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聯合國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要 Adaptation Policy Frameworks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聯合國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要 Adaptation Policy Frameworks "

Copied!
4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聯合國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要 Adaptation Policy Frameworks

for Climate Change (UNDP)

工作手冊

中華經濟研究院 能源環境研究中心

2008 年 7 月

(2)

目 次

1. 簡介...1

2. 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要...3

2.1 APF的操作目標 ...3

2.2 APF的原則 ...3

2.3 APF 的產出與預期成果 ...4

2.4 APF 的組合要素 ...5

2.5 APF之應用 ...7

2.6 APF之執行 ...9

3. 調適計畫的範圍界定與設計 ...9

3.1 計畫範圍與目標界定...10

3.2 設立計畫執行團隊...12

3.3 脆弱度與調適的相關資訊回顧與綜合整理...13

3.4 調適計畫的設計...14

3.5 檢驗清單...16

4. 目前脆弱度之評估...17

4.1 評估氣候的風險與潛在衝擊...17

4.2 評估社經情況...18

4.3 評估調適經驗與調適能力...18

4.4 評估脆弱度...19

4.5 其他議題...19

4.6 檢驗清單...20

5. 評估未來氣候風險...20

5.1 氣候趨勢、風險與機會特性分析...22

5.2 社經趨勢、風險與機會特性分析...22

5.3 自然資源與環境趨勢特性分析...22

5.4 調適障礙與機會特性分析...23

5.5 其他議題...23

5.6 檢驗清單...23

6. 建構調適策略...24

(3)

6.1 綜合整理先前的組合要素與各種可能調適方案之研究報告...25

6.2 確認與建構調適方案...26

6.3 選取與排序相關之調適方案...26

6.4 建構調適策略...26

6.5 其他議題...27

6.6 檢驗清單...27

7. 持續調適過程...28

7.1 與現行國家發展政策及程序有效整合...29

7.2 執行調適策略且制度化後續支持工作...30

7.3 對調適計畫、政策與措施的有效性進行覆評、監視與評估...31

7.4 其他議題...31

7.5 檢驗清單...31

8. 利害相關人士參與...31

8.1 與APF組合要素之聯繫 ...32

8.2 確認關鍵的利害相關團體...33

8.3 釐清利害相關人士的角色...33

8.4 管理對話程序...34

8.5 其他議題...34

9. 持續評估與強化調適能力 ...35

9.1 與APF組合要素之聯繫 ...35

9.2 評估現有調適能力...36

9.3 確認發展調適能力的障礙與機會...36

9.4 發展整合調適能力於調適的策略...37

9.5 其他議題...37

(4)

圖 次

圖 1 國家溫室氣體調適政策綱要架構...6

圖 2 調適計畫的範圍界定與計畫設計...10

圖 3 APF組合要素三的工作項目概念化 ...21

圖 4 建構調適策略的工作項目流程...25

圖 5 持續調適過程的概念化...29

(5)

1. 簡介

氣候變遷的衝擊影響及於社會的各個層面,過去幾年來世界各地受到 氣候變遷導致人類與自然體系脆弱度的降低已成為各國緊急的重大議 題。不僅一般國家缺乏方法來處理面對氣候變遷的風險,而其經濟也受到 氣候變遷重大的影響,特別是農業、水資源與沿岸地區。氣候變遷的調適 因應也成為永續發展政策中重大的一環。

調適是一種過程或程序,人類經由這個過程來面對與處理氣候變遷的 結果,其實整個人類的歷史就一直進行著調適的過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何嘗不是人類面臨氣候變遷的另一次挑戰呢?隨著科技的進步,與以往不 同的是,現今我們對氣候變遷的本質與潛在衝擊已有相當程度的瞭解,且 已經能將未來的氣候風險納入調適的決策體系之中,但對系統性的調適政 策架構與指導原則仍然相當模糊且缺乏。由於氣候變遷調適所面對的是一 個瞬息萬變的動態演化環境,因此無法發展出清楚的既定軌道或既定政策 予 以 遵 循 , 氣 候 變 遷 調 適 政 策 的 形 成 架 構 或 綱 要 ( Adaptation Policy Frameworks;APF)手冊即是為了補救此項缺點,所提供的一套彈性的方 法與指導原則讓使用者能弄清自己面對的議題的優先順序,發展出自己的 調適策略、政策與措施,並執行之。

這本手冊的目的除了協助使用者瞭解執行調適計畫時可有的選項以及 可用的技術與資源外,也是協助決策者將氣候變遷的調適程序納入地區、

部門與國家的發展計畫決策之中。因此本手冊可被視為使用者對氣候變遷 調適政策構建的指南(guidebook)或類似行車地圖指南(roadmap)的作 用。由於氣候變遷調適的範圍牽涉廣泛,層級差異很大,調適者的需求與 所擁有資源亦不相同,因此手冊並非提供給所有使用對象一層不變的相同 指導,而是摘要敘述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要的基本參數和其主要的組合要 素(APF component),以協助使用者確認調適策略的議題和所包括的政策 決定。

(6)

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要是一個具有彈性的程序,使用者可以依其需要 用來構建和執行氣候變遷的調適政策、措施與行動方案,它可以被應用到 各種層級,例如政策發展、計畫構建和多部門的研究等。為了保有這種彈 性,手冊的撰寫是要幫助使用者確認如何入門,瞭解主要程序的產出結 果、適當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分析的範圍。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要的基本原 則就是所有的調適活動都應該與國家發展計畫的目標相容一致。

任何人對氣候變遷的調適政策、措施與行動有興趣都可閱讀參考這本 手冊,但這手冊主要還是為那些氣候變遷政策的決策者以及技術分析者所 寫。當然相關利益團體有此手冊做為參考亦可增強其與氣候變遷政策決策 者的對話溝通能力。本手冊的結構係以氣候變遷的調適政策綱要總覽開 始,包括其組合要素之間的關係、使用 APF 可有的選項範圍以及重要的調 適概念;其次針對每個組合要素展開闡述,包括重要的概念和工作內容,

同時也說明執行這些工作和任務時的挑戰。為了讓使用者熟悉每個要素的 內涵,每個 APF 組合要素的主題、目的、程序和預期成果都加以說明。每 個 APF 組合要素的章節都包括了該要素的重要議題(key issues)與檢驗清單

(checklist)來協助使用者對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的構建。

氣候變遷調適政策(APF)是人類面對氣候變遷造成人類生活環境的 衝擊所做出的調適策略,生活環境在分析上可以系統的概念分為經濟、社 會與人文系統以及自然資源與環境系統,而系統的期初狀態由於受到氣候 變遷與人類的各種政策與行為活動的干預,會演變成期末的狀態也就是下 一期期初的初始狀態,而這個狀態又會受到且影響下一期的氣候與人文干 預,如此動態地遞迴(iteratively)進行演進,而人文干預的目的則是為了 追求生存的最大福利與改善系統的狀態能朝良性發展,因此氣候調適是一 動態調適的概念,在遞迴演進的過程中,系統的參數不斷改變,經由學習 與經驗,調適行為也不斷的發生,APF 手冊是一本系統性的研究架構方法 來探討此種調適政策形成的理性邏輯方式,手冊中將政策形成的程序分成 七個過程也就是文中所謂的組成要素,如能遵守這七個要素的構建過程,

(7)

則建構的氣候調適政策應該是一個合理完善的氣候變遷因應對策,這套研 究架構方法是摘錄整理自聯合國 UNDE 的 APF 研究架構(Adaptation Policy Frameworks for Climate Change: Developing Strategies, Policies and

Measures

)。使用者有興趣可參閱其詳細的技術案例之報告。

2. 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要

2.1 APF的操作目標

發展出一個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必須先要有一套既定的目標,廣義而 言,這些目標可能與國家的發展目標一致,例如消除貧窮、維持能源與糧 食安全、永續發展等,但在操作的層次,下列的五大目標是必要的:

(1) 啟動導致人類與自然體系風險增加與不良調適的趨勢的扭轉程 序;

(2) 目 前 基 礎 建 設 的 設 計 與 長 期 投 資 規 劃 的 強 度 與 耐 度 的

(robustness)重新評估;

(3) 增進包括從決策者到地方社區對未來氣候變遷的社會知覺與準 備;

(4) 增進瞭解那些提升或損害人類與自然體系適應能力的因子;

