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 現況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 現況之研究"

Copied!
20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學科技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何俊青 博士 黃立賢 博士

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 現況之研究

研究生:尤力弘

中華民國 九十九年八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教學科技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 現況之研究

研究生:尤力弘 指導教授:何俊青 博士

黃立賢 博士

中華民國 九十九年八月

(4)
(5)
(6)

台東-生活步調緩慢、居民熱情、適宜渡假的世外桃源。它是台 灣的後山-擁有多元的原住民文化,呈現不同於西部的民俗風情,在 此我完成大學的學位。自從自學校畢業後,一心想回到這裡攻讀碩士 學位,一次執著的努力,終於讓我重回母校溫暖又熟悉的懷抱。

過了三個炙熱的暑期進修,我從毫無研究經驗的傻傻碩 一,到經 歷許多考驗的碩三,完成此本論文,可要感謝這三年的許多貴人的幫 忙與協助。論文能夠完成,特別感謝何俊青老師與黃立賢老師的指 導。感謝何俊青老師,像是在汪洋大海中的明燈,指引我方向,讓我 的研究不至偏頗。他在百忙之中,仍不厭其煩地悉心指正,提點論文 的進行時程及提供研究上的迫切協助。感謝黃立賢老師,有如有大旱 中的及時雨,總是在我遇到困難與疑惑時幫我解惑,而您認真的批閱 與指導修正,讓我在理論與研究的掌握更加得心應手;並且還犧牲自 己假日休息的時間協助我們修改論文,老師不辭辛勞的指導,使我獲 益良多。另外,感謝論文口試委員鄭承昌老師撥冗審閱與斧正,使本 論文得以更臻完備、嚴備,謹此致上最深的感激。

在求學路上,感謝教科所辛苦教導我們的教授們,也感謝一路相 挺的教科伙伴,不僅課業上相互幫助、互相扶持,大陸東北的海外研 修更是讓我們建立了永遠的革命情感,雖然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但 我們的感情永遠存在著。還有感謝德音國小的團隊伙伴們,有你們的 幫助與鼓勵,力弘才能順利完成學業。謝謝你們!

家人的陪伴與支持是最重要的,我要感謝我的家人,因為你們的 支持與鼓勵,我才能無憂無慮的做研究,願將此份成長的喜悅與親愛 的家人一起分享。

最後,我將這論文研究成果獻給幫助過我的師長 、研究所同學、

學校伙伴、家人與自己,並祝大家幸福平安!

力弘 謹誌

2010年 8月

(7)

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 數位落差現況之研究

作者:尤力弘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國民小學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以下簡稱新住民學童) 數位落現況,以及不同個人與家庭變項之新住民學童在數位落差 的各層面差異情 形。本研究係以問卷調查與訪談方法進行研究 。問卷採比率抽樣方法,共抽取 466位高年級新住民學童;輔以 6名(4名學生、2名老師)進行半結構訪談。

蒐集的資料分別採描述統計、獨立樣本 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 行分析。根據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 ,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一、台北縣高年級新住民學童 在數位落差的各層面比例有所不同。

二、不同個人變項(性別、年級、每週上網時數、資訊環境與成績)之新住民學 童在數位落差各層面狀況有所不同。

三、不同家庭變項(家長支持態度與家庭社經地位 )之新住民學童在數位落差各 層面狀況有所不同。

本研究根據結論,對教育行政機關、教師、家長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

關鍵詞:數位落差、國小新住民學童。

(8)

A study of digital divide on the 5th- and 6th- graded new immigrant's children resident students

in Taipei County

Li-hung Yu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digital divide on the 5th- and 6th- graded new immigrant's children in Taipei County 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of digital divide of these 5th and 6th graders . A self developed questionnaire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employed in the study. By usin g proportional stratified sampling with a self developed questionnaire, 466 valid data are selected from the 5th and 6th graders. Supplemented by purposive sampling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he interview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and one-way ANOVA. 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are listed as follows:

1.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at the three constructs of the digital divide.

2.Among different personal variables , gender, hours per week online, information-processing environment, and information-processing performance, the performance of digital divide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3.Among different family variables, parental support and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igital divide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school personnel, parents, and further.

Key words: digital divide, new immigrant's children .

(9)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5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數位落差的意涵 ...11

第二節 影響數位落差之因素探討 ... 31

第三節 新住民數位落差現況 ...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57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 57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 59

第三節 研究假設 ... 6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64

第五節 實施步驟 ... 74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7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79

第一節 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樣本資料分析 ... 79

第二節 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況分析 ... 84

第三節 分析不同個人因素的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況上的差異 ... 93

第四節 分析不同家庭因素的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況上的差異 ... 105

第五節 訪談內容摘要之分析 ...11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2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27

第二節 結論 ... 135

第三節 建議 ... 140

參考文獻 ... 144

一、中文文獻 ... 144

二、外文文獻 ... 152

附錄一:專家效度問卷 ... 154

附錄二:專家審題及篩選情形 ... 160

附錄三:專家審查意見彙整表 ... 162

附錄四:預試問卷 ... 179

附錄五:正式問卷 ... 184

附錄六: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資訊使用與能力現況 (訪談大綱) ... 188

(10)

表次

表 2-1數位落差內涵 ...15

表 2-22008年家戶數位落差調查項目 (使用資訊的機會)...17

表 2-3學生數位能力及數位學習機會調查項目 (使用資訊的機會)...18

表 2-4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調查方向表...18

表 2-5 2008年家戶數位落差調查項目 (資訊素養、資訊應用部分)...23

表 2-6學生數位能力及數位學習機會調查項目 (資訊素養、資訊應用部分) 24 表 2-7縣民電腦課程主要課程內容 ...25

表 2-8九年一貫資訊教育分段能力指 標...27

表 2-9國小五年級資訊教育能力指標與學習內容 ...29

表 2-10國小六年級資訊教育能力指標與學習內容 ...30

表 2-11學者專家相關研究的調查發現 ...32

表 2-12數位落差的影響因素 ...35

表 2-13歷年外籍配偶人數一覽表 (大陸、港澳地區)...43

表 2-14歷年外籍配偶人數一覽表 (東南亞國家)...44

表 2-15嬰兒出生數按生母原屬國籍分 ...44

表 2-16近年來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男女學生人數及比例 ...45

表 2-1798學年度各縣市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學 生人數...45

表 2-18台北縣 98學年度上學期國小各鄉鎮新住民學童學生數 ...48

表 2-19家庭資訊環境 ...54

表 2-20家庭資訊素養 ...54

表 2-21家戶整體數位表現分數 ...55

表 2-22國中小學生數位能力分數 ...55

表 2-23國中小學生家長數位能力分數 ...56

表 3-1預式樣本的人數及回收人數分布情形 ...59

表 3-2臺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 總數分布情形及樣本人數表 ...60

表 3-3正式樣本的人數及回收人數分布情形 ...60

表 3-4研究工具主要內容與參考問卷來源 ...65

表 3-5家庭社經地位等級轉換表 ...66

表 3-6專家審查名單(依姓氏筆劃排序)...67

表 3-7項目分析摘要表(N=117)...68

表 3-8因素分析摘要表(N=117)...71

表 3-9信度分析摘要表(N=117)...72

表 3-10「正式問卷」之面向、題號及題數 ...72

表 3-11受訪者之基本資料 ...73

表 4-1個人資料分析 ...80

(11)

表 4-2家庭資料分析 ...82

表 4-3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現況分析 ...85

表 4-4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現況分析 ...86

表 4-5運用資訊學習的能力現況分析 ...90

表 4-6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況的綜合分 析...92

表 4-7不同性別的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況上的差異分析 ...94

表 4-8不同年級的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況上的差異分析 ...94

表 4-9不同居住地的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況上的差異分析 ...95

表 4-10不同每週上網時數的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況上的差異分析 ...97

