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何厝國小運用社區高齡者辦理代間活動對參與的家庭、學校、社區組織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何厝國小運用社區高齡者辦理代間活動對參與的家庭、學校、社區組織之影響"

Copied!
7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 環境教育及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劉思岑 博士. 何厝國小運用社區高齡者辦理代間活動對參與 的家庭、學校、社區組織之影響 The Effect of Elders’ Families, Schools and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by Elders’ Participating to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s in Hecuo Elementary School.. 研 究 生: 林. 靖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一 年 十 一 月.

(2)

(3) 謝. 誌.  . 本論文能順利完成,首先感謝父母的支持,在我決定就讀環教所之後 便給予我許多的關心與幫助。並感謝指導教授劉思岑老師從論文起初的擬 定,直到修正到最後,都不厭其煩的給我許多的意見,並讓我有許多寶貴 的機會學習。謝謝玉如學姐的熱心幫助,由於學姐的幫忙讓我在論文資料 的收集能順利完成,在此致上誠摯的感謝。 感謝林素華老師與林明瑞老師,平時有您們的關心讓我感到溫暖,課 堂上在有關環境教育的知識亦收穫良多,也很謝謝研究所的各位同學,有 這些很好的同學讓我很開心,很高興能平安度過這幾年,在將來也請多多 指教。 並在此感謝所有關心我的人,謝謝。.

(4)

(5) 摘要 藉由高齡者與年輕世代的互動,分享彼此的經驗與知識,這種雙向學習的活 動方式的代間活動已在許多社區與學校推動多年,對知識經驗的傳承與發揮社區 的功能有很大的助益,代間活動可以涵蓋高齡者與孩子的個人層次;包含家庭、 學校以及組織機構的組織層次;以及涵蓋整個社區範圍的社區層次。近年來探討 代間活動相關議題多為對高齡者與孩子的影響的個人層次,對於社區組織的組織 層次而言探討較少,故本研究主要探討代間活動對組織層次的影響,並且以已有 辦理多年代間活動、以及有多篇相關研究的何厝國小為研究場域,運用質性研究 的方式,針對高齡者的家庭、學校以及社區組織最為研究對象,並探討對他們的 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 (一)在學校的部分:教師參與代間活動的動機改變,發現 能將活動理念融入社區,且能運用社區資源增近與社區互動;教師彼此間的情誼 更加緊密;教師彼此的教學資源也能互相分享;工作分配轉為雙向主動;以及學 校與社區交流加深。(二)在家庭的部分:家人能獲得代間活動中的知識;家人 也會有參加志願活動的意願;亦會更關注當地的鄉土文化。(三)在社區組織的 部分:能促進學校與社區組織間的資源連結;能增進團員間的凝聚力;改善了團 員與孩子的相處態度;並產生持續推動代間活動的意願。 對未來活動相關建議包括: (一)可擴展學校教師的參與; (二)鼓勵家人參 加活動; (三)學校與社區組織可尋找更多合作對象; (四)建立社區資源資料庫。 對未來研究建議包括: (一)探討代間活動對更多社區居民的影響; (二)探討代 間活動對學校教師參與活動看法改變之歷程; (三)探討代間活動對參加活動的 社區志工或高齡者的家庭對家人看法改變之歷程 關鍵字:社區高齡者、代間活動、學校、家庭、社區組織. i.

(6) ii.

(7) Abstract.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s are two-way learning activities through which older adults and young generations interact to share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with one another. It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many communities and schools for years, and has been beneficial to knowledge transfer and community functioning. There are several dimensions for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s: the individual dimension that includes older adults and children; the organizational dimension that covers families, schools, and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and community dimension that involves the whole communities. In recent years, discussions in terms of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s mostly focus on the individual dimension that concerns the influences they have on older adults and children, little has aimed at the organizational dimension that pays attentions to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Theref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s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s have on the organizational dimension that involves older adults’ families, schools and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based on qualitative findings in Hecuo Elementary school which has years of experience in holding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s and has helped complete many research reports on related topic area. This study finds that (1) in terms of the school: teachers participate in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s for different motives. They find that they can incorporate activity ideas into communities and make use of community resources to increase interaction; teachers develop close ties with one another; teachers can share teaching resources; work allocations are initiated by both parties; and more interaction between school and the community. (2) in terms of the families: families obtain knowledge from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s; they ar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volunteer activities; they tend to pay more attention on local culture. (3)in terms of the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s promote resource connection between school and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increase participants’ cohesion;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ir children; and continue to support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activities include:(1)increase teachers’ participation; (2). iii.

(8) encourage family members to participate; (3)schools and communities may seek more cooperative partners; (4)establish community resource data bas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include:(1)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s intergenerational activities have on more community residents; (2)discuss how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s change the way teachers participate; (3)look at how intergenerational activities change the way participating community volunteers or older adults’ families view their family members. Key words:community older adults,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s、school、family、 community organization. iv.

(9) 目錄 摘要.............................................................................................................................i 英文摘要.......................................................................................................................iii 目錄.............................................................................................................................v 表目錄.........................................................................................................................vii 圖目錄...........................................................................................................................i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限制.................................................................................................5. 第二章. 文獻回顧................................................................................................7. 第一節. 運用社區高齡者所面臨的問題與影響.................................................7. 第二節. 運用社區高齡者對學校的影響...........................................................17. 第三節. 進行代間活動對社區組織的影響.......................................................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29. 第一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29. 第二節. 研究架構...............................................................................................31. 第三節. 研究流程...............................................................................................32. 第四節. 研究工具...............................................................................................34. 第五節. 信度與效度...........................................................................................37.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38. 第七節. 研究者角色........................................................................................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41. v.

(10) 第一節. 何厝國小辦理代間活動對學校的影響...............................................41. 第二節. 何厝國小辦理代間活動對家庭的影響...............................................43. 第三節. 何厝國小辦理代間活動對社區組織的影響.......................................4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53. 第一節. 結論.....................................................................................53. 第二節. 建議...........................................................................................55. 參考文獻.......................................................................................................................57. vi.

(11) 表目錄 表 3-1 訪談對象名單.................................................................................................31 表 3-2 研究工具專家審查名單.................................................................................35 表 3-3 家庭成員訪談大綱.........................................................................................35 表 3-4 學校成員訪談大綱以及社區組織訪談大綱.................................................36 表 3-5 資料索引代碼與研究對象的編號原則.........................................................39 表 3-6 評分者信度一覽表.........................................................................................39. vii.

(12) vii.

(13) 圖目錄 圖 1-1 代間活動層次...................................................................................................2 圖 3-1 研究架構圖.....................................................................................................32 圖 3-2 研究流程圖.....................................................................................................34 圖 3-3. 研究期程.....................................................................................................40. ix.

(14)

(15) 第一章 緒論 面對國內社會及經濟的變遷,家庭結構大幅改變,致使家人缺乏接觸的機 會,於是日漸形成隔閡與疏離,重重問題油然而生,為了促進代間良好的發展與 溝通,提供讓兩代能有相互接觸與了解的機會,因此代間活動漸漸發展並受到重 視(Larkin & Newman, 1997),藉著代間活動得以讓環境教育能夠在廣大的年齡 層中順利進行。本章首先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其次說明研究目的,以及對重要 名詞加以釋義,最後說明本研究的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全球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高齡人力資源的運用受到各國關切,1994 年 UNESCO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國際老人年會議中開始關注代間教育議題的探 討,其間通過關懷老人原則,提出高齡者應能積極與年輕世代分享他們的知識與 經驗(吳明烈,1999),藉由良好的代間關係,共同創造與合作,促進社會的發 展。 近年來,在促進高齡者生理、心理與社會層面的健康理念推動下,許多社區 與學校相繼推動強調成人與兒童雙向學習的教學活動方式的代間活動,並善用高 齡者豐富的人生經驗與知識的傳承,並讓這些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產,發揮 服務社區及家庭的功能(李百麟,2007;高淑貴,2003;曾進勤,2004)。 Kaplan 和 Chadha(2004)指出代間活動所能涉及的影響層次可涵蓋到個人、組 織、甚至到整個社區和社會脈絡,而這三個層次分別所涵蓋的意思為(一)個人層 次:指小孩和高齡者個別的影響情形和兩者間的互動影響關係;(二)組織層次: 包括對家庭、學校和機構組織的影響;(三)社區層次:則是涵蓋整個社區範圍, 包括人、事、時、地、物等的影響,圖 1-1。在過去的代間活動相關研究中可看 出,國內、外多數的研究範圍是在個人和組織層次。 1   .