(5) 聚焦評估社會的以及被管理的自然體系的彈性(flexibility)與 回復性(resilience)。

調適策略之發展即在追求這些目標下,滿足國家政策形成的程序限制 與減少氣候變遷衝擊的需求之平衡,而有效的策略必須是跨經濟各部門 間、社會各階層與時間架構上都能保持一致與融合性。

2.2 APF的原則

APF 可被視為一種建構與執行調適策略、政策與措施的結構性研究方 法(structured approach),用以確保面對氣候變異與變遷的人類發展。它與 永續發展及全球環境議題密切相關,結構上 APF 有四大原則:

(8)

(1) 由對短期的氣候變異與極端事件調適開始到對長期的氣候變遷 之調適以降低脆弱度(vulnerability)

(2) 調適政策與措施應以發展性內涵(developmental context)來評 估

(3) 調適可發生於社會中不同的層級,包括局部地方層級

(4) 調適的策略與執行過程同等重要

為了重視氣候變遷的衝擊政府應將調適政策及措施納入現行的計畫 規劃程序,包括評估、計畫發展、執行和監測。作為一個綱要架構,APF 展示了氣候變遷的調適研究方法並強化了永續發展,也使得調適政策形成 程序更加具體而容易,同時也可促進雙贏的調適方法。

APF 是實踐行動而不是理論,它以蒐集資訊開始,包括人類與自然體 系的脆弱度資訊,特別是農業、水資源、公眾健康和災害管理。這些資訊 被加以分析運用以啟動未來風險、脆弱度和氣候的變化。APF 是建構在我 們對人類體系與自然體系已知的知識上,透過多元科技整合與綜效研究

(synergies),APF 能帶給我們一個明智的決策過程。

2.3 APF 的產出與預期成果

APF 依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與運用方式可產出不同的結果,一個完整的 APF 程序會導致調適策略、政策和措施、執行計畫和強化調適能力的釐清。

雖然依需求者的目的不同而會有不同的使用方式,下列的 APF 產出是可預 見的:

1. 政策發展

APF 可用來確認政策的選項以降低氣候變遷的衝擊,這包括了強化 社會回復性(resilience)的措施或擴增處理策略的範圍。政策的焦點可 以是一個國家發展策略的某一層面,在特定的地理區域或在國家經濟重 要的部門(例如農業、森林、水資源、交通、沿岸地區管理、公眾健康、

生態體系管理和風險管理)。

(9)

2. 整合評估

在一個部門的調適往往會造成另一個部門的衝擊。例如,降低旱災 的衝擊可以改善營養水準和公眾健康。因此,APF 被設計成有利於整合 性評估的方式,包括透過諮詢程序讓各部門間的聯繫可以被確認與評 估。這種整合性評估也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投入給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 公約(UNFCCC)下的國家通訊報告(National Communications)所用。

3. 計畫形成

APF 的程序可用來形成調適計畫或探討將調適考慮加入其他計畫 的可能性,這些計畫可以聚焦在任何人口的規模,從村落到國家規模的 範圍。

一個好的 APF 執行計畫可以促使該計畫的效果遠超過計畫的年限,在 執行該調適計畫的過程中,公眾的認知應該被提升,個人、社區、部門和 國家的調適能力應該被強化,政策的程序應該被建立或修正。理想上,一 個調適的社會將被建立起來,該社會能夠支持新的調適過程,計畫結束 時,計畫團隊的成員與利害相關團體應該對他們所關心的優先系統面對氣 候變遷的強韌度(strengths)與脆弱度(vulnerabilities)都有更深入的理解。

2.4 APF 的組合要素

圖 1 揭示了 APF 的程序,五個基本的組合要素(AP 計畫的範圍與設 計、氣候調適脆弱度之評估、未來氣候風險評估、調適策略之建構與調適 程序的持續)與兩個橫切面的要素(調適能力強化與利害相關團體參與)

以箭頭的指示方向相連結,各要素的詳細功能與內容將於後面的章節敘 述。由於特定的調適措施常施行於各種不同的層級,本手冊建立之 APF 的 撰寫是讓技術分析者、私人部門、一般大眾與其他利害相關團體都能使 用,特別是 APF 的程序強調利害相關團體的參與和動員地方行動以增強調 適能力的需要。

(10)

圖 1 國家溫室氣體調適政策綱要架構

每個 APF 組合要素簡單摘要如下:

„ 調適計畫的範圍界定與設計

此要素確保計畫能被完善的設計且能被整合納入國家政策的程序中。

„ 目前氣候調適脆弱度之評估

此要素是對現在狀態的評估,它所要問的問題是:面對氣候風險的脆 弱度,社會現今處於什麼狀況?是何因素決定了目前的脆弱度?以及 現今社會的努力對目前氣候風險的調適是否成功?

„ 未來氣候風險評估

這個要素中包括了發展未來氣候、脆弱度、社經與環境趨勢的各種情 境,以作為分析未來氣候風險的基礎。

„ 調適策略之建構

持續調適過程

建構調適策略

目前與未來氣候風險評估 目前與未來社經情況評估

目前脆弱度評估

調適計畫範圍界定與計畫設計 利

益 相 關 人 士 參 與

估 與 強 化 調 適 能 力

(11)

此要素包括了一套調適政策選項與措施之創造,來因應對目前脆弱度 與未來氣候的風險。

„ 調適程序的持續

此程序中包含執行、監視、評估與持續調適計畫的推動。

„ 從事調適過程中利害相關者的參與

利 害 相 關 者 的 參 與 對 調 適 政 策 執 行 的 成 功 非 常 重 要 , 此 橫 切 面

(cross-cutting)的要素包括了創造與持續在受影響的個人與群體間主 動的對話(dialogue)關係。

„ 加強與評估調適能力

此橫切面的要素包括了將各種能較妥善處理氣候變遷與變異的行動 方案,整合納入強化國家調適能力的努力。

以上每一個要素都有其邏輯與目的,然而,再次強調的是 APF 非常具 有彈性,可允許調適計畫僅使用其中一或兩個要素,或者可運用修改過的 要素版本,至於如何使用 APF,將依個別的調適工作、需求、目標與資源 而定。

2.5 APF之應用

APF 的應用係依需求的性質而定(例如是政策的發展,整合評估還是 計畫的形成),一旦性質確定後在資源的限制條件下,使用者應該確認特 定的適當研究方法和工具。在已知 APF 潛在使用方式之範圍下,使用者評 估計畫的優先順序、想要的預期成果和資源限制條件是非常重要的。使用 者應該決定 APF 有關的下列項目:

1. 研究架構(Approach)

當應用 APF 時,各種不同的概念性綱要(framework)或研究架構 都可以使用,事實上,四大不同的研究架構各自強調不同的調適程序之 要素面向包括:自然災害為基礎、脆弱度為基礎、政策為基礎、和調適 能力為基礎的四種架構。

(12)

2. 範圍

當應用 APF 時也會依範圍的不同而變化,例如一個國家的調適策 略焦點在某一長期規劃期間可能包括其整個地理區域和主要的部門,但 一項地方性的調適策略很可能只包括局部的地理區域(如沿岸),或個 別的單一部門(如漁業),因此使用者必須決定調適計畫在地區、時間、

部門上的適當範圍之界定。

3. 分析方法與工具

在不同的架構面下依複雜的程度與研究資源的限制,可有不同的解 析方法包括:數量方法如模擬、多目標規劃、情境分析等,屬質分析法 如利益團體諮詢、焦點團體等專家判斷。

4. 組合要素

將依國家與使用者的特殊的情況而異。採用不同的要素會有不同的 工作內容,例如某些部門已有很健全的脆弱度評估,而其他部門卻完全 沒有分析過與執行過任何的調適策略,因此面對不同的部門可能選取的 要素會完全不同。

APF 的應用不必然需要大量的高品質資料或一群以電腦為基礎的模型 專家,APF 是可能被應用到一個完全屬質(qualitative)的計畫,應用 APF 需要的是對氣候變遷調適的聰明評估、一個強力的利害相關團體參與過程 和在時間與資源限制下可管理的成本。

所以一個成功的 APF 應用具有的特徵是:

„ 謹慎界定 AP 計畫的範圍與設計

„ 強力的從事調適過程的參與(stakeholders)

„ 加強調適能力之評估

„ 對目前與未來氣候風險的調適分析

„ 一套調適衝擊的監測與評估計畫

(13)

