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Copied!
26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朱鴻教授. 兩岸三地國(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 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 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研究生:簡靖怡. 撰. 中華民國一ΟΟ年一月.

(2)

(3) 摘. 要. 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後,強調要培養學生「帶得走的基本能 力」 ,歷史科能夠培養讓學生應用於生活中的能力就是「歷史思維 能力」 。歐美各國近年來的歷史教育改革也不斷強調培養歷史思維 能力的重要性,顯示此為歷史教育新趨勢。 歷史教材「學習活動」是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最方便的資 源,本研究以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 能力為研究主體,根據英、美歷史教育發展經驗了解歷史思維能 力內涵,並分析比較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的題 目類型、培養的能力型態和歷史思維能力層次,解析各地優缺點, 並加以學習,以求進步。 由分析結果可知,台灣在歷史教育改革過程中雖注意到能力 培養的重要性,但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的設計仍以傳統歷史知 識的記憶為主。香港歷史教育由課程綱要至歷史教材「學習活動」 的設計皆強調要培養學生理解解釋、分析統整、綜合評鑑等能力, 尤其「中國歷史」科的歷史教材「學習活動」對培養學生的歷史 思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大陸歷史教材「學習活動」亦有助於培 養學生高層次的思考能力,其中「歷史與社會」科的歷史教材「學.

(4) 習活動」特別重視歷史思維能力的訓練,給予學生許多練習機會。 各版本編輯者在編寫教材時,宜增加有助於培養學生歷史思 維能力的「學習活動」 ,且設計時須考量學生的認知能力發展及實 際教學執行的可行性,並於編輯大意中加入培養歷史思維能力與 執行「學習活動」之相關內容,強調其重要性。另外,教材編寫 時,須加強國中小課程銜接,減少歷史知識之重複,增加培養歷 史思維能力之相關教材,以達到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歷史教學、歷史思維能力、歷史教材、學習活動.

(5)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8.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2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28. 第二章 歷史思維能力與歷史教材 歷史思維能力與歷史教材「 歷史教材「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內涵..............35 內涵 第一節. 歷史思維能力本質探究 ................................35. 第二節. 歷史教材「學習活動」概念分析 .................70. 第三章 歷史教材「 歷史教材「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類型分析 類型分析 ................................85 第一節. 以呈現問題方式分類....................................85. 第二節. 以培養能力層次分類..................................109. -I-.

(6) 第四章 兩岸三地國(初 中歷史教材「 兩岸三地國 初)中歷史教材 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解析 .........133 第一節. 台灣國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 南一、康軒、翰林 .....................................133. 第二節. 香港國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 香港教育圖書、齡記..................................159. 第三節. 大陸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 北京人民教育 ............................................1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223 第一節.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 「學習活動」之比較..................................223. 第二節. 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設計應用之建議.....233. 徵引書目.................................................................................239 徵引書目. - II -.

(7) 圖片目次 ◎圖片編號係採取「a-b-c」的編號方式,a 代表「章」 ,b 代表「節」 , c 代表該節的圖片序號。 圖 1-3-1. 章節架構圖 ............................................................25. 圖 4-1-1. 南一版「學習活動」題目類型比例圖 ..................145. 圖 4-1-2. 康軒版「學習活動」題目類型比例圖 ..................146. 圖 4-1-3. 翰林版「學習活動」題目類型比例圖 ..................147. 圖 4-1-4. 南一版「學習活動」能力型態比例圖 ..................150. 圖 4-1-5. 康軒版「學習活動」能力型態比例圖 ..................151. 圖 4-1-6. 翰林版「學習活動」能力型態比例圖 ..................152. 圖 4-1-7. 南一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分佈圖....154. 圖 4-1-8. 南一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比例圖....154. 圖 4-1-9. 康軒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分佈圖....155. 圖 4-1-10. 康軒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比例圖....155. 圖 4-1-11. 翰林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分佈圖....156. 圖 4-1-12. 翰林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比例圖....156. 圖 4-2-1. 新理念版「學習活動」題目類型比例圖...............176. 圖 4-2-2. 新簡明版「學習活動」題目類型比例圖...............177 - III -.

(8) 圖 4-2-3. 穿梭版「學習活動」題目類型比例圖 ..................178. 圖 4-2-4. 漫遊版「學習活動」題目類型比例圖 ..................179. 圖 4-2-5. 新理念版「學習活動」能力型態比例圖...............182. 圖 4-2-6. 新簡明版「學習活動」能力型態比例圖...............183. 圖 4-2-7. 穿梭版「學習活動」能力型態比例圖 ..................184. 圖 4-2-8. 漫遊版「學習活動」能力型態比例圖 ..................185. 圖 4-2-9. 新理念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分佈圖.....187. 圖 4-2-10. 新理念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比例圖.....187. 圖 4-2-11. 新簡明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分佈圖.....188. 圖 4-2-12. 新簡明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比例圖.....188. 圖 4-2-13. 穿梭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分佈圖....189. 圖 4-2-14. 穿梭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比例圖....189. 圖 4-2-15. 漫遊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分佈圖....190. 圖 4-2-16. 漫遊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比例圖....190. 圖 4-3-1. 人教歷史版「學習活動」題目類型比例圖 ...........209. 圖 4-3-2. 人教歷社版「學習活動」題目類型比例圖 ...........210. 圖 4-3-3. 人教歷史版「學習活動」能力型態比例圖 ...........213. 圖 4-3-4. 人教歷社版「學習活動」能力型態比例圖 ...........214. 圖 4-3-5. 人教歷史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分佈圖....216. 圖 4-3-6. 人教歷史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比例圖....216. 圖 4-3-7. 人教歷社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分佈圖....217 - IV -.

(9) 圖 4-3-8. 人教歷社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比例圖....217. -V-.

(10)

(11) 表格目次 表格目次 ◎表格編號係採取「a-b-c」的編號方式,a 代表「章」 ,b 代表「節」 , c 代表該節的表格序號。 表 1-2-1. 「學習活動」相關論文研究對象與方法.................10. 表 1-2-2. 「歷史思維」相關論文研究對象與方法.................14. 表 1-4-1. 台灣國中歷史教材研究範圍...................................29. 表 1-4-2. 香港國中歷史教材研究範圍(中國歷史科) ..............31. 表 1-4-3. 香港國中歷史教材研究範圍(歷史科)......................32. 表 1-4-4. 大陸初中歷史教材研究範圍...................................33. 表 2-1-1. 課程標準(綱要)歷史教學目標表(民國 57 年至今) ......40. 表 2-1-2. 英國歷史科國家規準課程宗旨 ...............................49. 表 2-1-3. 英國歷史科國家規準評量目標相關部分.................50. 表 2-1-4. 英國歷史科國定課程之「成就目標」 ....................52. 表 2-1-5. 美國歷史科國家課程標準歷史性思考綱目與具體目標....57. 表 2-1-6. 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第二主題課程目標.................61. 表 2-2-1. 課程標準(綱要)「學習活動」相關內容 ..................73. 表 4-1-1.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前後每週授課時數與內容........138. 表 4-1-2. 台灣國中歷史教材「編輯大意」分析表...............141 - VII -.

(12) 表 4-1-3. 台灣國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編排位置表........142. 表 4-1-4. 台灣國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數量統計表........143. 表 4-1-5. 南一版「學習活動」題目類型分佈表 ..................145. 表 4-1-6. 康軒版「學習活動」題目類型分佈表 ..................146. 表 4-1-7. 翰林版「學習活動」題目類型分佈表 ..................147. 表 4-1-8. 南一版「學習活動」能力型態分佈表 ..................149. 表 4-1-9. 康軒版「學習活動」能力型態分佈表 ..................150. 表 4-1-10. 翰林版「學習活動」能力型態分佈表 ..................151. 表 4-1-11. 南一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分佈表....154. 表 4-1-12. 康軒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分佈表....155. 表 4-1-13. 翰林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分佈表....156. 表 4-2-1. 香港國中歷史課程各年級授課內容表 ..................160. 表 4-2-2. 香港國中中國歷史科歷史教材「編輯大意」分析表....167. 表 4-2-3. 香港國中歷史科歷史教材「編輯大意」分析表 ....170. 表 4-2-4. 香港國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編排位置表........173. 表 4-2-5. 香港國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數量統計表........174. 表 4-2-6. 新理念版「學習活動」題目類型分佈表...............176. 表 4-2-7. 新簡明版「學習活動」題目類型分佈表...............177. 表 4-2-8. 穿梭版「學習活動」題目類型分佈表 ..................178. 表 4-2-9. 漫遊版「學習活動」題目類型分佈表 ..................179. 表 4-2-10. 新理念版「學習活動」能力型態分佈表...............181 - VIII -.

