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劃」 探討企業社會責任之體現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從「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劃」 探討企業社會責任之體現"

Copied!
2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國際企業管理組 碩士論文

Executive MBA Program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 College of Managemen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從「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劃」

探討企業社會責任之體現

A Stud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alization—Lessons Learned From 「KEEP WALKING FUND」Campaign

關俐麗 Li-Li Kuan

指導教授:謝明慧 教授 黃崇興 教授 Advisor: Ming-Hui Hsieh, Ph.D.

Chung-Hsing Huang, Ph.D.

中華民國 103 年 5 月

May, 2014

(2)
(3)

II

誌謝

在做本碩士論文研究的過程中,我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黃崇興老 師的諄諄教導。在過去數月撰寫論文時,黃老師多次不厭其煩地指導,

從研究題目的討論、架構的建議、到親自陪同我做研究個案訪談,黃 老師親力親為並協助我調整不周之處。如果沒有黃老師的督促,這篇 論文是無法如期完成的。其次要感謝謝明慧執行長的一封信,她對於 100 級的畢業生有著「十全十美」完成論文口試的期望,而她的這份 期望是讓我加速完成論文撰寫的原動力。

再來要感謝的是陳彥豪助理執行長與 100 級 A 班同窗們在我撰 寫論文過程中,不斷地給予我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在論文題目定案 之後,我必須尋求我任職的帝亞吉歐台灣分公司內的歷史檔案支援,

所以我特別要感謝公共事務部許鴻鵬資深協理給我的協助、以及曾在 十年前參與本研究題目「夢想資助計劃」活動起始的前任公共事務部 張欽楷總監與前同事蔡筱婷女士,他們慷慨地與我分享當年的歷史故 事,讓我能將研究背景還原的更清楚。

最後要感謝的是我親愛的家人們,在過去三年學程中他們認份地 配合我的上課時間、他們體諒我的缺席、他們陪伴我學習做研究、他 們一直默默地支持我。他們是催化我論文完成最重要的原動力,我要 將這份完成研究的榮耀分享給我的家人們。

關俐麗 謹識 于臺大管理學院 民國103 年 5 月

(4)

III

中文摘要

本論文首先提供了全球烈酒領導集團帝亞吉歐在十年前如何因 著英國總公司對於文化敏感度低所造成在台灣分公司的商業危機,而 開始推動「KEEP WAKING 夢想資助計劃」,這個計劃也成為了此公 司在台灣長期經營的企業社會責任工作之一。從過去十年活動的推展 與成果來探討帝亞吉歐在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其中會藉由夢想資助 計劃的個案發展來歸納出帝亞吉歐的作法與企業社會責任的關聯,最 後會建議以此活動方式作為其他組織欲執行社會責任時的參考模 式。

關鍵字: 「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劃」、企業社會責任績效、

利害關係人關係、企業社會興業精神

(5)

IV

英文摘要

THESIS ABSTRACT

NAME:Li-Li Kuan MONTH/YEAR:May, 2014 ADVISERS:Ming-Hui Hsieh, Chung-Hsing Huang

TITLE:A Stud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alization- Lessons Learned From 「KEEP WALKING FUND」Campaign

This thesis began with a crisis managed by DIAGEO TAIWAN team 10 years ago, the crisis was caused by a low sensitivity event in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DIAGEO UK headquarter & Taiwan market, and the solution lead to the launch of CSR campaign 「KEEP WALKING FUND」. The campaign has successfully funded 93 projects in the past 10 years, and I will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sample cases from the funded projects and find the correlation of the campaign outcome and CSR. As conclusion, this campaign methodology can be recommended for other organizations when considering to pursue CSR.

Keywords:「KEEP WALKING FUND」、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Stakeholders Relationship、Corporate Social Entrepreneuship

(6)

V

目錄

口試委員審定書... I 誌謝...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目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10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1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12

一、 個案研究... 12

二、 資料蒐集分析... 14

三、 研究流程... 1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7

第一節 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倫理之關係... 17

第二節 企業社會責任定義... 20

第三節 企業社會責任架構... 27

第四節 企業社會責任國際標準... 34

第三章 「夢想資助計劃」個案描述... 40

第一節 個案描述一... 41

(7)

VI

第二節 個案描述二... 48

第三節 個案描述三... 56

第四節 個案描述四... 63

第五節 本章小結... 67

第四章 「夢想資助計劃」個案描述... 68

第一節 個案描述一... 68

第二節 個案描述二... 77

第三節 本章小結... 8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研究心得... 83

第二節 研究結論 ………..85

第三節 研究建議... 89

參考文獻與附件 ... 92

(8)

VII

圖目錄

圖一、 帝亞吉歐危機事件廣告圖... 3

圖二、 帝亞吉歐公司所刊登之補償性新廣告... 5

圖三、 2003 年~2005 THE KEEP WALKING FUND 夢想資助計劃標誌 .... 9

圖四、 2006 年~至今 THE KEEP WALKING FUND 夢想資助計劃標誌 .. 10

圖五、 研究流程架構圖... 15

圖六、 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群我及個人倫理之關係... 19

圖七、 企業社會責任類別與企業社會責任金字塔... 28

圖八、 企業社會責任鑽石型競爭分析架構... 31

圖九、 拳王(代號)的作品... 46

圖十、 藝術家(代號)的作品... 47

圖十一、陳敏聲老師在台北監獄內上課情形... 48

圖十二、2012 蘭嶼拼板舟划船比賽暨海洋文化之夜... 51

圖十三、2007 最後在基隆河上航行時... 55

圖十四、2007 在划向台灣時... 55

圖十五、KEEP ROWING ... 56

圖十六、世界七大洲八大站超級馬拉松賽第四站... 60

圖十七、校園公益講座第十站 基隆二信中學... 62

圖十八、校園公益講座廣告... 62

圖十九、「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作者是逃跑外勞,四方報/編譯 ... 67

圖二十、千里步道第一本書「走路 給我一條千里步道」... 74

圖二十ㄧ、千里步道第二本書「到農漁村住一晚」... 75

圖二十二、千里步道第三本書「千里步道,環島慢行」... 76

圖二十三、千里步道- 台灣守護地圖 ... 77

圖二十四、台東孩子的書屋... 82

(9)

VIII

表目錄

表一、 十個夢想資助計劃... 12

表二、 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分類表... 24

表三、 傳統性及整合性企業社會責任的差異... 26

表四、 企業社會責任歷史演進之意義... 26

表五、 企業利害關係人責任的四個層次與十項原則... 29

表六、 企業社會興業精神的核心元素與相關內容... 33

表七、 企業社會責任國際標準... 38

表八、 本研究訪談計劃案分類... 40

表九、 陳敏聲老師的夢想資助計劃執行成果... 44

表十、 林建享老師的夢想資助計劃執行成果... 50

表十一、 陳彥博的夢想資助計劃執行成果... 59

表十二、 張正老師的夢想資助計劃執行成果... 65

表十三、 周聖心老師的夢想資助計劃執行成果... 70

表十四、 陳俊朗先生夢想資助計劃執行成果... 80

表十五、 本研究六個計劃案的企業社會責任定義比較... 86

(10)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2002 年 12 月中旬,慣於運用幽默嘲諷廣告行銷的英國帝亞吉歐總公司,在 倫敦地鐵與地鐵車廂上分別以七十餘幅大型廣告與一千多幅小型廣告刊登了新 產品Smirnoff ICE 廣告,但是廣告內容是嘲諷台灣產品服務效率低落,這幅廣告 在網友透過 E-mail 廣為流傳,引起台灣人高度的反對聲浪。台灣當時正處於從 廉價商品的生產地要轉型到高級 IT 消費商品的製造聲譽時,所以台灣人對於此 批評非常地敏感與反感,導致當時不但台灣消費者揚言要抵制帝亞吉歐公司旗下 品牌「Johnnie Walker 約翰走路」威士忌,台灣立法委員也非常憤怒,並於 2003 年1 月 10 日在立法院以 115 票對 100 票通過決議要敦促政府在台灣禁止銷售帝 亞吉歐公司的產品「Johnnie Walker 約翰走路」威士忌一年,連同帝亞吉歐生產 的其他酒類也要禁止,如「Smirnoff 斯美洛」伏特加。以下是自由時報駐英特 派記者魏錫賓2002 年 12 月 20 日的報導:

〔駐英特派記者魏錫賓╱倫敦廿日報導〕擁有「約翰走路」等知名品牌的世 界最大烈酒集團Diageo,在倫敦地鐵站推出的一面大幅廣告 (如圖一所示),嚴 重詆毀台灣產品形象,經旅英台胞及駐英代表處抗議後,Diageo表示對台灣人民 的深切歉意,並已開始撤除廣告看板,保證在耶誕節前清除完畢。

該幅廣告張貼在許多倫敦地下捷運系統車站月台邊,廣告的右半部分,只有 Diageo的旗艦產品之一「Smirnoff Ice」伏特加加味酒的紅色和黑色小型商標,左 半部則是一個已打開包裝的禮盒,禮盒上印有紅色英文字句:

(11)

2

Warning

This gift will break down on Christmas morning

replacement parts available from service centre Box No. 260 Taiwan

Allow 365 working days for delivery.