2.6 APF之執行

第三章以後的章節對應於 APF 的每個組合要素,在每個要素的章節中 都會提供指導如何執行 APF 的程序,並摘要關鍵性工作任務。必須再次強 調 APF 的各種指導及關鍵性工作任務應該依使用者的需求及局部地方的 情況而做調整,以便

(1) 符合國家目標、資源的條件以及預期的成果

(2) 能受限於時間和計畫資源的限制

(3) 盡可能的具體化實質化

(4) 滿足可應用的標準或重要的準則

因此很可能一項調適計畫的合理結果,將會是關鍵性工作任務的一部 份,或者是調整關鍵性工作任務,以符合現存的資源與條件限制。

本手冊協助使用者瀏覽那些為了有效執行 APF 程序必須要做的決 策,包括:

(1) 一個適當的計畫架構

(2) 排定各組合要素與各項關鍵工作任務的優先順序

(3) 特定的方法與技術資源

(4) 執行計畫,知覺的建立和程序的持續進行

3. 調適計畫的範圍界定與設計

本章說明調適計畫的範圍界定與計畫設計之程序,此項要素的主要目 的是要建立一個有效的計畫藍圖,以便使用者能設計調適策略、政策和措 施。圖 2 以流程圖的方式揭示了這個程序,包括了四項工作任務:

(1) 計畫範圍與目標界定

(2) 設立計畫執行團隊

(3) 脆弱度與調適的相關資訊回顧與綜合整理

(4) 調適計畫的設計

(14)

計畫範圍與目標界定

設立計畫執行團隊

脆弱度與調適的相關 資訊回顧與綜合整理

調適計畫的設計

圖 2 調適計畫的範圍界定與計畫設計

此部分程序預期的成果是一個詳細的執行計畫,包括清楚條列的目 標、工作活動內容與結果。

由於在此階段調適計畫的團隊人員可能尚未全部到齊,應該僅有團隊 的核心人員參與,利害相關團體的投入雖有價值,但在這個階段可能比較 適合讓少部分的關鍵團體加入。

3.1 計畫範圍與目標界定

APF 的研究是為了確認適當的調適策略、政策和措施,這些策略、政 策和措施應有長期的和影響廣泛的效果,為了能達到這個目的,APF 的程 序將從關鍵元素的計畫範圍界定開始,首先考慮(a) 現存的發展政策和 其優先順利的重要性;(b)調適的需要和限制。下列的各項行動過程就是 要指導計畫團隊如何確認這些關鍵的考量:

1. 建立利害相關團體程序

為了建立調適的優先順序、計畫需求和限制條件,從事利害相關 團體的諮商是很重要的程序。計畫核心團隊人員應該建立一套包含廣 泛的利害相關團體對話程序,例如包含產、官、學、研、社等不同觀

(15)

點之團體成員。如此構成的利害相關團體將有助於確保未來的調適計 畫能反映出重要的調適優先性(priorities)。

利害相關團體的諮商程序有需要可以是重覆的進行:先導計畫人 員與一小群重要的利害相關團體代表諮商後,確定調適計畫目的的期 初發展,爾後全部計畫團隊人員在計畫期間則與所有利害相關團體代 表從事諮商。這些諮商活動也構成 APF 組合要素「利害相關參與者的 互動」的一部份。

2. 排定關鍵系統間的優先順序

一個國家面對氣候變遷的脆弱度範圍很廣,可從旱災的風險到突 增的疾病爆發散播的負擔,使用者必須將其調適計畫聚焦在調適優先 名單中的策略性部分。原則上,優先名單應該放在那些既有高的脆弱 度又有高的機率發生重大的氣候災害危險衝擊。

某些調適計畫會有清楚的優先順利選擇方式,若無,使用者就要 發展出「誰是脆弱者?對何脆弱?在什麼地方?和到什麼程度?」的 排序或沒有加以排序的名單,這些資料雖然在此階段很一般化,但應 該已足夠進行必要的比較與排定優先順序了。另外,在這些名單上再 附記屬質性優先選擇的理由將更有助於排序。

調適的優先順序可以經由脆弱度的評估、利害相關團體的諮商、

決策者的需求與建議、專家學者的意見等方式建立。然而,為了能讓 大眾接受,排定優先順序的過程應該包括一定程度的利害相關團體的 意見投入。

3. 政策程序之覆評

覆評政策程序的目的是瞭解調適能力要如何發展,瞭解國家的、

部門的以及地方的政策制訂程序以評估一調適策略如何能夠經由這些 程序來執行是必要的。覆評的結果可能包括下列項目:

„ 關鍵政策程序和氣候變遷調適間的關係;

„ 整合調適的考慮納入於政策議程的潛在可能;

(16)

„ 改善協調與聯繫的方式以使政策能協調一致且能加強調適的責 任。

如果能確認在政策程序中為何調適建議很難被執行或持續是非常 有用的,一旦確認後,結構性的研究方法就可以發展出來管理消除這 些障礙。

4. 決定調適計畫的目標與結果

建構調適計畫的目標與預期成果是非常重要的步驟,這個過程將 決定是否該計畫能反映決策者與利害相關團體的需求,過程的結果是 完成一套簡明的計畫目的和相對應的一套預期可以達成的成果,設定 計畫目的的程序可以用利害相關團體論壇、專家意見或決策者的投入 來完成。為了做為未來監視與評估作業的協助工具,APF 計畫團對應 該也要發展準則(criteria)來評估調適計畫的成功與否,這些準則有 助於判斷預期成果的目標達成程度。

5. 發展溝通計畫(communication plan)

調適計畫過程如果能與關鍵利害相關團體、決策者們以及公共大 眾充分參與分享,結果將會是非常有用的。因此,按照相關者的需求 發展溝通計畫非常重要,溝通的策略應該以下列方式設計:溝通策略 的有效性能被監督和評估且能依評估的結果被調整和修改。

3.2 設立計畫執行團隊

建立有效的調適需要一個能確實反映計畫需求與目的的計畫團隊,評 選這個團隊要靠發展一多元科技的評審委員會(pannel)來執行,其中各 委員的組成既能代表各部門也能代表不同社團,同時又能反映計畫排定的 工作優先順序。理想上,在 APF 程序的期間計畫團隊的成員應該能參與負 責。

(17)

3.3 脆弱度與調適的相關資訊回顧與綜合整理

1. 基線發展

脆弱度與調適的相關工作可能已經開始,相關資訊回顧與綜合整 理有助於調適計畫基線(baseline)的發展,基線情境係用來描述目前 的情況和做為研究者評估未來變化的參考對照。有了基線情境未來調 適行動的有效性才能評估,一個定義良好的調適計畫基線應該摘要描 述相關系統目前的脆弱度與調適水準。基線的建立是 APF 的一項重要 工作,因為計畫的基線是作為整個 APF 程序的出發點。

2. 建立指標

目前的脆弱度常用各種指標來評估,包括可量化的與屬質的指 標。這些指標用來描述脆弱系統的各種特性,至於選取何種相關指標 就要依採取的研究架構方法而定(例如以政策為基礎或者以脆弱度為 基礎的研究)。文獻回顧後即可建立描述系統基線的代表性指標,這些 指標應盡可能完全和清楚地描述基線情況。理想上,這些描述調適計 畫基線的指標將來也應作為計畫監督和評估程序時使用。

3. 資訊回顧與綜合整理

APF 使用者可從過去的研究、專家的意見和政府政策中獲得對關 鍵系統的脆弱度之瞭解,例如有關的國家發展計畫、貧窮削減計畫、

環境永續計畫以及國家自然災害評估等文獻。這些文獻和其他相關的 現存資料都應被確認和分析,然後從其中萃取相關資訊做為基線的發 展之用。使用者可參考專家意見、歷史文獻和各種模型的模擬以瞭解 可獲得的資訊,現存的文獻資料包括:(a)研究焦點在氣候變遷衝擊 的相關期刊/計畫報告;(b)研究焦點雖不在氣候變遷衝擊但卻高度相 關的期刊/計畫報告(例如災害管理、貧窮、資源管理、生物多樣性等);

(c)現存的因應處理氣候風險與變異的政策文書。這些資料都有助於 計畫基線的建立。

(18)

3.4 調適計畫的設計

文獻回顧完成後即可確定釐清 APF 程序中相關的過程,例如如果現存 的文獻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目前與未來相關系統脆弱度分析,那麼 APF 相 關的重點就在調適策略的構建和提供調適政策持續的發展,脆弱度的分析 就相對較不重要。本項程序的工作包括如下:

