不可或缺的一環。 學校行政強調團隊合作,融合個人與社群為一體,展現相輔相成核心團結的共 治績效,不僅激發組織成員的團結力量,也透過多元參與凝聚「我們一家的情誼」。 所以,學校行政除了建立傳統組織績效為先之外,再融入團隊合作,共謀學校社群 之共善,促進校園和諧。換句話說,教育行政若乏倫理,則教育將成無根的活動; 教育行政若不顧及績效與競爭力則教育也將成為不會開花結果的活動。. 二、學校行政倫理的重要性 蔡進雄(2004)認為學校行政倫理是倫理學概念與學校行政學概念的結合,是 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在行政運作過程中融入倫理的考量,使行政作為或決定能依循 倫理規範與原則,表現出正確而正當的行為,並積極盡責且追求創新,為學生謀取 最大的利益,以促進學校教育目標的達成。所以,學校行政倫理是學校教師兼行政 人員在行政運作遵循倫理規範與原則與行為指引,建立明確責任,提升行政能力, 以創新且符合道德規範的行為,為學生謀取最大利益,並追求卓越的學校經營品質。 學校行政在培養他人善的價值,是造福他人與社會的價值性工作。教育專業是 影響他人人格發展的行業,以助人成長為要務,屬於創造價值的工作,其目的即在 使受教育的對象更有價值(郭為藩,1987)。學校存在的目的與價值在於透過適當 的教育與教學使學生成長,而學校行政倫理的積極目的也是在於促進學生的學習, 達成學校永續發展的願景。學校行政倫理重要性說明如下; (一) 提供教師兼行政人員論辯的準則 學校行政乃是學校機關依據教育原則,運用有效和科學的方法,對校內人、事、 財、物等業務,做妥善而適當的處理,以促進教育進步達成教育目標的一種歷程(吳 清山,2000)。吳清基(1990)認為有效的行政沒有倫理道德作為目標指引,很可能 成為「強盜的行政」。Sergiovanni(1992)認為,領導行為是領導之手,價值觀和信 念是領導之心,而領導之手是受領導之心指揮的。因此沒有倫理及價值引導的行政. 15.

(25) 是盲目的。所以,任何教育的工作或活動都不能違背道德的原則。 行政倫理強調教師兼行政人員負責任、守紀律、忠職務,建立適當及正確的行 為,且積極內涵在於追求革新,提昇效率與效能,同時捍衛公益與尊重民意(戴陽 健,1996)。學校主體是教學,以行政支援教學,協助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促進 教育目的的實現。教師兼行政人員在處理行政事務過程中,所涉及的行為必須符合 倫理規範,行為所反映的價值取捨亦須符合一般社會期待。擬定學校發展多元策略 行動,教師兼行政人員須具有倫理思考與分析的知能,提升行政績效。面對衝擊與 挑戰時,須以倫理價值判斷,解決問題化解困境。 (二) 維繫組織成員的合作度 謝文全(1998)認為,教育是一種道德事業,學校是一個道德機構,欲擔任學校 組織領導者,應該運用道德的理念與做法,價值判斷與抉擇,領導學校成員向教育 目標的方向前進,期能達成共同的目標。而學校行政倫理激發組織成員的認同與團 隊情誼的培養。尤其是將傳統的權力決定轉化為理性對話與情性關懷,並激發組織 成員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尊重他人的氣度和胸襟,共同面對組織變革與發展過 程中的挑戰與問題。 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透過行政倫理運作,致力促成組織成員間相互支持與協調 溝通的民主氛圍,不僅組織成員樂於人我相互關懷,並發揮自主自律的責任感;展 現組織成員情感融合與組織內部合作,使得組織成員對對組織願景的認同,共同面 臨挑戰與問題;善解包容多方意見發揮團體的凝聚力,精確的採擇決策以解決問題。 (三) 促進學校組織的永續發展 教育的本質在啟蒙人類的理性,教育的目的在提升人的素質,教育改革的核心 即為價值的再確立、導正和文化內涵的提升(溫明麗,1997)。學校存在的目的是透 過教育與教學使學生成長,而學校行政倫理的積極目的在促進學生學習,並維護學 生的最大利益。教師兼行政人員具備倫理慎思與分析知能,透過對組織與其成員的 理解,善用各種可能的資源,發揮個人和團體的力量,協助教師和學生達成學校組. 16.

