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2 

或「不營利」之新聞編採,由政府出資,成立通訊社。費用收自對特定 產業,或對使用這些新聞之平台課徵特別稅。344

綜上所述,假使傳媒社會責任論展現結構失衡之重要性,將內容表現要 求訴諸於傳媒自律,成效有限。並且,傳媒對於政府如何規劃「產業發 展」同樣有所期待,則透過整體公共政策進行結構管制,方能達成所欲。

然而,這並非說,商營電視必定不可取,而是在市場劃分後,假使有市 場導向或政治影響力之傳媒,其總不至於完全盤據於當代主要消息來 源,傳媒之總體生產方能符合社會所需。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本研究主要透過傳媒爭議事件(尤其是與傳播政策相關)之傳媒論述分 析,展現維繫傳媒表現之動能因素間關係與內涵。然而,欲展現台灣傳 媒發展之動態史觀與傳媒論述的轉變,台灣傳媒在政策領域以及經濟方 面,即便是過去十年,皆有所變遷。對傳媒之論述實則得援引相其他案 例足以進行分析。自 2003 年 2 月廣電三法修正案、3 月政府置入性行 銷案例、4 月平面傳媒評鑑事件,以及 2005 年換照爭議,輔以本次 2009 年三件爭議事件等等。皆展現了傳媒政策與傳媒論述之間的互動過程,

並且,傳媒所有權之轉變、各時期政權輪替等等,如何消長形塑,影響 傳媒的過程,更能進一步展現。然礙於時間與篇幅,僅針對2009 年度 三事件進行分析。

其次,在論述分析中,對於傳媒內容僅粗分類為報導與評論,評論方面,

雖說記名專欄、讀者投書與傳媒評論係展現報社政策如何化為整體並設 定議題。不過,假使能進一步細分,更能夠細緻地展現傳媒調配內容的 方式與策略。

論述分析作為方法,指認國家機器與傳媒之間的互動過程,在傳統社會 責任論的基礎上,傳媒政策如何展現之不同的向度與興趣。在華人世界 社會責任論之探討中,中、港、台三者由於其歷史背景、政治制度與經 濟體制迥異,在論述上對於政府之指摘,也有不同期待,也有探索空間。

       

344 Fenton, N. (2009). New media, old news: Journalism and democracy in the digital age. London:

sag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3 

參考文獻

〈「中國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董事長、常務董事、董事、監察人及總經理 變更案」暨「中天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董事長、董事及監察人變更 案」處理說明書〉(2009),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會議記錄)。

〈2001 年電視新聞亂!亂!亂!〉(2001 年 12 月 27 日)。聯合報,第 29 版。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最新版全文可參見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 址:http://www.scio.gov.cn/wlcb/zcfg/200911/t479046.htm

〈北市報業新聞評議會成立〉(1963 年 9 月 2 日)。台灣電視公司文化資產。

上網日期:2010 年 3 月 30 日。取自:

http://fortune.ttv.com.tw/news/tdcm/viewnews.asp?news=0113164

〈重視傳媒責任 維護國家利益〉(2000 年 12 月 22 日)。文匯報社論。

〈港人發起支持香港電台運動 捍衛新聞自由〉(2007 年 4 月 29 日)。上網日 期:2010 年 4 月 15 日。大紀元時報:

http://www.epochtimes.com/b5/7/4/29/n1694145.htm

〈新聞很上流美 4 電視台滿頭包〉(2004 年 2 月 12 日)。《聯合報》,第 A5 版。

〈電視台共同聲明:民主嚴重倒退〉(2004 年 4 月 23 日)。《聯合報》,第 A6 版

〈電議員批閱盟、廣協 扼殺新聞自由〉(2004 年 4 月 23 日)。《聯合報》,

第A6 版。

〈閱盟:導正亂象 無涉新聞自由〉(2004 年 4 月 23 日)。《聯合報》,第 A6 版。

〈藍綠都轟NCC 媒觀批旺旺〉(2009 年 6 月 5 日)。《聯合報》,第 A8 版。

王建紅(2000)。〈西方新聞自由思想的發展及其理論困境〉,《新聞知識》,

9: 9-11。

王健壯(2009 年 2 月 12 日)。〈衛廣法像出版法 NCC變老大哥〉,《中國 時報》,第A10 版。

史文鴻(1999)。〈傳媒操守—自我或外在監管〉,《傳媒透視》,五月號。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 與量化的取向》,台北:揚智。(原 書:Neuman, L.[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USA(Boston) : Pearson.)

何清漣(2007)。《霧鎖中國》。台北:黎明文化。

吳幹、鄧東濱譯(1970)。《富裕的社會》。台北:台灣銀行。(原書:Galbraith, J.K.[1958]. Affluent society.USA: Houghton Mifflin.)

吳豐山(2009)。〈增加公視經費 慎選領導幹才〉,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網站。

上網日期:2010 年 4 月 20 日。取自:

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2/article.php?storyid=303

http://www3.nccu.edu.tw/~jsfeng/。(原作:Golding, P.,& Murdock, G.[1978].

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ories of Societ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5(3): 339-356.)

