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探討…

制約,國際秩序的話語權往往掌握在西方世界手中,而在中國威脅論的影響下,

中外學界對中國崛起的研究,很大一部分便著重在中國是否會藉由非和平手段崛 起。

筆者作為一個在台灣生長的中國人,基於民族情感,對於中國的崛起充滿憧 憬。筆者既好奇中共將如何在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下帶領中國崛起,同時也亟欲 了解中共的和平崛起戰略對達成崛起的定義究竟為何。因此,筆者以為,關於中 國崛起的研究,核心的問題應是:中共對當今的國際秩序抱持怎樣的觀感,亦即 宣稱「和平崛起」的中共所懷抱的國際秩序觀。筆者相信,藉由對此問題的解答,

方能真正了解中共和平崛起戰略的思維內涵,並推估中共外交可能的走向。

二、研究目的

如前所述,本文聚焦於中共在和平崛起戰略下對國際秩序的觀感,具體期望 能達到以下幾項研究目的:

(一)探討綜合實力持續崛起的中共對國際秩序有何企圖。雖然中共亦發表 過若干對國際秩序的願景,但在措辭上仍多隱晦,且不一定是其內心的真實想 法。因此本文將致力於發掘中共看待國際秩序的思維,作為在往後一定時期內分 析中共外交戰略的依據。

(二)藉由中共對國際秩序的企圖,判斷中共對「和平崛起」成功的滿足標 準,為中國的崛起做出明確的定義。

(三)綜合中共的國際秩序觀及對崛起的追求內容,推測中共未來的外交走 向,並進而評估中共和平崛起戰略成功的可能性及侷限因素。

第二節 文獻探討

一、中共關於「和平崛起」的官方論述

西方學界早在冷戰結束之初便開始熱議「中國崛起」這一牽動國際關係變化

4

的動態事實。然而,在作為被討論對象的中國大陸,則雖有學者閻學通首先在 1998 年出版對中國崛起的研究,但官方卻一直未提及自身的崛起,12直到以胡錦 濤為首的第四代領導人上台後,中共才首次向世界承認中國正在崛起。2003 年,

中共提出了「和平崛起」戰略的構想,先是由時任中國改革開放論壇理事長、中 共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的學者鄭必堅發表論述,再經溫家寶、胡錦濤先後重申,

最後於 2004 年後漸被「和平發展」的說辭取代。13然而,雖然「和平崛起」的 說辭淡出了中共官方的宣傳,但學界仍繼續廣泛地使用這個說法,至於官方的相 關論述,則傾向將「和平崛起」與「和平發展」視為是同一概念。

關於 2003 年至 2004 年間中共高層對「和平崛起」的相關發言及其政治意義,

筆者整理如下表:

12 閻學通是中國大陸第一位提出中國崛起研究的學者。關於當年他的研究,見閻學通,中國崛 起:國際環境評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13 「新聞背景:『中國和平崛起論』的誕生和發展」,新華網,2004 年 4 月 23 日,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4/23/content_1436993.htm〉(瀏覽日期:2012 年 12 月 15 日)。

5 年 11 月 24 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11/24/content_1195240.htm〉 (瀏覽日期:

2012 年 3 月 2 日);「新聞背景:『中國和平崛起論』的誕生和發展」,新華網,2004 年 4 月 23 日,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4/23/content_1436993.htm〉(瀏覽日期:2012 年 12 月 15 日);「中國的發展 亞洲的機遇──胡錦濤在博鰲亞洲論壇 2004 年年會開幕式上的演講」,新華 網,2004 年 4 月 26 日,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4/26/content_1439621.htm〉

(瀏覽日期:2012 年 3 月 2 日)。筆者根據以上資料整理製表。

6

由上述可知,中共提出「和平崛起」的戰略構想,最先是由鄭必堅在 2003 年的博鰲論壇上首發。由於鄭必堅曾執筆 1992 年鄧小平「南巡講話」的草案,

並曾任中共第十四、十五屆的中央委員,因此他的宣示帶有濃厚的官方色彩。14 其題為「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的演講稿,通篇即為後來官方表述 的和平崛起戰略提供了大體的綱領。整體而言,綜合鄭必堅的演講與溫家寶在大 陸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二次閉幕記者會上的闡釋,以及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 2005 年 12 月及 2011 年 9 月分別發表的《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及《中國的和 平發展》兩份白皮書,便可掌握中共和平崛起戰略的大體內容。

鄭必堅的演講主要集中在三個問題:1.怎樣看中國的發展問題;2.怎樣看中 國的崛起道路;3.怎樣看中國崛起同亞洲的關係。15就第一個問題,鄭必堅主要 強調中國「人口多、底子薄」,說明中國的發展還要一段艱困的過程,並提出中 國目前正致力於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希望在本世紀中葉成為中等「發達國家」的 國家發展目標。關於第二個問題,則仍先就自身發展的層面,說明中國將在「同 經濟全球化相聯繫而不是相脫離」的進程中,遵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國內建 設。鄭必堅稱其為「和平崛起新道路」,表示就對外影響的層面來說,中國既不 閉關自守,也不會依賴國際社會,更不會走過去幾個崛起大國爭奪霸權的老路。

