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之 研究─以洲仔濕地公園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之 研究─以洲仔濕地公園為例 "

Copied!
1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湯慧娟 教授

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之 研究─以洲仔濕地公園為例

研究生:林義昇 撰

中華民國一 ○ 三 年八月

(2)
(3)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之 研究─以洲仔濕地公園為例

研 究 生:林義昇 撰 指導教授:湯慧娟 教授

中華民國一 ○ 三 年八月

(4)
(5)
(6)

誌謝辭

三個暑假的碩士班光陰,即將來到尾聲,感謝已經榮退的秀喜主任的鼓舞,

讓我原本即將乾枯的求學種苗,得以在台東大學體育學系重新獲得滋潤。回首這 段求學過程,往事歷歷在目,點點滴滴的回憶將永遠留存在心中。

首先誠摯的感謝指導教授湯慧娟老師,願意收我為門生,引導我找到研究論 文寫作的把舵,不厭其煩的教導,總能在我迷惘時為我解惑,並指點我正確的方 向,使我在這些年中獲益匪淺。相對於做學問時的嚴謹態度,平常時日的相處,

老師與師丈的親切態度,爽朗大方的個性,更是讓我在學術研究之外,有另一方 面的啟發與收穫。

感謝論文口考委員高三福教授、黃國恩教授以及葉允棋老師,在計畫發表與 論文口考過程中,用心審查我不成熟的作品,明確指出我研究中的缺失,讓我的 論文更完整而嚴謹。

感謝同門夥伴志仲、世祥、君諭以及張仁傑,一起相互扶持,一起畢業;同 寢室友建堯和世章,大家挑燈夜戰趕報告;課後一同吃喝打屁聊天的明和、林仁 傑、家瑋、明賢,是最佳的壓力鬆弛組;還有帶我一起跑馬拉松的利誠,一起打 老年籃球的首銘,遠從澎湖飄洋過海、精神可嘉的同學,年長如兄但一樣很 High 的鏡洲、國成、立愷和清住,因為有你們大家,讓我在東大碩班有滿滿的回憶,

也希望這樣的同窗情誼,能長久延續。

另外得感謝在背後支持與協助我的人,感謝福山國小鴻原、文仁兩位同事,

因為有你們的幫忙,讓我的寫作得以跨越難關,能夠順利進行;家人無怨無悔的 付出與包容,讓我無後顧之憂的讀書,對於逐日年邁的爸媽,還要幫我照顧一對 寶貝兒女,心中不僅感謝,更是感激。

最後,感謝一路走來曾經幫助我、鼓勵我及扶持我的所有貴人,謹在此獻上 我最誠摯的謝意。

林義昇 謹誌 2014 年 8 月 11 日

(7)

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之 研究─以洲仔濕地公園為例

作者:林義昇

國 立 臺 東 大 學 體 育 學 系 碩 士 在 職 專 班

摘 要

本研究之主旨在探討遊客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之關

係,以高雄洲仔濕地公園為研究基地,研究目的有: (一)探討洲仔濕

地公園遊客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之差異情況。 (二)瞭解洲

仔濕地公園遊客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的相關情形。 (三)探

討洲仔濕地公園遊客旅遊動機與環境知覺對重遊意願的預測情形。以 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共發出 370 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 341 份,回 收比率為 92.16%。問卷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考驗、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等方式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

一、 不同年齡、職業、月收入、婚姻狀況遊客,以及遊客是否加入自 然生態環保團體、參訪當日是否接受解說教育對旅遊動機有顯著 差異。

二、 不同年齡、教育程度、職業、月收入、婚姻狀況、參訪濕地公園 次數遊客,以及遊客是否加入自然生態環保團體、參訪當日是否 接受解說教育對環境知覺、重遊意願有顯著差異。

三、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都存在顯著正相關,其中旅遊動 機的「生態專業」與「整體重遊意願」的相關程度最高;環境知 覺的「環境釋義」、「環境情感」、「環境認知」、「環境評價」四個 構面與「整體重遊意願」皆呈現中度正相關。

四、旅遊動機的「生態專業」和環境知覺的「環境情感」 、 「環境認知」、

「環境評價」對重遊意願有顯著的預測力。

關鍵詞:旅遊動機、環境知覺、重遊意願

(8)

ii

The Investigation of Travel Motivation, Environment Awareness and Willingness of Revisiting

─A Case Study of Choi-Chai Wetland Park I–Sheng Lin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I) to investigate differences among visitors’ travel motivation, environment awareness and willingness of revisiting at Chou-Chai Wetland Park in Kaohsiung City, Taiwan; (II) to understand relationships among travel motivation, environment awareness and willingness of revisiting; (III) to explore and, in the last analysis, to make a prediction of travel motivation, environment awareness and

willingness of revisiting. There were 341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and the author employed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as analysis instruments. The concluded results were as followed:

(I)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ravel motivation among the variables of visitors’ ages, professions, income, marital status, participation of ecological societies and guided tour services.

(II) There also existed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 awareness and willingness of revisiting among the variables of ages, levels of education, professions, income, marital status, participation times, participation of ecological societies and guided tour services.

(III) There was an obvious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each travel

motivation, environment awareness and willingness of revisiting, whe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co-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willingness of revisiting” in travel motivation was the highest;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environment interpretation”, “environment

affection”, “environment perception” and “environment evaluation” in environment awareness and in “willingness of revisiting” was medium.

(IV) “Eco-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travel motivation, and “environment affection”, “environment perception” and “environment evaluation” in terms of environment awareness could be predicted evidently in

willingness of revisiting.

Keywords: Travel Motivation, Environment Awareness, Willingness of

Revisiting

(9)

目次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目次 ... iii

表次 ... v

圖次 ...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3

第三節 研究假設 ...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5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 5

第六節 研究的重要性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城市濕地公園的定義與洲仔濕地介紹 ... 8

第二節 旅遊動機的定義與相關研究 ... 16

第三節 環境知覺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 21

第四節 重遊意願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 29

第五節 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關係研究 ...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3

第二節 研究步驟 ... 34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方法 ... 3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3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方法 ... 46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49

第一節 洲仔濕地遊客基本資料分析 ... 49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遊客旅遊動機之差異 ... 55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遊客環境知覺之差異 ... 65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遊客重遊意願之差異 ... 76

(10)

iv

第五節 旅遊動機、環境知覺及重遊意願之相關分析 ... 81

第六節 旅遊動機與環境知覺對重遊意願之預測分析 ...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7

第一節 結論 ... 87

第二節 建議 ... 89

參考文獻 ... 91

一、中文部分 ... 91

二、英文部分 ... 96

附錄 ... 98

附錄一 專家效度意見表 ... 98

附錄二 學者專家審查意見彙整表 ... 103

附錄三 預試問卷 ... 110

附錄四 正式問卷 ... 114

(11)

表次

表 2-1- 1 濕地的定義與解釋 ... 8

表 2-1- 2 南台灣的濕地分類 ... 10

表 2-1- 3 洲仔濕地重要記事年份表 ... 14

表 3-4- 1 旅遊動機量表項目分析 ... 38

表 3-4- 2 環境知覺量表項目分析 ... 39

表 3-4- 3 重遊意願量表項目分析 ... 40

表 3-4- 4 旅遊動機量表因素分析 ... 41

表 3-4- 5 環境知覺量表因素分析 ... 43

表 3-4- 6 重遊意願量表因素分析 ... 44

表 3-4- 7 旅遊動機量表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 45

表 3-4- 8 環境知覺量表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 45

表 3-4- 9 重遊意願量表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 ... 46

表 4-1- 1 洲仔濕地遊客性別基本資料分析(N=341) ... 49

表 4-1- 2 洲仔濕地遊客年齡資料分析(N=341) ... 50

表 4-1- 3 洲仔濕地遊客教育程度資料分析(N=341) ... 50

表 4-1- 4 洲仔濕地遊客職業類別資料分析(N=341) ... 51

表 4-1- 5 洲仔濕地遊客平均月收入資料分析(N=341) ... 51

表 4-1- 6 洲仔濕地遊客婚姻狀況資料分析(N=341) ... 51

表 4-1- 7 洲仔濕地遊客是否加入自然生態團體資料分析(N=341) ... 52

表 4-1- 8 洲仔濕地遊客是否接受當日的導覽解說資料分析(N=341) 52 表 4-1- 9 洲仔濕地遊客參訪次數資料分析(N=341) ... 52

表 4-1- 10 洲仔濕地遊客背景變項綜合分析表 ... 54

表 4-2- 1 不同性別遊客旅遊動機之分析摘要表 ... 55

表 4-2- 2 不同年齡層遊客旅遊動機之分析摘要表 ... 56

表 4-2- 3 不同教育程度遊客旅遊動機之分析摘要表 ... 57

表 4-2- 4 不同職業遊客旅遊動機之分析摘要表 ... 58

表 4-2- 5 不同月收入遊客旅遊動機之分析摘要表 ... 59

表 4-2- 6 不同婚姻狀況遊客旅遊動機之分析摘要表 ... 60

(12)

