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全球氣候變遷治理中的美中關係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全球氣候變遷治理中的美中關係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指導教授:姜家雄博士. 立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全球氣候變遷治理中的美中關係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n engchi U. iv. 研究生:黃憶如 中華民國一○三年七月.

(2) 摘要 由於氣候變遷對全球帶來不可回復的危害,並成為影響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 之一,聯合國自 1988 年起成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並啟動氣候治理 談判,陸續於 1992 年及 1997 年通過《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與《京都議定 書》兩項協議,是現今全球應對此議題主要的兩項機制,透過每年召開締約方會 議的方式進行協商,促進各締約方達成共識,提升全球節能減排的執行成效。. 美國與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全球排名前二名,是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 家中具影響力的大國,故對氣候治理的立場與政策,成為影響全球節能減排成效 的關鍵。然而由於氣候變遷議題涉及政治、經濟及安全利益,因此兩國對聯合國 政 治. 大 立立 氣候治理機制所規範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與減排份額規範的遵守,有 •‧ 國. ㈻㊫學. 各自的利益考量,在應對氣候變遷議題上,有衝突與摩擦,也有合作與實踐。. •‧. Nat. er. io. sit. y. 在聯合國所主導的氣候變遷治理機制中,美國與中國呈現競爭關係,但若跳. n. 脫此一機制,兩國反而能運用雙邊的交流協商,例如高層會談、簽署協議及戰略 a v. i l C hengchi Un 與經濟對話等平臺,進行雙邊合作達到自主的節能減排目標。從多邊的聯合國氣 候談判機制與雙邊的交流分析,未來美中在應對氣候變遷議題上,仍將是既競爭 又合作的關係。如果美國與中國能將現有積極進行雙邊合作立場推進到多邊的國 際談判,減少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對氣候治理立場的分歧,那麼將能在國際 氣候談判機制中發揮領導作用,促進新氣候協議的達成,對全球應對氣候變遷有 極大的助益。. 關鍵字:氣候變遷、氣候治理、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聯合國氣候變遷 綱要公約》、《京都議定書》、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美中關係.

(3) Abstract Global climate change which has caused irreversible harm and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the United Nations set up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in 1988 has held talks since then. After that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and Kyoto Protocol(KP)were passed in 1992 and 1997 respectively, which are the world’s two main mechanisms to promote and enha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emission reducti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re the top two in the world and represent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ir attitudes and policies of climate governance have become the key to the effective 政 reduction 治 in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大. 立立issues related to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ecurity However, due to climate change •‧ 國. ㈻㊫學. interests, diffefent views on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and. •‧. sit. io. er. Na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y. “responsibilities for emission reductions” give rise to both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n. al v In the United Nations-led climate mechanisms, the United ni C h change governance U engchi States holds a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But outside the mechanisms, their bilateral consultations, such as high-level talks, agreements and U.S.-China Strategic and Economic Dialogue (S&ED) help them achieve reduction targets. In the future, the U.S.-China relations on the climate change issue will continue to be both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If they can modify their stances through climate governance, it will be able to play a leadership role in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s and promote the new climate agreement to solve global climate change issues effectvely.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climate governance, IPCC, UNFCCC, Kyoto Protocol,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U.S.-China relations.

(4) 目次 第一章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二章. 緒論 .......................................................... 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文獻評論 ..................................................................................................... 4   研究途徑與方法......................................................................................... 9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 11  . 全球氣候變遷議題之探討 .......................... 13  . 第一節 第二節. 氣候變遷與安全之關係 .......................................................................... 13   氣候變遷對全球之影響 .......................................................................... 21  . 第三節. 聯合國應對氣候變遷之治理機制 ......................................................... 24  . •‧. 第一節 第二節. ㈻㊫學. 第五章. y. sit. er. 美中在全球氣候變遷治理中的競合關係 ..... 70   al iv n.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io. 第四章. 氣候變遷對美國與中國之衝擊 ............................................................. 42   美國的氣候立場與政策 .......................................................................... 48   中國的氣候立場與政策 .......................................................................... 56  . Nat.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立立 全球氣候變遷治理中的美國與中國 ............ 42   •‧ 國. 第三章. 政 治 大. Ch. n engchi U. 全球氣候治理之限制因素 ...................................................................... 70   美中氣候治理之分歧與摩擦 ................................................................. 76   美中氣候治理之合作與實踐 ................................................................. 81  . 結論 ........................................................ 90   研究發現 ................................................................................................... 90   研究建議 ................................................................................................... 93  . 參考書目 ............................................................... 96  .  . i.

(5) 圖目次 圖 2-1:全球化石燃料產生之二氧化碳排放量(1900 至 2008 年) .................... 15 圖 2-2:地球表面溫度變化(1901 至 2012 年) .................................................... 17 圖 2-3:全球平均綜合陸地和海洋表面溫度距平(1850 至 2012 年) ................ 17 圖 2-4:全球海平面上升趨勢(1990 年至 2010 年) ............................................ 22 圖 3-1:美國的氣候立場與政策 ............................................................................... 56 圖 3-2:中國的氣候立場與政策 ............................................................................... 69 圖 4-1:美中氣候治理之分歧與摩擦 ....................................................................... 81 圖 4-2:美中氣候治理之合作與實踐 ....................................................................... 89. 立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n engchi U. ii. iv.

(6) 表目次 表 2-1: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排放量比較 ........................................... 16 表 2-2:聯合國歷年 COP/CMP 會議成果 ................................................................ 39 表 3-1:2008、2012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之比較 .............................................. 51 表 3-2:中國與美國二氧化碳排放量 ....................................................................... 60 表 3-3:中國與美國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 ............................................................... 60 表 3-4: 「十一五規劃」主要環保指標 ..................................................................... 64 表 3-5: 「十二五規劃」中國各地區單位國內生產總值排放下降指標 ................. 66. 立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n engchi U. iii. iv.

(7)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冷戰結束後,國際安全威脅由傳統因素轉移至非傳統因素,例如氣候變遷、 恐怖主義、跨國犯罪、傳染性疾病、網路安全、人口販運等:而隨著科技文明發 展,人類大量使用地球資源,溫室氣體排放量急速增加,全球氣候因而改變,造. 政 治 大 成近年來全球災害頻傳,並且牽動糧食、能源、生態環境等問題,因此在非傳統 立立 •‧ 國. ㈻㊫學. 安全威脅議題中,全球暖化以及氣候變遷問題,已逐漸影響人類之生存與安全。. •‧. 1979 年第一次世界氣候會議(First World Climate Conference)首先指出人類. sit. y. Nat. er. io. 活動造成氣候變遷問題的嚴重性,尤其是排放二氧化碳造成暖化問題,迫切需要. al. n. iv. n Ch 解決;1992 年《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i U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e (United. ngch.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提出「氣候變遷」是人類活動改變大氣組成的現 象,並承認地球的氣候變遷和其不利影響是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呼籲所有國家 儘可能合作。1英國政治經濟學家史登(Nicholas Stern)於 2006 年發表的《史登 報告》 (Stern Review)指出,氣候變遷將影響全人類的基本生活元素,對人類的 不利影響涉及社會、環境、政治、經濟等全面性領域,甚至嚴重會影響區域安全 與世界和平,例如飲水資源短缺、糧食產量減少、生態環境破壞與物種滅絕,皆. 1.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http://unfccc.int/2860.php, accessed September 2, 2013. 1.

(8) 對人類福祉帶來重大威脅,極需全球作出反應。2另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3 年 6 月 24 日公佈的「全球態度計畫」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 調查結果指出,民眾將氣候變遷列為全球安全最嚴峻的威脅,其整體民調比率達 54%,高於金融危機與伊斯蘭極端組織。3從相關的研究與報告能夠瞭解,氣候變 遷對全球帶來的影響已不僅止於科學數據變化,而是已經造成影響人類生存、居 住、糧食供應及能源安全等問題,是不能被忽視重大安全議題。. 從 1992 至 2013 年,聯合國陸續為氣候變遷問題提出解決機制並開啟談判,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以及《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是全球應對. 政 治 大 氣候變遷議題最重要的兩大機制,透過兩大協議締約方定期舉辦氣候談判會議, 立立 •‧ 國. ㈻㊫學. 希冀從中取得對氣候變遷治理之共識,獲得國際社會支持,進而減緩地球暖化,. •‧. 順利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所造成的氣候問題。目前在國際社會中,美國與中國是全. sit. y. Nat. er. io. 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也就是造成氣候變遷的兩大汙染國,加以兩國是目前世. al. n. iv. n Ch 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家,因此不論是其各自對氣候變遷的立場與政策,或是兩國 i U e. ngch. 在全球氣候變遷治理中的互動,都對此議題有決定性影響力。鑒此,聯合國如何 針對近年來的氣候變遷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以及美國、中國各自應對氣候變遷的 政策立場與雙邊互動關係為何,值得加以研究。. 貳、研究目的. 聯合國主導全球氣候變遷治理議題,自 1992 年以來,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 2. 3. Nicholas Stern, “The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http://mudancasclimaticas.cptec.inpe.br/~rmclima/pdfs/destaques/sternreview_report_complete.pdf, accessed October 25, 2013.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 Pew Research Center, http://www.pewresearch.org/, accessed October 1, 2013. 2.