中文翻譯即是「警告:這個禮物將會在耶誕節的早晨損壞,更換零件可向服 務中心索取,地址是台灣郵政信箱二六○號,三百六十五個工作天才能寄達」





 廣告登出後,引起旅居倫敦台商及我駐英代表處的強烈不滿,駐英代表處 新聞組組長楊維立已致函Diageo公司的主管,請其立即將該廣告撤除,否則英國 的台商將發動台灣商界共同抵制該公司產品,代表處也將與律師磋商,考慮對 Diageo公司採取法律行動。

楊維立在信中表示,Diageo 公司所生產的「約翰走路」紅牌與黑牌威士忌 以及 J&B 威士忌等酒品,在台灣頗受消費者歡迎,但是該公司如果對台灣懷有 惡意,將可能使此一情況改變。他們一致認為該廣告內容不僅無法達到促銷該公 司產品的目的,而且只是向消費者傳遞一個訊息,就是台灣產品很快就會損壞,

售後服務也非常差,更換零件甚至需要三百六十五個工作天!這是完全不符合事 實的。

位於倫敦的Diageo總部接到抗議後,立即進行檢討因應,除統一發言對台灣 人民表示深切歉意外,並已開始清除該負面廣告,因清除地鐵廣告必須在晚間進 行,該公司指出,大部分將會在週末時取下,其餘則保證在耶誕節前清除完畢。

(12)

3

負責提供該公司資訊和外界溝通的Yvonne Harrison及媒體部門負責人 Lindsey Sexton也分別指出,該公司一向尊重不同文化及個人,台灣又是重要市 場,該公司絕對沒有冒犯台灣人民的意思,該廣告完全是一個意外事件,公司內 部並已從品牌經理開始調查,為何該不合適的廣告會通過層層審核,出現在大眾 眼前。1

圖一、 帝亞吉歐危機事件廣告圖

ㄧ、帝亞吉歐的危機處理:

雖然帝亞吉歐台灣分公司在第一時間登出正式道歉廣告,同時請英國倫敦總 公司立即取消該廣告,並且得到台灣外交部的同意在倫敦地鐵相同地點內再張貼 新的廣告,來宣傳台灣的正面形象與高科技的發達,但是仍然遭到政府與消費者

1自由時報駐英特派記者魏錫賓 2002 年 12 月 20 日的報導

(13)

4

的抵制,台灣帝亞吉歐公司內部也因為此突發事件導致士氣低迷。

除了帝亞吉歐高層的公開道歉之外,同時在台灣得到政府官方的同意,於同 年12 月 24 日立即刊登肯定台灣形象的廣告做為補償,補償性廣告內容由台灣提 供,畫面為一名體操選手飛穿筆記型電腦螢幕,並由其夥伴伸手銜接的圖案,文 案則強調和擁有世界第三大資訊科技產業的台灣合作,更可以大展身手,即使飛 越空中仍然輕鬆自在。廣告陸續出現在倫敦地鐵站和列車上,台灣官方要求帝亞 吉歐至少要刊登延續二星期,而且至少要有七十五幅大型廣告及一千多幅小型廣 告,時間不能縮短、尺寸不能縮小。

因為此廣告事件,在帝亞吉歐台灣分公司內也開始討論更長遠的補償方案,

期待能扭轉台灣人民對公司的印象也期待能將「Johnnie Walker 約翰走路」的品 牌精神傳遞給台灣人民,讓台灣人可以藉由對品牌精神的認同進而彌平企業對社 會大眾所造成的傷害。

(14)

5

圖二、 帝亞吉歐公司所刊登之補償性新廣告

(15)

6

二、KEEP WALKING 起源:

在1908 年創立 Johnnie Walker 威士忌品牌的華克家族第三代華克兄弟,請 漫畫家湯姆布朗Tom Brown 畫了一個「紳士邁步向前」的漫畫圖案,從此這漫 畫就成為品牌的商標圖案。1910 年,在「Johnnie Walker 約翰走路」品牌將近一 世紀歷史時,「生於1820 年…依然邁步向前」的口號與「紳士邁步向前」這一圖 案一起註冊為商標使用,它們代表了「Johnnie Walker」超越自我、不斷進步的 品牌精神 。

三、THE KEEP WALKING FUND 起源:

在英國倫敦地鐵廣告危機事件之後,為了要能讓台灣民眾重新拾起對帝亞吉 歐的信任感與對「Johnnie Walker 約翰走路」品牌的好感,帝亞吉歐台灣分公司 希望能藉由推動一個行銷活動來同時達到對品牌與對企業聲譽的改觀,於是就開 始了「THE KEEP WALKING FUND 夢想資助計劃」的討論。台灣分公司借鏡了 幾個新興市場如泰國、巴西等國家所舉辦過的KEEP WALKING 活動,它們的目 標各自不同,活動執行方式也都不同。有些是針對年輕人協助他們完成夢想,有 些是針對已經成功的人,藉由他們成功的故事去激勵別人。

台灣團隊在發想過程中,定調出針對20~30 歲已經有過工作經驗也有些理想 的年輕人,這些理想不知如何完成,需要協助尋找到適當的資源,也許是需要有 人指引如何做、或是需要有些別人成功的典範來激發、或是需要某個團體的協助。

規劃發展過程中原本的想法是提供一個平台讓這些年輕人去學習如何可以完成 理想,或是利用帝亞吉歐全球資料庫中來推薦有哪裡適合讓他們去學習的地方。

最後的定調是以甄選方式來選出合適的人選,直接以一筆資金來獎勵他們,讓他 們在圓夢的過程中能夠有這筆獎勵金靈活運用,協助他們完成夢想。讓台灣社會

(16)

7

上有理想的、有「KEEP WALKING」精神的人,當他們需要一個點石成金的機 會,帝亞吉歐能夠幫助他們圓夢,完成他們的理想。

當時台灣分公司內部討論有幾個爭議:這活動是否應該不要有任何品牌連結,

完全是公益的活動呢?還是要以「Johnnie Walker 約翰走路」品牌為主的行銷宣 傳活動呢?或是是否可以取得平衡點不要處理的太商業化呢?最後雖然是由行 銷部來主導的活動,但結論是以不要放太多商業訊息、僅以「Johnnie Walker」

品牌的精神「KEEP WALKING」為主要宣傳的調性,不過當時的活動 LOGO 上 是有代表品牌的「紳士邁步向前」小金人圖案,以做為與品牌的連結。只是

「Johnnie Walker」這個品牌是個國際品牌,要如何能夠讓本地人產生共鳴?如 何能吸引本地具有創業家精神的人或是有「KEEP WALKING」精神的人來認同 這個活動?該用什麼樣的活動調性與風格能與本地人的文化結合?最後的活動 執行方向是藉由帝亞吉歐這個全球企業來提供一個世界的舞台給台灣民眾,透過 提供一些機會與知識的學習,以 Global 的資源來提供這學習的內容或平台。活 動以築夢踏實做訴求,並決定尋求本地合作對象,共同來將「KEEP WALKING」

