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父母回應幼兒負向情緒的過程探究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3

Share "父母回應幼兒負向情緒的過程探究 -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Copied!
10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探究父母对孩子负面情绪反应的过程 摘要2.父母对孩子负面情绪反应的顺序。

緒論

研究動機

加纳,2009)。父母不教育,会导致孩子情绪调节能力差,造成更多。不会有攻击行为,同伴互动良好,学习成绩也比较好(引自叶光辉,2002)。

研究目的及研究問題

名詞釋義

文獻探討

嬰幼兒的情緒發展

情感能力的好坏对孩子的社会地位以及与同龄人的交往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吕翠霞,2010)情感能力较好的孩子非常喜欢同龄人。

嬰幼兒情緒表達和父母的因應

1996年,Katz、Gottman等人提出了元情感的概念,即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

圖 2- 1 父母後設情緒理念之理論架構
圖 2- 1 父母後設情緒理念之理論架構

父母的後設情緒理念

2、对孩子负面情绪做出反应的家长特征的定义 “意识”是指家长能够感知自己和孩子的情绪的情感教育特征。

表 2- 1 四種後設情緒理念類型的評估面向與特徵要素
表 2- 1 四種後設情緒理念類型的評估面向與特徵要素

小結

过往研究课题中,9篇相关研究文献集中在北部地区,5篇文章分布在中南部地区,工作很少。新竹地区目前是台湾出生率最高的地区,看来以便对其进行进一步探索。此外,以4至12岁的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而2至6岁的幼儿,正处于自主发展的巅峰期,似乎不那么焦虑。大多数研究都是让父母填写一份量表,然后分析他们的反应,

研究方法

  • 研究對象
  • 研究工具
  • 研究步驟
  • 資料分析

接受方面? ),通过第二次访谈勾画问题,请家长谈谈孩子目前的行为?当时对孩子行为的想法和感受,父母的情绪是否驱动了孩子的行为?第三个研究问题,在正式访谈中,研究者尽量使用接近研究对象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研究者将访谈的日期、时间和领域总结如下表3-4:

研究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收集数据的丰富性和稳定性,并根据研究目标的意愿进行调整,每个研究对象的访谈时间为1.5至3小时。访谈的范围由研究对象决定,在本研究的访谈过程中,提到了25个负面情绪事件,并在草稿中直译符号,适用时,父母元情绪不同方面的行为定义和例子完成后,如表3-8所示;将分类数据一一对比,完成本研究确定的各方面的特征,并在详细分析后分别回答本研究的研究问题。 。

表 3- 1 研究對象背景資料  編
表 3- 1 研究對象背景資料 編

研究結果與討論

幼兒負向情緒事件

“孩子向父母提出要求”的因素通常是向孩子提出要求,希望父母能陪孩子玩游戏或同意帮忙做某事;孩子最初的情绪是平静且波动的,但如果家长此时对孩子做出同样拒绝的反应的话,就会造成孩子的负面情绪,比如佳佳妈妈提到的情况中,菜后周日早上雨停后,市场去买蔬菜。我把车停好后,孩子要求去停车场顶楼踩水。我拒绝后,他开始大爆炸,很生气,一直喊我去顶楼,我不想在这里……【10M-0421(2)】“”同行的因素“互动”通常是孩子与兄弟姐妹或朋友之间的玩具事件,当父母意识到孩子已经生气或兴奋时。比如场景中的晚饭时间,君君的妈妈做好饭菜走出厨房,看到两个兄弟因为玩具而打架,弟弟哭着说我生气了!然后他冲向他的哥哥并扔积木[2M-0402 (1)]。孩子的“个体”因素通常会产生负面情绪,因为孩子找不到玩具或者累了想睡觉。比如当时的情况,午饭时依依妈妈陪孩子吃午饭后,孩子总是坐立不安。如果不睡午觉,她很容易发脾气。所以有几次她一直说不听。我知道她累了。已经...【9M-0419(3)】。