(26) 織願景及教育目的。 綜合上述,學校行政的目的在掌握學校發展與變革的方向,解構學校的事件, 解決學校的問題,重建學校的成就。此過程中,由學校結構、制度、資源、人力相 互牽引產生人與事的交織,即為倫理面向,舉凡人員的投入與規範,與規範的公平 性及學校提供的機會與成就感等,解決績效與品質的問題,即在處理倫理問題。行 政倫理即在處理組織邁向「至善」目標的發展歷程可能遭遇的價值選擇困境。強調 面臨複雜多變的困境時,加強個人任務的自我規範,激起成員相互信賴,激發團隊 合作力量,促進卓越永續發展。. 貳、 學校行政倫理的功能 多元化社會來臨,面對眾多的差異性,學校本身應做適度的調整與包容。而教 師兼行政人員在後現代社會的衝擊與影響下,面對行政倫理議題的倫理判斷與決定 日益複雜,行政體制已很難以單一價值與制度運作,身為教育現場的教師兼行政人 員,實有必要省思決定的倫理面向。Foster(1986)指出教師兼行政人員日常處理的 行政事務中,最核心的問題在於倫理困境的解決。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對教育及一 般性事務的決定必須符合正確性、公平性、適當性與合理性,才能避免權力腐化、 濫用或誤用,因此,運用倫理的價值判斷與道德思考,協助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面 對日益複雜的行政議題是刻不容緩的事。學校行政倫理彰顯能促進教師兼行政人員 專業實踐、提升學校行政績效及促進學校組織變革,對學校組織運作有積極的功 能。茲分別敘述如下:. 一、促進教師兼行政人員的專業實踐 教師兼行政人員行使職權適當與否,直接影響教育效果的發揮與社會大眾的利 益,除了必須要依法行政外,也要遵守一定的道德規範,正如 Strike , Haller & Soltis (1988)指出,教育人員是決定者(decision-maker )、領導者、組織者 (organizers)及促進成員工作者,同時也必須處理學生與教育委員會的事務。這. 17.

(27) 些行政事務中許多都含有倫理成分。例如,一位教育人員如果是決定者或領導者, 則涉及他們所做的決定是否公平或民主;分配資源時必須適當與公正;評鑑教師時 是否公平而人道;管教學生時,所用的懲罰是否公正。所以,倫理上所涉及的「適 當」 (just) 、 「公平」 (fair) 、 「公正」 (equitable)與「人道」 (humane)都包含在 其中。因此,倫理似乎成為教師兼行政人員工作的一部份,如果教師兼行政人員違 反上述倫理原則,可能會在其工作上帶來許多的麻煩,倫理已成為教師兼行政人員 執行工作最重要的一部份。 學校常被誤以為僅是一個正式的科層體制組織,為達成既定目標,必須透過嚴 謹的計畫、組織、管理、控制與評鑑,以尋找具備技術性與合理性的問題解決方案。 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性的管理方案並無法真正協助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解決每天 所面對的道德兩難問題。因此,對於學校行政倫理的重視,是希望能夠跳脫以往認 為「這種觀念很重要,但無法落實」 ,或者「這是在教師兼行政人員違法犯紀之後才 需要倡導的,現在沒有急迫性」這樣的觀念,使倫理學觀念在學校日常生活中即可 落實,而且很實用。有效的行政運作必須有正確的行政倫理加以規範指引,透過關 懷與尊重,激發教師兼行政人員面對問題意願與解決問題意識、以利問題根本解決 提升教師兼行政人員專業實踐能力。. 二、提升學校行政的績效 學校行政若缺乏倫理則教育將成無根的活動(溫明麗,2009)。倫理規範是維繫 社會有效和健全運作的重要防線,如果這道防線被攻破或蕩然無存,則整個社會將 令人堪憂。學校是一個傳遞文化的場所,倫理道德也更凸顯其重要性(吳清山, 2002) 。教育是一種道德的事業,學校則為一種道德的機構,學校組織除了負有傳道、 授業與解惑之責外,更具有道德與倫理教育之崇高使命。故教育教師兼行政人員必 須嚴格的遵守專業上的倫理規範,才能夠在教育的精神及規準之下從事教育行政工 作(謝文全,2004)。 依據學者黃乃熒(1995)研究指出,學校行政倫理有提升行政能力的功能,藉由. 18.