精神介紹給台灣民眾,讓台灣人能有機會走到世界的舞台。

規劃過程中帝亞吉歐曾擔心台灣民眾對於酒商要舉辦「KEEP WALKING」

精神這樣的活動會有不以為然的聯想,因此嘗試要與台灣的NGO 團體合作,期 望能將之理念共同發揚光大。但是在深入瞭解十幾個團體後,雖然有些NGO 團 體是很優秀的,但是發現不是每個團體的精神都能與「KEEP WALKING」主題 結合,帝亞吉歐仍舊希望是能以「KEEP WALKING」精神為主軸來發揮,讓大 眾能注意到這精神並產生共鳴。當時台灣分公司的李其英董事長與時報的余範英 發行人在一次會議之後決定要藉由一家理念相同的媒體,一家對台灣社會有長期 經營的媒體,來共同傳達「KEEP WALKING」精神,所以第一屆「THE KEEP

(17)

8

WALKING 夢想資助計劃」就開始了與時報文教基金會合作。

「THE 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劃」共有「圓夢學堂」與「圓夢起步金」

兩個項目,分別要遴選出五位與十位有夢想的個人欲追求自我成就,並藉由他們 實踐夢想過程的真實故事,對台灣社會與民眾發揮正面影響力,進而能讓台灣有 持續前進的力量。在評選活動起步時就已定調這資助計劃不是濟弱扶傾,所以希 望參加的計劃能避免是屬於宗教、政府、或社會工作者的公益慈善活動。

四、圓夢學堂:

既然要提供台灣民眾一個世界的舞台,總部在英國倫敦的帝亞吉歐,取得了 與英國劍橋大學合作,藉由英國劍橋大學豐沛的學術資源以及國際人脈網絡,來 提供一定名額的專業協助與資源,協助這些人在圓夢過程中可能因有才能上的不 足,需要透過學習與引介即能補足這些才能,經過評審遴選後,得以參加「圓夢 學堂」。帝亞吉歐台灣分公司全額資助這些得主至劍橋大學參加為期四週的「創 業管理課程」,以小班教學(一對五)的模式與國際知名學者近身學習,課程除 了以Case Study 與得主們研討社會企業(Community Enterprise)的實例,並實地參 訪英國社會企業及組織的營運,同時指導得主結合知識理論與夢想計畫,協助得 主在未來順利完成自己的夢想。

曾參與「圓夢學堂」的得主們包括了:創辦Hello UK!的張景皓、拍攝「黑 吉米」紀錄片的宋明杰、921 原住民部落志工黃盈豪、國際青年志工丁文卿以、

運用科技傳承布袋戲手法的呂凱慈、架構部落遠距醫療網路系統的唐德沛醫師、

以及領導 MIT 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中文翻譯計畫的朱學恆,在與英國劍橋 大學教授一對一交流,並經過多次討論、重新思考分析自己的夢想計畫、參觀當 地社會企業的運作之後,也讓他們更朝著夢想邁進一大步,其中,唐德沛醫師在

(18)

9

英國教授的引薦下認識美國醫療與科技結合領域的教授,更因此結識了南非衛生 部部長,2006 年則受邀代表台灣前往南非開普敦參加第十一屆國際遠距醫療與 電子保健年會,他的「mCare 行動式遠距醫療」概念更受到各國與會者的廣大迴 響。2

從得獎到圓夢完成的過程中,「圓夢學堂」因為牽涉到安排出國學習的機制 以及後續回台灣後延續得獎計畫的起步與執行,整個活動在執行流程的複雜度遠 比「夢想資助計劃」頒發一筆圓夢起步金要高很多,同時經過台灣分公司內部的 評估後認為資源分配上要做到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以集中資源在「圓夢起步金」。 因此從2009 年的第六屆「夢想資助計劃」就不再辦「圓夢學堂」。

第一屆由行銷部主導時,活動預算與媒體預算總計約近億元,是個規模相當 大的行銷活動。從第二屆起,活動預算與媒體預算皆有大幅的刪減,主導部門由 行銷部轉為公共事務部,從此活動就必須在有限的資源下去做計劃案徵選與媒體 報導露出,平均每年可使用的預算大約是在新台幣二千萬元左右。從第六屆開始,

活動 LOGO 上代表品牌的「紳士邁步向前」小金人圖案消失了,活動定位就更 明確是屬於企業社會責任的範疇,與品牌行銷的商業活動不會再有連結。

圖三、 2003 年~2005 THE KEEP WALKING FUND 夢想資助計劃標誌

2 http://www.hellouk.org/forum/index.php?showtopic=176518

(19)

10

圖四、 2006 年~至今 THE KEEP WALKING FUND 夢想資助計劃標誌

第二節 研究動機

「THE 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劃」於去年邁入第十屆,總共已資助了 93 個夢想計劃,這些計劃案中有的已經順利完成了,有的可能進行到最後並沒 有成功。也有的計劃案是需要長期耕耘的,已經進行數年了,仍在持續進行對特 定目標發揮影響力。因此期望藉由本研究去瞭解這些計劃的執行狀況,進而瞭解 這個企業社會責任的活動是否有達到帝亞吉歐的目的?

夢想資助計劃的活動精神是什麼?節錄自帝亞吉歐「THE 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劃」官方網站中的活動精神:

10年來,從SARS擴散,社會恐慌
金融風暴席捲全球
颱風莫拉克帶來嚴重災情 
H1N1新流感疫情蔓延
「塑化劑事件」讓台灣聲譽蒙塵……

10年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資助了93個大我、無私的夢想

齊柏林空拍護台灣,數十年如一日
、周聖心走出一條美麗的千里步道
、林建享 讓拼板舟從蘭嶼一路划到台灣
、陳彥博5年內達成7大洲8大極限賽事的目標、


吳建衡持續在世界每一個角落掛上一面面台灣國旗

。儘管世事紛擾
帝亞吉歐 承諾繼續和你一起
為夢想走下去……

帝亞吉歐(DIAGEO)來自一個重視個人與創意產業蓬勃發展的國度,並深 刻體會夢想成就一切的重要性。自2003 年起在台灣積極推動「KEEP WALKING

(20)

11

夢想資助計畫」,不僅鼓勵有夢想的個人追求自我成就,並藉由宣揚他們的真實 故事,發揮正面影響力,挹注台灣持續前進與堅持的力量。3

2013 年台灣第一部空拍電影「看見台灣」獲得了第五十屆金馬獎最佳紀錄 片,它除了締造史上國產紀錄片最高票房兩億元、觀影人次最高等兩個新紀錄之 外,也創下超過一千場企業與團體包場的歷史紀錄。從電影中所引發對台灣土地 關懷的議題,更是引起了政府相關單位與民間團體的覺醒與注意,讓大家開始對 我們居住的這塊寶島有了更嚴肅的對話與對待。導演齊柏林是十年前「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劃」的第一屆得主之一,從帝亞吉歐十年前播下的那顆種 子源起,先由齊柏林完成計劃中的「從空中看台灣」攝影集,開始讓更多人關注 和省思故鄉的土地面貌,進而延續產生了十年後「看見台灣」紀錄電影。從一顆 種子到開花結果,對於廣大社會群眾引起的影響力,已經是遠遠超越一個企業所 能給予的社會責任。

第三節 研究目的

十年來總共有93 個圓夢計畫得到資助,隨著社會與經濟變遷,關心台灣的 議題也會隨著有變化,其中包括了生態保育、環境保護、土地關懷、偏鄉孩童的 教育資源、也有屬於個人自我成就的實現,而藉由這些計劃的執行成果或許沒有 如齊柏林的「看見台灣」引起這麼大的回響與關注,但是這些計劃應該或多或少 都已經在社會某個角落或在台灣某個族群中引起漣漪。這些漣漪是否仍在繼續擴 散出去?而帝亞吉歐所種下的這顆種子,讓這些計劃造成了什麼樣開花結果的效 應或影響?