(16) 社區. 家庭 個人. 個人. 組織 組織. Interaction. 圖 1-1 代間活動層次. 其中, 「個人層次」的研究大多以小孩和高齡者為主題的探討居多,換句話 說就是看代間活動對於小孩與高齡者的影響(林歐貴英,2004;黃津文,2002;曾 菁宜,2007;吳宜蓉,2007;陳美如,2005;陳澤寶,2004;Barnette , 1989;Hatton-Yeo , 2000)。在臺中市何厝國小已有多篇相關研究,陳筱苓(2008)運用質性研究歸納 出國小運用社區高齡者進行鄉土活動的六步驟:準備、討論、建立共識、訂定行 動計畫、實施行動計畫與持續追蹤與努力,並與高齡者與教師進行個別訪談,探 討教師、高齡者與學生的互動情形,以及對教師的影響;歐家妤(2007)則採準 實驗研究設計對四年級學生做為研究對象,並進行高齡者帶領的代間活動,採質 量並重的方式探討學生的興趣、鄉土認同感以及對高齡者態度的影響,蔡玉如 (2011)以質量並重的方式探討代間活動對社區居民的影響,瞭解他們社區意 識、社區參與以及對老人態度的改變。 另外從「組織層次」來看,其中關係最為緊密的就是「家庭」 。家庭是社會 的基本組成單位,亦是最初影響成員身心發展的場所,其應有的存在發揮與否對 2   .

(17) 成員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林姿君、郭鐘隆、黃久美、龍芝寧、李子奇,2009), 對高齡者而言也具有相互支持與依靠的性質(Brubaker, 1985)。Carter 與 McGoldrick(1989)注意到在老年後的家庭漸漸呈現出子女離家的空巢期與後期生 活的家庭時面對生理的衰退、開始探討新的家庭與社會關係的轉變,其中會重視 夫妻角色調適與彼此間的分工,而在退休後家庭中相處、互動的機會增加,找尋 彼此的生活規劃,共同生活滿意的平衡點顯得相當重要。譬如位於東京的一個專 為退休老人組成的樂齡俱樂部在長期開辦烹飪課程後,決定加入不同的課程,與 當地的孩子分享烹飪技巧與訣竅,歷經數次開辦後發現,藉著代間活動的進行, 他們對家務產生更多的責任感,增進了成員彼此間的團結,也漸漸改善在家庭中 的關係(Naito, 1994) 。由此可見,在參加代間活動後,他們在家庭中的關係產生 了改變,而對國內而言,是否亦會產生什麼影響,本研究認為這一部分需要深入 探討。 從組織層次中的對學校的影響方面來看,學校的教學若是與當地社區的力量 結合,運用社區豐富的資源來輔助學校中有限的教材,則可以提升教學品質,並 協助學校達成學習目標以及促進學校的發展(邱婉麗,2004;黃淑馨,2005) 。 在學校中,校長為活動的主要領導者,透過與成員的互動來發揮影響力,以導引 教師方向,使他們同心協力齊赴目標(謝文全,2005),例如為拓展學校與社區 關係,校長領導教師在平時在社區中能與社區建立共同合作的關係,相互各取所 需;教師將社區中的資源經分析處理與規劃後,作為適合教學使用的材料,並可 激發教師的專業成長(黃義良,2002;徐薇,1999)。譬如臺北縣所推動的「社區 小學『玩具工坊』推動計畫」,將校園閒置空間改設成活動教室,結合社區具各 種專長之退休高齡者,成立為學童修復、創造玩具的玩具診所,不僅讓高齡者增 進人際互動,傳承高齡者擁有的技能經驗,以及藉由修復玩具以增進學童愛惜資 源、資源再生、問題解決之能力及創造力,更使學校結合社區,讓教材生活化、 教學活潑化,進而發展為學校特色(劉盈蘭,2010)。學校與社區資源結合能產生 3   .

(18) 多元的教學課程,而學校辦理代間活動對學校這個組織而言有何影響亦是本研究 探討重點之一。 就對「社區組織」的影響而言,林振春(1997)認為社區與學校之間建立良好 的互動機制,可以充實學生學習的內涵豐富學習領域,有助校務發展,同時校方 也應予以適度回饋,如提供設備與師資給與社區使用,辦理社區教育,協助社區 整理與支援性工作,二者在不過度介入校務的形況下得以密切互惠進行,得以促 進社區發展。例如國內的新光人壽基金會與果陀劇場合作,以活化歷史為教學主 題內容,長期培訓一群高齡者和學校共同合作,透過活動設計,讓學生可以拓展 視野,高齡者從中獲得認同與服務的價值,亦讓學校師生主動關心社區中高齡者 的事物,使學校與社區保持良好的互動(賴震宇,2008),大多是對高齡者或是學 生做為研究對象,對社區組織的影響的相關研究較少,故探討對社區組織有何影 響是本研究探討的另一重點。 在社會的開放及多元發展下,高齡者參與社區活動的人口比例增加(羅千 琦,2005),以及結合高齡者與年輕人的代間活動日趨多元,在國外不論是組織 層次中的家庭、學校及組織機構,均有研究顯示藉由代間活動,高齡者與他們的 接觸互動後,對彼此的價值觀與風氣產生相當的影響性(Kaplan, 1998) 。在國內, 家庭對高齡者參與代間活動的影響,高齡者扮演重要關係,且為了有助於高齡者 與年輕人代間關係的發展良好,學校與社區間所提供的代間活動與交流互動是密 不可分的(周家華,2000)。對於前述三個層次中,單就個人層次的分析是看與 環境教育結合代間活動的探究(陳筱笭,2008) ,但國內對於組織層次中的家庭、 學校與社區組織的相關訊息甚少,基於上述原因,本研究欲探討學校運用社區高 齡者辦理代間活動後,對家庭、學校與社區組織的影響,並以運用高齡者進行代 間活動多年經驗的臺中市何厝國小及其社區做為研究場域,何厝社區已有多年的 代間活動舉辦並有許多相關研究,故本研究利用質性資料搜集的方式,再深入繼 續探討對高齡者家庭、學校與社區組織之影響,提供將來欲引進社區高齡者的學 4   .

(19) 校作為參考依據,讓在臺灣人口與家庭結構的變遷下已如火如荼展開的代間議 題,藉由本研究以期能提供讓高齡者與其他世代互相學習與相處的機會,並藉著 代間活動讓環境教育能順利推行。.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以上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探討學校運用社區高齡者辦理代間環境教育活動對高齡者家庭的影響 二、探討學校運用社區高齡者辦理代間環境教育活動對學校的影響 三、探討學校運用社區高齡者辦理代間環境教育活動對社區組織的影響.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高齡者(elder) 依聯合國 1956 定義為凡 65 歲以上的人口稱之為高齡者。本研究之高齡者為 65 歲以上健康有能力參與學校與社區活動的人。 二、代間活動(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s) 藉著不同世代的人有目的地合作以支持和滋養彼此而提供的一種機制。在這 樣的合作當中,老人、幼兒與年輕人每個人都假定有一個特殊的角色,角色的設 計是用來提供一個正向和相互獲利的機會(林歐貴英,200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為質性研究,針對何厝社區特定的家庭、社區組織以及何厝國小校長 及教師經過深入訪談的方式,以獲得相關質性資料。研究結果無法完全推論至其 他社區,研究者將研究結果以客觀方式加以呈現並作詳盡描述,以將來供有相近 情況之學校或社區參考。 5   .

(20) 6   .

(2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將探討相關文獻,依據本研究研究目的分別在第一節探討學校運用社區 高齡者所面臨的問題與影響之相關文獻;第二節中探討對學校所面臨的問題與影 響之相關文獻;第三節則探討對社區組織所面臨的問題與影響之相關文獻,藉由 文獻的搜集與彙整,以對於本研究的相關問題能有更深入的瞭解。. 第一節 運用社區高齡者所面臨的問題與影響 高齡者的社交活動愈活躍,愈能適應老化及老年生活(薛桂香,2000)。現 今社會不僅鼓勵老人多參與社會活動,亦呼籲社會及教育資源系統多支持高齡者 的參與(林可欣,2006)。以下對高齡者參與學校辦理活動中可能遭遇到的問題, 以及現今高齡者的家庭關係,與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所可能產生的影響加以描 述。 一、現代高齡者所面臨的問題 (一)高齡者的老化對生理的影響 老化是一種生理過程,由人出生便開始存在的,即是說老化是生理與生物基 因自然發生的結果。這個過程發展相當緩慢,隨著時間各項生理結構和功能緩慢 地發生變化,所以人的老化從出生開始便持續到至死亡為止(Johnson, Erway, Cook, Willott, & Zheng, 1997)。 老化會伴隨著身體器官功能衰退以及防護機制下降,但並非意味著疾病發 生,即是老化隨著時間的增加而逐漸累積,而有不同生理特質的顯現(蔡文輝, 2003)。老化涉及複雜且多層面的生理機能的喪失,也牽涉其他機能的些微改變 (Bromley, 1998),例如個人的體力減弱,以及身體無法維護應有的功能,而導致 生理系統改變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其他系統,這會隨著年齡增長,產生各種情形(蔡 文輝,2003),包括心血管系統老化導致功能下降;呼吸系統容積與氧氣交換率減 7   .