(28) 行政倫理彰顯,進而創造卓越的學校經營品質。學校行政是資源與權力重新分配的 過程。資源分配著重經濟面的「效率」;權力的行使長著重於教育面的「效能」、社 會面的「公平正義」 ,在「分權」的同時要考慮到「授權」與「授能」 ,並且兼顧「權」 與「責」的對稱。教育基本法的公佈、實施,是要落實人民才是教育權的主體,國 教權的全面下放衝擊到教育的生態,面對權力的重分配更需要倫理觀念來幫助思 考。透過質疑普遍性法則與持續溝通法則來探究績效,強調互動避免他人傷害,提 升學校組織績效實踐的助力。. 三、促進學校組織的變革 教育行政的目的在掌握教育發展與變革的步伐與方向,解決教育問題,重建與 更新教育的產品與成就。在此過程中,教育行政所欲發揮的功能可大分為人員與組 織兩部分,此兩部分並非單純的資源問題,而是結構、制度與人力相互牽引產生之 人與事物的交織(楊深坑,2009) ,而此交織的根本即為倫理的面向,包括:人員對 組織的投入、組織對人員的規範、組織規範的公平性、組織為人員提供的機會與成 就感等,因此,欲解決教育績效與品質等問題,即在處理倫理的問題。易言之,行 政倫理即針對組織發展的「至善」目標,處理邁向終極善之歷程中可能遭遇的價值 選擇困境。 學校行政倫理協助教師兼行政人員在執行業務時能作成更合理而正確的決定, 以避免不必要的衝突,並促使組織的運作能更順暢,避免個體受壓迫,致力於規範 修正,並透過核心價值改變來,推動學校組織變革,促使學校組織變革成功。易言 之,學校行政倫理影響教師兼行政人員分析倫理議題的視野,使個人及學校組織能 跳脫現狀的可能性,為學校注入新穎的價值,促成學校組織永續改進的動力。. 參、 學校行政倫理的內涵 學校行政倫理是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在行政運作過程中融入倫理的考量,使行 政作為或決定能依循倫理規範與原則,表現出正確而正當的行為,並積極盡責且追. 19.

(29) 求創新,為學生謀取最大的利益,以促進學校教育目標的達成(蔡進雄,2004)。 Rudder(1991)就指出,健全的專業判斷和行為須視健全的倫理判斷與行為而定。可 知倫理的行為與判斷以及專業的判斷與行為之間的密切關係。 教育行政倫理屬於教育專業倫理當中的一個範疇,而就教育專業倫理來說,最 基本的要求是任何教育的工作或活動都不能違背道德的原則(黃藿,2003)。因此, 每個教育專業人員都是道德教育工作者皆負有道德使命。學校行政倫理為教師兼行 政人員應具備的專業倫理,而專業倫理包含正義倫理、關懷倫理及批判倫理;即專 業的價值判斷必須融入正義、關懷和批判三種倫理考量。其中強調理性溝通的批判 倫理,就本研究以溝通行動倫理的重點,是故,學校行政倫理的內涵可就教育行政 專業倫理、正義倫理、關懷倫理及溝通倫理,分別敘述如下:. 一、教育行政專業倫理 就專業倫理的意義與重要性及教育行政專業倫理的本質與內涵加以分析。 (一)專業倫理的意義與重要性 倫理是規範人倫間身分關係及其應盡責任。要求全體社會遵守規範,藉以保障 每一個人的人格,是維繫人倫和諧的良好規範。 「專業倫理」則是指那些適用於某些 專業領域人員的規範。例如: 「要守信用」時適用於所有人的一般倫理,而「醫生對 病人的病歷應該保密」則是適用於醫生的專業倫理。針對不同的專業領域,則有各 自的專業倫理(朱建民,1996)。因教育教師兼行政人員行使職權適當與否,直接影 響教育效果的發揮與社會大眾的利益,所以教育行政專業倫理扮演重要角色。強調 對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所進行的行為規範,及其行政決定從事價值判斷與選擇的正 確性、公平性、是當性及合理性的重要依據。(吳清山、黃旭鈞,1999)。 美國教育學者 (John Martin Rich)在《教育中的專業倫理》一書中,提出專業 倫理的定義。他認為專業倫理是社會中,存在於專業角色和專業行為中,所有有關 倫理、價值的議題。專業倫理可以發揮下列四種功能(Rich, 1984):1.專業服務的. 20.

(30) 提供達到合理的標準,而且符合道德行為的規範。由此,可讓專業人員實施獨立的 判斷。2.專業人員為大眾的利益服務,由此專業人員應持續地享有大眾的信任、信 心和支持。3.提供一致的準則與行為標準,藉此專業人員知道什麼是可以被接受的 行為,以使其行為受到適當的規範。在此同時,保護專業人員免於不利的批評、法 律的案件和證照的撤回;避免政府介入專業,使其喪失自主權。4.專業倫理是職業 擁有專業地位的標誌之一,由此促使半專業或未達專業標準的職業向專業邁進,這 應該是它努力的方向之一。所以,教師兼行政人員為大眾利益提供專業服務,贏得 信任與支持,更重要的是建立教師兼行政人員專業倫理。 專業是權威的展現,韋伯認為權威來自傳統、法理及人格感召三方面。傳統權 威蘊含的專業倫理是文化價值與自我認同,法理權威的專業倫理是指法律明文規定 的律令,至於人格感召的權威則是專業自主和人格化育所展現的行動和態度獲得的 權威,也是自發性的權威(溫明麗,1997)。教育是一種道德的事業,而學校則為一 道德的機構,學校組織除了負有傳道、授業與解惑之責外,更具有道德與倫理教育 之崇高使命。故教育教人員必須嚴格的遵守專業上的倫理規範,才能夠在教育的精 神及規準下從事教育行政工作(謝文全,2004)。所以,教師兼行政人員專業倫理應 以學生為主體之最佳利益為著眼點,做出符合專業倫理判斷決定,並避免衝突教育 專業決定。 教育教師兼行政人員所從事的是一項「百年樹人」的工作,其道德標準與情操 的要求比一般行業為高,若沒有具備良善的專業倫理或道德情操,則整個教育工作 的效果可能產生很不利的影響,甚而導致整個學校組織的潰散,最後,受害者為無 辜的學生。而且教育教師兼行政人員常被許多家長或一般社會大眾視為是教育行政 專業代表,是故,教育教師兼行政人員的所作所為,將影響人們如何看待整個教育 行政專業的道德地位。教師兼行政人員行使職權適當與否,直接影響教育效果的發 揮與全體師生的利益。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常被視為教育專業的代表,在工作上必 須隨時不斷面對的事複雜多變的教育情境,接受著倫理兩難問題與挑戰。許多利益 衝突、價值觀差異或是情境因素不明確,造成決定上的困難,時時考驗教師兼行政. 21.