1. 選取適當的研究架構和方法

研究架構和方法必須能符合調適計畫的範圍且能與既有的資源相 容,以下四種建議的研究方法(approach)可作為使用者的選項之一:

„ 自然災害為基礎的研究架構:分析特定氣候災害的可能影響結果;

„ 脆弱度為基礎的研究架構:決定現在的或理想的脆弱度受到未來氣 候風險的影響之可能性;

„ 調適能力為基礎的研究架構:分析調適的困難與障礙,並研擬如何 排除之;

„ 政策為基礎的研究架構:檢視現存的或規劃中的調適政策之有效 性。

以上這些研究架構或方法是互補的而非互相排斥,脆弱度為基礎 的研究架構與調適能力為基礎的研究架構就像一個銅板的兩面,而氣 候災害為基礎的研究架構則與此兩面都有重疊。如果現存的研究已採 用某項研究架構,那麼延續採用或許是明智的決定,如果都無任何文 獻的話,3.1 中建議的利害相關團體參與和計畫範圍界定之工作流程亦 可適用於此處來決定研究架構。使用者在考量 APF 程序後必須謹慎做 出研究架構的決定。研究架構的選取會直接影響到往後的工作量包括 資料收集、模式模擬和調適的其他方面工作。例如,一旦選擇了氣候 災害為基礎的研究架構,那麼相當重大的工作時間將花在評估現在與 未來的氣候風險上,這也相對影響決定了未來將採用的分析方法。如 果選擇了政策為基礎的研究架構,相對多的時間和資源將聚焦在瞭解 目前的社經方面之脆弱度和發展社經的情境設計。所以研究方法

(19)

(methods)的選擇往往受到研究架構(approach)的左右。

2. 發展綜合規劃

任何調適計畫不管是何種架構,都需要謹慎的綜合整理才能有助 於達成調適程序的所有目的。在此 APF 的階段,我們鼓勵使用者能做 一個暫時預備的規劃來綜合整理結果和提供有助於確認調適方案選項 與建議的資料。

3. 發展監視與評估策略

調適計畫的關鍵產出是包括降低脆弱度與提升關鍵系統調適能力 的調適策略、政策與措施,政策的建議如何有效地被執行需要密切的 監督與週期性地評估,APF 的使用者應該針對策略、政策與措施的各 個內容項目發展出各項指標以評估其有效性,有了監視與評估的策略 在手,就能有助於確保指標的發展以及後續的有效監視與評估。

4. 發展參考存檔報告

有關調適計畫的存檔報告要清楚地描述計畫的目的和預期成果、

各項計畫的工作內容、參與的利害相關團體、預算和計畫進度時間表 等資訊。這些活動是整個計畫程序的一部份,此檔案也應廣為散佈以 確保程序能公開而透明。

5. 其他議題

„ 計畫聯繫:很可能國內會同時存在正在進行或規劃中與調適政策 密切相關的多項計畫,這些計畫將可能會有互補性與綜效性

(synergies),他們的效用包括:(a)增加調適程序的策略價值;(b)

能促使更詳盡的評估;(c)增強計畫研究結果的衝擊影響,和(d)

增加可獲得的研究資金之有效性。

„ 利害相關團體參與:APF 的研究需要兩階段的利害相關團體參與 對話,第一階段在先導計畫期間,此時計畫團隊將與一小群利益 團體諮商以發展適當的優先順序之排定與計畫目標,然後確認其 他利害相關團體。第二階段是較長的過程也牽涉到較大群的利害

(20)

相關團體,此過程持續到計畫結束。

„ 方法的選擇:研究方法的選擇係依計畫性質不同而異,一般方法 的選擇應該符合:

(1) 能反映計畫的目標

(2) 能受限與計畫資源的限制

(3) 有政治上的支持;和

(4) 能吸引潛在的贊助者

„ 政策程序:計畫團隊應該清楚瞭解他們想要告知的政策程序,計 畫團隊必須確認政策程序中會導致未來調適政策或措施難以執行 或持續的潛在的障礙,例如包括政策程序中特定的惰性(inertia)、

既得利益團體或個人以及模糊的優先順序等。

3.5 檢驗清單

以下檢驗清單是 APF 組合要素「調適計畫的範圍界定與設計」工作的 快速簡化參考,以檢驗是否完成了此項程序的工作:

„ 是否已定義系統的優先順序與計畫的邊界範圍?

„ 是否已設立了確認和從事利益相關團體之參與計畫?

„ 是否已訂定了計畫的目標與預期成果?

„ 是否已發展了一套與決策者和利益相關人士的研究結果溝通計 畫?

„ 是否已選定了研究團隊?

„ 是否已確認、綜合整理和回顧了相關文獻?

„ 是否已選擇了適當的研究架構?

„ 是否探討了國家政策決策過程與調適政策的執行障礙?

„ 是否準備了計畫書檔案?

(21)

4. 目前脆弱度之評估

對多數的情況而言,對目前氣候風險的調適是最立即而直接的調適工 作,APF 的第二項組合要素「目前脆弱度之評估」探討目前情況的兩個面 向:對目前氣候的脆弱度和現存調適措施的有效性與範圍。從現況瞭解開 始有助於確保未來任何發展出來的調適政策與措施都是立基於目前的經 驗。評估目前的脆弱度與調適情形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瞭解與氣候相關的 優先排定系統的脆弱度之特性以及該系統的調適反應之範圍,具體而言,

使用者必須回答下列三個問題:

(1) 對目前氣候風險的優先排定系統的脆弱度有關之國家發展政策 和計畫的狀態為何?

(2) 那些排定優先的系統之脆弱度其決定因子為何?

(3) 目前的調適架構成功與否?

APF 的第二項組合要素有四大評估任務工作要完成:

(1) 氣候的風險與潛在衝擊

(2) 社經情況

(3) 調適經驗(包括調適政策與措施)與調適能力

(4) 對社經情況與氣候的脆弱度

這四項任務是交互影響而非前後決定,而預期的產出將是一完整的排 定優先的系統對目前氣候之脆弱度與該系統所用的調適方案之評估報告。

4.1 評估氣候的風險與潛在衝擊

完成此項工作,使用者將瞭解目前氣候的風險,同時也具備了發展調 適策略來管理未來氣候風險的基礎。對目前氣候風險的評估可以是屬質性 或者是量化分析,或者兩者並用亦可,最完整的形式包括了氣候變異的特 性分析、極端事件與風險、影響衝擊評估、發展風險評估準則與評估目前 氣候風險等。

(22)

本項工作有兩個重要的元素:一個概念性的系統模型和對風險與脆弱 度的理解以便能對風險排序。

至於目前氣候風險如何評估要視選擇的研究架構方法而定,包括自然 災害為基礎、脆弱度為基礎、政策為基礎、和調適能力為基礎的四種研究 架構。以上任何研究架構對評估風險都有屬質與量化的分析方法,端視計 畫的需求與資料的性質而定。

氣候脆弱度與風險係由氣候與社會互動影響而產生,可用不同的方法 來評估,包括從社會面、從脆弱度為基礎的評估、從氣候面、從自然災害 為基礎的評估或者從混和以上的各種評估。

4.2 評估社經情況

此項工作的目的是評估被排定優先系統的目前社會與經濟情況,工作 的產出是一篇對目前情況影響脆弱度與風險的具體簡明的陳述,這篇陳述 亦可在計畫後來發展的社經情境中用來理解未來氣候風險與脆弱度的預 測。對目前社經情況完整的評估報告包括:

(1) 澄清系統的邊界

(2) 發展系統的指標

(3) 描述今日的社經情況

(4) 分析重要的特性

此項評估結果可能會是一個詳細的報告,也可做為其他工作的投入資 料,例如脆弱度的評估報告。此階段亦極有可能與利害相關團體互動決定 對當前社經情況最適當的社經指標(包括屬質與屬量或兩者混合)或組合 描述。這些描述應包括在人口的、經濟的、自然資源的、統管的/發展的和 文化的方面的目前狀況。

4.3 評估調適經驗與調適能力

調適能夠有效且能為利害相關團體接受,調適措施必需要與過去的經 驗、現在的行為與未來的預期保持一致,將這些調適的經驗具體特徵化是

(23)

很重要的。此項工作的目的是評估受排定優先系統的目前調適(基線情境)

