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知識經濟下的大學學術生產體制與研究生的學術勞動:政治經濟學批判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知識經濟下的大學學術生產體制與研究生的學術勞動:政治經濟學批判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知識經濟下的大學學術生產體制 與研究生的學術勞動: 政 治 大 政治經濟學批判. 立. ‧ 國. 學 ‧. The Academic Production Regime and the Laboring of Graduates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研究生:曾翔 指導教授:劉梅君.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七月.

(2) 謝辭 三年的碩士生涯就在這半年多的兵荒馬亂之中結束,這三年,是一趟自我解構與再構築 的旅程,我告訴自己不能繼續過著荒廢的生活,一改過去,我從未活的如此認真,卻也 從未過的如此痛苦,我在逃避與勇敢邁進之間的夾縫裡掙扎著。我仍無法確定現在所選 擇的路是否真的是我所想要的,或許這股猶疑證明了我的內心依舊少了那份堅毅,但是 無論如何,是逃避也好,邁進也罷,我終究得一步接著一步的踏出去、走下去。. 政 治 大 論述,但是受限於時間、精力以及工作上的問題,似乎不得不選擇性地放寬標準,但是 立. 這本論文已經階段性地完成,稱之為階段性,就代表它仍無法到達我心目中理想的完整. ‧ 國. 學. 即便如此,我依舊要驕傲地說,這本論文集結了我三年的課程學習,社會運動、學生運 動的經驗,自我學習、探索反思的過程,以及在這三年中所遇到的人、事、物所給予我. ‧. 的身教與言教。. sit. y. Nat. io. er. 論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謝的當然是畢生的恩師,劉梅君老師。老師在這三年所給予我的, 不僅只是智識上的指導或是經濟上的幫助,更為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讓我能從情緒. al. n. iv n C 的漩渦當中慢慢走出來。也因為老師的關係,讓我認識了許多過去從未想像過的人、事、 hengchi U 物,逐漸地能夠肯定自己仍能成就什麼。. 兩位口試委員,陳伯璋老師與謝國雄老師給予我的建議,尤其在方法論與研究設計上的 批評十分一針見血,也讓我徹底省思自己的智識建構是否流於以管窺天;我也必須坦承 論文仍未完全依照兩位老師所建議的進行修改,但是,對我而言,作研究這件事並不會 止於學生生涯的暫時停止,必定會繼續深入探討這個主題。. 除了三位老師給予的指導,在研究所的課程,以及課堂之外,有許多的老師給予我前所 未有的學習經驗:王惠玲老師的勞動法學課程狠狠地重挫了我過於自負的求學態度,讓.

(3) 我學習到求知該有的謙卑;郭明政老師的社會保險課程拓展了我對社會法與社會安全的 認知;國發所王振寰老師的東亞經濟發展,讓我大量地接觸了經濟社會學相關的文獻, 也成為本文部分的內容,儘管我未必同意王老師的許多觀點;林佳和老師,雖然沒有上 過老師的課,但也拜讀老師大量的文獻,並在擔任勞動學報編輯期間見識了老師的嚴謹 態度,更為重要的,是對公眾事務的一片熱誠;資本論研究會的王智朗老師在閱讀艱澀 的資本論時給了我許多指引;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老師所給予我的學術養分,都化為我 的血肉。. 本文的完成必須感謝幾位我所尊敬的社運、學運伙伴:侑學把我帶進九五,奕志、俊頤,. 政 治 大. 以及柏儀和柏謙,在這段時間中給予我的經驗洗禮,使我體驗了過去未曾接觸過的勞工. 立. 運動真實現場,每一次的討論、寫作、行動過程中都開拓了我的視野。但因為我個人的. ‧ 國. 學. 意志不堅,未能符合幾位對我的期許,實在深感抱歉;僅管九五的經驗是在醜惡的鬥爭 當中收場,但是無論如何,你們所走過的軌跡,九五戰鬥派的精神,絕不會因此而磨滅,. ‧. 在此,謹祝各位學業順利。. sit. y. Nat. n. al. er. io. 而對本文的主題,臺大工會,我要對臺大工會的熱血伙伴們,凱衡、智程、仁碩、守達、. i Un. v. 信佑、Jasy 以及族繁不及備載,致上由衷的敬意,你們正在開拓歷史、你們正在挑戰一. Ch. engchi. 個超強的權力結構,能與你們共事實在是備感榮幸,也希望這條奮戰的路能夠逐漸步上 康莊大道。. 還有在這三年的痛苦掙扎當中給予我精神上支持的所有人:百成總是在我最為痛苦的時 候傾聽我的心聲,希望你能順利完成學業、找到適合的職場與戰場;還有琮鈞,感謝過 去在大學系羽的那段時光,儘管在碩士階段我們的交流不如過去頻繁,但還是感謝你的 諸多幫助;歆伶擅長用狗血淋頭式的言語讓我從自我的無限迴圈覺醒;遠在台中的佳玟, 感謝你所給予的關心;丁丁、小山、董哥、濤哥,與你們幾個可愛的學弟妹出遊、打牌 的美好時光,給予我許多歡樂的回憶;心諮中心的楊老師幫助我脫離了情緒問題;高中 同學詩皓、牧師、鋼砲,感謝你們呼之則來地陪我喝悶酒…;劉家軍團的師兄弟姊妹們,.

(4) 大雄、大智、賴賴,以及小鬍、豬派等一干人等,把我逐漸拉回離群索居的世界;偉銘、 修齊、孫薔和其他幾位學弟妹,你們竟然能把三校聯合論文發表會作起來,滿足了我這 個不負責任的學長的私心;在工作方面,首先要感謝 Steve 和瑤佩學姐,幫我介紹了個 空降缺;渣打銀行的工作主管與同仁們,Jason、Richard、Misha,給予我工作歷練的 機會並對我的諸多過失百般容忍;除此之外,還有柏翔學長、力穎學姐、宏昇學長、翊 宇、社工所的志南、國發所的 Chris、在健身房認識的毛哥…太多人,太多美好的時光 值得我珍惜。. 最後,我必須感謝我的家人,我的父親、母親、弟弟,我最摯愛的外婆,以及在天上的. 政 治 大. 外公,你們在萬般艱辛的生命中供養我長大,仰望那巨大得難以回報的養育之恩,只願. 立. 我所成就的一切小小成就,能讓你們感到些許驕傲。.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2012 年 7 月 23 日 於木柵蝸居.

(5) 摘要. 本文嘗試以政治經濟學的取徑,研究當代高等教育的轉型與資本主義的連結。 本文以Marx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為基礎,並結合Polanyi對虛構商品的考察,以及 Jessop對知識的虛構商品化的論證,本文以為,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當中,知識被「虛 構」為商品與資本,將知識勞動者收編至剝削的生產關係之中;在此,知識不僅只 是經濟長波的關鍵,也是資本的競爭力-佔有超額利潤的能力,的關鍵所在。也因. 政 治 大. 而,生產知識的場域,尤其是大學,就被捲入了資本主義之中,成為學術生產體制。. 立. 而被捲入資本主義的大學知識勞動者不僅只有教授或研究、教學人員,當中,又以. ‧ 國. 學. 研究生最為特殊,他們是「被生產的勞動力商品,同時又是生產知識商品的勞動力」。. ‧. 本文提出了勞動學習的概念,並以「是否直接生產剩餘價值」和「是否承受市場壓 力」檢視研究生的勞動學習。本文以臺灣大學工會的案例,探討在勞動與學習混合. Nat. sit. y. 為一的「勞動學習過程」、「學術外包」以及「名為助學的薪資與工作內容」的作. n. al. er. io. 用底下,研究生承受市場壓力,並被排除在勞動法制的保障之外的情形。. Ch. i n U. v. 但是依照「有勞動事實就必須有勞動保護」的原則,本文以適用勞動法的各種要件. engchi. 主張研究生應適用勞動法令並享有各種勞動權,並得組成工會進行團體協商、維護 自身權益。 最後,本文認為,我們必須正視資本主義式的學術生產體制對於研究生的剝削與壓 迫,承認師、校、生之間的矛盾,進而團結抵抗資本主義的不斷擴張。 關鍵字:知識經濟、虛構商品、學術生產體制、研究生助理、勞動權益.

(6) Abstract. This dissertation tried to examine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apitalism from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critique on capitalism by Marx, the inspection on fictitious commodity by Polanyi and the account of commoditization of knowledge of Jessop, this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in the so-called knowledge economy, knowledge presents as the form of commodity and capital, and subsequently subsumes the knowledge worker into the exploited relation of production under capitalism. Besides, knowledge is also the key to create “long wave”,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 competency of capital, which allows capital to gain surplus profits in the competi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university has been transformed as “Academic Production Regime”..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The graduates are also been subsumed into the Academic Production Regime. They are unique in this regime because they are “produced commodity of labor power, and also the labor power to produce commodity”. I bring up the concept of “learning by laboring” to examine, “Do the graduates produce surplus value?” and “Do the graduates endure the press from market?”. Ch. engchi. iv n U asserted. With the case of Taiwan University Union, I that the mixture of laboring and learning, academic subcontracting, and grant of student aid obscured the exploitation to graduates. Graduates now endure the press from market and be ignored by the protection of labor laws. I investigated the controversy of applying graduates employees to labor law, and argue that every labor should be protected by labor law. Finally, I contended that we shall confront the conflict between graduates, faculty and the university, and uniting to against the spread of capitalism Key words: knowledge economy, fictitious commodity, academic production regime, graduates employee, labor rights..