(31) 人員的智慧與道德操守。教師兼行政人員必須遵守專業倫理,依學生利益考量,作 出正確倫理判斷,避免權力腐化濫用或誤用。 (二)教育行政專業倫理的本質 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之所以有影響力,權力運用,應該以專業的倫理判斷為基 礎,才不致於誤事,很多教師兼行政人員之所以受到社會嚴厲的批判,在於其政行 為缺乏道德良知的引導,以及沒有顧及其行為可能產生的嚴重後果。Kimbrough & Nunnery (1988) 曾指出,教育行政也總是成為一種專業,時常面臨包含倫理的挑戰 情境,不可能為所有情境擬定各種倫理行為。就因為在倫理方面所經常遭遇的不確 定性、主觀性、價值的相對性與衝突,造成倫理方面的決定經常引起爭議或有無法 達成共識的情形發生。所以,有必要針對教育行政專業倫理的本質進一步加以探討 與釐清。以下根據(Greenfield, 1991;Lashway, 1996; Strike,Haller & Soltis , 1988)等多位學者對倫理本質的看法,進一步提出教育行政專業倫理的本質: 1.具有客觀的可能 倫理的決定並非是個人偏好的事務。但是,作一個倫理的決定若能以善的理由 為基礎,即使這樣的決定有某些人的偏好,仍然可以被接受。倫理的情境通常都需 要在複雜與不明確的情況下做抉擇。往往很難確認是否做了好的決定,但如果是心 胸開放且是講理的人,有時也必須改變自己的心意。道德的推理協助我們做更好更 合理的道德決定。這意味著倫理推理其實仍然是具有客觀性的可能。 2.以公平正義為主要目標 教師兼行政人員執行業務的目標不應只是最能變通或最少麻煩的,而應是公平 和正義。道德議題通常會有如「正確的」 、 「應該的」 、 「正義的」 、 「公平的」等判斷, 這其中牽涉到對他人的責任與義務,即教師兼行政人員對他人公平與正義的對待, 都是以公平正義為目標。 3.同時涉及事實與價值層面. 22.

(32) 有些倫理的問題無法靠事實來解決,但事實可能與道德問題的決定有關聯,因 此,作倫理決定只依靠事實是不夠的。所以,仍然需要一些道德的原則,來協助做 決定。因此,教育行政專業的決定或判斷,經常會同時涉及到事實與價值面,有時 透過事實的協助有利於價值判斷;有時進行價值判斷,也必須顧及社會公平性,如 權力運用的合理性與適當性 4.經常陷入兩難情境 教育行政的倫理決定中,常會陷入兩難的情境,主要是因為同時訴諸兩個可欲 的道德原則而有道德選擇的衝突,例如,一方面想兼顧公平的原則,另一方面又考 慮某些人的權利。這增加了教育教師兼行政人員決定的困難,但同時也考驗在選擇 方案時教育行政專業倫理的規範與效用。有時領導者在兩難情境的抉擇時,必須合 乎道德方式運用其權威來協助做決定。 綜合上述,教育行政專業倫理的本質所涉及價值的因素充滿了主觀性、不確定 性、相對性或相互的衝突性。但依據各面向的本質可知,只要方法目標得當,仍然 可以追求價值判斷的客觀性,且必須以公平正義為目標和理想,並兼顧事實與價值 層面與在眾多可欲價值中做最合理的抉擇。根據對本質的認識,教育行政專業倫理 應該更追求主觀中仍具客觀的推理,顧及所有人的權益,符合正義公平的目標,同 時顧及事實層面與價值層面,以做更周延的倫理決定,並且運用多向度的方法在眾 多的價值中選擇最合理的價值。 (三)教育行政專業倫理的內涵 Kimbrough & Nunney (1988) 曾提出教育行政專業的內涵應包括以下兩個面向 1. 合法的義務(legal obligations ):教育教師兼行政人員必須經常面對涉 及倫理問題的情境,教師兼行政人員的所作所為,有義務與國家的法律、政策、規 範或法則等相一致。 2. 形式的義務(obligations of form ):是行政倫理中最重要的面向,此部. 23.