(13) 表 4-2-11. 新簡明版「學習活動」能力型態分佈表...............182. 表 4-2-12. 穿梭版「學習活動」能力型態分佈表 ..................183. 表 4-2-13. 漫遊版「學習活動」能力型態分佈表 ..................184. 表 4-2-14. 新理念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分佈表.....187. 表 4-2-15. 新簡明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分佈表.....188. 表 4-2-16. 穿梭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分佈表....189. 表 4-2-17. 漫遊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分佈表....190. 表 4-3-1. 大陸歷史教材「編輯大意」分析表 ......................203. 表 4-3-2. 大陸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編排位置表...............206. 表 4-3-3. 大陸歷史教材「學習活動」數量統計表...............207. 表 4-3-4. 人教歷史版「學習活動」題目類型分佈表 ...........209. 表 4-3-5. 人教歷社版「學習活動」題目類型分佈表 ...........210. 表 4-3-6. 人教歷史版「學習活動」能力型態分佈表 ...........212. 表 4-3-7. 人教歷社版「學習活動」能力型態分佈表 ...........213. 表 4-3-8. 人教歷史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分佈表....216. 表 4-3-9. 人教歷社版「學習活動」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分佈表....217. 表 4-3-10. 人教歷社版「專題探究」內容分析表 ..................219. - IX -.

(14)

(15)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1. 第一章 緒論 近年來歷史教育的趨勢以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為目標,然而 在歷史教材的編寫上,仍然維持小百科全書式的編寫模式,教材 中充滿了歷史知識,缺乏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的內容。研究者認為, 若能善加利用歷史教材中長期被忽略的「學習活動」 ,對於培養學 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必定有所幫助。本研究即以兩岸三地國(初)中歷 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斯維能力之培養為研究主題,第一章 首先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回顧與探討、章節架構與研究方 法、研究範圍與限制,以對本研究內容有一概略認識。.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歷史教育的目標是什麼?」這是從事歷史教育工作者必須 時時思考的問題。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強調要培養學生「帶得 走的基本能力」,而不是給學生「背不動的書包」。教育部最新公.

(16) 2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佈,一百學年度即將實施的《97 年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中,也 強調社會學習領域的課程目標除了「充實社會科學之基本知識」 外,還要「發展批判思考、價值判斷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 社會參與、做理性決定及實踐的能力」,「培養表達、溝通及合作 的能力」、 「培養探究之興趣以及研究、創造和處理資訊之能力」 。 1. 由此可知,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不斷的革新,歷史教育的目標. 已非過去單純的知識記憶,而是要進一步培養學生解釋、分析、 比較、評價、綜合、推論等能力,也就是「歷史思維能力」 。 以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為主的歷史教育在歐美各國也越來 越受到重視。近三十年來,歐美國家關心歷史教育者不斷的尋求 改善歷史教學的方法。他們或爭取大型教研計畫,親身投入教學 現場;或從歷史教學的理論、方法和實務,展開長期的研究追蹤; 或經由課程的設計、運作與修正,逐步建立研究個案。這些研究 成果均來自實際的教學現場,和研究考察的累積,而非從歷史學 者的主觀認知,漫談歷史教學的目標和功能。由於歷史教育者的 積極投入,使其歷史教育得以擺脫記誦史實為主的教學,代之以 強調培養學童的歷史思維能力,亦使得歷史科的學習漸受到社會 大眾和政府的重視。2台灣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雖然強調培養. 1. 2. 教育部, 《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 ,中華民國教育部國民 教育司(http://www.edu.tw/eje/index.aspx),2009 年 8 月 19 日下載,頁 2。 吳翎君, 《歷史教學理論與實務》 ,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 頁 5。.

(17) 第一章. 緒論 3. 歷史思維能力的重要性,然而長期以來,台灣的國中教育瀰漫著 升學主義,歷史淪為背誦之學,社會大眾普遍認為學習歷史只是 把過去發生的事情加以記憶,考試結束後就忘記了,一點意義都 沒有。若想要改正社會大眾的觀念,讓政府更重視歷史教育的重 要性,可參考歐美的經驗,在歷史學者與歷史教育工作者的共同 努力下,擺脫過去歷史科「背多分」的形象,讓社會大眾與政府 了解歷史教育的重要性,理解歷史教育的目標在培養歷史思維能 力,是其他科目所無法做到的。 何謂「歷史思維」呢?所謂的歷史思維就是對過去的理解,3 對歷史知識本質的了解,4是一種高層次的思考,如分析、綜合、 推理等思想活動,強調思考邏輯關係之聯繫與連接。5而歷史思維 能力就是學生在歷史思維上的表現程度,6是歷史教育培養獨具的 一種思維能力,是人們用以再認識和再現歷史事實、解釋和理解 歷史現象、把握歷史發展過程,分析和評價歷史的一種素養;也 具有解決歷史問題的應用特徵。7內容包含了各種歷史的學習,如 時間感、理解過去事件的變遷、因果、不同的歷史解釋、史料證 3. 4. 5. 6. 7. 吳志堅,《理性理解歷史─國小歷史教學的個案考察》,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 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 年,頁 52。 張雲絜,《從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探究國小學童歷史思維能力─以翰林版教科書為 例》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頁 13。 宋明娟, 《 「啟發歷史思維」的教與學─理論與實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2 年,頁 7。 鄭佳君《國一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之探討》 ,國立台南大學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 年,頁 6。 邵宗儀,《國中生歷史思維能力教學之研究─以國三課程﹝世界文明的發展﹞為 例》 ,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頁 5。.

(18) 4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據的應用等等。8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幫助學生透過解釋歷史 現象,分析歷史事件,比較、評價歷史人物的作為,綜合、推論 與理解歷史的發展脈絡,並且以古鑑今,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與 習慣,有效的解決社會現實問題。 要學習對歷史事實、史料、證據進行分析、判斷、解釋、探 究,以解析歷史的因果關係、理解因果的多重性、了解歷史的延 續與變遷、歷史闡釋與史料或證據的關係等,通常需要透過閱讀、 思考、觀察等活動才能形成。9然而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歷史成 為「社會學習領域」的課程之ㄧ,時數被刪減,在這種情況下, 如何利用僅有的授課時數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考驗著歷史 教育相關工作者的智慧。 在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最容易取得也最方便的 教材─歷史教科書的編寫非常重要。歷史教科書雖然不是教材的全 部,但是我們不可否認,教科書對於歷史教學有極大的影響,如 果有完美的教科書,則歷史教育的目標肯定更容易達成。身為歷 史教師,我們必須從教科書的組織中獲得能力,在教科書教學法 與教材的結構中去呈現過去,並反映出過去對現在與未來的意義 及其重要性,10使學生經過學習經驗累積的過程,逐漸認識歷史這 8. 吳嘉娪, 《國小六年級影視歷史思維能力測驗之編製與表現概況之探討》 ,國立台南 大學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頁 6。 9 張雲絜,《從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探究國小學童歷史思維能力─以翰林版教科書為 例》 ,頁 13。 10 吳翎君,《歷史教學理論與實務》,頁 27。.

(19) 第一章. 緒論 5. 門學科知識,掌握這種組織和理解人類經驗的方式,進而能夠去 思考人類的過去,理性地認知過去,11培養出終身受用的歷史思維 能力。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後,台灣已經沒有「歷史教科書」 ,且香 港與大陸使用的歷史教科書並沒有固定的名稱,因此本研究以「歷 史教材」指稱兩岸三地依據國家課程標準編訂而成,且通過審查, 用於歷史教育之教科書內容,範圍僅限於教科書本身,不包含習 作、備課用書及教師手冊。 歷史教材是歷史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歷 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沒有辦法馬上改變社會大眾的觀念,仍然 必須受限於歷史教材中的歷史知識,時時注意教學進度,儘可能 的將教材中的歷史知識傳授給學生;此外,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 需要歷史知識做為基礎,雖然現在是網路發達、資訊爆炸的時代, 學生要獲得歷史知識輕而易舉,然而歷史教材是經過專家學者及 教師編撰審查通過的,其知識價值遠較網路資料高出許多。總而 言之,我們不可能也不可以完全捨棄歷史教材中的歷史知識。但 若我們能在有限的教學時數中,穿插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的教學活 動,必定能積沙成塔、積少成多。在歷史教材中,教師可以輕易 獲得,並加以利用的資源就是歷史教材中的「學習活動」。 歷史教材「學習活動」所指為何?在過去國立編譯館發行的. 11. 邵宗儀,《國中生歷史思維能力教學之研究─以國三課程﹝世界文明的發展﹞為 例》 ,頁 42。.