vi

表 4-2- 7 是否加入環保團體遊客旅遊動機之分析摘要表 ... 61

表 4-2- 8 是否接受導覽解說遊客旅遊動機之分析摘要表 ... 61

表 4-2- 9 不同參訪次數遊客旅遊動機之分析摘要表 ... 62

表 4-2- 10 不同背景變項在旅遊動機之差異情形摘要表 ... 64

表 4-3- 1 不同性別遊客環境知覺之分析摘要表 ... 65

表 4-3- 2 不同年齡層遊客環境知覺之分析摘要表 ... 66

表 4-3- 3 不同教育程度遊客環境知覺之分析摘要表 ... 67

表 4-3- 4 不同職業遊客環境知覺之分析摘要表 ... 68

表 4-3- 5 不同月收入遊客環境知覺之分析摘要表 ... 69

表 4-3- 6 不同婚姻狀況遊客環境知覺之分析摘要表 ... 70

表 4-3- 7 是否加入自然環保團體遊客環境知覺之分析摘要表 ... 71

表 4-3- 8 是否接受解說教育遊客環境知覺之分析摘要表 ... 71

表 4-3- 9 不同參訪次數遊客環境知覺之分析摘要表 ... 72

表 4-3- 10 不同背景變項在環境知覺之差異情形摘要表 ... 75

表 4-4- 1 不同性別、是否加入自然生態環保團體、參訪當日是否接受解 說教育遊客在重遊意願之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77

表 4-4- 2 不同年齡、教育程度、職業、月收入、婚姻狀況、參訪濕地公 園次數遊客在重遊意願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78

表 4-4- 3 不同背景變項在重遊意願之差異情形摘要表 ... 80

表 4-5- 1 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 82

表 4-6- 1 旅遊動機、環境知覺對重遊意願強迫進入多元迴歸分析模式摘 要表 ... 84

表 4-6- 2 旅遊動機、環境知覺對重遊意願強迫進入多元迴歸分析係數摘 要表 ... 85

(13)

圖次

圖 2-1- 1 高雄市濕地生態廊道示意圖 ... 13

圖 2-1- 2 洲仔濕地園區示意圖 ... 15

圖 2-3- 1 個體產生知覺之模式 ... 23

圖 2-3- 2 環境知覺歷程圖 ... 24

圖 2-3- 3 透鏡模型 ... 26

圖 3-1- 1 研究架構圖 ... 33

圖 3-1- 2 研究流程圖 ... 34

(14)

1

第一章 緒論

近年來,環境議題經常被提出來討論,環境,即是你我生活的周遭,不論你 從事任何行業工作,都與環境脫離不了關係,差別只是在於對環境的感受不同罷 了。2013 年齊柏林導演拍攝「看見台灣」這部電影紀錄片,讓我們一起看見台灣 這塊土地的美麗、壯闊與哀愁,引起許多人的共鳴,相信也喚起國人對我們生活 環境的省思。基於對此議題的關心與興趣,研究者想透過平日所喜愛的休閒活動,

瞭解遊客對環境的知覺情況,故而實施此相關研究。本篇章節依序為:第一節、

研究背景;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研究假設;第四節、研究範圍與 限制;第五節、名詞操作型定義;第六節、研究的重要性。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繁重,尤其是大都市生活圈,除了工作繁忙以外,

活動空間又擁擠,在此種情況下,運動休閒觀光旅遊等活動,就顯得格外重要。

在周休二日實施後,人們更有時間去從事休閒活動,於是就有業者看中此一商機,

不斷的推陳出新,五花八門的休閒設施與遊憩方式陸續被引進,時常會引起一陣 流行的熱潮。交通部觀光局指出,有越來越多的國人會利用週末假日出外旅遊,

並傾向於集中於某一熱鬧及人潮多的地點,因此增加了旅遊景點之承載量負荷、

造成該休閒旅遊目的地的交通癱瘓、當地硬體設施的消耗率提高及產生人員的服 務態度不佳等情況,也因此產生了旅遊需求與品質互相拉扯,顧此失彼的情況出 現。

有些人投入休閒活動不單只是為了獲得休息,更要藉此提升生活品質、增進 身心健康與獲得自我成長等,因此,在旅遊風氣日益盛行的同時,具有環境教育 概念、促進生態環境保育的「生態旅遊」因應而生,兼具知性與感性兩種元素,

生態旅遊成為許多人旅遊的新選擇。交通部觀光局擬定的「二十一世紀台灣發展 觀光計畫」中,生態旅遊被納入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並將2002年訂為 台灣生態旅遊年,期望台灣的觀光旅遊有一番新氣象。張燾羽(2006)就建議發 展生態旅遊,應持續向遊客推廣生態旅遊的內涵,促進其對生態旅遊態度的認同,

依循適切的生態旅遊準則,如制定生態旅遊守則,宣導遊客旅遊責任;另外也應

(15)

推動環境整體規劃與環境品質維護,深化生態旅遊內涵及推動社區在地經營發 展,以實現經濟、環境及社會永續發展的願景。

休閒旅遊活動與環境的密切關係已無庸置疑,觀光旅遊曾被稱之為「無煙囪 的工業」,看似對環境無害,然而大量的人潮對環境所造成的衝擊,不容小覷,

因此需要以更新的概念來看待。台灣是個地狹人稠的島嶼,特殊的自然生態與多 元的生活文化,都是我們發展觀光業的強大優勢,然而這樣的硬體能維繫多久,

就取決於遊客的軟體知識與觀念。劉宗穎及蘇維杉(2009)指出國人的旅遊動機,

為了想要接近並體驗大自然及想要讓身心靈得到放鬆,都是隸屬於逃避及休閒享 受此一因素,表示國人由於平日繁忙,需要得到心靈上的放鬆,且體驗大自然為 他們認為放鬆的方法之一。生態旅遊的概念,強調環境責任,對於在都市中,被 工作與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一般市井小民而言,旅遊的目的,只不過是一種 休閒放鬆,還是能兼具環境責任的理念,其動機是值得深入探討的。

高雄市早期以工業發展聞名,是台灣南部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但也因為過度 的工業發展,帶來環境汙染的惡名與困擾。有鑒於環境意識的崛起,近年來高雄 市積極推動都市綠地建設,尤其在復育生態濕地方面,從洲仔濕地的成功設立,

一直到最近開放的中都濕地,結合海岸、河流與水塘,營造一連串的生態濕地廊 道,在快速發展的都會區裡,這些濕地公園是民眾平日休閒活動最佳場域,提供 都市居民對於自然環境的回歸需求,讓高雄成為一個兼具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 高水準城市。

2003年,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養護工程處為公園開闢找到了新方向,顛覆以往 公園開闢以「人」為主體的規劃形式,在「洲仔濕地」公園中,「生物」才是主 人。管理單位台灣濕地保護聯盟以「水雉返鄉計畫」為主軸,將洲仔濕地營造成 適合水雉棲息以及其他水生動植物生長的重要基地,讓民眾在參觀濕地公園時,

除了可以達到親近自然、休閒舒壓的目的,同時兼具認識生態與環境教育的作用。

為了介紹生態濕地環境,市府與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合作,藉助這些環保團體的專 業,召集志工做生態解說,透過這樣的活動,讓民眾更加認識與親近自然生態環 境;另一方面,也因為這樣的濕地生態環境維護不易,管理單位採取管制開放園 區方式,參觀民眾必須事先登記參觀,或是在特定的開放時段,才能進入園區參 觀。

有鑒於「洲仔濕地」公園的特殊生態環境,足以引發民眾的參觀欲望,以及 為了維護棲地,有別於一般都會公園的管制方式,引發研究者對於民眾休閒遊憩

(16)

3

目的與環境保育議題的連結,想進一步了解洲仔濕地公園遊客的動機,以及這些 遊客對於這樣特殊生態環境的知覺感受,是否認同這樣的環境概念模式。因此,

本研究擬針對在洲仔濕地公園的遊客,以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三個面 向加以探討。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研究背景,期望透過本研究探討遊客的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 遊意願之間是否有關聯性。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洲仔濕地公園遊客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之差異情況。

(二) 探討洲仔濕地公園遊客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的相關情形。

(三) 探討洲仔濕地公園遊客旅遊動機與環境知覺對重遊意願的預測情形。

二、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研究問題如下:

(一) 洲仔濕地公園遊客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之差異情況為何?