(33) 分行為不只單純的符合法律與規則即可,形式的義務必須根據不同社區、州的情況 而做改變。這方面的倫重如品格、行政責任、關懷、忠誠等。例如教師兼行政人員 欺凌教師或其他人員,將之視為奴隸來使喚,是權威的誤用,也是非專業的,這樣 的教師兼行政人員也不符合倫理的。其次,在專業上,教師兼行政人員是否投入時 間與精力,使得成為最佳專業教師兼行政人員,這種對專業卓越的承諾是形式義務 最重要面向;此外,如忠誠也應視情境而定,忠誠不應是盲從或無條件的絕對服從, 若是上位者有違法的行為,則「忠誠」應該有不同詮釋。 Greenfield (1991) 指出,學校行政工作的道德面向包含:1.教師兼行政人員 的品格如是否清廉?能否信任?2.教師兼行政人員行動的正確性面對與特定行動和 決定有關的相對或衝突的道德價值,其中的兩難主要在於教師兼行政人員必須從許 多的道德價值中選擇其一。這些行動的正確性都必須有判斷的標準。3.教師兼行政 人員道德權威的運用是採用憑藉道德與意識型態而來的權威。另外,Greenfield (1991)也說明了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經常面對一系列相對的(competing)與相衝突 的良善行為標準,這些行為標準在「對錯」及「該怎麼做」方面並不是很明確,以 致於在行政決定時經常面臨道德的兩難困境。 當教師兼行政人員在工作上面臨一些道德層面的倫理議題時,需要靠一些實際 的處理策略加以解決。(Tirri, 1999)認為,教師面臨教育現場的道德衝突時, 教 師專業道德規範可建構於三個重要要素, 分別是:「關懷」、「公正」與「真誠」, 當教師面臨衝突的情境時,必須使這三個層面加以均衡與對等的加以解決。 Starratt(1994)提出一所倫理學校的建立應包括三種倫理的考量;正義倫理關 懷倫理與批判倫理。與國內多位學者(林立武,2005;林奕民,2004;謝文全,1998) 主張學校行政倫理應包含正義、關懷、批判三個倫理面向相同。 從合乎道德情境規範的角度而言,理性與專業倫理學校的教師兼行政人員面對 行政事務議題道德立場與價值決定,通常都內化某種倫理學理論取向。Shapiro & Stefkovich 主張教育之行政專業倫理必須融入融入正義、關懷和批判三種倫理考. 24.

(34) 量。為更加明瞭潛藏內心的倫理價值,研究者將針對重視行為結果與原則目的的正 義倫理;重視人性關懷及多元價值的關懷倫理;與強調理性溝通的批判倫理等三大 主軸做深入理論探究。其中強調理性溝通的批判倫理就本研究以溝通行動倫理的重 點,是故,就正義倫理、關懷倫理與溝通倫理作深入理論探究。. 二、正義倫理的本質內涵及對解決兩難困境的助益 正義論理主張人為理性、自由的個體,對個人的權利應平等尊重,而個人也該 履行義務,強調個人應基於義務,遵守普遍、客觀律責及應用公平程序來做決定之 重要性。與正義論理有關的倫理理論主要為Kant的義務論與Rawls的正義論,分別簡 述如下。 (一). Kant的義務論. Kant 是第一個將義務當成道德核心概念的哲學家,主張一切善的事件源於「善 的意志」 ,認為有道德的行為必須因義務而為,行為的倫理價值在於在於行為著善的 意志,而不在於行為的效果。Kant 將其道德法則稱為無上命令,無上命令是必然要 遵守的命令,因此它就是德行,也是普遍道德律。善的意志是因義務而為的意志, 而義務則是道德法則所規定的必然行為。所以無上命令本身即是行為的目的,當理 性命令我們必須這樣做時,並非希望達到其他的目的,實踐此一理性命令之所指即 是目的。 (林火旺,2005)指出,Kant 認為無上命令要成為道德法則,其命令的對象必須 是所有理性存在者,所規定的行為每一個人願意遵守的。他曾提出三個道德命題: 第一命題是,有道德價值的行為必須是因義務而為;第二命題是,一個因義務而為 之行為,其道德價值不在於由此行為所達成之目的,而在於決定此行為的準則 (maxim);第三命題是,義務是尊敬法則的必然行為。並且透過三個不同原則來闡述 道德法則。1.普遍化原則:指依據那些你可以同時願意它成為普遍法則的準則行動。 2.目的原則:不論對待自己或他人都要當成目的,絕對不能當成只是手段。3.自律 原則:每一個理性存在者可以將自己視為普遍法則的制定者。. 25.