(9) 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及《聯合國氣候變遷 綱要公約》評估氣候變遷發展報告並提出一系列應對氣候變遷的政策與規範,迄 今召開 19 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會議」 (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 COP)與 9 屆「《京都議定書》締約方會議」4(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serving as the meeting of the Parties to the Kyoto Protocol, CMP),運用每年召開締約方會議 的方式展開協商,逐步建立解決機制,期能透由國際多邊氣候談判找出合理且能 解決全球氣候變遷問題的方法。. 由於政治、外交、經濟利益與安全的考量,並不是每一個國家都能同意聯合. 政 治 大 國主導的氣候協議,現今國際氣候談判的主導勢力,仍是具政經實力且碳排放量 立立 •‧ 國. ㈻㊫學. 為世界前二名的美國與中國,沒有這兩國的支持,任何協議恐怕都難達成具體成. •‧. 效。5美國與中國分別是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代表大國,正是本論文兩個. sit. y. Nat. er. io. 對比鮮明的個案,兩國對於全球氣候變遷治理的政策立場深深影響國際社會氣候. al. n. iv. n Ch 談判的成敗,筆者希望透過此研究,除了歸納整理聯合國應對氣候變遷問題制定 i U e. ngch. 的機制,並深入分析美、中兩國在此議題上的互動關係,期能推演出對全球氣候 變遷治理的影響與未來發展,研究問題如次:. 一、氣候變遷現況與聯合國氣候變遷治理機制之發展過程。 二、美國與中國對全球氣候變遷治理之立場與政策。 三、美國與中國在氣候變遷治理上之競爭與合作關係。. 4 5. “Conference Programme,” UNFCCC, http://unfccc.int/, accessed October 14, 2013. 王京明,〈COP 大會國際氣候談判動向〉,《經濟前瞻》,136 期(2011 年 7 月),頁 85-90。 3.

(10) 第二節. 文獻評論. 由於全球氣候暖化問題日趨嚴重,已成為影響人類生存與安全的重大挑戰, 許多專家學者針對此議題進行研究,筆者就本論文之研究重點回顧全求氣候變遷 治理、美國與中國在應對氣候變遷議題上的相關文獻,並將相關研究資訊分類與 整合,最後作一綜合評述。. 壹、全球氣候變遷治理. 從現實主義為基礎的觀點來看,國家在氣候變遷議題上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政 治 大. 立立、「政治融合」(Political Convergence)及「經濟 「保證型國家」 (Ensuring State) •‧ 國. ㈻㊫學. 融合」(Economic Convergence)是三個全球氣候變遷治理的新概念。「保證型國. •‧. io. sit. y. Nat. 家」扮演一種催化劑或協調者的角色,鼓勵和支持各種團體推動政策,保障實現. al. er. 確切的結果;「政治融合」指將價值觀、政治目標融合,使應對氣候變遷的政策. n. v ni U engchi 變得具創新性及活力,並且獲得廣泛的公眾支持; 「經濟融合」指的是為對抗全. Ch. 球暖化推動的經濟以及技術創新。由於權力掌握在國家手上,只有國家才能確保 政策推動並且獲得具體成果,而氣候變遷政策與其他的價值觀及政治目標相輔相 成,對政策是否能得到廣泛公眾的支持有重要影響。6 從國家利益觀點考量,2005 年《京都議定書》生效後,氣候變遷議題轉向地緣政治大國的政治博弈,國際氣 候談判延伸到以確定環境權益為表現形式的新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發展,因而對各 國經濟競爭和總體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國家利益成為影響遵約的核心因素,即使. 6. 黃煜文、高忠義譯,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 《氣候變遷政治學》 (The Politics of Climate Change)(臺北:商周出版社,2011 年),頁 270-277。 4.

(11) 各國均有「應對氣候變遷是全球重要課題」的共識,但仍以自身利益為主要考慮 因素。7從權力觀點來看,氣候變遷造成世界各國安全與利益上的衝突,其結果 離不開國際間的權力政治,溫室氣體的減量談判涉及國內外政治議題,主權國家 權力的大小對全球環境治理具有決定性影響力,單一國家雖無法獨自對抗氣候變 遷問題,但話語權仍掌握在國家實力大者的手中。8. 貳、美中在全球氣候治理之態度. 在美國應對氣候變遷的態度方面,小布希(George W. Bush)2001 年宣布不. 政 治 大 會批准《京都議定書》所訂的溫室氣體減排的規範,其理由在於全球暖化仍具有 立立. •‧ 國. ㈻㊫學. 科學不確定性、大型開發中國家沒有列入具體減排責任以及減排對於美國經濟衝. •‧. 擊過大,不論是美國總統、行政部門或國會,多認為《京都議定書》減排目標的. y. Nat. er. io. sit. 成本遠高於利益,不利於經濟成長或就業率,若遵守《京都議定書》,則將對其. n. a l 9此外,由於美國並沒有一個全盤性的國家政策 能源政策與經濟發展造成衝擊。 iv. Ch. n engchi U. 來明確規範氣候變遷的目標及減排承諾,應對氣候變遷的種種措施,均是國家的 一項經濟成本,這也是美國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另一重要原因。10美國以不 應犧牲部分國家經濟及就業機會來進行溫室氣體減量為由而未批准《京都議定 書》 ,認為應鼓勵各國在經濟自由發展成長情況下,逐漸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密度, 此較符合美國利益,故提出「氣候變遷技術計畫」(Climate Change Technology Program, CCTP) 、 「氣候變遷科學計畫」 (Climate Change Science Program, CCSP) 7. 蔡學儀, 《中國與國際氣候政治》 (臺北:五南書局,2011 年) ,頁 7-8;唐穎俠, 《國際氣候變 化條約的遵守機制研究》(北京:人民,2009 年),頁 125-136。 8 于成森, 〈氣候變遷對國家安全影響之研究〉 , 《後備半年刊》 ,85 期(2012 年 5 月) ,頁 63-76; 王京明,〈COP17 大會國際氣候談判動向〉,《經濟前瞻》,136 期(2011 年 7 月),頁 85-90。 9 施奕任,〈全球暖化與美國的氣候政治〉,《國家與社會》,7 期(2009 年 12 月),頁 187-232。 10 洪德欽,〈氣候變遷與歐美政策回應〉,《歐美研究》,43 卷 1 期(2013 年 3 月),頁 1-25。 5.

(12) 等自身推動節能減排方案,取代加入《京都議定書》規範。112009 年歐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上任後,美國應對氣候變遷議題之立場轉為積極,嘗試從國際 合作途徑減緩地球暖化,但仍未改變對《京都議定書》所抱持的態度,迄今尚未 批准並遵守減排規範。12. 在中國應對氣候變遷的態度方面,由於中國存在著嚴重的環境問題,是氣 候變遷問題的受害者及潛在的巨大責任者,從減緩成本、生態脆弱性、公平原則 等三要素來分析中國氣候談判立場,隨著經濟快速增長與國際地位提升,中國對 全球環境治理將採取更加積極和負責任的態度參與國際氣候變遷談判。13雖然中. 政 治 大 國已逐漸瞭解氣候變遷問題是國際關注焦點之一,其應對的態度不僅攸關國際形 立立 •‧ 國. ㈻㊫學. 象,更關係到未來經濟發展前景,因此除了增加節能減排工作外,中國願意積極. •‧. 參與國際建制中有關因應氣候變遷的國際合作,但是由於相關技術不足,故在全. sit. y. Nat. er. io. 球氣候談判博弈中,仍是抱持「趨利避害」的立場,要求已開發國家給予資金及. al. n. iv. n C h 「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技術的支援。 更重要的是,中國強調 (The Principle i U e 14. ngch. of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拒絕對溫室氣體減量作出承諾, 意即已開發國家是造成全球氣候變遷問題的主因,與開發中國家都應該積極採取 行動,已開發國家應向開發中國家提供資金與技術並促進互利發展,並主張氣候. 11. 12. 13. 14. 蔡東杰、洪銘德, 〈美國全球環境政策支國家利益分析:兼論美中雙邊互動〉 , 《展望與探索》, 6 卷 6 期(2008 年),頁 69-82。 羅時芳, 〈美國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之立場與策略〉 , 《經濟前瞻》 ,105 期(2006 年 5 月) ,頁 40-46; 邱智祥,〈官僚體制下環境政策之比較:以英、美兩國為例〉,《國會月刊》,40 卷 5 期(2012 年 6 月),頁 54-68。 張海濱, 〈中國在國際氣候變化談判中的立場:連續性與變化及其原因探析〉 , 《世界經濟與政 治》(北京),10 期(2006 年),頁 36-43;薄燕,《全球氣候變化治理中的中美歐三邊關係》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年),頁 195-237。 秦俊,〈美國與中共在氣候變遷問題的合作與競逐〉,《復興崗學報》,96 期(2009 年 12 月), 頁 243-267; 6.