3摘自于 THE KEEP WALKING FUND 官方網站 http://www.keepwalking.com.tw

(21)

12

帝亞吉歐從一個不好的廣告開始,進而開始做好事,持續做與品牌或產品並 沒有直接關聯的「企業社會責任」活動,而這個「企業社會責任」的好活動十年 來到底成就了什麼?這個活動所帶來的效應有哪些?這個活動對於帝亞吉歐所 要訴求的目標是否有達到?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ㄧ、個案研究:

過去十年中得到資助的計劃案總共有93 個案,從每屆挑選出一個代表個案 來做深度訪談,總共挑選出十個個案,十個計劃案名稱與議題種類如表一:

表一、 十個夢想資助計劃

年份 計劃案名稱 得主姓名 議題種類 2003 飛覽台灣空照大地

為台灣水系生態現況留下完整 的影像紀錄

齊柏林 關懷鄉土

2004 成立「新黃絲帶創作群」,組織 並持續教化更生受刑人

陳敏聲 受刑人教化

2006 完成千年來蘭嶼達悟族傳統船 隻首次划向台灣的歷史航行

林建享 族群之間的融合

2006 串連環島千里步道

為行人保留福爾摩沙美麗之島 沿線風景

周聖心 關懷鄉土

(22)

13

2008 在偏鄉打造飛翔的教室
製作 愉快而有效的教材,改善偏鄉 地區學習低落的問題,為弱勢 的孩子爭取一個公平的學習機 會

陳俊朗 偏鄉教育弱勢孩童

2009 在冰凍世界─夢想的極惡之 旅,用腳寫出自己的樂章,追 尋生命中最初的感動,堅持永 不放棄的精神!

陳彥博 突破個人自我成就

2010 【為愛百日行】少年「安途生」

行動學校─帶領 100 位青少年 雲腳台灣,在人生旅途中尋找 安定的力量,以台灣為校、以 優質人物為師,以雙腳親炙大 地,淬練自我、迎向未來。

劉若瑀 教育弱勢青少年

2010 一部單車環騎橫越25 國,讓世 界看見台灣,讓下一代也有勇 敢做夢的力量。

林孝鍇 突破個人自我成就

2011 利用「四方報」把新住民朝思 暮想的家鄉,帶到她/他的眼前

張正 在台東南亞外勞新住 民

2012 糧食網絡~千甲里到千甲地 陳建泰 台灣糧食網絡

(23)

14

經過聯繫後,有六位得主在國內同意做當面訪談或是電話訪談,訪談的問題會事 先提供給得主(附件一)。透過深度訪談來瞭解,得主在得到圓夢起步金之後在 計劃案執行上有哪些幫助?截至目前,計劃案進行的狀況如何?效果如何?規模 如何?

二、資料蒐集分析:

蒐 集 並 研 究 企 業 社 會 責 任 相 關 理 論 來 歸 納 出 帝 亞 吉 歐 的 「THE 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劃」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資料蒐集包括 PWC 資誠會計 師事務所主張的「企業永續DNA CSR 創利」一書、「TURNING POINT」

期刊、碩博士論文、「THE KEEP WALKING 夢想資助計劃」官方網站、與目前 主辦人員訪談,並向帝亞吉歐十年前負責此活動的相關人員取得相關歷史資料。

再依據相關資料加以論述、整理、比較、研判及分析。

三、研究流程:

圖五是本論文的研究流程與架構圖,整篇論文共分成五章,各章內容分別敘 述如下:

第一章是緒論,主要說明本論文所要研究的背景、動機、目的、方法、流程、

架構、範圍與限制等。

第二章將蒐集近年來相關的企業社會責任文獻資料,旨在研究企業社會責任 之相關歷史演進、定義與理論架構。

第三章從受訪的六個案中歸納分類,其中有四個計劃案是屬於事件型,在此 章四個案做一一描述,並就計劃本質與達到的目的來與文獻比對探討。

第四章從受訪的六個案中歸納出兩個計劃案是屬於持續型,在此章做一一描

(24)

15

述,並就計劃本質與達到的目的來與文獻比對探討。

第五章是結論與建議,除了說明本研究的結論之外,也提出對於未來企業面 對社會責任相關議題時能夠執行的方向與做法建議。

圖五、 研究流程架構圖(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探討的企業社會責任相關定義與架構,僅限於歷史上有較多學者討論 的版本,並無法將所有理論列入本論文中討論。

(25)

16

本研究中雖然曾有93 得獎計劃案可以作為個案追蹤,由於限於個資法,本 研究無法直接聯繫93 位得主廣發追蹤調查問卷,因此僅能從每屆選擇出一個最 有可能接受訪問的個案來做親訪或電訪。其他無法聯繫的個案其資料僅能摘自於

「夢想資助計劃」活動官方網站上歷屆得主的資料做參考。(附件二)

由於帝亞吉歐並無針對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帶給品牌形象成長做任何研究調 查歷史資料,本研究無法就關於企業社會責任活動是否與品牌或利益結合的相關 議題做推論。

本研究主要是以務實理性的觀點來藉由檢視「夢想資助計劃」之實行,與企 業進行社會責任之體現之間的關連,並藉由個案完成後的效益來分析、歸納出一 實用性理論,以期企業未來做非營利的企業社會責任時的參考指標。

(26)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到底什麼是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 CSR)?在 一般的討論中,企業社會責任涵蓋範圍相當廣泛,包括:勞工健康與安全、環境、

永續、人權、供應鏈管理、公平交易、利害關係人、社區參與、慈善活動、慈善 捐助、公司治理、公共關係、聲譽管理急標準規範…等等。這樣的討論往往會因 與論者所強調的對象與概念的不同,令「到底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為何?」的實 際意義持續爭論不休。

第一節 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倫理之關係

企業社會責任的根源為企業倫理(Business Ethics or Corporate Ethics),

「企業倫理」係將倫理觀念應用於企業經營規範之中,使企業經營得以在具有明 確的道德標準與行為準則的基礎下,完成各項經營性活動(楊政學,2006)。而 企業倫理的基石則是根源於東西方的文化倫理觀(孫震,2004)。

倫理是人與人相處之道,也就是做人處事的道理,企業倫理則是企業經 營相關的倫理,就是我國傳統生意人所說的:「貿易不欺三尺童、公平義取天下 財。」(孫震,2006)。也就如同 Adam Smith(1759)的經濟理論,是建立在審 慎(The Virtue of Prudence)與公平(The Virtue of Justice)的美德之上,但不涉 及仁慈(The Virtue of Beneficence)。股東所有者理論(Stockholder Theory)代表 人物Milton Friedman)代表人物 Milton Friedman(1970)則將理論近一步延伸 為:「企業只有一個社會責任,就是在遊戲規則的範圍內使用資源,從事增加利 潤的活動;所謂遊戲規則就是從事公開自由的競爭,而不做虛假欺騙。」Carroll

(1989)則詳細界定企業倫理的範圍,包括個人(Individual/Personal)、組織

(27)

18

(Organization)、專業團體(Industry/Professional)、社會群體(Societal)及國際

(Global) …等不同層次,把企業倫理的議題從單純的文化倫理面提升到商業 實務面。

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化的普及,生產力不斷提高,企業對於個人及社 會的影響及衝擊力量越來越大,企業從自然及環境中取得及浪費的資源也越來越 多,「外部不經濟」(External Diseconomy)的情形也越來越嚴重(孫震,2009)。

所謂外部不經濟是指人們的經濟行為中有部分成本不必自行負擔,也就是說個人 或廠商的行為對其他個人或廠商有壞處。如工業生產對環境造成的汙染及破壞,

這些行為對環境造成的傷害,都未由污染製造者與環境破壞者本身來負擔,這就 導致外部不經濟的情形發生。近十幾年來由於工業與經濟發展造成二氧化碳大量 排放導致溫室效應所引發全球的氣候劇變備受重視,由於這是人類正在面對的重 大危機,積極處理已經是刻不容緩,於是在2010 年的《世界發展報告》就是以

「發展與氣候變遷」(Development and Climate Change)為主題,希望可以藉此 喚起企業及世界各國對於此議題的重視,並可以共同合作以期扭轉現狀。於是現 代的企業不能光只是「獨善其身」而需要有世界公民(Global Citizenship)的思 維,以達到「兼善天下」的境界,而這樣的思考就是企業社會責任的濫觴。

有感於經濟發展過程中,個人熱心追求一己的利益與方便而有損及別人的 利益,不僅使全體的利益受到傷害,也對社會有效運行所賴的和諧與秩序發生不 利的影響,因而李國鼎先生於1987 年提出「第六倫」的主張,也就是群我倫理

(Social Ethic)的想法,希望個人行為遵循一定的規範,使個人在追求自己的利 益時不致損害到別人的利益,使得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不相矛盾(孫震,2004)。

