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視中天股權變更風波

第四章 再現當代社會責任論

第二節 中視中天股權變更風波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4 

述。

蘋果日報指「馬政府上台後傾向於管制心態,對人民的自由和人權不甚 重視。NCC 委員由行政院任命…會提出這樣的草案,正是什麼土壤長 什麼植物」(蘋果日報,2009.2.12: A5)。聯合報雖未指明「馬政府箝制 新聞自由」,在社論中較和緩地表達相同關切,「如果一條鬆緊帶就可以 繫住的倫理,何須大肆動用鐵鍊來綑綁?…此時更要謹慎行事,不能輕 易走上回頭路」(聯合報,2009.2.7: A2)。

另一觀點隱含其中,指傳媒作為一種「產業」,政府該如何「引導發展」

而非「管制」。中國時報社論指出:「所以今天問題的重點並非政府如何 重整媒體秩序,而是能否擺脫管制的心態,把媒體當做值得扶植的產 業,讓它發展壯大…」(中國時報,2009.2.22: A11)。

第二節 中視中天股權變更風波

2008 年 11 月 4 日,《中國時報》頭版刊登約一、二百字公告:「在經營 環境日益艱困之際,為期永續經營發展,決定邀請旺旺集團蔡衍明先生 接棒經營。而現經營者、中時創辦人余紀忠之子余建新則轉任顧問。」

旺旺集團以204 億收購中時集團(含中國時報、無線中國電視公司與有 線中天家族頻道)。蔡家為避開廣播電視法有關跨媒體產權持有之規 定,特以兩家法人與個人名義購入股權。同年底開始進行人事變更作 業,NCC 認定其形式上雖未違法,但旺旺以實質上持有三中,因而進 行「實質審查」。2009 年 5 月 8 日,舉行公聽會吸取各方意見,與會者 意見皆認為「本案在本質上是跨媒體與實質控制權移轉的案件,並非單 純的董監事變更案」,並提出跨媒體產權與言論之憂慮。319

5 月 27 日,NCC 以「附加條件」通過變更案,包含董監事不得兼任、

獨立編審人員與攝影棚、假使內含外資(含陸資),立即撤銷許可。5        

319 根據聽證會之意見,政府機構方面,公平會委員劉栖榮認為,三中結合三年前(2006 年)已 發生,對市場並不會產生實質增減效果。並且,言論多元化並不與市場競爭必定相關。消保會劉 清芳指出,「股權轉移後,消費者得之頻道總量未減少…但也期盼媒體業者能克盡社會責任」。文 建會張譽騰則期待此案能夠提升節目內容與媒體環境;專家鑑定人、學者與公民團體意見方面,

黃銘傑與莊春發對於跨媒體之統合言論效應,多有關切,惟表示應當在進一步分析。羅世宏則指 出,審查傳媒股權交易標準應更嚴格。陳世敏則在聽證會後指出:「…怪不得利害關係人中時,

一直在誤導NCC,說這是『單純的公司負責人變更案』,而隱匿了一樁重大跨媒體購併案…」。

瞿海源則說:「…蔡衍明先生也已清楚地表示要以媒體介入政治,整體的方向可能對台灣民主產 生不可預測的乃至負面的影響…跨媒體經營產生對社會極嚴重的負面影響是這個樣子,我要呼籲 的是,當前的媒體亂象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資本家霸佔媒體,囂張地控制言論、製造新聞。」

(來自〈「中國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董事長、常務董事、董事、監察人及總經理變更案」

暨「中天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董事長、董事及監察人變更案」處理說明書〉(2009),國家 通訊傳播委員會會議記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5 

月28 日開始,旺旺集團發動旗下傳媒強力抨擊 NCC(中國時報再現數 量見表);中天新聞台部分,根據管中祥教授統計,三十七則對NCC 的 報導中,三十則為負面)。3206 月 2 日,旺旺購買中時與蘋果頭版廣告,

抨擊NCC 翁曉玲、鍾起惠與陳正倉三位委員。6 月 3 日,NCC 政策似 乎改弦易轍,同意重新審視變更案。6 月 9 日,旺旺再度刊登廣告,以

「釐清禍源,以和為貴」為題,對曾經「污衊」、「侮辱」過旺旺的人士,

321寄出存證信函,要求其提出證據,或者道歉,否則具體追究刑責。

此舉引起社會強烈不滿。6 月 13 日,學界展開連署、17 日召開記者會,

公布短短幾天內,超過一百五十位傳播學界學者連署名單。其後,蔡衍 明拜會三位新聞系主任,並於中時發表文論,期待傳媒以「社會責任」

經營傳媒。

表(五)中視中天股權變更風波四家報紙再現總量

(2009.5.8~5.15/5.27~6.26)*

聯合報 中國時報 自由時報 蘋果日報

則數(則) 24 62 21 19

字數(字) 16032 48972 16350 17216 篇幅(cm2

)

4960 16879 5883 5369 加權篇幅(cm2

)

9806 32700 10129 8876

*含社論、評論、新聞報導、讀者投書。加權篇幅計算方式:取四報平均版數 25.5,

設第16 版加權係數為 1,加權係數區間為 2.5 至 0.1。25 版以後,或遇 A 疊以外訊息,

加權係數皆設0.05。社論與報社短評無論版次,加權係數皆設 2.4;讀者投書與記名 專欄皆設1.5。計算個位數四捨五入。

**資料來源:本研究統計(詳細請見附錄二)

總而觀之,旺旺事件中爭議主要有兩個關鍵。第一就中視中天股權變 更、跨媒體經營之政府政策與行動;第二,旺旺集團以傳媒行動「捍衛 立場」。中國時報作為當事人,先無論其論證傾向,發動資源強大,在 上表中可以窺知一二,其展現之言論約是其他三家之三至四倍,共六十 二則新聞與評論,四萬多字,加權篇幅達32700 平方公分。另三報在總 量比較上,各有前後,並無明顯差距。聯合有二十四則言論,自由時報 二十一則,蘋果日報十九則。字數方面,蘋果日報則多於另兩者一千字,

