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加盟契約資訊提供義務之違反-以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加盟契約資訊提供義務之違反-以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為中心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9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洸岳 博士. 加盟契約資訊提供義務之違反 政 治. 大. 立 -以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為中心-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曾郁潔. v. 撰. 中華民國一0六年八月.

(2) 謝辭 首先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陳洸岳老師。除寫作內容的指導外,尤其感謝老 師在論文寫作期間,即便時程延宕,仍反覆鼓勵我要完成每個階段性任務,是 我完成論文的一大動力。另外,非常謝謝口試委員蘇惠卿老師及周伯峰老師撥 冗給予論文指導,提出許多寶貴意見,讓論文能夠更加完整。 感謝民法組的同學宛錚、欣潔、怡廷、姿羽、思荔、怡蒨、佳蒨、宗彥、 威宏、煒迪及盈德在這段時間的加油打氣。感謝研究室的朋友怡君、以璇和元. 政 治 大 蓉、欣餘、宜欣與彥廷在每次偶遇或討論會中給予的建議。 立. 棻一直用正面的態度鼓勵我。也非常謝謝同為陳門的殷正、伯安、懷舒、柏. ‧ 國. 學. 特別要感謝一路走來一直支持我的家人,爸爸、媽媽還有姊姊。謝謝你們 包容我的任性,陪我走過所有低潮,我愛你們!最後要期許自己,在接下來的. ‧. 人生道路上,都能不再逃避,勇敢地面對每個必經的課題。. n. al. er. io. sit. y. Nat. 曾郁潔. Ch. engchi. i n U. v. 2017.8.25.

(3) 摘. 要. 加盟實務運作上,常見加盟業主為勸誘民眾進入加盟體系,而違反資訊提 供義務的情形,致生不少糾紛。有鑑於此,主管機關訂有「公平交易委員會對 於加盟業主經營行為案件之處理原則」,要求加盟業主應揭露特定資訊予加盟 者。惟此管理規範有其極限,違反效果難以直接連結至民事賠償責任。故個案 救濟上,仍需回歸民事法領域觀察。本文即嘗試探究加盟業主各違反行為於判 決實務之具體問題,以建構相關民事賠償責任。. 政 治 大 被認為屬契約上義務之加盟店地點評估,亦為締約前資訊提供義務內容。另參 立. 觀察我國實務,會發現締約前後資訊提供義務實有同一化之傾向。例如多. ‧ 國. 學. 考日本法,也有見解認為財務性預測資訊,與加盟者後來支付的加盟金間具有 對價關係。故針對民事賠償責任之建構,本文認為現行法下,應以民法第 227. ‧. 條不完全給付,作為資訊提供義務的請求權基礎。本於此前提,針對加盟業主. sit. y. Nat. 未提供資訊的違反態樣,應提供資訊範圍有以民法債各規範相繩之可能。又當. io. al. er. 加盟業主提供不實資訊時,判斷重點則應由加盟業主有無為保證業績行為,移 至預測過程的誠實性。單純的預測偏差雖不致生損害賠償責任,但就財務性預. n. v i n Ch 測資訊的預測手法及適用過程等,應要求具有相當合理性,不應有預測數值經 engchi U 人為操作、對商圈的錯誤認識及恣意的數值設定等情況。同時,並將加盟者的 經歷條件移至法律效果之與有過失階段考量。在責任成立階層無庸檢討其經歷 條件。最後就損害賠償的範圍,再透過與有過失及損益相抵等手段調節。.

(4) 加盟契約資訊提供義務之違反-以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為中心.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 1 第一項 加盟的意義 ........................................................................... 1. 政 治 大. 第二項 資訊提供對加盟契約之影響 ............................................ 2. 立.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 5. ‧ 國. 學. 第一項 研究範圍 ........................................................................ 5. ‧. 第二項 研究方法 ........................................................................ 6. Nat. sit. y. 第一款 文獻分析 ................................................................. 6. er. io. 第二款 案例研究 ................................................................. 7. n. 第三款a 章節安排 ................................................................. 8 iv. 第二章. l C hengchi Un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 9 第一節 資訊揭露規範 ........................................................................ 9 第一項 概說 ................................................................................ 9 第二項 規範內容說明 .............................................................. 10 第一款 應揭露資訊內容 ................................................... 10 第二款 法律效果 ............................................................... 13 第二節 民事責任之連結 .................................................................. 14.

(5) 第一項 公平法上損害賠償請求權 .......................................... 15 第一款 概說 ....................................................................... 15 第二款 要件分析 ............................................................... 16 第二項 對判斷民事賠償責任之影響 ...................................... 25 第一款 與公平法第 30 條之競合 ..................................... 26 第二款 民法第 184 條 2 項之適用 ................................... 27 第三節 小結 ...................................................................................... 43 第三章 我國加盟契約資訊提供義務之檢討 ............................................. 45. 政 治 大 第一節 請求權基礎的構成 .............................................................. 45 立. ‧ 國. 學. 第一項 締約上過失 .................................................................. 45. ‧. 第二項 意思表示理論 .............................................................. 47 第一款 當事人資格或物之性質錯誤 ............................... 47. y. Nat. io. sit. 第二款 詐欺 ....................................................................... 48. er. 第三項 債務不履行 .................................................................. 52. n. a. v. 第一款 l案例事實 ............................................................... 52 ni C. hengchi U. 第二款 判決見解 ............................................................... 53 第三款 分析檢討 ............................................................... 54 第四項 小結 .............................................................................. 54 第二節 資訊提供義務之判斷標準 .................................................. 55 第一項 對加盟者締約決定之影響 .......................................... 56 第一款 責任成立之因果關係 ........................................... 56 第二款 劃定範圍之標準 ................................................... 58 第三款 分析檢討 ............................................................... 64 II.

(6) 第二項 加盟業主勸誘行為之評價 .......................................... 65 第一款 勸誘行為的容許性 ............................................... 65 第二款 財務性預測資訊的不確定性 ............................... 67 第三款 分析檢討 ............................................................... 70 第三項 加盟者本身經歷條件 .................................................. 71 第一款 經歷條件之內容 ................................................... 71 第二款 分析檢討 ............................................................... 77 第三節 違反之法律效果 .................................................................. 78. 治 政 第一項 損害賠償的範圍 .......................................................... 78 大 立 第一款 加盟金 ................................................................... 79 ‧ 國. 學. 第二款 事前準備費用 ....................................................... 80. ‧. 第三款 營業期間相關支出 ............................................... 82. 第四款 營業損失 ............................................................... 83. y. Nat. io. sit. 第二項 加盟業主之返還請求 .................................................. 85. n. al. er. 第三項 分析檢討 ...................................................................... 88. C. i n U. v. hen hi 第四節 小結 ...................................................................................... 88 gc. 第四章 日本法之發展 ............................................................................... 91 第一節 資訊提供義務之建構 .......................................................... 91 第一項 加盟契約關連法制度及自主規制 .............................. 91 第二項 締約階段資訊提供義務之法律依據 .......................... 94 第一款 判例法理 ............................................................... 94 第二款 學說見解 ............................................................... 96. III.

(7) 第二節 資訊提供義務之範圍 ........................................................ 100 第一項 概說 ............................................................................ 100 第二項 財務性預測資訊 ........................................................ 101 第一款 肯定說 ................................................................. 102 第二款 否定說 ................................................................. 104 第三款 其他見解 ............................................................. 106 第四款 小結 ..................................................................... 106 第三項 財務性預測以外資訊之提供 .................................... 107. 政 治 大. 第一款 實務見解 ............................................................. 107. 立. 第二款 學說狀況 ............................................................. 109. ‧ 國. 學. 第三款 契約性質之影響 ................................................. 110. ‧. 第三節 財務性預測資訊之判斷標準 ............................................ 118. sit. y. Nat. 第一項 概說 ............................................................................ 118. er. io. 第二項 財務性預測資訊的合理性 ........................................ 119. n. 第一款a 財務性預測與實際收益之偏離 v ......................... 119. i l C n hengchi U 第二款 預測手法與具體適用 ......................................... 121 第三款 分析檢討 ............................................................. 124 第三項 加盟者經歷條件 ........................................................ 126 第一款 實務見解之發展 ................................................. 127 第二款 分析檢討 ............................................................. 128 第四節 違反之法律效果 ................................................................ 130 第一項 損害賠償的範圍 ........................................................ 131 第一款 具體損害項目 ..................................................... 131 IV.

