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稚園教師音樂專業知能與教學態度 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幼稚園教師音樂專業知能與教學態度 之研究"

Copied!
20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呂昭瑩 博士

幼稚園教師音樂專業知能與教學態度 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Music understandings and teaching attitude of inservice

kindergarten teachers

研究生:陳詩穎 撰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六月

(2)
(3)
(4)

致謝

回顧三年的研究所生涯五味雜陳,從一開始的緊張害怕到後來滿足的完成碩 士論文,歷程中雖然跌跌撞撞,很開心的是我終於堅持走到終點,為這段研究所 生活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這三年的收穫與感動很難簡單的用三言兩語表達。

首先,最感激的是呂昭瑩老師,在研究指導歷程裡,雖然嚴謹但是充滿彈性,

對於文筆不佳的我仍悉心的指導與修正,生活上亦師亦友的相處常讓我心裏有著 滿滿的感激。謝謝口委陳藝苑老師、陳淑芳老師仔細的閱讀及不吝指正,讓我在 研究上獲益良多。謝謝系上的主任及老師對在校生活的教導與照顧,讓研究所生 涯備感溫暖。謝謝幫忙填寫過本研究問卷的幼稚園老師們,因為有各位的幫忙,

這個論文才可以順利的撰寫完成。

一路相伴的同學鈺茹、齊齊、娟娟,大學好友芳儀、寶妹、怡君,謝謝你們 一路上的扶持、關心、包容,不論是課業上的相互切磋還是生活上的點滴分享,

研究所的生活有了你們這段日子過的真的很開心很也充實。

另外,感謝我的父母、哥哥及摯友世宏在研究所的這段日子裡,給我很大的 支持與鼓勵,讓我可以專心於課業上無後顧之憂,雖然遠在後山台東但心卻與你 們緊緊相繫。

~這段在學的日子,將是我心裡美好又難忘的回憶~

詩穎 95 年六月于後山

(5)

幼稚園教師音樂專業知能與教學態度 之研究

作者:陳詩穎

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幼稚園教師在音樂專業知能學習與實際使用情形、需求及教 學態度等。比較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幼稚園教師音樂知能使用情形、需求情況及教 學態度等,以針對專業養成教育、在職進修制度提出具體建議,作為師培機構課 程規劃或提升在職教師專業成長之參考。依據研究目的實施問卷調查。以 452 位台 灣公私立幼稚園教師為研究對象,由研究者參考國內外文獻後自編「幼稚園教師 對音樂教學態度與專業知能需求問卷」為研究工具實施調查分析與研究。調查結 果以平均數、卡方考驗、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資料處理,在「幼稚園教 師曾修過的音樂知能課程與實際使用情形」、「幼稚園教師音樂知能進修意願」與

「幼稚園音樂教學態度」等方面,均獲具體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幼稚園教師培機構所開設的音樂相關課程有助於在職教師的音樂教學 從教師學過與實際使用音樂知能的情形,目前幼稚園教師師培機構所開設的 音樂相關課程,於在職教師使用的情形頗佳(除音樂理論部分以外),教師可以根 據以往所學在職場上融合運用。

二、相關師培單位應多開設學分供需要的教師進修,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三、教師積極的教學態度有效率的提昇幼兒音樂知識與技能學習

根據本研究結果,對教育行政當局、師資培育機構與未來研究,提出若干具 體建議,作為教育行政單位、師資培育機構、幼稚園教師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字:音樂教學;音樂教學態度;音樂知能需求

(6)

A study on the Music understandings and teaching attitude of inservice kindergarten teachers

Shih-Ying Che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ere: (1) to investigate the music skills and knowledge that Taiwanese kindergarten teachers perceived to be necessary for music teaching, (2) to explore the current music practice situation, and (3) to find out kindergarten teachers' music teaching attitude.

A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and mailed to 640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different areas of Taiwan, with a return of 452 responses (70%) of the total mailing. The data were gathered using a survey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 called “Music understandings and teaching attitude of inservice kindergarten teachers”.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four parts: (a) personal data, (b) current music teaching status, (c) desire and needs to improve music skill and knowledge, (d) music teaching attitude.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such as chi-square test, t-test, and ANOVA) was used to compute frequency, percentages, means.

Majority of the Taiwanese in-service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this study agreed that most practical skills and knowledge, such as music reading, music writing, professional teaching competencies, composition and assessment skills were perceived to be useful. However, music theory and history were not perceived to be useful. Most participants also agreed on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music development, but they lack

self-confidence in music teaching. They hoped to improve their musical competency and teaching ability by attending workshops.

This study concluded with recommendations that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es should provide practical, professional and accessible music curriculum or workshops to improve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teachers’

music skill and teaching confidence.

Keyword: Music understandings, music teaching attitude

(7)

目次

摘要………i

目次...iii

表目次………Ⅴ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研究問題………5

第四節 名詞釋義………6

第五節 研究限制………7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幼稚園進行音樂教學現況………8

第二節 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態度………19

第三節 幼稚園教師音樂專業知能………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42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42

第二節 研究對象………43

第三節 研究工具………46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5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60

第一節 幼稚園教師職前學過音樂知能課程與實際使用調查結果分析...60

(8)

第二節 幼稚園教師進修調查結果分析………125

第三節 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態度調查結果分析………134

第四節 綜合討論………14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59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結論………159

第二節 建議………163

參考書目………165

中文………165

英文………171

附錄………175

附錄 A: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活動教學態度與專業知能需求之訪談大綱……….175

附錄 B:訪談摘要整理………177

附錄 C: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活動教學態度」與「專業知能需求」預試問 卷………182

附錄 D: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活動教學態度」與「專業知能需求」正式問 卷………187

附錄 E: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活動教學態度」與「專業知能需求」調查問卷專家 內容效度檢核………192

(9)

表目次

表 2-3-1 台東大學幼教系課程………26

表 2-3-2 國內幼稚園教師專業能力之相關研究………30

表 2-4-1 師培機構幼教系音樂課程規劃………32

表 3-2-1 調查教師樣本分配表………44

表 3-2-2 樣本分布及回收狀況表………45

表 3-2-3 填答教師背景變項描述統計………46

表 3-3-1 幼稚園教師音樂專業知能項目表………49

表 3-3-2 「音樂專業知能」部分之卡方考驗………53

表 3-3-3 「提升音樂知能」、「音樂教學態度」之描述統計檢測………54

表 3-3-4 「提升音樂知能」、「音樂教學態度」之極端組比較………55

表 3-3-5 「提升音樂知能」、「音樂教學態度」之因素分析………57

表 3-5-1 統計方法摘要表………..59

表 4-1-1 幼稚園教師曾修過的音樂課程次數分配………60

表 4-1-2 幼稚園教師使用音樂知能現況調查結果………62

表 4-1-3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音樂知能「熟悉音樂歷史」之卡方考驗摘要表.63 表 4-1-4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認識知名音樂家的背景」之卡方考驗摘要……65

表 4-1-5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熟悉知名音樂作品」之卡方考驗摘要表…….67

表 4-1-6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視譜能力」之卡方考驗摘要表………69

表 4-1-7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至少會使用一種樂器」之卡方考驗摘要表……71

表 4-1-8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節奏樂器的正確使用方式」之卡方考驗摘要 表………73

表 4-1-9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歌唱的能力」之卡方考驗摘要表………75

(10)

表 4-1-10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移調的能力」之卡方考驗摘要表………….77 表 4-1-11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指揮合唱的能力」之卡方考驗摘要表………79 表 4-1-12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指揮幼兒節奏樂器合奏的能力」卡方考驗摘要

表………81 表 4-1-13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指導幼兒樂器獨奏的能力」之卡方考驗摘要

表………83 表 4-1-14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運用樂器為歌謠伴奏」之卡方考驗摘要表…85 表 4-1-15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運用肢體律動來表現音樂的旋律、節奏」之卡

方考驗摘要表………87 表 4-1-16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設計帶動唱的能力」之卡方考驗摘要表……89 表 4-1-17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設計音樂欣賞活動的能力」之卡方考驗摘要

表………91 表 4-1-18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設計創造性肢體活動的能力」之卡方考驗摘要

表………93 表 4-1-19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教師指導幼兒仿唱的能力」之卡方考驗摘要

表………95 表 4-1-20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操作視聽設備來幫助音樂教學的能力」之卡方