(13) 變遷問題需要各國攜手合作,不應該阻礙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15在中國對外 合作方面,由於國際氣候組織機構在全球氣候治理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國透過 與「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以及歐美先進國家的氣象單位及研究機構等的合作,對氣 候變遷議題的調適與因應有更深的瞭解,然而中國雖然願意與國際合作,但合作 的程度受其在開發中國家的定位以及其對國際政治是否合乎公平原則的認知所 影響。16. 參、美中在全球氣候治理的互動關係. 立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在美中關係方面,則有競爭與合作兩種看法。在競爭的觀點上,美國認為中. •‧. 國作為世界溫室氣體排放大國,應承諾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數額,加上美國藉. y. Nat. er. io. sit. 由追求自身利益而強烈反對開發中國家未納入減排管制,來掩飾並合理化防止中. n. al 國成為威脅其霸權的意圖,以減緩中國經濟發展與快速崛起,未來美中兩國將持 iv. Ch. n engchi U. 續從事「有我無他」的零和權力競逐,戰場將由傳統軍事安全領域,擴展至非傳 統安全威脅領域。中國則持續秉持應對氣候變遷的責任應有所區別,認為已開發 國家應率先減排並承擔責任,同時要求資金與技術的挹注,極力抗拒溫室氣體減 排承諾。17. 15. 16. 17. 楊惟任, 〈中國大陸的氣候外交〉 , 《展望與探索》 ,10 卷 8 期(2012 年 8 月) ,頁 54-69;洪銘 德、劉泰廷, 〈中國大陸因應氣候變遷政策之分析〉 , 《展望與探索》 ,10 卷 8 期(2012 年 8 月), 頁 70-94。 蔡學儀,〈社會學習模式與中國大陸氣候變化政策分析〉,《復興崗學報》,101 期(2011 年 12 月),頁 117-132。 蔡東杰、洪銘德, 〈美國全球環境政策支國家利益分析:兼論美中雙邊互動〉 , 《展望與探索》, 6 卷 6 期(2008 年),頁 69-82。 7.

(14) 在合作觀點上,國家的政治考量是決定應對全球氣候變遷問題立場的關鍵, 應該透過多邊的協調進行合作,即使不同國家之間的利益可能有所衝突,也應進 行協商與整合,無論是氣候變遷或是能源安全,美國與中國都應攜手合作,因為 他們掌握了世界的未來,若雙方選擇彼此對抗,讓資源爭奪主宰世界政治,會讓 氣候變遷的腳步加快,兩國可就科技進行合作,訂定雙邊協定,其能達成節能減 排目標。中國與美國是全球環境治理的關鍵參與者,美國從不斷強調開發中國家 亦應承擔節能減排的義務,並且聯合歐盟對中國施壓,直到 2009 年於丹麥哥本 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會議」(COP15)前, 才把與中國的協調放在政策核心,且 2009 年美中關係有很大的轉變,歐巴馬訪. 政 治 大. 立立 問中國後,兩國已共同關注全球性議題,歐巴馬也已明確表示,希望顯著推進雙 •‧ 國. ㈻㊫學. 方特別是在氣候變遷和環境方面合作,顯見美中關係雖存在分歧,仍朝合作方向. •‧. sit. y. Nat. 前進,藉由在能源、環境、反恐等非傳統領域議題的眾多共同利益,兩國在國際. n. al. er. io. 間的互賴程度及互信機制皆提升。18. Ch. n engchi U. iv. 肆、綜合評述. 綜研上述文獻,國際社會重視全球氣候變遷議題,係因國家安全與利益受氣 候變遷的影響,單一國家的氣候政策並無法解決全球變暖問題,因此聯合國展開 氣候談判會議,希冀在面對此議題時,各國能有一致的態度以及落實減少溫室氣 體排放的具體作為,然而由於各國為保障自身利益,故在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談 18. 黃煜文、高忠義譯,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 《氣候變遷政治學》 (The Politics of Climate Change)(臺北:商周,2011 年),頁 270-277;薄燕,《全球氣候變化治理中的中 美歐三邊關係》 (上海:上海人民,2012 年) ,頁 200-210;Kenneth Lieberthal,“The China-U.S. Relationship Goes Global,” Current History 108 no.719 (2009): 243-249;宮力, 〈中美關係三十年 的演進與思考〉,《當代世界》(北京),2 期(2010 年 2 月),頁 21-23;牛新春,〈中美關係: 依賴性與脆弱性〉,《現代國際關係》(北京),9 期(2009 年 9 月),頁 36-44。 8.

(15) 判桌上,便加入許多政治考量。《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與《京都議定書》 在全球氣候變遷議題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對全球氣候治理所帶來的影響也最 大,每年舉行締約方會議所達成的成果亦應加以歸納,將聯合國氣候談判會議成 果作一連貫性的敘述,俾深入探析國際氣候協議的發展過程,並從中發掘與美中 互動關係有相關聯之處。. 美中兩國應對氣候變遷的立場,美國不變的是由於《京都議定書》未將開發 中國家納入溫室氣體排放限制,因此不論是小布希或歐巴馬政府均未批准;中國 則是願意藉由國際合作的方式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但堅持開發中國家在「共同. 政 治 大 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下參與國際氣候談判,且不需承擔減排份額的限制。作為 立立 •‧ 國. ㈻㊫學. 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代表,美國與中國在國際氣候談判過程中皆佔有一席. •‧. 之地,任何一方的態度都將影響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國際機制。文獻中多有國際. sit. y. Nat. er. io. 社會、美國、中國個別應對氣候變遷議題之研究,惟將美國與中國綜合分析,並. al. n. iv. n Ch 研究兩國在氣候變遷治理上雙邊關係之論文仍有限,因此本論文將補足此方面之 i U e. ngch. 不足,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氣候議題上,對美中關係作一完整的綜合分析。.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壹、研究途徑. 本論文採「歷史研究途徑」(Historical Approach),運用聯合國氣候談判會 議、美國與中國在氣候變遷議題上相關的歷史資料,從政治及經濟利益的角度, 將兩國在氣候變遷議題上所抱持的立場與政策以及兩國關係的演變過程作一有. 9.

(16) 系統地整理,並藉分析因果關係來印證與本論文研究問題相關的資料,歸納出可 供解釋的論述與預測未來發展。19. 貳、研究方法. 本論文主要採非實驗性的文獻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文獻分析法是 「以系統而客觀的界定、評鑑、並綜括證明的方法,以確定過去事件的確實性和 結論。其主要目的,在於瞭解過去、洞察現在、預測將來」。20本研究將廣泛蒐 集與全球氣候變遷、美中應對氣候變遷以及與美中關係相關之國內外專書、官方. 政 治 大 文件、學術期刊、論文、網路資料、報章雜誌等,運用歸納方式將資料加以綜整 立立. 研究範圍與限制. n. al. er. io. sit. y. •‧ 國. •‧. Nat. 第四節. ㈻㊫學. 與相互印證,作為內容論述之依據。. 壹、研究範圍. Ch. n engchi U. iv. 一、時間範圍:本篇論文主要以 1988 年聯合國成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 員會」為起點,至第 2013 年在波蘭華沙所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 公約》第十九次締約方會議」(COP19)結束為研究範圍。 二、議題範圍:氣候變遷議題,往往被歸類為自然科學議題,然而此議題已 是融合政治、經濟、外交等的國際事務,國家掌握了應對國際議題的決定 權,其政治立場影響國際談判協商的運作,因此本論文內容不將重點置於. 19 20.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文化,1994 年),頁 244-246。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0 年),頁 138-156。 10.

(17) 科學數據上的變化,而是從國際政治經濟層面出發,探討聯合國主導的氣 候治理機制與美中兩國在此議題上的政策立場與互動關係,以進一步推測 未來的發展。 三、研究對象:針對《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京都議定書》締約方氣 候談判會議加以整理,並以美國與中國為研究個案,分析探討美中兩國對 全球氣候變遷治理之政策立場與雙邊關係。. 貳、研究限制. 政 治 大 本論文主要研究對象係聯合國應對氣候變遷有關協議,以及美中兩國應對氣 立立. •‧ 國. ㈻㊫學. 候變遷之政策與兩國互動關係,除運用聯合國等官方網站資料及文件作為基礎,. •‧. 亦須使用美中兩國相關專書與期刊論文,因此在引用資料時較無法掌握資料最初. y. Nat. er. io. sit. 的來源,所使用之數據亦可能遭捏造或誤植,且各國作者常以本位主義寫作,缺. n. al 乏較公正客觀之論點,造成資料正確性受影響;另因語言限制,無法再以中英以 iv. Ch. n engchi U. 外語言增加參考資料之廣度與深度,故僅能以美中臺各方專書、期刊、論文、官 方文件等文獻相互對照檢視,此亦為本論文的研究限制之一。.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本論文以氣候變遷治理為核心,並以美國與中國作為研究個案,章節安排共 分為五章,其基本架構與章節安排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共區分為五節,第一節說明研究之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文. 11.