(8) 第二款 案例分類基準 ..................................................... 132 第三款 實務近期動向 ..................................................... 135 第四款 小結 ..................................................................... 136 第二項 與有過失 .................................................................... 137 第一款 肯定理由與適用比例 ......................................... 137 第二款 考量要素 ............................................................. 138 第五節 小結 .................................................................................... 141 第五章 運用於我國法之省思 .................................................................. 144. 政 治 大 第一節 資訊提供義務的範圍 ........................................................ 144 立. ‧ 國. 學. 第一項 明文規範與資訊提供義務的關係 ............................ 144. ‧. 第二項 契約內容與資訊提供義務 ........................................ 145 第一款 當事人意思表示與資訊提供義務 ..................... 145. y. Nat. er. io. sit. 第二款 締約前後義務內容的延續 ................................. 147. 第二節 判斷標準與法律效果的檢討 ............................................ 149 a. n. iv l C n hengchi U 判斷標準的提出 ........................................................ 149. 第一項. 第一款 以財務性預測資訊的評價為例 ......................... 149 第二款 加盟者經歷條件之要件階層 ............................. 156 第二項 法律效果 .................................................................... 159 第一款 損害賠償的範圍 ................................................. 159 第二款 與有過失的適用 ................................................. 163 第三節 民事賠償責任的再建構 .................................................... 166 第一項 責任根據 .................................................................... 166 V.

(9) 第一款 立論方向 ............................................................. 166 第二款 分析檢討 ............................................................. 167 第二項 請求權基礎的選擇 .................................................... 168 第三項 法律效果 .................................................................... 171 第四節 小結 .................................................................................... 174 第六章 結論 ............................................................................................ 176 參考文獻.................................................................................................. 18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i n U. v.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第一項. 加盟的意義. 所謂「加盟」,於我國法上其實並無明確定義。學者有謂加盟契約係 指企業經營者為經營加盟事業,由一方(加盟業主 Franchisor)與他方 (加盟者 Franchisee)以契約約定,於加盟期間,加盟業主將加盟包裹, 如商名、商標、服務標章、專業技術等受保護的權利授權加盟者使用,. 政 治 大. 並對加盟者的企業經營有指導、控制的權利,協助、訓練的義務;加盟. 立. 者則應投入資金,並就其加盟或自加盟業主取得之商品、服務,提供勞. ‧ 國. 學. 務或支付一定對價之垂直合作的繼續性債之關係1。因此,加盟契約的重 點有二,一為強調系統外觀一致性及營業規格之標準化,故加盟業主對. ‧. 加盟者之經營有指導控制之權利及協助、訓練之繼續性義務;二是加盟. Nat. al. er. io. 商品販賣或其他事業經營之持續性權利2。. sit. y. 者支付一定對價後取得使用商標、服務標章或專門技術之授權,與進行. n. v i n 又於加盟契約關係中,雙方當事人分別為「加盟業主」及「加盟 Ch engchi U 店」 ,前者指在加盟經營關係中提供商標或經營技術等授權,協助或指導 加盟店經營,並收取加盟店支付對價之事業;後者為指在加盟經營關係 中,使用加盟業主提供之商標或經營技術等,並接受加盟業主協助或指 導,對加盟業主支付一定對價之他事業3。就本文所檢討之資訊提供義 務,責任主體即為前述之「加盟業主」 。另觀察公平交易委員會處分書,. 1. 林美惠,加盟店契約法律問題之研究-以企業規劃(隸屬)加盟為主,月旦法學雜誌,第 6 期,頁 93,1995 年 10 月。 2 向明恩,加盟契約在臺灣司法判決帶來之民事爭議-從加盟契約之目的出發,月旦法學雜 誌,第 238 期,頁 139-140,2015 年 3 月。 3 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加盟業主經營行為案件之處理原則第二點之名詞定義。. 1.

(11) 第一章 緒論. 多稱加盟業主於締約階段之交易相對人為「有意加盟者」。因本文以締約 階段為討論時點,故後續將分別以「加盟業主」及「加盟者」稱呼締約 階段雙方當事人,以求用語統一。 其次,加盟類型方面,由於雙方可自由約定內容,各類型或互有重疊 之處,但自加盟業主對加盟者間之控制力面向觀察,由強至弱,大略可 分為委託加盟、特許加盟及自願加盟等三種。 委託加盟指由加盟業主百分之百獨立投資、設立加盟店,且由加盟業 主與加盟者締結契約,委託加盟者經營該加盟店,而經營該加盟店所需. 治 政 人員原則由加盟者負責;特許加盟指加盟店設立所需資金、所需人員大 大 立 部分(或全部)由加盟店負責,加盟店須與加盟業主締結契約,繳交權 ‧ 國. 學. 利金、保證金而取得授權,且依規定使用商標、商品、服務及經營模式. ‧. (經營技術),行使專業分工、集中管理經營該分店。利潤多由加盟業主 與加盟店依比例共享;自願加盟則是已存在之零售店自願加入加盟體. y. Nat. io. sit. 系,與加盟業主簽訂加盟契約,繳交加盟金及權利金等以能夠取得使用. er. 該加盟體系之商標,並由加盟業主提供 KNOW-HOW、開店協助、促銷企. n. a. iv. l C 4 劃、或後勤支援,利潤由加盟店自享 。我國學說多將重點置於特許加盟 n. hengchi U. 類型,本文以下所稱「加盟」,主要亦是指特許加盟之情形。 第二項. 資訊提供對加盟契約之影響. 加盟此一商業模式於我國相當興盛,舉凡食衣住行等各行業皆常運用 之。藉由締結加盟關係,加盟業主可拓展其品牌市占率並增加企業收 益;加盟者則得在不具備特定專業或經驗的狀態下,一圓個人創業的夢 想。然在看似雙贏的局面下,所衍生的法律糾紛亦不在少數,如廣告不. 4. 劉姿汝,加盟契約與公平交易法,法令月刊,第 57 卷第 7 期,頁 5,2006 年 7 月。. 2.

(12) 第一章 緒論. 實、未提供重要資訊、商標變更爭議、經營相關限制、退出加盟體系後 之清算及競業禁止、加盟業主就加盟者對第三人侵權行為是否負責等。 其中,加盟業主之資訊提供相關問題尤為顯著,依據行政院公平交易委 員會之行政決定查詢系統,就加盟業主未於締結加盟經營關係前對加盟 者充分且完整揭露加盟資訊之處分,單於 2016 年 1 到 5 月間即已有四件 5. ,知名加盟連鎖品牌未提供資訊的情況亦時有所聞6。 這是因為加盟契約之內容,涉及雙方當事人間錯綜複雜的權利義務關. 係,需花費相當時間、精力,才能了解。若加盟者於締約階段無法充分. 政 治 大. 獲得相關資訊,將對加盟契約有不合理的期待或簽訂不能滿足其需求之. 立. 加盟契約,致使紛爭頻傳。再者,參與加盟需先投入高額的資本,加上. ‧ 國. 學. 長期性的契約關係,會產生「鎖住」(Lock-in)現象,從而對加盟者有較 高的資訊保護需求7,又加盟契約內容係由加盟業主所規畫設計,加盟業. ‧. 主相對於加盟者自然就契約內容更加了解,雙方當事人間係處於資訊不. Nat. er. io. 盟之目的,而減損加盟制度存在之意義。. sit. y. 對等的狀態,此種狀況的存續,除造成紛爭外,亦令加盟者無法達其加. n. a. iv. l C 有鑒於此,主管機關訂有行政管理規範,要求加盟業主應揭露特定資 n. hengchi U. 訊予加盟者8。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中,亦曾見連鎖加盟事業管理法草案 9. 。透過國家管制,雖得收預防爭議與杜絕糾紛之效,惟資訊揭露規範仍. 5. 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之行政決定查詢系統: http://www.ftc.gov.tw/internet/main/decision/decisionList.aspx(最後查詢日:2016 年 5 月 9 日) 。 6 如萊爾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於招募加盟過程中,因未充分揭露加盟資訊,而被行政院公平交 易委員會處新台幣 50 萬元罰鍰,成為首度因未提供加盟資訊而被開罰的超商業者。詳見公平交 易委員會處分書公處字第 103101 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104 年度訴字第 421 號。 7 楊宏暉,從民法與公平交易法的規範面向論述締約前資訊揭露義務--兼論丹堤咖啡加盟案,公 平交易季刊第 21 卷 3 期,頁 3,2013 年 7 月。 8 詳見第 2 章說明。 9 立法院第 8 屆第 8 會期第 4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 1375 號委員提案第 17997 號, 2015 年 9 月 30 日印發。. 3.