(二) 洲仔濕地公園遊客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的相關情形為何?

(三) 洲仔濕地公園遊客旅遊動機與環境知覺對重遊意願的預測情形為何?

第三節 研究假設

根據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下列之研究假設:

假設ㄧ:不同背景變項之洲仔濕地公園遊客在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 願有顯著差異。

假設 1-1 不同性別對旅遊動機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2 不同年齡對旅遊動機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3 不同教育程度對旅遊動機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4 不同職業對旅遊動機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5 不同月收入對旅遊動機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6 不同婚姻狀況對旅遊動機有顯著差異情形。

(17)

假設 1-7 是否加入自然生態環保團體對旅遊動機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8 是否接受園區安排解說對旅遊動機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9 不同造訪洲仔濕地次數對旅遊動機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10 不同性別對環境知覺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11 不同年齡對環境知覺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12 不同教育程度對環境知覺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13 不同職業對環境知覺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14 不同月收入對環境知覺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15 不同婚姻狀況對環境知覺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16 是否加入自然生態環保團體對環境知覺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17 是否接受園區安排解說對環境知覺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18 不同造訪洲仔濕地次數對環境知覺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19 不同性別對重遊意願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20 不同年齡對重遊意願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21 不同教育程度對重遊意願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22 不同職業對重遊意願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23 不同月收入對重遊意願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24 不同婚姻狀況對重遊意願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25 是否加入自然生態環保團體對重遊意願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26 是否接受園區安排解說對重遊意願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 1-27 不同造訪洲仔濕地次數對重遊意願有顯著差異情形。

假設二:洲仔濕地公園遊客在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有顯著相關。

假設 2-1 洲仔濕地公園遊客旅遊動機與重遊意願有顯著的相關。

假設 2-2 洲仔濕地公園遊客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有顯著的相關。

假設三:洲仔濕地公園遊客在旅遊動機與環境知覺對重遊意願有顯著的預測 力。

假設 3-1 洲仔濕地公園遊客旅遊動機對重遊意願有顯著的預測力。

假設 3-2 洲仔濕地公園遊客環境知覺對重遊意願有顯著的預測力。

(18)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基地

以高雄市濕地生態廊道當中的洲仔濕地公園做為研究基地,此公園為管制園 區,目前由高雄濕地保護聯盟進駐經營管理,採預約參觀與限制參觀日期方式,

強調生態環境教育特性,是一處兼具休閒賞景與生態環境的都會濕地公園。

(二)研究對象

以預約參觀洲仔濕地公園的遊客和特定開放日期的參觀遊客為研究對象,於 參觀完園區後再進行問卷施測。

(三)研究期程

本研究於民國 102 年 9 月至 10 月,進行預試問卷發放;民國 102 年 11 月至 民國 103 年 3 月為正式問卷發放期程。

二、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對象以高雄市洲仔濕地公園的遊客為主,結果之推論有其區域性之 限制。

(二)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方式進行,所得資料均來自問卷結果,考量受試者的 主觀知覺因素,以18歲以上之成年人為施測對象,但仍無法控制受試者能 否認真確實做答,僅能假設受試者皆能針對濕地環境與自身體驗,詳實做 答。受試者可能因為不可預測因素,而影響問卷的信效度。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一、城市濕地公園: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對濕地的定義,係指水域與陸域之間的交會地帶,經常或 間歇地被潮汐、洪水淹沒的土地,涵括了我們所熟知的鹽水及淡水沼澤、草澤、

林澤、河口、水塘、低窪積水區和潮汐灘地等。本研究的城市濕地公園指高雄市 政府工務局,從北而南完成「援中港濕地-半屏湖濕地-洲仔濕地-內惟埤(美 術館)濕地-本和里生態滯洪池-愛河中都濕地-愛河之心如意湖-鹽水港溪濕

(19)

地」的「高雄市濕地生態廊道」,本研究以洲仔濕地為研究基地。

二、生態旅遊者:

生態旅遊是ㄧ種負責任的旅遊,是強調人與環境間的倫理相處關係,透過解 說教育,引導遊客主動學習、體驗生態之美、瞭解生態的重要性,並以負責任的 態度、行為與回饋行為,來保護生態與文化資源,達到兼顧旅遊、保育、和地方 發展三贏的局面(林晏州,2008)。本研究乃指在城市濕地公園進行生態環境欣賞、

認識、體驗或學習的旅遊者。

三、 旅遊動機:

張春興(1995)定義動機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促使該 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內在歷程。陳光華(2006)認為動機是決定行為的最重 要因素之一,人們為什麼從事生態旅遊而不選擇其它的活動,固然受到個人生活 環境及文化背景不同的影響,但其更為旅遊者本身深層需求的反應,這也是旅遊 的動機,而驅使人們從事旅遊這項行為的動機,就是旅遊動機。本研究以高雄市 洲仔濕地公園遊客為研究對象,其旅遊動機乃指因應濕地公園的特殊濕地環境,

豐富多樣的動植物生態,吸引他們前往參觀,達到自我成長、親近自然、戶外踏 青、放鬆心情,同時也能與家人朋友間增加互動機會的內在因素。

四、環境知覺 :

環境知覺是指人對於當下環境刺激的直接感官經驗(畢恆達、林育群,2005)。

個人所在的環境當下,個體本身生理透過與實質環境接觸開始對周遭環境產生互 動,接收來自於環境所傳遞的訊息,並且透過與個人過去背景、社經地位與過去 經驗、環境實際狀況交互作用後,再歷經自身心理歷程中的感覺,進而對實質環 境產生一連串的認知、情感、詮釋與評價等的知覺心理歷程。

本研究指生態旅遊者,接受洲仔濕地生態環境的外在感官刺激後,透過本身 內在過去的經驗,與實際的濕地生態環境產生互動,最後歸納整理,綜合所產生 的環境認知、情感、釋義與評價。

(20)

7

五、 重遊意願

Kozak(2001)認為重遊意願(Revisit Intention)是指遊客願意再次參訪某一目 的地或同一國家內之其他景點的行為。遊客到所選擇之目的地遊玩時,當目的地 所提供的遊憩機能、環境設施、活動與服務的價值符合遊客的需求,可能會使遊 客產生再次參訪的意願。本研究將重遊意願定義為遊客參觀洲仔濕地後,對旅遊 地點所提供的環境景致、生態條件與解說服務有正向滿意的體驗價值,進而使遊 客願意再次參與洲仔濕地活動、關心濕地訊息及推薦之意願。

第六節 研究的重要性

休閒旅遊活動與環境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臺灣「超馬英雄」林義傑六 千公里長征撒哈拉沙漠,藉由參與運動冒險活動,提醒全世界重視水資源與非洲 弱勢的問題,這項行動告訴大家「關心地球應該一步一腳印,腳踏實地去感受地 球面臨的危機」。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休閒活動所扮演的角色就顯得特 別重要,城市綠地與公園的設置有其必要性。然而在都會區活動空間的擁擠與不 足,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的拉扯,在今日生活議題中時有耳聞,該如何取得兩者 之間的平衡,有賴民眾正確的觀念才能獲得共識。

本研究想藉由洲仔濕地特殊的生態環境,從參觀遊客的動機加以探討,瞭解 其對濕地環境的知覺狀況,以預測對於濕地公園的滿意程度與重遊意願。在休閒 活動的同時,也能兼顧到環境議題,引導出一條正確的方向,讓生活水平提升,

環境更好。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在探討旅遊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的相關理論與研究文獻,並 針對洲仔濕地公園以及濕地做介紹與文獻研究。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濕地公園 的定義與洲仔濕地公園介紹;第二節為旅遊動機的定義與相關研究;第三節為環 境知覺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四節是重遊意願的理論與相關研究;第五節是旅遊 動機、環境知覺與重遊意願關係研究。

第一節 城市濕地公園的定義與洲仔濕地介紹

ㄧ、濕地的定義

溼地是指陸地與水域間全年或間歇地被水淹沒的土地。依據拉姆薩溼地公約

(1971)對溼地廣泛的定義是指「不論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靜止或流水、

淡水或鹹水,由沼澤、泥沼、泥煤地或水域所構成之地區,包括低潮時水深六公 尺以內之海域。」然而各國對濕地的解釋與定義卻不盡相同,如表 2-1-1 所示:

表 2-1- 1 濕地的定義與解釋

單位 對濕地的定義

國 際

國際拉姆薩溼地公約

(Ramser Convention 1971)第一條

不論天然或人為、永久或暫時,靜止或流水、

淡水或鹹水,由沼澤、泥沼地、泥煤地或水域 所構成之區域,包括低潮時水深六公尺以內之 海域。

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 保育聯盟(IUCN)

溼地係指「有水生植物生長的地方」

美 國

美國漁業及野生動物 署(1979)

(1)必須具有優勢水中植物。

(2)在表土下某一深度的土壤必須含水。

(3)在一最低限度之期間或頻率內需為水淹沒 或土壤含有飽和之水。

美國溼地開發許可工 兵署及環保署所用的

「聯邦手冊」(Federal Manual)

週期或經常被地表水或地下水淹沒或浸透的地 區,具有可適應含水土壤的優勢植物。一般而 言,包括林澤(swamps)、草澤(marshes)、酸澤 (bogs)以及類似地區。

(22)

9

加 拿 大

加拿大國際溼地工作 群(1979)

這些地區的溼土是優勢的,土壤為水所覆蓋,

水位隨著每年的融冰季節而有變化,以支持水 生植物生長。

加拿大溼地資料中心

(1979)

土壤為水所覆蓋,或長期飽和,以增進溼地或 水棲過程,且須包含溼土、水生植物,和適應 溼生環境的多樣性生物活動。

中 國

環境科學大辭典

(1992)

陸地和水域的交匯處,地表有暫時或永久的淺 層積水,其植物相以水生植物為優勢種。

中 華 民 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1)發生季節性氾濫期間通常是在該土地能被 供為農業用途之時間。

(2)在陸生及水生體系間過渡之土地,其水位 通常位於或近於地面,或是該地積有淺水。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濕地係指水域與陸域之間的交會地帶,經常或 間歇地被潮汐、洪水淹沒的土地,涵括了我們 所熟知的鹽水及淡水沼澤、草澤、林澤、河口、

水塘、低窪積水區和潮汐灘地等。

資料來源:謝明奇(2005)與研究者整理

綜合來說,這些濕地的定義,主要是由水文、土壤和植物這三項內容來區分,

所以界定濕地,一定要有水、土和植物,這樣才算是完整的濕地生態,三者缺ㄧ 不可。

二、濕地的分類

濕地因所在位置及生態特性的差異而有不同類型,從空間位置來看,由高山 湖泊、河流到出海口區域,包括了「內陸濕地」和「海岸濕地」,海岸濕地包括海 岸沼澤、泥沙灘地及紅樹林沼澤等,是隨著海水潮汐運動而存在的濕地生態體系;

內陸濕地則是因為雨水、地下水、伏流水、非感潮河段或溪流、湖泊以及池塘所 形成的濕地生態系統,包括淡水沼澤、淡水池塘、灌木沼澤以及木本林沼澤等。

從內陸向海域細分,濕地則可分成湖泊、沼澤、河流、河口和海岸這五大類。依 據以上的分類概念,我們將南台灣的濕地分類如下:

(23)

表 2-1- 2 南台灣的濕地分類

濕地型態 所在縣市位置

紅樹林濕地 嘉義東石、好美寮、台南縣北門、七股、台南市城西里、四草、

鯤魚身、 高雄縣永安、竹滬、高雄市後勁溪、左營海軍軍區、

屏東大鵬灣等。

河口三角洲濕 地

河川出海口,以曾文溪河口黑面琵鷺棲地最為著名。

淺海灣、潟湖 濕地

屏東縣大鵬灣、台南縣北門三寮灣、七股網子寮汕、頂頭額汕、

高雄縣興達內海等。

鹹水沼澤濕地 嘉義鱉鼓農場的鹹水沼澤最為著名,雲林金湖海水倒灌區亦屬 之。

海灘濕地 例如澎湖望安島上綠蠵龜產卵地,台灣西南沿海潮間帶亦屬 之。

岩石海灘峭壁 濕地

墾丁國家公園內的龍坑、佳樂水、貓鼻頭、澎湖本島與大央嶼、

牛母件嶼的海蝕平台等。

小型島嶼濕地 如澎湖貓嶼、大倉嶼、員貝嶼等。

淡水湖泊濕地 墾丁龍鑾潭、美濃中正湖、台南縣葫蘆埤、番子田埤、高雄縣 觀音湖、八卦寮等。

溪流濕地 高屏溪、東港溪、曾文溪、八掌溪等河川行水區及洪水平原。

鹽田濕地 高雄縣永安、竹滬鹽田、台南縣七股、北門鹽田、嘉義白水湖、

掌潭等。

資料來源: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研究者整理

若依據濕地形成的原因可分為「天然濕地」和「人工濕地」,天然濕地是由大 自然的力量,經由漫長的地理變化過程,所造成的環境景觀,像是紅樹林沼澤、

泥沙灘地、草澤地、沙洲和潟湖等;另外由人造開墾所形成的濕地,例如水庫,

埤塘、蓄水池、沉砂池、魚塭和水田等等,稱之為人工濕地。

因其功能與目的的不同,人工濕地可歸類為六種類型:(ㄧ)水質處理型人工 濕地,目的在處理或改善水質;(二)生態補償型人工濕地,指在替代因土地開發 而消失或被破壞的自然濕地,俾降低自然濕地的損失;(三)暴雨洪水調節型人工

(24)

11

濕地,用來調節洪流的控制性濕地;(四)景觀造景型人工濕地,目的純以休閒造 景為主;(五)養殖型人工濕地,為生態資源及水產養殖而設置的濕地;(六)綜合 型人工濕地,指結合數種功能的濕地(魏美琪,2006)。

方偉達(2006)指出「城市濕地」是ㄧ種新的概念,泛指人類居住範圍內屬 於都市水文循環的濕地生態體系。其水源來自降雨、湧泉、地表逕流或是人工引 水,包括流經都市的溪流、水圳、水道、溝渠、湧泉、魚塭、埤塘、鹽田、水稻 田、菱角田、景觀池、生態水池、人工湖泊、地下水體及處理廢汙水的人工溼地 等。高雄市整個濕地環境,正是符合「城市濕地」的類型。

三、濕地的價值與功能

根據國際間很多文獻上的研究和記載,濕地不但提供了許多生物繁衍和棲息 的重要環境,同時也能淨化水質、調節洪水、涵養水源、保育生態和發展漁業、

農作、木材生產等經濟生產活動,生態學家 Odum(1971)估計,濕地的總生產量 是ㄧ般農地的 2.5 倍至 4 倍。有些地方的濕地,因為景致優美,水鳥群聚,今天 也成為觀光休閒的熱門地區。由於具有如此眾多的功能和利益,濕地的研究和保 育己經成為國際上的重要議題。

方偉達(2006)提到科學家認為,濕地有狹義的功能和廣義的功能。狹義的 濕地功能是化學和物理作用,包括協助水文循環、淨化水質、防止海岸侵蝕等;

廣義的濕地功能則包括了生態、經濟、景觀、科學研究和休閒遊憩。詳細內容分 述如下:

(ㄧ)生態功能

濕地就像是大地的腎臟,不但可以保存水中的養分,也可透過水生植物 的根系吸收力與對土壤的緩衝力,過濾水體中的化學有機廢物、懸浮物,以 達到淨化水質的功能。這樣的生態提供了野生動植物棲息的環境,維持微氣 候與生態系統的穩定。

(二)經濟功能

濕地豐富的環境資源,可生產農漁產品,提供人類使用。

(三)景觀功能

濕地常位處於特殊地理位置,如河口、海口及遊憩景觀區域,何況濕地 擁有豐富的動植物棲息景觀,可以形成特殊的觀賞效果。

(25)

(四)科學研究及環境教育功能

許多濕地常被用來發展環境監測、實驗及對照組等科學研究區域,同時,

濕地豐富的自然景觀以及完整的生態體系,可提供人類做環境及自然保護教 育的場所。

(五)休閒遊憩功能

濕地是相當重要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且物種豐富,可吸引許多喜愛大 自然的人們前往觀賞,有極佳的休閒遊憩價值。