但在篇幅上的表現,考慮版次之呈現,自由時報高於其他兩報。在論述        

320 〈藍綠都轟 NCC 媒觀批旺旺〉(2009 年 6 月 5 日)。《聯合報》,第 A8 版。

321 這些「禍源」人士有七位:中研院研究員瞿海源教授、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管中 祥、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會長莊豐嘉、《財訊月刊》記者田習如、《天下》雜誌前記者林倖妃與台大 經濟系教授林惠玲、鄭秀玲。旺旺並一一指出其發表過的言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6 

傾向上,中國時報對NCC 與其政策之完全負面報導共三十九則,其他 報紙則是陳述性,或兩方併陳之報導居多。然而,展現對NCC 不贊同、

批判態度之論述,聯合報有三則。自由時報未見明顯抨擊NCC 機構與 行動之言論。蘋果日報在措辭上則較為明顯,有六則,但也有兩則批判 旺旺、兩則呼籲NCC(對跨媒體以及立法問題)應審慎為之的論述。

評論顯示中國時報展現出一面倒撻伐NCC 之立場,也未有刊登相左意 見之讀者投書;另一方面,自由時報則是針對旺旺有所批判,對 NCC 立場不堅定有所質疑;另外兩報,則各有呈現。以下,先針對NCC 之 政策,旺旺強力抨擊的理由分析論述邏輯與內容。

其一,旺旺認為事件為單純的負責人變更案,因三中之結合在2006 年 已成定局,「為何余家可以,蔡家不行?」,「本於政府政策之穩定性與 一致性之原則…NCC...理應只針對新任人選是否符合資格進行審核認 定…」(中國時報,2009.5.28: A23),中國時報並舉台視、非凡董監事 相互兼任為例,指出「…最莫名其妙的是,其他電視台可董監事相互兼 任,獨獨中視、中天不能,這是什麼邏輯的行政管控?」(中國時報,

2009.5.28: A4),也之所以,中國時報指稱係針對旺旺而來的「旺旺條 款」。

其二,對於跨媒體壟斷與言論單一化效應之辯駁,中國時報5 月 9 日的 特稿,指向NCC「杞人憂天」,並以英國廣電市場情形,既非垂直整合、

中視在無線電視的市佔率也『遠低於ITV』以及符合公平法結合行為,

並強調「台灣媒體市場過度分散的市場結構……NCC…明顯杞人憂天」

(中國時報,2009.5.9: A4)。而同日援引委任律師李念祖:

…以『富爸爸』形容旺旺集團,擔心『富爸爸』對媒體言 論產生影響,但他不禁要問「台灣媒體今天虧成這樣,如 果不是多金的富爸爸,誰有能力買?」(中國時報,2009.5.9:

A4)

並且以美國為例,指出其上世紀末已經解除跨媒體限制,台灣跨媒體經 營已是趨勢,運作以來「迄未發現對前揭市場競爭、多元化、在地性產 生實質影響…」(中國時報,2009.5.28: A23)。6 月 4 日(兩條款更為「待 改善」,兩條款刪除後)的特稿,表示是「傳播主管機關與傳播業者,

首度為「跨媒體經營…管制與去管制二股力量,從衝突中尋求妥協」(中 國時報,2009.6.4: A8)。同日社論,指出有權評價言論內容的,只有閱 聽大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7 

當下的台灣,究竟誰才有本事造成「言論過度集中化」?

中時媒體集團嗎?以當前台灣各類型媒體家數之多…對 的如果媒體所傳遞的僅只是少數的偏頗意見,閱聽眾難道 不會淘汰它嗎?有權利判定言論有無集中化的,只有廣大 閱聽眾,不是媒體,更不是 NCC!…講再直接一點,今 天在台灣有本事造成「言論過度集中化」的不是別人,正 是NCC。(中國時報,2009.6.4: A25)

同日報導引用立委朱鳳芝言論並指出:「…媒體是否言論集中化,交由 市場競爭、閱聽大眾來決定它的存在。她舉「中央日報」為例,『講得 都是一言堂』,最後被淘汰,讀者會自己淘汰不客觀的媒體,NCC 不必 管太多…」(中國時報,2009.6.4: A9)

其他三報之壟斷議題則多為陳述性(比如公聽會學者發言)報導,不過 聯合報指出NCC 的行動「立意良善且理想性十足,但因適法性不足…」

(聯合報,2009.5.28: A8),這是旺旺強烈反彈的第三項因素,指向NCC 之「違法濫權」,中國時報指出:「…NCC 拿著基本法第一條的空白授 權…干涉媒體經營」(中國時報,2009.5.28: A4)不過,台灣詳細的跨 媒體壟斷法規僅在廣播電視法中,以持股比例為之,另外公司法中也有 相關規定。而NCC 以個案處理,遭到質疑,除了董監事兼任問題外,

比方倫理委員會之規定,在二月的衛星廣播電視法中,也僅是送立法院 審查,尚未通過。NCC 也承認「…不是拿中視開刀,『中視/中天案未 來也不會是個案』…目前正研擬相關跨媒體經營法令草案,希望年底前 能夠定案,至於立法時程,則不是 NCC 能夠控制範圍」(中國時報,

2009.5.28: A4)。中國時報5 月 28 日的社論「…本質上根本是於法無據。

因此,NCC 自然必須面對這樣的質疑:政府機關可以不依法行政嗎?

因此,NCC 自然必須面對這樣的質疑:政府機關可以不依法行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