(35) 依據 Kant 的主張,普遍化原則可以提供我們檢驗人們的行為是否合乎道德要 求的標準,換言之,一個行為要能普遍化,才是道德上對的行為。一個行為要成為 道德上對的,必須要讓此行為具有客觀確定性,而不僅僅是個人主觀的偏好與判斷。 因此,透過普遍化原則可以檢視一個行為原則是否能「客觀化」為一個道德法則, 進而成為能要求人人遵守的無上命令。普遍化原則在實踐上的意義是:如果你不願 意任何其他人採取某一行為,你自己就不應該如此做。因此,當教師兼行政人員們 在面對兩難困境時,必須遵循普遍化原則。換言之,教師兼行政人員應基於責任感 與義務,應該時時反思的態度與行為,易地而處,我們願意他人如此對待我們嗎? 目的原則揭櫫的是一種對人類尊嚴、價值與理性的承認與尊重。根據目的原則, 任何道德上正當的行為必須視人為目的,因為人擁有理性,人之存有必須被尊重。 人天生有理性能力,能進行思考抉擇,所以個人具有凌駕社會整體利益的權力,個 人權利與尊嚴應予於尊重(林火旺,2004;黃藿,2002)。所以不論對待自己或他人 都要把人當作目的來尊重,而不能將人是為完成目的的手段。但是儘管個人權利值 得尊重,個人仍應履行其應遵守的義務。舉實務現場中例子而言,學校辦理各項主 題活動時,不應只是為活動而活動,就要求師生配合,是否考量活動本身有無實質 教育意義?對學生影響是正面有幫助,或僅是噱頭、熱鬧有餘? 自律原則是指道德法則的強制性是源於人類自己的理性意志,我們是道德法則 的立法者,遵守道德法則即是遵守自己制訂的法則。由於人具有理性意志,使人具 有自由能力,能自訂法則;人之所以異於其他低等動物,也是因為人擁有理性意志, 這也進一步支持人具有絕對價值,人本身就是目的的主張。換言之,人具有理性, 透過理性產生自我約束與規範。Kant強調個人自律的價值,他認為作為一個自律人, 能基於理性選擇依些行動法則並加以遵守,而此自我規約的原則,須是普遍的法則 (李奉儒,1997)。因此,教師兼行政人員應本著人性本善之理念,肯定每個人能自 主自律,進而喚醒道德良心,促使成員展現倫理作為。 綜合上述,義務論者所謂的倫理,取決於行為動機而不考慮結果,認為行為的 道德價值取決於行為動機,個人需遵守普遍性律責,基於義務而行動,倫理行為視. 26.

(36) 為本身應盡義務而達成目的的手段,並將人視為目的予以尊重。因此,教師兼行政 人員以師生利益、校園民主為優先考量之教育服務義務。面對兩難困境時,須符合 義務原則或正當原則作出倫理判斷,且該義務與正當之倫理判斷與後果無關。 (二) Rawls的正義論 Rawls(1971)的正義論是當代自由主義最重要的正義理論,自由主義政治設計的 目的,就是希望在承認多元的前提下,包容各種不同的價值主張和生活方式。Rawls 主張正義的原則是建立社會所有基本制度的指導原則,用來規範社會制度,決定個 人基本權利、義務及分配社會基本合作利益原則。此原則須為社會成員所能共同接 受的。所以Rawls 的正義理論,是建構在純粹程序正義之上,以公平的程序定義結 果的公平性(林火旺,2004)。故Rawls(1971)的正義理論強調正義即公平(justice as fairness),依據純粹程序正義,建立正義的原則,以公平的程序定義結果的公 平。 林火旺(2004)認為,Rawls理論中的立約者是在一個特殊的情境下選擇正義的原 則,這個情境他稱之為原初立場(the original position),它是描述一個公平的處 境,自由、平等與理性的人所會選擇的原則,這些原則就是最合理的正義原則。而 原初立場中最重要的特點是具有理性且互不關心的立約者必須在無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後,進行正義原則的選擇。無知之幕用意就是使立約者無法知道不同的 可能選擇對自己的影響以及某些特殊的事實,如自己的社會地位、階級等等,所以 立約者都處於相同的情境。因立約者一無所知,便無法自身利益或偏好考量厲害, 也不受任何因素影響,使得正義原則成為原初立場中公平協議或協商結果的唯一依 據。 Rawls(1971)在正義理論中提出兩個正義原則第一個原則是平等自由原則(the principle of equal liberty)所要表達的是:一個正義的社會,必須賦予每一個公 民相同的基本自由,不能因為種族、膚色、性別、身分、地位、財富、智力等,而 有所不同。(林火旺,1999)認為,第一正義原則要確保的是平等的自由,其所突顯. 27.

