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知識與知識經濟:基礎分析

第二節 知識與資本主義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7

使得沒有技術的工人也可以從事標準化的大量生產。

另外,本文的分析方式是將勞心與勞力兩者加以區隔,但實際上,人類的各式各 樣的行為皆是心智能力與身體能力的同時作用,哪怕只是簡單如吃飯、打掃,或 是在工廠內作單調、機械式重複動作,又或者是靜態如筆者現在將腦內所思考的 事情化為文字,同時間都包含著人類認知與身體能力的整合。

第二節 知識與資本主義

一、 知識作為生產技術

隨著人類知識的發展,我們越來越能夠掌握世界中物質及非物質的種種變化,並 能透過演繹與歸納的方式發展出一套套法則,從而改變物質及非物質的變化。「人 類」追求生產技術的精進,理由十分簡單,即令人類能更加有效地運用各項資源,

用更小的力氣、時間、資源生產出更多的使用價值。

在人類勞動的一般形式中,勞動的目的就是要創造出使用價值,在不同技術水平 之下,以同樣的勞動力與要素投入所得到的產出的不同。能以較佳的技術水平進 行生產,便能以同樣的生產要素投入生產出更多產品,亦即其生產較有效率。

但是在資本主義下的勞動過程中,除了人類勞動的一般形式之外,還添增兩個要 素:價值形成過程以及價值增值過程(轉引自謝國雄,1996:3)。

價值形成過程以及價值增值過程這兩個要素決定了剩餘價值,資本增值的關鍵在 於雇主能無酬佔有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surplus value)。在資本主義生產當中,

勞動時間是由必要勞動時間與剩餘勞動時間所組成,彼此間有替代關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資本會儘量延長絕對勞動時間,以增加剩餘價值的生產;

但是在工人的勞動時間無法任意延長的情況下,就只有透過生產力的提升,來達 成延長剩餘勞動時間的目的(徐文路,2012:21)。亦即,提高單位時間內的 勞動生產力使得剩餘勞動時間相對提升。剩餘勞動時間的提昇即代表資本所能無 酬佔有的剩餘價值提升了,形成超額利潤。

經由上述簡單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知識/生產技術的提升為何重要,尤其是對 資本而言,生產力的提升確保了剩餘價值率的提升,也維繫了資本積累的動力。

然而,這樣的分析只是指出了知識在一般勞動的形式中提升使用價值的生產效率,

以及增加個別資本的剩餘價值率,尚未分析知識之於資本主義體系維的功能。

總勞動時間

必要勞動時間 剩餘勞動時間

總勞動時間

必要勞動時間 剩餘勞動時間 技術提升前

技術提升後

圖表 二、個別資本技術提升後總勞動時間的組成變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二、 知識與經濟長波

資本所追求的是獲取利潤,而所有價值皆源自於勞動,但是因為資本競爭,使得 資本必須不斷地增加資本有機構成,以機械取代人力。資本的生產力上升,卻使 得產品所蘊含的價值量逐漸下滑,因此商品能在市場上換得的交換價值不斷下滑,

此即所謂平均利潤率下滑的必然趨勢,終將致使資本積累遲滯,引發系統性危 機。

但是現實當中,資本主義的發展卻非以直線方式「向下發展」,而是呈現不斷地 波狀起伏。這些波狀起伏由景氣、衰退、蕭條、復甦等四種短期現象所串連組成,

而這些短期的波動又建立在更為長期的波動趨勢,稱之為長波(long wave)。蘇 聯經濟學家 Kondratiev 認為,「長波週期」長達五、六十年,在「長波週期」的 上揚階段(擴張長波),商業週期依然存在,但景氣期比較長,幅度也比較明顯,

衰退和蕭條期則比較短,較不嚴重;在「長波週期」的下降階段(停滯長波), 其情況則恰恰相反,商業週期中的景氣時間既短規模亦小,危機則遠較深重(引 自近人,1988)。

我們能輕易地解釋停滯長波的出現,導因為平均利潤率下降的問題。但相反地,

關於擴張長波的成因,以及停滯長波如何轉為擴張長波,似乎就違反了平均利潤 率必然下滑的命題。

對此,Mandel(1972)指出,純從經濟因素來看,資本主義的發展依舊無法脫 離平均利潤率下滑的命題,而要反轉這個趨勢則須仰賴各種非經濟或是超經濟的 因素,包含戰爭在內。

他認為平均利潤率大幅上升有五個原因:

1. 剩餘價值率大大提高,即在工人新創造的價值中,歸資本主擁有的份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大大增加,歸工人所有(工資)的比例大大減少;

2. 資本有機構成的增加率大大減慢:

3. 資本的周轉率大大縮短;

4. 增加剩餘價值的份額,即從事商品生產的工人人數的增加;

5. 資本流向平均資本有機構成較低的工業部門或地區(國家)

Mandel 認為利潤率反轉是由外因所決定,但是如同姚欣進(2004)所批評的,

基本生產技術的創新才是新的歷史階段轉化的根本原因,而各種外因只是一種配 合性質的條件(姚欣進,2004:170-173)。如前章所述,生產技術(知識)的 提升能提升資本的剩餘價值率,但是生產技術的提升僅限於個別廠商乃至部份產 業,對於扭轉平均利潤率下滑的能力有限。故而,真正需要的是一場徹底的技術 革命,使所有生產和流通部門(包括運輸、通訊)的基本技術發生改變。

以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說,資本主義時代共發三次技術革命。十八世紀末的第一次 技術革命,以蒸汽技術的發明廣泛運用於各種生產,使得紡織、鋼鐵業的生產技 術大幅提高,增長了生產力以及剩餘價值率,推動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而第二 次技術革命則是建立在十九世紀後半葉化學與電力、合金的技術發展,乃至二十 世紀後發展出的內燃機、無線電通訊技術等等;而八零年代後的第三次技術革命 則是以電腦的發明作為最重要的標示,發展出網際網路、積體電路;每一次技術 革命皆帶來生產及流通領域的根本性變革,不僅使得平均利潤率下滑的趨勢得以 扭轉,甚至開創了數十年的黃金時期(姚欣進,2004)。

因此對個別資本、乃至國家,以及資本主義制度整體而言,生產技術,也就是知 識的提升是提升剩餘價值、延緩系統性危機、維繫資本主義運作的關鍵所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