(7)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2 第一節 一、 二、 第二節 第三節. 以頂尖卓越之名 ............................................................................... 2 研究背景:由邁向頂尖大學計劃談起 ....................................... 2 頂大計劃的流弊 ........................................................................... 5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 7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 9. 第二章 知識與知識經濟:基礎分析 ................. 12 第一節 第二節 一、. 知識的定義:勞動與勞動力的觀點 ............................................. 12 知識與資本主義 ............................................................................. 17 知識作為生產技術 ..................................................................... 17. 政 治 大 知識與經濟長波 ......................................................................... 19 立 知識經濟的分析 ............................................................................. 21. ‧ 國. 學. 二、 第三節 一、 批判通俗概念下的知識經濟 ............................................................. 21 K. Polanyi 的虛構商品化概念 ......................................................... 23 知識的虛構商品化 ............................................................................. 25 知識的虛構資本化 ............................................................................. 29 知識商品化與商品生產鏈及銷售鏈 ................................................. 32. 第四節 一、 二、 第五節. 打造知識經濟 ................................................................................. 33 競爭優勢的分析 ................................................................................. 33 知識經濟下動態競爭優勢:國家創新系統 ..................................... 36 小結.................................................................................................. 38. ‧. 二、 三、 四、 五、.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第三章 資本主義下大學的結構性變遷 ............... 41 第一節 一、 二、. 變遷中的大學與知識生產模式 ..................................................... 42 大學的歷史性變遷 ............................................................................. 42 產官學三螺旋結構與新興全球式研究型大學 ................................. 44. 第二節 一、 二、 三、 第三節 一、 二、 三、. 資本主義下大學的內部變遷 ......................................................... 47 學術資本主義 ..................................................................................... 48 新管理主義 ......................................................................................... 51 創業型大學 ......................................................................................... 53 資本主義式高等教育變遷的批判 ................................................. 55 學術自由與自主性:價值的矛盾 ..................................................... 55 績效制度下的學術工作:規訓與宰制 ............................................. 57 商品化下的學術勞動者:學術普羅化的觀點 ................................. 60.

(8) 第四節. 小結:被遺忘的那群人 ................................................................. 62. 第四章 初探研究生的學術勞動..................... 64 第一節. 從臺灣大學研究生助理籌組工會談起 ......................................... 64.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二節 一、. TA 減薪事件 ............................................................................... 65 助學金刪減事件 ......................................................................... 66 研究生爭取勞動權益的行動 ..................................................... 67 邁向工會之路 ............................................................................. 68 學術生產體制下的研究生 ......................................................... 70 勞動學習:勞動與學習的混同 ..................................................... 73 勞動學習的概念 ......................................................................... 73. 二、. 研究生的學術勞動學習 ............................................................. 77 (一) 獲取利潤(利益)/獲得學習機會的勞動學習 ............. 77 (二) 被隱蔽的剩餘價值:淺析學術勞動學習的隱蔽機制 ..... 79. 政 治 大 難以切割學術勞動學習 ....................................................... 79 立 學術生產的特殊體制:學術外包 ....................................... 80 ‧. ‧ 國. 學. 三、 第三節. 1. 2. 3. 以學習/助學之名的薪資給付與勞動學習....................... 82 隱藏在學習背後的壓力轉嫁與權力壓迫 ................................. 85 小結.............................................................................................. 89. 第五章 初探研究生助理的法定身分與勞動權益 ....... 91. y. Nat. sit. n. al. er. io. 第一節 扭曲認知下的法制真空 ............................................................. 91 第二節 是學生還是勞工?美國研究生助理法律地位判斷的經驗 ..... 93 第三節 研究生助理適用個別勞工法的判斷依據 ................................. 95 第四節 研究生的抵抗:研究生工會運動 ............................................. 98 一、 美國研究生工會的經驗 ............................................................. 99 二、 起步中的臺灣研究生助理工會:臺灣大學企業工會困難重重的 立案之路.................................................................................................... 102 第五節 小結............................................................................................ 105. Ch. engchi. i Un. v. 第六章 結論 ................................... 107 參考文獻 ....................................... 113. 1.

(9)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以頂尖卓越之名 一、 研究背景:由邁向頂尖大學計劃談起 在 21 世紀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的創新與研發已是決定國家競爭力的關 鍵因素,而知識能否更上層樓,其樞紐相當程度繫於大學校院系所之研 發成果…(中略)…高級人才之培育是我國能夠立足台灣,躍升國際的 最重要資產。針對此一國際競爭趨勢,與學術創新整合需求,若未能及 時因應…(中略)…,而自外於此國際競爭潮流,在 21 世紀之知識經濟 時代,國家的競爭力亦勢必快速流失而遭邊緣化。 教育部,2008.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劃修正計劃書 97 修正核定版 (粗體字為筆者加註) 2005 年,我進入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就讀,適逢第一期第一梯次(2006-2007). ‧. 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劃」 (下稱頂大計劃) ,也就是俗稱的五. y. Nat. io. sit. 年五百億,公布核准名單,包含中正大學在內的許多大學因落榜或是補助金額不. n. al. er. 如預期而提出異議。中正大學校方在校內串聯師生連署,並兩度北上召開「頂尖. Ch. i Un. v. 大學,應有中正」記者會,校長與行政主管偕同立法委員多次與教育部協商未果;. engchi. 後於當年 12 月,時任中正大學主任秘書的陳孝平先生至教育部前進行絕食抗議, 產生不小的波瀾。經立法委員以凍結經費施壓後,教育部軟化受理各校申覆,但 實際上僅是轉交予審議委員會(陳姿蓓,2005) ;最終中正大學所提案之台灣人 文頂尖研究中心獲得九千萬元的補助,但是在第一期第一梯次(2006-2007)的 兩年計劃結束後,中正在第一期第二梯次的三年計劃(2007-2010)以及第二期 更名為「邁向頂尖大學計劃」(2011-2015)中皆未獲補助。. 2009 年,我進入政治大學就讀勞工研究所,由於政大不以理工科系見長,因此 在以理工生農為主要補助對象的頂大計劃中亦相對弱勢。政大以商管、傳播、兩 2.

(10) 岸與外交等領域,在第一期第一梯次中每年共獲得三億元補助、第二梯次僅兩億 元補助;相較於臺灣大學在兩個梯次中分別獲得三十億元、成大分別獲得十七億 元、清華大學分別獲得十億元、十二億元、交通大學分別獲得八億元、九億元, 確實是小巫見大巫;無理工科系「加持」的問題亦部分反映在全球大學排名之上, 在各種世界大學排名中以文法商見長的學校常因計算成績方式的偏誤,皆面臨排 名落後的問題,在頂大計劃實施後,獲得大量補助的臺、清、交等學校在世界排 名中不斷前進,反觀政大,甚至在 Time 的世界 400 大學排名(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中竟連排名都排不上去1。. 政 治 大. 無論是在中正、政大,亦或是拿到最多補助的臺大,皆陷入一種對排名的狂熱追. 立. 求,隱藏在排名背後則是更為真切的資源與報酬的結構。這一路下來的邏輯是:. ‧ 國. 學. 大學的排名連結到資源的多寡,但若是無法爭取到更好的排名,就無法獲得更多 的經費,若無更多的經費又何以爭取到更好的排名,排名與資源互相交錯為因果. ‧. 關係。. sit. y. Nat. n. al. er. io. 資本主義是一個競爭結構,教育系統鑲嵌在資本主義結構之上,本就無法避免競. i U2 n. v. 爭的問題,大學的競爭問題亦其來有自,絕非當下才產生的現象。然而,目前我. Ch. engchi. 們所見到大學傾全力陷入對排名、資源的瘋狂追求 ,誘發這個競爭結構的導火 線無庸置疑,即是頂大計劃的執行以及其相關的各種制度性安排。. 頂大計劃乃是我國政府近年以來最為重要的大學發展計劃,該計劃之計劃書指出: 「過去齊頭式的資源分配,缺乏建立競爭與評鑑的機制,除導致資源過度分散, 未能引導學校以專長建立特色外,亦影響學術競爭力的提昇」。是以,該計劃一 改過去資源配置的模式,依據各項評比標準,選擇數間大學挹注大量資金,第一 1. 可參考 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1-2012/top-400.html 例如 2010 年時,一群由學生所組成的大學生權益評鑑小組,將中正大學評選為第一名,而中 正大學竟然將此訊息放在網站首頁大書特書,殊不知該評鑑是以社會運動的形式檢視批判我國的 大學校園對於學生權益的漠視。由此可見競爭結構早已使得大學領導者失去判斷排名真偽與真意 的能力,純粹是為競爭而競爭。 3 2.