四、高雄市的濕地公園

高雄是ㄧ個海港城市,柴山依海屏障市區,愛河蜿蜒貫穿其中,山、海、河、

港緊密相連,是個自然環境相當美麗的都市。在史前時代,這裡曾經是淺海珊瑚 礁區,因地球板塊運動隆起而形成造山現象,海水倒退之後,較低的窪地變成海 岸及平原,較高的珊瑚礁群組成了山丘。也因為大量珊瑚礁石灰岩囤積,造就水 泥業蓬勃發展與開採,進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繁榮與興盛。

在政府重視發展經濟時期,由於重工業、加工業與石化業發展,高雄市從北 到南形成工業區和加工出口區,隨著人口越來越密集,從 60 年代開始,城市周邊 的稻田逐漸消失,無數條川圳被封上水泥板,美麗的埤塘填為住宅區,綠意盎然 的山丘因採礦挖掘而面目全非,愛河、前鎮河和後勁溪這三條主要河川,更曾經 因工業廢水、家庭污水而髒臭聞名。

近年來高雄市逐漸重視市容環境建設,結合綠色團體的鼓吹奔走,陸續完成 多個城市濕地,隨著洲仔濕地、本和里生態滯洪池、援中港濕地、半屏湖濕地、

愛河中都濕地完成,從北而南完成「援中港濕地-半屏湖濕地-洲仔濕地-內惟 埤(美術館)濕地-本和里生態滯洪池-愛河中都濕地-愛河之心如意湖-鹽水 港溪濕地」這條貫穿南北如弓形的「高雄市濕地生態廊道」,如下圖 2-1-1(高雄市 政府工務局,2006)。

(26)

13

圖 2-1- 1 高雄市濕地生態廊道示意圖

資料來源:城市濕地典範在高雄-高雄市生態廊道復育成果分享。線上檢索日期:

2013 年 7 月 2 日。網址:pwbgis.kcg.gov.tw/kaohsiungwetland/web.html

(27)

「高雄市洲仔濕地公園」原本是與蓮池潭相連的低漥濕地,種植水稻、菱角 與蓮花。2002 年蘇南成市長將此預定地規劃為「民俗技藝區」,卻因經費欠缺而暫 緩。有鑑於此,台灣濕地保護聯盟提出「水雉返鄉計畫」的計畫案,期望藉由濕 地棲地環境的營造,吸引水雉返鄉。園區面積約 10 公頃,位於翠華路西側、洲仔 路南側,隔著環潭路與蓮池潭相鄰,整個園區以模擬自然的生態工法為基礎,營 造濕地生態環境(高雄市政府工務局,2006)。

洲仔濕地公園是全台第一座都會型的濕地公園,其與ㄧ般公園最大的不同就 是顛覆過去「以人為中心」的都會公園規劃方式,而是以「以自然生物為中心」

的概念,以「生態角度」出發的生態公園。

表 2-1- 3 洲仔濕地重要記事年份表

年份 重要記事

2003 完工後保育成功,濕盟申請榮獲「福特保育暨環保獎」首獎。

2004 第二期工程,養工處申請榮獲內政部臺灣優良公園「傑出獎」。

2005 第二期工程,養工處申請榮獲「建築經營協會」南臺灣建築園冶獎-「大 高雄優質都市景觀獎」。

2006 世界社會論壇 (World Social Forum)在加拉卡斯 (Caracas)舉行的南美洲 分區世界社會論壇,我國以「生態正義:建構永續發展的社區」為參與主 軸,傳達近年來臺灣在環境保育上推廣,舉凡種樹、淨山、復育植被、建 置生態池及濕地的保護和復育的成果,「洲仔濕地」亦獲選為臺灣發表案例 之一。

2007 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 (Society of Wetland Scientists)在美國加州首府 沙加緬度 (Sacramento, CA)加開年會,「洲仔濕地」獲選為「亞洲濕地論 壇 (Asian Wetland Forum)發表案例。

臺灣內政部營建署評選為「國家級」重要濕地。

2012 榮獲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認證,成為高雄市第一個通過環境教育認 證的設施場所。

資料來源:參考方偉達(2006);內政部營建署(2011);劉清榮(2012);行政院 環保署(2013);盧昱光(2013)

(28)

15

洲仔濕地公園的設立,除了營造一個讓水生動植物可以舒適成長、棲息的空 間,亦是一座天然的自然生態教室。園區設置包含遊客服務中心、觀景平台、水 生植物教學區、戶外教室、瞭望塔與賞鳥牆等,提供民眾觀察與瞭解濕地生態,

透過親身體驗與學習,達到從做中學的教育功能(盧昱光,2013)。洲仔濕地的園 區規劃包含生態景觀的多樣性,適合不同特性的動植物棲息繁衍,現已有百餘種 鳥類以及豐富的動植物進駐,園區內豐富的水生植物更是植栽復育的成功典範;

另外園區還成立自然教育中心,現由高雄濕地聯盟在此負責生態園區環境維護與 進行生態解說,是一個兼具生態休閒與環境教育的城市濕地公園。為落實生態環 境保育實施ㄧ些管制措施,民眾須透過預約方式請園區志工協助生態環境解說,

此外,只有每月第一週、第二週與第三週週日,才有開放園區給民眾自由參觀。

基於這樣特殊的生態環境與管制措施,因此本研究擬以洲仔濕地公園做為此次調 查的研究基地。

圖 2-1- 2 洲仔濕地園區示意圖 圖片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拍攝

(29)

第二節 旅遊動機的定義與相關研究

ㄧ、動機的定義

動機( motivation)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 向某一目標進行的內在歷程(張春興,2006)。動機是一種內在心理歷程,與需求 及驅力具相似意義,可以激發個體行為與力量,維持個體活動能量,並導向個人 及群體目標達成(洪仁松,2007)。張春興認為研究動機時,大致有兩個取向:一 是生理的取向,主要研究以生理作用為基礎的動機,像是原始性動機、驅力、需 求等概念均與此取向有關;二是心理的取向,主要研究以心理作用或學習得來的 動機,例如成就動機、親合需求、合作動機等概念均與此取向有關。

有關動機的定義,蒐集ㄧ些學者在研究中所做的定義如下(表 2-4-1):

表 2-2- 1 學者研究對動機的定義

學者及年代 定義

張春興(2006) 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向 某一目標進行的內在歷程。

謝淑芬(1994) 「動機」是指啟動、指引和維持身體與心理活動機能,並 引導該活動(行為)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一種內在歷程。

劉純(2002) 動機就是在人希望得到滿足時被激發產生,是指引導致人 們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的過程。了解旅遊動機就是了解旅 客為什麼會做他們所做的事情。

周文祥(2006) 認為個體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潛在的推動力,就是追求快樂 離開痛苦,這股潛在的力量一直推動我們的抉擇與行為,

也影響個體後續的選擇與持續性。

洪仁松(2007) 一種內在心理歷程,與需求及驅力具相似意義,可以激發 個體行為與力量,維持個體活動能量,並導向個人及群體 目標達成。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在動機的研究基礎上考慮動機問題時,將動機分類成二種力量一為推動力,

另一個為拉力。傅嘉輝(2006)指出當人們決定去做某件事,而因此必免做其它

(30)

17

事時,主要是推力在起作用。人們可以選擇去濕地生態公園,避免待在家裡;也 可以決定留在家裡,而避開去濕地生態公園。行為看來是受推動或被驅使的就屬 於驅力(推動力)。而我們的行為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的努力或是想得到行為的後 果,重點在行為的目標上就屬於誘因(拉力)。驅力(推動力)不是心理動機傾向 唯一來源,而誘因(拉力)也不是唯一促進物,動機是二種力量相輔相成的結果。

人們為了要滿足自己的種種需求而產生了各種動機及行為,動機是需求的具 體化,是需求和行為的中介,轉換成行為後,透過結果來滿足動機的需要。旅遊 動機是直接推動一個人進行旅遊活動的內在心理因素,旅遊動機的產生和人類的 其他行為動機一樣,都來自人的需求(謝淑芬,1994)。陳光華(2006)認為動機是 決定行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人們為什麼從事生態旅遊而不選擇其它的活動,固 然受到個人生活環境及文化背景不同的影響,但其更為旅遊者本身深層需求的反 應,這也是旅遊的動機,而驅使人們從事旅遊這項行為的動機,就是旅遊動機。

二、動機相關理論基礎

人因有動機而產生行為,而動機的產生是因為有了需求,根據 Maslow(1943)