表 4-11個人專用電腦數位落差現況上的差異分析 ...99

表 4-12參加課外的資訊課程數位落差現況上的差異分析 ...100

表 4-13不同成績的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況上的差異分析 ...101

表 4-14不同家長國籍(父)的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況上 的差異分析....105

表 4-15不同家長國籍(母)的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況上的差異分析 ....107

表 4-16不同家長支持態度的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況上的差異分析 ...110

表 4-17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況上的差異分析 ...111

(12)

圖次

圖 2-1台北縣新住民學生之父或母原生國籍統計 ...47

圖 2-2台北縣國小新住民學生各年級人數...47

圖 2-3新住民家庭電腦擁有比率 ...52

圖 2-4新住民家庭連上網路比率 ...53

圖 2-5新住民家庭就學子女的資訊環境...53

圖 3-1研究架構圖...58

圖 3-2研究流程圖...75

(13)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與問題,第 三節為重要名詞釋義,第四節為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十年前研究者是未使用電腦的新手,而那時的電腦還不算是很普及,所使用 的是 DOS 作業系統,需要輸入許多指令來讓電腦運作 ,感到使用電腦是件不便 之事。意想不到經過幾年後,軟、硬體之進步飛快,e 化潮流已大幅展開,更是 推動世界進步的動力,各行各業都與它脫離不了關係。科技發展使得人類生活品 質快速提昇,尤其是網際網路急速發展使得世界愈變愈小,使人與人的距離也相 對縮短。家庭生活依靠電腦的地方與日俱增,隨處可見電腦應用的必要性,如網 路掛號、網路報稅、網路銀行、網路購物等等,民眾對於電腦技能的需求 與重視 愈來愈高,儼然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

隨著資訊科技和網際網路的興起,取得訊息的方法上產生巨變,透過資訊科 技傳播人們得到大量新知,因此擁有愈豐富資訊的人相對於擁有貧乏資訊的人有 較高的競爭力,此種現象將導致新的社會不平等的情形 (研考會,2009)。

美 國 商 務 部 國 家 通 信 及 資 訊 委 員 會 (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NTIA)1995 年首次公布調查報告”Falling Through the Net: A Survey of the “Have Nots” in Rural and Urban America” ,提出資訊擁有者

(have)和資訊欠缺者(have not)間形成的階級造成社會不公 ,並分析不同收 入、種族、教育程度或居住區域的美國民眾,使用資訊科技的差距(NTIA,1995);

1998 年公布的”Falling Through the NET II :New Data on The Digital Divide” 調查

報告,開始正式使用「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一詞(NTIA,1998),並 在 1999 年的報告中,將數位落差定義為「資訊擁有者與資訊未擁有者間的落差 」

(NTIA,1999)。有鑒於此,美國積極展開縮減數位落差工作 。美國聯邦政府 投注二十億美元,鼓勵民間捐贈電腦、辦理新進教師電腦訓練、設立社區科技中

(14)

心、擴充社區網路設施與頻寬、提供原住民資訊專業訓練等方面著手,整體改善 電腦及網路的使用環境,希望能將社會上存在的「數位落差」問題,轉換為「數 位機會」(吳清山、林天佑,2000)。

Mark Warschauer(2003)討論的焦點也提到必須從「數位落差」移轉到「社

會機會均等」,資訊時代來臨也帶來了諸多的不平等 ,不論是從單一國家或是全 球的角度來觀察,均可發現不平等的情況。因此,在科技日益發達之時,科技發 展程度不再只是經濟上的落後與否,而是全方位地被排除(或參與)在世界的網 絡之中。使用科技程度意謂著能否有均等機會參與社會,能夠接近使用資訊科技 就成為避免被排除在外的關鍵條件。資源與資訊傳播科技的有效運用是相互為用 的,亦即擁有資源可以幫助人們有效運用科技,而有效運用科技又反過來幫助人 們擁有更多資源。意味當這個循環過程是良性時,參與社會的機會將越來越多 , 當變成惡性循環時,則更會被排除在世界的網絡之外。

國內目前正陸續推動縮短數位落差的計畫 ,行政院在「挑戰 2008:國家發 展重點計畫」中的“E 世代人才培育 "“數位台灣 "-以建立 e 化生活,e 化商 務,e 化政府,縮短數位落差為願景。因此,縮短數位落差,並將創造數位機會,

是目前政府資訊發展施政計畫的首要任務 (行政院經濟委員會,2008)。

最近政府提倡「愛台十二建設」中“智慧台灣“-主要強調人才培育加強資訊 教育,消除城鄉差距及數位落差,鼓勵終身學習,並建設台灣為全世界第一的無 線寬頻國家,在全國主要都會區,全面建置無線上網設施。故當務之急乃是如何 培養完整的資訊素養能力,推展縮短數位落差,使得人人不僅要學會應用資訊科 技的能力,並更要通過資訊科技,有效地去學習、去解決問題和去創造機會(行 政院經建會,2008)。

對於數位化之重視,教育部提出「縮短城鄉數位落差」教學計畫,希望透過 電腦科技、網路資源的輔助,改善教學方式,以增進教師的教學品質以及學生的 學習興趣。更期望縮短城鄉之間的差距,使偏遠地區學校藉由科技的輔助、網路 工具的運用,彌補地理環境上的限制。

猶記得去年周末假期,大家都在享受著悠閒的生活,研究者在本校的電腦教 室正進行著台北縣縮短數位落差縣民免費電腦教學的課程。起初參與課程的人數 寥寥可數,研究者還需邀請班上小朋友帶著自己爸爸媽媽一起參加 ,但不久之後

(15)

參與課程的人數突然暴增許多,甚有遠從隔壁鄉鎮趕過來上課的民眾,後因民眾 需求增加,又陸續增開許多進階課程。而且每次開課都是座無虛席,民眾踴躍的 狀況,真是讓研究者甚為驚訝。民眾認真學習的態度,也是研究者教學這幾年來 最有成就感的時刻,每個人上課充滿了無限的動力,即使是下課時間也不肯休息 拉著老師繼續問問題。

在這些參與的學員中有許多是嫁來台灣的外籍配偶,她們對於國字的拼音都 有問題,運用資訊的能力跟台灣的民眾比較起來的確有相當大的差距 ,相對的他 們的下一代在資訊力能的運用是否也有落差,讓研究者產生進一步了解的興趣 。 隨著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突飛猛進,對全球社會造成莫大的衝擊,改變人們原有 的生活方式。復因接受資訊科技的生活,在年齡、性別、教育程度、收入、居住 地區、族群等對象不同產生不同差距 ,讓城市與鄉村因資訊科技發展造成了落 差。近年來新住民人口不斷攀升,已成為台灣第五大族群。依據教育部統計資料,

98 學年度就讀國小之外籍配偶子女人數高達 133,122 人(教育部統計處,2009)

。 截至 99年 5月止之統計資料,台北縣新住民人數約 7.8萬人而其子女數也已高達 近 2.6萬人均為全國之冠(台北縣新住民專區網站,2010)。國小學童部分也高達

19692 人,其中大陸籍及東南亞籍的子女高達 91.49%。有關新住民的研究截至 98 年 9 月底博碩士論文已達 40 餘篇,相關研究探討各階段新住民子女的發展 或

學習現況,唯獨北縣新住民數位落差方面目前還沒有相關研究 。故本研究欲瞭解 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況 ,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根據歷年研究數位落差之相關研究,皆發現不同之學童個人背景對數位落差 的影響極大(李京珍,2004;楊雅斐,2006;陳敬如,2000;鄭欽文,2003)。