是否成功,此基線情境描述最近與目前的調適經驗包括目前實行的調適政 策與措施,以及目前調適能力的評估。注意的是此處所指的基線情境並非 先前第三章所說的計畫基線情境。

評估調適經驗與調適能力包括兩個主要的程序,第一是對被排定優先 系統的目前調適政策與措施資訊的範圍界定與綜合整理,第二則是對該系 統面對目前風險的調適能力進行評估,例如探討目前調適政策與措施的有 效性,不論是自發性(autonomous)或規劃性的調適行動都應加以探討。

4.4 評估脆弱度

評估脆弱度的目的是確認與具體化受排定優先系統對氣候災害的敏 感度,此項工作的產出將是一本對目前脆弱度的豐富描述報告,包括經濟 的與氣候的方面,這篇報告是以前面三項工作的成果作為基礎,是前面三 項工作成果資訊的綜合整理。同時經由描述潛在未來的脆弱度也提供了未 來氣候風險評估的投入材料。目前脆弱度的評估可與未來不同社經情境或 氣候情境下的脆弱度的評估相比較,也可以用來確認關鍵的調適方案,而 這一切的工作都是為了提升調適能力。一個完整的脆弱度評估包括了定義 的澄清與問題的分析:定義關鍵的脆弱群體(亦即被排定的優先系統)、

定義氣候風險的暴露(exposure)(可使用社會與經濟的指標)、和評估目 前的脆弱度(亦即氣候災害與社經情況的聯合互動考慮)。

4.5 其他議題

„ 目前氣候:各種統計資料可以來描述目前氣候,例如平均值、標 準差、極端事件的頻率等。

„ 氣候風險:風險指的是一個氣候事件的程度、機率以及後果之組 合,使用者在 APF 的早期階段就必須瞭解這些定義。

„ 脆弱度:利害相關團體可能會對脆弱度有不同的定義,為了溝通 上的澄清,計畫團隊應該與利害相關團體對此定義保持一致。

(24)

„ 基線情境:多數的調適計畫都有兩類基線情境,第一類是計畫基 線情境,也就是第三章所描述的情境,第二類指得是調適的基線 情境,用來描述對目前氣候的調適。這些情境可以做為未來的參 考情境加以比較分析。

4.6 檢驗清單

以下檢驗清單是 APF 組合要素「評估氣候調適脆弱度」工作項目的快 速簡化參考,以檢驗是否完成了此項程序的所有工作:

„ 是否完成了氣候變異、極端事件和災害風險的特性分析?

„ 是否完成了影響目前脆弱度與風險的社經情況分析?

„ 是否進行了調適政策的基線情境評估?

„ 是否完成了優先體系對目前氣候風險的脆弱度之確認與特性分 析?

5. 評估未來氣候風險

對目前氣候風險的調適並不一定適用於未來的情況,APF 使用者應該 考慮氣候變遷的未來情境、面對氣候衝擊的脆弱度以及社會與經濟的動態 變化。本章節將摘要敘述被排定的優先系統面對未來氣候風險之評估程 序。評估未來氣候的風險傳統的方法是將基線情境參數變動以發展出未來 的氣候情境,以系統模擬來評估這些變動的衝擊以及評估調適方案能否減 緩這些衝擊。如今科技進步,評估的型式與分析方法都有了長足地進步,

已可選用更精確的評估技巧。這些技術可從屬質分析(例如將結果分隔成 低、中、高風險)到高度複雜的數量方法(例如使用統計或模擬技術計算 的機率)。

評估未來氣候風險牽涉到檢驗趨勢(氣候的、自然資源體系的、社經 體系的)與影響調適反應發展的因子(如障礙與機會)之間的交互作用。

圖 3 說明了其間的相互關連。以氣候趨勢作為背景,社經趨勢、調適障礙 與環境趨勢都可以加以分析,各項工作間的重疊部分代表了未來氣候變遷

(25)

所造成的衝擊,這些衝擊程度可以增強或減緩全視系統的調適手段與調適 能力而定。因此,本章節的目的即在分析受排定的系統其所面對的未來氣 候風險趨勢,以便適當的調適政策或措施能發展出來,以降低未來氣候災 害的暴露程度。

自然資源和 環境趨勢 (工作項目 3)

調適障礙和 機會

(工作項目 4)

社會與經濟 趨勢和風險 (工作項目 2)

衝擊

氣候趨勢 (工作項目 1)

圖 3 APF 組合要素三的工作項目概念化

本章的程序包括四大工作任務如下:

(1) 氣候趨勢、風險與機會;

(2) 社經趨勢,風險與機會;

(3) 自然資源與環境趨勢;和

(4) 調適障礙與機會。

這些工作任務的產出結果是一系列的潛在可能情境,描述未來的氣候 變遷和脆弱度、社經情況和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的趨勢。風險評估兩種常 用的研究架構是自然災害為基礎的以及脆弱度為基礎的研究架構,不同的 選擇會有不同的工作要項如下:

(26)

5.1 氣候趨勢、風險與機會特性分析

工作的目的是敘述未來 在的氣候風險以及所帶來的機會,一般而 言,工作的結果有兩部分:一組未來氣候變遷的情境分析和所結合的風險 分析。一個詳盡的氣候趨勢、風險與機會特性分析需要:釐清被排定優先 系統對氣候變遷的敏感度;建構適當的規劃期間;發展氣候變遷的情境;

將各情境與衝擊模型聯繫起來(以社經情境作為投入資料);風險分析。

5.2 社經趨勢、風險與機會特性分析

此項工作目的是對被排定優先系統的社經情況進行描述,再以目前社 經情況作為分析未來社經情況的分析基礎,有兩項任務要完成:第一是對 未來(20 年至 50 年)發展出替代的故事情節(storylines),第二是預測在 這些故事情節下,未來的某些社經情況會如何變化。工作的產出則是一系 列的屬質或屬量的情境。與其他趨勢整合後,這些情境可包括基線情境而 不用新增調適,亦可納入新的調適政策或措施進行分析。例如應用各種氣 候情境與個別的社經情境以評估未來脆弱度與風險。使用者構建社經情境 可以自創,亦可採用他人研究已建立的情境,可以是詳細的量化方式也可 以是屬質的。不論何種方式決定故事情節或情境設計,利害相關團體的參 與都是非常有用的。

5.3 自然資源與環境趨勢特性分析

自然資源的消耗對未來氣候風險的脆弱度帶來非常重大的議題,現今 世界存在著許多例子說明過度開採與使用化石燃料與礦產資源會導致環 境嚴重惡化。因為氣候的衝擊很可能因環境惡化而更加嚴重,所以評估自 然資源管理的趨勢能提供作為未來氣候變遷風險評估的重要投入資料,也 可將氣候變遷衝擊脆弱度高的社區與其脆弱的潛在原因聯繫起來。發展環 境情境可能要將氣候風險惡化的重要的反饋作用納入,其中環境狀態影響 調適能力或者環境管理的方案也可用來評估調適。環境情境可用模型經由 社經故事情節來發展或者亦可按正常情況發展以評估其敏感度。這些情境

(27)

將包括土地使用和土地植被的改變、臭氧層流失、紫外線的暴露和各種水 資源的情境。詳細的情境設計可參考 IPCC 的評估報告。自然資源情境分 析的發展亦如環境情境,需要與社經情境整合以評估各項自然資源管理情 況。

5.4 調適障礙與機會特性分析

目前發展與環境政策的情形對評估 在調適障礙是非常重要的資 料,尤其是最近的或規劃中的國家經濟發展改革計畫(例如民營化或貿易 自由化等),與被排定的優先系統有關的政策或計畫,應該對其能否支持 有效調適進行評估,可以採用永續發展的評估架構。

本項工作的目的是確認國家決策過程是否對將調適納入發展計畫構 成 在障礙,或是可提供重要的機會以建立調適能力,這需要對國家規劃 與政策制訂過程的制度的、環境的、參與的各個面向充分瞭解,同時也要 評估政策的執行程序(包括法律、標準與規則辦法)其中的角色、有效性 與制度的連結等。

5.5 其他議題

„ 處理不確定性:由於氣候變遷的評估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計畫 必須採用特別的研究方法,例如發展和使用各種氣候情境。這也 是為何 APF 建議調適評估要以對氣候風險的現況理解開始,如此 才助於提供一張從已知的現況航向不確定的未來的指導地圖。

„ 情境的發展:APF 的使用者要驗證他們評估中的各種情境之假設 前提是否有保持內在一致性,包括驅動因子與重要關係(例如社 經情況、自然資源管理與政策制訂程序間)的假設都要檢驗。

5.6 檢驗清單

以下檢驗清單是 APF 組合要素「評估未來氣候風險」工作項目的快速 簡化參考,以檢驗是否完成了此項程序的所有工作:

(28)

„ 是否完成未來社經情況情境分析?