(18) 獻評論;第三節為研究途徑與方法;第四節為範圍與限制以及第五節研究架構與 章節安排。. 第二章進行全球氣候變遷議題之探討,首先說明氣候變遷與安全之關係,接 著歸納近年來氣候變遷對全球之影響以及聯合國應對氣候變遷之治理機制。. 第三章分別探討美國與中國應對氣候變遷的立場與政策,先概述氣候變遷對 美國與中國之衝擊後,再分別說明美國與中國的氣候立場與政策。. 第四章從美國與中國的氣候立場及政策演變來探討兩國在全球氣候變遷治. 政 治 大. 變遷問題上之分歧與摩擦以及合作與實踐。. ㈻㊫學. •‧ 國. 立立 理中的競合關係,先探討全球氣候治理之窒礙因素,並分析美中在應對全球氣候 •‧ sit. y. Nat. er. io. 第五章為結論,嘗試從第一至第四章的研究過程中分析目前聯合國主導的氣. al. n. iv. n Ch 候治理機制實行成效與美中競合的關係,並提出研究建議,期從本論文的研究發 i U e. ngch. 現提供全球氣候治理之建議以及未來研究方向。. 12.

(19) 第二章. 全球氣候變遷議題之探討.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2013 年發表的《氣候變遷 2013 自然科 學基礎》(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全球溫室氣體的濃 度至少已上升到過去 80 萬年以來前所未有的水平,1880 至 2012 年期間,全球 溫度升高了攝氏 0.85 度。1科學家觀測到的數據,足以證明溫室氣體與全球暖化, 造成地球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熱浪頻率增加、乾旱地區擴大、劇烈降雨、新 興疾病產生以及爭奪日益稀少的資源等後果。本章將進行全球氣候變遷議題之探 討,先歸納目前氣候變遷的現況及其與安全的關係,接著闡述氣候變遷對全球帶 來哪些災害,最後研究聯合國為減緩並解決這項危及人類生存的威脅,運用哪些. 政 治 大. 立立. 第一節. ㈻㊫學. •‧ 國. 機制來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 氣候變遷與安全之關係. •‧ sit. y. Nat. io. er. 為瞭解全球氣候治理與目前氣候變遷的情況,有關氣候變遷的基礎問題,例. a. n. v l C 如氣候變遷如何產生,與溫室氣體有什麼關係,其嚴重程度為何,為何近來此議 ni hengchi U. 題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與人類安全有什麼連結,均是研究聯合國氣候治理機制 以及美中兩國氣候關係的前哨站。. 壹、全球氣候變遷現況. 一、溫室氣體與溫室效應 地球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 GHG)的主要組成,包含水蒸氣(H2O)、 臭氧(O3) 、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 、全氟碳化物(PFCS) 、氫氟碳化物 (HFCS)、氧化亞氮(N2O)、六氟化硫(SF6)、氯氟碳化物(CFCs)等,扣除. 1.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IPCC, http://www.ipcc.ch/report/ar5/wg1/, accessed March 20, 2014. 13.

(20) 水蒸氣占整體的60%至70%,最重要的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約占整體溫室效應 的26%,且其在大氣中留存的時間高達200年。二氧化碳是地球生物重要的生命 參與者,植物透過光合作作用吸入二氧化碳,轉換成葡萄糖及碳水化合物,再將 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脂肪和蛋白質,動物則食用植物以維持生命,而各類生物的呼 吸作用、細菌和真菌在分解生物屍體的過程等均釋放二氧化碳。透過地球生物複 雜的生命活動,二氧化碳在地球上不斷循環流動。. 溫室氣體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使地球表面升溫,大氣吸收來自地面 向宇宙發射的長波輻射,使長波輻射返回地表,以維持地表之溫度,此即「溫室 效應」 (Greenhouse Effect) 。2然而,如果溫室氣體濃度不斷增加,則將使大氣吸 收更多長波輻射,地表溫度會持續升溫,進而導致暖化,引發全球氣候變遷。 政 治. 大. 立立. •‧ 國. ㈻㊫學. 二、全球溫室氣體濃度. •‧. 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是導致溫室效應強弱的主要因素,而溫室效應的強弱是全. Nat. er. io. sit. y. 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關鍵,因此必須觀察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並且加以控制。全. n. 球溫室氣體自1970至2004年間增加80%,主要來自能源工業、交通運輸、製造業 a v. l C ni U h engchi 與土地利用。3從排放趨勢來看,人類的活動舉凡糧食生產、砍伐森林、燃燒木. 材及化石燃料等,皆與二氧化碳的產生息息相關,在工業化以前,這些活動規模 不大,因此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對大氣循環所造成的影響甚微,大氣中二氧化碳的 濃度約在270ppm-290ppm之間,但自工業革命以來,工業與交通發展迅速,人類 大量使用煤炭與石油,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急速增加,2011年達到391ppm。4自 1900至2008年全球化石燃料產生之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漸增加,1900至2008年期間. 2 3. 4. 吳兌,《溫室氣體與溫室效應》(北京:氣象出版社,2003 年),頁 20。 楊惟任,〈中國氣候變化政策的內外部因素分析〉,《環境管理與研究》,13 卷 1 期(2012 年 10 月),頁 5。 熊焰,《低碳之路 重新定義世界和我們的生活》(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 年),頁 3-8;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IPCC, http://www.ipcc.ch/report/ar5/wg1/, accessed March 20, 2014. 14.

(21) 增長超過16倍(如圖2-1)。5可見人類活動是造成地球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的因 素之一。. 圖 2-1:全球化石燃料產生之二氧化碳排放量(1900 至 2008 年). 政 治 大. 資料來源: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http://www.epa.gov/climatechange/ghgemissions/global.html#three, accessed March 20, 2014.. 立立. •‧ 國. ㈻㊫學. 另根據世界氣象組織2013年發表的《全球氣候2001-2010十年極端氣候總結. •‧. 報告》(The Global Climate 2001–2010 A Decade of Climate Extremes Summary. y. Nat. er. io. sit. Report)指出,由於人類活動,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濃. n. al 度持續增加,全球大氣平均二氧化碳濃度在2010年上升到389 ppm(相較於18至 iv Ch. n engchi U. 19世紀工業化前同比增長39%) ,甲烷上升到1,808 ppb (相較於18至19世紀工業 化前同比增長158%)、氧化亞氮上升到323.2 ppb6(相較於18至19世紀工業化前 同比增長20%),使全球平均溫度上升,影響水文循環,並導致其他氣候模式變 化(如表2-1)。7即使2030 年之後溫室氣體零排放,地球溫度升高攝氏2度的機 率仍然存在25%。8此外,氣候變遷亦造成熱浪頻率增加、乾旱地區擴大、劇烈 降雨及海平面升高。9地球自然環境將因為極端氣候現象造成傷害。. 5 6. 7 8.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Data,”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http://www.epa.gov/climatechange/ghgemissions/global.html#three, accessed January 25, 2014. ppm(百萬分之一)、ppb(十億分之一),是溫室氣體分子數與乾燥空氣的分子總數之比。 例如 300ppm 是指乾燥空氣中每百萬個分子中有 300 個某一溫室氣體的分子數。 “The Global Climate 2001–2010 A Decade of Climate Extremes Summary Report,” WMO, http://library.wmo.int/pmb_ged/wmo_1119_en.pdf, accessed March 25, 2014. Ian Allison, The Copenhagen Diagnosis: Updating the World on the Latest Climate Science (Sydney: 15.

(22) 表 2-1:全球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排放量比較 2010年相較於18 溫室氣體 1991–2000年 2001-2010年 2010年 至19世紀工業化 前之增加幅度 二氧化碳. 361.5 ppm. 380 ppm. 389 ppm. 39%. 甲烷. 1758 ppb. 1790 ppb. 1808 ppb. 158%. 氧化亞氮. 312.2 ppb. 319.7 ppb. 323.2 ppb. 20%. 資料來源:WMO:http://library.wmo.int/pmb_ged/wmo_1119_en.pdf, accessed March 25, 2014.. 三、全球氣溫變化 溫室效應對地球帶來的影響,最直接表現就是全球暖化,根據氣候科學家最 新的研究成果,人類已經到了整個星球危機的邊緣。氣候惡化、生物多樣性減少、 氮循環干預等可能都已跨越安全線。10由於人類活動如排放污染物和溫室氣體、. 政 治 大 城市化、森林砍伐等,造成溫室氣體大量排放,使暖化現象日益嚴重,進而也造 立立. •‧ 國. ㈻㊫學. 成各地氣候的異常變化。11地球表面溫度在1906至2005年期間,上升了攝氏0.74. •‧. 度,過去50年上升的溫度比過去100年快2倍。1850至1900年時期和2003至2012. io. sit. y. Nat. 年時期的平均溫度之間的總升溫幅度為攝氏0.78度。12由此可看出,在有足夠完. al. er. 整的資料以計算區域趨勢的最長時期內(指1901至2012年),全球幾乎所有地區. n. v ni U e n g c呈現上升趨勢且差值逐漸增大(如圖 都經歷了地表增暖(如圖2-1),溫度距平 hi Ch. 13. 2-2),顯示全球在每一觀測時間內的溫度變化程度越來越大。.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2009), 126.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AR4 Synthesis Report,” IPCC, http://www.ipcc.ch/pdf/assessment-report/ar4/syr/ar4_syr_cn.pdf, accessed January 25, 2014. 10 Johan Rockstrom, “A Safe Operating Space for Humanity,” Nature 461 (September 2009): 472-475. 11 張弘遠, 〈全球氣候異常對於中國總體經濟之影響〉 , 《亞太和平月刊》 ,1 卷 3 期(2009 年 3 月), http://www.faps.org.tw/issues/subject.aspx?pk=30,檢閱於 2013 年 12 月 2 日。 12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IPCC, http://www.ipcc.ch/report/ar5/wg1/, accessed March 20, 2014. 13 溫度距平:指某一觀測時間的平均溫度與總觀測時間平均溫度的差值。 9. 16.