許多學者的研究發現,新住民學童在生活適應與學習上可能面臨的問題不少(吳 清山,2004;吳錦惠,2005;張鈿富,2006;黃德祥,2006;黃秋玉,2006;陳 玉娟,2005;鍾文悌,2005;蔡榮貴,2006)。新住民學童的資訊能力是否也產 生落差,影響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的因素為何 ?故本研究欲瞭解影響台北縣國小 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況的因素 ,此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之二 。

行政院研考會數位落差調查報告中 ,調查對象皆為12歲以上之民眾。目前 僅有2006年之全臺國中小學童數位能力與數位學習機會調查,是以國中小學童為 研究對象,其中對新住民學童的調查雖有所探討但並未深入 。加上調查距今已超

(16)

過三年,新住民人口已大幅增加,更深入的調查確一直未能進行。希望藉此機會 深入探討,作為降低台北縣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 策略的參考,此為本研究動機之 三。依據上述動機,因此本研究致力於了解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 差的情現況並找出其真正的影響因素,進而研擬出適當的建議,以縮小新住民學 童數位落差的現象,希冀由台北縣的現況分析著手,以提供其他縣市作為改進的 範本與參考。

(17)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為了解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況及差異情形,訂定出本研 究之目的,並且根據研究目的延伸出本研究之研究問題 :

壹、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 差現況的情形,其主要 研究目的如下:

一、研究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 差現況。

二、探討不同個人變項在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 差現況上的 差異。

三、探討不同家庭變項在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況上 的 差異。

四、根據調查結果與研究發現 ,提出建議,提供日後教師及主管單位擬定 縮短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 差之參考。

貳、研究問題

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擬探討下列問題:

一、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 現況如何?

(一)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現況如何 ?

(二)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現況如何 ?

(三)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運用資訊學習的能力現況如何 ? 二、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個人變項不同,數位落差現況有何差異?

(一)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之現況有何 差異?

(二)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之現況有何 差異?

(三)不同性別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運用資訊學習的能力之現況有何

(18)

差異?

(四)不同年級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之現況有何 差異?

(五)不同年級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之現況有何 差異?

(六)不同年級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運用資訊學習的能力之現況有何 差異?

(七)不同居住地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之現況有 何差異?

(八)不同居住地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之現況有 何差異?

(九)不同居住地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運用資訊學習的能力之現況有 何差異?

(十)不同上網時數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之現況 有何差異?

(十一)不同上網時數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之現 況有何差異?

(十二)不同上網時數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運用資訊學習的能力之現 況有何差異?

(十三)不同資訊環境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之現 況有何差異?

(十四)不同資訊環境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 之現 況有何差異?

(十五)不同資訊環境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運用資訊學習的能力之現 況有何差異?

(十六)不同成績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之現況有 何差異?

(十七)不同成績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之現況有 何差異?

(19)

(十八)不同成績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運用資訊學習的能力之現況有 何差異?

三、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的 家庭變項不同,數位落差現況有何差異?

(一)不同國籍家長的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之現 況有何差異?

(二)不同國籍家長的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 技的內容之現 況有何差異?

(三)不同國籍家長的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運用資訊學習的能力之現 況有何差異?

(四)不同家長支持態度的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 之現況有何差異?

(五)不同家長支持態度的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 之現況有何差異?

(六)不同家長支持態度的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運用資訊學習的能力 之現況有何差異?

(七)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 之現況有何差異?

(八)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 之現況有何差異?

(九)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運用資訊學習的能力 之現況有何差異?

四、縮短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 之建議為何?

(20)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為便於本研究有關變項之分析與討論,茲將若干重要名詞之操作性定義界說 如下:

壹、數位落差

「數位落差」是指在現今資訊社會中,學童因個人因素或家庭因素,而在使 用資訊科技的機會、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及運用資訊學習的能力等方面,有程度 上的差異。本研究「數位落差」的定義為學童在研究者所編的「台北縣國小高年 級新住民學童資訊使用與能力現況調查正式問卷」上的得分表現。

貳、新住民學童

本研究所指新住民學童乃指父親或母親一方(或雙方)非台灣籍,所養育且 目前就讀國民小學階段的子女稱之(包含大陸、東南亞、日本、美加、歐洲等)。

参、個人因素

本研究所調查的個人因素包括:性別(男、女)、年級(五、六)、居住地(縣 轄市、鄉鎮)、每週上網時數(未曾使用過、1小時以下、1~2小時、3~4小時、5~6 小時、7小時以上)、資訊環境(家中有沒有專用的電腦、有沒有上過學校課程以 外的資訊課程)和成績(前面、中間、後面)等,而這六項個人因素會造成國小 新住民學童在數位落差的三個層面有差異 。

肆、家庭因素

本研究所調查的家庭因素包括:新住民學童家長國籍(本國籍、中國大陸、

越南、緬甸、印尼、泰國、菲律賓、柬埔寨、其他國家)、家長支持態度(贊同 且加以指導、贊同但不指導、放任且不過問、嚴格禁止使用)及家庭社經地位(高 社經地位、中社經地位、低社經地位)等,而這三項家庭因素會造成國小新住民 學童在數位落差的三個層面有差異 。

(2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將採用文獻分析及問卷調查進行實證 資料 的收集,另以半結構式的訪談(2 位教師、4 位學生)予以輔助,並針對研究問 題進行研究。本研究之範圍與限制如下 :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地區

依據行政院研考會對於臺灣地區各縣市資訊化程度的調查顯示,臺 北縣民眾家戶電腦擁有率為 88.0%,家戶連網率為 81.6%,個人電腦使 用率為 75.9%,個人網路使用率為 70.9%,雖分居全國各縣市第三位或 第四位,前揭數字卻也顯示臺北縣有超過一百萬以上 的民眾因為年齡、

教育或其他因素至今沒有機會接觸電腦及網路 ,這個數字比全國 26 縣 市中 17 個縣市的人口數還要多 ,大約占全國數位落差總人數六分之 一。台北縣國小新住民學童數占全國的 17%,因此選擇台北縣為研究 地區能更進一步了解國小新住民學童的數位落差概況;並求資料公平詳 實,將台北縣行政區劃分為兩各區:縣轄市區(三重市、中和市、土城 市、新店市..等)、鄉鎮區(三峽鎮、淡水鎮、五股鄉、泰山鄉..等),進 行調查研究。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於進行實證調查時 ,將以台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為 研究對象。

三、研究內容主要變項

本研究變項可分為二部分,一為自變項,可分為個人(性別、年級、

居住地、每週上網時數、資訊環境、成績)及家庭(家長國籍、家長支 持態度、家庭社經地位)等兩變項;依變項則為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 況,並依此作為問卷編製的主要項目及依據 。

(22)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在研究設計及資料蒐集分析上,兼重理論探討與實證調查,原則上力 求嚴謹正確,但仍受到研究設計規劃,主、客觀因素不足的影響,在研究結果的 解釋推論上有限制。茲分述如下:

一、研究推論的限制

由於人力、經費及時間有限的情況下 ,本研究僅以台北縣為研究 對象,無法概括其他縣市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況 。 二、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分析 ,抽樣部份雖力求樣本充足 及代 表性,仍有部分機率為填答者主觀上的認知所影響。填答者在填寫過程 中,容易受時空背景、填答意願、心態及對研究主題的瞭解程度、好惡 等因素影響,產生受試者在填答過程為符應社會期許的主觀偏差效應 , 而使得研究結果產生誤差,因此在問卷調查之後安排半結構式的訪談予 以輔助。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瞭解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學童數位落現況,故第一部分 先從探討數位落差的意涵開始切入;第二部分探討影響數位落差之因素,從中了 解影響數位落差的相關變項;第三部分從文獻中分析國 小新住民學童數位落差現 況,綜合歸納後作為提出本研究之理論架構依據 。