„ 是否針對趨勢進行了不確定性分析?

„ 是否建立了風險與不確定性之管理策略和規劃?

6. 建構調適策略

一個國家的調適策略指得是面對處理氣候變遷衝擊的各種調適行動 之大藍圖(broad plan),在操作上建構調適策略是一項巨大的挑戰,想想 看,要把氣候變遷議題放入一個混沌的政策世界,其中充滿了競爭性的優 先順序、利益團體、短視、選舉驅動的優先順序、和 在不可預測的事件,

這是多麼的困難。最後,不論計畫團隊研擬的各種降低對氣候風險的系統 脆弱度之方案和措施以及所組合成的策略,都需要克服實際限制條件。

可以把建構調適策略的程序想像成一種嘗試確認一套政策與措施源 自於前面 APF 組合要素的延伸,且滿足受排定優先系統的獨特決策過程。

近年來國際上的保護環境重大推力如聯合國沙漠化公約、聯合國氣候變遷 綱要公約雖然並非由於氣候變遷調適所啟發,但其目的與調適策略有很多 重疊的地方,調適策略的發展應該建立在這些經驗上。

本章節的目的是要整合所有前面 APF 組合要素工作的成果成為一定 義良好的調適策略,以指導各項調適行動。如同圖 4 所示,這項程序包括 了四大工作任務:

(1) 綜合整理先前的步驟與各種調適方案之研究報告;

(2) 確認與建構各種相關之調適方案;

(4) 選取與排序相關之調適方案;

(5) 建構調適策略

程序的產出自然是一完整的調適策略包括了各項政策與措施的建 議。為了確保能得到廣泛的支持以及對構建的調適策略有效執行,這個階 段所有的利害相關團體都應參與策略制訂程序。建構調適策略應該與 APF 組合要素「評估與加強調適能力」的指導原則下共同進行。

(29)

組合要素 1:

界定計畫範 組合要素 3:評估

圍、組合要素 2:評估目前脆弱度、

未來氣候風險

工作項目 1 綜合整理先 調適方案

前組合要素和研究報告的潛在候選

圖 4 建構調適策略的工作項目流程

6.1 綜合整理先前的組合要素與各種可能調適方案之研究報告

此項工作主要是收集 APF 先前程序的研究成果並加以綜合整理,一旦 目前與未來的氣候風險評估完畢,評估結果就可加以綜合整理,整理的結 果將是一套預備的、尚未排序的可能調適方案。從先前的程序作業中,APF 的使用者將可確認目前存在的調適方案,除了整理可能的調適方案外,計 畫團隊對這些方案進行簡要的評估:哪些方案有效,為何有效?當然,除 了目前的方案外,調適策略亦應因應未來的氣候風險,未來調適方案的建 議是可以從先前的組合要素分析以及其他國家如何面對類似調適挑戰的 文獻中獲得。

工作項目 2

確認與建構調適方案

工作項目 3

排定調適方案的優先順序與篩選

組合要素

4 :

構建調適策略

工作項目 4 構建調適策略(

並考慮制度

組織方案成策略,檢驗一致相容性 的安排)確認與建構調適方案

(30)

6.2 確認與建構調適方案

本項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進行調適方案的特性分析包括其成本、衝擊、

可能的障礙以及發展方案排序的準則(criteria)。準則的發展應該是利害相 關者驅動的程序,為了確保準則能夠反映被排定優先系統的需求,利害相 關者的參與非常重要。發展出來的準則將被用來對調適政策與措施進行排 序。這些準則也可作為計畫長期是否成功達成調適目標的指標。

下列的準則或許有用:

(1) 預期受損的程度可作為預防或減緩災害的效益指標

(2) 貧窮削減可作為強化調適能力的指標

(3) 多邊環境協議的綜效(synergies)可做為成本降低或附加利益的 指標

(4) 成本有效性(或成本數字)

各項準則應該依需求而調整。

6.3 選取與排序相關之調適方案

此項工作要從一系列的調適方案與措施中使用選定的準則與排序方 法確認優先順序,工作產出將是一套調適方案的排序名單。由於氣候變遷 調適方案的多樣性,可能需要多種排序的方法來評估所有的方案,使用者 必須謹慎考量各種方法(例如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有效性分析,多目標分 析或專家判斷),某些方法可能需要較高階的資料和資源投入,使用者必 須考慮自己的時間和資源限制。

6.4 建構調適策略

此項工作是將排序優先的調適方案組合成為相容一致的調適策略,工 作產出是一策略文件,文件摘要敘述各種政策與措施組合、執行計畫(包 括誰執行、何處執行?有何資源配合?)、時間架構和操作的議題(需要 何種制度性支援)。本項工作一般包含下列活動作業:

(1) 研擬調適策略草案

(31)

(2) 回顧調適策略與現存策略的相容與一致性

(3) 界定策略執行的相關議題(例如:可能遭遇的障礙與障礙排除 計畫)

(4) 最後策略之定案

利害相關團體的支持可能是決定調適策略是否能被成功執行的最重 要的因子,因此,廣泛的利害相關團體投入策略發展過程非常重要。

6.5 其他議題

„ 建構調適策略的研究架構:研究架構的選擇將依利害相關團體互 動程序而定,如果互動程序是由高階決策者與技術分析專家所支 配,由上而下(top-down)的架構方法是最好的,如果利害相關 團體是來自廣泛的範圍,由下而上(bottom-up)或混和的架構可 能較為有用。

„ 設計執行策略:建構完成調適策略並非是工作的結束,這些策略 仍需要被執行和持續下去。所以設計策略時應該考慮到執行過程 的需求,調適策略應該與政策程序一致相容,調適策略是一個連 續的過程,具有彈性能整合新的元素包括氣候的突發事件。

6.6 檢驗清單

以下檢驗清單是 APF 組合要素「建構調適策略」工作項目的快速簡化 參考,以檢驗是否完成了此項程序的所有工作:

„ 是否完成了先前步驟的綜合整理分析?

„ 是否完成各調適方案的特性分析包括成本、衝擊與障礙?

„ 是否針完成了調適方案的優先順序排列?

„ 是否完成了調適策略文件包括方案摘要、執行計畫、時程規劃和 相關操作議題?

(32)

7. 持續調適過程

為了能夠長期有效,調適過程應該為未來同樣的努力奠下基礎,這可 以透過支持國家發展目標而達成,因此調適策略必須要保持時常調整政策 與計畫更新的過程。將調適策略有效融入國家發展計畫是一項非常具挑戰 性的工作,這需要跨部門的協調合作、多元科技的研究架構以及相當大政 治意願,監視執行中的調適策略是非常吃力的,它不僅需要對監視與評估 過程的持續投入,也需要高位階的政府對阻礙調適策略的障礙做出反應。

持續調適過程可以視為調適的長期過程之開始,目的就是要執行與持 續調適策略、政策與措施,這可經由下列因素來達成:

„ 與現存的程序和計畫有效的整合

„ 能獲得強力制度化支持

„ 持續監視與評估程序

„ 建構一調整調適過程的因應機制;和

„ 保有創造性的主流策略

持續調適過程通常有三項主要的工作任務要完成:

„ 與現行國家發展政策及程序進行有效整合

„ 執行調適策略且確認獲得強力的制度化支持

„ 對調適計畫、政策與措施的有效性進行覆評、監視與評估

本組合要素並無單一產出報告,相反地,它是一個持續程序的出發 點,上述的工作目的是要經由調適政策與措施啟動新的調適行動、推動支 持性的制度結構和發動遞迴式的反饋圈作用(iterative feedback loops)以 隨時間改善程序。

如同前面的其他程序,利害相關團體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例如與現 行國家發展政策及程序進行有效整合,就需要與選擇的政府官員進行密切 互動,這些官員代表了制度性架構中的關鍵部分,他們能協助構建和持續 必要的監視與評估過程。利害相關團體的互動參與在此階段並不是事後規 劃,相反地,使用者應該事先規劃與利害相關團體的互動策略計畫。

(33)