(22) 少;腸胃系統養份的消化、吸收和廢物排除等改變;骨骼肌肉系統減弱,加上骨 質流失,使老人活動功能受限;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等接受器萎縮和 神經傳導速度變慢;記憶能力及反射反應減弱,尤其是短期記憶力和邏輯推理能 力的衰退(楊怡君、許淑敏、莊宇慧、張萃、王玉女、葉湘芬,2002;吳麗芬、邱 愛富、高淑芬、徐畢卿、陳玉敏、陳靜敏、劉雪娥,2000;Doherty, 2003;Mauk, 2006;Meridean, 2001)。 (二)高齡者的老化對心理層面的影響 不同的年齡層及不同世代的人,各有其獨特的成長背景,面臨社會變遷各自 有其不同的調適反應,以下描述現代高齡者在心理層面上可能產生的問題。 1.心智及思想改變 高齡者的短期記憶力因大腦皮質退化而變差,相對的學習能力亦減退, 雖然長期記憶力、智力及判斷力不受影響,但高齡者受到沒有學習能力的刻 板印象所影響,認為參加社區活動對生活沒有助益,導致高齡者缺乏參與的 動機與興趣 ,而不想參與群體活動。此外,他們在參與活動中因害怕無法融 入其中,進而產生壓力和緊張焦慮,使他們失去自信心,故減低其參與的意 願(黃富順,1995)。 2.身體心像及自我概念改變 老化的生理改變如皺紋、禿髮、假牙、肥胖、動作反應慢及視聽覺減退, 皆引發老年人對自我概念、自我認同及自我心像等產生負面看法,而出現低 自尊、焦慮、無望感和身體心像紊亂(黃富順,1995)。 由於高齡者的老化對生理及心理的影響,這些影響在學校運用高齡者進 行代間活動時將會面臨到,例如高齡者的視力退化、行動不便等在活動進行 時會逞生諸多問題,故在活動規劃上需要考量對高齡者是否恰當;面對較少 參與活動的高齡者,往往缺乏參加的動機興趣,學校需要多方溝通來增加他 們的參與意願。 8   .

(23) 二、高齡者的家庭關係 在社會學意義上,關係是社會中特有的一種人際互動形式,是逐漸從個人向 外推展的,彼此間互相影響並構成形成特別的單位,且這些單位各個連結構城網 絡(費孝通,2005)。而關係是持續變動的,會隨著時空的轉變而有所異動,在各 種關係中,家庭關係最受重視,由於它具有最普遍、最基本、最早、最持續、最 親密、最具適應性以及影響最深遠的特性,在台灣傳統社會下家庭關係便是個人 身心發展與生活適應上的基礎(楊國樞,1995)。 在即將邁入老年期階段的家庭中,過去一般人多會認為意味著生活水準的降 低,健康的衰弱,收入的減少,以及個人被照顧依賴的增加。然而現今科技及醫 療的進步,造成平均壽命延長,使得家庭在進入老年期階段的時間增長,而且不 論是老年丈夫及妻子的健康狀況也比以前更佳,同時也由於退休制度的建立,以 及對老年生活準備的提早,使得現今的高齡者在財務狀況上也較以前來的好(王麗 容,1996)。但不可否認的,相對於青壯年時期,高齡者仍面臨較多身體健康、財 務問題,以及生活安排的壓力,因此在本節中除了說明高齡者在家庭的人際關係 外,也將說明世代衝突的問題。 (一)高齡家庭的夫妻關係 對高齡夫妻而言彼此間相互的支持正是克服生活中許多問題與挑戰的重 要力量,也成為當對方生病或需要照顧時不可缺少的支持來源(Anderson, 1992) 。長期的共渡生活,共同面對許多的事物,使得高齡夫妻彼此間更加相 互依賴,這不僅是感情生活,甚至身體上的互相照顧亦是如此,同時也增進 了愛、相屬感、以及相互依賴感等三個婚姻的要素(Aldous, 1996) 。彼此相 處時間的增加使得夫妻有更多的時間說出對生活的期望與不滿意之處,並重 新建立新的規範讓彼此更滿意,所以高齡期雖仍會面臨生活上的一些挑戰, 但夫妻的關係將因長久感情上的基礎,而能共同面對此階段的問題並調適之 (陽琪、陽琬, 1995),其需要彼此的忠誠及相互的託付,對這份感情的珍惜 9   .

(24) 及重視是許多老年夫妻心中共同的感受。 (二)高齡家庭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的論述多著墨於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對於高齡者與子女之 間關係的討論中,相形之下少了許多。隨著國內社會變遷,也已進入高齡化 社會當中,親代與子代間的關係更顯重要,特別是在高齡期的親子代間關係 中(Cicirelli, 1983)。 高齡者與成年子女的家庭關係為父母與子女在情感與心理上彼此交互影 響的一種人際關係,成年的子女通常是高齡者生活中重要且緊密關係的對象 (劉芳玲,2008),彼此的關係是一種情感的依附,均是對方主要的情感慰藉與 支持來源,是高齡者家庭關係的核心,並影響父母心理的需求與幸福感(林如 萍,2000;黃富順,1995)。 Cicirelli(1983)提出成年子女的依附行為會漸漸的發展對依附對象的關 注,以及與父母相處時建立生活上的接觸與維持心理上的契合,成為成年親 子關係的依附特色。在嬰幼兒時期,依附的關係是單向,而成年彼此間的依 附關係則是雙向的,雙方均會有需求與受予以及接受相處的安全感。胡幼慧 (1995)與 White 和 Rogers (2000)指出子女與高齡父母相處會增加親子之間資源 的交換,並係涉及了情感、責任、義務、資源移轉與互惠交換等面向。從台 灣社會成年子女與父母代間關係及互動中發現,高齡父母經常替成年子女代 勞或給與情感上的慰藉,而成年子女則提供父母交通接送、財務管理和情感 的支持,雙方彼此在勞務、財務和情感上彼此互相照顧(楊文山,2009)。Treas 與 Lawton(1999)也指出,在親子關係當中包含了一種幫助的交換,不論是 財物或時間都是包含在這所謂的幫助交換的意涵中,任何一方都是在期待著 佊此可以同時被獎賞,就是所謂互惠性,而當雙方互動愈多,彼此期待能擁 有更多相互分享的義務,如相互支持、獎勵,甚至是期待,換言之,當對於 某種關係愈感到滿意時,個體就愈願意付出(Winton & Divenere, 1995)。 10   .

(25) 然而雖然與父母同住的子女會提供較多的交換並感受到較多來自父母的 支持,但比不與父母同住的子女與父母的情感關係較為負向,其中有可能會 對於親子雙方造成壓力,因為隨著日常生活接觸的機會增加,可能會造成摩 擦的增加,使得親子之間產生負向的情感(White & Rogers, 1997)。 而在高齡者與子女之代間衝突,在國外相關研究中指出,不論是對高齡 父母或子女而言,不良的溝通與互動方式是造成代間衝突主要原因之一 (Clarke, Preston, Raksin, & Bengtson, 1999) 。但是對西方人來說,成年子女較 少與老年父母居住一起,也較少探討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的衝突,有關此方 面的衝突研究並不多見。 國內的相關研究而言,代間關係中所討論的衝突著重在親子間的衝突, 探討親子衝突來源與因應策略與歷程(林昭溶、林惠雅,1999;任以容,2003; 胡肇勳、程景琳,2007) ,以及親子衝突的親子互動與生活適應(宣秀慧,2000; 薛雪萍,1999;游淑華,2005) ,對於高齡者與成年子女間關係的相關研究中 發現,有關衝突討論多著墨於靜態的衝突因素與化解方式(孔祥明,1999; 利翠珊,2002;莊彗君,2003;鄭玉秀、許桃敏,2006) ,並著重於內隱衝突 的關係(許詩淇、黃囇莉,2006) ,不過這些研究多著重質性描述,未真正測 量。利翠珊(2007)在華人已婚女性代間矛盾情感探討中,初步嘗試測量成 年女性與上一代之間的矛盾情感,指出已婚女性與上一代互動愈多,對父母 容易出現愛憎矛盾與罪疚矛盾,對公婆亦產生罪疚矛盾。胡幼慧(1995)便 指出,由於時代變遷、不同世代觀念、經驗及行動上的差異,常常引發高齡 者的無奈感,內心對子女產不滿,進而成為衝突最大的的主因。孔祥明(1999) 也指出,年代差距造成的價值觀差異,使得大多不再忍氣吞聲或默默承受, 導致衝突極易發生。 這樣年代差距的狀況容易發生在高齡者與兒女互動中,造成高齡者與子 女的衝突,代間衝突行為與一般家庭中常見的言語攻擊與抱怨等的衝突行為 11   .