第一節 數位落差的意涵

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進步為人類 帶來方便的生活及提供更舒適的生活 境,但 卻因個人環境背景的不同而產生了數位落差,使原本資訊科技的進步帶來的美意 卻造成種種不公平。以下將探討數位落差的定義及相關因素 。

壹、數位落差的定義

資訊科技進步及網際網路興起,促成了生活、工作與學習的便利,但由於資 源分配或因年齡、性別、教育程度、收入、居住地區、族群,甚至身心障礙人士 等對象而有不均,導致數位落差的問題產生。以下將以國內外相關研 究中來了解 數位落差的定義。

數位落差乃現今科技不斷進步所產生的社會現象,而數位落差一詞最早出現 於 美 國 , 1995 年 由 美 國 商 務 部 國 家 通 信 及 資 訊 委 員 會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NTIA)的相關研究報告裡,

NTIA 並陸續調查研究直到 1999 年 NTIA 發表「從網路中跌落---界定數位落差 (Falling Through the Net:Defining the Digital Divide) 」專題報告中,才給予正式

的定義。根據 NTIA 的定義,將數位落差界定為「在擁有或沒擁有使用新科技之 間的落差」(NTIA,1999)。

2001 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對於數位落差的定義:

「在現今全球數位化發展過程中 ,

(24)

不同國家、地區、企業、年齡、性別、所得及族群之間,因對資訊通信科技的掌 握與應用能力上有差距 ,以致參與經濟與社會活動機會的不均等 」(OECD,

2001)。

2002 年亞太經合會(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認為數位

落差是一種廣泛的認知概念,意指橫跨不同群體間在接近使用資訊設備的差距 。 這裡的資訊設備包括電話、個人電腦和網際網路,沒有這些設備人們沒有能力和 機會取得資訊來源(APEC,2002)。

2002 年數位落差組織網站(Digital Divide Network )定義為:

「在能或不能 有效地使用資訊科技的人群、社區之間,總存在著一條鴻溝,這種科技使用的不 公平現象,比以往排除了更多人想要享有新經濟的成果 (DDN,2002)。」

Mason & Dodds(2005)更進一步研究中指出不論是資訊強盛的國家或資訊

貧乏的國家,或多或少都有數位落差的產生。可見資訊進步國家並不能阻止數位 落差現象的產生。由前述的國外學者發現一開始數位落差的定義在於能獲得資訊 與無法獲得資訊上的差異 ,比較不完整。Van Dijk(2001,2003,2004,2005,

2006)近年來致力於數位落差的研究,認為使用者是否有電腦與網際網路設備 ,

和個人收入、年齡、教育程度、種族特性有關。

數位科技會不斷增加,學習的方式也將隨之調整。來自各方的訊息瞬息萬 變,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電腦與網際網路已成為日常生活中吸收資訊的必要設 備,但並非每個人都擁有資訊設備並利用資訊設備來獲得訊息 ,因此個人環境背 景不同,造成接收訊息的差異,就是形成數位落差的開端 。

國內研究方面陳敬如(2000)認為在數位落差的表現上絕非「全無」及「全 有」之間的分別,而應該是在全無跟全有之間程度的差別;在接受資訊的過程中,

我們不可能全然的獲取資訊,也不可能完全沒接收到資訊,因此個人接受資訊程 度的差別就是數位落差形成 。

彭慧鸞(2001)所謂數位差距是指網路訊息科技的快速發展與普及化下 ,在 通訊技術、教育程度與實務經驗間的差距,將導致彼此的差距拉大,也使得貧富 差距被快速拉大。

曾淑芬(2002)提出「數位落差」是指數位科技的發展與使用可能因為性別 、 種族、階級或居住地等不同而有所差異,使得人們在接近與使用資訊的機會產生

(25)

差異,形成所謂的數位落差。

翟本瑞(2002)認為即使是資訊基礎建設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數位落差的問 題也不會消失,有許多的因素造成人們在資訊使用的落差;且已經存在能夠造成 人與社會差異的因素,也都有可能造成在資訊使用上的落差 。

曾淑芬、吳齊殷(2002)透過檢視歐洲、美國、日本及臺灣等國家相關縮減 數位落差政策、實證調查,以及專家座談等三項分析,發現解決數位落差並須從

「量能」與「質能」二部分觀察。量能主要是在使用資訊的機會使用上的落差,

在此又可以從「電腦擁有」和「網路使用的機會」觀察出;而質能主要是在於個 人在資訊技能素養上的呈現 ,主要是觀察個人在資訊技能以及資訊素養上的落 差。

李孟壕(2004)認為以「訊息鴻溝」取代數位化落差更為貼切,機會落差似 乎考慮的只是經由訊息工具中的電腦(網路)所引起的漣漪,但是訊息鴻溝則是 更顧及到更廣的面向,包含大眾媒體、人際關係,以及個人在社會所特有的屬性 等等,各種管道都關乎個人接受訊息的強弱 、大小。

黃嵩傑(2005)「數位落差」在資訊社會中,因地理區隔、族群、性別、階 級、居住地區、經濟狀況、家庭因素,以及知識、技術及能力等因素的差異,使 得人們在使用資訊的機會與適切處理資訊的資訊素養上所產生的差異 。

行政院研考會數位化落差調查報告中對數位化落差所下的定義即為:由於資 訊和通訊科技突飛猛進的發展下,人類相互溝通已跨越了時空、距離的限制,資 訊素養與應用能力成為現代人必備的基本智能,只要能掌握及運用資訊及通訊科 技所帶來的機會,便能進一步改善生活素質與社經環境 。然而因性別、種族、階 級或居住地理區域等社經背景的不同,造成了接觸資訊與通訊科技的機會不同 , 使得台灣資訊社會產生了不平等現象 ,此即所謂的「數位化落差」(行政院研考 會,2009)。隨著新科技不斷的問世,數位落差所反映的面向也越來越廣 ,在我 們日常生活中有越來越多數位落差的現象產生 。網路的普及已帶來新的數位落 差,隨著年齡不同,民眾在網路上的互動方式、瀏覽資訊內容、看待網路態度已 呈現大幅度的迥異,新的數位落差儼然成形。

綜上所述,雖然數位落差的定義尚無統一的說法,但各方學者專家對數位落 差的定義中可以發現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居住地及職業類型等因素,造成個

(26)

人、家庭或國家在資訊科技的接近使用上或資訊科技的應用上產生落差 ,並且資 訊富有者越富有,資訊窮者越貧窮的情形產生,形成新的社會上的資源分配不均 的現象。依本研究所要為「數位落差」下一個簡單的定義,則「數位落差」可謂 之「在數位化資訊社會中,學童因個人因素或家庭因素,而在資訊科技的使用機 會、資訊科技的使用內容及資訊素養等方面 ,有程度上的差異。」

貮、數位落差的內涵

數位落差所包含的層面相當廣泛,影響其原因也相當多,各方學者專家對數 位落差的定義上有分歧,但分析學者專家的研究中,對於數位落差的內涵包含資 訊科技的使用機會、資訊科技的使用內容及資訊素養等方面來做探討 :

依據曾淑芬、吳齊殷(2002)以「量能」問題與「質能」問題二部分進行數 位元落差之研究。量能問題主要為「使用資訊的機會」上的落差,其中包括「電 腦擁有」和「網路接近使用」、「網路行為」三項。而就質能問題而言,則主要為