(20) 6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國民中學《歷史》教科書中,每個章節最後都會有 2~3 題的「問 題與討論」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各出版社發行的審定本在章節 的中間或最後也都會有「活動」、「動動腦」、「腦力激盪」、「隨堂 練習」等學習活動,這些學習活動一般都被視為「作業」的一種, 是教學活動的一部份。適度的作業有助於學生的複習和加深學習 印象,培養學生獨立探索自學的能力,引起學生的興趣,引發學 習動機,不但是老師評量學生學習狀況的一項指標,甚至可藉著 作業,補救學校教學時間的不足。12歷史教師若能將這些「作業」 放到課堂的學習中,在有限的授課時間中善加利用,相信對學生 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幫助。 本研究即以探討台灣現行歷史教材中的「作業」在培養歷史 思維能力上的作用與影響為主題,分析內容包含南一版的「活 動」 、康軒版的「動動腦」 、 「腦力激盪」以及翰林版的「隨堂練習」 。 但因本研究強調其在課堂上的運用,將其視為歷史教師在課堂上 進行教學,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學習的過程要素之ㄧ,因此不以「作 業」 ,而用「學習活動」稱之。 另外,為求有一客觀標準來檢視台灣的歷史教材,並了解其 他地區歷史教材「學習活動」在培養歷史思維能力上的作用,本 研究擬將分析內容擴及香港及大陸現行歷史教材,希望能對台灣. 12. 葛康馨,《國中社會學習領域中的歷史作業設計研究─以《社會》第三冊歷史教材 為中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 年,頁 1。.

(21) 第一章. 緒論 7. 歷史教材的編寫與國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有所助益。 貳、研究目的 根據以上研究動機,本研究以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 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為主體,期望能達到以下目的: 1.根據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實施後的課程標準探討台灣歷史教 育發展脈絡,並結合英、美近年之歷史教育發展與香港、大陸課 程標準,了解歷史教育發展趨勢。 2.根據英、美歷史教育發展經驗、台灣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以及 過去的研究,了解歷史思維能力之內涵,並建構培養國中生歷史 思維能力的具體實施標準。 3.了解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的功能、設計原則與種類,並探 討其與培養歷史思維能力之關係。 4.分析台灣、香港、大陸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所呈 現的題目類型、能力型態及其培養之歷史思維能力層次。 5.藉由台灣與香港、大陸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的比 較,檢視台灣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的優缺點,用積極正面的態 度增進對其他區域歷史教材的了解,並學習其優點,以求進步。 6.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的建議,希望能作為教育行政機關 或教科書出版社與編撰者未來在審定或編撰教科書時之參考,也 希望能給歷史教師一個新的教學思考方向。.

(22) 8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第二節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文獻回顧與探討是將與研究問題有關的文獻,做有系統的鑑 定、安排與分析,進一步給予探討、評述、綜合與摘述。13關於國 中歷史教育的研究,近年來相當豐富,研究主題也越見多樣化, 包含教科書的內容分析、教學法的使用、教學理論與教學現場的 對照、教育的沿革、教學目標的演變、與課程標準(綱要)的關係、 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等,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本節依 據本研究的兩項內涵: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的 培養分成兩部分進行文獻回顧與探討,了解過去研究的重點與成 果,期待能得到啟發。. 壹、歷史教材「 歷史教材「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相關研究成果 在眾多關於歷史教育的研究中,有許多以歷史教材為研究主 題的論文,研究的方向包含教材中人物、事件、地區的分析、教 材的演變發展、教材與課程目標(綱要)的關聯、與其他地區歷史教. 13. 王文科、王智弘, 《教育研究法》 ,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 頁 76。.

(23) 第一章. 緒論 9. 材的比較等。但檢視這些研究的成果,我們可以發現,關於歷史 教材「學習活動」的研究仍相當缺乏。 目前針對國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作深入探究的論文,僅 有葛康馨的《國中社會學習領域中的歷史作業設計研究─以《社會》 第三冊歷史教材為中心》14一篇論文。若將範圍擴大為「國民中小 學社會學習領域」 「教科書作業」及「習作」的相關研究,也僅增 加四篇論文,分別是徐鈴雯的《高雄市地理習作使用狀況調查研 究》、15徐榕鎂的《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社會習作內容分析與設 計》、16許秀汶的《社會學習領域批判思考教學之問題研究─以習 作改寫為例》 、17李淑惠的《國小社會領域習作中高層次思考能力 之內容分析─以修訂版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為分析架 構》,18顯示目前在這方面的研究仍然不足。茲將其研究對象與研 究方法彙整如下表:. 14. 15. 16. 17. 18. 葛康馨,《國中社會學習領域中的歷史作業設計研究─以《社會》第三冊歷史教材 為中心》 ,頁 1-369。 徐鈴雯, 《高雄市地理習作使用狀況調查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 文,2000 年,頁 1-99。 徐榕鎂, 《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社會習作內容分析與設計》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 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 年,頁 1-210。 許秀汶, 《社會學習領域批判思考教學之問題研究─以習作改寫為例》 ,國立東華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頁 1-133。 李淑惠,《國小社會領域習作中高層次思考能力之內容分析─以修訂版布魯姆認知 領域教育目標分類為分析架構》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 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8 年,頁 1-208。.

(24) 10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表 1-2-1 「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相關論文研究對象與方法 研究者. 論文題目.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國小社會領域習作中高層 文獻探討 李淑惠 次思考能力之內容分析─ 國小社會學習領域 訪談法 (2008) 以修訂版布魯姆認知領域 習作. 內容分析法. 教育目標分類為分析架構 文獻瀏覽. 徐鈴雯 高雄市地理習作使用狀況 國中地理教師 (2000) 調查研究. 問卷調查. 徐榕鎂 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社 1.國小社會習作. 內容分析法. (2005) 會習作內容分析與設計. 2.社會學習領域教師 訪談法. 社會學習領域批判思考教 1.國小社會學習領域 文獻分析法. 許秀汶 學之問題研究─以習作改 (2007). 課本與習作 訪談法. 寫為例. 2.國小教師. 國中社會學習領域中的歷 國中歷史作業:問題 歷史研究法 葛康馨 史 作 業 設 計 研 究 —─ 以 與討論、習作、學習 內容分析法 (2006) 《社會》第三冊歷史教材. 單. 實驗研究法. 為中心. 一、研究對象 在研究對象上,可以歸納為兩類。第一類是針對「學習活動」 本身做分析研究,包括教科書中的「問題與討論」 ,獨立於教科書.

(25) 第一章. 緒論 11. 外,自成一本的「習作」 ,以及教師自行設計的「學習單」三種。 第二類是針對「學習活動」的]使用者做調查研究,使用「學習活 動」者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在目前的研究中,以對教師 的訪談為主,並未有針對學生使用「學習活動」的情況作深入研 究的論文。 在這些相關論文的研究對象中,以國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 為研究主題的,只有葛康馨一位,且範圍僅限於台灣。19本研究則 擴大區域,除了對台灣現行國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進行分析 研究之外,還加入香港及大陸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的比 較,以對其他地區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的內容與實施方式有進 一步的了解。 二、研究方法 過去的相關研究大多是透過內容或文獻分析法來研究「學習 活動」的內涵結構、設計方式與思考層次。有的則進一步搭配深 度訪談或問卷調查,了解使用者對於「學習活動」的看法、感想 及建議。比較特別的是葛康馨還採取歷史研究法研究部編本教科 書「問題與討論」的演變,並進行實驗研究,以了解教學現場的 情況。 本研究的對象為歷史教材「學習活動」 ,因此以內容分析法為 19. 葛康馨,《國中社會學習領域中的歷史作業設計研究─以《社會》第三冊歷史教材 為中心》 ,頁 69-168。.