的需求層次理論,人類的需求是有層次之分的,當低層次需求達到某種程度滿足 後,會再逐步尋求高層次的需求。Maslow 強調人類有「五大需求」,分別是生理 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自尊需求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每當較低層次 的需求因目的達到獲得滿足時,較高一層的需求將隨之而生(吳松齡,2006)。

盧俊宏(1994)、張佩娟(2003)和張春興(2006)等學者在研究中提到心理 學家的動機理論,綜合歸納出四大學派論點,雖然名稱略有不同,但本質卻都一 致,經研究者整理詳述如下:

(一)心理分析學派:心理分析論的始祖佛洛依德,以性和攻擊兩種本能的衝動 解釋人類一切行為的根源。人類行為的發展都有一定的模式,每一時期都以「性 衝動」為一切行為的動力,此為「生之本能」,另一方面與「生之本能」的相對為

「死之本能」,兩者為人類與生俱來的兩種本能。張春興(2006)更進一步說明,認 為促動個體行為的內在歷程是慾力(libido)、生之本能(life instinct)、死之本能(death instinct)以及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者間的互動作用。

(二)行為論學派:行為學派認為人類的動機是學習來的,其學習歷程皆循需要

-驅力-行為的模式。促動個體行為的力量主要是以生理為基礎的驅力及學得的 經驗,而學得經驗則受到兩種因素影響,一是差別強化(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

(31)

另一是後效強化(contingent reinforcement)。成人的動機是由幼稚期基本需要分化演 變而來,由這些基本需要而產生相對的五種動機:飢餓、排泄、性、依賴、攻擊 等,與此五種動機相當的五種行為:吃、大小便、性、依賴及攻擊的行為。而此 五類行為,均隨個體的成長愈趨分化與複雜。

(三)認知學派:認知論認為動機是因個體對自我的了解,也就是個體的行為是 按其事先的設想與計畫,向預定目標進行的,即所謂動機認知論(cognitive theory of motivation)此學派是從人類內部動機出發強調人的興趣感、能力感、控制感和 主動感在運動中的重要性,深入探討影響內部動機的因素與解釋行為的變化。此 類學者認為,個體除了對自己的所做了解外,並依照抱負水準及預期價值來引導 自己達成目標。

(四)人本學派: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A.H.Maslow)認為人類的動機是整體的,各 種動機之間是彼此關聯的,各種動機間的變化又與個體生長發展的環境背景有密 切關係。同時認為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由需求所引起的,這樣的需求排列七個層 次,依次序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尊重需求、知的需求、

美的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而其中包含了幾個主要概念:其一,動機是內發性的,

人類本來就有積極努力追求向上的傾向,這種傾向不需要外力約束,自然會達到 完美的發展。其二,各種需求層次的關係,低層需求達成後,高層需求自然產生,

次序並不會改變。其三,層次越低的需求,普遍性越大,個別差異也越小,反之 層次越高,普遍性就越小,個別差異也越大。

表 2-2- 2 綜合歸納心理學家的動機理論

理論學派 理論內容

心理分析學派 以性和攻擊兩種本能的衝動解釋人類一切行為的根源。

行為論學派 人類的動機來自學習,經由學習歷程而使動機隨著個體的成長 越趨複雜。

認知學派 人類預期某種事物的未來價值,而引導自己行為朝向該目標前 進的過程。

人本學派 就是 Maslow 所提出的動機需求層次論,由低層次往高層次發 展,最後達成自我實現的理想。

資料來源:盧俊宏(1994)、張佩娟(2003)、張春興(2006)及研究者整理

(32)

19

三、旅遊動機相關研究

Manning(1985)指出各種不同的旅遊動機都是為了滿足人們追求不同體驗之 需要。劉純(2002)認為旅遊是複雜的社會行為,旅客要透過旅遊來滿足自己的 需求,旅遊行為涉及許多動機,他利用馬斯洛需求層級理論將旅遊動機分類如下 七種需要:

(一)社交、尊重和自我完善的需要:透過旅遊可以結交新朋友,得到團體接納,愛 情和友情,從而滿足個人對歸屬與愛的需求。

(二)基本知識的需求:了解從未接觸的事物,從中學得知識、審美,滿足美與學習 的需求。

(三)探索的需要:滿足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

(四)冒險的需要:冒險是做一件激勵人心且具危險的活動。

(五)一致性的需要:在旅遊中,個人會表現出尋找標準化的旅遊設施與服務,會帶 給旅遊者一種舒適感與安全感。

(六)複雜性的需要:來自人對新奇、意外、變化和未知事物有所嚮往和追求。

(七)多樣性的需要:人們離開家外出旅遊就會為刻板生活帶來多樣性。

Eagles(1992)曾調查加拿大生態旅遊者的動機,歸納出吸引力動機與社交動 機,前者包括欣賞野外環境、水資源、山景、國家公園和部落地區等,而後者包 含有身體活動、新的生活態度、找到相同興趣的朋友、冒險性活動、旅遊學習以 及環境保育活動。多數研究結果雖顯示生態旅遊之動機因素並不一致,原因可能 與不同的旅遊區域以及參與族群特性有關,不過在研究構面上,大致還是都跟自 然生態環境體驗、人際社會關係與身心遊憩體驗相關。歐聖榮及蕭芸殷(1998)

在生態旅遊遊客特質之研究中,針對前往福山植物園旅遊的遊客進行調查,顯示 主要旅遊動機是因爲想要觀賞當地的自然景觀及接受體驗環境教育的機會。陳光 華(2006)研究生態旅遊遊客行為模式之建構-以旅遊動機為中介變相,在理論意 涵裡針對生態旅遊遊客環境態度與行為間的關係,導入旅遊動機為中介變數,用 以解釋環境態度與負責任行為間的斷隔,進而建構其旅遊行為模式,也就是說,

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的關係可由旅遊動機來解釋,結果得知環境態度會正向影響 旅遊動機,旅遊動機對環境行為也呈現正向影響。生態旅遊遊客將心理架構的環 境態度,轉化為環境行為的過程中,旅遊動機確實可以用來預測遊客的環境行為。

根據上述研究對旅遊動機的定義與以上不同學者的研究雖然略有差異,但總

(33)

歸來說,旅遊的動機大致上以享受自然、逃離日常生活、體能運動、健康、放鬆、

接觸外界、朋友家人相處、尋求肯定、消磨時間、創造力、慕名而來、感受旅遊 地氣氛、心靈上平靜、基本知識需求、社交、便利、等為主要因子;若排除特殊 研究目的地所造成的不同因素,大致上有「追求社交知識效益」、「自然體驗」、「學 習成長」、「景點特質」、「休閒健身」、「自我成長」、「社交」、「放輕鬆」等常出現 的旅遊動機。

周逸衡、巫喜瑞(2003)台灣地區休閒農場遊客旅遊動機、資訊搜尋與選擇 評估準則之研究,將遊客的旅遊動機取出「人際關係與能力培養」、「身心鬆弛與 休養」、「積極求知與學習」、「獨處與靈感尋求」及「親情與友情培養」等五構面,

結果顯示遊客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和收入在遊客的旅遊動機上具有顯著差異。

侯錦雄及郭彰仁(2003)在濕地生態遊憩動機與旅遊特性之比較中,發現不同濕 地之遊客在「追求社交知識效益」、「追求自然體驗」、「隨遇而安」三個動機構面 上有顯著差異。許銘珊、梁仲正(2006)在墾丁國家公園遊客旅遊動機之研究結 果顯示,旅遊動機經因素分析後得到心理動機、人際關係動機、生理動機與知識 技能動機等四個構面,不同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教育程度、職業與每月平均 收入在旅遊動機因素皆達顯著差異。郭明珠(2008)針對台南官田水雉復育區生 態觀光客進行旅遊動機、解說服務需求及解說服務滿意度之研究,將旅遊動機歸 類為生態專業項目動機與休閒項目動機兩個方向,研究結果得知到水雉復育區旅 遊遊客動機,以生態專業項目大於休閒項目,生態專業項目較著重於生態知識的 獲得,在休閒項目則是著重於接近大自然、欣賞景緻、放鬆心情、舒緩壓力。

劉惠國、王青源、許世宏(2004)在走馬瀨農場遊客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結 果顯示不同職業、教育程度的遊客對旅遊動機上會有顯著差異。劉惠珍(2007)