(13) 第一章 緒論. 有其極限,難以一體適用於民事契約責任領域10。實務上即曾見行政訴訟 與民事訴訟針對同一案例事實,於法律適用上結果相異之情形。為區辨 行政責任與民事責任,本文以下稱關連行政規制為「資訊揭露規範」 ,所 定義務為「資訊揭露義務」,此義務的違反效果為行政裁罰;另一方面, 與民事損害賠償責任有關者,則稱為「資訊提供義務」 ,違反此義務將會 影響個案救濟。 前述兩者乃分別自立法論及解釋論的不同面向著手,以期解決加盟契 約相關爭議。如此以觀,就締約階段加盟契約資訊內容的政策規範方. 政 治 大. 向,得透過事前的資訊揭露規範,以及事後賦予法院個案介入衡平的權. 立. 利,雙頭並進。然而,我國目前的研究多限於前者,亦即參照比較法上. ‧ 國. 學. 明示的資訊揭露規範,試圖明定應提供的資訊內容。惟對加盟契約當事 人而言,相較立法論,法院會如何判斷相關民事損害賠償責任,方為影. ‧. 響最鉅所在,故仍有探討解釋論之必要。. y. Nat. io. sit. 又仔細觀察我國法院對資訊提供義務之判斷,除有資訊揭露規範於民. er. 事契約責任領域應如何認定之問題外,就構成要件之適用亦非無疑義。. n. a. iv. l C 例如在加盟業主提供不實資訊時,認為義務違反需限於加盟業主曾為業 n. hengchi U. 績保證者11、加盟者本身的經歷條件得輕易阻斷因果關係12等,此等適用 方式皆會嚴重影響加盟者主張損害賠償的可能。職是,本文嘗試從法律 解釋角度切入,並將重點置於資訊提供義務,檢視其論理基礎、法律依. 10. 相同疑問可見向明恩,加盟契約在台灣司法判決帶來之民事爭議-從加盟契約之目的出發, 月旦法學雜誌第 238 期,頁 133,2015 年 3 月。 11 如臺灣高等法院 101 年度上易字號第 161 號判決〔美而美案〕及桃園地方法院 101 年度訴字 第 120 號判決〔復興空廚案〕等,相關背景事實與法院見解,詳參第三章第二節第二項第一款 勸誘行為的容許性。 12 如臺灣高等法院 101 年上易字 976 號判決〔商品績大江案〕、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01 年 度重上字第 128 號判決〔鮮芋仙案〕及臺中地方法院 102 年訴字 435 號判決〔白面東楊桃汁 案〕等,相關背景事實與法院見解,詳參第三章第二節第三項第一款經歷條件之內容。. 4.

(14) 第一章 緒論. 據、具體內容與法律責任,以期提出個案判斷上可資參考的標準。.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一項. 研究範圍. 為完善對個案當事人之保護,本文的研究課題聚焦於解釋論之資訊提 供義務,並將範圍限縮在違反時的民事損害賠償責任上。就民事損害賠 償責任的成立,觀察實務見解,主要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直接判斷加盟 業主違反行為是否成立損害賠償責任者;與透過資訊揭露規範,間接檢. 政 治 大 一為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賠償責任的關連;第二則是進一步探究加盟業 立. 討加盟業主有無賠償責任者13。因此,自內容而言,本文的研究範圍,第. ‧ 國. 學. 主各違反行為,於民事法領域之具體適用問題。. ‧. 首先,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賠償責任方面,縱然資訊揭露規範之判斷 難以直接適用於資訊提供義務,但兩者仍有互相影響的可能。判決時應. y. Nat. io. sit. 需同時考量資訊揭露規範與民法規範之差異。究應擴張適用資訊揭露相. er. 關判斷,或者限縮解釋之,不無疑義。除將資訊揭露規範之違反,直接. n. a. v. l C 反應於民事損害賠償責任外,資訊揭露規範的內容,亦有可能左右資訊 ni. hengchi U. 提供義務的建構。如其得否為責任根據、是否應以規範所定應揭露內容 劃定資訊提供義務之範圍等。又資訊揭露規範與民法一般規定有何關 係,違反其一有無可能連動他方,亦應有檢討實益。 其次,若將視點轉向個案違反行為的直接適用上,則會發現判決多未 從民法觀點說明闡釋資訊提供義務,而有完全委由資訊揭露規範處理的 傾向,致生保護不足的情況。又因實務向來是以民法第 92 條為請求權基 13. 如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101 年度上易字第 263 號判決〔YES5TV 案〕、最高法院 103 年台上 字 54 號判決〔丹堤咖啡案〕等,相關背景事實與法院見解,詳參第二章第一節第二項第二款民 法第 184 條 2 項之適用。. 5.

(15) 第一章 緒論. 礎,適用上往往受制於本條的主觀要件,而難以成立損害賠償責任。然 而,加盟契約的資訊提供義務,並非完全等同於傳統詐欺請求權的規範 客體,若反被其構成要件所囿限,是否有所不妥。基此,應對我國對資 訊提供義務本身為全面檢討。諸如建構基礎、內容範圍以及法律效果 等。本文後續將整理現行實務之累積,檢討相關操作及判斷標準有無修 正之可能,以填補現行法不足之處。 另一方面,加盟業主的行為態樣部分,除未提供資訊行為外,若加盟 業主於招募加盟時,提供不實資訊,亦可能違反資訊提供義務。因此,. 政 治 大. 本文在討論資訊提供義務時,會將資訊提供義務區分為積極的資訊提供. 立. 義務及消極的資訊提供義務。前者係指加盟業主應提供特定資訊之義. ‧ 國. 學. 務;後者則為加盟業主就其提供之資訊,應確保其真實性之義務。就後 者而言,依加盟業主所提供之資訊可否被驗證,即該資訊屬對過去事實. ‧. 的陳述或對未來願景的描述,又可被區分為不實的事實聲稱或缺乏客觀. Nat. sit. y. 基礎的預測。其中,關於加盟店將來營業額等財務性預測資訊,實務多. er. io. 認其不確定性過高,且加盟業主未明確向加盟者保證預測內容必定會發. n. a 生,難以成立民事責任。有鑑於此類提供財務性預測資訊之行為態樣, iv l C n U h engchi 在現行法體系下,難透過單一請求權基礎加以相繩,故本文後續選擇判 決時,不會限定於特定請求權基礎,而是本於加盟業主違反的行為態 樣,決定是否納入檢討範圍內,以便能更全面地觀察相關紛爭。 第二項. 研究方法. 第一款. 文獻分析. 由於我國文獻向來著重於資訊揭露規範之研究,少注目個案操作面上. 6.

(16) 第一章 緒論. 有無需要改進之處14,故本文就我國法部分將採取以實務見解為主,並輔 以學說之方式,合先敘明。惟就資訊揭露規範對民事責任的影響,則會 從學說見解出發,針對公平交易法觀點之損害賠償請求權,整理相關期 刊文獻、教科書看法,分析檢討其有無適用於加盟契約之可能。並參酌 學說對資訊揭露規範於實務判斷標準之爭議,進一步探討其與民事賠償 責任的關連。 此外,因日本法之揭露規範亦無法直接連結至民事損害賠償責任,需 另行於民法領域為判斷。又其民法體系與我國有一定相似度,且就締約. 政 治 大. 上過失制度的適用,同有爭議,故學說對資訊提供義務相關實務見解的. 立. 評析,應有助於我國法解釋論之建構。職是,本文將以日本學者所著相. ‧ 國. 案例研究. ‧. 第二款. 學. 關專題論文為主要參考文獻。. sit. y. Nat. 關於加盟業主應如何就其違反資訊提供義務之行為,負擔損害賠償責. er. io. 任,本文將收集我國法院案例,歸納出現行實務的運作模式。並以「請. n. 求權基礎的構成」、「資訊提供義務之判斷標準」及「違反的之法律效 a v. i l C n hengchi U 果」三層次,提示相關判決見解,觀察法院判斷是否違反義務的論述過 程及適用疑義。 其次,本文亦會以前述架構介紹日本實務案例,裨利兩相對照參考。 尤其在責任成立的判斷標準部分,希望能藉由凸顯兩國司法實務之差 異,激發不同的思考火花。. 14. 例如楊宏暉,加盟業主先契約資訊揭露義務之建構,政大法學評論第 144 期,頁 227-314, 2016 年 3 月;尤薏菁,加盟契約資訊揭露義務之解釋論與立法論,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一般 生組碩士論文,2017 年 1 月;林欣儀,公平交易法下加盟資訊揭露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 學系碩士論文,2015 年 9 月;洪晨育,加盟店契約之研究-以資訊揭露及控制條款為中心,國 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2013 年 6 月等。. 7.