(26) 12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主,搭配比較研究法進行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 的研究。 三、研究結論與建議 在「學習活動」的相關研究中,葛康馨針對國民中學歷史作 業進行探討,範圍包括「問題與討論」 、 「習作」與「學習單」 。其 中「問題與討論」即為本研究所指之「學習活動」 ,與本研究關係 最密切。他認為教師應善用課堂討論作業,甚至可以不用歷史習 作,自行設計學習單為課後作業,更能讓歷史作業活潑多元,也 更有助於教師在教學目標上的評量。然而在授課時數及教師工作 負擔的現實考量下,仍需要教育當局及教科書出版社的配合。20為 了力求歷史作業的持續改善,使大家正視歷史作業的重要性,他 進一步提出五點建議:1.建置歷史作業交流、分享平台。2.評鑑出 版社回饋機制。3.重視整體教科用書研究。4.開放習作市場競爭。 5.推動學生社會科學競賽。21 同樣是對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的研究,許秀汶以國小社會 課本為研究對象,提出課本的編排可增加問題討論的想法,讓學 生可以針對某些爭議性議題做討論與思考,且問題的呈現要有多. 20. 21. 葛康馨,《國中社會學習領域中的歷史作業設計研究─以《社會》第三冊歷史教材 為中心》 ,頁 308-310。 葛康馨,《國中社會學習領域中的歷史作業設計研究─以《社會》第三冊歷史教材 為中心》 ,頁 310-315。.

(27) 第一章. 緒論 13. 元的面向,引導學生做多層次的思考,以啟發批判思考能力。22 以上研究結論皆顯示目前歷史教材「學習活動」仍有進步的 空間。因此本研究以兩岸三地國(初)中現行歷史教材「學習活動」 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兩岸三地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的優缺點, 以作為相關單位及教科書出版社日後改進的參考。 貳、 「歷史思維」 歷史思維」相關研究成果 關於歷史思維的研究,受到歐美歷史教育改革影響,近年來 越見豐富,累積了相當可觀的學術研究成果。在這些和歷史教育 相關的歷史思維研究中,有從教科書內容做分析研究者,有從教 材教法為出發點做探討者,也有針對兒童歷史思維能力作調查 者,研究方向呈現多元發展。但若仔細觀察過去的研究,我們可 以發現關於歷史思維與歷史教育兩者之關聯,仍有許多論題存 在,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培養歷史思維的關係即是其中之ㄧ。 由於歷史教材「學習活動」具有容易搭配課堂教學的特性,因此 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培養的關係,就更值得做 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以下先就過去在歷史教育的範疇中,針對歷史思維所累積的 研究成果做一分析與歸納,以作為本研究在建構歷史思維相關理 論時的參考。茲將相關論文的研究對象與方法整理如下表:. 22. 許秀汶,《社會學習領域批判思考教學之問題研究─以習作改寫為例》 ,頁 91。.

(28) 14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表 1-2-2 「歷史思維」 歷史思維」相關論文 相關論文研究對象與方法 論文研究對象與方法 研究者. 論文題目. 研究對象. 包暐稜 探討國中生之歷史理解─以. 研究方法 文獻整理. 國中八年級學生 (2005) 「武則天」小故事為例. 實證方法. 國小教科書歷史教材內涵分 1.國小國語、社會、 內容分析法. 李永謀 析及國小高年級兒童歷史知 (1997). 生活與倫理課本 問卷調查法. 識與歷史意識之研究. 2.國小高年級兒童. 國小社會領域習作中高層次 文獻探討 李淑惠 思考能力之內容分析─以修 國小社會學習領域 訪談法 (2008) 訂版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 習作. 內容分析法. 標分類為分析架構 吳志堅 理性理解歷史─國小歷史教. 個案研究 國小五年級學生. (2002) 學的個案考察. 文獻分析. 國小六年級影視歷史思維能 吳嘉娪 力測驗之編製與表現概況之 國小六年級學生 (2007). 測驗與統計. 探討 文獻分析法. 吳嘉琪 國中學生歷史理解之研究. 國中七年級學生. (2009). 綜合教學法. 宋明娟 「啟發歷史思維」的教與學─ 1.國小六年級學生. 文獻探討. (2002) 理論與實例. 實例探究. 2.社會科教師.

(29) 第一章. 研究者. 論文題目. 研究對象. 緒論 15. 研究方法. 國中生歷史思維能力教學之 邵宗儀 研究─以國三課程〔世界文明 國中九年級學生 (2005). 實驗教學. 的發展〕為例 社會學習領域批判思考教學 1.國小五下社會學 文獻分析法. 許秀汶 之問題研究─以習作改寫為 (2007). 習領域教科書 深度訪談. 例. 2.國小教師 問卷調查. 陳盈安 史料教學在國中社會領域的. 課堂教學 國中七年級學生. (2006) 課程運作與考察. 課堂觀察 深入訪談. 從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探究 內容分析法. 張雲絜 國小學童歷史思維能力─以 國小五年級學生 (2005). 實驗研究法 翰林版教科書為例 國小五年級兒童. 黃道遠 國小歷史教學的反思、理論. 文獻探討 歷史知識. (2002) 與實際. 實徵研究 教師 訪談法. 劉心怡 國中生歷史理解之研究 (2005). 國中八年級學生. 觀察法 反省札記.

(30) 16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研究者. 論文題目. 研究對象. 研究方法. 國二學生歷史批判思考能力 劉慶忠 測驗之編製與表現現況之研 國中八年級學生 (2007). 測驗與統計. 究 問卷資料. 潘怡伶 高中生史料概念之探究. 高一至高三學生. (2007). 分析 訪談. 鄭佳君 國一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之探 國中七年級學生. 測驗與統計. (2005) 討 蘇乙峰 兒童歷史認知發展之研究─. 筆測 國小五年級的兒童. (2004) 以國小五年級為例. 訪談. 一、研究對象 在研究對象上,可歸納為三類。第一類是以學生作為研究主 題,從國小、國中,到高中的學生都曾經是學者深入了解的對象。 第二類是對教師的研究,目前的成果中,僅出現對國小教師的研 究,尚無以國中教師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出現。第三類是對教材的 研究,從表 1-2-2 中,我們可以看到目前有四位研究者針對國小教 材及歷史知識加以分析探討,但並未有以國中教材為研究對象的 論文出現。 從以上所整理之研究對象我們可以發現,關於歷史思維能力.

(31) 第一章. 緒論 17. 的研究,在國小階段較豐富,國中階段的研究仍非常缺乏,即使 有,也是針對學生做問卷調查或實驗教學,並沒有專門以國中歷 史教材為主題的相關研究出現。因此本研究擬以國中歷史教材「學 習活動」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在培養歷史思維能力上的功能與 影響。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由於過去大部分都是針對「教師」或 「學生」做研究,因此多半採取實驗研究法、問卷調查法以及訪 談法,探究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在歷史課堂上實施的情況。或者 是採取測驗與統計的方式,了解目前台灣學童在歷史思維能力上 的表現程度。少數針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的研究則採用內容分析 法。另外,不管是針對教師、學生或教材做的研究,多數研究者 都會進行文獻探討,了解過去的研究情況,並加以分析歸納,以 建構出實驗研究、問卷調查、訪談與內容分析的類目,作為進一 步研究的依據。 本研究主要是以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為探究焦點,因此在 歸納整理過去的研究後,進一步採取內容分析法,以探討目前台 灣國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對培養學童的歷史思維能力是否有 幫助,並進一步分析香港與大陸的歷史教材「學習活動」 ,以比較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在培養歷史思維能力上的.

(32) 18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成效與差異。 三、研究結論與建議 從過去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知道,國中生對歷史學科本質認知 仍然不足,因此輕視學習歷史之價值。23學生的思考特質普遍不穩 定,他們在思考歷史問題時,受限於個人經驗、知識背景等因素, 使其難以理解過去。24但是也有研究指出兒童的歷史思維可以經由 系統化的理性理解教學培養,25其歷史思維能力會因整體教學改革 而提升。26 為了提升學生歷史思維能力,歷史教師應在能力範圍內對教 科書做適當的修改及補充,藉由語言、圖表或是文字引導學生進 行因果推斷、討論及多方面思考,並多鼓勵學生將資料與其個人 經驗或先備知識進行連結。而學生的歷史思維活動表現有其多元 性與層次性,掌握歷史知識的多寡會影響歷史思維能力的發展, 經過轉化的歷史知識有助於歷史思維能力的提升,且有助於診斷 和釐清學生的迷思概念,也可提升學生自我與社會能力。因此從 課程的設計到教學活動的實施,必須要以歷史知識的學習為基. 23. 24. 25 26. 劉心怡,《國中生歷史理解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5 年,頁 149-153。 包暐稜, 《探討國中生之歷史理解─以「武則天」小故事為例》 ,私立東吳大學歷史 學系碩士論文,2005 年,頁 100。 吳志堅,《理性理解歷史─國小歷史教學的個案考察》,頁 257。 黃道遠, 《國小歷史教學的反思、理論與實際》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 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 年,頁 159。.