考驗摘表………97 表 4-1-21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選擇適合幼兒聆聽的音樂作品」卡方考驗摘要

表………99 表 4-1-22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將音樂活動融入統整課程中的能力」之卡方考

驗摘要表………101 表 4-1-23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在音樂活動教學中會設計能達到認知、情意、

技能等目標」之卡方考驗摘要表………103

(11)

等」之卡方考驗摘要表………105 表 4-1-25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依照幼兒學習興趣及反應對音樂教學計畫做適

當的調整」之卡方考驗摘要表………107 表 4-1-26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配合教學主題進行音樂活動」之卡方考驗摘要

表………109 表 4-1-27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進行音樂即興教學活動」之卡方考驗摘要

表………111 表 4-1-28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會自行作曲」之卡方考驗摘要表………113 表 4-1-29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可以在幼兒歌唱音準方面正確的評量」之卡方

考驗摘要表………115 表 4-1-30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可以在幼兒節奏給予正確的評量」之卡方考驗

摘要表………117 表 4-1-31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可以在幼兒樂器操作給予正確的評量」之卡方

考驗摘要表………119 表 4-1-32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可以在幼兒模仿教師帶動唱給予正確的評量」

之卡方考驗摘要表………121 表 4-1-33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可以在幼兒創造性肢體律動給予正確的評量」

之卡方考驗摘要表………123 表 4-1-34 教師需要學會的樂器種類………124 表 4-2-1 「幼稚園教師提升音樂知能」各題平均數與標準差………125 表 4-2-2 不同任教地區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專業知能實際需求狀況、意願」

之差異比較摘要表………126 表 4-2-3 公私立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專業知能實際需求狀況、意願」之差異

比較摘要表………127 表 4-2-4 不同幼教養成學歷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專業知能」實際需求狀況、

(12)

意願之差異比較摘要表………128 表 4-2-5 不同最高學歷幼稚園教師對「音動教學專業知能」實際需求狀況、意願

之差異比較摘要表………130 表 4-2-6 不同教學年資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專業知能」實際需求狀況、意願

之差異比較摘要表………132 表 4-2-7 會不會操作樂器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專業知能」實際需求狀況、意

願之差異比較摘要表………133 表 4-3-1 「音樂教學態度」各題平均數與標準差………134 表 4-3-2 不同任教地區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態度」之差異比較摘要表………136 表 4-3-3 公私立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態度」之差異比較摘要表………138 表 4-3-4 不同幼教養成學歷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活動教學態度」之差異比較摘要

表………140 表 4-3-5 不同最高學歷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態度」之差異比較摘要表……142 表 4-3-6 不同教學年資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態度」之差異比較摘要表……144 表 4-3-7 會不會操作樂器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態度」之差異比較摘要……146

(13)

圖目次

圖 3-1-1 研究架構圖………43 圖 3-3-1 音樂專業知能架構………47

(14)

第一章 緒論

「音樂」在人類的教育文化中一直佔有極重要的角色,希臘哲學家柏拉圖

(Plato,427-347B.C)認為:「音樂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因為節奏與樂調有 最強烈的力量浸潤心靈,使它因而感化,如果沒有這種教育,心靈也就因而醜化」

(摘自曾焜宗,1990, 頁 1)。在柏拉圖(Plato)與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著 作中皆可看到,要提昇人類品格時,音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古代學者 重視各類型音樂對道德性與情感所產生的影響,因此,在希臘時代音樂被視為國 民所必備的教養之一。我國許多思想家也肯定音樂的教育功能,例如:孝經中認 為「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孔子,1971 版本);雍也中認為音樂可以「文質彬彬」、

「盡善盡美」(孔子,1975 年版本)。後續樂論的作者雖然至今不太確定是何人,

但是裡面對於音樂的本質仍有的闡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使 之然也」。由上述可發現自古以來東西方文明中,音樂教育是被重視的。音樂並兼 具有道德教育、美感教育…等等的多方教育功能。

音樂對於幼兒同樣也富有多樣化教育的功能,幼兒時期是身心發展最迅速且 吸收最快的重要時期,進行音樂活動時看似簡單,但是對於幼兒的身心發展卻有 莫大的助益。國內外許多學者提出若能給予幼兒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不僅可以 幫助幼兒音樂、認知上發展,也可以陶冶情緒、培養創造力、想像力,還可以藉 由表演的方式幫助建立自信心(劉秀枝,2003;伍鴻沂,2001;Linde, 1999; Kerchevesky, 1998; Daniels, 1992; Greenberg, 1976)。例如:音樂肢體活動可以促進幼兒身體發展,

尤其在身體大肌肉方面,此外,創造性肢體活動也可以培養幼兒的創作潛能啟發,

獲得身心平衡發展(陳惠齡,2003;張惠如,1986);而唱遊、唸謠等活動則有益

(15)

窺見成人的世界,幫助其社會化。

幼兒音樂教學最主要的目標是增進幼兒身心的均衡發展,培養幼兒對音樂的 喜好(陳碧娟,1990)。早期的良好經驗不但可以替幼兒奠定良好的音樂知識,對 於其音樂的敏感度、天份也可以從其中窺視出來,而及早發展(Bowles, 1991)。

由於早期幼兒的音樂接觸,幼兒也可以趁早培養出對音樂的興趣。現今家長對於 自己孩子學前教育品質要求的水準相當的高,尤其在音樂藝術方面更是希望能在 起跑點上就不輸人,幼兒從很小的年紀就開始接觸音樂的大有人在,所以,若能 在學前階段接觸到較佳的音樂學習經驗,對幼兒的音樂發展也會有較正向的影響。

從幼稚園課程的內涵來看,幼稚園課程標準於民國七十六年提出,課程領域 包含健康、遊戲、音樂、工作、語文、常識六大領域等。其中音樂課程領域裡包 含了唱遊、韻律、音樂欣賞等。而實際在台灣幼稚園施行的音樂活動裡,最常見 到的活動分別為:唱歌、音樂欣賞、打擊節奏樂器、準備成果展、唱歌的遊戲、

跳舞和其他肢體活動、教導音樂知識(Leu, 2003;陳藝苑、伍鴻沂,2000)。美國 音樂教育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usic Education)提出的音樂活動標準共有 九項,包括了唱歌、表演、創作、閱讀、欣賞、評量、與其他科目做連結、了解 音樂歷史與文化等。從基本的課程內涵到園所實際進行音樂活動中卻有落差,園 所實際安排的課程裡音樂活動多半與其它的學習課程合併教學或侷限於唱跳等活 動,無法突顯出原本「音樂」在整個幼稚教育中的重要性及獨特的地方。教師將 音樂活動的定位在進行在管理班級秩序上,教師對於音樂活動的教學素養仍須再 提升(王昇美、陳淑芳,1999)。而園所中教師的角色著重在認知、教學技能的層 面上,鮮少注重「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林上靖,1994)。

早期的音樂經驗對幼兒未來發展有重大的影響,而目前卻鮮少幼稚園的教師

(16)

重視音樂課程的重要性,台灣幼稚園教師所對於整天課程規劃分配上,大多都以 語文、認知方面的內容居多,整體學習活動中以音樂為主的內容進行時間相對顯 的不足。教師本身具備的專業知能及教學態度對所進行的音樂活動內容、幼兒學 習狀況息息相關(伍鴻沂,2002;陳藝苑、伍鴻沂,2000;謝政忠,1988;康謳,

1970;Scott-Kassner, 1999; Harold & Hoffer & Klotman, 1994; David,1997; Tarnowski

& Barrett, 1997; Bowles, 1991; Rose, 1991; Saunders & Baker, 1991;Gene, 1986)。幼稚園 教師教導音樂時應該著重在給予幼兒適當的發展而且教師可以享受在規劃環境上

(Gharavi, 1993)。所以,教師如何看待音樂活動教學及實際進行音樂教學時態度為 何?對於在學時曾學過的音樂專業的知識、能力在日後教學現場的應用情形為 何?研究者欲從不同的教學地區、園所性質、年資…等方面,去探討幼稚園教師 的音樂知能使用情形。進而在後續建議上,根據其使用情形給予教學機構課程進 修規劃建議。