(23) 圖 2-2:地球表面溫度變化(1901 至 2012 年) 資料來源:IPCC:http://www.ipcc.ch/report/ar5/wg1/, accessed March 20, 2014.. 立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n engchi U. iv. 圖 2-3:全球平均綜合陸地和海洋表面溫度距平(1850 至 2012 年) 資料來源:IPCC:http://www.ipcc.ch/report/ar5/wg1/, accessed March 20, 2014.. 四、人類行為導致氣候變遷 根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2007 年發表的《第四次評估報告》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AR4)內容指出,造成全球溫度上升的原因,有極大部分是來 自人類,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氣候變遷現象,有九成以上的可能性是人類活動所致。 14. 2013 年其發表的《氣候變遷 2013 自然科學基礎》 ,亦說明從大氣中溫室氣體濃. 度增加觀測到的變暖以及對當前氣候系統的科學認識說明人類對氣候系統的影 14.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AR4 Synthesis Report,” IPCC, http://www.ipcc.ch/pdf/assessment-report/ar4/syr/ar4_syr_cn.pdf, accessed January 25, 2014. 17.

(24) 響是明確的。15因此除了自然環境本身的變化,人類是地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最主 要的影響因素,可以預測的是,人類行為導致氣候變遷,而當氣候變遷情況越來 越嚴重,也終將影響人類的生存與安全。. 貳、影響國家安全因素的轉換. 國家安全是指任何可能會威脅到國家的生存並且會嚴重損害國家福利的趨 勢和事件,而其危害又必須通過國家動員資源來加以消除或者降低。16環境安全 的核心是強調主要由人為導致的環境惡化和耗竭,其對個體、團體、社會、國家、 自然生態系統和國際體系的安全構成了根本威脅。諾曼.邁爾斯(Norman Miles) 等學者認為,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安全問題的一個基本要素,並且在未來將會. 威脅,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 ㈻㊫學. •‧ 國. 政 17 治 大 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安全事務的核心。 因此正視環境問題對人類帶來的安全 立立. •‧. sit. y. Nat. 工業革命以來,以暖化為特徵的氣候變遷現象,對地球生態環境、經濟、社. er. io. 會逐漸產生影響,但在以往主張擴張國家實力的時代,氣候問題尚不受關注,所. al. n. iv. n Ch 謂的「國家安全」指的是傳統軍事層面的安全模式,各國注重國與國之間抗衡關 en hi U gc. 係,目的在維護國家主權及生存不受他國影響,安全的意義在於減少軍事力量威 脅或防止外力入侵。18. 隨著冷戰結束,經濟發展取代意識形態的對抗,全球化趨勢使國際關係的發 展從傳統軍事安全領域轉化至非傳統安全領域,例如恐怖主義、疾病傳染、跨國. 15 16 17. 18.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IPCC, http://www.ipcc.ch/report/ar5/wg1/, accessed March 20, 2014. Robert F Durant, “Whither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n The Post-september 11th Era?”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2, no1, (September 2002): 115-119. 王正平、金輝譯,諾曼·邁爾斯(Norman Miles)著, 《最終的安全政治穩定的環境基礎》 (Final Security Environmental Foundation of The Steady Politics)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 年), 頁 3-4。 Marc A. Levy, “Is The Environment A National Security Issu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0, no.2 (Fall 1995): 39. 18.

(25) 犯罪、資訊安全、氣候變遷等議題。非傳統安全因素對國家的影響,已不亞於傳 統戰爭,逐漸成為國家安全考量之一。19. 1994 年聯合國發展計畫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 發表的《人類發展報告》(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4)首次將「安全」聚 焦於人的本身及生活範疇,提出「人類安全」 (Human Security)的概念,並區分 為經濟安全、糧食安全、衛生安全、環境安全、人身安全、社區安全、政治安全 等。20在非傳統安全威脅中,全球氣候變遷的災難性影響主要發生在未來,而且 有不可恢復之特性,人類的後代將承受氣候變遷引起的嚴重後果,所以必須付出 相當大的努力和成本來降低氣候變遷問題所帶來的傷害,這是氣候安全和其他安 全相比最大的特殊性。21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政 治 Forbes Kerry)曾表示,氣候變. 大 22 立立 遷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近年來由於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極端氣. •‧ 國. ㈻㊫學. 候及全球暖化現象在世界各國不斷發生,造成各地洪災、極端氣候、糧食生產不. •‧. 足、資源供給分配不均、疾病傳染、公共衛生維護不佳等問題,災害發生頻率日. sit. y. Nat. io. al. n. 全帶來重大威脅。. er. 增,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危害,進而引發政治與社會不安,對各國國家安. Ch. n engchi U. iv. 由於氣候安全已逐漸成為鏈結「個人」 、 「國家」與「國際」之整合概念,23 全球氣候變遷問題無法由單一個人、群體或國家獨立解決,必須由國際社會共同 合作,因此在氣候變遷對人類帶來的危害日益嚴重之際,聯合國的談判協商也逐 漸成型。. 19. Emma Rothschild,“What is Security?” Daedalus 124, no.3 (1995): 21-25.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4,” UNDP, http://hdr.undp.org/sites/default/files/reports/255/hdr_1994_en_complete_nostats.pdf, accessed June 27, 2014. 21 于宏源, 〈氣候安全威脅美國的國計民生〉 , 《太平洋學報》 (上海) ,21 卷 1 期(2013 年) ,頁 71。 22 〈美國務卿:望中美加強清潔能源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環球網, http://china.huanqiu.com/hot/2014-02/4833852.html,檢閱於 2014 年 2 月 20 日。 23 John Barnett, “Security and Climate Change,”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3, no.1 (April 2003): 14. 20. 19.

(26) 參、國際對氣候變遷的看法. 1988年全球科學家於加拿大多倫多召開「改變的大氣:全球安全的意涵」國 際會議(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hanging Atmosphere: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Security) ,指出在氣候變遷危機上,人類正在進行一場廣泛而無意、無控 制的全球實驗,最終後果可能僅次於核子戰爭。由於人類活動、未有效率使用石 化燃料及人口快速成長,使地球的大氣成分產生巨變,對國際間的安全造成巨大 的威脅,且事實上已經在許多地區造成重大災害。24鑑於氣候變遷可能帶來嚴重 的後果,世界主要大國也開始關注此項議題。. 美國、英國、印度及中國等國家已將應對氣候變遷的戰略提升至國家戰略層. 政 治 大 級。2003年10月美國國防部提供給其政府 《氣候突變的情景及其對美國國家安全 立立. •‧ 國. ㈻㊫學. 的意義》 (Climate Change and National Security)報告中指出,氣候變遷可能使無. •‧. 政府狀態的邊緣國家發展核子武器保衛日益減少的食物、水和能源供應,並引發. er. io. sit. y. Nat. 全球性動亂、衝突甚至是戰爭,對國家安全產生重大影響。25英國國防部負責未. n. 來軍事戰略構想的策略研究分析準則中心(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Doctrine a v. i l C hengchi Un Centre, DCDC)在2006年提出第三版《2007-2036年全球戰略趨勢計畫》(Global Strategic Trends Programme 2007-2036)中指出,在接下來的30年中,人類生活面 臨新的挑戰和機遇。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等環境變化,增加人類對自然資源,尤 其是食物,水和化石燃料的需求,經濟、城市化以及衛生挑戰的出現,都將產生 重大和不可預測的影響,造成新的不安全、不穩定和緊張情勢。氣候變遷不穩定 狀態,在未來將導致災難性的變化,且有可能會比預期的更加迅速,極端天氣事 件意外增加,挑戰群體和個人能力的回應。26新興發展大國印度則為確保該國糧 24. 25 26. 姜善鑫,〈全球環境變遷〉,http://gis.geo.ncu.edu.tw/gis/globeenv.htm,檢閱於 2014 年 3 月 6 日; John Barnett, “Security and Climate Change,”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13, no.1 (April 2003): 7. Mark Townsend and Paul Harris, “Now The Pentagon Tells Bush: Climate Change Will Destroy Us,” http://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04/feb/22/usnews.theobserver, accessed February 5, 2014. “Global Strategic Trends Programme 2007-2036,” DCDC, http://www.cuttingthroughthematrix.com/articles/strat_trends_23jan07.pdf, accessed February 22, 2014. 20.