第六倫是相對於傳統的五倫而言,五倫是個人與特定對象之間的行為規範,

包括君臣、父子、夫婦、兄弟及朋友,而第六倫則是個人與非特定之一般社會大

(28)

19

眾之間的行為規範。然而第六倫並不是要求人人為聖賢,只是要求人人守本分;

不是要求犧牲自己的利益,只是要求在追求自己的利益時不侵犯別人的利益─縱 然我們對此「別人」並不認識,甚至不知道是誰。而把主角改成企業來套用這樣 的思維,也就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基礎。

俗話說:「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無論是個人或是企業跟社會本身就 是有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於是現代的企業不可能遠離社會而生存,而現在的社 會也不可能排除企業而發展,兩者共榮共存、永續經營的連結性已經越來越明顯。

企業倫理是企業經營的根本,然而企業倫理則需要以良善的個人倫理與群我倫理 為基礎。而企業社會責任則需以堅實的企業倫理為內涵。並同時確保經濟、環境 與社會的永續發展,以求企業、人類與地球福祉之極大化。三者間的關係詳見圖 六。

圖六、 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群我及個人倫理之關係(資料來源:本研究 整理)

(29)

20

第二節 企業社會責任定義

企業社會責任是近年來國際社會所重視的企業指標之一。雖說在歷史上對 於企業社會的概念紮根於工業革命的十八世紀末,但整個觀念的形成與發展則是 從1950 年代開始演變至今。在這段期間內不同的時期都有許多學者對於企業社 會責任有不同的詮釋與定義,本研究參考並結合學者Carroll(2006)的概念將企 業社會責任歷史分為混沌醞釀期、萌芽啟蒙期、理論發展期、迴響應用期等四個 時期,並整理相關文獻,探討相關定義與發展歷程,資料彙整如下:

一、 混沌醞釀期:工業革命之後到西元1950 年代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後開始有了設 頁的概念,但在 1950 年前企業對於社會 的相關責任主要只針對員工的部份,如何讓員工更有生產力而讓企業能對於社會 有所貢獻是主要關切的重點(Carroll,2006)。此外企業對於社會的慈善捐贈從 這接起慢慢被重視,其中的代表例子就是美國石油大亨約翰‧洛克斐勒(John Rockefeller,1839-1397),1870 年洛克斐勒創立標準石油(The Standard Oil Company),在全盛期壟斷了全美 90%的石油市場,成為美國第一位時十億富豪 與全球首富。而在他的後半生則致力於慈善與興學事業,開美國富豪行善創舉之 初。他出資成立洛克斐勒研究所,資助北美醫學研究,今天的兩所美國頂尖大學:

芝加哥大學根洛克斐勒大學,也都是由他所創辦。但在這時候個人慈善捐助與企 業慈善捐助的公私界限並不是清楚,所以這樣的慈善行為是否可以視為真正的企 業社會責任仍有爭議。在1930 年之後,隨著公司的逐漸發展以及企業規模的逐 漸壯大,公司與企業被視為跟公共機構與政府一樣,是需要兼負起部分社會責任

(Eberstadt,1973),但整體而言在這階段企業社會責任的雛形及內容還是相當 模糊的。

(30)

21

二、 萌芽啟蒙期:西元1950 到 1970 年代

企業社會責任最早的定義是來自於Howard Bowen 在其 1953 年著作《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en》中的說明:「追隨有利於我們社會目標和價值 之政策,並採取有利於我們社會目標和價值之行動。」之後學者Davis(1960)

則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指的是:「企業的決定與行為考量,其中至少有部分是需要 超出廠商直接的經濟和技術利益範圍。」而學者Frederick(1960)則認為社會責 任經分析後其含意為:「公眾對會ˋ經濟與人力資源的立場與態度,他們希望這些 資源可以被廣泛應用於社會的目的而不是指單獨侷限的被個人或公司的利益所 使用。」學者 McGuire(1963)則將企業社會責任定義為:「企業社會責任的概 念是指企業不僅需要遵守經濟和法律的義務,它對於社會還有超越這些義務之外 的責任。」而學者 Clarence(1967)對於社會責任的定義則是:「社會責任這個 新概念應認清企業與社會之間的親密關係,企業高階管理者應對這樣的關係時時 牢記心中,並且清楚知道與企業相關的群體各自的目標求。」

在這階段企業社會責任所意指的內容及範圍慢慢被詮釋及定義,主要還是針 對其觀念的討論而不是實務面的執行部分。

三、 理論發展期:西元1970 到 1990 年代間

在這一階段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慢慢從觀念面演變成執行面,許多學者在此 時提出將企業社會責任回應於實務上的想法,以下將列舉若干重要的理論說法:

由美國企業界及政治家組成的經濟發展委員會 (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CED),1971)將社會責任分為三個層次的同心圓。

1. 內圈責任(Inner Circle):是指最基本的企業責任,及有效執行企業經 濟功能(包括提供生產、勞務與經濟成長)。

(31)

22

2. 中圈責任(Intermediate Circle):是指企業應考慮和配合社會價值的變 化而運用其經濟功能,譬如:顧及環境的保育維護、滿足顧客知的權利以及公平 對待及保護顧客的安全。

3. 外圈責任(Outer Circle):強調企業應主動積極的改善社會環境,這類 責任通常是剛被展露而尚未確定的社會期望,譬如改善社會貧窮及城市衰敗。

學者 Preston & Post1975)則將社會責任的觀點轉變為公共責任(Public ResponSibility)的觀點。他們傾向以「公共」相對於「社會的概念來說明社會責 任,特別強調公共政策過程的重要性,而非以個人的意見或良知來做為目標來源 及評量標準,在公共責任的原則下,管理的責任範圍並非無限,而是在社會整體 架構下負起某部分責任,其中分成「初級參與(Primary Involenment)」,指的是 企業本身的重要經濟功能(例如:建廠、取得供應傷、招聘員工以及生產及銷售 產品)及法律規範;而「次級參與(Secondary Involvenment)」,則指的是公司經 由初級參與所產生的組織活動而帶來一些必須負起的責任與義務範圍。

學者 Sethi(1975)則依不同時代中,社會產生的不同需求,將企業對社會 的責任區分成以下三等級:

1. 社會義務(Social Obligation):意指企業的行為或決策主要是回應市場 力量及法律約束。

2. 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意指企業的行為是需要符合企業所處 社會的普世道德、價值及績效期待。

3. 社會回應(Social Responsiveness):企業要以其在社會的長遠角色作為 決策及行為依據,包括企業的各種前瞻性規劃及各種預防性規範。

(32)

23

學者Carroll (1979) 則將企業社會責任分為四類:

1. 經濟責任(Economic Responsibility):指的是生產社會所需的商品及服 務,並且以社會認為公平的價格售出,因而獲取適當的利潤以促使企業生存、成 長及回報投資者。

2. 法律則(Legal Responsibility):公司若要在社會上經營,遵守用來規範 企業活動的相關法律,就是公司的責任之一。

3. 倫理責任(Ethical Responsibility):意指社會對於企業的倫理要求與期盼,

但尚未能以法律來規範的相關責任。

4. 自發性或慈善責任(Discretionary/philanthropic Responsibility):意指原 本非法律及市場所要求,而是企業志願所承擔的公益責任。

學者Steiner & Steiner(1980)則將企業社會責任分成兩大類:

1. 內在責任:內部員工知工作環境品質及生產力提升,合法和公正的辦理 員工甄選、訓練、升遷及解雇…等。

2. 外在責任:改善給付的公平性或訓練及雇用少數團體…等。

學者Frederick(1983)則將企業社會責任分為以下兩種構面:

1. 強制性責任:指政府法令規定的責任,例如防治污染、維護就業機會均 等、保護工業安全、保護消費者及承認工會…等。

2. 志願性責任:包含慈善捐款、竊ˋ主管協助推展社區活動,提出解決國 家及地方性問題的建議給政府參考。

學者Anderson(1986)將企業社會責任分成三個類型:

1. 遵守法律:企業運作以政府所制定的各項法律規範為原則。

2. 符合道德與倫理標準:遵守道德與倫理的規範,絕不從事違背之事。

3. 慈善捐獻:企業在有能力時能負擔起對社會更多的義務,例如慈善捐

(33)