教學效能的良窳,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成就,也攸關到教育目標的達成與否。

國外學者 Lee(2000)針對韓國的幼教老師進行問卷調查及音樂活動教學觀察,發 現音樂活動進行雖然是一天教學中的重點,但是,實際音樂教學執行層面卻與教 師的音樂能力有相大大的關係,教師音樂專業能力不足,對於幼兒學習音樂的過 程裡便為一大障礙,而教學活動是幼兒學習音樂知識、技能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以澳洲為例,Temmerman(1998)亦針對幼稚園的音樂活動內容進行問卷調查,最 常進行的音樂活動以音樂欣賞、節奏遊戲、唱遊、音樂創作、律動為主。但是,

深入探討音樂活動教學與教師專業表現時,發現幼稚園教師的音樂專業能力不 足,無法給予幼兒良好的音樂環境學習,建議給予教師音樂方面的專業進修及機 構培育。許月貴(2000)藉由觀察及晤談的方式歸納出,園所長和教師對於音樂和 律動教學的認知和理念會影響到園所中實際教學的進行,顯示出教師教學態度與

(17)

幼兒學習有重要的影響。綜合上述,擁有專業音樂知能教師的能力及教學態度,

有助於激發幼兒的內在學習驅力、增進其學習成效,並進一步啟發幼兒對於音樂 的廣泛認識。反之,目前教師雖然在教學上獲得很大的自主權力,但是若無專業 能力支持,仍無法提供有效、流暢的課程。所以,探討現場幼稚園教師對幼稚園 音樂教學態度將有助於幫助幼稚園教師了解專業知能對幼兒在音樂學習上的重要 性(金信庸,2000)。

目前各師院的幼教系幼兒教育學程為主要的師培過程,音樂類的課程大多出 現在專業、專門課程中,音樂類別必修科目只有 2~4 學分,即鍵盤樂與音樂教材 教法等,依照各師院課程設計搭配情形不一。其他課程例如:幼兒音樂與律動、

幼兒歌曲欣賞、奧福音樂教學法…等等皆為選修,讓學生自由選擇,但是,只以 幼師培育機構所開出的音樂類的必修學分要應付就業後種類繁多的音樂活動,幼 稚園教師極可能會面臨音樂專業能力不足的窘況。台東在職幼稚園教師對於在職 進修需求研究中,大部分的教師認為自己需要增加專業知能,其中以音樂教學與 遊戲知能的比率最高(陳佳賢、陳淑芳,1999)。學生在學校所學的音樂知能比較 偏重基礎知能、技能層面,例如:音樂理論、相關音樂教學法等,技能則是教材 教法和樂器使用的練習。雖然,理論與實務對於音樂專業能力來說都很重要,但 由於專業涵養的學分基礎不足,音樂理論與琴法技能等部分全部最低限制才佔兩 學分,學生在音樂理論上基礎易不穩定,實習的時候也鮮少針對音樂的部分做實 習,導致日後真正踏入職場,面對到音樂活動種類繁多但卻沒有能力去設計教案 與執行,而影響到教學的品質,相對幼兒在學習上也無法有高品質的享受。

現今許多園所外聘請教師進行音樂教學(劉安琪,2001),引發研究者對於幼 稚園教師音樂教學態度與音樂專業知能研究興趣作一番探討,以期了解目前現場

(18)

教師的看法其需求情形,可以從在職進修的方式獲得自己所需的專業知能。此外,

了解幼稚園教師對於音樂教學的態度,對於目前職前教師可以給予多點的職前訓 練,增加其自信心其對音樂教學的喜好。亦希望藉此研究結果,提供舉辦教師在 職進修的主管、行政單位以及教師個人的參考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研究動機,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幼稚園教師職前培育課程與在職後音樂知能使用情形 二、 探討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專業知能的需求狀況

三、 了解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的態度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幼稚園教師曾修過哪些音樂的課程?

1-1 師培涵養過程修過哪些音樂課程?

1-2 所學的音樂知能與實際音樂活動教學應用到哪些?

二、幼稚園教師對「音樂專業知能」的實際需求狀況為何?

2-1 幼稚園教師對音樂專業知能實際需求是否因任教地區而有所不同?

2-2 幼稚園教師對音樂專業知能實際需求是否因公私幼而有所不同?

2-3 幼稚園教師對音樂專業知能實際需求是否因養成學歷而有所不同?

2-4 幼稚園教師對音樂專業知能實際需求是否因最高學歷而有所不同?

2-5 幼稚園教師對音樂專業知能實際需求是否因教學年資而有所不同?

(19)

2-6 幼稚園教師對音樂專業知能實際需求是否因會不會操作樂器而有所不 同?

三、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態度如何?

3-1 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態度是否因任教地區而有所不同?

3-2 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態度是否因公私幼而有所不同?

3-3 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態度是否因養成學歷而有所不同?

3-4 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態度是否因最高學歷而有所不同?

3-5 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態度是否因教學年資而有所不同?

3-6 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態度是否因會不會操作樂器而有所不同?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 音樂專業知能

音樂專業知能可由音樂能力、一般教學能力、良好教學態度與健康的身心等 項目組合而成。(整理自陳惠齡,2003;陳藝苑、伍鴻沂,2000;李明珠,1986;

杜麟,1982;康謳,1970;David,1997; Saunders & Baker, 1991)本研究音樂專業知 能係指幼稚園教師進行音樂教學時所具備的音樂知識、技能等,可被驗證在音樂 活動當中。包括「音樂教育觀點」、「音樂理論」、「音樂讀寫與表現能力」、「音樂 教學能力」、「音樂創作能力」、「音樂評鑑能力」、「提升音樂知能」等七類。

二、 音樂教學態度

良好的音樂教學態度應包含下列兩點:一、教學熱誠:綜合對音樂本身的熱 誠、教學時的熱誠及對學生關心、耐心、愛心等。二、正向的個人特質,例如:

幽默、充滿好奇心、積極、喜歡接觸幼兒…等等。

(20)

三、 音樂教學

美國音樂教育協會(MENC, 2003)認為音樂課程提供相當多的機會讓幼兒經 由唱歌、律動、欣賞和演奏樂器去探索聲音,還可以用語言表現對音樂想像的經 驗、用肢體表現出音樂感受。音樂課程應該包含高品質和可以持久的價值,內容 包括傳統的音樂歌謠、民族歌曲、音樂背後文化脈絡、時代的表現。本研究所定 義的音樂教學包含兩種不同教學情形。一為正式的音樂課程,是直接教授音樂才 藝的方式進行教學。二為教師營造一個音樂的學習環境供幼兒探索,從遊戲中學 習。

第五節 研究限制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雖以全台灣的幼稚園教師為研究對象,但是各地區樣本數分布不均與 樣本數不夠大,離島的教師也沒有纳入到研究對象中,故研究結果預推論到全體 的幼稚園教師則須日後做進一步的調查。

二、資料處理

本研究問卷採自陳式的填答方式,幼稚園教師根據個人的知能使用情形、感 受等填答問卷問題。無法真實得知教師是否在教學現場與填答情形一致。故在研 究結果的推論上未必貼近真實情形。

本研究僅以幼稚園教師六個背景變項針對音樂知能使用情形、音樂進修需求 及教學態度做統計上的卡方考驗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當作統計上的考驗。礙於音 樂知能使用情形問卷設計方式為類別變項,無法與連續變項的音樂教學態度選項 作進一步分析考驗。所以,在研究結論的推論會有限制。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探討幼稚園進行音樂教學現況;第二節探討幼稚園 教師對於音樂教學態度;第三節包含國內外幼稚園教師認定的音樂專業知能及實 際所需的知能類別。

第一節 幼稚園進行音樂教學現況

本節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討幼稚園音樂教學的內容為何;第二部分則了 解幼稚園課程標準中音樂課程部分;第三部分整理出目前國內幼稚園實際所進行 的音樂教學類型。

壹、幼稚園音樂教育的內涵

一、意義與目標

目前台灣幼稚園教學以統整課程為主,一個學習活動中常包含許多領域的知 識,讓幼兒可以在一個音樂性的教學歷程中有完整的學習,幼稚園音樂教學內容 安排上,也著重全人、適性、有趣的原則,音樂學習可以是主要的目標,也可透 過音樂為媒介同時學習認知、情意、技能教育,讓幼兒在音樂教學中獲得多元的 學習。謝政忠(1988)認為幼兒的音樂教育包含著知的教育、體育教育、人格教 育、美的教育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的培育,也可以是一種「綜合性的教育」。 幼兒時期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闡述,Simons(2001)歸納出九點音樂教育對於幼 兒的重要性:

(一)音樂讓人覺得很舒服。它可以立即、持續的讓人產生愉悅的情緒

(22)

(二)音樂是社會環境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三)音樂可以幫助自我表達

(四)音樂提供了許多專業人員職業機會

(五)音樂可以幫助幼兒熟悉自己本身就有的能力 (六)音樂是社會化的重要媒介

(七)音樂提供了解自我的機會

(八)音樂與其他課程可以有良好的搭配

(九)音樂會影響行為。良好的音樂經驗可以改變個人或團體裡的氛圍

在音樂的教育功能上,可以用系統化的方式統整,讓學生得到全面性的學習。

針對系統化的教學,國內學者姚世澤(2003)提到音樂教育在學校及社會上發生 效用,音樂教學應該要有組織,教材要有系統,教學方法能有具體效益,要使學 生對音樂有更多的認知、更強的感應及更深刻的了解,可以用三種基本活動來發 展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是一種音樂潛力的系統化發展,音樂教育也可以說是美學教育,

其關係到音樂能力的培養,通常以三種基本活動來發展音樂能力:創作、

演奏(唱)及欣賞,以作曲來創造並組織音樂理念,以欣賞來鑑定音樂理 念,此三種活動在音樂架構上關係密切,任何一種活動的效益,也會與對 另外兩項活動理解程度產生影響。(頁 46)

學前音樂中,David(1996)認為幼兒的音樂活動方針包括使用簡單的活動去 加強音樂的概念、尋找機會去加強音樂的元素、當計畫一個標題去尋找音樂可以 自然的與其他課程領域連結時,可以每天讓活動都是有意義的。此外,他也強調

(23)

二、音樂與幼兒的關係

幼兒時期是一生中發展最急速且可塑性最大的時刻,不僅學習上快速,身體 動作上也可以透過音樂活動來激發各項潛力。國內外學者指出幼兒時期的音樂經 驗,對未來發展的影響重大,包括六點:身體動作的促進、幫助幼兒音樂、認知 上發展、情緒的陶冶、促進社會發展、激發創造力、想像力與認識多元文化等(整 理自伍鴻沂,2001;陳碧娟,1990;謝政忠,1988;Levinowitz, 1999; Scott-Kassner, 1999;

David, 1996; Rose, 1991; Gene, 1986; Greenberg, 1976; Mursell, 1951)。

研究顯示,幼兒早年的關鍵時期裡,一個豐富的音樂環境可以建立重要的 音樂發展,在幼兒早期就會發展出音樂偏好(Gene, 1986),所以,給予幼兒一個健 康音樂學習環境是重要的。Bowles(1991)調查成人過去童年時的音樂接觸經驗,

包括了解傳統過去所學過的音樂活動與現在學習中的音樂課程。問卷共包含幾個 子項:調查過去對音樂課程參與的原因和影響有哪些(個人與經驗)、家庭的音樂 經驗(父母、伴侶或夥伴和小孩)、對於音樂知識的自我了解。研究結果發現,早 期擁有正式的音樂學習經驗的人,在國高中時會保持對音樂有正向態度,他們會 主動參與學校的樂團或是合唱團等。而填答者認為影響自己對音樂感興趣態度的 人,第一名是家長,其次是學校的老師。Boewles 也在研究建議中提到,教師應提 供學生有興趣的音樂課程是很重要的,所以,幼兒時期家長與教師應用一個健康 不強迫的方式讓幼兒自由地接觸音樂,觀察幼兒的音樂偏好,進而在讓幼兒針對 他自己的音樂偏好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美國學前音樂教育學會(MENC, 2003)認為音樂對於幼兒發展和個別適性 發展看法有下列十項:

(一)所有的幼兒都有音樂上的潛力。每個幼兒都擁有跟音樂成功、互動的潛 力。這個發展的過程是需要很多規律性及適性、多元化的音樂活動參與才

(24)

有可能被激發。

(二)幼兒擁有獨一無二對音樂環境學習的興趣。

(三)幼兒藉由音樂的構思發展批判思考能力。幼兒在使用樂器的時候就會判 斷和選擇。

(四)幼兒獲得早期的音樂經驗來自於不同的背景。他們在家裡說的語言和文 化是很寶貴的,每一個學習的環境都可以豐富他的音樂經驗。

(五)幼兒應該接受示範的良好音樂性聲音、活動和教材等,因為幼兒學習的 時間是寶貴的和不應該浪費時間在品質不良的音樂活動上。

(六)不應該妨礙幼兒所需要達成的目標。應該多提供機會給幼兒去發展準確 對音樂中的歌唱、韻律、樂器演奏技巧。

(七)幼兒的工作就是遊戲。幼兒應該有機會去接觸各種的音樂遊戲,例如「音 樂角落」或是團體的音樂性遊戲,例如:唱歌的遊戲。幼兒在遊戲化的 環境中學習。

(八)幼兒最好在身體上令人愉快和社會性的環境中學習。音樂學習內容要有 最大效益必須包括:1.自我遊戲(play)2.團體遊戲(game)3.對話

(conversation)4.圖像式的想像(pictorial imagination)5.故事(stories)6.

分享家庭活動和生活中發生事情的想法(shared reflections on life events and family activities)7.個人式的或團體參與的任務(personal and group

involvement in social tasks)

(九)每個發展程度不一幼兒需要不同的音樂環境來學習。幼兒在每個發展不 同階段都對不同樂器有興趣。

(十)幼兒需要有效能、成熟的學習模式。家長與幼稚園教師提供音樂,讓他 們可以藉由音樂(最有力量的途徑)創造出成功的藝術參與。

從上述整理出,音樂與幼兒的關係密不可分,除了促進身體肌肉的發展,包

(25)

包括藉由音樂活動進行來抒發幼兒負向情緒、透過創造性肢體活動引導、激發幼 兒創造力與想像力等。此外,音樂性的團體活動也可以促進幼兒的社會行為發展。

幼稚園教師在設計音樂活動時,應注意到活動內容不只有單向的仿唱或是放任式 無引導的樂器操作,給予更多元化適合該幼兒發展的音樂素材及活動內容。讓幼 兒在童年快樂學習經驗,對日後的音樂參與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貳、幼稚園音樂課程標準

幼稚園課程標準於民國七十六年一月二十三日提出,其教育目標為幼稚教 育之實施,應以健康教育、生活教育、及倫理教育為主,並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

(教育部,1987)。為達成維護兒童身心健康、養成兒童良好習慣、充實兒童生活 經驗、增進兒童倫理觀念、培養兒童合群習性等目標。因此,在課程領域上包括 健康、遊戲、音樂、工作、語文、常識等六大領域。本段欲探討幼稚園課程標準 中音樂課程內涵。下述可分為兩大部分,包括音樂課程的目標與課程的範圍等。

一、音樂課程的教育目標

(一)增進幼兒身心均衡

(二)激發幼兒愛好音樂的興趣。

(三)培養幼兒音樂的基本能力。

(四)起他幼兒對音樂的表現能力。

(五)發展幼兒親愛、合作、快樂、活潑的精神。

二、課程範圍

包括了唱遊、韻律、欣賞、節奏樂器等四大項,其教學內容如下:

(26)

(一)唱遊

唱遊內容不外乎貼近幼兒的生活環境與認知,關於日常生活的(如家庭及幼 稚園生活等)、自然現象、常見動植物、紀念節日、愛國、故事、遊戲、表演用的 與兒童歌謠及地方歌謠等。教師教導時,應以八度音為主,以「仿唱」和「聽唱」、

新舊歌交錯教學複習、教師伴奏、唱歌方式多樣化、歌曲動作由師生共同創作。

(二)韻律

可分模擬韻律及自由韻律兩種。前者係指隨音樂節拍做的模擬動作,例如:

今日在一般園所常見的晨間律動就屬此種;而自由韻律即幼兒運用身體各部位的 動作,隨心所欲自由表現「曲」或「歌」的節奏及表情,與目前許多園所正積極 推行的創造性律動相似,先讓幼兒去感受音樂情境再由肢體表現出來。教師在進 行韻律活動時,動作設計注意要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與幼兒一起共舞增進幼兒對 此活動的興趣、安排其他種類體操活動,增進幼兒的韻律感。當然,教師也可以 與幼兒一起討論動作的設計與引導幼兒做多方面的創作。

