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以頂尖卓越之名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以頂尖卓越之名

一、 研究背景:由邁向頂尖大學計劃談起

在 21 世紀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的創新與研發已是決定國家競爭力的關 鍵因素,而知識能否更上層樓,其樞紐相當程度繫於大學校院系所之研 發成果…(中略)…高級人才之培育是我國能夠立足台灣,躍升國際的 最重要資產。針對此一國際競爭趨勢,與學術創新整合需求,若未能及 時因應…(中略)…,而自外於此國際競爭潮流,在 21 世紀之知識經濟 時代,國家的競爭力亦勢必快速流失而遭邊緣化。

教育部,2008 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劃修正計劃書 97 修正核定版

(粗體字為筆者加註)

2005 年,我進入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就讀,適逢第一期第一梯次(2006-2007)

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劃」(下稱頂大計劃),也就是俗稱的五 年五百億,公布核准名單,包含中正大學在內的許多大學因落榜或是補助金額不 如預期而提出異議。中正大學校方在校內串聯師生連署,並兩度北上召開「頂尖 大學,應有中正」記者會,校長與行政主管偕同立法委員多次與教育部協商未果;

後於當年 12 月,時任中正大學主任秘書的陳孝平先生至教育部前進行絕食抗議,

產生不小的波瀾。經立法委員以凍結經費施壓後,教育部軟化受理各校申覆,但 實際上僅是轉交予審議委員會(陳姿蓓,2005);最終中正大學所提案之台灣人 文頂尖研究中心獲得九千萬元的補助,但是在第一期第一梯次(2006-2007)的 兩年計劃結束後,中正在第一期第二梯次的三年計劃(2007-2010)以及第二期 更名為「邁向頂尖大學計劃」(2011-2015)中皆未獲補助。

2009 年,我進入政治大學就讀勞工研究所,由於政大不以理工科系見長,因此 在以理工生農為主要補助對象的頂大計劃中亦相對弱勢。政大以商管、傳播、兩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中竟連排名都排不上去1

無論是在中正、政大,亦或是拿到最多補助的臺大,皆陷入一種對排名的狂熱追

1 可參考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1-2012/top-400.html

2 例如 2010 年時,一群由學生所組成的大學生權益評鑑小組,將中正大學評選為第一名,而中 正大學竟然將此訊息放在網站首頁大書特書,殊不知該評鑑是以社會運動的形式檢視批判我國的 大學校園對於學生權益的漠視。由此可見競爭結構早已使得大學領導者失去判斷排名真偽與真意 的能力,純粹是為競爭而競爭。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期的具體目標將設定為 5 年內至少 10 個頂尖研究中心或領域居亞洲一流,10 年內至少 1 所大學躋身國際一流大學之列為目標(教育部,2008)。

我們或許可將上述所謂的具體目標化約為「學術卓越」這四個字,然而,為何要 追求學術卓越,則是我們必須嘗試去回答的問題,而答案就如同該計劃書開宗明 義所提示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國的經濟與產業競爭力。

追溯頂大計劃的沿革,可發現「頂大計劃」源自於「行政院高等教育宏觀規劃委 員會」所提之「高等教育宏觀規劃報告」,以及民國 92 年 11 月行政院第 2867 次會議決議制定的「新十大建設」中,四大主軸之第一主軸「投資人才方面」的 具體建設計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而 「新十大建設」又是源自 於 2002 年 5 月 31 行政院院臺經字第 0910027097 號函所核定的「挑戰 2008:

國家發展重點計劃(2002-2007)」中十大重點投資計劃第三點「國際創新研發 基地計劃」(行政院,2003)。顯示出大學的發展早已經被視作國家經濟計劃的 一環,尤其在所謂的知識經濟的時代,大學的學術發展被認為決定了一個國家的 前途與命運。

結合前述排名與資源的因果關係的邏輯概念是:惟有大學擁有學術競爭力,國家 與產業才能具有競爭力,也才能有充裕的資源來挹注大學。

同樣的邏輯依據前提的不同,又可作三種有趣的反面解讀:

1. 若國家與產業無競爭力,則國家難以擁有充裕資源挹注大學,則大學 將無學術競爭力;

2. 若國家不挹注資源,則學術將無競爭力,而國家亦無競爭力;