24

助。

學者Epstein(1987)則將企業社會責任分成以下三個類型:

1. 企業倫理:指的是企業的一切行為舉者皆必須以道德規範為準則。

2. 企業社會責任:企業了解與組織運作相關之特殊問題、期待及抱怨處理 並注意企業組織政策與行為對企業內外部的利益團體影響。

3. 企業社會反應:對企業參與、反應及管理內外部相關利害關係人之期待 與抱怨,並發展出一套在決策時能做出執行與評估的程序。

相關企業社會責任分類整理如表二所示:

表二、 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分類表

學者

CED Preston

& Post

Sethi Carroll Steiner &

Steiner

Frederic k

Anderson Epstein

年代

1971 1975 1975 1979 1980 1983 1986 1987 CSR分類 內圈責任

中圈責任 外圈責任

初級參與 次級參與

社會義務

社會責任

社會回應

經濟責任

法律責任

倫理責任

慈善責任

內在責任

外在責任

強制性 志願性

遵守法律 符合道德 倫理標準 慈善捐款

企業倫理 企 業 社 會

責任 企業社會 反應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四、 迴響應用期:1990 年代之後

歐盟於2001 年出版《促進企業社會責任的歐洲架構》政策綠皮書,對於企 業社會責任的想法已經從永續發展的角度出發,並將期定義為「企業應在既有資

(34)

25

源的基礎上,將社會和環境關切的相關議題整合至營運的過程,並納入企業與其 利害相關者的互動。」企業對齊利害關係人造成影響時,應負起相關的責任,並 持續承諾以供平及負責的行為使其員工、家庭、社區或地方社會達到經濟發展、

生活素質、社會凝聚、維護環境品質方面的提升,同時在生產、應用及投資上,

致力於改進工作環境、工作品質與勞資關係已維持高品質的財貨服務、員工健康 及良好環境。

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istainable Development ; WBCSD)對於企業社會責任所提出的看法也提到了永續發展的概念,認為企業 社會責任是「企業承諾持續遵守道德規範,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並且改善員工 及其家庭、當地整體社區、社會的生活品質。」企業不應該以社會責任缺乏完整 定義,當成逃避社會責任的藉口(黃正忠,2001)。

Porter & Kramer(2006)則將企業社會責任與公司發展策略結合分成兩種類 型,一為回應式企業社會責任(Responsive CSR),另一則為策略性企業社會責 任(Strategic CSR)。回應式企業社會責任也包括兩個要素:扮演好企業公民的 角色,因應及處理利害關係人所關心的社會議題;另外則是降低公司對於目前和 未來可能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的生產性價值鏈活動,以減少對於環境與社會的傷 害。至於策略性的企業社會責任,並不只是要成為優良社會公民及降低價值鏈對 於社會造成的傷害,而且還要推動一些能為社會和公司創造明確且可觀利益的計 畫。雖然策略性的企業社會責任計畫的數量可能會比回應式的企業社會責任計畫 少,但它所能產生的共享價值卻更高。

林 銀 娥 (2007)提出整合性企業社會概念(Integrate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ibility ; ICSR)的概念,主要就是希望把企業社會責任的根本想法深植 於企業發展中,使得企業與社會發展可以共存共榮而這也是企業社會公民

(35)

26

(Corporate Citizenship)(Altman & Vidaver-Cohen,2000)或稱為全球企業公民

(Global Corporate Citizenship)(Logsdon & Wood,2002)想法的延伸,整合性 企業社會責任與傳統企業社會責任的想法差異,如表三所示:

表三、 傳統性及整合性企業社會責任的差異

傳統性企業社會責任 整合性企業社會責任 漫無目的或僅以行銷目的為主的慈善捐助 符合企業策略發展的慈善活動

以額外的費用預算執行企業社會責任活動 將企業社會責任活動融入企業運作與研發 過程中

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只是表面的外在活動 企業社會責任是內發性的自願活動 產品以低價為單一決定因素吸引消費者購

讓消費者願意對於社會及環境負責的產品 支付額外的溢價

並為對公開監督及相關 CSR 報告有所準備 對於公開監督及相關 CSR 報告有所準備 無法依據公司企業社會責任狀態來選擇投

資標的

可以依據公司企業社會責任狀態來選擇投 資標的

資料來源:林銀娥(2007)與本研究整理

綜觀這整個近六十多年來各界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與本身的發展,看似 理論架構眾多複雜,但其實是有脈絡可循;筆者整理出時大指標性的演進意義,

如表四所示:

表四、 企業社會責任歷史演進之意義

從1950 年 到 2010 年 從空想到實踐

從理論到實務

(36)

27

從個體責任到企業責任 從獨善其身到兼善天下 從個體利潤到社會福祉 從被動執行到主動配合 從強調短期利益到重視永續經營 從思考區域關係到考量全球影響 從思考股東權益到利害關係人權益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第三節 企業社會責任架構

雖然歷史上不同學者及單位在企業社會責任上的認知略有差異,但總體而言 可以歸納成以下幾個範疇來說明,本研究分別以企業社會績效(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利害關係人關係(Stakeholder Relationship)、策略契合(Strategic Fit)與企業社會興業精神(Corporate Social Entrepreneurship)等不同的類別加以 區分,相關資料彙整如下:

一、 企業社會績效:

Carroll(1979)提出企業社會責任的四大面向還蓋了經濟、法律、倫理與慈 善部分。這理論反應了當時社會對於企業的責任期待一敘事經濟、法律、倫理與 慈善,而且對於經濟及法律的注重程度大於後兩者。這四大責任構成了企業的整 體社會責任,雖然分置於不同層次但這四大責任並非彼此排斥互不相關,而是相 互有關連且互為表裡。Carroll(1991)把這理論進一步發展成社會責任金字塔,

(37)

28

並把企業對於社會的績效活動做進一步說明。如圖七所示:

圖七、 企業社會責任類別與企業社會責任金字塔(Carroll,1979&1991)

Elkington(1994)提出「三重底線」(Triple Bottom Line, TBL/3BL)或稱為 三重盈餘的概念,即企業營利、環境責任及社會責任三者的統一。這概念代表了

「人、地球和利潤(People, Planet and Profit)」相互依存及永續發展的觀念,說 明了一個成功的企業同時需要兼顧經濟、環境和社會三個責任面向,這理論也是 著重於企業社會績效的評估。

二、 利害關係人關係:

企業社會責任理論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核心觀念,就是從純然思考股東權益到 考量利害關係人權益。企業的利害關係人可大分為三類:組織的利害關係人(在 組織內部的員工、經理人、股東及工會等);經濟的利害關係人(包括客戶、金 融機構及供應商等);以及社會的利害關係人(包括社區、政府與法令、非營利 組織,及環境等)(Werther & Chandler, 2006)。近年來討論企業社會責任與利害 關係人的文獻中以學者Freeman、Velamur & Moriarty(2006)發表的理論最受重

(38)

29

視。

他們把傳統的企業社會責任定義為「企業利害關係人責任」(Corporate Stakeholder Responsibility),賦予企業社會責任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含意與詮釋。

「企業」象徵著所有形式的價值創造和所有交易的商業行為;「利害關係人」是 指企業社會責任的主要目標是為關鍵利害關係人創造價值;而「責任」則意味著 企業發展與倫理是無法分開的。其中有提到四個層次的承諾與十項原則,如表五 所示:

表五、 企業利害關係人責任的四個層次與十項原則

四個層次 十項原則

第一層-基本價值主張:

企業家與經理人需要了解該企業如 何能使客戶更好,並同時提供一個具 有吸引力的價值主張予其員工、供應 商、社區及投資人。

1. 使各利害關係人的利益隨著時 間逐漸趨於一致。

2. 將利害關係人視為真實個體,他 們的組成複雜,各自擁有名字、面孔 與價值觀。

3. 尋求能同時滿足多方利害關係 人的問題解決之道。

4. 與利害關係人進行密集的溝通 和對話,不僅僅只針對友好的利害關 係人。

5. 承諾主動自願的管理哲學,自行 第二層-與利害關係人持續合作:

在 極 具 競 爭 並 受 兼 管 的 政 經 環 境 中,因為充滿變化而需要不斷修訂與 利害關係人的初步協議,而每次修訂 時都需要在各個基本價值主張予各 利害關係人間取得平衡。