本研究按引发孩子负面情绪的因素进行归纳,分为四类,其中“父母要求孩子”因素,包括父母要求孩子睡觉、走开、吃饭、玩耍,共9个事件; “孩子问家长”因素包括孩子要求家长读故事书、幻灯片等,共6个事件3个。没有造成孩子负面情绪事件的因素。

表 4- 1  幼兒負向情緒事件總表
表 4- 1 幼兒負向情緒事件總表

父母對於幼兒負向情緒的覺察及接受面向

有3种情况,孩子根本不会做出任何反应来抗拒父母的要求,比如根本不动,有一半的情况下,父母会坚持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认为孩子的负面情绪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有意反对的行为,并因为孩子的行为而感到愤怒,最终根本不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 1)认为孩子的负面情绪表达是一种有意的行为。

2)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表现感到愤怒 1)提醒自己孩子还小,表现出这种行为是正常的 2)提醒自己孩子情绪失控,趁机教导。

父母對於幼兒負向情緒的處理、溝通、原因和指導面向

2.父母帮助解决孩子不舒服的情绪 2.父母对孩子负面情绪的“沟通”方面 3.父母对孩子负面情绪的“原因”方面。

4、家长对孩子负面情绪的指导 1)家长可以在全部25个事件中“感知”孩子的负面情绪 2)家长可以“接受”孩子负面情绪的所有事件中的12个。

一半的事件(13起)是家长无法接受孩子的感受,另一半的事件(12起)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另外12起事件的家长有助于解决孩子的感受。孩子不愉快的情绪。

表 4- 2  父母回應幼兒負向情緒過程分析表
表 4- 2 父母回應幼兒負向情緒過程分析表

研究結論與建議

研究結論

2、父母回应孩子负面情绪过程中各方面的顺序 3、父母回应孩子负面情绪(完全没有回应)过程中各方面之间的关系 观察孩子的负面情绪。

当父母不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时,就会禁止孩子表达不愉快的情绪。 4、父母反应方面与孩子负面情绪事件的关系 表5-1 负面情绪事件与接受 面向分析面。

表 5- 1 負向情緒事件與接受面向分析表               面向
表 5- 1 負向情緒事件與接受面向分析表 面向

研究建議

2、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调节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负面情绪最初是如何表现的?您认为孩子出现这种消极情绪表达的原因是什么? 。

有人认为父母应该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你觉得呢?有人认为负面情绪是孩子的一个学习过程,你怎么看?有些人认为父母应该教孩子处理负面情绪:

數據

圖 2- 1 父母後設情緒理念之理論架構
表 2- 1 四種後設情緒理念類型的評估面向與特徵要素
表 3- 1 研究對象背景資料  編
表 3- 2 父母後設情緒理念各面向特徵及行為定義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當代大腦科學的研究,對幼兒教育的啟示,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的 詞與幼兒的心智狀態語詞均有顯著正相關,此點顯示出母親在短時間的範圍內,會

國內外關於照顧者與幼兒氣質、幼兒情緒的相關研究並不多。過 去研究中觀察時間較長、參與受試者較多且較具理論架構者,首推

Eccles 的父母社會化模式(Eccles, et al., 1998;Fredricks & Eccles,

四、家庭中適當的親子語言交流對幼兒語言能力發展具有正面影響。語言 能力較佳的兒童,通常父母會主動與兒童交談,鼓勵兒童多從事語言

過去關於探討幼兒手足數與母親採用管教方式的相關研究並不多,但根 據王鍾和(1975)研究指出,子女數 3 位以上相較於子女數 3

(1)設籍本市年滿3足歲以上至入國民小學前之幼兒〔幼兒應有法定代理人(父或母 一方)、與報名幼兒同居之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及相關證明具監護人權利之人設

1.設籍本市年滿 2 足歲以上至入國民小學前之幼兒〔幼兒應有法定代理人(父或母一方)、與報 名幼兒同居之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及相關證明具監護人權利之人設籍同戶,並繳驗戶口名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