「資訊素養」和「資訊進修機會」上的落差,其中在資訊素養部分包括:傳統之

「問題解決能力」、「語文數理能力」、「媒體素養」、「網路素養」以及「資訊技術 素養」等五項。

項靖(2003)對於數位落差的內涵:(一)取用(或使用機會)數位化資訊科技與工 具(包括電腦與網際網路 )之機會的差別;(二)應用數位化資訊科技與工具的技 巧、知識與能力上的差別,或稱為資訊素養;以及(三)取用適合的數位化資訊與 服務之機會差別(適合的數位化資訊與應用服務之存在與否 )。

鄭欽文(2003)認為知識的取得所必須倚賴的資訊科技 ,將會因每個人家庭、

種族、收入、教育程度、與地理區域的不同而產生差異,而產生所謂的資訊富人

(information rich)與資訊窮人(information poor)的不平等,即「數位落差」的現象。

其研究的內涵向度為:1.資訊科技使用機會現況又分為︰(1)資訊科技設備與服務 接觸時間,(2)連網地點,(3)資訊科技設備與服務普及率 ,(4)家庭未連網原素。

2. 資訊科技使用內容現況分為︰(1)電腦使用目的,(2)網路使用目的,(3)網路瀏

覽內容類型,(4)資訊搜尋來源與策略,(5)網路使用困擾。3.資訊素養現況︰(1) 家裡有無電腦,(2)家裡有無網路,(3)家裡使用頻寬數據機、ADSL 與社區寬頻

(27)

上網模式等。

茲將搜集文獻歸納彙整於下表 2-1:

表 2-1 數位落差內涵

研究文獻 研究者 數位落差內涵探討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Defining the Digital Divide

NTIA(1999) 能否接近使用新科技的兩群人之間的差異 。

臺灣地區中等學校學童數位鴻溝 差距狀況初探

陳敬如(2000) 個人因其社會屬性因素 ,而在使用資訊的機 會、資訊能力上的差異。

數位落差的再定義與調查 曾淑芬、吳齊殷

(2002)

以「量能」問題與「質能」問題二部分進行數 位元落差之研究。

邁向資訊均富:我國數位落差現 況之探討

項靖(2003) 數位落差的定義 (一)取用(或使用機會)數位 化資訊科技與工具(包括電腦與網際網路)機 會的差別(二)應用數位化資訊科技與工具的 技巧、知識與能力上的差別,或稱為資訊素養 (三)取用適合的數位化資訊與服務機會差別 (適合的數位化資訊與應用服務之存在與否 )。

高屏地區國小學童數位落差影響 因素之研究

鄭欽文(2003) 個人因環境或家庭因素,使得在使用資訊科技 機會、使用資訊內容及資訊素養方面,程度上 的差異。

國中生數位落差現況探討之研究 黃玉玲(2004) 係指「資訊素養」及「資訊通訊科技的使用」

的差別。研究中主要以學生網際網路接近使用 及數位科技使用、資訊素養及線上能力的差 異。

國民小學學童數位落差現況之研 究-以臺北縣國民小學為例

李京珍(2004) 擁有科技設備者與未擁有者在「使用資訊科技 的機會」「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與適切處理 資訊的「資訊素養」間的差異,造成知識財富 的差距,形成新的社會不公平現象 。

國中學區對數位落差影響之研究 黃嵩傑(2004) 在資訊社會中,因地理區隔、族群、性別、階 級、居住地區、經濟狀況、家庭因素,以及知 識、技術及能力等因素的差異,使得人們在接 近、使用資訊的機會與適切處理資訊的資訊素 養上產生差異,形成所謂的數位落差 。 宜蘭縣國中小學校數位落差之研

李書豪(2004) 在學校的資訊教育推動下,學校主體和師生之 間的使用資訊的機會與使用表現情形。研究探 討學校間存在的數位落差即是指存在於各校 的資訊教育推動下,學校主體和師生之間使用 資訊的機會與使用表現出現差距的情況 。

(28)

表 2-1 數位落差內涵(續)

研究文獻 研究者 數位落差內涵探討

校園數位落差因應策略分析之研

楊榮宗(2004) 數位落差的內涵,對數位落差的定義為「在數 位化資訊社會中,個人因其社會屬性,如:性 別、種族、家庭經濟、階級或居住地區等的不 同,使得在資訊科技的使用機會、使用能力、

與內容取用適合度上產生差異。使用資訊的機 會,包括有電腦設備的擁有、網路的連結使用 機會及網路的使用狀況等;資訊科技的使用能 力,包括有資訊素養及資訊技能素養等 。」

國中學生家庭內社會資本與數位 落差之關係研究—以中部地區為

羅志豪(2006) 本研究主要針對使用電腦設備上網所形成的

「數位落差」現象進行探討,經因素分析的結 果將「數位落差」以「物質與使用上的使用機 會」「批判性網路倫理」「網路使用技能」及

「創發性網路使用」等四個層面,藉以了解目 前國中學生網路使用上的數位落差情形 。 高雄縣市國小學童數位落差影響

因素之研究

楊雅斐(2006) 擁有科技設備者與未擁有者在「使用資訊科技 的機會」「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與適切處理 資訊的「資訊素養」間的差異,造成知識財富 的差距,形成新的社會不公平現象 。 苗栗縣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數位

落差之研究

劉碧雲(2007) 「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是指在現代社會 中,擁有數位運用機會、資訊科技內容及資訊 素養者,與不具有數位運用機會、資訊科技內 容及資訊素養者間產生的差距情況 。 台東縣原住民國小學童數位落差

之研究

陳相文(2008) 數位落差係指資訊社會中,擁有與使用資訊工 具與否的兩群人間的差異。本研究根據歷年研 究者歸納數位落差是在使用資訊設備機會以 及資訊應用能力上表現的差異 。

國中學生數位落差影響因素之探 究-階層線性模式之應用

郭展毓(2008) 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可分為三部分:(一)

使用數位化資訊科技與工具之機會差別;(二)

是否具有應用數位化資訊科技與工具的技 巧、知識與能力的差別;(三)取用適合的數 位化資訊與服務之機會差別 。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9)

由上表可歸納整理出數位落差之內涵 主要包含兩大面向:「量」的方面主要 包含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 ;「質」的方面主要包含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 以及資訊 素養。李京珍(2004)認為資訊素養是一種覺知、檢索、組織並利用資訊的能力 , 其中電腦素養和網路素養尤為重要,不僅能將電腦和網路應用於生活之中,協助 蒐集檢索資料,並將資料分析處理組織成自己有用的資訊。本研究的對象為台北 縣國小新住民學童,所探討的資訊素養是學童運用電腦網路進行學習,定義為運 用資訊學習的能力。因此本研究數位落差的調查有三個主要方向:一、使用資訊 科技的機會,二、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三、運用資訊學習的能力。以下將從這 三個方向作探討:

一、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

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即是能接近使用資訊設備 ,若能接近使用資訊設 備,便可分配到更多的資源,獲得更大的利益,因此能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 為數位落差重要關鍵之一。陳敬如(2000)所作的研究將其分成資訊科技設 備/服務普及率、資訊科技設備/服務接觸時間、連網地點、未連網因素等方 面。鄭欽文(2003)為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包括資訊科技設備/服務普及 率、資訊科技設備/服務接觸時間、連網地點、未連網因素。李京珍(2004)

對於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歸納至少可分為以下幾方面:資訊科技設備普及 率、上網地點等。楊雅斐(2006)認為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意指使用者在其 居住及就學的生活環境中能夠接近使用電腦 、網路設備的一種狀態 。2008 年行政院考核委員會數位落差調查報告中主要調查項目如下表 2-2:

表 2-2 2008 年家戶數位落差調查項目 (使用資訊的機會)

構面 概念 涵蓋內容 說明

資訊設備接近使用 1.曾否使用電腦 衡量電腦使用狀況。

使用資訊 的機會

資訊網路接近使用 1.曾否使用網路 2.每天使用網路時數 3.是否行動上網

衡量網路的使用情形及頻 率。

資料來源:行政院研考會(2008)

(30)

2006 年行政院研考會與教育部合作調查國中小學生數位能力與數位學習機

會調查報告中研究的主要調查項目如下表 2-3:

表 2-3 學生數位能力及數位學習機會調查 項目(使用資訊的機會)

構面 概念 調查項目

資訊設備接近使用 1.曾否使用電腦 2.電腦使用天數 3.電腦使用時數 使用資訊的機會

資訊網路接近使用 1.曾否使用網路 資料來源:行政院研考會(2006)

整理上列所述可歸納使用資訊科技的機會為:電腦與網路設備的擁有使用來 進行調查,本研究將從這兩面向進行 調查。

二、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

蕭佑梅(2003)從資訊科技內容的角度觀之,對於「使用資訊科技的內 容」的意涵除了擁有並能夠使用電腦網路 、具備有效利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外,更重要的議題在資訊科技內容 、知識是否能全然獲取與有效利用 。

使用資訊的內容涵蓋範圍分以下四個面向加以探討(李京珍,2004;陳 敬如,2000):1.網路使用目的、2.瀏覽資訊內容類型、3.搜尋資訊策略與來 源、4.網路使用的困擾。

黃嵩傑(2005)認為資訊內容使用包括:使用電腦與網際網路之內容 、 接近使用的目的、搜尋策略與來源、使用的困擾、學習內容的接近使用等層 面。整理統整歷年各研究者、學者在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之調查方向如下 表

2-4:

表 2-4 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 調查方向表

研究者 調查對象 調查內容

陳敬如(2000) 高中生 國中生

在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 調查上,以調查網際網路使用為主:

1.您使用網際網路的主要目的 。 2.在網路上經常瀏覽的內容類型 。

3.是否從網路上蒐集你所需要的特定資訊 。 4.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從網際網路上搜集特定訊息 。 5.使用網路的主要困擾 。

(31)

表 2-4 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 調查方向表(續)

鄭欽文(2003) 國小學童 1.電腦使用目的。

2.網路使用目的。

3.網路瀏覽內容類型 。 4.資訊搜尋來源與策略 。 5.網路使用困擾。

黃玉玲(2004) 國中生 1.有哪些哪些數位科技 。

2.曾經透過電腦使用過網際網路嗎 。 3.一般來說,在哪裡使用網際網路 。 4.是否曾經使用手機上網 。

5.是否曾經使用 PDA(個人數位助理)上網。

6.學校老師是否曾經要求上網找資料以完成家庭作業 。 7.是否曾經透過上網找資料完成家庭作業 。

8.是否曾經透過網際網路使用哪些跟通訊有關的活動 。 9.曾經透過網際網路使用哪些相關的線上服務 。 10.曾經透過網際網路從事哪些線上商業活動 。 11.最常使用網路做什麼事 。

12.網際網路是否帶給生活上的便利 。 13.覺得網際網路對學業是否有幫助 。

14.一般來說,從什麼管道學會電腦跟網路技能 。 15.整體而言,是否喜歡網際網路。

16.個人不喜歡網路的原因 。 李京珍(2004) 國小學童 1.使用電腦與網際網路的 主要目的

(1)使用電腦主要目的。

(2)上網最主要目的。

2.網際網路瀏覽的主要內容類型 。

3.上網蒐集特定資訊時 ,搜尋資訊尋求的方式 。 4.網際網路使用上的主要困擾為何 。

黃嵩傑(2004) 國中生 1.資訊科技的接近使用年資 。 2.每週使用時間。

3.使用電腦與網路的使用目的。

4.主要上網的地點。

5 網路瀏覽的類型。

6 搜尋所需資訊的頻率 。 7 網路搜尋的策略。

8 網路使用的困擾等內容 。

(32)

表 2-4 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 調查方向表(續)

研究者 調查對象 調查內容

楊雅斐(2006) 國小學童 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目的在了解學生在其居住及就學的生 活環境中接觸資訊內容的型態,包括學業、娛樂、自我學習 等。主要調查項目如下:

1.我常上網搜尋資料 。

2.我常上網收發電子郵件 (e-mail)。

3.我常上網瀏覽資訊 。 4.我常上網上傳或下載檔案 。 5.我常上網玩線上遊戲 。 6.我常使用電腦多媒體光碟 。 7.我常上網與他人溝通或聊天 。 陳正芳(2006) 國小學童 1.網路使用目的。

2.瀏覽資訊內容類型 。 3.搜尋資訊策略與來源 。 4.網路使用的困擾。

劉碧雲(2007) 國小學童 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

1.電腦/網路使用目的。

2.上網最主要的目的 。 3.瀏覽資訊內容類型 。 4.搜尋資訊策略與來源 。 5.上網之困擾與問題 。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上所述可歸納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為:電腦網路使用目的、瀏覽資訊 內容類型、搜尋資訊策略與來源等的內容型態,本研究將從這些面向進行調 查研究。

三、運用資訊學習的能力

多項研究中以資訊素養為數位落差中重要的內涵,本研究將歸納整理相 關文獻統整成學童運用資訊學習的能力 ,以下做一探討:

McClure(1994)認為資訊素養是一種觀念 ,亦是一種利用資訊解決問

題 的 能 力 , 所 謂 的 資 訊 素 養 應 包 涵 四 種 素 養 : 1. 傳 統 素 養 (traditional

literacy),亦即個人的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以及數理計算的能力 。2.媒介素養

(media literacy),意指運用、解讀、評估、分析甚或是製作不同形式 的傳播

(33)

媒體及內容素材的能力。3.電腦素養(computer literacy),意指電腦及各項資 訊科技設備的使用能力。4.網路素養( network literacy),意指運用網路搜尋 資訊的能力以及對於網路的資源價值及運作規範的理解等 。

林美和(1996)認為,具有「資訊素養」者至少應具備以下五項能力 :

1.知道哪些是有幫助的資訊 。2.知道哪兒才能獲得資訊 。3.具備檢索資訊的

能力。4.具備解釋、評估及組織資訊的能力。5.具備利用及傳播資訊的能力 。

曾淑芬於台灣地區數位落差問題之研究(2002)曾定義資訊素養包括二 個意涵:第一個面向是狹義的傳統資訊素養,也就是個人層面的「取得、評 估分析並應用資訊的問題解決能力 」(problem solving skill),功能性應用理 解層面的「語文數理應用能力 」(traditional literacy)、「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

、「網路素養」(network literacy)等共四項指標。第二個面向則是資 訊技術素養,涵蓋資訊硬體設備和軟體工具使用的技能 。

關淑尤(2002)認為資訊素養是指一個人面對眾多來源的資訊能運用 的 各類素養,如傳統素養、電腦素養、網路素養、媒體素養等來解決所面對的 問題,並能夠由「問題的確定」、「資訊的尋求與選擇」、「資訊的組合與使用」、

「綜合評鑑」等向度表現出來的整體素養 。

黃天助(2002)研究中對電腦素養的定義認為學生能認識並操作電腦能 力,瞭解電腦對社會的影響與限制,並能利用電腦建構自己各學習領域的知 識。而學生須具備下列內涵 :(1)電腦軟硬體(2)電腦操作(3)電腦應用 (4)電 腦概論(5)電腦倫理。