(26) 相似,且似乎也對高齡父母的生活產生變化。 (三)與孫子女的關係 高齡者與孫子女的關係是一種親屬關係,也是一種血脈相傳的延續,雙方的 關係形成一種獨特的親密感。良好的祖孫互動可以增進彼此的情感與相互認識, 培育親密關係,且祖輩對孫輩的成長過程中有直接與間接的影響,直接的影響例 如給予的保護;間接的影響例如家族歷史的傳承,導致為人祖父母已經成為他們 生命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事件,可見祖孫關係對兒童的社會化歷程存在顯著的影響 (Cherlin, & Furstenberg, 1986),因此祖父母的教育觀實為更加重要。現今因延遲 結婚的比率增高,平均結婚年齡也延後,加上成年子女成家後多半未與高齡者同 住的情形,使得高齡者與孫子女相處的機會相對的減少,祖孫的互動也成為珍貴 之事。 家庭關係是人生中最初與持久的親密關係,也是最為重要的核心關係(劉芳 玲,2008),彼此間情感的陪伴下同時也產生莫大的影響,在透過高齡者參與代間 活動增加與年輕世代接觸的機會,瞭解代間互動的需求後,從中可能產生家庭互 動中的影響與轉變,另外高齡者與家庭的關係亦會影響運用高齡者的問題,例如 家庭是否支持高齡者參加活動;高齡者與家庭間的溝通與價值觀的差異皆會影響 高齡者的參加意願。 三、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的意義與影響 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工作,不論是由人力資源觀點、社會服務層面或個人生 涯發展而言,都有正向且積極的意義,因此受到社會各界大力提倡與推廣,透過 志願服務組織使個人與社會獲得連結,從參與及學習中獲取經驗,同時進行服務 (楊國德,2006)。 (一) 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的意義 當今社會高齡者已經成為多數族群,如何讓高齡者成為社會資產而非負 擔,是整體社會必須關照的課題。老人福利法(2002)提到「高齡者志願以 12   .

(27) 其知識、經驗貢獻於社會者,社會服務機構應予介紹或協助,並妥善照顧。」 ; 蔡美玉(2002)認為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的意義是積極的福利措施、是高齡 人力開發的重要途徑、是協助高齡者成功老化的途徑,也是終身學習的管道; 林麗惠(2006)從人力資源的應用、老人福利服務、老年生涯規劃等三個觀 點來說明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之意義。Chung 在 1999 年的研究也發現,退休 老人參與志願服務工作,降低了其與社會的疏離感,同時獲致了其「自我延 續(self-continuity)感」(引自宋世雯,2001)。依上述學者論點來看,高齡 者參與志願服務的意義可依下面三個方面來敘述: 1. 人力資源的應用 高齡者在生活中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在醫療及現代生活水準之下,許多 高齡者生理依然強健,使得身體狀況良好,以及現今由於社會結構與經濟結 構的變遷,經濟能力自足的高齡者越來越多,這些正是投入志願服務工作最 佳的人力資源(張偉賢,2004) ,並且高齡期是人生階段中智慧與經驗的結晶 期,因此社會不應將高齡者視為一種負擔,甚或強迫高齡者退出工作職場, 若是善用此一資源,便能藉高齡者善用其智慧、經驗及資歷,繼續為社會服 務。另外高齡者因有較多的閒暇時間可以全心投入志工業務,且身心健康的 高齡志工多數均可成為專職志工,因此從人力資源開發的觀點來看,開發高 齡志工資源有較高的成本效益,也能提高國家的人力效率(宋世雯,2001),若 能善加運用高齡者獨具的穩定性,再加上其圓融的智慧與豐富的工作經驗, 將使這些高齡人力不再閒置,且能充實國家社會的志願服務人力資源,高齡 者也將成為社會上珍貴的潛在資源(Dickerson, Seelbach, & Dietz, 1990)。 2. 老人福利服務 老人福利服務制度的主要目的,乃在於協助解決老人面臨的問題、滿足 老人需求、保障身心健康及生活的安全,2002 年公布的老人福利法第廿三條 曾規定「老人志願以其知識、經驗貢獻於社會者,社會服務機構應予介紹或 13   .

(28) 協助,並妥善照顧」 ,因此當我們瞭解老年人生活的基本需求後,便應提供適 切的福利服務,使其需求獲得真正的滿足(張偉賢,2004;葉俊郎,1994)。 從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之作法,可促使參與志願服務的高齡者,在自尊與自 我價值感、教育及文化娛樂需求上得到滿足;另外老人福利法第廿四條規定 「有關機關、團體應鼓勵高齡者參與社會、教育、宗教、學術等活動,以充 實高齡者精神生活。」透過立法的途徑,高齡志工的運用成為各志工單位大 力輔導推動的志工業務之一,並受到更多法律的保障和應有的尊重,且彌補 政府社會福利服務人力上的不足,協助推行各項福利措施,因此受到各福利 先進國家的重視。就精神生活層面的保障而言,高齡志願服務工作,乃是近 年來政府極力推廣的老人福利服務措施之一(張偉賢,2004) ,由上述可得知, 藉由高齡志願服務之投入,使高齡者仍有機會將其智慧、經驗貢獻給社會, 不但可使老年生活過得有意義且充實,而且心理上也覺得自信與快樂,對高 齡者心理調適與社會適應均能帶來正向的助益。 3. 老年生涯規劃 老年生涯規劃強調高齡者能有經濟生活安全、醫療保健、休閒與家庭生 活、心理和社會適應、再就業或社會性活動之參與等有計畫的生活面向準備 的觀念,經由生涯規劃,高齡者依照自己的興趣、能力和潛力,努力去達成 目標,便能獲得生涯規劃的真正效應(張偉賢,2004;葉俊郎,1994)。 老年生涯規劃為協助高齡者訂定晚年的個人生涯目標與協助高齡者確定 並朝向生涯目標發展,藉由生涯規劃的過程進行準備,不僅瞭解自己所擁有 的可用資源,亦可以瞭解自己的轉變,若高齡者能將參與志願服務工作,列 為其老年生涯規劃的目標之一,將有助於提升自我價值感,並維持與社會的 連結感,同時也藉此培養終身學習的理念,進而營造有尊嚴且自我實現的晚 年生活(張偉賢,2004)。 高齡者對參與志願服務的意義不同,所產生的動機亦會不一樣,行政院 14   .

(29) 主計處(2003)統計發現參與志願性服務工作者之最主要參與動機,不論年齡均 以行善助人、服務社會、宗教信仰及結交朋友,擴大生活圈較多,其後 55 歲 以上高齡志工更偏向受團體(組織)宣傳之影響或受朋友或家人之影響。林 東龍(1998)也指出高齡志工從事志工的工作時,會先符合家庭中成員的角 色期望,也會優先將家務事處理好,減少志工角色壓力之產生,同時也形成 志工持續參與服務的一股力量。 (二)參與志願服務對高齡者與家庭的影響 高齡志工透過志願服務活動可以達到其社會參與的目的,同時從服務過 程中產生了諸多的影響,以下將以個人層面與家庭層面闡述參與志願服務對 他們的影響。 1.個人層面 (1) 助於成功老化 McClusky(1974)提出高齡者應付的需求(Coping Needs)是希望高齡者為了 因應生理、心理、社會的老化而參與志願服務,另外 Rowe 與 Kahn(1998)提 出成功老化對高齡者的影響,分別是能維持生理功能以及避免失衡、維持認 知與持續參與社會服務,進而使個體對老化能適應良好,在生理、心理與社 會均保持最佳的狀態。 (2) 減緩退休震盪 Harris(1985)的研究中提出退休震盪是因經濟上的威脅感、朋友關係的不 足以及工作喪失所造成的失落與無法獲得自尊的滿足感。若能提供退休者志 願服務與工作的機會,可減緩退休所帶來的沮喪感與失落。 (3) 滿足自我價值與專業知能的更新 高齡者會藉由志願服務所獲得的能力因應日常生活問題,能維持個人自 尊以及表現出依然是有用之人的形象。林麗惠(2006)也提到高齡者參與志願服 務這樣的方式,可以促使參與志願服務的高齡者,在自尊與自我價值感、教 15   .