(11) 期的具體目標將設定為 5 年內至少 10 個頂尖研究中心或領域居亞洲一流,10 年內至少 1 所大學躋身國際一流大學之列為目標(教育部,2008)。. 我們或許可將上述所謂的具體目標化約為「學術卓越」這四個字,然而,為何要 追求學術卓越,則是我們必須嘗試去回答的問題,而答案就如同該計劃書開宗明 義所提示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國的經濟與產業競爭力。. 追溯頂大計劃的沿革,可發現「頂大計劃」源自於「行政院高等教育宏觀規劃委 員會」所提之「高等教育宏觀規劃報告」,以及民國 92 年 11 月行政院第 2867. 政 治 大 具體建設計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而 「新十大建設」又是源自 立. 次會議決議制定的「新十大建設」中,四大主軸之第一主軸「投資人才方面」的. ‧ 國. 學. 於 2002 年 5 月 31 行政院院臺經字第 0910027097 號函所核定的「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劃(2002-2007)」中十大重點投資計劃第三點「國際創新研發. ‧. 基地計劃」 (行政院,2003)。顯示出大學的發展早已經被視作國家經濟計劃的. y. sit er. io. 前途與命運。. Nat. 一環,尤其在所謂的知識經濟的時代,大學的學術發展被認為決定了一個國家的. al. n. iv n C 結合前述排名與資源的因果關係的邏輯概念是:惟有大學擁有學術競爭力,國家 hengchi U 與產業才能具有競爭力,也才能有充裕的資源來挹注大學。. 同樣的邏輯依據前提的不同,又可作三種有趣的反面解讀: 1. 若國家與產業無競爭力,則國家難以擁有充裕資源挹注大學,則大學 將無學術競爭力; 2. 若國家不挹注資源,則學術將無競爭力,而國家亦無競爭力; 3. 倘若大學無學術競爭力,則國家與產業亦無競爭力,也無力負擔大學 的資源挹注。 4.

(12) 上述的邏輯的前提假設有所不同,所導出的政策邏輯也迥然有異,但是無論如何, 這種將國家發展與大學發展,產業、國家競爭力與學術競爭力扣連在一起的想法, 似乎已經成為一種「通念」,任何通念的形成,都值得我們深入地加以檢視。. 二、 頂大計劃的流弊. 監察院於 2010 年以 099 教正 0010 號糾正案糾正頂大計劃,案文指教育部執行 頂大計劃時有下列問題(監察院,2010):. 1. 計劃目的未清楚釐訂,且未能於計劃期程變更及變更申請內容時適時修 正計劃. 立. 政 治 大. 2. 目標定義有欠明確. ‧ 國. 學. 3. 諮詢委員、審議委員及審查小組委員之聘任未有一定之邏輯,領域配置. ‧. 不一致,部分委員出席率未達 50%. io. er. 且未納入學校畢業生對社會之貢獻;. sit. y. Nat. 4. 第一梯次之審議指標未具體,兩個梯次之指標未能考量不同學科之特性,. 5. 預算未依計劃所訂由特別預算足編,勢必造成資源排擠. al. n. iv n C 教育部執行本計劃,造成大學 h e nM g型化趨勢之出現及重研究不重教學、 chi U. 6.. 服務之現象持續存在. 先撇除部分較為程序性的議題,在第一期的頂大計劃中以「一流大學與研究中心」 和「世界大學排名前一百」為目標,當成衡量成效的最關鍵指標,但是何謂「一 流」根本莫衷一是,而淪為一種修辭性用語,而世界大學排名則又依據各家評比 方式不同,使得排名結果迥然有異,似乎也與現實當中的認知嚴重脫節。. 諮詢委員、審議委員與審查小組委員的遴選方面,第一期的兩個梯次中學術人士 與非學術人士的比例未有一致性,各學門領域的審議委員與小組人數落差,甚至 5.

(13) 有學門無審議委員,另有審議委員兼任委員會與小組成員的情形。. 計劃審查的指標,包括研究能量(含論文數及論文引用率)、學校規模(含學生 人數)及計劃書之內容(含「學校經營管理與組織運作制度」、「學校基礎建設」 及「學校提升教研績效之具體成果」等規劃)等,並未見具體指標;且未依據各 種學科的不同加以區隔,例如社會科學領域之審查竟然仿照自然科學領域的審查 模式,由單一化的 SSCI 作為主要指標,並未考量到社會科學的多元性與在地性 問題;另評比指標也並未考量畢業生的良窳。. 政 治 大 幣的特別預算,另外的 150 億元則由教育部本身的預算支應,而排擠到其他必 立. 在預算編列方面,原本計劃經費預定由特別預算支付,未料僅編列 350 億新臺. ‧ 國. 學. 要支出的經費。. ‧. 最後,監察院糾正文更直指本計劃是一個「贏者全吃」的計劃,將造成大學兩極. sit. y. Nat. 化的發展,進一步擴大資源差距;而以研究為主的量化指標,如 SCI 與 SSCI,. io. er. 則使得大學教師傾向著力於研究,連同以教學為首要的師範大學,以及以實作為 主的科技大學都過於偏向研究發表,扭曲了大學的教學與服務任務,進而影響了. n. al. 大學的多元發展。. Ch. engchi. i Un. v. 除了來自官方的檢討,學界本身亦對頂大計劃進行諸多批判,舉例來說,如鄒川 雄(2006)以美國研究型大學的發展是奠基於美國獨特的條件下,進而指出一 流大學的迷思;彭明輝(2011)以傑出研究獎,講座教授、特聘教授等分級制 度批判頂大計劃造成學界與社會的脫節;或是 2012 年 4 月出版的教育評論月刊 中集結了許多學者對於頂大計劃的批評(陳伯璋、王麗雲主編,2012) 。除了針 對頂大計劃本身,更多的批評是針對頂大計劃的審查工具-學術評鑑制度而來。 2004 年,由人文、社會科學界所集結舉辦的「反思台灣的(人文及社會)高教 學術評鑑研討會」 ,針對頂大計劃中以 SSCI 和 TSSCI 等量化指標作為績效評估 6.

(14) 工具,扭曲學術發展、重研究輕教學、異化學術人為論文生產工具、不重視專書、 以英語霸權下進行的全球化等等進行批判,並於 2005 年彙整為研討會論文集: 「全球化與學術評鑑:反思台灣學術評鑑」(反思會議工作小組編,2005)。 第二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檢視學界林林總總的諸多批判,筆者有兩個略感不足之處,也引導出兩個疑問。. 首先,當前對於頂大計劃的種種批判,多半只是針對頂大計劃的手段與後果的批 評,而非進一步省思問題的源頭;又,即便試圖探討手段與後果背後,卻又大多. 政 治 大. 將問題直接指向了新自由主義(例如陳光興與錢永祥(2005))。以新自由主義. 立. 解釋高等教育轉型確實有其解釋力,大學的市場化導向發展,從受公共補助的機. ‧ 國. 學. 構,逐漸私有化為追求績效、自行營運、自負盈虧的單位,則確實符合新自由主 義所主張的由市場機制主導、國家與干預機制退守的邏輯。. ‧ sit. y. Nat. 惟筆者以為,新自由主義是一種經濟的哲學論述,本身仍舊是由唯物基礎上所導. n. al. er. io. 引出的意識型態,也代表新自由主義的高教轉型仍有唯物基礎尚待檢驗。是以,. i Un. v. 筆者認為當前高等教育轉型所採取的各項手段與其造成的結果,乃至政策邏輯,. Ch. engchi. 都還只是一種具體表徵,而非將問題蒸餾後所留下純粹的抽象概念運動,吾人應 回歸追溯頂大計劃背後的巨大脈絡。真正尚待檢視的,顯然地,與當代的經濟運 作有著極大的關連,因此,吾人所探詢的「真正問題」,毫無疑問地,也就是資 本主義的問題。. 然而,資本主義畢竟存於世上已久,何以至今才造成如此巨大的高等教育轉型? 這個提問使我們的問題更深入了一層,「真正的真正問題」前進到「當代資本主 義究竟有何不同之處,致使高等教育產生如此巨大的轉變?」. 筆者初步以為這個不同之處就是頂大計劃開宗明義提及的「知識經濟」,知識經 7.