(三)欣賞

包括聆聽各種聲音、樂曲欣賞、辨別聲音的大小、高低、強弱、快慢、長短 等。教師在進行此類音樂活動時應注意,讓幼兒自由自在的聽、透過幼兒自己的 聲音、語言、身體的動作以及自然界的聲音,來感受聲音的大小、高低、強弱、

快慢和長短來進行各種遊戲。

(四)節奏樂器

包括敲打節奏樂器、敲打克難樂器、小樂隊合奏等。其中克難樂器是教師輔

(27)

導幼兒利用廢物製作而成。教師在進行節奏樂器教學時,能編選或創作適合幼兒 能力、需要、興趣和單元有關的音樂活動教材與活動設計為佳,此外,將活動進 行的生動有趣,提高幼兒的學習動機也是教師在進行活動設計時需要注意的事情。

綜合上述,「幼稚園課程標準」提供了園所在音樂活動設計、實際施行時,有 一基礎的準則可以參考,讓教師設計音樂活動上有基礎的元素活動可以考慮是否 採用。隨著各種音樂教學法的加入,現行的幼稚園音樂活動不單只有上述的四個 元素,而是有更多元化的表現,更強調以「幼兒」為主體的概念。包括在肢體律 動設計上,從早期的帶動唱到現今的創造性肢體活動,帶給幼兒的幫助不僅在音 樂素養上增進,更達到全人學習,讓幼兒可以在輕鬆音樂陪伴下,盡情的發揮自 我的想像與肢體解放達到音樂活動最高的學習效果。

參、幼稚園現行的音樂活動

美國音樂教育協會(MENC, 2003)認為音樂課程提供相當多的機會讓幼兒經 由唱歌、律動、欣賞和演奏樂器去探索聲音,還可以用語言表現對音樂想像的經 驗、用肢體表現出音樂感受。音樂課程應該包含高品質和可以持久的價值,內容 包括傳統的音樂歌謠、民族歌曲、音樂背後文化脈絡、時代的表現。

現行幼稚園的音樂活動是幼稚園一天眾多的學習活動中重要行程之一,幼兒 透過各種音樂活動來豐富其身心,增加對音樂的認識。國外研究調查幼稚園教師 每個禮拜音樂活動教學時間發現,大多數教師每個禮拜進行音樂活動的時間不到 一個小時,其中不乏是利用班上的課餘或課堂轉銜的時間進行(Scott-Kassner, 1999;

Tarnowski, & Barrett, 1997; Rose, 1991; Saunders, & Baker, 1991)。本段將探討國內外 幼稚園目前進行音樂活動為何。經由研究者整理國內外研究後歸納出五項幼稚園

(28)

常進行的音樂活動類型:

一、唱遊

唱遊活動係指幼稚園教師利用錄音帶或樂器彈奏的方式,配合著仿唱或引導 方式進行的活動。歌唱遊戲可單獨進行也可以與其他的教學活動一起搭配。兒歌 是幼兒生活教育的工具,幼兒朗誦歌謠透過身體活動方式,實施教育,即為幼兒 教育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林永雪,1982)。教師可以常利用貼近幼兒生活經驗 的兒歌來進行一開始的教唱活動,引起幼兒的學習動機,進而再深入進行發聲練 習、聽音反應等(林朱彥,1989)。陳藝苑與伍鴻沂(2000)調查高屏地區在職幼 稚園教師發現,幼稚園裡最常進行的音樂活動就是唱歌。而伍鴻沂於 2001 再度使 用『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活動的教學經驗及態度』問卷,調查高屏地區在職幼稚園 教師[n=145]實施音樂教學的情形得出,唱遊在每天的音樂教學活動裡佔 62.8%。

Rose(1991)也使用問卷調查了解幼稚園規律性的音樂課程種類為何,以唱遊的 活動進行的最頻繁,此外發現隨著幼兒年紀增加,音樂活動時間也隨之增加。之 後,Tarnowski 和 Barrett(1997)調查威斯康辛州(Wisconsin)幼稚園最常進行音 樂活動,提出唱遊和手指謠等音樂活動最常被進行,且每個禮拜至少進行五次。

二、音樂欣賞

音樂欣賞活動係指幼稚園教師利用 CD 撥放或是直接使用樂器演奏的方式,讓 幼兒對音樂聆聽與感受的活動方式。音樂欣賞活動進行的時機大多出現在角落收 拾、用餐、課堂間不定時需要等。

Tarnowski 和 Barrett(1997)調查威斯康辛州(Wisconsin)幼稚園的音樂活動 研究裡,教師提到會在教學活動中使用音樂來當背景音樂,是常見的幼稚園進行 音樂欣賞的方式。陳藝苑與伍鴻沂(2000)及伍鴻沂(2001)問卷調查中,高屏地

(29)

入音樂的殿堂裡,讓幼兒體會到各種不同的音樂種類,但是,音樂欣賞是需要幼 稚園教師對於音樂有一定層次了解,才可以有計畫性對音樂欣賞活動進行引導,

讓幼兒體會出音感的強弱與音樂情境的建立。探討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才藝教學看 法及音樂教學的實施現況,王昇美與陳淑芳(1999)利用訪談、問卷和觀察等方式,

得知幼稚園教師使用音樂欣賞的使用頻率最高,但進行時機大部分使用在秩序管 理,相對實際應用在教學活動上是少之又少。研究者認為,若教師的專業音樂知 能足夠,音樂欣賞活動不應只停留在秩序管理階段,而是可以有更高層次的運作,

例如:音樂欣賞同時介紹知名的音樂家、歷史或是認識世界上各民族的樂曲等。

三、樂器操作

幼稚園樂器操作活動主要是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包含角落樂器操作、團體課 程樂器操作(節奏樂活動)等。教師通常會根據課程需要而給予幼兒適當的樂器,

常見使用的樂器有三角鐵、響板、手鼓、手搖鈴、木(鐵)琴等。透過敲打的過 程讓幼兒去體會到生活中的各類節奏感。教師可利用各種節奏教學的媒介,例如:

身體、樂器、歌唱、動作、圖像、語言的聲音變化來做練習,符合了幼稚園教師 利用各種接近幼兒生活經驗的素材來做教學,讓幼兒從歌曲、肢體活動中自然的 使用各種樂器(郭美女,1998)。

目前幼稚園具備的樂器大多都是一般常見到的,例如:三角鐵、響板、鐵(木)

琴…等等。幼兒選擇樂器上往往也是先從比較常見的先操作。高屏地區幼稚園音 樂活動種類,打擊樂器是最常見的音樂活動之一(陳藝苑、伍鴻沂,2000)。但是,

各地區因文化不同、礙於器材缺乏或教師知能不足,往往幼兒無法接觸到少見或 貴重樂器。國外學者建議園所可以用資源互惠方式,將樂器共享使用,讓幼兒可 以都使用到多種類樂器(Tarnowski & Barrett, 1997)。

(30)

四、律動

律動係指教師根據旋律強弱安排適當的肢體動作加入。其教育功能包括:自 我表現的實現、健全人格的培養、創作潛能的激發、身心平衡的發展等(陳惠齡,

2003)。音樂和律動在幼兒時期常被廣泛運用,透過律動可以發展幼兒對音樂知識 的建立(Gene, 1986)。教師在安排律動時應注意到要給幼兒多元化的素材,例如:

音樂選取的多元性、活動過程中的引導方式、是否配加引導的道具等。陳藝苑與 伍鴻沂(2000)與伍鴻沂(2001)調查高屏地區幼稚園教師進行音樂活動,發現教 師一個禮拜裡會不定期進行音樂律動,與 Kelly(1998)所針對 89 個公立和私立的 園所調查教師每天都會進行音樂活動以律動居多的研究結果相類似,律動儼然成 為幼稚園裡固定進行的教學活動之一。

五、其他

目前幼稚園的課程大多採統整性教學。在音樂統整課程中,從音樂出發,整 合藝術與人文領域,擴展至其他領域的學科,使成為有機的整體,而不是以本位 主義心態,與其他學科進行機械式的拼湊(張蕙慧,2002)。最常見到的統整性活 動包括:成果展與其他音樂教學活動搭配、音樂劇…等等。隨著鄉土課程的熱潮,