(30) 育及文化娛樂需求上都能獲得滿足。 因此,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不只是能貢獻社會也能填補生活空缺,更重要 的是心理、社會的滿足,豐富自我的人際生活。不可否認的是,在志願服務參與 的過程中高齡者也能夠進行專業知能的學習與更新(林麗惠,2006)。此外,透過 志願服務也能夠擴大高齡者學習的機會並且對於健康老化也是非常正面的影響 (葉肅科,2005)。 2.家庭層面 國內外研究中對於志願服務對家庭影響的研究著墨不多,謝秀芬(1992) 指出有 60%以上的志工認為志願服務有助於處理家人之間的關係與增加生活 技能,55%認為有助於處理夫妻間的關係,其中在家人的關係上收穫最多, 而志願服務中的自我成長愈高,相對地家人關係也愈好(林美珠,1993) , 由 於透過不斷的學習和成長開闊視野,能夠從家庭的角度進行思考,當自我的 情緒與認知更加成熟時,將更能支持家人的發展。而在參與志願服務對家庭 產生的改變中,林美珠(1993)對志工進行訪談調查,整理出以下五點: (1)會將志願服務的理念帶回家,與家人分享。 (2)影響家人對志願服務的看法,並帶家人一起參與。 (3)因本身成長改變,而改善家人關係。 (4)由於志願服務過程中所學多為助人或服務的態度與技巧,這些可隨時 解決家人的困擾與危機,改善家人所遇到的困難 (5)影響家人的價值觀及人生觀,成為最好的身教。 而對高齡者而言能夠從事志願服務便足以表示其身心狀況均呈現良好的 狀態,不需勞煩子女,為人子女的應該樂見家中長輩擔任志工後,生活層面 拓展,不再只是無所事事,整天在家中等待子女噓寒問暖、關愛的高齡者, 反而是能夠展現自我能力主動的幫助他人,藉由志願服務的活動達到志願服 務的目的(劉明菁,2008)。 16   .

(31) 當高齡者退休後依然擁有自我的生活圈與人生目標,其較不會將重心只 放在關注子女身上,使子女承受較小的壓力,子女也能因父母親的健康老化 感到開心與放心,使兩代之間相處互動的關係更和諧。 代間活動可說是志願服務的一種,在與高齡者一同進行代間活動時可能 會有上述諸多影響,而其中有何影響將在本研究第四章進一步了解高齡者參 與學校代間活動後是否對家人關係有所改變與影響,是否與過去參與志願服 務研究所證實一樣有正面的影響。. 第二節 運用社區高齡者對學校的影響 經九年一貫課程課綱實施後,學校教師擁有更多課程進行的選擇,可以依據 學校條件與社區特殊性,考慮學生學習需求,制訂具教學特色的活動課程(林佩 璇,1999) ,以下描述學校與社區結合進行活動課程的意義,以及其中所產生的 問題與因素,最後描述學校運用社區高齡者進行代間活動對學校造成的影響。 一、學校與社區結合進行活動課程的意義 學校的教育能藉由當地社區的力量來提升教學上的品質與帶動社區的風 氣,並促進學校發展(黃淑馨,2005),所以當學校運用與社區有關的資源,若考 量學校和社區環境,並配合學校的個別需求和學生興趣而發展(Sabar,1991),便 能發展切合學校需要的課程,以傳遞給學生的知識和技巧(Eggleston, 1980) 。而 課程的計畫、設計與實施的過程是經由教師、學生等結合不同團體的人際網路討 論與協商而成的(Skilbeck, 1984),並能反映學校面臨的各種挑戰,而發展出的課 程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與主動參與,也能鼓勵教師盡其所能(歐用生,1999),提升 教師專業水準,使教師在教學上更具專業。 二、學校運用社區資源推動活動課程的問題與因素 社區中有許多資源可供教學上使用,但是其中的資源必須經過學校教師分 析、處理與規劃之後,才能成為適合學生學習的材料,學校運用社區資源推動活 17   .

(32) 動課程的諸多問題與因素,依錢富美(2002)的研究中將其因素歸納出教師個人因 素、學校的因素、課程的因素以及外在的環境因素等四項: (一)教師個人因素 教師為課程執行時的主角,其個人的背景、對課程的知覺、興趣、價值 判斷以及人際互動均會影響課程的執行,因此教師除了要瞭解課程的內容, 並且要反省及瞭解課程其中的意識型態以及政治議題,同時應主動的來主持 課程的運作(林佩璇,1999) 。Marsh、Day、Hannay以及McCutcheon(1990) 提及影響教師的參與主要因素包括對工作的滿意度、教師個人的特質、家庭 承諾、信念型態、教師專業訓練、人際互動等。因此來自教師本身的個人因 素包括: 1.教師的專業知能:教師是否具有課程與教學的專業知能,如課程統整與課 程設計的知能。 2.教師的參與動機:教師是否有動機意願調整課程觀念及參與課程發展。 3.創新途徑的理念:新課程實施會改變既有的教學環境,教師是否願意改變 既定的教學環境、選擇新的教學方法,創造新的教學環境。 4.教師教育觀的轉變:教師是否瞭解由知識灌輸變為培養學生獲得知識與問 題解決的能力。 (二)學校的因素 Ben-Peretz 與 Dor(1986;引自林佩璇,1999)的研究指出,外在系 統人員如教育部、教育局官員會被要求提供一些協助,但實際的參與相當有 限;外來的學者專家雖會參與意見的諮詢,但是實際仍然是以學校教師來進 行。來自學校的因素包括以下幾項: 1.行政組織:籌組課程發展委員會是否有困難,如員額編制太少;課程發展 委員會或課程發展小組的運作機制是否健全。 2.學校氣氛:校長、行政人員及教師能否團隊合作,共同規劃課程,進而形 18   .

(33) 成共識。 3.校長領導:包括校長的領導風格、課程領導知能及對教師的態度。例如校 長能以專業知識協助教師參與課程發展,尊重教師的專業決定等。 4.同儕關係:教師之間是否能分工合作,共同計畫並協調教學及行政工作; 教師能否建立溝通管道,分享經驗、協同教學;教師與行政人員之間是否 能相互溝通,建立共識。 5.行政支援:行政人員能否支持協助教師執行工作,如提供排有代課教師的 公假,讓教師有研習進修的機會;主動積極提供教師各項必要的資源,並 給予教師精神上的鼓勵。 6.時間安排:課程發展需要充分的時間,學校應考慮教師的時間與負擔,合 理分配教師的上課時數和行政工作,安排教師共同討論的時間,提供教師 蒐集資料與發展課程的時間。 7.設備資源:需要人、事、物多方面的資源配合,因此學校是否能提供足夠 的設備資源,如參考書籍、教學媒體與教具、經費、開會討論的空間、教 室空間等,會影教師的參與意願。 (三)課程的因素 課程的因素意指課程改變的必須性、課程設計的明確性與複雜性,以及 課程的品質與適用性等等。例如課程設計的內容應包含哪些重要的因素,定 義是否明確、課程內容關聯的範圍與深度是否能連接、學校總體課程計畫是 否明確易行、課程評鑑能否有效執行等等。 (四) 外在環境因素 外在環境指的是學校之外的機構,例如政府行政單位、大眾傳播媒體、 大學院校及專業組織或個人、民間相關單位或組織、社區人士及家長等。校 外人士與社區支援能協助教師實踐課程和解決困難,以及維持新課程實踐的 持續性和制度化,其中社區人士與家長的參與,以及社區資源的協助等等, 19   .

(34) 是影響學校的重要因素之一。 學校運用社區資源推動活動課程可能會有以上敘述之問題與因素,代間 活動亦是學校運用社區資源來進行的活動之一,在參與活動後可能會對教師 等等學校中的成員造成影響,例如對教師的專業知能有所增加等等的改變。 三、學校運用社區資源推動活動的困難 Kruse、Louis 與 Bryk(1995) 認為學校成員結合校外人力、資源規劃課程時, 學校行政與教師應建立專業共同體,提出彼此之間應注意五個要項,分別是反思 對話、關注學生學習、加強教師間的互動、合作學習與共同價值觀與規範,然而 在課程執行之際,卻產生的實質上的困難,包括:學校行政支援力量不夠、研發 小組權責劃分不明、教師慣於安逸意願缺乏、相關法令限制課程發展、課程評鑑 認知產生偏差等問題(洪啟昌,2006),茲論述如下: (一)學校行政支援力量不夠 受到學校行政科層體制的影響,加上行政與教學原本就有明顯的鬆散結 構表現,教師等待學校行政發展課程,不願意主動積極配合,而學校行政認 為課程的發展與教學現場直接連結,行政只負責找資源,課程發展應屬教師 的專業責任,形成彼此無法對焦,相互指責對方該檢討各說各話。 Darling-Hammond(1993)指出學校行政領導者必須以民主的方式主持推動 事務,不應給成員太大的壓力,由教師在共同的引導中決定,讓教師覺得是 為自己做事,不是被動執行交付任務。事實上學校行政系統應考量教師的教 學負擔,正視教師文化影響力及促進教師間的合作是學校發展課程的必要條 件,了解教師文化掌握教師想法,貼近思考營造一個信賴、關懷與誠實的溝 通情境來鼓勵並支持教師(甄曉蘭,2002)。 (二)研發小組權責劃分不明 目前國民中小學設置課程規劃小組、課程發展委員會,然而其設置的功 能目的經常錯置,有些需負責教材、教師課程研習規劃、課程計劃的核備、 20   .