圖 5 展示了持續調適過程中的各項行動與遞迴式的反饋圈,基本的概 念是有兩個研究架構方法來持續調適程序,一方面使用者可以重新調整現 行的政策與措施,使其更能反應因氣候改變而增加的脆弱度(右上角箭 頭),國家災害管理就是一個好的例子。另一方面,使用者可以選擇強調 有關氣候風險的政策的落差(policy gap)來強化被排定優先系統的回復力

(resilience)(左上角箭頭)。這些行動作業可去除那些對氣候變遷與變異 衝擊敏感的調適政策之現行的障礙。

永續發展策略 系統

調適策略

重新調整現行策略 填補政策落差

回顧、監視與評估

圖 5 持續調適過程的概念化

7.1 與現行國家發展政策及程序有效整合

調適策略需要與國家發展政策、程序與計畫相整合,如此,調適策略 才能獲得最大的效益包括改善資源管理、強化能力發展、削減貧窮和降地 面對現存壓力的脆弱度。同時,將調適策略與國家發展政策相關的計畫與 行動方案整合亦可使其執行起來更有效率,事實上,基於政策決定競爭的

(34)

性質,如果不能與其他較為熟習和已建立的議題相整合的話,複雜的氣候 變遷調適策略很難成功。

本項工作的結果是一本整合的詳細規劃,和一持續的主動整合程序。

整合的規劃需要特別注意調整過程的可能障礙,使用者面對挑戰必須維持 心胸開闊與發揮創造力,制度上的惰性和冗長持續的政策辯論很可能會瓦 解整個整合的過程,如果能瞭解這些障礙並設計克服的策略那麼整合成功 的機率就可大幅提昇。

整合調適政策、措施指的是將它們正式納入國家或地區發展的程序以 及預算中,用意就是要使調適策略成為現行國家發展計畫的一個基本要 素。建議使用者在調適策略與現行的政策程序間建立共同的立場,如此有 助於評估調適策略如何與永續發展或削減貧窮的廣大目標相互補甚至超 越之。下列的國家政策是調適策略可能整合的地方:

„ 環境管理計畫(特別是包括環境影響評估)

„ 國家保育計畫

„ 災害準備與管理計畫;和

„ 各部門的永續發展計畫(例如農業、森林、運輸和漁業等)

7.2 執行調適策略且制度化後續支持工作

本項任務是要將調適策略轉型為一持續進行的調適過程,工作的產出 可能包含一部完整的執行計畫,其中包括設立制度性支援的各種相關細 節。當然更重要的產出是持續調適程序的本身。下列各項作業是必要的工 作項目:

(1) 組合執行調適策略的各項資源(如人事、設備和預算財源)

(2) 建立管理和督導架構(如地方團隊、國家管理者和顧問團等)

(3) 啟動執行作業;和

(4) 正式化後續支持的制度性結構

作業 3 可能包括召開政策整合會議、執行新增部門別的策略(例如提 供水資源收集的改善支持)和特定的調適計畫。

(35)

7.3 對調適計畫、政策與措施的有效性進行覆評、監視與評估

本項工作任務的目的是要使調適過程能持續進行且能隨時間改善,建 立一個有效的覆評、監視與評估系統是必要的。這個系統能確認調適程序 的那些方面成功,哪些不成功以及為何會如此,同時也提供了作為調整調 適程序的機制。通常這項工作包括監視與評估系統的範圍界定與規劃和推 動監視與評估的架構,為了完成此項工作,使用者可能需要考慮重要的監 視與評估方案和方法,例如參與性的監視與評估(亦即邊做邊學)。

7.4 其他議題

面對調適監督與評估的障礙:執行調適策略、政策與措施時障礙可能 存在,這些障礙可能是資源的限制和統管(governance)的議題。使用者 必須公開面對這些障礙並設法探討解決途徑。

連結指標:APF 對以下問題提供了深度分析,包括誰將對什麼進行調 適?他們如何調適?為何要調適?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僅定義了相關的調 適範疇,也定義了監視與評估的基礎。

7.5 檢驗清單

以下檢驗清單是 APF 組合要素「持續調適策略」工作項目的快速簡化 參考,以檢驗是否完成了此項程序的所有工作:

„ 是否完成了與現行國家發展政策及程序有效整合的計畫?

„ 是否完成了調適的執行計畫且確認了如何獲得強力的制度性後續 支持?

„ 是否對調適衝擊完成了覆評、監視與評估程序?

8. 利害相關人士參與

APF 整個程序就是一利害相關團體驅動的氣候變遷調適計畫之研究方 法,利害相關團體的互動參與是跨越所有 APF 組合要素的共通行動,利害 相關團體能對瞭解現行的脆弱度與調適以及確認必要的調適措施做出實

(36)

質貢獻,同時參與的過程可以教育利害相關團體有關氣候變遷的風險,並 鼓勵他們支持調適過程。如果進行的順利,這些參與的過程將有助於調適 政策的執行以及形成一支持調適的社團力量。更重要的是,它能提供調適 程序往前邁進的動力。

利害相關人士參與是調適程序成功的必要條件,本項工作的目的就是 要確保關鍵的利害相關團體在調適計畫中有基本的參與,所謂關鍵的利害 相關團體指得是那些最受氣候變遷影響的人士以及那些位於能有效發動 進行調適地位的人。利害相關人士參與包括下列三項作業:

„ 確認關鍵性利害相關團體;

„ 釐清利害相關團體角色;

„ 管理對話、溝通程序。

工作的產出應該是一主動的、包含廣泛的與利害相關團體的對話。

8.1 與APF組合要素之聯繫

利害相關團體在各個 APF 組合要素程序的參與方式與水準可以摘要 如下:

„ 調適計畫的範圍界定與設計:重要的工作應該聚焦在對現行政策 的覆評、確認利害相關人士與釐清利害相關者的利益與角色。

„ 評估氣候調適脆弱度:重要的工作應該聚焦在發展共同的理解認 知、確認成功的調適策略和提供資訊的公平獲得。參與者應該擴 及那些最脆弱的群體之代表、技術專家和在適當位階的決策者(地 方的、地區的和中央政府的)。

„ 評估未來氣候風險:重要的工作應該聚焦在定義規劃期間和其他 的參數以及利害相關團體的認知(特別是未來的情境),本項工作 的參與應該與前項工作相同。

„ 建構調適策略:重要的工作應該聚焦在調適方案的評估與排序,

參與範圍應該儘可能地擴大。

„ 持續調適過程:重要的工作應該聚焦在營造一個利害相關團體能

(37)

行動且支持調適作業的環境。

進行利害相關團體的參與過程工作並不能保證公平、公正與讓人接 受,因此參與互動的過程要小心設計、執行與管理。某些重要利害相關人 士可能從頭至尾都參與,有些可能只扮演特定分工的角色,最終目的都是 要創造一個能展開公開對話、相互學習和達成一致決策的互動程序。

8.2 確認關鍵的利害相關團體

主要的利害相關團體包括最脆弱的群體和那些足以影響被排定的優 先系統之氣候變遷調適的人士,確認利害相關人士是 APF 第一個組合要素

「計畫的範圍界定與設計」的重要工作,被選擇的團體不應該只是限於那 些知道調適議題的政府代表、非政府組織和學界代表,計畫團隊應盡可能 地去邀集其他人士,特別是在社會中高度脆弱的階層,以便在調適過程中 他們能作為代表。

一個簡單而有效的確認方式如下:

(1) 進行初始的利害相關團體範圍界定然後確認核心團體

(2) 向此核心團體徵詢請其建議其他利害相關之人士

(3) 再向這擴大的利害相關團體徵詢誰是較為有關的人士

受邀的參與的人士應該有能力影響調適程序或者應該是直接受預測 的氣候衝擊之團體的成員而且有意願參與。本項工作的產出是一完整的相 對應於每一個 APF 組合要素的關鍵利害相關團體的範圍,以及一套鼓勵他 們參與的計畫。

8.3 釐清利害相關人士的角色

利害相關團體應該扮演適當的與建設性的角色,角色的定義有很多方 法,一種有用的方式是按利害相關團體的型態和他們的影響力來組織角 色,此種方式可以下列益處:

„ 對每一型態的利害相關人士釐清其適當的一般角色

„ 對特定關鍵重要的利害相關人士可建議其更多特定的角色

(38)