(15) 濟造成了經濟結構產生轉變,進而改變了大學的面貌,在此,新自由主義式的高 等教育轉型不過是由這個動態運動過程中所導引而出的制度性變革。. 本文對於既存的文獻感到不足之處的第二點,就是學生這個族群被忽略了。筆者 的出發點十分簡單,倘若高等教育的轉型真是一個如此巨大的變革,則作為校園 中最大族群的學生怎麼可能不被影響?從既存的文獻來看,論及學生在這波高等 教育變革下的權益,多半是在教學與研究孰輕孰重的議題討論時所提及的,主要 是認為,當大學與學術的報酬結構促使教授傾向重視研究功能與其成果,將使得 教學的任務被忽略,進而使得學生的「受教權」受損。這種觀點在邏輯上的確順. 政 治 大. 理成章,但是畢竟是以教授本位為出發點,以一種極為激進的批判觀點,這是一. 立. 種將學生「受教權」附庸在教授的勞動權益之下。. ‧ 國. 學. 筆者在就讀政大勞工所期間,因緣際會地開始接觸、參與了一些勞工運動與學生. ‧. 運動,其中「工讀生」這個族群時常發生勞資爭議問題的現象引起我的注意,也. sit. y. Nat. 讓我開始思考是學生又是勞工這種特殊的情形下會產生甚麼問題;另一方面,學. n. al. er. io. 生運動則讓我體會所謂的受教權的議題不僅只是教與學的單一向度,還連結了自. i Un. v. 由權、平等權、貧窮、商品與去商品化等等議題,尤其是商品化方面,目前由於. Ch. engchi. 學費與生活費高漲,許多學生族群不得不去工作換取學費、生活費,校方提供的 各種工作機會就成為最重要的維生管道,自然也就衍伸出學生的校園勞動議題。. 更進一步,當前有許多學習的方式是讓學生直接從事勞動,以勞動作為一種學習。 在建教合作生或實習生等學生勞動者的狀況,雇主與校方是分離的,但本文關注 的「研究生助理」這個族群,校方、教授即是雇主,是將學生與勞工直接重疊, 甚至,在某些極端的情形下,研究生助理根本就是在為校方與教授服勞務,而與 其學習無絲毫關係,但是他們的權利卻仍舊被學生身分這個「迷障」所遮蔽。. 「受教權」的「受」字大致上點出了「迷障」的癥結。受教是一種被動式的概念, 8.

(16) 學生被定義為一群身心能力尚未發展完全的人,是一群需要被教育的被動者,從 而,他們的權利是一種被給與的概念;而當學習者與勞動者的身分產生重疊,勞 動的問題被教育所掩蓋,各種勞動是教育的一環,也將這種被動的權利觀帶入了 勞動過程,使得「學生勞動者」無法主張自身所擁有的勞動權益。. 筆者原先的想法是將「研究生的勞動」當成單一議題來看待,但是在後來,臺灣 大學於 2010 年陸續爆發了「教學助理減薪事件」 ,以及「助學金刪減事件」 (臺 灣大學研究生協會,2011a),其中「教學助理減薪事件」更是直接與頂大計劃 有關,才使得筆者對高等教育兩個疑問,「當代資本主義究竟有何不同之處,致. 政 治 大. 使高等教育產生如此巨大的轉變?」,以及「研究生助理的學術勞動」整合成為. 立. 一個問題。. ‧ 國. 學. 綜合以上兩個提問,本文將主題定為「知識經濟下的大學學術生產體制與研究生. ‧. 的學術勞動」,希望挖掘出當前高等教育變革與學術生產中那隱密的核心地帶,. er. io. sit. y. Nat. 以及研究生的學術勞動在這變革後的學術生產體制中所佔據的意義。. 據此,本文的具體目的如下:. n. al. 1.. Ch. engchi. i Un. v. 以當代資本主義的角度解析當前高等教育變革,嘗試探討知識經濟形成的基 本動力以及其對於知識、知識勞動者以及生產知識的場域-大學的影響。. 2.. 初探研究生的學術勞動,與其在資本主義式高等教育變革下所受的影響。. 3.. 分析並指出研究生助理所應當享有的法定勞工身分與勞動權益。.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9.

(17) 本論文的研究素材係來自筆者接觸勞工運動與學生運動中的觀察,其中最為關鍵 的是臺灣大學研究生協會及後來衍生而出的臺灣大學企業工會,針對該校研究生 助理的勞動條件與權益所進行的抗爭行動,筆者有幸參與了部分行動,並在能力 所及的範圍內提出一些法律上或論述上的幫助。. 在文獻方面,由於探討資本主義與高等教育關連的中文文獻委實不足;另一方面, 探討我國高等教育變革的文獻又常僅限於學術評鑑的影響,或是偏向唯心式論述, 並不適合本文的取徑。是故,筆者大量採用美國探討大學與國家、產業之間的互 動關係以及其所產生的影響的學術文獻,蓋當代的大學發展模式無不以美國頂尖. 政 治 大. 研究型大學為師法對象,包含我國頂大計劃的推動,亦是試圖追隨美國頂尖研究. 立. 型大學的腳步。據此,引用美國高等教育之文獻,應可補足我國研究文獻不足的. ‧. ‧ 國. 學. 缺憾。. 本文從知識經濟、大學學術生產的基本元素-「知識」出發,筆者認為,包括頂. sit. y. Nat. 大計劃、學術卓越化、學術評鑑等等高等教育變革背後,其實是因為資本主義深. n. al. er. io. 化後為謀求資本的利益,使得「知識的社會關係」產生轉變,進而造成諸多的矛. i Un. v. 盾與衝突。筆者以勞動與勞動力的二重架構區辨知識為知識成果與知識勞動力兩. Ch. engchi. 個範疇,嘗試結合 Karl Marx 對資本主義的考察、Karl Polanyi 所提出的虛構商 品概念,以及 Bob Jessop 對於知識的虛構商品化所作的分析;本文將指出,當 前所稱的知識經濟,其實是一種將知識由共有屬性轉化為私有屬性,由非商品轉 化為虛構商品與虛構資本的經濟模式,其目的是為了資本獲取超額利潤所產生的 社會重組(social reorganization) ,知識商品與資本成為當代經濟最重要的生產 要素,並連結到國家與資本的競爭能力。(見第二章). 當知識成為商品與資本,必然影響生產知識的勞動場域-大學,以及知識勞動力 -學術工作者。大學被捲入國家與資本打造競爭力的計劃之中,轉化為符應於資. 10.

(18) 本主義的「學術生產體制」,學術工作被異化為資本主義下以利潤為導向的勞動 過程,學術工作者被納入剝削的生產關係並生產剩餘價值。在產官兩個資源挹注 者以及市場的壓力底下,學術工作被導向為對於經濟成長的貢獻並要求績效表現, 大學受制於資源取得以及本身發展的動力,將績效制度等管理手段和背後的意識 型態帶入學術工作之中,改造大學的結構與面貌。此時,學術工作的本質以及學 術工作者本身都將面臨資本主義所帶來的矛盾衝突,以及必然發生的普羅化、貧 窮化問題。(見第三章). 資本主義的入侵給與大學極大的壓力,所影響的不僅只是所謂「典型」的學術工. 政 治 大. 作者,在成本壓力底下,大學如一般企業一樣傾向使用各種非典型勞動力,如專. 立. 案研究或教學人員、博士後研究員,以及為人所忽略的研究生。研究生是以學術. ‧ 國. 學. 勞動的方式進行學習與訓練,本文稱之為「勞動學習」 ,因此,他們同時是學生, 亦是學術勞動者;當大學轉變為資本時,研究生的勞動學習就被轉變成具剝削性、. ‧. 直接生產剩餘價值的一種特殊勞動形式。. sit. y. Nat. n. al. er. io. 研究生作為最優質,卻又廉價、馴服的勞動力,適時地填補了大學對學術勞動力. i Un. v. 的需求缺口,但是他們卻因為勞動與教學的混合、法制真空,遮蔽了自身所擁有. Ch. engchi. 的權利,除了被政府遺忘,連自身都未必了解自己正在剝削生產關係從事從屬勞 動。針對研究生學術勞動與勞動權益的肯認,本文的分析邏輯是以研究生所從事 的實質內容(勞動)為出發點,當確立了研究生身為勞動者的身分,再進一步地 探討「研究生助理」這個最為直接的從屬勞動形式,以及他們理當受法令保障的 權益。惟目前為止,大學與政府皆否定研究生的勞動權益,但商品化與市場壓力 卻迫在眉睫,終於使得研究生挺身捍衛自身權益、阻擋資本主義的蔓延。(見第 四章與第五章). 11.

(19) 第二章 知識與知識經濟:基礎分析 第一節 知識的定義:勞動與勞動力的觀點. By labor-power or capacity for labor is to be understood the aggregate of those mental and physical capabilities existing in a human being, which he exercises whenever he produces a use-value of any description. (p. 186) We pre-suppose labor in a form that stamps it as exclusively human. A. 政 治 大. spider conducts operations that resemble those of a weaver, and a bee. 立. puts to shame many an archite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er cells. But what. ‧ 國. 學. distinguishes the worst architect from the best of bees is this, that the architect raises his structure in imagination before he erects it in reality.. ‧. Nat. Karl Marx(2011) Capital,. n. al. er. io. sit. y. (p. 198). Ch. i Un. v. 人類之所以與其他生物不同,在於智力的高度發展,或許人類的智力與動物智力. engchi. 的差別只是程度高低的問題,但當它以勞動的方式呈現,整合人類腦力與體力並 轉化為勞動的形式時,很顯然地人類的勞動便與其他動物截然不同。. 人類的勞動不僅只是肉體上的能力或生物性本能,人類更能藉由經驗法則、邏輯 的演繹與歸納等方式了解世界,不只如此,人類還可以藉由得天獨厚的符碼交換 能力:語言、文字、圖畫、數學公式等等,將所習得的能力加以散播、傳承、積 累,人類知識的積累與突破,具體展現在我們身邊的所有事、物。. 知識的追求肇因於人類控制生活世界的需求,藉由知識的積累增進對世界的認識. 12.