(39)

30

第三層-了解更廣泛的社會問題:

管理者在非純粹商業關係上跟利益 相關群體採取積極態度是必要的,包 括主要與次要的利害關係團體,例如 可以影響公司運作的非政府組織和 政治活動家

管理與利害關係人的關係。

6. 利用行銷方法了解及掌握利害 關係人的需求與屬性特質。

7. 切勿因為單一利害關係人的權 益而不斷犧牲其他利害關係人

8. 與主要與次要利害關係人協商。

9. 持續監控與改造流程以滿足利 害關係人。

10. 為滿足利害關係人的承諾而行 動,為實現您與其他利害關係人的夢 想而行動。

第四層-道德領導:

倫理價值觀和企業經營績效之間存 在一個強而有力的連結,唯有深刻理 解 企 業 各 利 害 關 係 人 所 關 注 的 利 益,優先順序以及相關考量,積極主 動的倫理領導才有可能。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三、 策略契合:

大多數人認為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比較屬於公益性質,但 Porter & Kramer

(2006)指出企業社會責任可以跟企業發展策略結合。公司應該採用管理分析架 構為策略規劃的工具,來了解它們和社會相互依存的關係,如此才能專注在自己 最具影響力的企業社會責任活動,並讓活動能夠帶給社會及企業最大的利益公司 可以應用價值鏈分析及鑽石型競爭分析架構來找到最切合的企業社會責任策 略。

(40)

31

1. 由內而外-價值鏈分析:

可以檢視公司的價值鏈活動,包括主要生產活動(輸入物流、營運、輸出物 流、行銷與業務及售後服務)與支援活動(採購、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及公 司基礎工作),並依據此架構列出各活動對於社會的正面及負面影響,並排定順 序加強正面影響的活動並減低負面影響的活動,進而創造公司獨特的策略優勢。

2. 由外而內-鑽石型競爭分析:

有效的企業社會責任計畫除了要了解價值鏈對於社會的影響外也得明瞭 本身競爭環境中的社會層面,利用鑽石型競爭分析架構的整體考量可以找出最具 有策略及共享價值的領域,不但可以提升本身的競爭優勢並且同時創造社會福祉,

如圖八所示:

圖八、 企業社會責任鑽石型競爭分析架構(Porter & Kramer,2006)

如此的話可以從原本只是被動回應式的企業社會責任變成主動策略式的企 業社會責任,不但可以降低價值鏈活動對於社會造成的傷害成為最優良的企業公

(41)

32

民,還可以改造價值鏈活動來造福社會並強化公司的策略,並能藉由從事策略性 慈善活動已改善競爭環境中的社會問題,進一步做到公司和社會有福同享、互利 共榮的目標。

四、 企業社會興業精神:

總觀企業社會責任的真正內涵,其重點不只是在觀念上要改變、行為上要改 變,而且需要把這樣的想法及做法深直到企業基本的興業精神中,如此才可以達

到 永 續 進 步 的 目 標 。Austin & Reficco ( 2009 ) 提 出 了 企 業 社 會 興 業 精 神

(Corporate Social Entrepreneurship;CSE)的概念,強調企業社會責任並非只是 做表面工夫,而是需要在公司內部中形成共識,並藉由適當的程序持續激勵與推 進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

企業社會興業精神可以由以下三大概念架構來達成:

1. 興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興業精神是經由對於資源的創新組合及 利用,以尋求內部尚且無法控制的範疇與新契機(Stevenson,1983&1985)。

2. 企業興業精神(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企業興業精神是一種創新 再造的過程,包括更新組織、發展新事業、開拓新市場以及開發新企業以增進廠 商競爭優勢與績效(Covin & Miller,1999)。

3. 社會興業精神(Social Entrepreneurship):在私人或(及)非營利部門 中發展具社會公益目的的創新活動(Dees,1998)。

由此可知企業社會興業精神並非提出一種新的企業社會責任架構,而是說明 如何讓企業社會責任能夠深植企業根本的做法,其中提出了五大核心元素以達成 CSE 的目標,如表六所示:

(42)

33

表六、 企業社會興業精神的核心元素與相關內容

核心元素 相關內容

1

環境促成

Enabling Enviroment

在公司內部採用企業興業的思 維,進而創造孕育企業興業的環 境以達成根本的組織再造

2

企業內部社會興業家

The Corporate Social Intrapreneur

尋找及培養企業內部社會興業 家,他們具有提倡宣導、聯繫溝 通、創新創造、催化促成以及協 調扶持的多重角色

3

企業目標:價值導向型組織

Corporate Purpose: Values-based Organizations

擴大公司在企業社會責任的目 標與價值,讓公司目標可以與企 業社會責任相契合

4

價值創造與雙重回饋

(Value Creation and Double Return)

藉由企業興業創造新精神達到 價值創造,並藉由價值創造達成 社會(利害關係人)與經濟(股 東)雙重回饋的目的

5

共創新價值

(Co-generating Value)

加強與不同盟友(例如其他企 業、政府組織與非政府組織)間 的縱向與橫向策略性合作以共 創價值

資料來源:Austin & Reficco(2009)及李佩瑜(2009)

(43)

34

第四節 企業社會責任國際標準

為了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並考量企業在施行與管理層面的需要,近年來不少 由企業、政府、勞工團體及非政府組織等不同利益團體共同合作擬訂的相關規範、

標準及企業行為準則。當中有八個被是為主要的企業社會責任規範,統稱為「全 球八大準則」(Glboal Eight)(McIntosh er al.,2003),分別為聯合國全球盟約(The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經濟合作開發組織跨國企業指導綱領(The OECD Guidelines for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Programme)、國際勞工組織公約

(ILO Conventions)、ISO14000 環境系列(ISO 14000 Setrise)、AA1000 標準

(AccountAbility 1000)、全球永續性能報告協會(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全球蘇利文原則(The Global Sullivan Principles)以及社會責任 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一、 聯合國全球盟約:

聯合國秘書長安難於1999 年世界經濟論壇中首次提出並於 2004 年增訂,目 前已有超過3,000 個組織簽署,主要是希望聯結企業與聯合國機構以及勞工和民 間社會,共同支持人權、勞工、環境與反貪汙等十項普遍性原則:

人權部份

1. 在企業影響所及的範圍內,支持並尊重國際人權。

2. 企業應確保公司內不違反人權。

勞工部分

3. 保障勞工集會結社之自由,並有效承認集體談判的權力。

4. 消弭所有形式之強迫性勞動。

5. 有效廢除童工。

(44)

35

6. 消弭雇用及職業上的歧視。

環境部分

7. 支持對環境挑戰並採取預防性措施 8. 採取善盡更多的企業環境責任之做法。

9. 鼓勵研發及擴散環保化的科技。

反貪汙部分

10. 企業應該反對所有型式之貪汙,包括勒索及賄賂。

二、 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跨國企業指導綱領:

「OECD 多國企業指導綱領」是各國政府對多國企業運作的建議事項,列示 符合法律規範的自發性商業行為及標準,其主要目的是希望多國企業的營運能與 政府的目標一致,加強企業與其營運和社會間的互信基礎,以及協助改善外國投 資氣氛並強化多國企業對永續發展的貢獻。其中,對於公司財務和非財務事項的 揭露、勞資政策、消費者權益、環境和打擊賄賂,以及對所在國家的科技發展和 稅捐上,有諸多條例和規範,最近一次的修訂為2000 年所發表的版本。

三、 國際勞工組織公約:

為 保 障 全 球 勞 動 者 之 基 本 人 權 , 國 際 勞 工 組 織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成立於 1919 年,1944 年發表(費城宣言)為該組織之重要 文件,其中以「所有的人不論其種族、信仰、性別皆有權利在自由、尊嚴不虞匱 乏與機會平等條件下,智力瑜精神與物質生活之發展」為重要的核心價值,在 1998 年,國際勞工大會通過一項著名的《工作基本原則與權利宣言》。揭櫫四項 基本勞動人權,包括童工之禁絕、強迫或強制性動之禁止、就業與職業歧視之禁

(45)