最後,在第三個問題上,鄭必堅塑造出中國和亞洲其它國家同為命運共同體的概 念,闡述中國的發展是整個亞洲發展的關鍵部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溫家寶在大陸第十屆全國人大第二次閉幕記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則又提 出了「和平崛起五要義」,總體來說,即就鄭必堅演講中的前兩個問題再做宣示。

而在該場記者會上,時任大陸外交部長的李肇星又補充說,中國發展的最大特點 就是不使用過去殖民主義強國或帝國主義列強那種「掠奪別人、欺負別人、剝削 別人」的作法,而是在建設自身市場的同時積極地參與全球化貿易,為世界帶來

14 文正仁著,李春福譯,中國崛起大戰略──與中國知識精英的深層對話(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011),頁 2。

15 見「鄭必堅: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在 2003 年博鰲亞洲論壇的講演」,新華網,

2003 年 11 月 24 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11/24/content_1195240.htm〉 (瀏 覽日期:2012 年 3 月 2 日)。

7

機遇而非威脅。16李肇星的說法,為鄭必堅所說的「不爭霸」提供了更明確的定 義。

準此,中共對和平崛起戰略的宣示,首先是對中國威脅論進行駁斥,其次則 將「崛起道路」與「發展問題」結合在一起,淡化國際關係話語中與「崛起」相 關聯的軍事、政治意涵。簡言之,和平崛起戰略雖是為對外宣示而提出,但其實 際表述的內容卻大大偏重於中國內部的發展需要,迴避對外在國際秩序表達批判 或期許。從鄭必堅的演講到溫家寶、胡錦濤提到「和平崛起」的幾次發言,皆將

「發展」與「崛起」兩個概念混在一起,幾乎視為是同義。鄭必堅後來受訪時也 表示,「和平崛起」就是「和平發展」。17但是,「和平發展」是中共既有的措辭,

「和平崛起」卻是由鄭必堅首創,如果意涵相同,為何要換個說法?18再者,鄭 必堅宣稱中國將走「和平崛起新道路」,所謂新者,應有與過去不同之處;然就 其演講觀之,「和平崛起新道路」更像是承繼改革開放的大政方針,並沒有整體 戰略上的改變。顯然,和平崛起戰略仍有諸多尚待釐清之處,必須再綜合更多官 方、學者的論述及中共的實際作為,才能釐清其中的確切思維。

中共後來將「和平崛起」的官方說辭修改為「和平發展」,正凸顯了上述的 問題。關於說辭改變的緣由,有報導稱是因為江澤民派系反對「和平崛起」的提 法,甚至暗藏有胡錦濤、江澤民兩派人馬政治角力的意味。19對於中共內部權力 鬥爭,筆者無從確知,但「崛起」在字面上確實比「發展」更具相對、比較性,

有「超越」他國的涵義,容易引起外界的疑慮。如此,本是要降低國際社會「中 國威脅論」而提出的「和平崛起」,卻反倒有更加誤導國際視聽之虞。

16 「新聞背景:『中國和平崛起論』的誕生和發展」,新華網。

17 「鄭必堅:『和平崛起』同『和平發展』是一回事」,新華網,2007 年 9 月 21 日,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9/21/content_6765487.htm〉

(瀏覽日期:2012 年 3 月 8 日)。

18 「和平發展」的說辭最早由鄧小平於 80 年代初提出,核心概念為:和平與發展是國際關係的 主題,兩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繫,沒有外部和平穩定的環境,任何國家都難以全力發展;沒有 全人類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也就沒有持久的世界和平與穩定。中共十四大據此提出政治報告稱:

「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十五大報告再明確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這個觀念後為江澤民、胡錦濤繼承,一直見諸於各種官方的宣示文件中。見吳建民,「把握時代 特點 走和平發展道路」,外交評論(北京),2005 年第 5 期(總第 84 期)。

19 汪莉娟,「胡江權鬥『和平崛起』路崎嶇」,聯合報,2004 年 9 月 13 日,A13 版。

8

2005 年 12 月及 2011 年 9 月,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分別發表了《中國的 和平發展道路》及《中國的和平發展》兩份白皮書,對於中共所走的和平發展道 路進行更完整的論述。綜觀兩份白皮書的內容,彼此之間的差異不大,其所言的

「和平發展」,實際上也不脫 2003 年至 2004 年間大陸高層提出「和平崛起」的 論述架構,只是對於和平發展道路的背景、目標及作法做出更詳盡的補充。20其 呈現的要點如下:

(一)向世界說明中國人民自近代以來受列強壓迫,無數仁人志士乃致力尋 求救亡圖強之道,以爭取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富強。中共自建政以來歷經曲折,

確認了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終極目標是追求現代化和富民強國,為世 界文明的進步做出貢獻。白皮書並特別強調:「這已經上升為中國的國家意志,

轉化為國家發展規劃和大政方針,落實在中國發展進程的廣泛實踐中。」

(二)中國發展的戰略重心主要放在國內,目前正全力主攻經濟戰略的結構 性調整,追求在 2020 年達到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水平。為了實現中國自身的經 濟發展,必須繼續提升綜合國力,將對內的改革和對外的開放結合在一起,維護

(二)中國發展的戰略重心主要放在國內,目前正全力主攻經濟戰略的結構 性調整,追求在 2020 年達到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水平。為了實現中國自身的經 濟發展,必須繼續提升綜合國力,將對內的改革和對外的開放結合在一起,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