李曉玲(2004)。〈從新聞自由與媒體自律看—有線電視新聞台遭行政院新聞局 懲處之爭議性案件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瞻(1968)。〈社會責任論的發展〉,《新聞學研究》,2: 54-109。

辛惠慶(1993)。〈韓國新聞自律、他律制度與政治互動關係之研究-兼論韓國 言論仲裁委員會之特性及功能〉。文化大學新聞系碩士論文。

周黎民譯(2004)。《美國報紙產業》,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原書:Picard, R., & Brody, J. [1997]. The newspaper publishing industry. Boston: Allyn &

Bacon.)

周翼虎(2009)。〈抗爭與入籠:中國新聞業的市場化悖論〉,《新聞學研究》,

100: 101-136。

旺旺事件學界工作小組(2009 年 6 月 26 日)。〈公正關懷 落實媒體責任〉,

《中國時報》,第A24 版。

林子儀(1999)。《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台北:元照。

林元輝(2006)。《新聞公害的批判基礎—以涂醒哲舔耳冤案新聞為主例》。台 北:巨流。

林志明譯(2002)。《布赫迪厄論電視》。台北:麥田。(原書:Bourdieu, P.[1996]

Sur la television suivi de L'Emprise du journalism.)

林暉(2001)。〈受眾公民消費者〉,《新聞大學》,春: 5-8。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書:Commission of Free Press[1947]. A General

Report on Mass Communication: Newspapers, Radio, Motion Pictures,

Magazines, and Books. A 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 US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展江等譯(2004)。〈哈欽斯委員會、新聞界與責任概念〉,收錄於《一個自由 而負責任的新聞界》,頁81-131。中國(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Blanchard, M. (1977). The Hutchins commission, the press and the responsibility concept,

Journalism Monographs.49: 1-59.

展江等譯(2004)。〈哈欽斯委員會走過 50 年:再現於今日公共與公民新聞事 業的主題〉,收錄於《一個自由而負責任的新聞界》。頁133-147。中國(北 京):人民大學出版社。(原文:Belvins, F.[1996]. The Hutchins commission turns 50: recurring themes in today's public and civic journalism. Southwest Texas State University, Third Annual Conference on Intellectual Freedom, April 1997, Montana State University-Northern.)

徐峰(2003)。〈「新聞專業主義」對我國新聞業的參照意義〉,《新聞記者》,

莊麗莉譯(1995)。〈文化、傳播與政治經濟學〉,《當代》,114: 32-50。(原 作:Golding, P.,& Murdock, G. [1991].Culture, 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Curran, J. and M.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Edward Arnold.)

郭毅(2008)。〈媒體責任與社會良知〉,《新聞知識》,2: 3-5。

陳力丹(2003)。〈自由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理論〉,《當代傳播》,3: 4。

陳文高(2007)。〈論新聞專業主義及其本土化策略〉,《求索》,2: 165-169。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原書:

McQuail, D.[2000].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4th ed.

London: Sage.)

陳炳宏(2005)。〈探討廣告商介入電視新聞產製之新聞廣告化現象:兼論置入

陳曉林譯(1986)。〈自由四論〉。台北:聯經。(Berlim, I.[1969].Four essays on

liberty. UK(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陸燕玲(2009)。〈從「名門正派」到明教教徒?台灣《壹週刊》新聞工作者的 調適與認同〉,《示威就是傳播:台社傳媒讀本》。頁160-199。台北:唐 山。

彭湘蓉(2007)。〈新聞自由的限制性權利演變〉,《長安大學學報》,9(2): 72-75。

程之行譯(1992)。《大眾傳播的責任》,台北:遠流。(原書:Schramm, W. L.

[1957]. Responsibility in Mass Communication. USA(NY): Harper.)

程宗明(2003)。瑞典數位電視的公共路。公共電視研究發展部岩花館。上網日 期:2010 年 6 月 30 日。取自:http://web.pts.org.tw/~rnd/p2/000310.htm 馮建三(1993)。〈公共電視〉,《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

(原書:Mosco, V.[1996]. The Political Economy: Rethinking and Renewal.

USA(California): Sage.)

馮建三譯(1992)。〈傳播: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盲點〉,《島嶼邊緣》,4: 6-33。

可下載自http://www3.nccu.edu.tw/~jsfeng/(原作:Smythe, D. [1977].

Communications: blindspot on Western Marxism.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Theory, 3 (1): 1-27.)

馮建三譯(1992)。〈關於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盲點:答覆達拉斯.史麥塞〉,《島 嶼邊緣》,4: 34-47。可下載自 http://www3.nccu.edu.tw/~jsfeng/(原作:

Murdock, G. [1978].Blindspots about Western Marxism: a reply to Dallas Smy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Theory, 3(2): 109-119.)

馮建三譯(1992)。《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原書:Jhally, S.[1987]. The

Codes of Advertising: fetishism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eaning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London: Croom Helm.)

馮建三譯(1994)。《媒介經濟學》。台北:遠流。(原書:Picard, R.G. [1989].

Media economics. London: Sage.)