(20) 與掌握,人類能夠更為有效地運用勞動改變自然資源,藉由對自然法則、人類世 界的理解,建立各種制度性安排,以勞動將自然物質轉化,藉以增進人類整體的 福祉。. 據此,儘管對「知識」的解析是一個千古難解的哲學議題,但是就本文的取向以 及所討論的內容來說,以人類的勞動作為分析的切入點,或許是最為適切的取 徑。. 在前資本主義時期,勞動的目的純粹為其使用價值,亦即人類的勞動是為了使用. 政 治 大 同,亦無法有共同尺度能進行「計量」;但是在資本主義時期,生產是為了在市 立 而非交換,因而無區分其蘊含價值「量」之必要,且使用價值之間因性質全然不. ‧ 國. 學. 場當中擷取更多交換價值,為了等價交換,人類的勞動加入了交換價值的屬性, 作為衡量商品內含勞動量的尺度,也才使得勞動力與勞動兩個不同的範疇有區別. ‧. 開的必要。. sit. y. Nat. io. er. 誠如開頭所引 Marx 在資本論中的一段對勞動力的詮釋,人類的勞動力是心智與 身體上的能力的聚合(aggregate);而勞動則係指人類勞動力的凝結,將勞動. al. n. iv n C 力轉化為有使用價值的物。在探討資本主義下的知識時,其問題核心基礎在於, hengchi U. 我們廣義上所稱的知識,其實包含了兩個範疇:即勞動力與勞動,這點向來被探 討知識的相關文獻所忽略。. Marx 解析人類經濟生活的核心在於勞動價值理論(Value Theory of Labor), 而勞動價值理論的核心基礎在於勞動是價值的唯一來源。Marx 認為,唯有人類 的活勞動才能創造出新的價值,而那些死勞動,已生產出來的物化勞動,頂多只 能轉移自身的價值。. 在勞動力的範疇當中,知識是作為人類個體心智的一部份,是個體透過觀察、分 13.

(21) 析、歸納或演繹的學習過程後,所習得對世界的認識,是人類勞動能力的一部份。. 而在勞動的範疇當中,知識是作為人類心智勞動的具體成果,是人類將其對世界 的認識以較為實體化的語言、文字、圖像、符號、公式等方式呈現,或是以較為 抽象的默會,將擁有的知識轉換為他人的勞動力的一部份。在此,知識是一種勞 動成果,呈現了其生產者對世界的認知。在這個範疇當中,指出了知識作為社會 勞動層面的意義:對人類整體而言,「知識本質上作為一種共同生產的資源 (collectively produced resources)」(Jessop, 2007)。. 政 治 大 以外於人的勞動形式呈現,充其量不過是符碼化後的訊息,亦即「死勞動」。例 立. 以勞動力與勞動成果兩種不同範疇解析知識這個廣泛概念,我們初步以為,知識. ‧ 國. 學. 如教科書中的一道數學公式,或是工具的操作指引,之於一個不識字的人而言, 完全不能稱之為知識。知識要實際產生「意義」,產生「價值」,惟有透過人類. ‧. 這個載體,將其活化為新的勞動。. sit. y. Nat. io. er. 綜上,本文對知識採取一個較為直接的定義,即「人類的認知能力」 (Foray, 2007), 係指理解各種物質及非物質層面的組成、運作,以及如何影響他們的運作。在「認. al. n. iv n C 知能力」一詞前冠以「人類的」,而非「一個人的」,是想表達出知識之於人類 hengchi U 整體的特殊意義,知識作為勞動力的一部份,而在勞動形式當中呈現為社會的共 有資源。. 將知識區分為勞動力與勞動成果這兩種形式,或可對應到一般通論中將知識二分 為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所謂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是指那些附著在人 身上,難以透過語言等方式符碼化(codified)的知識,例如工匠的技術,運動 員的技巧等等(M. Polanyi, 1966);相對地,顯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 則是指那些易於符碼化的知識,例如教科書上的知識或是某項器具的操作手冊。. 14.

(22) 當然,隱性/顯性知識的分類方式與勞動力/勞動的區別方式在意義上極為不同, 隱性/顯性知識是將知識放在一個光譜當中加以檢視,而勞動力/勞動則是兩個 不同性質的範疇。隱性知識的命題對本文最重要的啟發,在於指出知識傳遞的困 難之處,係因為隱性知識難以與擁有者分割,在光譜中越偏向隱性知識的範疇, 就越難以以有效迅速的方式加以複製與學習,甚至,隱性知識的擁有者不知道自 己擁有知識(引自 Foray, 2007:91)。也因為隱性知識難以模仿,故而能產生 豐厚的科技租(technological rent),相對地,標準化的顯性知識則易於複製, 因此只能依賴便宜的人力和成本來競爭(Nonaka, 1994)(關於科技租的分析 請見下文)。. 立. 政 治 大. 隱性/顯性知識的分類指出了知識的學習與散播的途徑,Nonaka and Takeuchi. ‧ 國. 學. (1995)提出了知識在隱性/顯性之間的轉化過程:內化(internalization)(顯 性→隱性)、組合化(combination)(顯性→顯性)、外化(externalization). ‧. (隱性→顯性)及社會化(socialization)(隱性→隱性),並提出「知識螺旋」. y. Nat. io. sit. (Spiral of knowledge)的概念,他認為,當越多人參與知識的轉化過程,則知. n. al. er. 識的創造速度越快,並能將個人的知識轉化為企業組織的資產,開啟了企業針對 其知識進行管理的新領域。. Ch. engchi. i Un. v. Nonaka and Takeuchi(1995)的架構提供了我們分析「學習」的重要基礎,故 而,我們嘗試將在隱性/顯性知識之間的轉化過程與本文所稱的知識勞動力/勞 動的架構結合起來。筆者認為,即便是以最為抽象的社會化路徑,知識仍舊是先 由擁有者的勞動力轉化為勞動(毋庸實體化),再轉化為他人的勞動力(認知); 反之,組合化的路徑當中依舊有勞動力的涉入,死勞動若無勞動力的再次活化, 是不可能自行生產出新的價值,所謂「組合」一詞也指出了兩個顯性知識之間藉 由人的結合重新產生出新的價值。在此凸顯出的是知識勞動者在知識與知識經濟 中的核心地位,我們探討知識的各種面向時,包含知識的創造、學習與應用,事 15.

(23) 實上便是在探討人類心智上的勞動力如何轉化為知識的具體勞動,又如何再次被 內化為人類的勞動力,並以之創造出新的價值。. 圖 一、知識:勞動力與勞動. 勞動力的凝結 具體形式:物化、符碼化 抽象形式:默會、作中學. 知識 作為勞動力. 政 治 大. 作為勞動成果. 學. ‧ 國. 立. 知識. ‧. 知識勞動力的再生產 學習、內化、 物化勞動的再次活化. sit. y. Nat. n. al. er. io. 在此必須言明的是,儘管本文將知識區分為勞動力與勞動成果兩個範疇,並稱知. i Un. v. 識作為勞動成果的形式是一種死勞動,但這並不意味著本文否定其價值。將人類. Ch. engchi. 的認知能力/心智勞動能力/隱性知識符碼化為具體的/物化的/顯性的知識 對人類而言是絕對必要的。事實上,人類的知識之所以能積累並突破,就是以靠 著得天獨厚的符碼化及符碼交換的能力,唯有不斷地將隱性知識符碼化為顯性知 識,透過語言、文字、圖像、符號、數學公式等等,再經由學習過程轉化為他人 的活勞動,人類的智慧結晶才得以傳承。. 只是在資本主義社會裡,這種將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的過程,卻以去技術化 (deskilling)的方式呈現,將工匠的工藝及其他的隱性知識轉變成符碼化的顯 性知識或是操作手冊,整合進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與智慧型機械,以便. 16.

(24) 使得沒有技術的工人也可以從事標準化的大量生產。. 另外,本文的分析方式是將勞心與勞力兩者加以區隔,但實際上,人類的各式各 樣的行為皆是心智能力與身體能力的同時作用,哪怕只是簡單如吃飯、打掃,或 是在工廠內作單調、機械式重複動作,又或者是靜態如筆者現在將腦內所思考的 事情化為文字,同時間都包含著人類認知與身體能力的整合。. 第二節 知識與資本主義. 立. 知識作為生產技術. 學. ‧ 國. 一、. 政 治 大. 隨著人類知識的發展,我們越來越能夠掌握世界中物質及非物質的種種變化,並. ‧. 能透過演繹與歸納的方式發展出一套套法則,從而改變物質及非物質的變化。 「人. er. io. 用更小的力氣、時間、資源生產出更多的使用價值。. sit. y. Nat. 類」追求生產技術的精進,理由十分簡單,即令人類能更加有效地運用各項資源,. al. n. iv n C 在人類勞動的一般形式中,勞動的目的就是要創造出使用價值,在不同技術水平 hengchi U 之下,以同樣的勞動力與要素投入所得到的產出的不同。能以較佳的技術水平進 行生產,便能以同樣的生產要素投入生產出更多產品,亦即其生產較有效率。. 但是在資本主義下的勞動過程中,除了人類勞動的一般形式之外,還添增兩個要 素:價值形成過程以及價值增值過程(轉引自謝國雄,1996:3)。. 價值形成過程以及價值增值過程這兩個要素決定了剩餘價值,資本增值的關鍵在 於雇主能無酬佔有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surplus value) 。在資本主義生產當中, 勞動時間是由必要勞動時間與剩餘勞動時間所組成,彼此間有替代關係; 17.