越來越多園所會根據自己所在地的特色,發展出自己的一套音樂教學文化。

綜合國內外幼稚園常進行的音樂活動是唱遊、韻律、樂器操作、音樂欣賞…

等等,與台灣幼稚園課程標準中所規定的音樂課程大致相符。然而,音樂活動變 化性很大,教師可以依據自己教學的需求適當改變活動內容及使用的樂器更多元 化的表現。黃麗卿(1997)藉著對美國幼稚園音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等相關因素之優劣與國內幼稚園音樂課程實施做一概括性的比較,文忠認為美國

(31)

她認為國內音樂教育只著重在教師帶唱的仿唱階段,使得孩子表現力和創造力均 不如國外來的好。「幼兒音樂教育」雖然很專業化,學前階段音樂教育目標不是要 培養未來的音樂家,而是要引導幼兒透過音樂活動,自由表達內心的感覺。幼兒 可以透過各式各樣的音樂活動建全生理與心理。

上述的國內學者大部分是針對台灣南部區域做調查,例如:屏東、台東、

高雄縣市等,研究結果雖然相似,但仍無全國性的幼稚園音樂教學現況實屬可惜 研究者欲從問卷調查中,了解目前幼稚園教師進行音樂教學,音樂知能的使用情 形為何。

(32)

第二節 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態度

本節大致可分為二個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教師教學態度重要性;後述呈現幼 稚園教師音樂教學態度的相關研究。

教師教學態度關係著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效率。若是教師的教學態度比較積 極,則學生的學習效率會較高;若教師的教學態度較消極,則學生學習的效率便 會較低落(教育部,1994;Jeanneret, 1997; Greenberg, 1976)。所以,教師維持良好 的音樂教學態度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很重要的。相似的研究結果也提到具有積極 教學態度的音樂老師更能有效率的發展學生的音樂技能(Kelly, 1998)。

由上述可得知,教師的正向積極教學態度,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 與音樂技能。詹姆斯.史壯(2003)於教師技能評估檢核表中列出有效能教師的特 質共有十項。其中包括「專業的態度」,此項內容可以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係 指對課堂設計準備,包括在課餘的時間裡花時間需花費準備、對人生觀與教學都 能持有積極正向的態度。第二部分指在課堂間的表現,例如:參與協同教學、對 學生學習結果負起責任等。第三部分指對教學活動的品質再提升,例如:教師本 身尋求專業發展並分享新的教學策略。

由於幼兒教育的成敗與教師的幼教理念息息相關,於是,研究者從教育部印 製的幼稚園教師手冊中教師專業素養談起。教師的專業素養可包括:服務的理想、

客觀和公正的態度、專業道德、愛心及耐心、開放的心胸和民主的精神等。相關 的幼稚園教師音樂教學理念由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1998 所提出音樂教育的目的,

不在音樂理論的灌輸,而在提供許多接觸音樂的機會,讓幼兒體驗音樂,作為日 後學習音樂的基礎;不在演奏歌唱過度技能磨練,創作、表現、欣賞三方面應有

(33)

的書籍中,不難發現師培涵養過程裡,教師良好音樂教學素養也逐漸的被重視。

在美國、英國與台灣的幼稚園教師除了要負擔平時的教學工作以外,音樂活 動安排也是老師應該要負的責任。教師的音樂教學信心研究中 Jeanneret(1997)試 圖找出影響教師教學信心的基礎音樂課程與方法,整個研究以半實驗性基礎調查 對學生使用有幫助的音樂知識、技能課程。研究結果顯示出教師的教學信心為是 樂意教學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過去文獻中沒有提及要如何培養積極教學信念的課 程,讓學生對於日後在國小音樂課程中仍可以保持積極學習的信念。所以,建議 後續機構規劃出適當的師培課程。曾受過音樂專業訓練的教師在課程編排、器材 使用及教學策略上都較富變化,也能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幼兒安排不同的內容及活 動方式(許月貴,2000)與 Jeanneret 研究建議是相符的。不同類型幼稚園(教學法 或公私立園所)服務的教師音樂教學的態度並無不同,大部分教師表示喜歡和兒 童一起享受音樂、願意和有信心從事音樂教學活動。教師必須細心觀察並了解學 生的個別差異性,教學時創造優質的學習氣氛,並不時肯定學生的成就,使學生 因為音樂的成就,而正面的影響他的人生價值(伍鴻沂,2002)。上述的三份研究,

皆肯定教師本身的教學熱誠的重要,負有教學熱誠的教師對於學生的學習影響是 相當大的。

本段將欲將教師的專業教學態度做一歸納,讓教師可以在教學現場中審視自 己是否有不足之處隨及改善。教師專業教學態度必要條件包括:(整理自陳惠齡,

2003;劉安琪,2001;David, 1997)

一、有愛心,喜歡和孩子在一起,能和孩子一起享受喜悅和快樂 二、能發掘每一個孩子的潛能,並給予適當的指導

三、時常動腦思考,常常有創新的構想

(34)

四、對自己充滿信心,覺得上課是一件快樂的事

五、具有寬大的心胸,能包容每個孩子,樂於讚美孩子 六、富有幽默感,能讓課堂上隨時充滿愉快的氣氛

七、有足夠的耐心,能等待孩子的成長和創作,能給予孩子時間來學習。

Sxhmidt(1998)利用訪談及實際參與觀察四個在職教師,了解好的音樂教學 技能為何。根據訪談的內容及參與式觀察紀錄歸納出,良好的音樂教學技能包括 三點:一、個人特質(Personal qualities)例如:幽默、教學熱誠、師生尊敬、良好 的溝通,良好的師生互動是受學生歡迎的;二、教學策略(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調和自己過去在校所學與自己實際教學經驗所形成的教學策略;三、教室經營策 略(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教師從自己過去的學習經驗與實際教學經驗 整理出班級經營策略,並且樂於處理學生的問題。教師本身認同具有教學熱誠、

樂於和學生親近、與學生有良好的眼睛接觸、愉悅的上課表情及態度、能使學生 專心學習、能經常鼓勵並引導學生學習、成熟有自信並能自我行為控制、有很好 的領導能力、對學生有耐心、維持學生的好行為等的正向教學態度,是專業的必 備條件(Yarbrough, 1975)。此外,在劉安琪(2001)與 David(1997)研究中皆共 同指出個人的特質比音樂教學的特質還重要,代表著教學的熱誠與擁有專業教學 知能是成功教學的不二法門。

現今有越來越多的園所以外聘的方式請所謂「專業」的音樂教師來所園所做分 科式的教學。王昇美與陳淑芳(1999)調查幼稚園教師對音樂教學的看法及實施現 況,研究結果指出有實施音樂才藝教學園所的老師,在音樂上的應用不一定比沒 有實施音樂才藝教學園所老師來的好,主要仍是在於教師本身的良好教學信念與 專業素養。幼稚園教師在施行音樂活動時,除了有專業的音樂知能以外,對於無 形的教學態度也應該保持熱誠,根據不同的幼兒給予適當的教學方式,音樂活動 進行也可以視為一種專業的教學的帶領,教師的「專業」教學態度攸關幼兒音樂

(35)

綜合本節,研究者認為良好的教學態度應包含下列兩點:一、教學熱誠包括 對音樂本身的熱誠、教學時的熱誠及對學生關心、耐心、愛心等。二、正向的個 人特質,例如:幽默、充滿好奇心、積極、喜歡接觸幼兒…等等。

第三節 幼稚園教師音樂專業知能

本節共可以分成四個部分,分別探討專業教師知能內涵,及幼稚園教師的專 業知能,及音樂專業知能等部份。

壹、專業的教育知能內涵

一、專業的意義

「專業」一詞或稱「專門職業」,英文是 profession,係指具備高度的專門知能 而異於他種職業的特殊性而言,諸如醫師、律師、教師等,皆屬之(楊國賜,1992)。 比較「專業」(profession)與「專門」(specialization)的不同,「專門」是指在某一 個特定的領域具有專長之意(饒見維,1996)。「專業」與按照例規無需高度學理及 特殊訓練即可從事的「職業」(occupation)或行業(trade)是大不相同的。ㄧ個人 可以在某一個領域具有專門的能力(及專長),但是只有一個專門能力並非就是「專 業」。