(27) 食安全,於2010 年制定「因應氣候變遷國家行動方案」 ,積極發展太陽能產業, 致力於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並提及爭取水資源與保護農業。27中國前副總理 回良玉亦指出,氣象事業對國家安全、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國家安 全概念已從傳統的國防安全擴展至環境安全、水資源安全、糧食安全及區域安全 等領域。28. 第二節. 氣候變遷對全球之影響.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一條對氣候變遷定義,所謂氣候變遷, 係指除在類似時期內所觀測的氣候自然變化外,由於直接或間接的人類活動改變 了地球大氣的組成而造成氣候變異,包括對大氣、水文、地理與生物圈的整體衝 政 治. 大 立立 氣候變遷引發的安全問題是一種綜合和持續的,不僅僅影響國. 29. ㈻㊫學. •‧ 國. 擊或交互作用。. 家、國際社會,也影響未來人類生活的品質和可持續發展。30總體而言,氣候變. •‧. 遷對人類生存環境與社會的影響,雖因區域與規模有所差異,目前對全球的影響,. sit. y. Nat. io. n. al. er. 大致分為水資源分配不均、糧食危機、環境難民、經濟損失以及區域安全等層面。. Un 壹、海平面上升與水資源分配不均e n g c h i. Ch. iv. 由於全球暖化的緣故,極地冰川迅速消融,如果情況繼續惡化,全球海平面 將顯著上升。31根據統計,19 世紀中葉以來的海平面上升速率比過去 2000 年來 的平均速率高。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在 1901 至 2010 年間的平均值為每年 27. 楊惟任,〈氣候變遷對國家和全球安全的影響〉,《展望與探索》,12 卷 2 期(2014 年 2 月), 頁 67-68。 28 張海東、羅勇、王邦中、董文杰、王志強, 〈氣象災害和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 《氣候 變化研究進展》(北京),2 卷 2 期(2006 年 3 月),頁 85。 29 “First Steps to A Safer Future: Introducing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https://unfccc.int/essential_background/convention/items/6036.php, accessed March 2, 2014. 30 Michael Renner, “Security Redefined,” State of the World 2005, in World Watch Institute ed. New York: WW. Norton (2005): 3-20. 31 〈科學家警告冰原融化、海平面上升風險〉,華爾街日報, http://cn.wsj.com/gb/20140513/bus103338.asphttp://cn.wsj.com/gb/20140513/bus103338.asp,檢閱 於 2014 年 5 月 20 日。 21.

(28) 1.7 毫米,1971 至 2010 年間為每年 2.0 毫米,1993 至 2010 年間為每年 3.2 毫米。 預測 1920 至 1950 年間也可能出現此類上升情形。32加上洪災、乾旱等現象,全 球水資源的水質、水量將受影響,水污染情形也將更加嚴重,水資源對個人及國 家來說彌足珍貴,而極端降雨現象將造成水資源分配不均,估計到 2050 年全球 將有 20 億人可能面臨日益嚴重的缺水壓力,到 2080 年人數可能上升到 32 億。33. 立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圖 2-4:全球海平面上升趨勢(1990 年至 2010 年). al. er. io. sit. y. Nat. 貳、糧食危機. •‧. 資料來源:IPCC:http://www.ipcc.ch/report/ar5/wg1/, accessed March 20, 2014.. n. v ni U e n g c h i,氣溫及降雨異常導致土地沙漠化、 全球暖化持續加劇使得地球熱帶地區擴大 Ch. 鹽化或者耕地遭海水淹沒,造成糧食作物生產不穩定。全球糧食主要產地,包括 中國、美國、印度、澳洲等區域糧食生產量減少、價格上升與各國囤積庫存,將 使絕大部分的人類無法取得足夠糧食,例如在 2006 至 2007 年間,全球糧價快速 上升,其原因除受全球油價上升導致運輸與化學肥料價格增加外,最重要的因素 便是因氣候異常所造成的農產品減產;2010 年底的糧食價格飆漲,亦為引發 2011 年 北 非 發 生 阿 拉 伯 之 春 的 因 素 之 一 。 34 依 據 世 界 糧 食 計 劃 署 ( World Food 32 33. 34.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IPCC, http://www.ipcc.ch/report/ar5/wg1/, accessed March 20, 2014. 饒欽澤, 〈二氧化碳減排與循環〉 ,http://www.shlkx.net/xsyj/jjfx/jj_0712.htm,檢閱於 2014 年 2 月 18 日。 王惟芬譯,科斯汀・陶(Kirstin Dow)、托馬斯・唐寧(Thomas E. Downing)著,《氣後變遷 地圖》(The Atlas of Climate Change),(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 年),頁 44。 22.

(29) Programme, WFP)公布的最新資料,目前全球有 8.42 億人,也就是每 8 個人有 1 個人生活在饑餓之中,其中大多數的缺糧人口生活在南亞、南非洲與中亞。35糧 食生產力下降將加劇全球糧食危機,造成的後果就是有越來越多的人類連最基本 的生存條件都無法維持。. 參、環境難民. 自然環境改變將可能促使弱勢區域人口成為環境難民而大規模遷移,如非洲 難民北移歐洲;撒哈拉沙漠週邊國家遷往地中海、歐洲及中東;南亞小島居民遷 往孟加拉及印度;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居民向美國南部遷移等。36本世紀中期全球 可能有 2 億人口因海平面上升、極端降水等因素被迫永久離開家園成為環境難民。. 政 治 大 環境難民的遷移將擴大國家內部以及國家間的貧富差距,造成一個國家或區域 立立. 範圍內的種族或文化擾亂而引發戰爭。. •‧ er. io. sit. y. Nat. 肆、經濟損失. ㈻㊫學. •‧ 國. 37. a. n. v l C 氣候變遷造成的災害會越來越嚴重,各國政府須推動新的建設,訂定更多管 ni hengchi U. 制規定以減少溫室廢氣排放,國家財政赤字也將隨之升高,甚至可能造成惡性通 貨膨脹。38不同區域之間也將因氣候變遷使天然資源與環境容量差異擴大,導致 國家間和區域間經濟、社會發展及貿易的不平衡。東亞、西歐與北美沿海地區是 全球經濟精華地帶,例如美國沿海城市容納了全國 70%的人口;中國沿海 11 個 省市,面積不到全國 15%,人口卻佔了全國的 41%,並且集中了全國 50%以上. 35. 〈世界糧食計劃署:全球 8.4 億人每天食不果腹〉,聯合國電臺網, http://www.unmultimedia.org/radio/chinese/archives/196093/,檢閱於 2014 年 2 月 1 日。 36 陳泰然、趙恭岳、蕭代基、鄒倫,〈氣象變遷與全球風險環境形構〉,收錄《全球風險環境的形構 氣候變遷對臺灣總體安全的衝擊》 ,陳泰然、包宗和主編(臺北:遠景基金會,2010 年) ,頁 13。 37 Nicholas Stern, “The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http://mudancasclimaticas.cptec.inpe.br/~rmclima/pdfs/destaques/sternreview_report_complete.pdf, accessed March 15, 2014. 38 〈氣候變遷影響經濟與能源〉 ,臺灣立報,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96583, 檢閱於 2014 年 3 月 7 日。 23.

(30) 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和 60%以上的農工業產值, 其他如荷蘭的鹿特丹、日本的東京、印度的加爾各達等國家主要城市均位於沿海 地區,一旦氣候變遷造成海平面上升,將直接影響全球經濟中心。39英國政治經 濟學家史登在《史登報告》中作出結論:如果不儘早採取有力的行動,氣候變遷 的總代價和風險將相當于每年至少失去全球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 5%,若將更廣 泛的風險和影響納入考量,估計損失將達 20%或者更多,甚可比擬兩次世界大戰 與經濟大蕭條時代。40. 伍、區域安全. 全球環境惡化、資源短缺已經在許多地方造成暴力衝突,這可能是即將到來. 政 治 大 的大規模暴力行動的先兆;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相比,由於較難以適應環境 立立. •‧ 國. ㈻㊫學. 惡化帶來的社會效應,因此容易產生社會動盪。41全球氣溫持續升高、海平面逐. •‧. 年上升,水資源分配不均、糧食危機、環境難民、能源爭奪以及經濟損失等,攸. Nat. er. io. sit. y. 關人類生存,一旦產生資源爭奪,勢必對國與國之間造成緊張關係,引發區域的. n. 不安定,且潛在影響地緣政治的重組變化,若無法控制這些非傳統安全問題,各 a v. l C ni U h engchi 國最終可能以傳統軍事手段解決。42屆時傳統軍事力量與非傳統安全之間的交互 影響,將導致區域情勢對立。. 第三節. 聯合國應對氣候變遷之治理機制  . 聯合國作為國際社會最具代表性的國際組織,是氣候外交的主要推動者,並. 39 40. 41. 42. 熊焰,《低碳之路 重新定義世界和我們的生活》(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 年),頁 14。 Nicholas Stern, “The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http://mudancasclimaticas.cptec.inpe.br/~rmclima/pdfs/destaques/sternreview_report_complete.pdf, accessed Maech 15, 2014. Thomas F. Homer-Dixon,“On The Threshold: Environmental Changes as Causes of Acute Conflic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6, no.2 (Fall 1991): 76-116; Thomas Homer-Dixon, “Environmental Scarcities and Violent Conflict: Evidence from Cases,” http://jpr.sagepub.com/content/35/3/279.short, accessed Maech 15, 2014. Emma Rothschild, “What Is Security?” Deadalus 124, no.3, (Summer 1995): 21-25. 24.

