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資本主義下大學的結構性變遷

第二節 資本主義下大學的內部變遷

一、 學術資本主義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然而矛盾就存在於,大學是一個教育機構,而教育機構的目的是在促進知識流動 與共有,也因此,將研究成果轉變為私有商品的行為本身就與教育機構的目的產 生衝突,很顯然地,這樣的衝突在全球化競爭當中有逐漸激化的趨勢。

吾人將目光由大學在社會結構中所處的位置,以及與其他社會成員的互動,拉回 至大學內部。大學與學術工作者站在知識共有與私有衝突過程的現場,見證了資 本主義商品市場擴張的運動過程,這樣的結構性轉變可以從大學的運作模式中獲 得印證。政府與產業,乃至大學的管理者,藉由資源挹注模式的變革以及管理手 段的引進,對學術機構進行改造,而這一切都係為了將大學整合進資本主義以及 國家競爭力計劃之中,將大學轉變為創新的供給者,並包裝為學術卓越、世界一 流大學。

一、 學術資本主義

當代所有「有大學的國家」,如同 Etzkowitz(1994: 149-151)所評論的,無不 嘗試發展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模式。然而,隨著凱因斯式福利國家無法處理其內 部與本身的危機(crisis in/of),包含醫療、社會安全機制以及本文所關注的教育 領域在內,各項社會政策的支出逐漸遭到縮減(Jessop, 2002)。吊詭的是,政 府大量減少教育公共補助,卻又更為依賴教育系統的產出,包含了受過高等教育 的勞動力,以及大學所生產的知識。倘若大學無法回應此需求,則其正當性,以 及更為實際的資源取得將會更加困難,勢必危及大學的存續與發展,產生惡性循 環。

在知識經濟與學術生產中,產-官-學三螺旋結構中的互動與交換關係所呈現的 是三者的互相依賴:政府、產業則需要大學所生產的知識以促進經濟與社會成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相對地,大學則仰賴政府、產業所提供的資源,前提是大學能創造出對於政府、

產業而言有用的知識,而這個知識則導向為能促進經濟成長與資本發展;大學與 社會間的社會契約轉變過程中最具體的表徵即是資源挹注模式的變革,也影響了 大學的發展與結構。

大學對於資源縮減的回應方式有二,簡單地說便是「開源節流」:一是另尋資源 管道,二是減少成本、效率化其生產。而其效率化生產的結果,又會影響到大學 是否能找到新的資源管道。

尋找政府補助以外的資源,自然是以產業界為首要目標,但是私人營利部門畢竟 是以利潤與資本積累為導向,因此,其所期望交換的知識必定是與其利益有關,

所需要的知識當然是以私有的知識商品與資本的形式加以呈現。

除了強化與產業界合作研究藉以取得經費之外,大學獲得經費的管道,包含開設 學分班、在職專班、進修課程,尤其是以商務人士為客群的 MBA 課程,收費動 輒上百萬,實際上選擇這些課程的人士多半視之為一種社交場合以及身分地位的 象徵,學習的面向反倒是其次;另外,包含經營出版事業、建立付費資料庫,乃 至提昇學費等等,皆是大學為了獲得更多資源所採取的手段。

Slaughter 與 Leslie(1997)將高等教育機構與教職人員為了爭取、維持更多外 部的經費、資源,強調市場導向的研究,採取市場或類市場行為(market or market-like behavior)的現象,稱作學術資本主義(academic capitalism)。此 處的市場行為係指各種追求利潤的活動(for-profit activity),包括授與專利

(patenting)藉以收取權利金(royalties),或是建立新創公司等等包含有利潤 成分在內的活動;而類市場行為則係指大學及教職人員競爭資源的行為,這些資 源可能是政府補助或是產學計畫、或是學費等等。兩者之間的差別在於,大學的 市場行為是指大學作為一個如同資本一般的主體主動地涉入了生產利潤的活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而類市場行為則是指其活動中包含了競爭的成分,這些活動可能源自於公部門補 助而非資本,大學並未直接進入市場(Slaughter and Leslie, 1997: 11)。

上述的論述是依據資源依賴理論(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所謂資源依 賴理論係指所有組織都需要制定決策以取得資源來發揮其功能,雖然依據各種組 織不同的形式,其取得資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是大致上,都包含了產品/服 務以及客戶(Pfeffer, 1985)

Thus resources dependence theory suggests tha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ecomes externally controlled because the focal organization must attend to the demand of those in its environment that provide resources necessary for its continued survival.

Pfeffer, 1985: 418

資源依賴理論認為,當組織失去某重要資源來源時,就會改變本身的運作模式藉 以獲得其他資源管道。Slaughter and Leslie(1997)依據資源依賴理論進一步 指出,如同對金錢的追求會影響到人類的行為,財務的模式亦會影響組織的行為;

大學收入(revenues)模式的改變將影響開支(expenditure)的模式,也將影 響學術工作的內容與本質。更為複雜的是,不同於一般企業或資本的收入來源是 來自商品的銷售,大學的收入來源不可能只源自產學合作,還包含學費、政府補 助等等,因此大學在資源依賴的面向上,不僅只受外在補助機構的影響,更包含 內部的眾多因素與政治權力的影響(Geiger, 1993)。資源的多寡決定了資源供 給者與資源依賴者之間的權力,尤其當資源供給者的權力具備正當性,則對於資 源依賴者的控制程度又更高(Hutchinson, 2005:50)。

Hutchinson(2005:49)以大學中的整合性研究單位(organized research units, ORUs)為例,ORUs 以其研究人員與學生的專業技能發展出各種「產品」用以 與補助機構交換資源,是以我們可將補助機構視作「客戶」,補助機構在眾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ORUs 中選擇出補助對象用以交換其產出,使得 ORUs 的運作及產出相當程度 受補助機構的影響。這印證了學術資本主義論者所聲稱,資源挹注模式的改變影 響了學術工作的內容與本質。

以學術資本主義的概念檢視台灣高等教育的狀況,我國政府對高等教育的補助款 佔 GDP 比例連年下滑,但是在邁向知識前端的過程中必然需投入大量資金,因 此主事者一方面學習「世界潮流」,鼓勵大學與產業界合作交換經費與學術成果,

因而在各校成立了各種創新育成中心、創業聯合會等組織,企圖強化大學與產業 界之間的聯結;另一方面則是以頂大計劃的實施方式,由政府建立一個資金投入 少數幾間學校,並促使全數大學投入學術卓越、競逐資源的行列。以此觀之,頂 大計劃確實符合了學術資本主義中所稱的類似市場行為,這進一步地將競爭模式 帶入學術工作者的生活當中,也帶出台灣學術界一連串對頂大計劃影響學術工作 內容與本質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