教育領域中在界定專業的教師能力時,許多學者對於「專業」給予不同的 定義。專業是非常嚴謹的工作,有社會意義、科學知識、特殊判斷、整體延續意 義、道德倫理等,更嚴謹的是必須以專業訓練來鑑定是否具有專業(黃意舒,

2003)。陳美玉(1999)認為教師的專業能力在不同師資培育者的界定下,一向顯

(36)

得龐雜,沒有固定的答案。專業是依照不同的情況而給予適當協助、支持(Glascott, 1994)。例如: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對待的方式也會不同。從國內相關研究中,

研究者整理出專業的教育能力應包括下列六項:

(一)豐富的學科知識:擁有一般的教育理論基礎以外,更要針對特定的專門領 域作深入的涵養。

(二)受過專業的訓練:擁有專業知能前須有良好專業培植過程作為基礎。師 培過程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通識課程到後來的各種實習課程等,一連貫的 涵養過程可以讓學生在其中培養出對教育專業知能、教師應有的專業倫理,有基 本的專業教學能力。

(三)專業的觀察能力與應變能力:專業的教育人員必須隨時注意環境的變化,

做出適當的反應。例如:幼稚園教師可以根據時令、時事隨時加入彈性課 程或是班上發生緊急狀況時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四)良好的教學知能: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佔有很重要的角色。尤其對於年紀 越小的幼兒,教學活動上更需要小心設計,讓幼兒在不喪失學習動機下獲 得教師預想達到的教學目標。在此所指的良好的教學知能包括了課程設計 的能力、輔導的知能、實際推動良好的教學過程等。教師從一開始的課程 設計到教學、評量,都需要有良好的專業能力。

(五)專業的團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個人的力量往往有限,與他人合作便是 一教學是否成功的關鍵原因。有良好的教學團隊做支持比一個人單打獨鬥 來的輕鬆,而且在學生學習成效上比較容易看到。現今幼稚園中,班上教 師大都以協同的方式共同負責班上教學活動;下午幼稚園會有分組教學活 動,讓每位教師可以發揮自己的專長進行教學。這些都仰賴一個專業的教 學團體是否能真正的發揮效能。專業的教學團體可以將各個教學活動彼此 串聯、彈性化調整,讓幼兒在不同學習團體中,獲得全面性的學習。

(37)

括參加各種回流教育、研習活動、研討會等,或是將自己在教學上所遇到 的問題,利用行動研究的方式,解決在教學上所遇到的困境。在自我提升 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自我信念,才能貫徹始終,不斷地提升自我專業。

在提升的過程中,從反思再行動的交錯,建構出自己個人的教學理論。(整 理自郭蕙菊,2003;黃意舒,2003;陳美玉,1999)

國外的教育協會包括 NEA 及 NBPTS(National Boards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也定義了幾個面向,將專業的教育大略的範圍定義出來。美國教育協會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NEA)將專業化標準界定為屬於高度的心智活動、

具特殊的知識技能、受過長期的專業訓練、要不斷的在職進修、屬於永久性職業、

以服務社會為目的、健全的專業組織和訂定可行的專業標準(摘自江易穎,2001)。

美國教學專業檢定標準(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NBPTS)

則於 2003 年已經認同 25 個專業領域,定義每個檢定的標準,它包含一連串複雜的 計劃與建議,其中包含五個正向的教學與建議:老師要相信學生及他們的學習狀 況;老師要知道不同學科間應該要如何的進行教學;老師要負責管理與監測學生 的學習;老師從學生學習經驗裡可以對其學習過程、內容系統化;老師是學習團 體中的一份子等。

綜合上述,國內外對於「專業」的定義與看法大致相同,除了在專業知識有 一定程度、教學技巧熟練,對於自我能力提升非常重視。師培的過程中大都給予 基本的教育專業能力,例如:教學原理、教育哲學、教材教法…等等。未來到了 職場未必足夠使用,所以,自我能力提升被視為非常重要的一項專業能力,此能 力將會決定是否在職場上具有永續生存的條件。專業的教育知能由研究者整理出 六大項分別為豐富的學科知識、受過專業的訓練、專業的觀察能力與應變能力、

良好的教學知能、專業的團體與自我提升能力等。

(38)

貳、幼兒教育專業知能內涵

本研究中幼兒教育專業知能內涵,研究者將之歸類廣義與狹義的定義,廣義 從幼兒教育學系中規劃相關課程;狹義則單從幼兒教育學程中必修的學分中討 論。依據師資培育法,目前國內的幼稚園教師資格皆須完成幼教專業學程,經過 實習,取得教師資格後成為一個專業的幼教老師,在日後的教學上可以勝任。以 往幼稚園教師資格皆由師院幼教系負責培育。自民 83 年師資培育法公佈後,師資 培育法第四條規定:師資及其他教育專業人員之培育,由師範院校院、設有教育 院、系、所或教育學程之大學校院實施之。前項各校院之教育學分及課程,應針 對中等學校、國民小學、幼稚園及特殊教育師資類科之需要,分別訂定。這使得 目前的幼稚園教師師資培育來自三種管道:師範院校的幼教系、一般大學幼教學 程、學士後學分班等。

參考自卓英豪(1997)師資培育機構規劃的課程內容中,可以了解教育專業知 能內涵。以國立台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為例,專業課程為 28 學分,專門課程 74 學分(含必修 29 學分),課程名稱如表 2-3-1,其專業必修科目為「教育心理學」、

「教育概論」、「教學原理」、「幼兒發展與保育」、「幼稚教育概論」、「幼 稚園課程設計」、「幼稚園教育實習」19~20 學分等,其餘 8~9 學分為必選修。

(39)

2-3-1 台東大學幼教系課程

課程類別 學分數

合計 院共同必修 6 學分

教育基礎課程 4-6 學分 教學方法課程 4-6 學分

教育實習課程 8 學 幼兒教育學系

專業課程

教學基本學科課程 4-6 學分

26 學分

幼兒發展與學習 課程與教學研究

藝術與創造 幼教相關事業發展

學前特教 幼兒教育學系

專門課程

家庭與社區服務

74 學分

(含必修 29 學分)

從上述必修課程可看出,培育專業的幼兒教師是從基本的科目開始,例如:

幼兒發展與保育、幼稚園教育概論的課程,可以幫助幼教基礎概念建立,了解幼 兒身心發展狀況才能設計合適的教學內容。而實習課程 8 學分則由每學期的 2 學 分,逐漸以現場的教學見習、參與和設計課程實際在現場實習教學。以必修課程 為核心,環繞必修的課程再做延伸,如:創造力、相關事業、社區服務等。師培 過程著重教師全面性的涵養,教師在教學知識、技能上有基本的專業能力;教學 的理念上也可以幼兒為上,從愛、尊重幼兒的態度出發。

參、幼稚園教師專業知能

幼稚園裡的教學活動十分多元,從傳統以教師為中心到各種教學模式,都仰 賴教師對於環境、課程的規劃、實際教學能力及對教學熱忱等,教師的專業能力

(40)

與幼兒學習狀況息息相關。教師若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對幼兒的學習將有莫大助 益。對幼稚園教師專業能力定義為泛指教師能充分發揮其角色功能所須具備的專 業知識與專業能力(林春妙,2003)本段欲探討幼稚園教師應具備哪些能力,研究 者整理國內外學者對於幼稚園教師專業知能定義並加以分類整理,期以作為幼兒 教師邁向專業的指引。

早期於 1988 幼稚園教師必備的教學技能中,「教師技能考核表」來檢核幼稚園 教師是否擁有專業能力,此檢核項目共包含十四項專業能力,分別為:維持安全 的教室環境、維持健康的教室環境、構設學習環境、增進幼兒運動技巧的發展增 進幼兒的認知技能、溝通技巧、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增進 幼兒的社會技能、提供指導與規範、鼓勵家長參與、幼稚園課程計畫與實施、提 升幼教專業精神、幫助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等(簡紅珠、王元暉、任秀媚等,1986)。

此可看出幼稚園教師能力,完整的包含了個人、課程及教學大環境等十四個因素,

尤其促進幼兒發展的專業能力上佔很大一部分。與李明珠(1986)於碩士論文中所 調查到六大類教師教學基本能力,包括:教室管理、教學設計、教學評量、教學 實施、教學環境佈置及教具製作與使用等項目內容差不多。當時,對於教師本身 的專業倫理、教學態度雖然有提及,專業能力仍是以教學技能優劣為主。但是,