(35) 課程計劃的擬定,幾乎可說是一手包辦所有與課程有關的事務,造成課程之 研發權責不明,徒增學校課程發展的變數與限制。 (三) 教師慣於安逸,缺乏參與意願 課程發展與教學教材,一直以來並非由教師透過教學上的實施討論去進 行修正與回饋,一旦已經有違於習慣,且不在照本宣科的常態教學模式下, 突然要求教師打破教室的藩籬協同合作進行教學,確實產生格格不入,加上 保守性格,習慣被執行所交付的教學任務對於課程自主權較不感興趣。 (四) 相關法令限制課程發展 學校組織編制雖清楚明確,卻也因而僵化缺乏彈性,尤其在學校課程結 合社區或外界人士(如地方耆老、文史工作者、文化專家學者等)進行協同 參與發展,然而由於學校組織編制的設限,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力皆為正 式教師缺乏部分特殊專長人士,另外加上教師授課時數的限制,人事任用與 主計採購核銷的制式規範,造成課程發展的願景與能提供的條件資源沒有脈 絡連結支援關係。 (五) 課程評鑑認知產生偏差 課程發展重視績效產出,所以發展與評鑑是需要同時進行的。Alvik 指 出課程評鑑需廣泛讓所有可能參與者有機會接觸課程評鑑相關訊息,經過概 念宣導與意見溝通,實施考量主要原則如下(Alvik,1995;郭昭佑,2000): 1.自願性:參與人員以自願為原則,不能強迫,鼓勵參加。 2.廣泛性:不可限制可能參與的學校成員,亦應包括利害關係人。 3.適時性:採適當時機實施,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4.適量性:正確課程評鑑概念,降低排拒傾向。 5.行政重視:透過行政力量辦理相關宣導研習,成效更加。 教師受學校教學文化,在學校運用社區資源進行活動課程前容易安於現狀、 不求表現及害怕改變的心態,並抱持冷漠或觀望的態度,但是經課程的安排與制 21   .

(36) 定下,往往會產生許多心態上的改變(單文經,2000) , 以下就若學校運用社區 資源進行活動後,對教師與學校可能的造成的影響。 四、學校對運用社區資源進行活動課程的影響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要靈魂人物,是知識引導者,也是教材提供者,更是學 習動力的促進者(甄曉蘭,2002)。但每個教師能力、經驗、時間都有限,如能 充分運用社區資源,則可能有以下幾種正面影響: (一) 可補充教師能力、才藝的不足 國小教師須辦外各種班級上的事務,亦要兼任與兼辦學校行政工作, 當能力不足、才盡技窮、以及時間不夠時,就可尋求現成或可待發掘社區資 源的協助,如利用社區專業人士擔任教學義工,可解決師資短缺,彌補才能 之不足(徐薇,1999)。 (二) 可提高教師教學品質 透過豐富的社區人力資源,能彌補學校人力不足,減輕教師的負擔(徐 薇,1997),由於社區人士、家長對教學工作的關懷,則可減少教師在教室 管理及生活教育所耗費的時間,使教師全心準備教材,提高教學品質(秦秀 蘭,1997)。 (三) 可激發教師專業成長 社區民眾、社區組織是學校工作的好夥伴(林振春,1997),他們參與 學校教育,不僅有助於教師的有效教學(林明地,1999),也可刺激教師的 教學態度(沈金鳳,1997),提振教師的教學士氣,激發教師的專業成長(徐 薇,1999)。 而就學校而言,學校是進行教育的重要場所,但隨著經濟的繁榮、思想的開 放、科技的進步,各界人士尤其是學生家長對教育充滿了高度的期望,若單靠學 校本身的力量,實有心有餘而力不足之處,而社區資源正可用來協助與提供,其 效果如下: 22   .

(37) (一) 可提供教學場地 以社區環境將學校課程與社區結合,將教室延伸至社區,可使教材生活 化、教學活潑化。且利用本地社會機構作為教學場所,可使學生瞭解本地的 實際情形與當前的社會問題,教育與生活打成一片(徐薇,1999)。 (二) 可促使校務順利發展 社區居民與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可協助學校計畫發展、為學校提供 建議或參與決定(Davies, 1981)。具有熱忱及專長者,可擔任協助教學的 工作,而他們對學校的認同與支持幫忙,也是校務順利推展的力量(張幸愉, 1994)。另一方面,社區居民參與可建立較好教與學的環境,並增強學校的 教學方案,是成功學校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林明地,1999)。 (三) 可發展學校特色,研發學校本位課程 善加運用社區資源,除了讓學生深入瞭解自己的生長環境,另能使學校 的發展與社區緊密結合而深具特色(張幸愉,1994;陳筱苓,2008),且教 師可利用社區的特點、家長的期望、學生的需求與易於獲得的資源,進一步 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以發揮九年一貫的精神。 就教師與學校而言,若能有效運用社區資源,教師能激發教學專業成長,並 提高教學的品質,而對學校而言亦能促成校務的順利發展以及發展具學校特色的 課程,以下進一步進行探討若學校進一步的運用社區高齡者進行代間活動後是否 能有其他影響。 五、學校運用高齡者進行代間活動的影響 Newman 與 Smith(1997)指出高齡者本身擁有需多學習的經驗能提供豐富的 資訊,同時能對孩子產生重要且正面的影響,且學校運用高齡者執行的判斷力、 實踐力、資訊處理經驗及人群關係,能將累積的知識見解和熟練技能教導孩子, 對社會具極大的貢獻(林麗惠,2006),故學校制定妥善的教學方案,並善用高齡 者所提供的能力與資源適當地融入課程中,能對彼此產生正面的影響(陳美如, 23   .

(38) 2006)。 在學校中,教師是制訂與規劃活動課程的主要人物,且身為專業的知識工作 者,擔任著知識的傳遞、創新、發展與學習的角色,並必須不斷追求專業成長才 能因應社會與經濟的變遷和勝任教學工作(吳清山,2001),在歐家妤(2006)的研究 中發現學校運用社區高齡者進行代間活動有助於學校教師的專業成長,並減輕教 師的教學負擔與強化教學效能。而有社區居民的參與能有助於學校各種方案的規 劃與發展,且教師和校長對於他們參與學校活動有較多的尊重,進而幫助教師和 支持學校的各種方案(Berger, 1995),甚至增進整個學校與社區之間的連結關係, 在學校及教師方面,可以促進校務發展及教學相長的功能。以上研究多是對教師 的影響,但是對學校或是社區組織的影響而言較少進一步探討,本研究將在第四 章瞭解學校進行代間活動對學校的影響。. 第三節 進行代間活動對社區組織的影響 學校是社區的文化中心,社區則是學校教學的重要寶庫,二者無論在精神上 亦是實體上均有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關係(吳康寧,1992),以下對學校辦理課程 時運用社區組織的義涵,社區中可能存在的組織及其類別,釐清社區資源之類 別,學校與社區的互動模式,以及社區組織對學校可能產生的影響加以描述。 一、運用社區組織的教育意涵 林明地(2002) 指出學校與其內、外公眾之間以相互尊重為立場而進行有計 畫的、系統的、持續的、雙向的以及真誠的溝通歷程管理,強調利用溝通媒體、 參與、資源互惠、彼此合作、及相互服務等方式提升相互瞭解的程度,以使學校 運作良好,提高教育品質,獲致家長與社區居民的支持與協助,並使學校教育能 適當地符應社會的需求。. 24   .