馮建三譯(1995)。《解讀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原書:

Williams, R.(1990).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London:

Collins.)

馮建三譯(2008)。《傳媒、市場與民主》。台北:巨流。《傳媒、市場與民主》。

台北:巨流。(原書:Baker, E. [2004]. Media, Markets and Democracy.UK:

Cambridge Press.)

馮應謙(1997)。〈政經角度下的香港傳媒〉,《傳媒透視》,八月號。

黃瑚(2006)。〈美國新聞道德建設及其理論基礎〉,《新聞大學》,冬: 43-47。

黃聖堯、李韋廷(2006)。〈新聞自由測量指標之比較研究--以自由之家與無疆 界記者組織年度調查報告為例〉,《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4(2): 1-33。

楊瑪俐(2002)。〈弱智媒體,大家一起來誤國?〉。《天下雜誌》,2004 年 1 月。

褚瑞婷(2008)。〈2008 年總統大選台灣媒體表現之綜合評析〉。國家政策研 究基金會。上網日期:2009 年 12 月 3 日。取自:

http://www.npf.org.tw/post/2/5346

趙明河(2007)。〈把握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間的平衡〉,《新聞愛好者》,1。

趙勇(2005)。《整合與顛覆:大眾文化的辯證》。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

趙嬰(1979)。〈廣告的經濟效果研究〉,《新聞學研究》。5: 77-134。

劉忠博、丘忠融譯(2007)。〈多媒體時代下的廣電事業、社會與政策〉,取自:

http://www3.nccu.edu.tw/~jsfeng/(原作:Graham, A. & Davies, G.[1997].

Broadcasting, Society and Policy in the Multimedia Age.Luton University

Press.)

Fiss, O. M.[1996].The irony of free speech.US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劉瀾昌(2008)。《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新聞生態》。台北:秀威資訊。

http://www.hkja.org.hk/site/portal/Site.aspx?id=A1-661&lang=zh-TW。

戴鑫(2007)。〈譯者序言〉,《傳媒的四種理論》。中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社。

戴鑫譯(2007)。《傳媒的四種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書:

Siebert, Peterson & Schramm.[1956].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Urbana, Illino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謝岳譯(2003)。《富媒體窮民主:不確定時代的傳播政治》。中國(北京):

新華出版社。(原書:McChensney. R.[1999]. Rich media, poor democracy:

Communication politics in dubious times. USA: University if Illinois.)

謝然之(1968)。〈新聞自由與自律〉,《新聞學研究》,1: 47-50。

蕭肇君譯(2005)。〈瑞典報業補助系統:批判論之〉。取自:

http://www3.nccu.edu.tw/~jsfeng/(原書:Weibull, L.[2003]. The press subsidy system in Sweden: a critical approach, in Couldry, N. & Curran,

J.(eds).Contesting Media Power: althernative media in a networked world, pp.89-107.Oxford: Rowmand and Littlefield, edited by Nick Couldry and James Curran..)

鍾麗華(1997)。〈臺灣有線電視系統併購:1994-1997〉。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 系碩士論文。

藍鴻文(2001)。〈世界掃瞄:新聞自律的一項基本建設—道德信條〉,《國際 新聞界》,2: 19-26。

魏玓(1994)。〈方塊 6:公共財與私有財〉。取自:馮建三譯(1994)。《媒 介經濟學》。台北:遠流。

羅文輝(1995)。〈美國誹謗法規:法制、判例及修法提案〉,《新聞學研究》,

51: 187-206。

羅世宏(2003)。〈廣電媒體產權再管制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0: 1-48。

羅世宏(2008)。〈自由報業誰買單?新聞與民主的再思考〉,《新聞學研究》,

95: 213-238。

羅世宏、魏玓、馮建三、唐士哲、林麗雲、王菲菲、王賀白譯(2005)。《問題 媒體:二十一世紀美國傳播政治》,台北:巨流。(原書:McChensney, R.

[2004].The problem of media: U.S. communication politics in the 21st

century.USA: Monthly Review Press.)

邊明道、陳心懿譯(2005)。《傳播政策基本原理》。台北:揚智。(原書:

Napoli, P. M.[2001].Foundations of communication policy: Principles and

process in the regulation of electronic media.USA: Hampton press.)

關岩德(1998)。〈美國新聞道德簡況建設〉,《國際新聞界》,1: 28-31。

蘇俊斌、蔡慧真(1998)。〈新聞媒體責任之探討〉,《高苑學報》,7(2): 409-414。

蘇蘅譯(1993)。《大眾傳播與日常生活:理論和效果的透視》。台北:遠流。

(原書:Davis, D. K. & Baran, S.J.[1981].Mass communication and everyday

Life: A perspective on theory and effects.USA(CA): Wadsworth.)

蘇鑰機、陳韜文(2009 年 8 月 14 日)。〈香港傳媒公信力的升降〉。明報。

Altschull, J.H.(1984).Agents of Power: The Role of the News Media in Human

Affairs. USA(NY): Longman.

Baker, E. (1992). Advertising and democratic pres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Baker, E. (1992). Advertising and democratic pres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