(17) 第一章 緒論. 第三款. 章節安排. 本論文一共分為六章,分別是「緒論」 、 「資訊揭露規範之民事責 任」 、 「加盟契約資訊提供義務」 、 「日本法之發展」、 「運用於我國法之省 思」以及「結論」。整體而言,是依循提出實務運作問題,而後參酌日本 法見解,反思有無適用於我國法上可能之脈絡,以期能加強對加盟者的 保障。 有鑑於資訊提供義務的違反態樣包含未提供資訊行為及提供不實資訊 行為,故章節安排上亦有必要因應不同類型加以檢討。配合實務對兩種. 治 政 類型對應方式之不同,本文亦區分為兩個章節分別檢討現行規範下的運 大 立 作問題。首先,針對未提供資訊行為類型,由於實務多以公平交易法上 ‧ 國. 學. 規範及民法第 184 條第 2 項相繩,故本文在第二章「資訊揭露規範之民. ‧. 事責任」,將聚焦於資訊揭露規範,檢視其對未提供資訊行為之損害賠償 責任的影響。又因此時對加盟者保護不足之處,仍有回歸適用民法上資. y. Nat. io. sit. 訊提供義務的必要,故第三章「加盟契約資訊提供義務」則除未提供資. er. 訊行為外,並同時納入提供不實資訊行為之法院判決,分就資訊提供義. n. a. iv. l C 務之根據、範圍、違反義務之要件及其效果等為逐項檢討。在對現行實 n. hengchi U. 務見解有一定掌握後,第四章「日本法之發展」從比較法觀點,介紹日 本法目前為止累積的論述成果。第五章「運用於我國法之省思」 ,則嘗試 藉由日本學說、實務的啟發,修正法院相關判斷標準,盼能達成個案調 整當事人間不對等地位之目的。同時指出現行法體系下,為填補現行實 務漏洞,可能的解決方式。最終,第六章「結論」則整合本論文就加盟 契約資訊提供義務的檢討重點,並歸納本文見解作結。. 8.

(18)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本章主要聚焦於加盟契約的資訊揭露規範,討論加盟業主就其未提供 行為應負擔何種民事賠償責任,並說明實務相關紛爭態樣。因此時的民 事賠償責任同時橫跨公平交易法及民法領域,判斷上不免需同時考量。 又行政規範有其公益目的,與強調個人權益保護的民法規範有所不同, 更加深兩者整合的困難性。職是,為釐清加盟契約資訊揭露規範於民事 賠償責任之定位,第一節將介紹現行法上特別規範,說明相關行政管制 方式,及違反之法律效果等。第二節則本於前述法律效果,探討加盟業. 政 治 大. 主違反特別規範之未提供資訊行為,應如何連結至民事賠償責任。. 立. ‧ 國. 概說. ‧. 第一項. 學. 第一節 資訊揭露規範. sit. y. Nat. 我國目前雖未有直接規範連鎖加盟事業的法令,但為維護連鎖加盟交 易秩序,確保加盟事業自由與公平競爭,有效處理加盟業主經營加盟業. er. io. n. 務行為涉及違反公平交易法(以下簡稱「公平法」 )規定案件,公平會廣 a v. i l C n 邀相關政府部門、加盟業者、業界團體及學者專家參加公聽會,以蒐集 hengchi U. 各方意見,並在歷經數次會議及相關程序後1,最終於 1999 年通過「公平 交易委員會對加盟業主資訊揭露之規範」。然隨著加盟產業的發展,加盟 業主與加盟店間之交易行為涉及限制競爭與不公平競爭的爭議日益增 加,故 2010 年時,上開處理原則被擴充修訂為「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加 盟業主經營行為之規範說明」,除涵蓋締約前的資訊揭露規範外,規範內 容亦及於加盟業主濫用相對優勢之垂直交易限制行為。其後屢經更名修. 1. 詳細規範研擬作業過程可參林金郎,競爭法對加盟業主資訊揭露之規範,公平交易季刊,第 8 卷第 1 期,頁 163-164,2000 年 1 月。. 9.

(19)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正,復於 2015 年改訂為「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加盟業主經營行為案件之 處理原則」(以下簡稱「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 ,就加盟關係中可能發生 之限制競爭或妨礙公平競爭之行為予以分析、彙整,並為相關說明。 另關於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之規範性質,則可從其違反之法律效果, 即公平法第 25 條2加以觀察,因法條屬抽象概括性規定,較欠缺明確性及 可預測性,故公平會於實務解釋運用上須透過更明確之處理原則或說明 等,進而可知此類處理原則或說明應屬「解釋性行政規則」3,具有具體化 公平會執法標準及提升法規遵循可預期性之功能。為明瞭公平會加盟處. 政 治 大. 理原則之效果及其影響,介紹相關內容如後。. 立. 第一款. 應揭露資訊內容. ‧. ‧ 國. 規範內容說明. 學. 第二項. 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第 3 點明文規範加盟業主原則上應於締結加盟經. y. Nat. er. io. 下 9 款資訊內容:. sit. 營關係或預備加盟經營關係4之十日前或個案認定合理期間,書面提供以. al. n. v i n Ch 開始營運前之各項費用:如加盟金、教育訓練費、購買商品、原 engchi U. (一). 物料、資本設備、裝潢工程等,支付予加盟業主或其指定之人之相關. 2. 公平法第 25 條:「除本法另有規定者外,事業亦不得為其他足以影響交易秩序之欺罔或顯失 公平之行為。」依立法說明,本條為不公平競爭行為之概括性規定,因不公平競爭行為之態樣 繁多,無法一一列舉,故訂有此條,以免百密一疏,予不法者可乘之機。同時,為使第 25 條之 適用具體明確化,並訂有「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公平交易法第二十五條案件之處理原則」為參考 依據。 3 行政程序法第 159 條第 2 項第 2 款規定行政規則包括「為協助下級機關或屬官統一解釋法 令、認定事實、及行使裁量權,而訂頒之解釋性規定及裁量基準。」 4 依據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第 2 點(四) ,係指「加盟業主與交易相對人於締結加盟經營關係 前,由交易相對人支付一定費用,並簽訂草約、預約單、意向書等加盟相關文件,且約定如退 出將沒收已繳費用或負賠償責任之關係。」公平會為免部分加盟業主透過此類預備加盟經營關 係,使有意加盟者不得不履行後續加盟契約之簽訂,而影響交易自由與評估交易決定,故擴大 資訊提供時點範圍,將預備加盟經營關係之情形亦一併納入。. 10.

(20)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費用,其金額或預估金額。 (二) 加盟營運期間之各項費用:如權利金之計收方式,及經營指導、 行銷推廣、購買商品或原物料等,應支付予加盟業主或其指定之人之 費用,其金額或預估金額。 (三) 授權加盟店使用商標權、專利權及著作權等智慧財產權之權利內 容、有效期限,及其使用範圍與各項限制條件。 (四) 經營協助及訓練指導之內容與方式。. 政 治 大. (五) 加盟店所在營業區域設置同一加盟體系之經營方案或預定計畫。. 立. ‧ 國. 學. (六) 所有縣(市)同一加盟體系之數目、營業地址及上一年度解除、 終止契約比率之統計資料。. ‧. (七) 加盟契約存續期間,對於加盟經營關係之限制,例如:. sit. y. Nat. io. al. n. 牌及規格。. er. 1. 商品或原物料須向加盟業主或其指定之人購買、須購買指定之品. i n U. Ch. v. engchi 2. 商品或原物料每次應訂購之項目及最低數量。 3. 資本設備須向加盟業主或其指定之人購買、須購買指定之規格。 4. 裝潢工程須由加盟業主指定之承攬施工者定作、須定作指定之規 格。 5. 其他加盟經營關係之限制事項。 (八) 加盟契約變更、終止及解除之條件及處理方式。 (九) 如有預估營業額或預估收益等財務預測資訊,其計算方式或現存 11.

(21)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加盟店經營實績之佐證。 觀察上述應揭露資訊內容,可以發現其表徵出加盟契約之繼續性契約 特性,即加盟者在加盟初期即需先投入高額的資本,加盟者進入加盟體 系後,長期且持續的交易關係會令加盟者產生「鎖住」 (Lock-in)現象, 而與加盟業主形成經濟依賴關係,所以除了開始營運前之各項費用外, 加盟營運期間之各項費用也是加盟者的關切重點。且加盟業主為追求在 該品牌下各加盟者所販售商品的品質、口感等特徵一致,以利一般消費 者享受到理想的服務,往往會對加盟者加以拘束,甚至可能利用本身經. 政 治 大. 濟地位,影響加盟者之營運上自主性,迫其接受不合理且不利益之交易. 立. 條件(如限制原料來源、價格等) 。便利商店常見的進貨條款即為適例,. ‧ 國. 學. 當加盟業主要求進貨量過高,加盟者無法全部售出時,報廢損失卻需由 加盟者自行負擔。其他像是加盟者不堪負荷欲退出加盟關係時,可能需. ‧. 支付高額違約金或有不當的事由限制及競業禁止條款等。故於加盟契約. Nat. sit er. io. 亦有必要揭露。. y. 存續期間,加盟業主就各種經營限制、加盟契約變更事項等相關資訊,. n. a. iv. l C 換言之,如同最初的立法理由所謂: 「…一般加盟業主相較於個別加 n. hengchi U. 盟店而言,擁有相對強勢之經濟地位,加盟店對加盟體系相關資訊之取 得,亦處於相對劣勢地位,倘加盟者於進入加盟關係前未能充分瞭解或 評估加盟雙方之權利義務及其經營風險,對加盟者顯失公平,且足以影 響加盟事業之交易秩序…」5,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的規範出發點,與其 說是要衡平當事人間資訊上落差的情況,毋寧說重點在於避免後續加盟 業主「濫用市場相對優勢地位6」 ,從事不公平行為,對加盟店榨取利益, 5. 林金郎,同註 1,頁 164。 「濫用市場相對優勢地位」依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公平交易法第二十五條案件之處理原則第 7 點(三)之規範,係指「具相對市場力或市場資訊優勢地位之事業,利用交易相對人(事業 或消費者)之資訊不對等或其他交易上相對弱勢地位,從事不公平交易之行為。」. 6. 12.