(37) 的精神在於,一個正義的制度,必須把每一個人都當成是一個平等、尊嚴的存在者。 Rawls(1971)正義觀念的重心是「平等」,他認為社會和經濟制度不必要求齊頭 式的平等,而財富和所得的分配、社會地位和職務的不平等是可接受的,但儘管社 會和經濟上的不平等是正常的,但卻不是所有的不平等都是可欲的,因此正義第二 原則即是對這些不平等加以限制。在第二正義原則中第一部分為公平的機會平等原 則(the principle of fair equality of opportunity),所確保的是「平等的機會」, 指公平之機會平等原則下,職位與工作對所有人開放;第二部分為差異原則(the difference principle),確保「平等的利益分配」,指對於處於最不利地位者應給 予最大利益。其中差異原則,並不意圖消除一切不平等,因為這是不可能的,而是 試圖尋繹出「什麼樣的不平等是一個良序社會能夠容許的」?按照差異原則,當社 會不平等和經濟不平等能使最不利者獲得最大好處時,這些不平等是可容許的。 林火旺(1999)指出,Rawls的正義原則,並非一個單一的原則,當正義二原則在 應用上發生衝突時,Rawls指出第一正義原則優先於第二正義原則,強調如果一個制 度為了得到較大的社會利益,而違反自由原則,則這是一個不正義的制度。此外, Rawls也指出第二正義原則中的「機會平等原則」優先於「差異原則」;差異原則強 調視個別境遇,給予差別的對待,使處於最不利者最有利,避免資源集中優勢者手 中,造成城鄉差距或貧富懸殊日鉅,因此,它具有補償性正義的性質。至於機會平 等原則,強調機會應對所有人開放,任何人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公開、公平地從事 各種職務或地位的競爭,偏向一種形式上的平等。 綜合上述,正義倫理聚焦於權利與法律問題,其觀點屬於自由民主的思想。強 調對人類自由的承諾及決定過程中公平對待所有人。也就是說,學校每個人不因職 位高低都是同等重要,應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學校每一個人,對任何事不預設立場, 對弱勢族群應予特別的支援協助。教師兼行政人員面臨兩難困境作抉擇時,應以公 平乎會為思考重點,恪遵法行政的規定,屏除個人私慾與關係,秉持公平正義原則, 兼顧個體正義與群體正義,依訂的標準與程序,才能有效的解決校園倫理兩難問題。 具體的例子如:工程或財務採購恪遵政府採購法的規定辦理。. 28.

(38) 綜上所述,將正義倫理觀點用在行政倫理議題的思考上,透過以下方向解決兩 難困境,分述如下: 1. 尊重個人權利 正義倫理主張視人為人,個人的權利與自由選擇都應受到平等尊重與維護。故 教育行政人員在從事行政決定時,對於所有的利害關係人的權利都應予以公平的對 待與尊重,如尊重學生的受教權與教師的教學自主性,不因追求效率而損害少數人 的權益。例如,教師職務的安排(如導師、專教及行政兼職的規劃)是依照教師年資、 意願或是建立公平輪替制度。 2.履行專業義務 正義倫理係指責任的倫理,強調義務的行為絕必要性,個人理性抉擇的能力, 以及個人自律的價值。是以教育行政人員應對應盡之專業義務能有所理解和體認, 致力履行專業義務,在從事行政決定時,能從其專業義務的角度去思考,不受外在 利益和誘惑的影響。因此教師兼行政人員以師生利益為優先考量教育服務義務。行 政作為及決定必須遵循普遍化的道德原則。除了遵守一般的道德規則外,與教育行 政有關之法律、倫理守則,都可視為教育行政此一專業的普遍性道德規範。面對兩 難困境的思考是透過一個理性的推理過程,援引大家都同意的規則來決定,屏除私 慾及本著本身的責任感與義務,進而做出符合正義行為的倫理決定。 3.重視公平程序 正義倫理建構是一種純粹程序正義,以公平的程序定義結果的公平性,注重政 策或行動分配的效果,以確保透過公平公正程序進行社會資源分配。因此,教師兼 行政人員依照公平分配原則及公正管理原則處理行政業務,並確保所有利害關係人 的權利都能受到保障,不受任何利益或特權影響,已獲致公平的結果。 4.關注弱勢需求. 29.