(31) 且最早倡議採取氣候治理行動,召開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 、聯合國環境發展會議(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UNCED)等重要會議。1972 年聯合 國第一次以環境議題召開人類環境會議,同年 12 月成立環境規劃署,其任務是 協調聯合國的環境計畫、協助開發中國家實施利於環境保護的政策、鼓勵可持續 發展及有利於環境保護的措施。1979 年第一屆世界氣候會議召開之一系列氣候 會議便以氣候暖化為重要討論課題。1987 年聯合國發表著名的環境里程碑報告 《我們共同的未來》 (Our Common Future) ,氣候變遷正式進入聯合國議程。43鑑 於氣候變遷不僅是科學問題,更是政治、經濟、外交、環境等安全問題,「政府 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針對對氣候變遷發表的 5 次評估報告,是國際社會與各. 治. 政 國政府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體制下的氣候外交談 大. 立立. •‧ 國. ㈻㊫學. 判、《京都議定書》的簽署、生效以及執行,是目前聯合國應對氣候變遷議題最. •‧. 重要的二項機制,並已成為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維護國家利益的角逐戰場。以下. sit. y. Nat. 將分別說明「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的功能與貢獻以及《聯合國氣候變遷. n. al. er. io. 綱要公約》、《京都議定書》的協議過程與發展情形。. Ch. 壹、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n engchi U. iv.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是由世界氣象組織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 1988 年聯合組成,專責探討氣候變遷對地球的影響。由於當時氣候變遷已被確 認為嚴重的問題,為清晰提供當前世界有關氣候數據變化及其潛在的環境和社會 經濟方面影響的科學知識,該委員會向決策者就氣候變遷問題,提供客觀的科學 數據及政策意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是一跨政府組織,對聯合國和 世界氣象組織的所有成員國開放,目前有 195 個會員國,會員國每年舉行一次全. 43. 李河清, 〈氣候變遷整合評估模式:從 IPCC 到 Taiwan-IPCC〉 , 《中華民國環境保護協會學刊》, 27 卷 1 期(2004 年 6 月),頁 143-147。 25.

(32) 會,由參與組織的政府部門、機構、研究單位等官員與專家出席。44最主要的任 務是對全球氣候變遷的科學、技術、經濟等資訊進行評估,並且在必須獨立提供 科學資訊與諮詢的情形下發表「氣候評估報告」 、 「特殊報告」 、 「方法報告」與「技 術報告」等,作為會員國日後簽署相關規定的重要依據,並對《聯合國氣候變遷 綱要公約》提供支援。45該委員會成立迄今,已分別於 1990 年、1995 年、2001 年、2007 年及 2013 年發表共 5 次的評估報告,分述如下:. 一、1990年第一次評估報告(First Assessment Report, FAR) 報告以綜合、客觀、透明的方式評估氣候變遷相關議題,指出二氧化碳的排 放造成地球表面溫度在過去100年已上升攝氏0.3至0.6度,21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 將上升約攝氏3度,海平面上升65毫米。為有效控制溫室效應,必須減少二氧化 政 治. 大 46 立立 碳排放量以避免地球暖化問題惡化。 此報告首次將氣候問題擴展至政治層面,. •‧ 國. ㈻㊫學. 促使各國就地球暖化問題進行談判,並成為聯合國環境發展會議討論《聯合國氣. •‧. 候變遷綱要公約》的依據。47. er. io. sit. y. Nat n. 二、1995年第二次評估報告(Second Assessment vReport, SAR) a. i l C hengchi Un. 報告內容分三大部分,分別是氣候變遷的科學問題、氣候變遷的影響、適應 與減緩對策及氣候變遷的社會與經濟問題。由於人類活動的結果,大氣中溫室氣 體含量持續增加,導致地表增暖與其它氣候變遷。近幾年(指1995年前後期間) 是1860年以來最暖的年份,增暖區域差異較大,中高緯度大陸地區冬春季明顯, 降雨量增加。氣候模式模擬實際氣候趨勢與重要事件的能力有了改善,預測到. 44 45. 46. 47. “How does the IPCC work?” IPCC, http://ipcc.ch/organization/organization_structure.shtml#.Unj1WKUmelE, accessed October 22, 2013. 楊惟任, 〈中國氣候變化政策的內外部因素分析〉 , 《環境管理與研究》 ,13 卷 1 期(2012 年 10 月), 頁 1-20。 “IPCC First Assessment Report,” IPCC, http://www.ipcc.ch/ipccreports/1992%20IPCC%20Supplement/IPCC_1990_and_1992_Assessment s/Chinese/ipcc_90_92_assessments_far_overview_zh.pdf, accessed October 22, 2013. “1992 Supplementary Reports,” IPCC, http://www.ipcc.ch/publications_and_data/publications_ipcc_supplementary_report_1992_wg1.sht ml#.UnpGkJT26iY, accessed October 22, 2013. 26.

(33) 2100年的溫度變化為攝氏1至3.5度。48此份報告比第一次評估報告涵蓋的內容更 為廣泛,並提出新的科學成果,且表示有更明顯的證據確認人類活動是造成氣候 變暖的原因之一。. 三、2001年第三次評估報告(Third Assessment Report, TAR) 報告確認氣候變遷的真實性,強調氣候變遷的速度超過第二次評估報告的預 測。內容指出近50年來,人為排放使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超出以往,地球暖化 的原因約六成歸因於人類活動,氣候變遷相關問題將不斷擴大,在經濟、社會、 環境等方面產生重大影響。此次評估報告的結論與成果,促進《聯合國氣候變遷 綱要公約》談判的內容增加「氣候變遷的影響、脆弱性和適應工作所涉及的科學、 技術、社會、經濟方面內容」與「減緩措施所涉及的科學、技術、社會、經濟方 政 治. 大 立立 面內容」兩項新議題,並於2005年《京都議定書》通過生效。49. •‧ 國. ㈻㊫學. •‧. 四、2007年第四次評估報告(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AR4). Nat. er. io. sit. y. 報告指出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在1970至2004年之間增加80%;1906至2005年. n. 間的平均溫度上升攝氏0.74度,比第三次評估報告在1901至2000年間平均溫度上 a v. i l C hengchi Un 升攝氏0.6度增幅更大,尤其北半球地區增加的幅度又比其他地區大,陸地變暖 的速度也比海洋更快。地球暖化造成冰山大面積融化及海平面上升,使得部分島 嶼國家面臨國土消失危機;而2005年大氣中二氧化碳(379ppm)與甲烷(1,774ppb) 的濃度超越過去65萬年的自然變化範圍。50. 五、2013年第五次評估報告(Fifth Assessment Report, AR5). 48. 49. 50. 丁一匯, 〈IPCC 第二次氣候變化科學評估報告的主要科學成果和問題〉 , 《地球科學進展》 (北京), 12 卷 2 期(1997 年 4 月),頁 158-163。 王偉光、鄭國光主編, 《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0) :坎昆的挑戰與中國的行動》 (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2010 年),頁 28-35。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AR4 SynthesisReport,” IPCC, http://www.ipcc.ch/pdf/assessment-report/ar4/syr/ar4_syr_cn.pdf, accessed October 29, 2013. 27.