3. 倘若大學無學術競爭力,則國家與產業亦無競爭力,也無力負擔大學 的資源挹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上述的邏輯的前提假設有所不同,所導出的政策邏輯也迥然有異,但是無論如何,

這種將國家發展與大學發展,產業、國家競爭力與學術競爭力扣連在一起的想法,

似乎已經成為一種「通念」,任何通念的形成,都值得我們深入地加以檢視。

二、 頂大計劃的流弊

監察院於 2010 年以 099 教正 0010 號糾正案糾正頂大計劃,案文指教育部執行 頂大計劃時有下列問題(監察院,2010):

1. 計劃目的未清楚釐訂,且未能於計劃期程變更及變更申請內容時適時修 正計劃

2. 目標定義有欠明確

3. 諮詢委員、審議委員及審查小組委員之聘任未有一定之邏輯,領域配置 不一致,部分委員出席率未達 50%

4. 第一梯次之審議指標未具體,兩個梯次之指標未能考量不同學科之特性,

且未納入學校畢業生對社會之貢獻;

5. 預算未依計劃所訂由特別預算足編,勢必造成資源排擠

6. 教育部執行本計劃,造成大學 M 型化趨勢之出現及重研究不重教學、

服務之現象持續存在

先撇除部分較為程序性的議題,在第一期的頂大計劃中以「一流大學與研究中心」

和「世界大學排名前一百」為目標,當成衡量成效的最關鍵指標,但是何謂「一 流」根本莫衷一是,而淪為一種修辭性用語,而世界大學排名則又依據各家評比 方式不同,使得排名結果迥然有異,似乎也與現實當中的認知嚴重脫節。

諮詢委員、審議委員與審查小組委員的遴選方面,第一期的兩個梯次中學術人士 與非學術人士的比例未有一致性,各學門領域的審議委員與小組人數落差,甚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有學門無審議委員,另有審議委員兼任委員會與小組成員的情形。

計劃審查的指標,包括研究能量(含論文數及論文引用率)、學校規模(含學生 人數)及計劃書之內容(含「學校經營管理與組織運作制度」、「學校基礎建設」

及「學校提升教研績效之具體成果」等規劃)等,並未見具體指標;且未依據各 種學科的不同加以區隔,例如社會科學領域之審查竟然仿照自然科學領域的審查 模式,由單一化的 SSCI 作為主要指標,並未考量到社會科學的多元性與在地性 問題;另評比指標也並未考量畢業生的良窳。

在預算編列方面,原本計劃經費預定由特別預算支付,未料僅編列 350 億新臺 幣的特別預算,另外的 150 億元則由教育部本身的預算支應,而排擠到其他必 要支出的經費。

最後,監察院糾正文更直指本計劃是一個「贏者全吃」的計劃,將造成大學兩極 化的發展,進一步擴大資源差距;而以研究為主的量化指標,如 SCI 與 SSCI,

則使得大學教師傾向著力於研究,連同以教學為首要的師範大學,以及以實作為 主的科技大學都過於偏向研究發表,扭曲了大學的教學與服務任務,進而影響了 大學的多元發展。

除了來自官方的檢討,學界本身亦對頂大計劃進行諸多批判,舉例來說,如鄒川 雄(2006)以美國研究型大學的發展是奠基於美國獨特的條件下,進而指出一 流大學的迷思;彭明輝(2011)以傑出研究獎,講座教授、特聘教授等分級制 度批判頂大計劃造成學界與社會的脫節;或是 2012 年 4 月出版的教育評論月刊 中集結了許多學者對於頂大計劃的批評(陳伯璋、王麗雲主編,2012)。除了針 對頂大計劃本身,更多的批評是針對頂大計劃的審查工具-學術評鑑制度而來。

2004 年,由人文、社會科學界所集結舉辦的「反思台灣的(人文及社會)高教 學術評鑑研討會」,針對頂大計劃中以 SSCI 和 TSSCI 等量化指標作為績效評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工具,扭曲學術發展、重研究輕教學、異化學術人為論文生產工具、不重視專書、

以英語霸權下進行的全球化等等進行批判,並於 2005 年彙整為研討會論文集:

「全球化與學術評鑑:反思台灣學術評鑑」(反思會議工作小組編,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