(33) 第一章. 緒論 19. 礎,搭配良好的問題引導、符合學生能力的教材,多探討「學習 歷史之目的」 ,然後進一步強調因果覺察及神入的基本功夫,將歷 史學科本質之教學融入課程當中,培養兒童主動學習史家的工 作,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拓展學生的歷史思維。唯有如此, 才能讓歷史教學跳脫出歷史知識的純粹記憶學習,使兒童學習到 自我建構知識的方法,幫助兒童建立面對多元歷史敘述時的思考 能力。27 除此之外,亦有許多學者以「歷史思維」作為主題,發表專 書或期刊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吳翎君教授曾發表〈學童 歷史思維的教學方法初探〉 、28〈 「神入」歷史與觀點陳述─引導學 童歷史思維的教學方法初探〉、29〈一個實驗課程的心得分享─歷 史課堂的教學策略與方法〉30等文章探討培養學童歷史思維能力的 方式,最後並將這些研究內容集結整理於其著作《歷史教學理論. 27. 28. 29. 30. 包暐稜,《探討國中生之歷史理解─以「武則天」小故事為例》 ,頁 104-105。 吳志堅,《理性理解歷史─國小歷史教學的個案考察》 ,頁 258-259。 卲宗儀,《國中生歷史思維能力教學之研究─以國三課程﹝世界文明的發展﹞為 例》 ,頁 178-181。 黃道遠,《國小歷史教學的反思、理論與實際》,頁 160。 劉心怡,《國中生歷史理解之研究》 ,頁 156-160。 蘇乙峰, 《兒童歷史認知發展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為例》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 科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 年,頁 96。 吳翎君,〈學童歷史思維的教學方法初探〉 ,《花蓮師院學報》15,2002 年 12 月, 頁 83-110。 吳翎君, 〈「神入」歷史與觀點陳述─引導學童歷史思維的教學方法初探〉 , 《花蓮師 院學報》17,2003 年 11 月,頁 133-152。 吳翎君,〈一個實驗課程的心得分享─歷史課堂的教學策略與方法〉, 《台灣歷史學 會會訊》17,2003 年 12 月,頁 3-22。.

(34) 20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與實務》31中。吳翎君教授認為,長期以來歷史學者未曾投注太多 心力於基礎教育,導致小學階段開始,歷史學便被扭曲為「背誦 之學」 ,學生在死記人名、年代和日期的學習過程中,產生對歷史 學的排斥與反感,歷史學科一逐漸被邊緣化為無用之學,無法培 養學生的基本能力。但是參考近年來歐美國家的歷史教學,發現 從幼稚園至 12 年級或 1-12 年級系統式的教學過程,強調歷史知 識與思維的漸進累積,以及依此而設立的學習標準和方法,是近 年歷史教育的改革趨勢,且經過關心歷史教學者長期投入理論、 方法和實務的研究後,歷史教育得以擺脫記誦史實為主的教學, 代之以強調培養學童的歷史思維能力,亦使歷史科的學習受到社 會大眾與政府的重視。受到此一影響,吳翎君教授嘗試自編教材, 參酌英美國家的歷史教學,以訓練學童的歷史斯維為主,並運用 社會科教學方法引導課程之運作,在小學高年級社會科課程進行 為期兩年的台灣史教學實驗課程,期望能結合歷史教學方法與社 會科教學方法,探討歷史意識的定義、歷史意識和教材教法的關 聯,並從歷史敘事的結構,培養學童的解釋和批判能力,歸納學 童的歷史認知水平。32經過系統化的歷史思維能力教學,吳翎君教 授發現學童的歷史思維能力雖有一定限制,但可經過適當的教學 方法加以培養,雖然學童對歷史事物的記憶有助於瞭解歷史事. 31 32. 吳翎君,《歷史教學理論與實務》,頁 1-350。 吳翎君,《歷史教學理論與實務》,頁 1-7。.

(35) 第一章. 緒論 21. 實,但要達成歷史思維的能力卻不能仰賴記憶,培養歷史思維, 才能將歷史知識內化成個人知識能力的一部份,而提供學童適當 的學習教材,以及活用教學方法,能提高引導和培養學生的歷史 思維能力的成效。33 另外,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林慈淑也有多篇著 作,包括與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共同發表的〈他山之石─英國中 學歷史教科書編寫理念簡介〉、34自己獨立發表的〈歷史為何而教 ─英國教育學者(J.White)與歷史學者(P.Lee)針對中學以下教育之 爭〉、35〈歷史與歷史教育的目的─試析論倫敦大學兩位學者的爭 議〉 、36〈 「學歷史」與「歷史學」之間─九年一貫「人與時間」領 域規劃的商榷〉37、〈歷史教與學的鴻溝─英國兒童歷史認知的探 究(1960’s-1990’s)〉 、38〈年齡、知識或觀念─試探兒童對多元歷史 記述的反應〉、39〈英國歷史教育改革中的「時序」爭議〉40等,.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吳翎君,《歷史教學理論與實務》,頁 265-274。 林慈淑、劉靜貞,〈他山之石─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編寫理念簡介〉, 《台灣歷史學 會通訊》4,1997 年 3 月,頁 15-20。 林慈淑,〈歷史為何而教─英國教育學者(J.White)與歷史學者(P.Lee)針對中學以下 教育之爭〉 ,《台灣歷史學會通訊》7,1998 年 9 月,頁 33-36。 林慈淑,〈歷史與歷史教育的目的─試析論倫敦大學兩位學者的爭議〉 ,《東吳歷史 學報》5,1999 年 3 月,頁 179-204。 林慈淑, 〈 「學歷史」與「歷史學」之間─九年一貫「人與時間」領域規劃的商榷〉, 《東吳歷史學報》7,2001 年 3 月,頁 139-172。 林慈淑, 〈歷史教與學的鴻溝─英國兒童歷史認知的探究(1960’s-1990’s)〉 , 《東吳歷 史學報》8,2002 年 3 月,頁 153-190。 林慈淑、 〈年齡、知識或觀念─試探兒童對多元歷史記述的反應〉 , 《東吳歷史學報》 10,2003 年 12 月,頁 307-346。 林慈淑, 〈英國歷史教育改革中的「時序」爭議〉 , 《東吳歷史學報》15,2006 年 6 月,頁 207-242。.

(36) 22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介紹英國近年來歷史教育的改革,除了介紹兩大代表─教育學者 John White 與歷史學者 Peter Lee 的爭議,從教育學與歷史學兩 個不同的角度來探討歷史教學的意義與目的外,並闡述英國兒童 歷史思維實證研究的發展及其問題,希望以英國學者試圖建立的 兒童理解歷史與思維能力進程,作為各階段教學目標的參考,並 為歷史考評提供客觀的依據。林慈淑主任也提出,現今社會中, 不但必要,而且更是當務之急的是,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歷史教育, 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引進史學觀念,改變兒童看待事物的視野,我 們必須肯定,在歷史教學中,除了教導史實之外,適當教導歷史 學特有的一些知識概念,有其重要性。41 總括來說,研究歷史教育與歷史思維能力之關聯者,普遍認 為學童的歷史思維能力是可以透過教師的引導而提升的,且培養 學童歷史思維能力有其重要性。而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有歷 史知識作為基礎,知識與思維能力並重的歷史教學正是未來歷史 教育的趨勢。但是在目前考試領導教學的環境中,歷史教材的書 寫仍以歷史知識為主,幾乎不見歷史思維相關內容。雖然歷史教 師在接受過專業訓練後,應當有能力改編教科書,但是在九年一 貫課程實施後,歷史課程授課時數縮減,歷史教師班級數目眾多, 不管是工作量和壓力都比過去增加許多,如何在有限時間中,以. 41. 林慈淑、 〈年齡、知識或觀念─試探兒童對多元歷史記述的反應〉 , 《東吳歷史學報》 10,2003 年 12 月,頁 334-335。.