(22)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故導出在進入加盟關係前,加盟業主須揭露相關資訊,使加盟者於締結 加盟契約前即對契約內容、效力等具有相當的理解。 又,上述資訊揭露事項中,除第 9 款外,加盟業主於招攬加盟時,就 其餘 8 款所列資訊皆應無條件揭露。第 9 款財務預測資訊之計算方式、 或現存加盟店經營實績之佐證,則係本於加盟業主自主揭露相關財務性 預測資訊時,方有必要揭露。蓋對加盟者而言,加盟契約最重要之目的 即為獲利。財務性預測資訊乃評估是否加盟的關鍵因素,故加盟業主常 主動提供之。過往實務上即曾見加盟業主宣稱參與加盟體系後,可獲取. 政 治 大. 高額營收利潤之情形。如於加盟廣告宣稱「平均月營業額分別都維持在. 立. $100~160 萬元左右」7、或在其加盟辦法利潤評估項目宣稱「淨利率約. ‧ 國. 學. 20~35%」、「預估回收期 6 至 15 個月」8等,但卻無法提出客觀統計數 字,而被公平會認定違反公平法第 21 條9不實廣告規範。為杜絕此等違反. ‧. 行為,後將財務性預測資訊亦納入應揭露資訊事項中。惟財務性預測資. Nat. sit. y. 訊有其不確定性,不宜直接列為應無條件揭露之情形,故公平會加盟處. n. al. er. io. 理原則於 2015 年修訂時,係採附條件之方式新增第 9 款。 第二款. 法律效果. Ch. engchi. i n U. v. 法律效果上,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第 6 點指出,若加盟業主未於期限 內揭露資訊予有意加盟者而違反前述第 3 點規定,且足以影響交易秩序 者,將構成公平法第 25 條所謂事業不得為足以影響交易秩序之顯失公平 之行為,公平會得依同法第 42 條10限期令停止、改正其行為或採取必要 7. 公平交易委員會處分書公處字第 103093 號。 公平交易委員會處分書公處字第 099031 號。 9 依現行法應為第 21 條第 4 項準用第 1 項,內容分別如下: 「事業不得在商品或廣告上,或以其他使公眾得知之方法,對於與商品相關而足以影響交易決 定之事項,為虛偽不實或引人錯誤之表示或表徵。」 (第 1 項) 「前三項規定,於事業之服務準用之。」(第 4 項) 10 公平法第 42 條:「主管機關對於違反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三條至第二十五條規定之事業,得 8. 13.

(23)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更正措施,並得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二千五百萬元以下罰鍰等。至於是 否足以影響交易秩序,則參酌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公平交易法第二十五 條案件之處理原則(以下簡稱「公平法第 25 條處理原則」 )第 5 點11加以 認定。 透過前述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此等國家管制方式處理加盟相關事宜, 毋庸置疑得收預防爭議與杜絕糾紛之效。惟公平法所規範者仍側重於公 領域,違反之直接法律效果亦多為對加盟業主課處罰鍰,就當事人間之 權利義務關係,如損害賠償等仍需回歸私法關係加以解決,然公平會或. 政 治 大. 行政法院就公平交易法上之判斷得否一體適用於民事責任領域,不無疑. 立. 問。實務上即曾見行政訴訟與民事訴訟針對同一案例事實,於法律適用. ‧ 國. 學. 上結果相異之情形。因此,前述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與民事賠償責任 間有何連動關係,應值深究。. ‧ sit. y. Nat. 第二節 民事責任之連結. a. er. io. 關於違反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與民事責任之連結,可以區分為公平法. n. iv 本身所設置的民事責任,與對應至民事法時之責任,前者是違反公平法 l. n U engchi 的法律效果,被害人得直接依照公平法規範為主張;後者重點則為違反. Ch. 公平法之行為於民事法上影響,涉及民事法範疇裡如何評價公平會加盟. 限期令停止、改正其行為或採取必要更正措施,並得處新臺幣五萬元以上二千五百萬元以下罰 鍰;屆期仍不停止、改正其行為或未採取必要更正措施者,得繼續限期令停止、改正其行為或 採取必要更正措施,並按次處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五千萬元以下罰鍰,至停止、改正其行為或採 取必要更正措施為止。」 11 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公平交易法第二十五條案件之處理原則第 5 點(判斷足以影響交易秩序 應考量事項): 「本條所稱交易秩序係指符合善良風俗之社會倫理及效能競爭之商業競爭倫理之 交易行為,其具體內涵則為符合社會倫理及自由、公平競爭精神賴以維繫之交易秩序。判斷 『足以影響交易秩序』時,應考量是否足以影響整體交易秩序(諸如:受害人數之多寡、造成 損害之量及程度、是否會對其他事業產生警惕效果及是否為針對特定團體或組群所為之欺罔或 顯失公平行為等事項)或有影響將來潛在多數受害人效果之案件,且不以其對交易秩序已實際 產生影響者為限,始有本條之適用。至單一個別非經常性之交易糾紛,則應尋求民事救濟,而 不適用本條之規定。」. 14.

(24)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處理原則,而非對加盟業主之未揭露資訊行為的直接判斷,並帶有透過 民事救濟途徑來協助公平法運用之色彩12。以下將依此分類加以論述。 第一項. 公平法上損害賠償請求權. 第一款. 概說. 公平法第五章「損害賠償」一章,包含第 29 條13「除去侵害與防止 侵害請求權」及第 30 條14「一般損害賠償請求權」。因公平會加盟處理原 則中所處理者為加盟業主未揭露資訊之不行為,與主要規制加害人違反. 政 治 大 30 條「一般損害賠償請求權」之規定。至於第 31 條 立. 行為之「除去侵害與防止侵害請求權」較為無涉,故本文將直接探討第 15. 之懲罰性賠償規. ‧ 國. 學. 定,另有其美國法上依據及原理原則,本文不予討論。. ‧. 公平法第 30 條損害賠償請求權之構成要件,可分為賠償義務人(事 業) 、侵害行為、權益侵害、受有損害、請求權人範圍、因果關係、不法. y. Nat. io. sit. 性、故意或過失之主觀要件等項目,與民法上侵權行為規定有諸多相似. er. 之處,概念原理亦得互相通用。惟公平法屬管理型法律,具有政策導向. n. a. v. l C 之特徵,重點仍在於維護市場機能及競爭秩序等公益,保護被害人「私 ni. hengchi U. 益」僅為兼及。且係為藉助私人之力落實公平法的執行,以嚇阻將來之 違法行為,與民法侵權行為純為填補被害人損失的情形仍有所差異。從 而,在本條特定要件之解釋適用上,應考量公平法立法目的,不能僅完. 12. 劉姿汝,違反公平交易法行為之私法效力,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 22 期,頁 97,2007 年 5 月。 13 公平法第 29 條:「 事業違反本法之規定,致侵害他人權益者,被害人得請求除去之;有侵 害之虞者,並得請求防止之。」 14 公平法第 30 條:「事業違反本法之規定,致侵害他人權益者,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15 公平法第 31 條第 1 項:「法院因前條被害人之請求,如為事業之故意行為,得依侵害情節, 酌定損害額以上之賠償。但不得超過已證明損害額之三倍。」. 15.

(25)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全直接援用民法上損害賠償制度之作法16。 就公平法第 30 條於加盟契約資訊提供義務之適用,係指加盟業主違 反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第 3 點之不作為,造成加盟者受有損害之情況。 判斷時之問題點為故意或過失之主觀要件、權益侵害及請求權人之範圍 等。因此等要件與民法侵權行為相關規定有所不同,而有必要配合公平 法規範加以調整。 第二款. 要件分析. 政 治 大. 壹、故意或過失之主觀要件. 立. 公平法第 30 條並未規定主觀要件,解釋上有主張過失責任者,亦有. ‧ 國. 學. 強調無過失責任之見解,因此,適用於加盟契約資訊提供義務時,應採. ‧. 何者,並非毫無疑義。. sit. y. Nat. 一、過失責任說. a. er. io. 有學者以為公平法所保護者乃交易秩序,故違反時僅扭曲交易秩序,. n. iv 相對一般損害賠償行為之損害對象多係人格權或財產權等客體而言,其 l. n U engchi 既不生人命、身體傷害、健康受損或財產直接而劇烈之破壞結果,觀念. Ch. 上危險程度較扭曲交易秩序嚴重者都採故意過失責任,舉重以明輕,扭 曲交易秩序之非難基礎,只能回歸民法以故意過失為標準,而就本條主 觀要件採過失責任主義17。 又有認為公平法之損害賠償責任屬侵權行為的理論範疇,因此應適用 民法之歸責要件,如欲採無過失責任者,必須有明文規定始可,不得以 16. 吳秀明,公平交易法民事責任基本問題概說,載:競爭法研究,元照,頁 327-328、361, 2010 年 6 月。 17 曾世雄,違反公平交易法之損害賠償,政大法學評論,第 44 期,頁 355-356,1991 年 12 月。. 16.

