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共「和平崛起」面臨的制約…

第五章 中共「和平崛起」的前景評估…

第二節 中共「和平崛起」面臨的制約…

中共經長期衡量自身實力及世界形勢後,在內心裡歸結出對於自身在國際上 和平崛起的預設目標,同理,要評估中共追求這些目標的前景,亦要從其自身實 力及世界形勢觀察起。國內與國外的情勢存在著對中共「和平崛起」的制約,進 而可能改變中共在既定目標下的戰術策略。因此,以下將考察國內外對中共「和 平崛起」的制約因素,並藉此評估中共「和平崛起」的前景。

一、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中國的猜忌

中美兩國各自既是崛起國與霸權國,同時也是最大的開發中國家與最大的已 開發國家,從純粹權力的角度觀之,兩國的關係當然是矛盾的。不過,經第一章 文獻探討的整理後,本文發現了其中真正的關鍵,那便是無論從權力抑或制度的 角度評估中國的崛起,西方世界對中國意圖的認知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因 此,這種相當主觀的心理猜忌,才是制約中國崛起的最主要因素。

美國無疑是西方世界在看待中國時的意見領袖。雖然中美兩國的合作持續在

129

擴大,但合作的層次卻多限縮在低政治層次的事務,而呈現出低政治的合作看似 掩蓋、實際上卻無法抵消高政治矛盾的態勢。13說到底,這便是美國始終對中國 崛起難以去除的不安情緒。14照理講,中國一直奉行防禦性的軍事政策,恪守以 聯合國憲章為準則的國際政治制度,從不以「行動自由」為戰略目的,反倒是美 國公開聲稱其採取行動「無需聯合國或任何人的批准」,將行動自由視作是其必 須擁有的制定規則和設置全球日程的權勢,15那麼,真正挑戰國際秩序的應是美 國而非中國。然而,由於美國在價值觀上擁有道德優勢,美國得以在西方話語體 系中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反過來將中國捍衛自身主權的行為指為是對國際秩序的 威脅。就是在這樣的表述下,中國合理自衛的行為成了中國威脅論的支持論據。

可以說,如同攻勢現實主義這種看似以「客觀」權力作為基礎的理論,實際上也 靠著對中國威脅的「主觀」認定,而增加了其科學性的說服力。

比如,在政治及安全事務方面,美國將中國保衛釣魚台及南海主權的舉措視 為是對區域秩序的挑戰,中國在北韓及伊朗的核武問題上沒有完全站在美國的立 場,也成為另一項中國不接受國際政治制度的證據。16在經濟事務方面,美國至 今不承認中國大陸的經濟體制是市場經濟,將中美一些貿易衝突上升為對中國不 遵循自由貿易規則的指控,認為中國推動東亞整合是為了另創與 WTO、IMF 等 全球機制分庭抗禮的體系,並指責中國擁有極高的 GDP 卻拒絕與已開發國家承 擔對於全球環保問題的相同責任。17美國對中國這樣的認知使其國內對華強硬派 始終不衰,主張既然中國企圖要衝撞以美國利益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就不應繼續 任由中國國力增長,而必須及時對之壓制。18美國國內的軍工複合體更藉此找到

13 宮力,如何與美國共處:冷戰後中國對美方針與中美關係(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頁 233。

14 陳有為,「中美關係的複雜性在於不確定性」,星島環球網,2006 年 4 月 13 日,

〈http://www.stnn.cc:82/op_ed/ed_china/t20060413_189452.html〉(瀏覽日期:2013 年 6 月 8 日)。

15 Ron Huisken, “The Road to War on Iraq,” Canberra Papers on Strategy and Defense, No. 148, p. 55, Strategic Defense Studies Centr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003.

16 Aaron Friedberg, “Bucking Beijing: An Alternative U.S. China Policy,” Foreign Affairs, Vol. 91, No.

5 (Sep/Oct 2012), pp. 48-58; John G. Ikenberry, “The Future of the Liberal World Order:

Internationalism after America,” Foreign Affairs, Vol. 90, No. 3 (May/ June 2011), pp. 56-68.