(37) 第一章. 緒論 23. 不增加教師負擔為前提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研究者認為歷 史教材「學習活動」是最容易獲得,且可彈性運用的資源,若教 師能在課堂上利用歷史教材「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 力,既不會增加教師的負擔,也能在不影響進度的情況下彈性運 用。因此本研究擬以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為研究對象,探討現 行歷史教材「學習活動」在培養歷史思維能力上的成效,並將範 圍擴及香港及中國大陸,以利對照比較,並加以學習。.

(38) 24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第三節 研究架構 研究架構與 架構與方法. 壹、章節架構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先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文 獻回顧與探討、章節架構與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二章歷史思維能力與歷史教材「學習活動」內涵,首先分 析台灣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的課程標準(綱要)中歷史教學目 標之演變,然後了解英、美近年來的歷史教育改革在培養歷史思 維能力上的成就與影響,以理解歷史思維能力的意義、內涵及具 體目標。接著從台灣的課程標準(綱要)內容及過去的研究了解歷史 教材「學習活動」在歷史教育上的角色、功能與設計原則。 第三章研究歷史教材「學習活動」類型,依呈現問題方式與 培養能力層次兩種依據來分類,以作為第四章歷史教材「學習活 動」的分析類目。 第四章以台灣、香港、大陸國(初)中三個區域七個歷史教材版 本之「學習活動」為主題,進行「題目類型」、「能力型態」、「歷 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三個面向進行分析,探討兩岸三地國(初) 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在培養歷史思維能力方面的適切性。 第五章則針對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進行比.

(39) 第一章. 緒論 25. 較,以學習、吸收各區域的優點截長補短,作為日後編撰、審定 與選擇歷史教材時的參考。最後提出本研究得到的結論及建議, 希望能對台灣未來的歷史教育發展有所幫助。 兹將本研究之章節架構簡要圖解如下: 第一章. 第二章. 歷史思維能力與歷史教材「學習活動」內涵. 歷史思維能力本質探究. 第三章. 歷史教材「學習活動」概念分析. 歷史教材「學習活動」類型分析. 以呈現問題方式分類. 第四章. 緒論. 以培養能力層次分類.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解析. 台灣國中歷史教材. 香港國中歷史教材. 大陸初中歷史教材. 「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 南一、康軒、翰林. 香港教育圖書、齡記. 北京人民教育.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圖 1-3-1 章節架構圖.

(40) 26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貳、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與比較研究法。 我們每天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訊息,某些人為了某些特定 的目的,將某些訊息傳遞給另一些人,這些溝通都具有某種意義, 研究這些意義的研究方法之一就是內容分析法。內容分析法是指 透過量化的技巧以及質化的分析,以客觀及系統的態度,對文件 內容進行研究與分析,藉以推論產生該項文件內容的環境背景及 其意義的一種研究方法。此種方法以文件為主要分析對象,來源 包括說、問、視、聽覺方面的,多元而廣泛,搜集資料的彈性極 大,42對於改進教育或社會的實務,以及增添重要的知識而言,都 能發揮其效能,43若能配合其他方法一併使用,更能收到效果。44 本研究即以內容分析法搭配比較研究法,期望能對研究成果有更 大的助益。 比較研究法乃是指分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制度與現象,可以 是地區之間的比較,也可以是同一地區不同時期的比較。在比較 過程中,找出被比較者之間的異同與優劣,將之歸納成趨勢、原 則,以作為解決、改進問題與制度之參考。不僅可截長補短,發 現他人優點,領悟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以作為改進的依據,進一 步還能建立學術上的原理原則,促進教育學術的建立與發展,並 42 43 44. 黃光雄、簡茂發,《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師大書苑,1991 年,頁 229-231。 王文科、王智弘,《教育研究法》,頁 391。 黃光雄、簡茂發,《教育研究法》,頁 252。.

(41) 第一章. 緒論 27. 擴大視野,消除偏見,增進國際間的和平與了解。45「他山之石, 可以攻錯」 ,在教育研究上也是如此,如果我們能善用比較研究法 來了解教育上的問題,必然對教育發展有所幫助。 本研究針對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育的課程標準,英、美近 年歷史教育改革情況,及國內外學者對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 歷史思維能力的相關研究成果,包含論文、期刊、專書等,從中 進行內容分析、整理與探索,期待能了解歷史教育發展趨勢以及 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培養歷史思維能力之關係。 進一步以兩岸三地現階段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為 主,將台灣、香港、大陸三個區域共七個版本的歷史教材「學習 活動」進行質與量的統計、分析與比較,探討在兩岸三地不同的 課程標準架構下,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的題目類型、能力型態, 以及歷史思維能力培養層次之差異,藉此了解兩岸三地現行國(初) 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的問題呈現方式及其是否有助於培養學 生之歷史思維能力。在比較中檢視台灣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的 優缺點,以作為教育行政機關、教科書出版社與編輯者以及歷史 教師未來在審定、編撰,以及選擇教科書時之參考。. 45. 蔡保田,《教育研究法》 ,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1989 年,頁 239-241。.

(42) 28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兩岸三地國(初)中現行七個版本歷史教材「學習活 動」為研究主體,雖無法全面分析兩岸三地國(初)中所有歷史教 材,但所選版本皆具有代表性,可以見微知著。分析內容量化時 所依據的標準為「題」 ,將內容歸類的類目則以過去研究搭配研究 者自行發展而成。 台灣國中歷史課程涵蓋在「社會學習領域」當中,歷史教材 也就包含在《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中,本研究選擇國立編譯館 所藏,九十八學年度各國中使用之《社會》教科書中的歷史教材 為研究文本,包含南一、康軒、翰林三個版本。台灣在實施九年 一貫課程後,雖然強調課程統整而結合歷史、地理、公民三科而 成「社會學習領域」 ,教科書也從過去的《歷史》 、 《地理》 、 《公民》 三本教科書結合為一本《社會》教科書,但就實際情形來看,不 論是教科書的編撰或是教師教學都是採取分科的方式,出版社也 為了因應市場需求,而將習作與備課用書(教師手冊)分成三本給不 同科目的教師使用,與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前的不同僅在於三科使 用同一本教科書而已。在此現況下,不管是哪一個版本都能輕易 的將其中「歷史教材」部分抽出進行個別分析。各版本延續國編.

(43) 第一章. 緒論 29. 本時期的「問題與討論」 ,在課程進行中或課程進行後,皆有 1~2 個題目可以讓學生進行練習與思考,即本論文所欲研究之「學習 活動」 ,名稱雖不盡相同,但都有分析的價值。各版本歷史教材範 圍、出版時間及本研究欲分析之「學習活動」名稱整理如下表: 表 1-4-1 台灣國中 台灣國中歷史教材 國中歷史教材研究範圍 歷史教材研究範圍 南一書局企業. 康軒文教事業. 翰林出版事業.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社 《社會》1 乙版. 《社會》1 上. 《社會》1 上. 主題二. 第二單元. 第二篇. 台灣追想曲. 台灣的歷史(上). 台灣的歷史(上). 上 學 七. 期 民國 98 年 8 月初版 民國 98 年 9 月初版 民國98年8月修訂二版. 年 級. 《社會》2 乙版. 《社會》1 下. 《社會》1 下. 主題二. 第二單元. 第二篇. 台灣新風貌. 台灣的歷史(下). 台灣的歷史(下). 下 學 期 民國 99 年 2 月初版 民國 99 年 2 月初版 民國98年2月修訂一版. 《社會》3. 《社會》2 上. 《社會》2 上 第二篇. 八. 上. 主題二. 第二單元. 年. 學. 華夏帝國的發展. 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 中國的歷史(上). 級. 期. 民國 97 年 8 月初版 民國 97 年 9 月初版 民國98年8月修訂一版 民國98 年8 月修訂版 民國98 年9 月第二版.