36

止及結社自由及團體協商之尊重。從該組織成立以來截至2009 為止,共已發表 188 項公約及 199 項建議書。

四、 ISO 14000 環境系列

為世界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於 1996 年所提出,ISO 14000 系列環境管理標準目的是藉由標準的執行以規範企業組織 的行為,減少營運和相關產業活動對環境造成的汙染,並系統性的管理企業對環 境的影響,迄今全球已有幾萬家公司採用,但因執行成本偏高,大型企業較小型 公司容易推行。

五、 AA1000 標準

AA1000 標準是由英國的社會與倫理擔當研究所(Institute of Social and Ethical Accountability;ISEA)所制定,於 2003 年之後陸續發佈 AA1000 相關標 準,它的目的在於透過規劃、會計、稽核與報告、嵌入及利害關係人承諾

(Stakeholder Engagement)等五個步驟來建立組織的擔當標準,AA1000 為目前 主流的社會稽核、會計與報告依據。尤其在利害相關人溝通與理解方面,更是此 標準的基礎。2008 年發佈第二版的 AA1000 保證標準,在結構、原則、保證範 圍的類型、查證標準及方法以及保證聲明上都有重大的修改。

六、 全球永續性報告

全 球 永 續 性 報 告 協 會 (GRI )是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UNEP)和 Coalition for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Economies(CRERS)在 1997 年成立,於 1999 年 3 月宮不 GRI 試行綱領草案,

(46)

37

在2000 年 6 月正事工不綱領,2002 年對該綱領進行了修訂,2006 年 10 月發佈 了第三版綱領(簡稱G3)。GRI 報告是全球唯一結合多方利害相關人,包括企業 團體、勞工、人權團體、會計、環境和投資機構,一起訂定報告書的架構,強調 永續性三支柱,兼顧經濟、環境和社會三面向,為目前業界最主要參考報告的依 據。

七、 全球蘇利文原則

蘇利文原則最早建立於1977 年,主要是希望企業應手法及負責,並將原則 整合到企業內部的經營策略上,包括公司政策、程序、訓練及內部報告制度,並 繩諾達到這些原則,以便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提升文化與維護世界和平。1999 年增訂改辦後成為全球蘇利文原則,它的主要八個原則如下:

1. 維護全球人權(包括公司員工、社區成員、利害團體與商業夥伴)

2. 員工均有平等機會,不分膚色、種族、性別、年齡、族群及宗教信仰、

不可剝削兒童、生理懲罰、凌虐女性、強迫勞役及其他形式的虐待事項。

3. 尊重員工結社的自由。

4. 除了基本需求,應提升員工的技術及能力並提高他們的社會及經濟地位 5. 建立安全與健康的職場,維護人體健康及環境保護並提倡永續發展。

6. 提倡公平交易,如尊重智慧財產權及杜絕賄賂。

7. 參與政府及社區活動,以提升這些社區的生活品質,並透過教育、文化、

經濟及社會活動,給予社會不幸人士訓練及工作機會。

8. 將原則完全融合到企業營運層面。

(47)

38

八、 社會責任8000

SA800 是由 Council on Economic Priorities(CEP)的附屬組織 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SAI)所倡議的行動。CEP 成立於 1969 年,是位於 紐約的一個公眾服務研究機構,其使命為準確及中立的分析商業機構在社會責任 方面的表現。SAI 於 1997 年初成立,並照極了一群專家組成諮詢委員會協助起 草SA8000,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公約、世界人權宣言及聯合國兒童權益公約所制 定。SA8000 是全球第一個有關道德規範的國際標準,其宗旨是確保生產傷及供 應商所提供的產品皆可符合社會責任的要求,為一全球性、無國別、無產別並可 稽核的規範標準。

表七、 企業社會責任國際標準

名稱(英文) 成立單位(相關年度) 內容摘要及評論

The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

由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於2004

年提出最新版本

希望全球企業與聯合國共同支持人權、勞動與環境

領域有關的議題,以促進全球經濟與環境的永續發

展。

The OECD Guidelines for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Programme

由OECD 於 2000 年提出 為確保跨國企業的營運目標能與政府政策一致、加

強企業與所處社區間互信基礎、協助改善外國投資

氣氛及強化跨國企業對永續發展的貢獻。並包括新

的環境與人權的要求。

ILO Conventions 由ILO 於 1919 年成立後陸續 提出

在改善工作與生活條件和促進就業機會為目標的

同時,還處理職業安全與衛生、員工與管理人員培

訓、勞資關係、婦女和移民勞工、社會保障以及其

他迫切的社會問題。

ISO 14000 Setrise 由ISO 於 1996 年提出 已成為目前重要且具認證的國際環境標準,因未執

(48)

39

行成本偏高,大型企業較小型公司容易推行 AccountAbility 1000 由ISEA 於 2008 年提出最新

版本

其內容是為取得會計、審計及報告制度三者平衡而

制定的統一標準,其目的在於協助企業加強對厲害

關係人之互動,讓企業採取適當的標準承擔社會責

任,並與廣大的利害相關人建立更良好的關係,以

改善企業社會責任績效。

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

由CRERS 於 2006 年提出最

新版本

制定和宣傳全球性通用的永續報告書綱領,整合包

括經濟、環境與社會的自願性揭露永續報告架構。

第三版永續報告書綱領為目前企業撰寫永續報告

書之編輯指引,同時也為厲害關係人提供全球適用

與可比較的資訊揭露架構 The Global Sullivan

Principles

由蘇利文牧師提出並於1999

年改版

主要規範跨國公司極其企業夥伴的倫理、環境與勞

工作業的情況。

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由CEP 附屬組織 SAI 於 1997

年提出

全球第一個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其內容涵蓋企業各

部門管理系統之運作,同時也是可用於第三者驗證

的社會道德規範之國際標準,其目的在透過符合社

會道德的採購活動,以改善全球勞工的工作條件,

確保企業及其供應商提供的產品與服務能滿足社

會道德的期待。

資料來源:台灣企業社會責任網站、楊政學(2007)及本研究整理

(49)

40

第三章 「夢想資助計劃」個案描述

從過去十年得到「圓夢起步金」共93 個計劃中,本研究於每屆中挑選一計 劃作為訪談追蹤的個案,來了解這些計劃案目前執行的狀況,總共挑選出十個在 不同領域的議題計劃,在與十位得主聯繫後,得到其中六位回應同意作採訪。經 由訪談紀錄的分析與判讀,歸納出「事件型」計劃案與「持續型」計劃案兩種類 型。「事件型」計劃案即是一次性事件的完成,或個人的自我夢想完成,或是計 劃案經過長時間數年進行也已經完成階段性的任務。「持續型」計劃案即是從開 始到目前為止,計劃案仍在持續進行中。

在本章會做四個「事件型」計劃案的描述,在第四章會描述「持續型」計劃 案,如下表八:

表八、 本研究訪談計劃案分類

計劃案形態 計劃案名稱 得主姓名 議題種類 事件型計劃案 成立「新黃絲帶創作

群」,組織並持續教化 更生受刑人

陳敏聲 受刑人教化

事件型計劃案 完成千年來蘭嶼達悟 族傳統船隻首次划向 台灣的歷史航行

林建享 族群之間的融合

事件型計劃案 在冰凍世界─夢想的 極惡之旅,用腳寫出自 己的樂章,追尋生命中

陳彥博 突破個人自我成就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釐清中華民國(臺灣)對第 12.04 條所為之承諾,提供金融服務之法人機

1、曾擔任以國家、重要城市為名,至少以二個版面以上刊登國際 新聞,且發行對象以全國或全球讀者為目標之平面媒體或通訊 社(例如:《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為了解人力市場供需情況,在此將探討本分署轄區求職民眾及企業廠商於 各工作地點之需求狀況。本分署轄區縣市 103

為向社會大眾說明面臨全球化社會及經貿自由化的意義與影響,提

從經濟危機對義國政府之影響來看,自2009年年底即潛伏的歐債

換言之,必須先能有效分析企業推動 CSR 概念的「利益」為 何,以及若不推動 CSR 的潛在「風險」為何,將能有效誘發 企業發展 CST

從小到大都在台中唸書,大學就讀 ○○ 大學國貿系,學習國際貿易方面的專業知識。後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2013), Global Corruption Barometer, National Results (Taiwan), 2014/10/12 Retrieved from http://www.transparency.org/gcb2013/country/?country=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