(26)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無明文規定須以故意過失為要件作為採無過失責任之理由。但在過失責 任的見解下,如科以受害人必須負有舉證責任,證明加害人有加害之故 意或過失,則恐造成被害人極大之負擔。故解釋上似可採「舉證責任轉 換」制度,就其民事賠償部分推定具有過失18。 同時觀察我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法制,若採取無過失責任者,如消費 者保護法第 7 條第 3 項19、民用航空法第 89 條20、核子損害賠償法第 18 條21等,其於條文設計上原則會予以明確規定或可輕易推知。相較之下, 本條規定雖仍有解釋空間,但於尊重我國法制傳統之前提下,實不宜逕. 政 治 大. 認屬無過失責任;又公平法是限制競爭法與不公平競爭法之揉合,本條. 立. 乃適用於公平法全體案件,應考慮同時適用於兩法域之妥適性,不宜僅. ‧ 國. 學. 適用其一,或以一部代表全部,論者在闡述無過失責任主張時,似有不 當擴大限制競爭法上民事賠償理論涵蓋範圍之傾向,恐有未恰。. ‧. 二、無過失責任說. sit. y. Nat. er. io. 另一方面,同時有見解表示,公平法所規範行為的特色在於行為時經. n. 濟效果(即反競爭效果)之認定,倘其在行為當下無法正確評估該經濟 a v. i l C n hengchi U 效果,何以後續民事賠償責任尚需故意或過失之主觀要件始足;又就公 平法規範行為而言,在很多情況下並非對或錯的問題,而是經濟利益分 配之問題,亦即在一個特定經濟行為發生時,如何去平衡受到影響之人 共同經濟利益平均分攤之問題,所以公平法的損害賠償概念,應以當事. 18. 汪渡村,公平交易法,五南,頁 272-273,2012 年 5 月 5 版。 消費者保護法第 7 條第 3 項: 「企業經營者違反前二項規定,致生損害於消費者或第三人 時,應負連帶賠償責任。但企業經營者能證明其無過失者,法院得減輕其賠償責任。」 20 民用航空法第 89 條: 「航空器失事致人死傷,或毀損他人財物時,不論故意或過失,航空器 所有人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其因不可抗力所生之損害,亦應負責。自航空器上 落下或投下物品,致生損害時,亦同。」 21 核子損害賠償法第 18 條:「核子設施經營者,對於核子損害之發生或擴大,不論有無故意或 過失,均應依本法之規定負賠償責任。但核子事故係直接由於國際武裝衝突、敵對行為、內亂 或重大天然災害所造成者,不在此限。」 19. 17.

(27)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人資源或經濟利益公平分配為出發點,而不應拘束於傳統故意或過失要 件之認定,有必要考慮無過失責任之可行性22。更有學說進一步指出,若 本條主觀要件採過失責任主義,將對被害人之舉證負擔過於苛刻;且若 欲解為推定過失責任,一則欠缺法律明文,二則舉證責任倒置雖屬法院 利益衡量的權能範圍,然我國實務見解向來較為保守,難以期待其為積 極衡量;又公平法之規範意旨為制度性保障交易秩序,要求企業之故意 過失責任,不啻走回民法以個人責任為出發點之歸責模式,顯有不妥; 無過失責任之行政成本等亦較過失責任為低;且從營業競爭活動看來,. 政 治 大 護,是故,應採無過失責任主義為當 。 立. 本於競爭者已投入大量資源所造成之特別脆弱性而需要較高密度的保 23. ‧ 國. 學. 三、適用說明. ‧. 本文認為,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所欲規範行為屬不公平競爭之範疇, 對比限制競爭行為,較強調行為本身的可歸責性,故判斷方式應更偏向. y. Nat. io. sit. 一般民事損害賠償理論之考量要素。況在未提供第 3 點所列加盟資訊的. er. 狀態下,加盟業主並未有行為時無法判斷經濟效果之疑慮。蓋加盟業主. n. a. iv. l C 於締約階段未揭露特定資訊,可能造成的經濟效果即為加盟者在誤認的 n. hengchi U. 前提下進入加盟體系,而令加盟店於加盟契約期間受加盟業者箝制其經 濟活動,此時相關經濟效果非全然不可預測。且加盟業主的違反行為, 實際多可直接認定其主觀上具有故意過失,並無難以推斷之風險。故於 違反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第 3 點而主張適用本條時,採無過失責任之理 由仍有不足。另關於對被害人過苛之質疑,實務亦曾有採取推定過失責. 22. 蔡英文於「公平交易法」學術研討會第六場議題:罰則與民事責任之口頭意見,政大法學評 論,第 44 期,頁 362-363,1991 年 12 月。 23 曾品傑,民法到公平交易法-以損害賠償為中心,公平交易季刊,第 6 卷第 1 期,頁 104105,1998 年 3 月。. 18.

(28)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任者24,未必無法保障被害人之權益。故於法無明文的狀況下,適用於加 盟契約資訊提供義務時,第 30 條的主觀要件不宜逕採無過失責任,仍應 回歸故意過失責任之適用。 貳、權益侵害 公平法第 30 條之保護客體為「權益」 ,應可認包含「權利」與「利 益」 ,異於民法第 184 條第 1 項前段解釋上僅限定於「絕對權」等權利之 情形,對被害人債權上侵害,自然亦在保護之列。蓋於競爭法領域,違 法行為所侵害者,多係經濟上利益,如造成被害人之營業額降低、財產. 治 政 總額減少、競爭機會之喪失、選擇可能或商業利益之流失等 ,且在著重 大 立 維獲客觀的競爭秩序或交易秩序之規範前提下,當事人往往未取得排他 25. ‧ 國. 學. 性的獨占權,係因公平法相關規範係採「禁止規定」之方式賦予事業特. ‧. 定義務,以達到保護當事人一定的經濟或財產上利益之效果。若將此等 特色反應於第 30 條之損害賠償要件上,侵害客體的保護範圍應擴及涵蓋. y. Nat. er. io. sit. 「權利」及「利益」之「權益」26。. n. 就加盟契約資訊提供義務之適用,需探究者為違反公平會加盟處理原 a v. i l C n hengchi U 則第 3 點規範時,何等法益會受到侵害。觀察公平會實務案例,可知加. 盟者簽訂加盟契約後,相關投資費用將成為沉沒成本(sunk cost) ,使其 變更交易對象之可能性降低。即加盟經營關係之締結具排他性,有意加 盟者一旦與被處分人(加盟業主)締約,即有使其他競爭同業喪失締約 機會之虞,產生不公平競爭之效果,足以影響連鎖加盟交易秩序27。如此 24. 如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97 年度訴字第 3903 號判決、98 年度訴字第 293 號民事判決及 100 年度 北簡字第 7903 號等同一加盟業主所涉案件,法院皆認應以推定過失責任為宜。 25 吳秀明,同註 16,頁 332。 26 黃銘傑,公平交易法損害賠償制度之功能與詮釋-以第三十二條第二項規定為中心,載:公 平交易法之理論與實際-不同意見書,新學林,頁 561-562,2002 年 8 月。 27 相同意旨可參公平交易委員會處分書公處字第 105045 號、公處字第 105029 號、公處字第 105001 號等之理由論述。. 19.

(29)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看來,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第 3 點所保障法益主要為交易秩序,目的在 避免其他加盟業者喪失締約機會之不公平競爭。但加盟業主未提供資訊 行為亦同時損及交易相對人,即加盟者之經濟利益,此經濟利益雖同為 公平法第 30 條保護客體之射程所及,惟何人得就該等損害為請求,則尚 有爭議,此將連結至請求權人範圍之問題。 參、請求權人之範圍 一、概說. 政 治 大 造成多數人損害,例如相同或類型行業之競爭者、上下游業者,甚而是 立. 本條保護客體既包含權利與利益,且公平法上單一侵害行為可能同時. ‧ 國. 學. 一般消費者,則是否所有受影響所及之人皆得依本條為主張,即有討論 空間。就此,在放寬保護客體的前提下,若對請求權人之範圍亦未予以. ‧. 限縮,無疑將使行為之事業所負之損害賠償責任有過廣之虞,若因此令. er. io. 響,故仍宜於事理與實務上為適當控制28。. sit. y. Nat. 事業動輒得咎,反將使其經濟活動受不當拘束,而對市場機能有不利影. n. a. v. l C 從而,為免過度擴張請求權人範圍,損害賠償的界線流於漫無邊際, ni. hengchi U. 反侵害事業之行為自由,有必要區分直接損害人與間接損害人,限定於 直接被害人方可主張本條,且應配合公平法及其相關規範之保護意旨, 個別判斷各法規之請求權人範圍,若該法規立法目的僅在維護市場競爭 秩序,而不涉及個人之權利保護者,對個別事業或消費者之保護即屬於 間接保護,此時其縱因違反公平法行為而受有損害,仍無法請求賠償; 反之,如果該法規具有保護個別事業權益之權利保護面向,則受害之事 業,無論是競爭者或上下游業者,也可能因其在個別條文中被承認有直. 28. 吳秀明,同註 16,頁 335。. 20.