(44) 30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南一書局企業. 康軒文教事業. 翰林出版事業.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社. 八. 下. 年. 學. 級. 期. 《社會》4. 《社會》2 下. 《社會》2 下. 主題三. 第二單元. 第三篇. 外力衝擊下的中國. 近代中國的劇變. 中國的歷史(下). 民國 98 年 2 月初版 民國 98 年 2 月初版 民國 98 年 2 月初版. 上 學 九. 期. 《社會》3 上. 《社會》3 上. 主題二. 第二單元. 第二篇. 文明的興起與激盪. 世界文明的發展歷程 世界的歷史(上). 民國 98 年 8 月初版 民國 98 年 9 月初版 民國 98 年 8 月初版. 年 級. 《社會》5. 下 學 期. 《社會》6. 《社會》3 下. 《社會》3 下. 主題二. 第二單元. 第二篇. 多變的現代世界. 近代世界的發展歷程 世界的歷史(下). 民國 99 年 2 月初版 民國 99 年 2 月初版 民國 99 年 2 月初版. 學習活動. 活動. 動動腦、腦力激盪 隨堂練習. 名稱 香港的國中歷史教育則分成「中國歷史科」與「歷史科」兩 種,因此每一家出版社會出版兩套歷史教材。雖然有許多出版公 司編撰出版國中歷史教材,但台灣各大圖書館及國立編譯館均無 收藏香港現行國中歷史教材,在研究者時間及能力有限的情況 下,僅選擇能夠取得,且曾經被研究過的兩家出版社出版之歷史 教材為研究文本,分別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與齡記出版有限公.

(45) 第一章. 緒論 31. 司。46由於「中國歷史科」與「歷史科」為兩個獨立的科目,因此 不管名稱如何變動,其歷史教科書全部皆為本研究歷史教材的範 疇。各版本名稱、出版時間及本研究欲分析之「學習活動」名稱 整理如下表: 表 1-4-2 香港國中 香港國中歷史教材 國中歷史教材研究 歷史教材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中國歷史科 範圍 中國歷史科) 中國歷史科 出版社 一 年 級. 上學期 《新理念中國歷史》 第二版 中一 下學期 2007 年初版. 級. 上學期 《新理念中國歷史》 第二版 中二 下學期 2007 年初版. 三. 上學期 《新理念中國歷史》. 二 年. 年 級. 第二版. 中三. 下學期 2007 年初版. 學習活動 名稱. 46.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課前準備、導入問題、 思考 1 秒、資料探究、 技能訓練、史事反思。. 齡記出版有限公司 《新簡明中國史》1 2005 年初版 《新簡明中國史》2 2006 年初版 2007 年訂正重印 《新簡明中國史》3 上 2006 年初版 《新簡明中國史》3 下 2006 年初版 起跑點、想一想、 訓練站、教育站。. 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的章燕紅在 2008 年完成的碩士論文:《香港中國歷 史教科書研究─以《新理念中國歷史》為例》即以香港教育圖書公司出版的《新理 念中國歷史》為研究主題。 華中師範大學的李莉在 2006 年完成的碩士論文:《香港與內地初中中國歷史教科 書比較研究─以“齡記版”和“人教版”為例》則以齡記出版公司的教科書為研究文本。.

(46) 32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表 1-4-3 香港國中歷史教材研究範圍 香港國中歷史教材研究範圍(歷史科 史教材研究範圍 歷史科) 歷史科 出版社.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齡記出版有限公司 《漫遊世界史》1 上. 上學期 一 年 級 下學期. 2002 年初版 《穿梭世界歷史》1. 2003 年訂正重印. 2001 年初版. 2006 年第三次重印. 2003 年修正重印. 《漫遊世界史》1 下. 2008 年重印. 2002 年初版 2003 年訂正重印 2006 年第三次重印 《漫遊世界史》2 上. 上學期 二 年 級 下學期. 2002 年初版 《穿梭世界歷史》2. 2003 年訂正重印. 2001 年初版. 2006 年第三次重印. 2003 年修正重印. 《漫遊世界史》2 下. 2008 年重印. 2002 年初版 2003 年訂正重印 2005 年第三次重印. 三. 上學期. 年 級. 下學期. 學習活動 名稱. 《穿梭世界歷史》3. 《漫遊世界史》3. 2001 年初版. 2002 年初版. 2003 年修正重印. 2003 年訂正重印. 2008 年重印. 2005 年第三次重印. 思考站、練習坊。. 想一想、找一找、 課堂活動。.

(47) 第一章. 緒論 33. 大陸的初中歷史課程則有兩種系統,一種為獨立的「歷史」 科,另一種則為融合其他社會科學的「歷史與社會」科,擇一實 施即可。不管哪一種課程,其使用之歷史教材皆採取開放各出版 社編撰的模式。本研究在大陸歷史教材版本的選擇上,與香港有 同樣的問題,雖然有許多出版社出版《歷史》與《歷史與社會》 教科書,但是在台灣各大圖書館及國立編譯館中,均無法取得。 考量研究者的時間及能力,決定選擇較多人研究,47且較容易取得 48. 的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之《歷史》與《歷史與社會》為研究. 分析文本,其中《歷史與社會》僅選擇歷史相關教材作為分析內 容。各版本歷史教材涵蓋範圍、出版時間及本研究欲分析之「學 習活動」名稱整理如下表: 表 1-4-4 大陸初中 大陸初中歷史教材 初中歷史教材研究範圍 歷史教材研究範圍 版本.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 上. 《中國歷史》. 《歷史與社會》我們生活的世界. 年. 學. 2006 年 6 月第 2 版. 無歷史相關內容. 級. 期. 2006 年 7 月第 6 次印刷 2007 年 5 月第 3 版. 47. 48. 王鈺婷, 《大陸地區《歷史與社會》實驗課程暨教材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呂秀萍, 《最近三十年大陸地區中學歷史課程演變與歷史教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羅玉玫, 《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台灣史與中國史教材銜接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 年。 以上三位研究者皆選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之歷史教材作為研究文本。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之教科書均可於其官方網站 (http://www.pep.com.cn/index.htm)下載。.

(48) 34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版本.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歷史與社會》我們生活的世界. 七. 下. 《中國歷史》. 年. 學. 2001 年 12 月第 1 版. 級. 期. 2004 年 1 月第 1 次印刷. 上. 《中國歷史》. 《歷史與社會》我們傳承的文明. 學. 2001 年 12 月第 1 版. 全. 期. 2006 年 7 月第 5 次印刷 2008 年 3 月第 3 版. 下. 《中國歷史》. 《歷史與社會》我們傳承的文明. 學. 2002 年 12 月第 1 版. 全. 期. 2004 年 1 月第 1 次印刷 2007 年 9 月第 2 版. 上. 《世界歷史》. 學. 2006 年 3 月第 2 版. 期. 2006 年 6 月第 5 次印刷. 下. 《世界歷史》. 學. 2003 年 12 月第 1 版. 期. 2004 年 1 月第 1 次印刷. 八 年 級. 九 年 級. 學習活動 動腦筋、練一練、 名稱. 活動與探究。. 第七單元. 第三課. 第八單元. 第一~三課. 2007 年 9 月第 2 版. 《歷史與社會》 我們面對的機遇與挑戰 歷史相關專題研究 2005 年 6 月第 2 版 2008 年 6 月第 7 次印刷 無特別名稱之提問、 自我測評、專題探究。. 由以上各版本的選擇來看,台灣的歷史教材版本較為完備, 其他地方的版本不盡周全,此為本研究的限制困難點。但因各地 的歷史教材皆根據其課程標準(綱要)編撰而成,因此選擇少數較具 代表性的版本作為分析文本仍然有其價值存在。.

(49)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35. 第二章 歷史思維能力與歷史教材 歷史思維能力與歷史教材 「學習活動」 學習活動」內涵 本章探討本研究的兩個主題:歷史思維能力與歷史教材「學 習活動」之內涵。第一節先分析台灣在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後 的課程標準(綱要)中的歷史教育目標,了解台灣歷史教育發展之趨 勢。然後以英、美近年的歷史教育改革為中心,探討歷史思維能 力教學在英、美的發展情況。最後界定歷史思維能力的定義、內 涵與具體實施目標。第二節則嘗試對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的原 理進行分析與歸納,以理解歷史教材「學習活動」的意義及其在 歷史教學上的重要性、功能與設計原則。. 第一節 歷史思維能力本質探究. 壹、歷史思維的定義 從「歷史」的本質來看,歷史是指過去的事實本身,也是指.