(39) 二、社區組織的類別 由游家政(1997)對社區資源的類別中,社區組織包含政治性組織、經濟性組 織、公共性組織、娛樂性組織、治安維護組織與衛生保健組織等,可以提供學校 教學上的實例以及教學設備使用。設備資源除了社區組織中提供既有的資源外, 亦有圖書館、公園、社區活動中心等設備,可作為教學的參觀、訪問與蒐集資料 的場所。 社區組織通常由社區居民所組成,其中包含多種職業,並擁有各種不同的技 術專長,可以提供學校教學服務與協助教師課程進行,通常包含家長、民俗技藝 人員、行政人員、商業、企業人士以及從事各種行業人員與專業人員。 上述社區組織資源配合學校課程進行,並與學校、教師、社區居民所共享, 若符合教學需求,皆可協助學校教學作為學習的題材,達到社區與學校的合作教 學,一方面學校得以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協助學校發展特色,另一方面學校也能 提供回饋引導社區發展(林明地,2002),方案實施時,雙方人員彼此配合,共享 資源。 三、學校與社區的互動模式 學校與社區的關係密切,依地區分布而言,學校屬於社區的範圍中,故可以 將社區資源納入學校教學中。學校如果要與社區發生關係,在雙方各為獨立自主 的兩個平行互動組織的情況下,依據林振春(1997)的看法,學校與社區資源的相 互關係有以下三種: (一)將對方視為可運用的資源: 1.確定學校發展目標。 2.依據學校發展的教學目標,設計可達成目標之方案或活動。 3.將社區可用資源之分類與建檔。 4.開發方案所需的社區資源。 5.運用社區資源以達成方案目標。 25   .

(40) (二)將對方視為共同工作的夥伴 1.建立雙方聯繫與溝通的管道。 2.確認學校與社區共同關注的問題。 3.共同籌組解決問題的委員會或工作小組,進行方案研擬。 4.結合雙方人員分工或合作進行問題解決。 5.方案實施時,彼此配合,共享資源。 (三)將對方視為服務的對象 1.瞭解社區民眾的需求與問題。 2.評估社區所具有滿足需求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資源。 3.與社區民眾共同研討可行的解決方案。 4.結合學校與社區資源,執解決方案。 5.評鑑實施成效,瞭解是否滿足社區需求或解決問題。 以上三種學校與社區的互動模式,說明了學校能將社區是為一種可運用的資 源外,也可視為夥伴的關係,譬如學校邀請社區組織或社區人士到學校參與課程 教學及協助教學活動(游家政,1997),而在本研究中,學校是社區資源為一種共 同工作的夥伴,學校邀請社區中的組織資源協助參與代間活動課程,透過高齡者 講述或是活動的方式授課,不僅提升教育品質,亦能增加學童的生活經驗。 四、學校運用社區組織的影響 社區組織的資源能使學生體驗生活、認識社會,學校亦能充分利用人力資 源,鼓勵學生家長與社區民眾參與學校活動,以增加彼此的合作與瞭解,進而促 進兒童的學習與發展,提升親師效能,如此而言,社區資源之教育功能可謂不小。 就學校運用社區資源的途徑而言,社區似乎只是扮演著提供資源的被動者角色, 其實在運用社區資源的歷程中,社區除了貢獻外,其本身也是有所收穫的。因為 教學活動與社區資源的結合,能促進學校與教師、學生、社區三者之間的瞭解與 溝通,有助於社區對學校的認同感(Kindred, Bagin, Gallagher, 1990)。大體言之, 26   .

(41) 社區提供資源給學校,其本身也能產生以下的正面影響: (一)使社區擁有參與教育的機會,由於學校經營社區參與是一種互動、互長 的關係,學校提供社區民眾、家長各種休閒與學習和參與學校教育的機會, 給他們成長的時機與能力(秦秀蘭,1997)。 (二)  建立良好的社區與學校之雙向互動,例如配合學區內社區,舉辦週年校 慶暨社區聯合運動會。 (三)  引導學校師生主動關心社區問題,加以調查研究並提出解決建議,然後 邀請社區民眾集會的場合加以發表,以逐步走向互為工作伙伴的階段。 社區資源被帶進校園,提供社區民眾、家長直接關心學校的捷徑,並實際支 援、支持學校,藉此與學校建立合作親密的友善關係(張幸瑜,1997),充分地 結合社區力量與人員,提昇社區民眾的參與意願及能力,有助社區組織教學的豐 富性與多元性,且能落實教學生活化的目標,所以善用合作的模式,能促進相互 學習成長,真正達成學校社區雙贏的理想,而在社區組織參與代間活動進行環境 教育對社區組織本身而言有何影響將在第四章進一步描述。. 27   .

(42)  . 28   .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運用社區高齡者辦理代間活動後對高齡者的家庭、學校以及 社區組織的影響,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透過質性資料蒐集,以訪談高齡者家庭、學校 成員及社區組織等方式進行研究,以下先介紹研究場域與研究對像,並說明研究架構與 研究流程,之後闡述研究工具與信效度處理,最後說明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一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一、研究場域介紹 本研究以臺中市何厝社區作為研究場域,何厝社區位於臺中市西屯區之東南 方,西方與何安里接連,北方為何德里,舊稱何厝庄,昔為整個何厝庄之中心地 帶,何姓居民大多居於此,光復後分成何厝里及何安里,直至現今社區居民已有 3765 人。 何厝社區的開發已具有兩百多年的歷史,經台中市都市計畫後,新開發社區 與原舊社區混合呈現文化多元並存的狀態,目前社區中公司、商店林立,學校與 文教資源豐富,並在社區居民共同管理下,保存了百年老樹、致力發揚布袋戲的 春秋閣掌中劇團以及近百年歷史的北管樂團「新樂軒」等為數眾多的傳統社團。 何厝國小從 2005 年開始結合社區高齡人力資源進行鄉土教學,致力於鄉土 文化保存與鄉土教育的推廣,於是成為學校特色課程之一,辦理代間活動頻繁, 活動內容豐富,深受社區居民青睞與肯定,故本研究以擁有豐富傳統文化與高齡 人力資源眾多的何厝社區作為研究場域。 二、研究對象介紹 根據研究目的與設計,本研究對象包括社區高齡者家庭、何厝國小教師以及 社區組織成員,採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取研究者期望的訪談對象,以下介紹研究對 象的相關資料(表 3-1): 29   .

(44) (一)社區高齡者家庭:為瞭解高齡者參與活動後對家庭的影響,研究者所 選擇的訪談對象為長期與高齡者是互動密切的夫妻或是與同住的子 女,包括北管新樂軒的爺爺、介紹福壽宮的爺爺、帶領鄉土文物的 爺爺、介紹猜謎語的奶奶以及參與祖父母節的高齡者的家人共六位。 (二)何厝國小成員:包括校長與教師,何厝國小何前校長與關校長為學校 辦理活動的主要支持者, 領導教師規劃、型塑與組織活動,共二位; 教師包括引進社區高齡者的核心教師,為參與規劃與教學的主要人 物共四位。 (三)社區組織成員:由社區居民所組成,其中包含多種職業,並擁有各種 不同的技術專長,為了能夠深刻瞭解社區組織的改變,此部分的訪 談對象多是較具主導地位且參與頻率較高的成員為主,包括愛心媽 媽志工團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北管新樂軒與救世軍共七位。 1. 愛心媽媽志工團隊:為學校的志工媽媽所組成,家長會以此為主軸形成 與學校溝通的管道,參與學校各類活動,協助學校強化教育功能, 利用社會資源提升教育品質。 2. 社區發展協會:以促進社區發展,增進居民福利為目地的非營利組織, 聯繫當地組織、機構、學校支援發展工作,例如聯合救世軍關懷據 點高齡前輩前往學校參與活動。 3. 北管新樂軒:多由當地居民所組成之北管樂團,由 1934 年起館至今,多 從事祭祖、表演,讓民眾認識早期臺灣國粹,並提升民眾欣賞傳統 藝術戲曲的水準,落實地方藝術紮根,亦參與學校之校外參觀、體 驗等活動,並在何厝國小中成立北管社團,由新樂軒成員指導學生。 4. 救世軍:為國際人道慈善公益組織,推廣基督教博愛信仰,興辦教育事 業,援助貧弱困苦,謀求社群福祉,臺中救世軍亦參與社群服務, 包含兒童與成人開辦各類交育學習成長活動,到學校進行教學服 30   .

(45) 務,組織社區關懷據點與學校共同辦理活動。 表 3-1 訪談對象名單 社區高齡者家庭. 北管新樂軒的爺爺家庭. 黃奶奶. 介紹福壽宮的爺爺家庭. 陳奶奶. 帶領鄉土文物的爺爺家庭 周奶奶 介紹猜謎語的奶奶家庭. 徐小姐、邱小姐. 參與祖父母節的高齡者家 黃同學、廖同學 庭 何厝國小成員. 校長. 何校長、關校長. 教師. 賴老師、歐老師、 徐老師、陳老師. 社區組織成員. 愛心媽媽志工團隊. 謝老師、左老師、 黃小姐、陳小姐. 北管國樂團. 林先生. 救世軍. 謝牧師. 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何女士. 第二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架構如圖 3-1,本研究主要運用質性研究方式,包括研究者札記、訪 談,探討學校運用社區高齡者辦理代間活動後對高齡者家庭、學校以及社區組織 中的影響,所獲得的研究結果,提供給家庭健全發展的意見,學校與社區合作的 維繫關係。. 31   .