(30)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接被害人地位,甚至是消費者亦有可能因公平法第 1 條規範帶有保護消 費者之輔助性立法目的,而被納入請求權人範圍內29。 二、適用說明 (一)規範保護目的與適用矛盾 依據前述說明,雖已就請求權人範圍劃出相對可資依循的標準,惟適 用於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第 3 點時,卻反而暴露出加盟者於定位上的矛 盾。總觀全體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可知其所保障法益為交易秩序。在. 政 治 大 店,在價格、銷售區域、交易對象等方面,大幅限制加盟店的經濟活動 立 締結契約後,是著眼於加盟業主有無利用加盟契約之約束條款箝制加盟. ‧ 國. 學. 決策自由,進而影響市場競爭秩序或競爭效率30。若有限制競爭疑慮時, 加盟店即為加盟業主違反垂直交易限制禁止之直接受害者,而得主張本. ‧. 條之損害賠償;然而在締結契約階段,加盟者與已進入加盟契約關係中. sit. y. Nat. 之加盟店有所不同,加盟者與加盟業主間雖有資訊不對稱之情形,但並. er. io. 未形成經濟上依賴狀態,加盟業主尚無法透過加盟契約加盟店對其依賴. n. 31 關係所形成之相對優勢地位為限制競爭或妨礙公平競爭等濫用行為 ,故 a v. i l C n hengchi U 此時對交易秩序之影響與契約締結後有所不同。由於加盟經營關係之締 結具排他性,若加盟者在欠缺充分資訊時為交易判斷,可能無法選擇最 佳交易對象,使加盟業主其他競爭同業喪失締約機會,造成劣幣驅逐良. 29. 吳秀明,同註 16,頁 337-338。 關於加盟契約約束約款之適法性,從競爭法角度專文檢視者,可參楊宏暉,加盟契約中垂直 限制競爭約款之適法性,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頁 193 以下,2015 年 7 月。 31 根據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第 5 點,濫用行為有: 無正當理由對於不同加盟店之間或同一競爭階層之他事業,就價格、交易條件或交易與否給予 差別待遇。 無正當理由要求加盟店於購買商品時,須同時購買其他商品。 無正當理由強制加盟店採購一定數量之商品、原物料並禁止退貨,而該數量超過加盟店合理營 業天數可銷售之數量或必要之存貨數量。 30. 21.

(31)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幣之結果,而足以影響連鎖加盟交易秩序。 如此看來,直接受害人似為其他競爭同業,加盟者雖為加盟契約之交 易相對人,並當然因締結加盟契約而受有損害,惟其地位為何,是否為 直接受害人,並非無疑。尤其比起加盟業主之下游業者,毋寧說此時加 盟者更近似於消費者地位,係由加盟業主推銷「加盟包裹」此一產品予 加盟者,公平會過往實務上也曾依公平交易法第 21 條規範,就服務之 內容為虛偽不實及引人錯誤之表示,處分加盟業主32,更體現了加盟者與 消費者之類似性,此時加盟者所享有者是否可能亦為反射利益?若為反. 政 治 大. 射利益,則加盟者可能非本條請求權人範圍所及。因此,重點應在於公. 立. (二)是否保護加盟者之意思表示決定自由. 學. ‧ 國. 平會加盟處理原則第 3 點是否同時保護加盟者之意思表示決定自由。. ‧. 1.實務見解. y. Nat. io. sit. 觀察實務見解,應可認有意保護加盟者之意思表示決定自由。首先於. er. 公平會相關處分書中,處分理由有提及加盟業主未提供資訊行為將影響. n. a. v. l C33;再者,判決上更有將執法重點移至加盟業 加盟者作成正確之交易判斷 ni. hengchi U. 主未提供資訊行為本身之「不公平性」者,判斷其是否為「欺罔行為」 或「顯失公平行為」,而有逐漸忽略「競爭」要素的傾向34。可以說背後 隱含保護加盟者意思表示決定自由之意義。 如最高行政法院 100 年度判字第 1456 號判決,在判斷加盟業主未提. 32. 如公平交易委員會處分書公處字第 105005 號、公平交易委員會處分書公處字第 103127 號、 公平交易委員會處分書公處字第 103093 號及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處分書公處字第 100250 號 等案。 33 同註 27。 34 陳志民,競爭法下之「資訊不對等」問題-以「法易通」及「丹堤加盟」案為例之分析架 構,頁 57,公平交易季刊,第 22 卷第 2 期,2014 年 4 月。. 22.

(32)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供資訊而違反加盟處理原則,是否成立公平法第 24 條(現已修改為 25 條,後續就實務相關判斷,將直接代換為新法條號。)時,即對劃分公 平法與民事救濟間之「足以影響交易秩序」此篩選要件為不同解釋,其 指出: 「因加盟經營關係並非單一個別非經常性之關係,被上訴人有復為 相同或類似行為致有影響將來潛在多數受害人之效果,自不能再認被上 訴人之行為屬單一個別非經常性之行為而無公平交易法第 24 條規定之適 用,且不以產生實害為前提,只要該行為實施後,在客觀上構成顯失公 平為已足,亦不問加盟店之檢舉人事前能否自行推估費用或資訊是否屬. 政 治 大 之資訊不對等或其他交易上相對弱勢地位,從事資訊未透明化所造成之 立 公開資訊而得由檢舉人自行搜尋。因此,上訴人以被上訴人利用檢舉人. 顯失公平行為,係高度傷害商業倫理及效能競爭之方式從事交易,合致. ‧ 國. 學. 『足以影響交易秩序』之要件,為足以影響連鎖加盟交易秩序之顯失公. ‧. 平行為,違反公平交易法第 24 條規定,依同法第 41 條前段規定(現已. y. Nat. 修改為第 42 條,後續就實務相關判斷,將直接代換為新法條號。) ,以. er. io. sit. 原處分命被上訴人自該處分書送達之次日起,應立即停止前項行為 ,並 處罰鍰 50 萬元,經核於法並無違誤,訴願決定予以維持,亦無不合。原. al. n. v i n Ch 判決認被上訴人所未揭露者,尚非屬加盟之重要交易資訊,對風險評估 engchi U 之影響不大;智慧財產權之資訊揭露義務不在於擁有資訊優勢地位之被 上訴人,而應由交易相對人(檢舉人)負擔未蒐集該交易資訊之風險與. 不利益;另無其他交易相對人或加盟業主表示受害;以及上訴人對於所 謂資訊不對稱、足以影響交易秩序之認定,有未充分斟酌相關事項之判 斷濫用情事等節,依上開規定及說明,其見解容有未洽。」 由此可見,實務於判斷「足以影響公共秩序」要件時,並不會特別去 考量受害人數多寡及實害大小,主要係關注加盟業主該違反行為內容為 何。這樣的檢討方式,與其說是要保障公平競爭,其實和保護加盟者意 23.

(33)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思表示決定自由間更具關連性。 2.學說見解 針對實務看法,學說上有支持見解認為,因「不公平競爭」行為於規 範基礎上屬「行為不法」類型,違法性係建立在市場競爭相關性上,重 點在於是否因不充足的資訊而重大影響交易相對人的經濟行為,不以交 易相對人受有實害為前提,故不需進行市場結構面分析35。由此看來,加 盟者應可說是加盟業主違反行為之直接被害人。然亦有不同見解表示行 為公平性問題,可委由其他同樣在處理交易關係不對等之其他法規(如. 治 政 民法或消費者保護法)來規範,何需於競爭法中另立條文來管制,顯然 大 立 競爭法在處理這類型案件時,有不同於其他較具「個案」色彩法規在法 ‧ 國. 學. 律構成要件及執法制度設計上之功能,故公權力是否介入仍應取決於市. ‧. 場涉案行為對市場影響程度深淺,若將公平法的「不公平競爭」解讀為 是著重在「行為面不法」,除可能逐漸模糊法規範間界線外,也剝奪了公. y. Nat. io. sit. 平法在法規分工下原可實現之「比較利益」 (Comparative Advantage)36。. n. al. er. 循此脈絡以觀,加盟者此時地位則更近似於間接被害人。 3.分析檢討. Ch. engchi. i n U. v. 綜上,保護個人之意思表示決定雖為競爭自由的基礎,亦為公平法之 最終目的,惟公平法所重視者並非個人權利利益,而係維護整體交易市 場競爭秩序,判斷上並以一般多數人的立場為指導標準。在此價值判斷 下,公平法與民法之適用雖不需涇渭分明,但是否即能全然模糊其最重 要之界線,應採否定見解。故原則上仍宜認為加盟者所受保護實為反射. 35. 楊宏暉,從民法與公平交易法的規範面向論述締約前資訊揭露義務-兼論丹堤咖啡加盟案, 公平交易季刊,第 21 卷第 3 期,頁 34-36,2013 年 7 月。 36 陳志民,同註 34,頁 57。. 24.