17 Ken Miller, “Coping With China's Financial 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 89, No. 4 (Jul/Aug 2010), pp. 96-109.

18 陳知涯,「塑造中美軍事關係」,收於理查德‧羅斯克蘭斯(Richard Rosecrance)、顧國良主編,

130

說服美軍技術轉型的藉口,即以對華作戰作為標準的假想認定。19攻勢現實主義 從客觀解釋國際現象的理論,反過來成為推動國際現象的外交思想。

當然,在小布希總統時期達到鼎盛的此種強硬思維,已經受到美國國內自由 派學者及歐洲國家的批評。美國自由派學者察覺到,這種思維逐漸傾向於認為美 國鼓吹全球貿易是助長了中國的經濟崛起,而產生一種只談自身利益的閉鎖心 態,忽略了美國的超強國力正是建立在以全球利益為關照的胸懷。20也有學者兼 從現實角度考察,主張在全球化的時代不宜以傳統權力硬碰硬的方式對付中國,

而應延續柯林頓時期的接觸政策,藉由「中美共治」這種機制,引導中國成為西 方價值體系下負責任的一員。21正是由於西方世界也有對華懷柔的聲音,才讓中 共相信美國霸權並非鐵板一塊,可以在體制內順應多極化的趨勢將之瓦解。

不過,這類對華懷柔的思維,卻比攻勢現實主義者帶有對華更深層的矛盾,

那便是其和平演變中國價值觀的企圖。在自由貿易方面,這種矛盾還不強烈,美 國期待中國能隨著經濟的成長愈來愈趨向市場經濟,而中國對此並不特別反對,

只是希望同時兼顧開發中國家的權益。然而,在政治方面,自由派論者卻始終認 為中共「一黨專政」的制度是對國際秩序的潛在威脅,並且從意識型態上相信中 共為了維持其統治正當性,將採取對外擴張的民族主義,爭取成為東亞地區的霸 權,以恢復其歷史的光榮地位。準此,根據美國幾十年來遏制歐亞大陸出現「懷 有敵意」(hostile)政權的大戰略,中美便有根本性的衝突。22諷刺的是,美國學者 又指出,即便中國大陸民主化,其對國際秩序的威脅也不能得到解除,因為歷史 的記錄顯示在一國民主化的過程中,內部的動盪和與他國的衝突將會加劇。23這 樣糾結的思維,往好處想,是靜待中國自身的和平演變,但若往壞處想,似乎就

力量與克制:中美關係的共同願景(Power and Restraint: A Shared Vision for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0),頁 72。

19 同前註,頁 58。

20 Michael Beckley, “China‟s Century?: Why America‟s Edge Will Endur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6, No. 3 (Winter 2011/12), pp. 76~78.

21 Aaron Friedberg, “Bucking Beijing: An Alternative U.S. China Policy.”

22 Ken Miller, “Coping With China's Financial Power.”

23 同前註。

131

是宣告中美之爭無解了。

錢其琛擔任中國大陸外交部長時曾表示:「中美關係的歷史表明,兩國關係 從來不是建立在共同的社會制度、價值觀念和意識型態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共同 利益之上。」24事實上,即便是反對美國單邊主義、支持國際政治多極化的歐洲 國家,與中共也會在民主、人權等這類價值問題上發生衝突。協調這種對立的最 佳方法是回歸現實主義,同時又必須消除「崛起國與霸權國必然衝突」的攻勢現 實主義觀念,而能理性地運用外交手段劃定出各自核心利益的範圍,即如季辛吉 所言,在雙方利益重疊最高的亞太地區共建「太平洋共同體」。25西方世界如能 去除對中國如何運用權力的預設立場,務實地與中國做權力上的分配與妥協,反 而能創造共同發展的可能。