(25) 圖表 二、個別資本技術提升後總勞動時間的組成變化. 總勞動時間 必要勞動時間. 剩餘勞動時間. 技術提升前. 總勞動時間 必要勞動時間. 立. 剩餘勞動時間. 政 治 大 技術提升後. ‧ 國. 學. 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資本會儘量延長絕對勞動時間,以增加剩餘價值的生產;. ‧. 但是在工人的勞動時間無法任意延長的情況下,就只有透過生產力的提升,來達. y. Nat. io. sit. 成延長剩餘勞動時間的目的(徐文路,2012:21)。亦即,提高單位時間內的. n. al. er. 勞動生產力使得剩餘勞動時間相對提升。剩餘勞動時間的提昇即代表資本所能無. Ch. 酬佔有的剩餘價值提升了,形成超額利潤。. engchi. i Un. v. 經由上述簡單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知識/生產技術的提升為何重要,尤其是對 資本而言,生產力的提升確保了剩餘價值率的提升,也維繫了資本積累的動力。 然而,這樣的分析只是指出了知識在一般勞動的形式中提升使用價值的生產效率, 以及增加個別資本的剩餘價值率,尚未分析知識之於資本主義體系維的功能。. 18.

(26) 二、. 知識與經濟長波. 資本所追求的是獲取利潤,而所有價值皆源自於勞動,但是因為資本競爭,使得 資本必須不斷地增加資本有機構成,以機械取代人力。資本的生產力上升,卻使 得產品所蘊含的價值量逐漸下滑,因此商品能在市場上換得的交換價值不斷下滑, 此即所謂平均利潤率下滑的必然趨勢,終將致使資本積累遲滯,引發系統性危 機。. 但是現實當中,資本主義的發展卻非以直線方式「向下發展」,而是呈現不斷地. 政 治 大 而這些短期的波動又建立在更為長期的波動趨勢,稱之為長波(long wave) 。蘇 立 波狀起伏。這些波狀起伏由景氣、衰退、蕭條、復甦等四種短期現象所串連組成,. ‧ 國. 學. 聯經濟學家 Kondratiev 認為, 「長波週期」長達五、六十年,在「長波週期」的 上揚階段(擴張長波) ,商業週期依然存在,但景氣期比較長,幅度也比較明顯,. ‧. 衰退和蕭條期則比較短,較不嚴重;在「長波週期」的下降階段(停滯長波),. y. sit er. io. 自近人,1988)。. Nat. 其情況則恰恰相反,商業週期中的景氣時間既短規模亦小,危機則遠較深重(引. al. n. iv n C 我們能輕易地解釋停滯長波的出現,導因為平均利潤率下降的問題。但相反地, hengchi U 關於擴張長波的成因,以及停滯長波如何轉為擴張長波,似乎就違反了平均利潤 率必然下滑的命題。. 對此,Mandel(1972)指出,純從經濟因素來看,資本主義的發展依舊無法脫 離平均利潤率下滑的命題,而要反轉這個趨勢則須仰賴各種非經濟或是超經濟的 因素,包含戰爭在內。. 他認為平均利潤率大幅上升有五個原因: 1.. 剩餘價值率大大提高,即在工人新創造的價值中,歸資本主擁有的份額 19.

(27) 大大增加,歸工人所有(工資)的比例大大減少; 2. 3. 4. 5.. 資本有機構成的增加率大大減慢: 資本的周轉率大大縮短; 增加剩餘價值的份額,即從事商品生產的工人人數的增加; 資本流向平均資本有機構成較低的工業部門或地區(國家). Mandel 認為利潤率反轉是由外因所決定,但是如同姚欣進(2004)所批評的, 基本生產技術的創新才是新的歷史階段轉化的根本原因,而各種外因只是一種配 合性質的條件(姚欣進,2004:170-173)。如前章所述,生產技術(知識)的 提升能提升資本的剩餘價值率,但是生產技術的提升僅限於個別廠商乃至部份產 業,對於扭轉平均利潤率下滑的能力有限。故而,真正需要的是一場徹底的技術. 治 政 革命,使所有生產和流通部門(包括運輸、通訊)的基本技術發生改變。 大 立 ‧ 國. 學. 以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說,資本主義時代共發三次技術革命。十八世紀末的第一次 技術革命,以蒸汽技術的發明廣泛運用於各種生產,使得紡織、鋼鐵業的生產技. ‧. 術大幅提高,增長了生產力以及剩餘價值率,推動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而第二. y. Nat. io. sit. 次技術革命則是建立在十九世紀後半葉化學與電力、合金的技術發展,乃至二十. n. al. er. 世紀後發展出的內燃機、無線電通訊技術等等;而八零年代後的第三次技術革命. Ch. i Un. v. 則是以電腦的發明作為最重要的標示,發展出網際網路、積體電路;每一次技術. engchi. 革命皆帶來生產及流通領域的根本性變革,不僅使得平均利潤率下滑的趨勢得以 扭轉,甚至開創了數十年的黃金時期(姚欣進,2004)。. 因此對個別資本、乃至國家,以及資本主義制度整體而言,生產技術,也就是知 識的提升是提升剩餘價值、延緩系統性危機、維繫資本主義運作的關鍵所在。. 20.

(28) 第三節 知識經濟的分析. 一、 批判通俗概念下的知識經濟. 承前述的分析,我們雖然解析了知識之於生產,以及知識對於維繫資本主義運作 的作用。但是這樣的分析還不足以解釋知識經濟究竟是什麼?我們所稱的知識經 濟是否只是上述概念的擴張與延伸,倘若如此,則知識經濟是否根本與工業資本 主義完全無異?本文認為是否定的。. 刻劃當代的經濟模式與社會特徵有許多名詞:新經濟(New economy)、資訊. 治 政 時 代 ( Informationalism ) 、 網 路 社 會 ( Network 大 society ) 、 後 工 業 社 會 立 (Post-industrial society)、後福特主義(Post-Fordism)等等。儘管其脈絡或 ‧ 國. 學. 指涉的對象有相當大的差距,但在這些名詞背後,都有著一種與過往工業資本主. ‧. 義逐漸產生斷裂的意涵。尤其在經濟生產方面,一種以科學技術為核心的經濟典. sit. y. Nat. 範已然成形。本文暫時將此種「以科學技術為核心的經濟典範」概略地稱為所謂. io. er. 的「知識經濟」,又因為行文上需求或是引用他人文獻時,在下文中將適時地以 其他名詞,如資訊資本主義等作為替代,但大體而言所指涉的是同一件事情。. n. al. Ch. engchi. i Un. v. 這種典範轉移的根本動力是如何形塑出來的?回首過往,以工廠式的生產模式為 核心的工業資本主義,深刻地轉變了勞動者的社會關係;反觀當下,這種以科學 技術為核心的經濟典範又形塑出怎麼樣的社會關係呢?. 通俗的商業書籍或是管理科學的文獻多半將知識經濟一詞指為一種「強調知識的 生產與管理」的經濟模式。探究其思路可發現,其隱含了分工論(division of labor) 的基調,將勞心與勞力的工作型態與以區分,也才會有「強調」知識(勞心)的 生產與管理甚於其他非勞心的生產與管理。. 21.

(29) 我們習慣將資訊資本主義(information capitalism)與工業資本主義(industrial capitalism)作一區別,這種區別隱含著將知識(包含資訊在內)視為一種與土 地、資本、企業及勞工相似的生產要素,並以主要生產要素將經濟的發展予以階 段化(periodization) ,據此將農業時代(土地) 、工業時代(資本與體力勞工)、 資訊時代(Informationalism) (科技與知識勞動者)的轉變過程區隔出來(Jessop, 2000; 2007)。. 藉由上述階段化的區別方式,通俗觀念中的知識經濟或可理解為「將知識(尤其 是電子科技與資訊技術)與知識勞動力用於生產,促使生產力大為提升」 ,而且,. 政 治 大. 「與其他生產要素相比,知識及知識勞動力佔較高的比重」。. 立. ‧ 國. 學. 但實際上,這樣的解釋其實並不能區辨知識經濟的特殊之處,因為知識,也就是 人類的認知能力,作用在人類歷史中的所有階段,知識運用於生產也並非知識經. ‧. 濟的特有現象,生產力的上升「本來就是」人類認知能力提升後的必然結果,例. y. sit er. io. 足為證。. Nat. 如人類由石器時代進入金屬器時代,又或蒸汽機的發明促使生產力大為提升,皆. al. n. iv n C Jessop(2000)認為這種將知識自然化(naturalize)為一種生產要素的想法, hengchi U 是將價值根植於某種內在(immanent)、不變的特性,而非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 ;這樣的觀點混淆了某樣生產要素是在何種條件之下進入經濟過程,以 及如何與生產商品或服務的過程連結在一起 ,素為 Marx 所批評(Jessop, 2000:2)。. 探討知識經濟的最核心問題並不在於知識如何作用在生產,因為知識作用於生產 是人類歷史中既有的現象;也不在於知識創造了多少價值(包含使用價值、交換 價值、以及剩餘價值),因為人類的腦力勞動本來就是最有價值的勞動形式。事 實上,知識創造多少價值或所佔的比重多寡並未改變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與社會 22.