(34)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利益,僅於詐欺且有多數人受害而影響競爭秩序時,方有適用。 同時,前述是否需考慮競爭要素之問題,也顯現出加盟業主未提供資 訊行為,與公益較無關連的特性。尤其比起獨占、結合及聯合行為等限 制競爭行為,較無法顯現出維護競爭秩序之政策目的。因而,令加盟業 主未提供資訊之違反行為在公平法及民事法領域上具有高度重疊性。惟 從另一個角度反思,或因現況下在締約階段對加盟者之保護仍有不足, 故尚需透過公權力來防免對加盟者致生損害的情形,如同我國法下對消 費者定型化契約之管制愈趨嚴密一般,此等行政規則之發展,背後出發. 政 治 大. 點無非希冀藉由公私法間之競合交錯,對加盟契約締結階段層出不窮的 交易糾紛予以管制。. 立. ‧ 國. 學. 歸根究底,上述爭議應與民事法上請求權於加盟契約締結階段之效果. ‧. 不彰,有相當關連性,故本文以為就加盟者之意思表示決定自由,應由 民事法加以保護,最終仍有回歸民法加以處理之必要,使民法及公平法. y. Nat. io. sit. 各司其職,相輔相成。惟於現階段上,實務此等處理方式有其實質意. er. 義,而得暫時放寬本條之請求權人範圍,但本於此時對加盟者之民事賠. n. a. iv. l C 償較無公平法上政策色彩,反而更偏向加盟者個人權益保護之伸張,因 n. hengchi U. 而就公平法第 30 條之適用,宜不同於其他公平法規範之損害賠償,而於 斟酌相關要件時,回歸傳統民事法上判斷要素,並同時進一步補足目前 民事法領域對加盟契約資訊提供義務之缺漏,以解決對加盟者於締約階 段保護不足的困境。 第二項. 對判斷民事賠償責任之影響. 除公平法本身之損害賠償責任外,另一方面,該違反公平法行為對應 至民事法上效果為何,則涉及民事法範疇裡如何評價公平會加盟處理原 則第 3 點的問題。解析此疑問,可以分成兩個面向來處理,一為該違法 25.

(35)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行為之私法效力,有無可能因違反效力規定或公序良俗而被認定為無 效,此時主要是透過民法第 71 條連結公平法與民法;二為依民事法請求 權對該違法行為主張損害賠償時,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第 3 點之規範價 值能否投射至民事法上,又其與公平法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關係為何, 所涉及者係民法第 184 條第 2 項。 惟關於違反公平法行為之私法效力部分,學說上有不同見解37,涉及 競爭法全體內容與民事法之交錯,所涉繁多,且和本文欲聚焦之加盟契 約資訊提供義務間較無關連性,故在此暫且愆置不論。又如同前項所. 政 治 大. 述,違反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第 3 點之行為本身的公益性較低,令此規. 立. 範之公法屬性較不顯著,故此時實不宜恣意認定因加盟業主未提供資訊. ‧ 國. 學. 行為所簽訂之加盟契約無效,以免破壞交易安定。且實務上亦同此見 解,傾向將違反行為與加盟契約之私法效力分開觀察38。故以下重點將置. ‧. 於民法 184 條第 2 項上,討論其與公平法第 30 條之競合及適用上相關問. y. sit. io. 與公平法第 30 條之競合. n. al. er. 第一款. Nat. 題。. C. i n U. v. hen hi 在肯認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之違反皆有適用民法第 184 條第 2 項及公 gc. 平法第 30 條的前提下,因兩法規於構成要件上有不少類似之處,所適用. 37. 有學者援引日本法文獻,就違反競爭法行為之私法效力提出有效說、無效說、限制型的無效 說及履行階段說等見解,同時並從我國法上規定之限制競爭、不公平競爭兩部分來具體探討相 關違反行為之私法效力應如何認定,詳參劉姿汝,同註 12,頁 95 以下。 38 臺灣高等法院 101 年上字 454 號判決: 「惟觀諸該處理原則第 6 點『加盟業主於招募加盟交 易過程中,違反本規範第 4 點及第 5 點規定,涉有隱匿或遲延揭露重要交易資訊之情事,對交 易相對人顯失公平,足以影響連鎖加盟之交易秩序者,將有違反公平交易法第 24 條之虞。加盟 業主違反公平交易法之規定,除依法須負行政責任外,加盟店並得循同法第 5 章之規定請求損 害賠償。』規定之內容,可知被上訴人有無於締結加盟經營關係 10 日前向上訴人提供應揭露資 訊項目之書面說明資料,及有無提供至少 5 天之契約審閱期間,僅涉及被上訴人有無隱匿重要 交易資訊,影響加盟之交易秩序,而違反公平交易法第 25 條規定,與系爭加盟契約之約定有效 與否之認定並無關連,且被上訴人有無違反公平交易法第 24 條規定之情形,亦僅係其是否須負 行政責任、是否應依公平交易法第 5 章之規定負損害賠償責任之問題,非謂系爭加盟契約有違 反強制或禁止規定之情形而應屬無效。」. 26.

(36) 第二章 資訊揭露規範與民事責任. 之「人的範圍」及「物的範圍」亦有重疊,且亦有指出公平交易法為民 法第 184 條第 2 項所稱保護他人之法律之見解39,可知兩者有同時適用之 可能,故二法規於個案適用上之競合關係為何,即為須探討之問題。 兩者間究係法條競合或請求權競合,實務上並未有統一見解,在違反 公平會加盟處理原則相關判決中,有認公平法第 30 條性質上屬民法侵權 行為之特別規定40。本於特別法優先於普通法之原理,公平法第 30 條理 應優先適用。而在採法條競合見解的前提下,就兩者適用上之優先順序 亦曾有指出公平法第 30 條本質雖為侵權行為,但因其對於應負如何損害. 政 治 大. 賠償並無明文,在加盟者主張之 184 條第 2 項、第 179 條、第 245 條之. 立. 1 第 1 項第 1 款、公平法第 24 條、第 30 條等請求權中,僅有民法第 184. ‧. ‧ 國. 定41。. 學. 條第 2 項得以適用連帶賠償之規定,故應先審酌民法第 184 條第 2 項規. 縱然前述實務判決中曾有變更法條適用順序之見解,未必即得認兩法. y. Nat. io. sit. 規之適用為法條競合。誠如學者說明,被害人得依公平法請求預防、排. er. 除侵害及民事賠償外,得否依民法規定請求之,爰屬請求權競合問題42。. n. a. iv. l C 蓋兩者之構成要件所屬近似,但仍有不同之處。如就主觀要件而言,在 n. hengchi U. 公平法第 30 條仍有爭議之情況下,明確採取推定過失責任之民法第 184 條第 2 項,反而對加盟者更為有利。故基於保護請求權人之立場,請求 權競合似較為妥當。 第二款. 民法第 184 條 2 項之適用. 39. 黃茂榮,公平交易法理論與實務,自版,頁 520,1993 年 10 月。 如臺灣高等法院 101 年重上字 128 號民事判決、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99 年重訴字 256 號民事 判決等。 41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101 年度上易字第 428 號判決。 42 何之邁,公平交易法實論,自版,頁 479-480,2001 年 8 月。 40.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勞工如與事業單位發生勞動基準法終止勞動契約、積欠資

回答:雇主應為移工購買商業保險,並由雇主全額無償墊付保費並放棄保 費請求權,不得向移工請求償還或不得以工資抵扣。如雇主直接自 工資扣除,將涉違反就業服務法第 57

為減少非法媒介情事,本部已擬具本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擬提高 對於仲介機構違反就業服務法第 45 條規定之罰則,加重罰則為 30 萬元以上 150 萬元以下罰鍰,5

一、為辦理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八款至第十一款

聲請司法機關提供案件相關資訊,並通知其偵查、裁 判結果。但其妨害偵查不公開、足以妨害 另案之偵查、違反法定保密義務

三、受補助計畫經審查認定廠商有違反本作業原則之禁止行為者,得視違規情節解除或

公職人員或其關係人,原則不得與公職人員服務或受 其監督之機關團體為補助、買賣、租賃、承攬或其他 具有對價之交易行為,例外情形於符合該法第

取得中華民國之外國法事務律師資格後,須加入在中華民國法律 事務所所在地之律師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