利用便利抽樣研究遊客在原住民主題園區的觀光體驗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年齡、

職業與月收入對遊憩動機有顯著差異。黃任閔、杜貞黎(2012)在高雄旗津地區 遊客旅遊動機與旅遊意象之研究結果顯示不同遊客之年齡、教育程度及居住地在 旅遊動機上有顯著差異。賴淑慧、蕭穎謙、高詩雯(2013)以淡水、八里地區之 遊客為研究對象,探討旅遊動機、知覺價值及旅遊滿意度對重遊意願之影響,研 究顯示婚姻狀況、年齡、職業及參與地區,在旅遊動機對知覺價值的影響上,具 有干擾效果。上述研究顯示不同人口背景變項與旅遊之動機並不一致,原因可能 與不同的旅遊區域以及參與族群特性有關,但結果大多指出,不同背景變項之遊

(34)

21

客,對旅遊動機具有顯著差異。

四、小結

簡單來說,人們想要去一個地方,一定會有一個甚至多個目的,而這種目的 就是遊客之動機。從前述之研究文獻中可以看出,針對旅遊動機有相當多種研究 構面,但仍有些脈絡可循,遊客從事旅遊會因旅遊行為、目的、性質、景點及期 望之不同而產生差異性的旅遊動機,而不同的遊客社經背景與旅遊特性對旅遊動 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本研究以高雄市濕地公園生態旅遊者為研究對象,以

「生態環境知識」、「環境教育」及「自我成長」等動機因素,綜合成「生態專業」

動機;以「舒壓放鬆」、「親近自然環境」、「從事戶外活動」合成為「休閒放鬆」

動機;以「提高人際關係」及「社會互動」等動機因素,歸類成「人際互動」動 機,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生態旅遊者對旅遊動機的影響。

第三節 環境知覺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環境知覺之定義

(一)環境

根據韋氏辭典的定義:「環境是一個生物體對物理的、化學的與生物的複雜合 成要素,它能夠決定生物或生態圈的生存與形式。」環境乃是影響一生物或群落 之發育、生存、繁衍之各種外在因子總稱。學者專家對於環境有關的解釋與界定 有很多種也各不相同,Dewey (1916) 指出環境包含能夠促進或阻礙生物特殊活動 的種種情況。Ittelson (1974) 認為環境是一包括個人在內的交互影響要素的系統。

張春興(1989)在張氏心理學辭典中指出環境是從個體的發展觀點看,環境係指 個體生命開始之後,其生存空間所有能對其發生影響的一切因素,這些因素可分 為內環境與外環境。朱智賢(1991)在「心理學大辭典」中的解釋,環境是指在 人的心理、意識之外,對人的心理、意識的形成發生影響的全部條件,包括個人 身體之外存在的客觀現實,也包括身體內部運動與變化。教育部(1997)指出環 境是地表上影響人類及其他生物賴以生活、生存的空間、資源及其他有關的事物 狀態。

一般學者都同意將影響人類的環境分為物質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及社

(35)

會環境(social environment)。物質環境指人類所居住的地球、房屋、所走的道路、

呼吸的空氣、所吃的食物等,提供人類物質生活的環境。社會環境包括人以及人 類如何組織成單位的方式,這些單位包括家庭、團體、社區、文化、社會階級及 階層等。物質環境與社會環境兩者是相互影響的,社會愈發展物質享受愈充足,

社會環境愈複雜,愈難劃分清楚是物質環境的影響還是社會環境的影響(賴允荃,

2008)。

綜合以上所述,環境就是人類及其他生物所賴以生存的場所,而在場所中的 人、事和物皆會相互作用而產生影響。本研究所謂的「環境」乃指濕地公園內的 生態自然景觀和人文設施,足以影響、刺激個人的每一事物。

(二)知覺

知覺是涉及心理的詮釋並受到我們心理狀態、過去經驗、知識、動機和許多 其他心理因素的影響。我們的知覺在各種不同刺激時,所依據的規則實際上和刺 激本身的特徵沒有關聯。且對刺激的知覺,並不是我們看到或感覺到的樣子,而 會把刺激理解為我們原來知道的樣子(張文哲,2005; Robert,2003)。

知覺是一種複雜的選擇、組織及理解外在刺激物的處理過程( Sekular &

Blake,1994)。Bell、Fisher and Baum(1984)等人歸納出,傳統知覺研究認為在有 機體外部環境之事件即為刺激。

知覺是在感覺基礎上的深化,對客觀世界認識就是知覺(常懷生,1995)。也 是對客觀事物上的各種屬性整體關係上的反應,包括該事務有關各方面的綜合知 識,且知覺的產生有賴於學習歷程。

Ittelson (1976) 指出個人是其所知覺之系統的一部分。在知覺歷程中有時候很 難將個人與環境分離,兩者間永遠在互動,而且知覺是由個人在環境中互動所決 定。知覺也是速度和正確性兩者之間消長的交易,他們都是知覺歷程中所欲達到 的目標。知覺歷程是環境行為的核心,環境可刺激感官,提供個人多於其所能有 效處理的訊息(危芷芬,1995)。因此知覺與感覺不同,它可以說是個人過濾歷程 的結果。

張春興(1991)指出知覺是根據感覺所獲得的資料而做的心理反應。此反應 代表了個體以其原有經驗為基礎,對環境事務的主觀解釋,知覺也常稱之為知覺 經驗,且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的。知覺也包括人知覺與物知覺,人知覺是指人對人 的知覺也就是所謂的社會知覺;物知覺是指人對物的知覺,人之所以對周圍環境

(36)

23

物體的性質、形狀、顏色、大小、遠近等,能夠判斷,都是靠物知覺。知覺具有 相對性、選擇性、整體性、恆常性與組織性。其心理歷程包括了空間知覺、時間 知覺、移動知覺與錯覺。然而心理學家在知覺研究中多半集中於物體本身的知覺,

而忽略更明顯而重要的知覺問題,也就是對整體環境的知覺及其對個人功能的重 要性 (Garling & Golledge, 1989; Ittelson, 1976)。

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人們對外在的環境刺激後加以組織並賦與意義的過程 即為知覺,換言之知覺是有機體在收集到外在環境訊息後,經由個人加以組織後 對其週遭環境所產生的評價,陳美吟(1985)在有關遊樂體驗之研究中將環境對 個體感覺、知覺的各種歷程加整理繪製成個體環境與知覺之生理與心理的歷程圖

(如圖 2-3-1)。由圖中可知個體在生理歷程中,透過外在環境對感覺的刺激以及個 人特性、背景經驗。加以心理歷程的組織整理後,產生對於外在環境的知覺,進 而對於所處環境進行各種認知情感選擇與評價。

圖 2-3- 1 個體產生知覺之模式 個體

環境刺激

感官 視覺、聽覺 觸覺、嗅覺

味覺 同伴組成

活動方式 實際現況

人格特質 社經背景 過去經驗 外在

因素

個人 特質

知覺 認知的、情感的 釋義的、評價的

生理歷程

心理歷程

(37)

(三)環境知覺之定義

環境知覺是指人對於當下環境刺激的直接感官經驗(畢恆達、林育群,2005)。 Ittelson (1978)指出環境知覺包括認知的(Cognitive)、感情的(Affective)、解釋性的 (Interpretive)及評價性的(Evaluative)等元素,所有這些元素同時在數種感覺形式中 運作,當中的認知與情感成份是環境態度形成的根本。在林瓊華(1995)的研究 中將環境知覺歸納為個體藉由收集環境的初步訊息,包括視覺、聽覺、嗅覺、觸 覺及味覺等,人在進而藉這些感覺來認識個體與環境的關係。

Bell、Fisher and Baum (1984)認為環境知覺有三個特徵,(1)我們和所知覺的環 境為一體,而個人-環境系統是研究環境知覺的最基本單位;(2)個人較可能注意自 身認為重要的事物;(3)環境知覺包含行動,人們接收環境所提供的訊息,並透過 訊息而產生行動。也就是說人類利用各種與環境之間的互動,藉由環境的刺激,

經過生理與心理兩種歷程,專注於自身所注意的環境特徵,並經由感覺形成知覺 的基礎,並利用這些環境訊息與自身相互作用,與實質環境產生互動(李宜勳,

2005),三者間相互關係如下圖 2-3-2:

圖 2-3- 2 環境知覺歷程圖

畢恆達、林育群(2005)在人與環境研究電子報 HERS 談到從環境知覺、環 境認知到環境態度是一連續的過程,很難指出其確切的分界點。大致上而言,環 境知覺是指人對於當下環境刺激的直接感官經驗;環境認知是人對環境刺激加以 儲存、瞭解、組織與重新建構的過程;環境態度則是人對環境特性喜歡或不喜歡 的感覺。