(39) Rawls 提出平等原則優先於差異原則,為面臨兩難困境提供不同的思維取徑。 舉例來說,教師兼行政人員在進行資源分配時編列經費時,除了要配合多數學生的 需求,也要照顧弱勢學生的需要。或是排課、配課等課物安排只注意到「名師」的 需求,而忽略了默默耕耘老師的聲音。. 三、關懷倫理的本質內涵及對解決兩難困境的助益 關懷倫理以關懷為核心,主張從關懷的角度去思考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及責任, 透過同理、真誠的理解被關懷者的需求,來給予相對應之關懷。與正義倫理對於公 正、平等、規則和規定的一致性堅持不同。雖然關懷倫理是從女性的道德經驗發展 出來的,但其實每個人都同時具備部分的男性特質與女性特質,因此關懷倫理並不 僅限於女性。就關懷倫理的意涵及對本研究的啟示,分別敘述如下: (一)關懷倫理的意涵 關懷倫理學是一種以關係為基礎,以關懷為實踐理想的倫理學主張。主張從關 懷的角度出發,關懷者透過全神貫注以及設身處地的情感去了解被關懷者的需求, 而給予相對之關懷。 關懷倫理是由Gilligan在1982年提出,後由Noddings提出關懷倫理學的哲學內 涵。他們想要從人際關係互動中建構以情義交流取向的倫理學(方志華,2004)。 Gilligan(1982)藉由討論在做道德兩難決定時,女性常傾向關懷、關心和社會關係 等因素去尋找道德兩難決定的解答。(簡成熙,1997)認為,Noddings對道德的認知 是在真實的脈絡中所作靈活的判斷。所以,關懷倫理以關懷為核心,主張從關懷的 角度去思考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及責任,透過同理、真誠的理解被關懷者的需求,來 給予相對應之關懷。Shapiro & Stefkovich(2001)分析關懷倫理與教育的關係,認 為學校最首要的工作就是關心我們的孩子。所以關懷是所有成功教育的基礎。換句 話說,學校教師兼行政人員以關懷倫理危機處,透過情感的投資來改變學校,關懷 個別學生需求,以促進學生成功。. 30.

(40) 關懷倫理強調從個人的情感出發,設身處地的同理他人的立場,作出不傷害彼 此的抉擇(簡成熙,1997),與正義倫理對於公正、平等、規則和規定的一致性堅 持不同。關懷倫理反映了人類關係的知識,以及自我與他人是彼此相互關聯的概 (Gilligan,1982)。Noddings(1986)也指出關懷是存在於關係之中的,人都有被 人關懷與照顧的渴望而此關係同時包含了關懷者與被關懷者,她提到:「關懷者與 被關懷者雙方對於關係都是有所貢獻的,唯有考慮到這兩者,那麼這個關係才能被 稱之為關懷」。因此,維持關懷關係的需求和回應都應受到重視。Beck(1994)也 提到:關懷,是倫理也是行動,是以他人福祉為目的的基本人類活動,而這福祉指 的可能是成長、發展、滿足他人需求與慾望、或者政治或精神上的解放。其次,關 懷是在存在著相互依賴關係的社群脈絡中發展,社群的建立亦是關懷的理想。另外, 人類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意謂著每個人的福祉必然與他人的福祉相關,所以個人關 懷他人事實上也是關懷自己。參照Nodding(1993)的說法,關懷的意涵大致如下: 1. 關懷被使用來描述含有特定特質與行為、想法的關係,及關懷者在關係中的 態度。因此有必要討論被關懷者的貢獻及蘊含關係的情境。 2. 關懷者以帶有特定感受的行動關懷被關懷者,在此行動中,關懷者從他人的 角度來傾聽、凝視與感覺。 3. 關懷者傾向助人,通常直接參與他人的計畫,但有時候會給予忠告,或者警 告。關懷者的想法和行為通常受對被關懷者的保護、成長與接受來引導。關懷者會 想要保護被關懷者的生活和幸福,促進他們的成長,並以可接受的行為給予他們支 持。 4. 關懷的考量完全引導著關懷者;結果,關懷者不僅將注意力與幫助的慾放在 特定的被關懷者身上,也跨越了整個關係網絡,這是必然的,因為關懷者與被關懷 者的福祉都是視彼此雙方關係的健全而定。 5. 被關懷者在關係中是重要的,不僅其回應會使得關懷者的努力受到支持,也 是關懷者在持續的關注與回應圈中監控其品質及關懷效果的重要回饋。.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並公告錄取人員姓名於本校網頁、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網頁。報考人員可自行上網查看

並公告錄取人員姓名於本校網頁、臺中市政府教育局網頁。報考人員可自行上網查看

民國 57 年,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正式實施, 教科書改由國立編譯館主編, 數學教科書之編製 成立有

請持續配合本部 政策推動藝術教 育、師資供需評 估、辦理教育實習 及 教 師 進 修 工 作,建議針對提升 國民中學專長授 課比率教師進修 第二專長學分班 辦理部分,可後續 追蹤。.

一、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二、 承辦單位:臺北市新民國中 三、 協辦單位:臺北海洋科技大學 四、

5.曾依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或國民中小學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聘任辦

2.預估缺額係依據教育部國民教育署補 助各地方政府 109 學年度推動國小合理 教師員額計畫辦理,俟臺中市政府教育

每班教師員額編制符合國民中學 每班應設置教師至少三人,國民 小學每班應設置教師至少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