„ 使調適計畫受益;和

„ 可對每一 APF 的組合要素預期貢獻水準的釐清

每一 APF 的組合要素對參與的利害相關人士隱含了不同的計畫角 色,應該發展一套計畫來摘述:何樣的利害相關活動在各組合要素是有建 設性的、哪些利害相關人士最適合執行這些活動、以及使用什麼方法來讓 這些利害相關人士參與這些活動。準備這些問題的答案有助於確保預期的 利害相關人士之貢獻能符合 APF 各組合要素的需求。

8.4 管理對話程序

利害相關團體,特別是那些生計受到目前氣候變遷衝擊影響的團體,

常有有關於何種調適最實用的豐富的經驗和知識。但是這些人士可能面臨 較大的困難來參與計畫,再者,他們可能對參與程序不信任或者覺得不自 在。因為這些人士的參與非常重要,因此要花較多的努力和支援提供與管 理其持續參與是必要的。

利害相關團體的對話要保持透明才能有效,有許多技巧可用:包括探 討對未來的預期和建立信任感、促進討論與界定議題、進行參與分析和評 估程序。這些技巧應該靈活使用且能反映計畫的需求。在一策略性管理的 層次,當調適計畫完成後應該要有一套立基廣泛的與利害相關人士有效溝 通計畫,和一套協助利害相關人士持續調適過程的計畫。

8.5 其他議題

„ 溝通調適計畫的產出:利害相關人士是溝通調適計畫產出結果最 有效的資源,利害相關團體人士參與計畫的重要層面應該是一套 與其溝通的策略,利害相關人士本身即可協助建立此溝通策略,

關鍵的利害相關人士可提供指導有關如何與某些族群進行最好的 溝通,這些指導可以用來發展與改善調適計畫的利害相關團體參 與程序,也可作為調適計畫產出結果的溝通策略之投入。

„ 確保具代表性與包括性:利害相關團體的對話之目的是公開交換

(39)

意見與互相學習,經由傾聽他人的觀點與經驗利害相關人士可以 建立對議題分享的經驗,優先與重要的行動也會因為考慮到大家 的認知而出現,這種參與程序可以建立互信與瞭解。

9. 持續評估與強化調適能力

確認增加調適能力的方式是所有 APF 組合要素的共同作業,作業的焦 點應放在那些直接與氣候變遷和變異相關的調適能力。調適能力可以被視 為政策改變的程序,而利害相關團體則是改變的代理者,更深一層次,處 理調適能力可以放在多元科技的研究架構上以反應氣候變遷不同的維 度,例如時間的維度(目前與未來);策略的維度(政策與統管制度的執 行);或操作的維度(評估因子與指標)。

調適能力是一個系統調整其特性或行為的性質,之所以調整是為了在 現行氣候變異或未來氣候條件下擴展其處理應對之範圍。本項工作的主要 目的是提供有關如何加強與評估調適能力的指導。評估與強化調適能力的 程序包括下列三項主要的工作:

(1) 評估現有調適能力

(2) 確認調適能力之限制

(3) 發展強化調適能力之行動方案

程序預期的產出結果是對目前調適能力的評估報告和強化調適能力 的策略。

9.1 與APF組合要素之聯繫

調適能力的討論應該在調適計畫的早期階段就納入利害相關人士參 與互動的程序,下列思考性的問題有助於聚焦調適能力與 APF 組合要素之 關鍵聯繫:

„ 調適計畫的範圍界定與設計:從現存的發展和貧窮研究報告以及 最近的國家經驗,什麼基線調適能力最為明顯?

„ 評估氣候調適脆弱度:什麼樣的調適能力已經存在以降低目前的

(40)

面對熟悉風險的脆弱度?是在哪些脆弱的群體和系統?

„ 評估未來氣候風險:面對未來的氣候災害那些脆弱的人口族群、

地區和部門需要哪些附加的調適能力?在現行的社會經濟與環境 趨勢下,各種系統與人口族群如何面對處理現行的災害或未來新 的災害所增加的頻率與嚴重性?

„ 建構調適策略:國家的調適能力如何增強以推動自發性調適

(autonomous adaptation)?執行調適策略的障礙為何?可以建構 何樣的策略來鼓勵人們更能接受與正面肯定調適?

„ 持續調適過程:何種形式的監視與評估的協議有助於讓利害相關 人士持續參與調適過程?

9.2 評估現有調適能力

可以發展各種指標評估調適能力,調適能力指標比風險指標更難確 認,然而經過精心設計使用者可以發展出一套指標適用於受排定的優先系 統,調適能力的決定因子與指標可以經由一系列有目的之問題詢問利害相 關人士來確認,依據這些建立的指標或因子,可以對受排定的優先系統的 調適能力進行屬質性的評估,調適能力可以是一綜合性的概念,例如人民 對於處理氣候、環境、經濟或其他壓力綜合範圍的能力,也可以是指單一 特定的能力,例如面對特定現行的氣候的能力。本項工作的產出包含了確 認已經執行的調適措施之水準以及促進未來調適能力的政策意涵。本項工 作也與 APF 組合要素「評估現行的脆弱度」密切相關。

9.3 確認發展調適能力的障礙與機會

確認執行調適措施的現存障礙以及特別的機會和可以使調適措施易 於引進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而言,本項工作的產出是對加強調適能 力的地方的、區域的和國家的政策與統管角色的描述,本項工作與 APF 組 合要素「評估未來氣候風險」以及「建構調適策略」之調適障礙和機會的 特性分析密切相關。

(41)

9.4 發展整合調適能力於調適的策略

這項工作的目的是發展增強綜合的與特定的調適能力之策略、使預期 性調適更加容易以及促進自發性調適的環境。本項工作有七個步驟各自橫 跨 APF 的組合要素,特別是第四個要素「建構調適策略」。工作的產出是 一套強化調適能力的政策與統管建議。

9.5 其他議題

„ 強化調適能力的統管策略:這議題指的是政府回應社會群體有關 調適政策的多種方式(例如,制度的、管制的、教育的)

„ 強化調適能力的政策策略:這些策略可視為處理氣候變遷的 財政的、立法的和其他工具,政策策略包括了一系列的方案,

例如:(1)賦稅的改變或管制制度的改變;(2)資源重新分配 或配置;(3)對研究機構與公共資訊計畫的支持

數據

圖 1  國家溫室氣體調適政策綱要架構  每個 APF 組合要素簡單摘要如下:  „  調適計畫的範圍界定與設計  此要素確保計畫能被完善的設計且能被整合納入國家政策的程序中。  „  目前氣候調適脆弱度之評估  此要素是對現在狀態的評估,它所要問的問題是:面對氣候風險的脆 弱度,社會現今處於什麼狀況?是何因素決定了目前的脆弱度?以及 現今社會的努力對目前氣候風險的調適是否成功?  „  未來氣候風險評估  這個要素中包括了發展未來氣候、脆弱度、社經與環境趨勢的各種情 境,以作為分析未來氣候風險的基礎。
圖 5 展示了持續調適過程中的各項行動與遞迴式的反饋圈,基本的概 念是有兩個研究架構方法來持續調適程序,一方面使用者可以重新調整現 行的政策與措施,使其更能反應因氣候改變而增加的脆弱度(右上角箭 頭),國家災害管理就是一個好的例子。另一方面,使用者可以選擇強調 有關氣候風險的政策的落差(policy gap)來強化被排定優先系統的回復力 (resilience)(左上角箭頭)。這些行動作業可去除那些對氣候變遷與變異 衝擊敏感的調適政策之現行的障礙。  永續發展策略 系統調適策略  重新調整現行策略 填補政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締約國需要特定服務之提供授權之情況下,締約國合格之管理

Centre for Learning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LS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主持人 政府這邊他們想說,是不是在政策上面有什麼樣相對應的調整,會

y 2002年,UNICEF,UNESCO, WHO 三個聯合國組織共 同建議各國中等學校應認知21世紀是一個資訊量

2.「情境」創設對非華語學生學中文的影響 3.應用「調適架構」配合情境訂立教學目標 二、 第二語言教學流派..

Operation Sequence Number Quantity Per Assembly Component Yield Factor Fixed Start Days Offset Variable Start Days Offset Effective Date.

策略規劃過程使於策略分析,Ansoff 認為策略規劃的核心架構為策 略分析,也就是 SWOT 分析。Aaker 認為,企業在進行策略規劃時的

成功的完成本研究之自動化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前置處理程 式 AutoRC 的開發,讓使用者透過 Auto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