綜合上述,環境知覺就是個人在所在的環境當下,個體本身生理透過與實質 知覺

環境 行為

(38)

25

環境接觸開始對周遭環境產生互動,接收來自於環境所傳遞的訊息,並且透過與 個人過去背景、社經地位與過去經驗、環境實際狀況交互作用後,再歷經自身心 理歷程中的感覺,進而對實質環境產生一連串的認知、情感、詮釋與評價等的知 覺心理歷程。就生態旅遊者來說,自然生態環境會對於遊客產生刺激,而遊客會 透過本身過去的不同背景,對於實質的公園生態環境產生互動,在經過一連串過 去資訊與經驗,加以歸納整理,對於實質的濕地公園環境產生不同認知與情感,

並且對於當下環境進行解釋與評估。

二、環境知覺相關理論基礎

依據環境知覺的定義,環境知覺需要透過本身對活動環境的感覺與接觸,綜 合之前的經驗與感受,進而產生對環境的認知、情感、或是產生解釋與評價的一 連串過程。學者對環境知覺所提出的相關理論有:

(一) 機率功能論「Lens Model」

環境知覺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觀點是來自於 Brunswik(1956)的研究,

Brunswik 理論的軸心精神在於將知覺者與環境視為同等重要。其強調「人」在知 覺的過程中為一主動的角色。知覺者會根據過去的經驗,對於外在環境所給予的 刺激,加以選擇、取樣和猜測,然後透過其所處環境中「行動」的結果,對此環 境訊息加以驗證。

Brunswik 的機率論亦稱為透鏡模型(如圖 2-3-3),其論點站在「先驗論-學習」

連續體中學習這一端(聶筱秋、胡中凡、唐筱雯、葉冠伶,2003)。將人設定為訊 息處理者,由當前的感覺和過去的經驗交互作用來建構知覺,是強調整體環境知 覺的心理學模式。透過知覺的過程我們會專注於環境中的各項刺激,末梢刺激線 索來自於客觀的環境特質,也來自於知覺到之不同重要性。不同的人在知覺判斷 的過程中,對這些線索必然會有不同的評價與解讀過程。換言之,人在知覺過程 中的主動角色,提出對生態的各種線索效度的觀念,並且根據許多過去的經驗,

對外在環境刺激加以取樣與猜測,然後透過環境中之行動結果,對此環境訊息之 可能性加以驗證。

(39)

圖 2-3- 3 透鏡模型

(二) 生態模型理論「Ecological Theory of Perception」

『生態』為個人、社會群體及自然科學間的相互調整。Gibson 認為世界是由 各種物質和他們的表面所組成的,而這些表面的呈現就是「供給物」的來源,具 備可以立即察覺的功能。對這些供給物的知覺,並不需要我們去衡量線索、解讀 感官訊息,而要把焦點放回環境本身,特別是日常環境。感官是因演進而對環境 的適應,演化的成功需仰賴能正確反映環境的感覺系統(聶筱秋、胡中凡、唐筱 雯、葉冠伶,2003)。

Gibson 相信知覺是具有整體性的,所以環境的特性並不是被當成獨特的重 點,而是人們感覺到的有意義的實體環境。知覺取向假定感覺訊息確實提供了對 這世界的真實記錄,也就是提供知覺者立即的、直接的環境知覺(許良政、鄭素 津,2005)。不變的訊息一直是景觀中的一部份,不論是移動或觀察者的存在。當

環境 末梢刺激線索 基部刺激線索 判斷

色彩 負擔減輕 植被型態 水的型態 原始性 環境歸因

多樣性

獨特性

自然性 性

知覺 (偏好)

刺激束

(生態效度不等的刺激)

知覺歷程

(重新組合、處理和聚集感覺刺激)

生態學效度 線索運用

回饋 (影響將來)

完成

(40)

27

我們穿越過游移而過的環境而移動時,光陣列也會隨之改變,並提供有關位置、

深度、地表方向、及運動的強力資訊。

Rapoport(1977)提出,環境知覺可視為一個連續體,包含人進入實質環境後,

對環境的感覺體驗、了解以及給予評價三個涵義。當人們進入環境之初,僅止於 對環境的直接體驗與感覺(狹義的環境知覺),而後則會開始對所得的感覺和體驗予 以了解、組織及利用訊息處理系統來予以解釋,最後則將前二者所得的結果,以

「評價」的方式予以評估。

(三) 對照屬性(Collative properties)

根據 Berlyne 的觀念,環境刺激有幾項對照的屬性(collative properties),包括:

神奇感(環境訊息對知覺的新穎性)、不協調(刺激元素與整體環境格格不入)、

複雜度(刺激元素呈現的多樣性)、驚奇感(在意料之外的刺激元素)、適切性(某 元素是否適合放在某個情境中),此類刺激的特徵會促使知覺者注意,且進行深入 探索與比較(蕭秀玲、莊慧秋、黃漢耀,1991)。

從環境知覺、環境認知到環境評估的連續過程中,每個階段都有部分重疊,

但大體而言,知覺是指人對空間刺激的直接感官經驗,感覺與知覺是連續的,感 覺是較前的一部分,偏重於生理歷程,所得的經驗較為單純,而知覺較偏重於心 理歷程,所得的經驗較有組織,而且身受個人以往的經驗及當時的心理因素所影 響。個人在知覺的過程中是主動而具有創造性的,其功能在收集空間的刺激與資 訊,並加以重新分類、組合與編排,提供認識世界的基礎,使人們能在環境中進 行活動。本研究主要是針對在濕地公園的生態旅遊者,在濕地公園這樣的生態環 境進行觀察學習,對於外部環境所給予的感官刺激,根據過去的經驗,透過心理 層面加以選擇、取樣和解釋,最後形成對這樣ㄧ個環境的知覺評價。不同的生態 旅遊者,會因為其本身先備經驗的不同,在知覺判斷的過程中,對這些環境線索 必會有不同的評價與解讀過程。

三、環境知覺的相關研究

Ittelson (1978)指出環境知覺包括不同認知形式的同時或不同時發生存在。將環 境知覺分化為四個成分:認知(Cognition)、感情(Affective)、釋義(Interpretive)、評 價(Evaluation Components)。

(一)認知:當意識到環境的認知過程時,諸如視覺上、聽覺上及其他事件的意

數據

表 2-1- 2  南台灣的濕地分類  濕地型態  所在縣市位置  紅樹林濕地  嘉義東石、好美寮、台南縣北門、七股、台南市城西里、四草、 鯤魚身、 高雄縣永安、竹滬、高雄市後勁溪、左營海軍軍區、 屏東大鵬灣等。  河口三角洲濕 地  河川出海口,以曾文溪河口黑面琵鷺棲地最為著名。  淺海灣、潟湖 濕地  屏東縣大鵬灣、台南縣北門三寮灣、七股網子寮汕、頂頭額汕、高雄縣興達內海等。  鹹水沼澤濕地  嘉義鱉鼓農場的鹹水沼澤最為著名,雲林金湖海水倒灌區亦屬 之。  海灘濕地  例如澎湖望安島上綠蠵龜產卵地,台灣
圖 2-1- 1  高雄市濕地生態廊道示意圖
圖 2-3- 3  透鏡模型
表 3-4- 3  重遊意願量表項目分析  題項  CR 值  題目與總 分相關  備註  1.我願意再次參與洲仔濕地生態活動  17.37*  .943*  保留  2.我願意將洲仔濕地生態活動推薦給親朋好友  14.07*  .894*  保留  3.我會持續關心洲仔濕地生態活動的相關訊息  14.95*  .896*  保留  *p<.05  (三)因素分析    在進行項目分析之後,為了量表之建構效度,隨即進行因素分析。因素分析 的目的在求出量表的建構效度,找出量表的潛在結構,以減少題項之數目,使之
+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urposes of this series studies were to investigate difference between batting performance at peak level and slump level in visual cue strategy, dynamic

This research refers to UTAUT model of Venkatesh, Viswanath, Michael, Gordon and Fred (2003) and even add the Hedonic Motivation of UTAUTⅡ to investigate the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 among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satisfac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well as to identify

In this study,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2) is employ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tructs of the model and website usage behaviors to investigate

This dissertation utilizes the Kano Two-dimension Quality Model and the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following studies: (1) Travel Motivation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problem solving processes fifth grade math student mathematical achievements when varying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strategies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urface chemistry and nano-structured surface of materials on the adhesion and growth of E. PMMA and e-PTFE were used as the subst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