二、詭譎多變的東亞局勢

近年來,全球經濟重心逐漸東傾,加上東海、南海的領土爭端及北韓核武問 題,東亞顯然成為了國際政治的熱點,當中糾結了大國的博弈,且都直接涉及中 國的核心利益。巧合的是,幾乎就在美國歐巴馬政府重新積極介入東亞後,區域 局勢開始轉趨動盪。美國學者認為,美國是因為中國對領土爭端的態度愈來愈強 硬,所以才決定「重返亞洲」、「轉向亞洲」、「再平衡亞洲」這一連串的策略。26 然而,看在中國眼裡,卻是因為美國的「攪局」,才激發了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矛 盾。中國學者判斷,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目的主要還是經濟利益,但其選擇以軍 事的手段制衡中國,迫使中國也升高軍事舉措反制美國,從而反過來讓東亞國家 感到威脅,不得不在軍事上仰仗美國,最終陷入一種威脅恐慌的循環。27準此,

中國認定美國在玩弄分化東亞的伎倆,刻意在中國周邊製造事端,阻滯中國和平

24 「中美關係:人權問題是關鍵」,求是理論網,2012 年 2 月 20 日,

〈http://big5.qstheory.cn/gj/gjsspl/201202/t20120220_139743.htm〉(瀏覽日期:2013 年 6 月 8 日)。

25 Henry Kissinger, On China (New York: Penguin Group, 2011).

26 Ken Miller, “Coping With China's Financial Power.”

27 宋鎮照,「美國重返亞洲的企圖與策略:霸權地位保衛戰」,海峽評論,第 266 期(2013 年 2 月 號),〈http://www.haixiainfo.com.tw/266-8657.html〉(瀏覽日期:2013 年 6 月 8 日)。

132

崛起的機遇。

顯然,這種思維本質上就是傳統的權力平衡。美國多年來受到中東戰事的拖 累,忽略了對東亞局勢的經營,加之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信心大不如前,美國 衰退論日益高漲。為了填補這種不安,歐巴馬最近一次向美國國會提交的國情咨 文宣示,美國必須更堅定地維持在全球的領導地位,而重返亞洲就是立基於此一 目標的戰略。只是,美國過於強硬的表態,卻可能讓其傳統盟國中的右派勢力抬 頭,希望藉此炒作民族激情,挑戰既有的區域格局,進而衝擊到中國的核心利益,

意外使東亞局勢愈來愈朝軍事對抗的方向發展,反而偏離了美國原本的目標。

2012 年菲律賓逮捕在黃岩島海域捕魚的中國漁船的事件,即被中國認為,

是因為有美國在後面撐腰,菲律賓才會如此放肆。之後中、日兩國在香港保釣人 士登上釣魚台後展開的一系列衝突中,美國偏袒日本的態度更是明顯。美國雖然 宣稱對釣魚台的主權歸屬沒有立場,但卻承認日本對釣魚台擁有管轄權,並明確 宣示釣魚台在美日安保條約協防的範圍之內。美國此舉讓中國覺得,美國可以不 論是非只講權力,為的就是拉攏盟友聯合制中,中國惟有展現實力及不惜一戰的 決心,才能捍衛自身的權益。28中國將日本「國有化」釣魚台的作為定調為對戰 後國際秩序的否定,而美國無疑是日本推翻戰後國際秩序的幫手。中國外交部

是因為有美國在後面撐腰,菲律賓才會如此放肆。之後中、日兩國在香港保釣人 士登上釣魚台後展開的一系列衝突中,美國偏袒日本的態度更是明顯。美國雖然 宣稱對釣魚台的主權歸屬沒有立場,但卻承認日本對釣魚台擁有管轄權,並明確 宣示釣魚台在美日安保條約協防的範圍之內。美國此舉讓中國覺得,美國可以不 論是非只講權力,為的就是拉攏盟友聯合制中,中國惟有展現實力及不惜一戰的 決心,才能捍衛自身的權益。28中國將日本「國有化」釣魚台的作為定調為對戰 後國際秩序的否定,而美國無疑是日本推翻戰後國際秩序的幫手。中國外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