一個專業的幼教老師,是能運用可靠的專業知識及見解來作判斷,其目的著眼於 兒童長遠的發展利益;而未受過專業訓練人員的反應,則大多視當時的情況,以 能在最短時間內解決事情的方法來決定行為反應,而不是以加強兒童長期的發展 利益為目標(莉莉安‧凱茲,1988)。陳淑琴(1999)於幼托師資合流教育課程探 討研究中,認為幼教教師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能與上述相似,但是對於教師本身的 信念上則有提出較多的看法,例如:教師健全的人格特質、溝通技巧知能與人共 處合作的能力、對於新知識的開放態度與勇於創新等。從上述可以看出,專業的

(41)

幼稚園教師已經開始不侷限在教學的知能上了。了解幼稚園教師的培植過程及師 資培育單位課程規劃雖然是很重要,但是教師本身所具備的專業素養必須隨著時 代改變也有所相對的提升,具備愛心也是身為一個專業幼教老師重要的素養之一

(林育瑋,2000)。

美國幼教協會(NAEYC)於幼教綠皮書中,整理出對「符合孩子身心發展的 專業幼教」之定義如下,專業幼教人士在決定什麼樣的教育對孩子有益的過程中,

必須至少有以下三種重要的基本資訊與知識:(洪毓英譯,2000)

一、幼兒發展與學習之知識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都會有不同的發展及學習特質。這些知識能幫助家長、教 師對各個年齡層都會有不同的發展及學習特質。這些知識能幫助對各個年齡 層孩子有概擴性的了解,知道什麼樣的活動、教材、互動對他們是安全的、

健康的、有趣的,以及能力所及、同時也不失挑戰性的。

二、孩子的個別發展狀況

了解群體裡每個孩子的特質、興趣及需要,以針對不可避免的個別差異調整 教育方式。

三、孩子所處的社會及文化

了解孩子所處的生活背景,才能確保提供給孩子的學習經驗是有意義的、有 相關性的,並能顯示對孩子及家庭之尊重。

針對幼稚園教師專業知能的相關研究不少,近年來,國內學者利用訪談、問 卷的方式去調查出幼稚園教師的專業知能為何。綜合葉郁菁〈1999〉與賴春金

(2003)對於幼稚園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知能研究中,共可以整理出五大層面:

一、促進幼兒發展與學習:包括了解幼兒的特性與需求;了解對幼兒發展與學習

(42)

的多元影響因素;應用幼兒發展知識,創造健康、尊重、支持和挑戰的學習 環境。

二、教師的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建立與家長和社區的良好關係;了解家長和社 區特性及對幼兒的影響;教師有良好的自我情緒管理。

三、利用觀察、檔案文件和評量以支持幼兒和家長:包括了解幼兒評量的目標、

功能和應用、運用觀察、檔案文件和其他適當評量工具與方式;了解幼兒發 展與學習情形;實施專業道德;負責任且有助於改善幼兒發展與學習之活動 的評量;聯絡家長及其他專業人員一起做幼兒發展與學習的評量。

四、實施有效教學:包括教師採取正面和支持的人際關係與幼兒互動;採用有助 幼兒發展與學習的有效教學方式、策略和教材;了解幼兒教育的知識內容,

包括各領域的重要性、核心概念;探究工具和內容結構等;運用本身知識和 其他資源,設計、實施和評鑑有意義且具挑戰性的課程,以促進幼兒全人發 展。

五、成為幼教專業教師:包括認同和投入幼兒教育專業領域;遵守倫理標準和其 他專業指引;參與持續學習及合作學習改善教保實務;統整幼教的各種知識 性、省思性和批判性觀點;參與重視幼兒及推動幼教專業的活動。

國內相關研究除了使用訪談、問卷的方式以外,也使用 Delphi Method,蒐集 相關專業學者的意見。林瑋茹(2002)於「幼托整合方案下托教人員專業能力指 標建構之研究」中,目的了解幼托整合方案下托教人員專業能力需求,利用文獻 分析法與模糊德菲法(Fuzzy Delphi Method)為主,以任職大學師資培育體系的幼 教學者為專家對象。蒐集包含兩大師資體系:幼稚園教師師資體系;托兒所保育 人員師資體系,彙整對於托教人員專業能指標意見,分析資料來建構幼托整合方 案下托教人員專業能力指標體系內容項目與林春妙(2003)幼兒教師專業知能研

(43)

得懷術小組共包括幼教學者、幼稚園園長和教師,將「幼兒教師專業知能」分為 幼教專業知識、教學能力、保育能力、班級經營能力、園務行政能力、溝通能力 和專業成長等七個大項。兩者研究結果相似,且兩研究皆以懷得術書面調查的方 式得到專家意見,調查對象皆以相關學術人員為主,無法整合其他重要研究對象 的意見,如幼兒、家長、現場托教人員等意見,故在研究結果類推上難免受到限 制。目前我國進行有關幼稚園教師專業能力的相關研究有很多,茲將整理如下表:

2-3-2國內幼稚園教師專業能力之相關研究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張翠娥

(1986)

學前教育師資基本 能力分析研究

探討學前教師的基本能力,並 進一步的探求學前教師的基 本能力與教學行為間的關係。

問卷調查、

觀察 李明珠

(1986)

幼稚園教師教學基 本能力研究

分析、了解不同背景的幼稚園 教師應具備的教學基本能力 及需求程度。

問卷調查

林瑋茹

(2002)

幼托整合方案下托 教人員專業能力指 標建構之研究

建構幼托整合方案下托教人 員專業能力指標體系及了解 不同任教背景知幼教學者對 於幼托整合方案下托教人員 能力指標看法

文獻分析法、模 糊德菲法(Fuzzy Delphi Method)

林春妙

(2003)

幼兒教師專業知能 之研究

建立一套適合幼兒教師的專 業知能架構,以作為幼兒教師 追求自我成長、縣市政府教育 主管機關編排教師進修課程 活動,及未來政府實施幼兒教 師分級制度之參考。

文獻分析法 得懷術問卷調查 法

賴春金

(2003)

幼稚園教師的關鍵 能力

辨認幼稚園教師的可能關鍵 能力、認識幼稚園教師的關鍵 能力、建議幼稚園師資培育機 構及幼稚園教師運用研究發 現的途徑。

文獻分析法 問卷調查

數據

圖 3-1-1    研究架構圖…………………………………………………………………43  圖 3-3-1    音樂專業知能架構…………………………………………………………47
表 2-3-1  台東大學幼教系課程 課程類別  學分數  合計  院共同必修 6 學分  教育基礎課程 4-6 學分  教學方法課程 4-6 學分  教育實習課程 8 學 幼兒教育學系專業課程  教學基本學科課程 4-6 學分  26 學分  幼兒發展與學習  課程與教學研究  藝術與創造  幼教相關事業發展  學前特教 幼兒教育學系專門課程  家庭與社區服務  74 學分  (含必修 29 學分)  從上述必修課程可看出,培育專業的幼兒教師是從基本的科目開始,例如: 幼兒發展與保育、幼稚園教育概論的課程
表 4-1-4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認識知名音樂家的背景」之卡方考驗摘要表  背景 變項  類別  有學過 有用到  有學過 沒用到  沒學過 有用到  沒學過 沒用到  其他學到有用到  合計人次 整體(452)  N  %  N  %  N  %  N  %  N  %  北區  19  4.3  64  14.3 10  2.2  27  6.0  9  2.0  129  中區  23  5.1  35  7.8  10  2.2  13  2.9  3  .7  84  南區  26  5.8
表 4-1-5 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對「熟悉知名音樂作品」之卡方考驗摘要表  背景 變項  類別  有學過 有用到  有學過 沒用到  沒學過 有用到  沒學過 沒用到  其他學到有用到  合計人次 整體(452)  N  %  N  %  N  %  N  %  N  %  北區  48  10.8  31  7.0  23  5.2  16  3.6  12  2.7  130  中區  34  7.6  26  5.8  13  2.9  7  1.6  4  .9  84  南區  33  7.4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hat in the future planning of new or converted semiconductor plant, the plant facilities to be demand for the plant system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jor factors for choose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Taiwanes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identify any differences

In this stud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the model and website usage behaviors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atus quo of the food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for the quantity foodservice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work enthusiasm of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the attitude of the enthusiasm and the effect of the enthusiasm.. In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