(30) 關係。. 真正能區辨資訊資本主義及知識經濟特殊性的關鍵,在於知識的社會關係改變了, 知識原本並非一種商品,但在當代經濟生產模式當中,知識是以商品的形式進入 生產,更進一步地被轉化為資本,知識的社會關係經轉變後的獨特性,型塑出特 殊 的 生 產 關 係 , 再 複 製 出 社 會 關 係 。 也 就 是 所 謂 的 知 識 的 商 品 化 ( the commoditification of knowledge),以及知識的資本化(the capitalization of knowledge)。. 政 治 大 被編入市場經濟當中取得了交換價值與商品的形式,進入了經濟過程及生產過程。 立 不過,知識商品化這樣的聲稱並不代表知識真的變成一種商品,相反地,知識是. ‧ 國. 學. 是以,知識是如何地被商品化的?它為何會被商品化?以及它被商品化後所帶來 的影響?才是探討知識經濟問題的根本癥結。. ‧. n. Ch. engchi. er. io. al. sit. y. Nat 二、 K. Polanyi 的虛構商品化概念. i Un. v. K. Polanyi 指出,所謂的商品是指那些為了在市場中販售而被生產出來的產品或 服務。然而,有三項在資本主義社會當中被視為重要商品及投入生產的要素:土 地(land)、勞動(labor)及貨幣(money),卻不是被生產出來的(土地),或 是為了在市場中販售而被生產的(勞動及貨幣);所謂土地,是自然的總稱,勞 動則是一種人類活動(human activity) ,而貨幣原先僅是一種交易的媒介(token of exchange) ,這三者是在資本主義社會、市場經濟之中才取得了交換價值與商 品 的 形 式 ,因 此 ,他們 並 非 真 正的 商 品,而 是 一 種 虛構 的 商品( fictitious commodity),與資本主義商品不同,虛構商品並不是在一個以利潤導向、承受 市場競爭壓力、以理性化其生產與資本投入的勞動過程中被創造出來的,它們的 23.

(31) 商品化的形式是被建構出來的,而非天生自然的(Karl Polanyi, 1944)。. K. Polanyi 使用鑲嵌與去鑲嵌(embedded and disembedded)的概念來解讀市 場經濟這個人類歷史當中特殊經濟型態。他認為,從人類歷史發的角度,經濟行 為是不可能脫離社會的,因為經濟本身就是社會的一部份。19 世紀的資本主義 發展並非自然演化的產物,而是建構出來的一種特殊經濟型態,然而,唯經濟式 的謬誤(economistic fallacy)卻傾向將經濟/市場從社會中去鑲嵌化,從社會 整體中抽離出來,並以經濟理性為基礎建立一種自律性市場(self-regulated market)的概念,即以買、賣,供給、需求,以及之間均衡價格的概念,擴張至. 政 治 大. 社會整體,解讀人類社會生活中的所有層面,以及所有的歷史階段,而忽略了資. 立. 本主義的特殊性質,並非由市場交易這樣片面的單一因子演化而成。. ‧ 國. 學. 虛構商品便是從自律性市場去鑲嵌化發展過程中產生,將原先屬於社會整體的、. ‧. 非商品的、非市場的土地、勞動及貨幣轉化為一種可交易的商品,試圖去除其根. sit. y. Nat. 植於社會的屬性並將之轉為從屬於資本與市場。本來不是商品的土地、勞動力與. n. al. er. io. 貨幣作為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必要元素,為了極大化生產力、利潤以及資本積累. i Un. v. 的需求,他們必須被當成商品,以便在自律市場中自由地買賣。而交易土地商品. Ch. engchi. 的價格,就稱為地租(rent),交易勞動商品的價格,稱之為薪資(wage),交 易貨幣的價格,則稱為利潤(interest) ,演變至最後, all incomes will derive from sales on the market,便將市場擴張至整個社會,市場也就置於社會之上。. 這種唯經濟式的謬誤最終將所有社會關係導向為買賣之間的市場關係。但這些虛 構的商品,就本質而言並非如一般商品般是為了在市場上交易而被生產,但是卻 被視作商品,而被當作商品般運用,從而產生了一種本質上的矛盾與衝突;以勞 動力來說,它被視作一種商品,但是實際上它是人類活動的一種,並與人密不可 分,因此若勞動力(相當程度可視作「人」)被完全地商品化了,則在效率化與. 24.

(32) 資本積累的需求下,勞動力勢必將被耗盡(consumed)。. K. Polanyi 認為,虛構商品的矛盾以及對社會可能造成的危害,社會將產生自我 保護的機制來反制市場的擴張,這種保護機制源自於虛構商品的限制,形成了一 種雙向運動(double movement),即市場的擴張與虛構商品所帶來對市場擴張 的限制兩者同時發生的情形。. 事實上,一個完全的自律市場至今從未在人類的歷史當中出現,就理論而言,它 也不可能發生;市場經濟只能出現在市場社會當中,但是一個社會的運作必定需. 政 治 大 律性市場終究只是一種虛幻的概念而已,這也同時指出了屬於虛構商品的土地、 立 要非市場的機制來加以維繫。因此去鑲嵌化的過程必定有其極限,一個終極的自. ‧ 國. 學. 勞動力與貨幣三者是不可能完全變成商品的。. ‧. 三、 知識的虛構商品化. y. Nat. io. sit. 在前述分析當中,我們簡單分析了知識(生產技術)如何作用於生產,亦指出生. n. al. er. 產技術的提升有助於提升剩餘價值率,但這樣的分析仍只初步解釋了生產領域的. Ch. i Un. v. 範疇中剩餘價值的取得,對資本而言,真正重要的是利潤的獲取,而且是超越競 爭者的超額利潤。. engchi. 根據 Marx 的論證,商品的價格是由商品本身所內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 的,亦即,由社會中生產某項商品所需的勞動時間來決定它的價值量。稱之為「社 會」必要勞動時間係因為它是一個平均值的概念,是由社會當中生產某特定商品 的所有廠商,其該項商品所需之勞動時間的平均數;在生產的範疇,勞動時間決 定了某項商品蘊含的交換價值量,但是在分配領域當中,商品在市場所能交換的 價格卻是由所有廠商的勞動時間的平均數-即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商品的; 因此,一個廠商若要在市場中獲得比較高的利潤率,就必須降低本身生產商品時 25.

(33) 所耗費的勞動時間,因而使自己生產商品的必要勞動時間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 間。. 但是個別廠商降低本身生產商品的必要勞動時間的過程,將無可避免地降低社會 必要勞動時間,亦即危及其在市場交易當中所能換取的交換價值,這是資本間競 爭所帶來的必然結果。. 對此,個別廠商為延緩這個必然趨勢,必須試圖「降低本身必要勞動勞動時間」, 同時間「阻止其他廠商降低他們的必要勞動時間」,是以,除了增加機械設備等. 政 治 大 廠商獲得或提升生產技術為目標,知識的商品化就成為決定性的因素。 立. 調整資本有機構成的手段之外,個別廠商必定以提升自身生產技術,並限制其他. ‧ 國. 學. Bob Jessop(2007)指出,知識的本質是一種由人類共同生產的資源(collectively. ‧. produced resources) ,其本質並非天生稀少(inherently scarce),知識並不像. y. Nat. 其他一般財貨,當某人得到了一份,其他人就相對減少一分,以經濟學的術語來. er. io. sit. 說,即非敵對性財(non-rival good)3。因此,知識呈現為商品型式時的稀少性 乃是人為建構出來的結果,最主要是國家以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n. al. ni Ch rights)的設定,將其從公共財轉換為私有財產。 U engchi. v. 當知識成為私有財產,則要獲取、使用知識,就必須支付費用。這個費用如同其 他虛構商品的情形,在自律市場中買賣而交易土地的價格稱為地租,買賣勞動力 的價格稱為薪資,買賣貨幣的價格則稱為利潤,而在知識商品化後,買賣知識的 價格則可稱之為權利金(royalties)。. 針對知識在資本主義的性質轉變,Schiller 指出:. 3. 所謂的非敵對性(non-rival) ,就是指可以讓多人共用而不損及其中任何人的效用。 26.