(34) 第一工作組報告於2013年9月底發表,進一步確認氣候暖化的事實,並 指出「人為影響」是導致20世紀中葉以來全球氣候暖化的主要因素,此一結論可 以從大氣與海洋的暖化、海平面上升、冰雪量減少、水循環變化及極端氣候現象 找到證據。全球地表平均氣溫自1880至2012年約上升攝氏0.8度,預計21世紀末 全球地表溫度將比本世紀初升高攝氏0.3至4.8度;而溫度若升高攝氏2度,可能導 致相當於全球單位國內生產總值0.2至2%的損失,依目前的趨勢,這種程度的暖 化將可能在本世紀下半葉發生,也就是氣候變遷半個世紀的影響,相當於損失全 球1年的經濟增長成果。51此份評估報告將於2014年10月前陸續發布。.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作為世界氣象組織和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 同組建和支持的跨政府氣候組織,主要由國際知名的的科學家及專家學者組成。 政 治. 大 立立 成立迄今針對全球氣候變遷所發表的報告對各國政府和環境科學領域具有重大. •‧ 國. ㈻㊫學. 影響力,它提供的各種全球氣候變遷的事實與評估已成為《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 •‧. 公約》締約方談判的科學基礎,其將持續擴大在氣候議題上的深度與廣度,以公. sit. y. Nat. io. n. al. er. 正客觀的立場對全球氣候發表評估,在國際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 貳、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Ch. n engchi U. iv. 1990 年「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發表的第一份氣候評估報告促使各 國發起氣候變遷公約談判。自 1991 年起,不同立場的國家、團體以及企業經過 15 個月的協商與討論,於 l992 年 5 月 9 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通過《聯合國氣 候變遷綱要公約》,當年 6 月在巴西熱內盧所舉行的聯合國環境發展會議中,由 參與協商的 154 個國家元首及歐洲共同體正式簽署,並於 1994 年 3 月 21 日正式. 51. 〈人為影響是全球變暖主因〉,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tech/2013-10/29/c_125613209.htm,檢閱於 2013 年 11 月 2 日; 〈換 種思路應對氣候變化〉,金融時報中文網,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5568,檢閱於 2014 年 4 月 5 日。 28.

(35) 生效,至 2013 年共有 195 個締約方。52《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是全球第 一個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以應對全球氣候暖化的國際規範,也 是國際社會在氣候變遷問題上進行國際合作的基本框架,目標是溫室氣體濃度穩 定,防止危險的人類行為干擾氣候系統,使生態系統能自然地適應氣候變遷,確 保糧食生產安全與經濟持續發展。. 鑑於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各自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與應對能力有所不同, 已開發國家締約方應率先應對氣候變遷及其不利影響,並考慮易受氣候變遷不利 影響的開發中國家之具體需求和特殊情況;各締約方應在公平的基礎上,根據共 同但有區別的責任以及各自能力,為人類利益保護氣候系統。因此公約將締約方 分為附件一國家(Annex I Countries) 、非附件一國家(Non-Annex I Countries) 治 政 以及附件二國家(Annex II. 大 立立 Countries)。附件一國家屬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 國. ㈻㊫學.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包含美國、. •‧. 日本、俄羅斯、歐盟及東歐等 40 個溫室氣體排放量高的工業國家,這些國家在. y. Nat. er. io. sit. 1990 年時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佔全球的三分之二,因此負有溫室氣體減排之義. a. n. v l C 務,應限制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並且改變長期的排放趨勢,同時也應制定國家政 ni hengchi U. 策和採取相應措施。非附件一國家包含以中國為首的開發中國家、77 國集團及 新興工業國家,《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對這些締約方並未賦予溫室氣體減 量義務,且該締約方可以接受已發國家提供的資金和技術援助,一方面避免影響 其經濟發展,一方面協助這些國家應對氣候變遷問題。另附件二所列已開發國家 締約方應提供額外資金及技術援助,協助開發中國家締約方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 挑戰。53. 52. 53. 曹俊漢, 〈全球治理與氣候變遷:評估哥本哈根會議(COP15)決策機制的衝擊與對策〉 , 《歐 美研究》,43 卷 1 期(2013 年 3 月),頁 89-93。 “First Steps to A Safer Future: Introducing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https://unfccc.int/essential_background/convention/items/6036.php, accessed December 21, 2013. 29.

(36)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七條規定:「締約方會議為本公約的最 高機構,應定期審評本公約和締約方會議可能通過的任何相關法律文書的履行情 況,並應在其職權範圍內作出為促進本公約有效履行所必要的決定;第一次締約 方會議應由臨時秘書處召集,並應不遲於公約生效日期後一年舉行。其後,除締 約方會議另有決定外,締約方會議之常會應每年舉行。」54依規定締約方會議成 為國際應對氣候變遷議題最重要的國際會議,影響國際氣候治理的發展方向,自 1995 年於柏林舉行的第一次締約方會議起,每年均召開會議,至 2013 年共已召 開 19 次,以下就各會議進行簡要說明:. 一、1995 年德國-柏林會議(COP1) 通過「柏林授權」(Berlin Mandate) 治 政 ,正式啟動相關法律談判,並建立「科. 大 立立 學暨技術組」 (the Subsidiary Bod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ice, SBSTA). •‧ 國. ㈻㊫學. 與「執行輔助組」 (the Subsidiary Body for Implementation, SBI)二個永久性的輔. Nat 二、1996 年瑞士-日內瓦會議(COP2) a. er. io. sit. y. •‧. 助機構,促成締約方在 1997 年通過《京都議定書》。. n. iv l C hengchi Un 通過「日內瓦宣言」(Geneva Conventions),其目的在支持「政府間氣候變. 遷專門委員會」的研究發現與結論,要求各締約方積極進行法律文件談判,並訂 定具法律約束力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管制溫室氣體排放。55. 三、1997 年日本-京都會議(COP3) 通過《京都議定書》,並於 2005 年 2 月 16 日生效,主要規範附件一國家的 溫室氣體減量責任,管制包含二氧化碳、甲烷、全氟碳化物、氫氟碳化物、氧化 亞氮與六氟化硫等溫室氣體之排放量,並規定自 2008 至 2012 年承諾期內,必須 54. 55. “First Steps to A Safer Future: Introducing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https://unfccc.int/essential_background/convention/items/6036.php, accessed December 21, 2013. 曹俊漢, 〈全球治理與氣候變遷:評估哥本哈根會議(COP15)決策機制的衝擊與對策〉 , 《歐 美研究》,43 卷 1 期(2013 年 3 月),頁 95。 30.

(37) 比 1990 年的排放量平均減少 5.2%。另通過 「聯合履行」 (Joint Implementation, JI) 、 「清潔發展」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與「排放交易」 (Emissions Trade, IET)三項機制,目的在協助各國以經濟方式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惟《京 都議定書》內容並未賦予非附件一國家需承擔溫室氣體減量責任,溫室氣體排放 大國美國也未批准。. 四、1998 年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會議(COP4) 通過「布宜諾斯艾利斯行動計畫」 (Buenos Aires Plan of Action, BAPA) ,其 目標是希望締約方針對《京都議定書》尚未解決的細節問題進行協商並達成共識, 在 2000 年 11 月前確定細節規範,使《京都議定書》能順利運作。56. 政 治 大 五、1999 年德國-波昂會議(COP5) 立立. •‧ 國. ㈻㊫學. 通過繼續執行「布宜諾斯艾利斯行動計畫」之決議,並討論國家通訊溫室氣. •‧. 體排放清冊方法論、公約財務行政、京都機制、遵守公約制度、資金協助及技術. Nat. n. 57 六次締約方會議能達成重大進展預作準備。 a. er. io. sit. y. 移轉等議題。此次會議大部分決議均要求各締約方應繼續溝通協調,為次年的第. iv l C hengchi Un. 六、2000 年荷蘭-海牙會議(COP6) 由於歐盟與英、美等國家未能就《京都議定書》施行細節達成協議,導致協 商破局,次年於波昂召開二度會議達成「波昂協議」 (The Bonn Agreement) ,包 含衝突與協調、基金、碳匯達到減排目標使用上限及違約處罰等。. 七、2001 年摩洛哥-馬拉喀什會議(COP7) 發表「馬拉喀什部長宣言」 (Marrakesh Ministerial Declaration) ,強調氣候變. 56. 57. Leonie Haimson, “From Buenos Aires to Bonn and Beyond,” http://e-info.org.tw/issue/climate/sub-cc00051602.htm, accessed March 3, 2014。 陳雄文,〈我國因應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策略與展望〉,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2/54/d1.html,檢閱於 2014 年 3 月 12 日。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資料顯示,食道癌 發生率在台灣地區每年約有 2000 多名新 病例發生,於 2017

芬蘭猶瓦斯庫拉大學(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 Finland)心理系教授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首度公開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阿提米絲計畫時 間表,由計劃表可看見 NASA 計畫於 2024

全球最大的食品企業──雀巢,一間年營業額約 909 億美金,總資產超過 120 億美金的跨國集

聯合國(UN)氣候小組 9 日發佈指標性報告,表示全球暖化瀕臨失控邊緣,就算 各國極力減少碳排放,20 年內地球溫度仍將提高

聯合國(UN)氣候小組 9 日發佈指標性報告,表示全球暖化瀕臨失控邊緣,就算 各國極力減少碳排放,20 年內地球溫度仍將提高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有鑑於新冠肺炎疫情擾亂全球生活節奏,今年首度以「世界提琴 日」( World Violin Day )之名,在美國時間 12 月

4 月 10 日晚間 9 點 7 分,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的影像成功被人類解析出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