(46) 學校影響 目的二 學校運用社區高齡 者辦理代間活動 家庭影響 目的一. 社區影響 目第三. 圖 3-1 研究架構.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流程圖如 3-2 所示,以呈現整個研究發展的步驟、過程,說明如下。 一、確定研究主題: 台中市何厝國小運用社區高齡者進行教學的成效已受到肯定(陳筱笭, 2008),而在課程後對高齡者的家庭、學校以及參與的社區組織有何影響, 甚至過去較少被討論過,所以本研究以台中市何厝國小及其所在的社區為研 究場域加以探討。 二、文獻蒐集與探討: 在確定研究主題後,透過文獻回顧並從中瞭解高齡者參與志願服務以及 家庭相關文獻;學校運用社區資源的影響;以及對社區組織影響之相關研 究,並從中編製研究工具。 三、選定研究對象: 本研究主要探討國小運用社區高齡人力資源進行代間活動後對耆老家 庭、學校以及社區組織之影響。研究者選定參與過臺中市何厝國小舉辦的代 間活動之耆老的家庭,與參與過的學校成員,包括校長、教師,以及參與過 32   .

(47) 代間活動的社區組織為研究對象。 四、編製訪談大綱: 依據研究目的編製何厝國小代間活動參與後對高齡者家庭、學校與社區 組織影響之訪談大綱,訪談大綱初稿完成後,送請二位針對代間教育、家庭 研究與社區教育相關的專家進行效度審查,並依專家意見加以修正,即完成 本研究之研究工具。 五、質性資料蒐集與處理與分析: 編製完研究工具後,開始收集質性資料,包括訪談、觀察、研究者札記, 並處理不同性質的質性資料,步驟包括騰寫逐字稿、編碼與擷取重要敘述句 等。 六、論文撰寫: 將所有資料處理完成後,研究者開始撰寫研究結果,並依據分析結果進 行討論與提出建議。. 33   .

(48) 確定研究目的 文獻蒐集與探討 選定研究對象 編製訪談大綱 1.耆老家庭訪談大綱 2.學校成員訪談大綱 3.社區組織訪談大綱 訪談大綱專家審查 修正訪談大綱 正式訪談大綱完成 質性資料蒐集 資料處理與分析 論文撰寫 圖 3-2 研究流程.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工具是先經由文獻探討,並設計各訪談大綱,經由二位專家審查(專家 名單如表 3-2),最後經過修正,完成正式訪談大綱。. 34   .

(49) 表 3-2 研究工具專家審查名單 專家名單. 服務單位. 專長. 李孟芬教授.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 老人學、老人福利. 林歐貴英教授. 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老人教育、代間教育. (一)家庭成員訪談大綱: 此訪談大綱是針對目的一,對家庭影響的部分編製(表 3-3),研究者參考 Moos (1974) 發展家庭環境量表(Family Environment Scale)以做為瞭解家庭成員關係 的成長與發展過程的參考架構(黃宗堅,1999),共有有關情感表達、權力結構、 家庭規則、問題解決與溝通模式等方面的向度,共可區分為關係層面、個人成長 層面以及系統維持層面三大層面 表 3-3 家庭成員訪談大綱 題號 題目 1.. 您當初是否贊同他(高齡者)參與何厝辦的代間活動? 贊同(不贊同)的原因是什麼? 您的(高齡者)在參加代間活動以後,您有沒有對您自己的(高齡者)參加的 看法改變?. 2.. 對您或您的(家人)在生活上的獨立性有改變嗎?. 3.. 對你們這些 (家人)相處互動上有沒有什麼改變?. 4.. 當初您們在日常生活溝通上如何彼此表達意見? 在您的(高齡者)參加代 間活動後,您或您的家人在表達方式上有什麼改變嗎?. 5.. 您有從(參與的)代間活動中學到平常所沒有的一些知識或相關故事嗎?. 6.. 您們平時如何安排生活作息的?在您的(高齡者)參加代間活動後,是否對 您們產生什麼改變?. 35   .

(50) 7.. 您或您的家人在生活上的分工合作有無影響?. 8.. 對家中事務的處理上有沒有什麼影響?. 9.. 對您們(自我成長、或成就感)部分有無影響?. 10.. 您或您的家人是否更重視何厝鄉土文化的保存?. (二)學校成員訪談大綱以及社區組織訪談大綱: 此訪談大綱是針對目的二與目的三,針對學校的影響以及社區組織的影響部 分,研究者根據林明地(2002)說明在學校的運作過程中是成員彼此的互動所形 成,當學校進行活動,學校的運作會考慮到的面向作為訪談大綱編製基礎(表 3-4)。 表 3-4 學校成員訪談大綱以及社區組織訪談大綱 題號 題目 1. 當初參加代間活動的動機是什麼?在參加這麼多年以後您參加的立場是否 有改變? 您現在在新的學校有沒有在推動代間教育?(若有換學校或社區組織) 2.. 對內部組織的運作有什麼改變嗎?. 3.. 您與(同儕、行政人員、學生)相處的氣氛,互相分享討論是否有改變?. 4.. 您們當初在辦理代間活動是如何分配工作的? 那是不是也有邀請社區組織裡的人參加? 在工作分配是否有改變或影響?. 5.. 您們當初是如何協調來維持活動的正常運作? 在負責協調的角色上是否有改變或影響?. 6.. 您們當初如何進行訊息的表達和傳達? 通常是單向或是雙向?. 36   .

(51) 學校中或與社區的溝通有改變嗎? 7.. 您們當初辦理活動是如何達成共識的?(腦力激盪、投票) 老師在辦理活動共識的達成方式上是否有改變?. (三)研究者札記: 研究者將參與何厝國小代間活動的相關事宜,運用研究者札記加以記錄。 (四)訪談過程 研究者在與受訪者進行訪談時,先告知本研究之目的與訪談進行方式,徵得 同意接受訪談時錄影、錄音,以便日整理成書面資料分析,訪談內容為不公開, 除非經過受訪者同意,不在任何書面資料或口頭報告中,揭露姓名或可辨識身分 的資料,在訪談進行中,若有受訪者認為不宜錄音之部分,則中斷錄音,此外, 受訪時間以 60 分至 90 分為主。. 第五節 信度與效度 本研究透過訪談、觀察與研究者札記等方式進行,缺乏量化的客觀性,故在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面,研究者透過資料的三角檢核方式,以減低研究者的主觀影 響,使研究資料的呈現更接近事實,以下介紹信度與效度的處理方式。 一、信度 為提高研究結果的真實性與可信度,參考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的三角檢 核測量校正法的驗證程序進行。以下根據不同研究目的說明如何運用三角檢核提 高研究信度: (一)資料的三角校正: 同時採研究者的觀點、訪談成員的論述,並利用不同蒐集資料的程序, 包括訪談、研究者札記,以檢視研究者發現的一致性,使結果趨於真實。. 37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學習領域 社會領域 教學對象 國中一年級 教材來源 自編教材 教學單元 家庭生活 教學時間 一節 教案設計者

國小組 優等 宜蘭縣凱旋國小 行動載具輔助學生自主學習與創作 國小組 優等 臺南市大成國小 大成國小數學領域教師專業社群 國小組 優等 高雄市油廠國小 AI 異想家. 國中組 特優

六、參加本校專任運動教練甄選人員錄取後,具有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聘 任管理辦法第 12 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 31 條與第 33

香光莊嚴門第七十二期〕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 wv 一一三.. 行動。所以,說社區的要旨即要在無組織的地理社區內 9

創校時期 社區背景 宗教背景 班級人數 學業水平 學生紀律 老師教齡 老師質素 老師參與 家長參與 家長照顧 社經地位.  學校強弱機危分析 (

三、參加「大專校院社團評選」之社團,應於完成線上報名後,上傳核章後之 社團評選報名表(附件 1-1)、社團組織章程、社團簡介文字資料、校內 社團評選紀錄等

• 我們自2017年7月試行邀請學 生家中的長者及社區耆英與學 生一同做早操(八段錦),由活

年齡階段 N(2-3歲班) K1(3-4歲班) K2 (4-5歲班) K3 (5-6歲班) 生活經驗 家庭與學校 家庭與學校 學校與社區 家庭、學校與社區. 重點培養 孝 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