(34) Information is not inherently valuable but that a profound social reorganization is required to turn it into something valuable. (Schiller, 2006.轉引自 Jessop, 2007:120;黑體字為筆者所註) Jessop(2007)認為此處所謂的 social reorganization 包含三個面向:第一,除 了作為智力勞動者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之外,知識從手藝工人以及產品的物質形式, 經過符碼化的過程取得獨立的形式,而被整合到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之 中;第二,知識的去鑲嵌化並整合於超經濟制度的秩序與功能系統當中,因此, 評斷知識的功用的準則,由真偽、聖俗等等轉化為單一的準則,即是否有利可圖; 第三,知識的傳播主要透過以利潤導向的市場交易當中進行,而不再只是在封閉 的單位(如家戶)中運作。.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知識轉化為私有商品,對於資本而言有雙重意義:. ‧. 第一,資本可透過知識/生產技術的提升,降低自身必要勞動時間。但是知識是. sit. y. Nat. 在不斷流動的過程中增長的,具有積累性(cumulativity) ,即知識是透過不斷地. io. er. 積累而加以突破,因此,當知識由公共財轉化為私有財時,某生產技術被某一資 本獨佔,並建立知識的取得或使用障礙,壟斷資本得以阻止其他資本減少必要勞. al. n. iv n C 動時間,並且減緩其他資本提升自身生產力的腳步,意即,資本能降低必要勞動 hengchi U 時間卻減緩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下降來加以擴大自身獲利能力。. 第二,在分工的過程中,擁有尖端生產技術的資本可以制定商品生產以及消費的 規格,因此,其他資本多半只能跟隨其所制定的規格,擁有尖端生產技術的資本 就可從中擷取最大利益。舉例來說,現今有一些廠商採取開放原始碼給與其他廠 商運用(如 Linux),表面上是採取開放態度促成知識流動,但是實際上是在運 用其他資本的技術能力用以「抬轎」,豐富其提供的產品功能的多樣性,促使消 費者使用該產品,所以,擁有核心技術的資本即便採取開放態度,依舊能就由規 格上的壟斷來獲得利益。 27.

(35) 兩種看似相反的方式,實則殊途同歸,總結來說,都是對知識的壟斷所帶來的超 額利潤。但是,知識是在散播的過程中得到成長,知識的創造是在不斷流動的過 程當中產生的,因此,知識的商品化限制知識的流動,事實上與知識的生產有根 本的矛盾存在。. 一般認為「智慧財產權的保障維護了知識生產者的創新動機」,但,倘若知識的 創造導因於智慧財產權的設置,則人類的發展根本不可能發生。就一般勞動形式 而言,知識的創造純粹是為了使用,但在資本主義的特殊勞動形式中卻轉變為對 利潤的追求。因此若知識的社會勞動破壞了資本的利益,則資本將會以抑制知識. 政 治 大. 創造作為因應。故而,實際上,智慧財產權反倒是限制了社會的知識生產,也就. 立. 是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據此,「智慧財產權的保障維護了知識生產者的. ‧ 國. 學. 創新動機」的想法省略了一個前提,這句話應改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智慧財 產權的保障維護了知識生產者的創新動機」,也就是說,這句話是建構在市場經. ‧. 濟與資本競爭的結構底下所表現的特殊型式,實際上偏離了社會的一般性。. sit. y. Nat. n. al. er. io. 然而,這樣的聲稱勢必遭受挑戰,蓋就當前知識創新與積累的速度似乎正呈現爆. i Un. v. 炸性的成長,似乎否定了智慧財產權限制知識生產的命題。但是就筆者的意見,. Ch. engchi. 知識呈現爆炸性的成長最主要與電腦、資訊技術等技術發明較有關連,資訊技術 大為增進後所促成的資訊社會加速了知識的積累,更進一步證明了知識的生產只 有透過不斷地流動方能成功。. 總結來說,所謂知識的虛構商品化,重點在於將知識由共有財屬性轉變為私有財 的形式,將知識這個共有財從社會當中去鑲嵌化,從原先不屬於商品的屬性上添 增了交換價值,使其能在市場上被交易,其目的很顯然地是為了符應資本主義式 的市場競爭而產生。. 當然,本文並非聲稱限制知識流動以符應個體利益的現象至今才發生,事實上, 28.

(36) 如行會(guild)的組織也是為了保障某種職業的生產技術的私密性質,藉由限 制生產技術的流動來保障職業利益。惟,當今知識經濟的重點在於國家機器藉由 智慧財產法的訂定加以約束,而不僅只是限定在某種特殊的行職業別,這也是人 類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地對知識進行圈地運動(enclosure movement),並隨著 全球化的運作過程,將知識圈地的範圍擴張至世界的每個角落。. 四、 知識的虛構資本化. 治 政 假若只將知識從共有財轉變為私有屬性,由於隱性知識與人難以分離,則知識成 大 立 為知識持有者專屬,對資本而言反倒會造成危機,因此不僅只是要將抽離出的知 ‧ 國. 學. 識加以商品化,更要將它轉化為一種資本;也正如同非商品轉化為商品一般,非. io. sit. y. Nat. capital)。. ‧. 資 本 轉化 為資 本也 是一 種 虛構 的過 程, 我們 可 將之 稱為 虛構 資本 ( fictive. n. al. er. 知識不可能憑空而生,前文已提及,所謂知識的範疇尚包含人的心智勞動能力,. Ch. i Un. v. 所以知識生產必然有知識勞動者的投入。這群知識經濟底下的勞動者,顯然被認. engchi. 為與手藝工人(craft worker)、體力工人(manual worker),甚至是技術工人 (skilled worker)迥然有異。他們是專業人士(professionals),是知識與技術 的供給者(supplier),而非那些經過訓練後的工人般,純粹只是技術的載體 (carrier) 、需求者(demander) 。對此,素有管理學之父之稱的 Peter Drucker 曾在經濟學人(Economist)寫下這段話:. This new knowledge economy will rely heavily on knowledge workers. ...the most striking growth will be in “knowledge technologists:” computer technicians, software designers, analysts in clinical lab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sts, paralegals. ...They are not, as a rule, much better paid than traditional skilled workers, but they see themselves as 29.

(37) “professionals.” Just as unskilled manual workers in manufacturing were the dominant social and political force in the 20th century, knowledge technologists are likely to become the dominant social—-and perhaps also political—-force over the next decades. Peter Drucker, 2001, “The Next Society” 知識除了非敵對財這項屬性,尚有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這項特徵,所 謂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係指要排除他人未經付費而享用該財貨的 排他成本很高。拜資訊、通訊技術的精進,目前複製資訊的成本接近微乎其微, 網路社會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資訊與知識的流動,卻也危及了限制知識流動的商. 政 治 大. 品化過程,不斷墊高阻止知識流動所需耗費的成本。再者,知識是人類的認知能. 立. 力,一經獲取便與人不可分離,也就是說,限制知識流動的問題不僅只是在資訊. ‧ 國. 學. 擷取上的限制,更包含智力勞動者的限制(這也引申出競業禁止的問題) 。因此, 真正要讓知識從屬於資本主義,除了將知識的勞動成果轉化為商品之外,還必須. ‧. 將知識勞動力收編(subsumption)至資本主義的剝削生產體制。. sit. y. Nat. n. al. er. io. 資本主義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生產工具被資本所獨佔,當自然被佔有,生. i Un. v. 產工具被剝奪,工人成為一無所有的自由人,無以為生之下只能進入工廠方能與. Ch. engchi. 生產工具結合並換取薪資。這確保了剩餘價值的取得,是以,假如對知識經濟只 前進到知識商品化,則知識的所有權屬於智力勞動者,則資本反倒要屈從於知識 的擁有者,進而威脅到資本家與資本的利益。. 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發生,資本主義必須將知識商品進一步地轉化為資本,並實質 地佔有它,才能確保知識勞動者只能藉由進入勞雇關係才能與生產工具結合,亦 即將知識勞動力收編至資本主義的剝削生產體制。當知識被資本獨佔,有兩種利 益來源,一是知識勞動者進入剝削生產關係後,資本能佔有其所生產的剩餘價值; 二是藉由智慧財產限制流動與使用,當某一資本擁有某核心技術的所有權,則欲. 30.

數據

圖  三、大學-產業-政府三重螺旋結構        引自 Etzkowitz and Leydesdorff(200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數位經濟、醫療服務、高階旅遊、航 空與物流、農業和生物技術、食品加 工業、工業機器人、生物燃料和生物 化學

臺大機構典藏NTU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二 Repository, http://ntur.lib.ntu.edu.tw) 經驗與協助推 動臺灣學術機構典藏TAIR (Taiwan Academic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國際學術機構 QS 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或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 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 林景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 許元春召集人.

表演藝術:1.認識 世界傳統舞蹈類 型實際學習體驗 原民舞蹈與文化 2.實際體驗舞台 與劇場藝術魅 力。3.透過街頭 藝術、國際藝術 節的介紹,體驗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

亞洲‧矽谷學院 工業技術研究院 資訊工業策進會 產業人才投資方案.

教育成為一種具有政治的 文化行動,這種文化行動 意圖讓那些身處文化邊陲 與經濟不利地位的學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