(50) 36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人們對於過去事實的認知和傳達的成果,1是過去和現在永無止境 的對話。世界上每個人每天都在進行認知過去的事實,這是每個 人天生所賦有的權利,也是每個人不得不從事的活動,二十世紀 美國史家貝克(Carl Becker)曾說: 「人人都是歷史家。」2也因為如 此,歷史教育除了讓學生學習歷史學家已經認知建構好的歷史知 識外,也要學習歷史這一門學科的理論基礎,學習如何自己建構 歷史,也就是「歷史思維能力」 。 歷史思維是一般的思維活動與歷史學科特有的思維活動之融 合,是用來認識過去、現在、並預見未來的智力活動,是以時間、 地點、人物為基本線索,揭示歷史本質和規律的認知體系,3他是 一種具體性的思維方式。所謂具體性的思維方式,是相對於抽象 性的思維方式而言的,具體性的思維方式是佔時間、空間的,它 是以具體的方式展現、肯定或否定某項命題的思維方式。4此外, 歷史思維也是將歷史現象置於具體而特殊的時空脈絡中加以考察 的一種脈絡化思維習慣,在這種思維習慣之下,歷史是在具體的 社會、政治、經濟情境中,展開人際關係,參與生產勞動,共營 政治生活方式的活生生的紀錄。5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要學 1 2 3 4 5. 周樑楷,《歷史學的思維》,台北市:正中書局,1996 年,頁 12。 周樑楷,《歷史學的思維》,頁 23。 趙恒烈,《歷史思維能力研究》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年,頁 10。 黃俊傑,〈歷史思維的特質〉 ,《通識教育》3:1,1996 年 3 月,頁 34。 黃俊傑,〈歷史思維的特質〉 ,《通識教育》3:1,1996 年 3 月,頁 37-38。.

(51) 第二章. 歷史思維能力與歷史教材「學習活動」內涵 37. 習利用歷史學家的專業性技巧,在自己的認知下,去理解、思考、 詮釋歷史,進一步建構出一套自己的歷史。它是一種高層次的思 考,強調因果關係的推論,歷史變遷與延續的了解。 歷史思維能力則是指歷史思維上的表現程度,是人們用以再 認和再現歷史事實,解釋和理解歷史現象,把握歷史發展進程, 分析和評價歷史客觀的一種素養,6是一種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 能力,是其他學科沒有,歷史學科獨有的特點。7 根據研究,兒童對於過去的認識是相當雜亂的,他們對於「歷 史」事物的了解是十分零碎、混亂的,且其對歷史事物的記憶力 並不強,也不值得刻意培養和訓練。若按照時間的前後序列,對 過去進行系統化的理解,同時學習理解的步驟和方法,配合兒童 的思維能力,引導他們去理解過去、思考問題、解讀資料,對於 培養與提升兒童的歷史思維能力是有幫助的。8也就是說,透過培 養和訓練,兒童也可以擁有初步的歷史思維能力。若教師能在課 堂上進行引導,讓學生從中學習理解、分析、歸納、綜合的能力, 將有助於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發展。 要如何引導學生發展歷史思維能力呢?在目前授課時數有限. 6 7 8. 趙恒烈,《歷史思維能力研究》 ,頁 15。 白月橋,《歷史教學問題探討》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年,頁 92。 張元、駱月娟,〈十一歲兒童歷史認知能力初探〉 ,《清華歷史教學》5,1996 年 8 月,頁 24-26。.

(52) 38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的情況下,最簡單方便的工具,就是歷史教材。歷史教材的編寫 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水準和心理特徵,以提升學生能力為指導原 則,讓學生初步了解我們是怎樣理解過去的。此外,也要給予學 生應用練習的機會,歷史教材中的「學習活動」即可提供課堂教 學的即時練習,好的「學習活動」具有引導學生應用知識、啟發 思想的功能,在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上,具有相當大的影響 力。. 貳、歷史教育目標的變革 「歷史教育該教給學生什麼?」過去大家普遍認為歷史教育 的目的在強化學生的愛國情操,歷史教學就是讓學生知道過去發 生的事,是一門記憶的科目,只要把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等 基本知識背起來,就可以拿到高分。但是只要告訴學生這些人、 事、時、地、物就夠了嗎?隨著時代的轉變,歷史教學的目標與 內涵也應當要有所改變。在近年的教育改革中,強調要培養基本 能力,強調要認識學科知識的本質,那麼「歷史」這一門學科的 本質是什麼呢? 西方語文中,不管是英文、拉丁文、法文、德文、義大利文、 西班牙文和俄文等的「歷史」 ,都是源自於希臘文,而最早使用這.

(53) 第二章. 歷史思維能力與歷史教材「學習活動」內涵 39. 個字的人,是希臘人希羅多德,按照當時希臘文的用法,「歷史」 這個字的本意是指「探討、研究」。9引導學生培養探究、研究歷 史的能力,也就是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正是近年來歷史 教育的新趨勢,以下分別就台灣、英國、美國歷史教育目標的變 革加以探討。. 一、台灣歷史教育目標 台灣歷史教育目標的 教育目標的變革 「課程標準」乃是為了要謀求各級學校教育目標的實現,而 訂定有關各級學校的總目標、科目與節數實施通則、各科教學目 標、教學時數、教材綱要施行辦法等,藉此以作為各級學校編選 教材、實施教學的依據,可謂學校教學基本。10因此從課程標準(綱 要)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不同時期各階段歷史教育目標的轉變, 了解歷史教育發展的趨勢。 以下整理歸納自民國 57 年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開始實施後之 歷史課程標準(綱要)的教學目標,民國 83 年增加「認識台灣(歷史 篇)」之教學目標,民國 89 年以後因九年一貫課程之實施,改以 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目標為觀察分析對象。. 9 10. 周樑楷,《歷史學的思維》,頁 5-6。 陳伯璋、林山太, 《學前至高中階段課程與教材的主要問題》 ,台北市:行政院教育 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 年,頁 93。.

(54) 40 兩岸三地國(初)中歷史教材「學習活動」與歷史思維能力之培養. 表 2-1-1 台灣課程標準 台灣課程標準(綱要 課程標準 綱要)歷史 綱要 歷史教學目標表 歷史教學目標表(民國 教學目標表 民國 57 年至今) 年至今 公佈時間. 科目名稱.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明瞭中華民族的演進及歷代疆域的變 遷。 2.使學生明瞭我國政治制度及社會生活的演進。. 民國 57 年. 歷史. 3.從建國悠久、文化燦爛的史實中,使學生認識 民族的傳統精神,以啟發復興國家責任之自 覺。 4.使學生明瞭世界主要民族演進的大要、時代的 趨勢、及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與責任。. 民國 61 年. 歷史. 同上。 1.使學生明瞭中華民族的演進及疆域的變遷。 2.使學生就國民小學社會學科所學基礎,進一步 明瞭我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以 期增強其愛國家、愛民族的情操與團結合作的. 民國 72 年. 歷史. 精神。 3.使學生從我國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史實中, 認識民族的傳統精神,國民的地位與責任。 4.使學生明瞭世界各民族歷史的演進、文化的發 展、時代的趨勢、以及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與 責任。. 民國 74 年. 歷史. 同上。.

(55) 第二章. 公佈時間. 歷史思維能力與歷史教材「學習活動」內涵 41. 科目名稱. 教學目標 1.認識各族群先民開發台、澎、金、馬的史實, 加強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使命感,並培養團 結合作的精神。. 認識台灣 民國 83 年. 2.認識自己生活周遭環境,培養愛鄉愛國的情操 (歷史篇) 與具有世界觀的胸襟。 3.增進對台、澎、金、馬文化資產的瞭解,養成 珍惜維護的觀念。 1.引導學生了解歷史知識的本質。 2.引導學生對歷史發生興趣,俾能主動學習。. 民國 83 年. 歷史. 3.引導學生認清國家創建的艱辛及個人的責任。 4.培養學生具有開闊的心胸並成為具有世界觀 的國民。 1.了解本土與他區的環境與人文特徵、差異性及 面對的問題。 2.了解人與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之多元交互關. 民國 89 年. 社會 係,以及環境保育和資源開發的重要性。 3.充實社會科學之基本知識。 4.培養對本土與國家的認同、關懷及世界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也是金帳汗國與立陶宛公國間的角力。然而,這個時

中國 歷史 歷史 地理 生活與 社會.

城門棱堡位於城門及金山郊野公園 的孖指徑山坡上的戰地遺跡徑,短 短路程便能見到約1937-1938年間建

101歲九一八事變見證者先川祐次 先生指出,當時他的父親與日軍軍 官過從甚密,提前就告知他鐵路可

近年,教育改革強調多元化的㈻習模式和「促進㈻習的評估」 ,從而發

柏楊(郭定生,公元 1920—2008 年)在其名著《中國人史綱》中談到三國時代(公元 220—280

講授石湖墟歷史 (課程原有課題) 中文科老師與歷

校內活動篇 --- 歷史學會活動 歷史就在我們身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