劉秀娟(2002)對於資訊素養的定義,發覺「素養」是對知識的瞭解,

並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與內化至能與外界互動溝通之行為能力。一個具備資 訊素養的人,在「思考邏輯」上能釐清問題之所在並準確地分析出所需的資 訊,進而能解讀、分析、評判、綜合及組織成有用的知識。在「行為能力」

上能找到資訊來源並獲取資訊,進而利用適當的方法將資訊理解運用來解決 問題。若要成為上述之資訊素養者,必須先具備自我擴展學習的能力,有旺 盛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促使個人努力嘗試去學習及瞭解能獲取資訊的管道與 技能,以減少使用資訊素養相關設備的障礙,並有刪減無用資訊的自信,進 而成為管理知識的主宰者 。

(34)

吳青宜(2004)認為「資訊素養」就是利用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

「有資訊素養的人」知道如何在資訊社會中實踐終身學習。資訊在每個人生 活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如果沒有培養處理資訊的能力來做有效的運用 , 即使資訊近在咫尺,也無能力利用,遂成為資訊文盲。對於國小學生所需具 備的資訊素養,意指國小學生在學業方面處理資訊問題時的相關能力 ,亦即 學生在專題學習活動中,利用圖書、網路或人際資源,能確認資訊問題,搜 尋資料、整理與分析資料,最後上台報告分享學習心得的技能。因此將資訊 素養概分為「檢索和選擇資訊」、「整合和使用資訊」、「評估資訊」等三層面 能力。

周苡靖(2003)認為資訊素養是一種解決問題的關鍵能力、一種具有自 主學習終身受用的能力;可讓人成為終身學習者,從發現問題到自己搜尋資 料進而解決問題,隨時保持學習動機。資訊素養的意義可能隨著社會型態及 時代的變遷而有所不同。但唯一不變的是,資訊素養是一種基本能力包含能 夠去蒐集、分析、歸納、組織、綜整乃至於去創造資訊、分享資訊,能更有 效率地且使用資訊之能力。並將資訊素養能力分成六個向度:1.發現問題的 能力。2.尋求資訊的能力。3.檢索資訊的能力。4.使用資訊的能力。5.組織綜 合資訊能力。6.評估分享資訊能力。

王奐敏(2004)對資訊素養的定義,以電腦素養和網路素養最重要,而 且資訊素養的評量多以使用電腦和網路的能力為主,也是資訊教育的著力重 點。並且數位落差定義,是因為電腦科技與網際網路的發展,資訊數位化及 上網的情況日益普遍,導致有能力檢索並利用網路資訊者與沒有能力應用網 路資訊者,有著數位落差存在,電腦與網路能力的差距是數位落差強調重點。

李京珍(2004)歸納出資訊素養是一種覺知、檢索、組織並利用資訊的 能力,其包含傳統素養、媒體素養、電腦素養、以及網路素養,其中電腦素 養和網路素養尤為重要,不僅能將電腦和網路應用於生活之中,協助蒐集檢 索資料,並將資料分析處理組織成自己有用的資訊 。

滕英文(2005)我們可發現資訊素養不只是一種能力,並且是身為二十 一世紀人類必備的知識條件。除了傳統的讀寫能力外,也應知道如何獲取資 訊,選擇並組織有用的資訊,進而創造新的資訊,以解決生活及工作上所遭

(35)

遇的困難。

2008 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中 ,早期對於資訊素養或使用能力的探討著

重在基礎電腦技能(如是否會安裝軟體或下載檔案 )與網路參與活動類型(如 上網搜尋資料或使用電子郵件 )的瞭解,近期則定義資訊素養為一個人在資 訊社會「理解以及和外界做有意義溝通所需要的能力 」,從而擴大資訊素養 內涵概念,包含掌控及使用電腦技能、蒐集過濾資訊能力、與他人溝通的能 力及面對數位時代的態度 (研考會,2008)。下表 2-5 為行政院研考會 2008 年家戶數位落差主要調查項目 :

表 2-5 2008 年家戶數位落差調查項目 (資訊素養、資訊應用部分)

構面 概念 涵蓋內容 說明

資訊技術素養 1.收發電子郵件能力 衡量收發電子郵件基本使 用能力。

資訊素養

資訊安全素養 1.安裝防毒軟體 2.設定個人密碼 3.定期備份資料

衡量電腦使用安全觀念及 防護。

工作(教育)應用 1.搜尋工作或課業資料 2.線上學習

衡量在工作與學習時應用 電腦狀況。

公民行為 1.是否知道政府機關設置網站

2.透過網路查詢政府公告之經驗 3.透過政府網站線上申請之經驗 4.網路公民議題參與

衡量使用電子化政府及網 路參與政治社會議題討論 狀況。

生活應用 1.網路販售或購買商品

2.線上金融 3.搜尋生活資訊 4.從事線上休閒活動

5.線上傳呼(MSN 等)使用經驗

衡量電子商務及使用網路 搜尋資訊、溝通與娛樂的 接受度。

Web2.0 1.部落格瀏覽狀況

2.提供知識經驗分享

衡量 Web2.0 應用狀 況。

資訊應用

資訊蒐集 1.閱讀英文網頁能力

2.搜尋特定資訊能力

衡量資訊蒐集能力。

資料來源:行政院研考會(2008)

2006 年行政院研考會與教育部合作調查國中小學生數位能力與數位學

(36)

習機會主要調查項目(資訊素養、資訊應用部分)如下表 2-6:

表 2-6 學生數位能力及數位學習機會調查 項目(資訊素養、資訊應用部分)

構面 概念 調查項目

基本操作 1.正常開、關電腦

2.操作 Windows 作業系統 3.中英文輸入

4.列印文件 5.建立資料夾 6.複製檔案 7.燒錄光碟

8.正確連接電腦周邊設備 9.安裝一般應用軟體 資訊素養

專業素養 1.程式撰寫

2.製作網頁

3.電腦硬體安裝及維修 4.架設、建置、管理伺服器 資訊倫理 1.傳送 E-MAIL 前檢查檔案大小

2.不轉寄未經證實郵件 套裝軟體應用 1.文書處理軟體

2.試算或圖表製作軟體 3.簡報軟體

4.繪圖軟體 5.影像處理軟體 網際網路應用 1.開啟網路連線 2.網路資料搜尋 3.收發 E-Mail

4.透過 E-Mail 傳送文件 5.網路資源下載(音樂、軟體) 資訊應用

生活應用 1.電腦遊戲

2.線上遊戲 3.線上聊天 4.網路電話

資料來源:行政院研考會(2006)

2008 年起,台北縣政府為能協助縣民走進資訊應用之大門 ,因此推動

(37)

縣民免費 6 小時電腦課程,縮短臺北縣數位落差,提升縣民資訊能力。而計 畫目標是希望增加縣民數位學習機會,增加過去因為經濟、教育、年齡或是 其他種種原因,使未能接觸到電腦的民眾,提昇其個人及臺北縣整體數位競 爭力。另一方面,增加民眾數位接取機會,增加無經濟能力購置電腦的學童、

地方鄉親或外來民眾可以利用圖書館或公共區域使用無線上網或公共電 腦,逐步打造臺北縣成為無線數位環境的城市 。

北縣縮短數位落差計畫開始實行至今已一年多的時間,從初期基礎的電 腦基本課程,主要介紹認識電腦與作業系統、網路生活應用、輸入法、滑鼠 練習、如何收發 E-MAIL 等相關電腦基礎知識。後又陸續推出 Word 文書處 理初階、Excel 試算表格初階、網路電信與通訊及生活部落格 Blog 課程。以 下為縣民電腦課程主要課程內容如下表 2-7:

表 2-7 縣民電腦課程主要課程內容

課程名稱 課程內容

電腦基礎課程(六小時) 1 認識電腦與作業系統 2 網路生活應用 3 輸入法 4 滑鼠練習

5 如何收發 E-MAIL Word 文書處理初階(六小時) 1 認識 Word 作業環境

2 名片的製作 3 製作工作履歷 4 製作小冊子 5 宣傳單的製作 Excel 試算表初階(六小時) 1 認識 Excel 作業環境

2 簡單表格製作行事曆 3 家庭收支表

4 健康資料表)

網路電話與通訊(六小時) 1 線上即時通訊-MSN 介紹使用 2 線上即時通訊-Skype 介紹使用

生活部落格 Blog(六小時) 1Blog 介紹 2 成立我的 Blog 3 行銷 Blog

資料來源:台北縣政府縮短數位落差主題服務網 http://digital-divide.tpc.gov.tw/Pages/Index.aspx 由上述相關文件分析,資訊素養所包含之層面過廣,應考量國小學童應

(38)

具備之能力進行調查才有意義,因此歸納出資訊素養其包含傳統素養、媒體 素養、電腦素養、以及網路素養。本研究主要以學童運用電腦和網路兩方面 進行學習的能力為主。研究者因此將根據運用電腦和網路兩方面進行學習的 相關能力加以統整編成問卷,以便藉此了解學生資訊素養高低的狀況;並配 合九年一貫資訊教育來做討論國小學童應具備之資訊應用能力來做研究調 查之依據。

根據教育部公布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資訊教育屬於重 大議題。課程目標主要在資訊化的社會中,培養每個國民具備運用資訊科 技 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已為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傳統的讀、寫、算 基本素養已不足以因應資訊社會的需求,具備資訊科技的能力儼然成為現代 國民應具備的第四種基本素養。運用資訊科技工具可以迅速而廣泛的獲得資 訊,提高個人的學習效能與工作效率,更能增進與他人合作及溝通,並有利 於個人主動學習與終身學習習慣的養成。然而,資訊科技工具的運用也為人 類社會帶來新的議題,例如不當使用造成個人的身心傷害,智慧財產權的歸 屬與侵犯,以及利用資訊科技犯罪等。故而,培養學生有效的使用資訊科技 工具,並瞭解資訊科技與人類社會相關的議題,亦是學校資訊教育的中心主 題。

九年一貫課程中列出「資訊科技概念的認知」、「資訊科技的使用」、「資 料的處理與分析」、「網際網路的認識與應用」與「資訊科技與人文素養的統 整」五項核心能力,在認知、情意、技能上培養學生達成以下之教育目標 。

1.奠定學生使用資訊的知識與技能 。 2.導引學生了解資訊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

3.增進學生利用各種資訊技能 ,進行資料的搜尋、處理、分析、展示與應

用的能力。

4.培養學生以資訊知能做為擴展學習與溝通的習慣 。

5.導引學生了解資訊倫理 、電腦使用安全及資訊相關法律等相關議題 。 6.培養學生正確使用網路的態度,善用網路分享學習資源與心得,培養合

作、主動學習的能力。

7.開展學生資訊科技與人文素養的統整能力 ,應用資訊科技提升人文關

(39)

懷、促進團隊和諧。

小學階段將五項核心能力安排於四個學習階段實施:第一學習階段為一、二 年級,第二學習階段為三、四年級,第三學習階段為五、六年級,第四學習 階段為七至九年級。各核心能力之學習目標、學習內涵與欲培養學生之資訊 能力如表 2-8。下表中,第一個數字代表課程核心能力序號 ,第二個數字代 表學習階段序號,第三個數字代表能力指標之流水號 。

表 2-8 九年一貫資訊教育分段能力指標

核心能力 學習內涵 能力指標

電腦與生活 1-2-1 能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之應用 。 (1)資訊科

技概念的 認知

電腦使用安全 1-2-2 能瞭解操作電腦的姿勢及規劃使用電腦時間 。 1-2-3 能正確操作及保養電腦硬體 。

1-2-4 能正確更新與維護常用的軟體 。

1-2-5 能瞭解資料安全的維護並能定期備份資料 。 1-3-1 能認識電腦病毒的特性 。

電腦使用規範 2-2-1 能遵守電腦教室(公用電腦)的使用規範。

作業環境 2-2-2 能操作視窗環境的軟體 。 2-2-3 能正確使用儲存設備 。 2-2-4 能有系統的管理電腦檔案 。 中英文輸入 2-2-5 能正確操作鍵盤。

2-2-6 能熟練中英文輸入。

電腦硬體 2-3-1 能認識電腦硬體的主要元件 。 2-3-2 能操作及應用電腦多媒體設備 。 (2)資訊科

技的使用

程式語言 2-4-1 能認識程式語言及其功能 。 文書處理 3-2-1 能使用編輯器進行文稿之編修 。

3-2-2 能操作印表機輸出資料。

電腦繪圖 3-2-3 能操作常用之繪圖軟體 。

3-3-1 能操作掃瞄器及數位相機等工具 。 簡報製作 3-3-2 能利用簡報軟體編輯並播放簡報 。

多媒體製作 3-3-3 能使用多媒體編輯軟體進行影音資料的製作 。 (3)資料的

處理與分

圖表製作 3-4-1 能利用軟體工具分析簡單的數據資料 。 3-4-2 能利用軟體工具製作圖與表 。

數據

表  2-1 數位落差內涵
表  2-1 數位落差內涵(續) 研究文獻 研究者 數位落差內涵探討 校園數位落差因應策略分析之研 究 楊榮宗(2004) 數位落差的內涵,對數位落差的定義為「在數位化資訊社會中,個人因其社會屬性,如:性 別、種族、家庭經濟、階級或居住地區等的不 同,使得在資訊科技的使用機會、使用能力、 與內容取用適合度上產生差異。使用資訊的機 會,包括有電腦設備的擁有、網路的連結使用 機會及網路的使用狀況等;資訊科技的使用能 力,包括有資訊素養及資訊技能素養等 。」 國中學生家庭內社會資本與數位 落差之關係研究—以中部地
表  2-4 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 調查方向表(續) 鄭欽文(2003) 國小學童 1.電腦使用目的。 2.網路使用目的。 3.網路瀏覽內容類型 。 4.資訊搜尋來源與策略 。 5.網路使用困擾。 黃玉玲(2004) 國中生 1.有哪些哪些數位科技 。 2.曾經透過電腦使用過網際網路嗎 。 3.一般來說,在哪裡使用網際網路 。 4.是否曾經使用手機上網 。 5.是否曾經使用 PDA(個人數位助理)上網。 6.學校老師是否曾經要求上網找資料以完成家庭作業 。 7.是否曾經透過上網找資料完成家庭作業 。 8.是否
表  2-4 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 調查方向表(續) 研究者 調查對象 調查內容 楊雅斐(2006) 國小學童 使用資訊科技的內容目的在了解學生在其居住及就學的生 活環境中接觸資訊內容的型態,包括學業、娛樂、自我學習 等。主要調查項目如下: 1.我常上網搜尋資料 。 2.我常上網收發電子郵件 (e-mail)。 3.我常上網瀏覽資訊 。 4.我常上網上傳或下載檔案 。 5.我常上網玩線上遊戲 。 6.我常使用電腦多媒體光碟 。 7.我常上網與他人溝通或聊天 。 陳正芳(2006) 國小學童 1.網路使用目的。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raising pets and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marital status, children status, educational level and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and whether the

Based on a sample of 98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dex factors of th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