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概念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研究方法

根據前文所述,本研究之主要概念有二,分別為:人地觀點(人地關係)與 作物組合指數,以下分述之。

一、人地關係(人地觀點)

本研究主要以土地利用(land-use)為核心,特別是農業活動與土地利用。

關於土地利用,在前文已有提及,是一地人與環境長期互動下的產物——特別是 依靠「天」吃飯的農業活動,更是深受環境的影響,環境的一舉一動皆會影響本 區農民的日常作息,這種人與地之互動方式與地理學中的「人地觀點」不謀而合。

人地觀點主要探討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間的關係。其研究也隨著不同時期而有不 同的取向,自環境決定論始,經歷可能論、機率論到景觀研究後。再到文化生態 學、人類生態學及環境識覺研究取向。這種變革,反映了不同時代學術的發展脈 動。而人地關係亦與區域、空間二者合為地理學三大傳統之一。(施添福,1980:

203-242)

因此本文以地理學觀點中的人地關係,作為本研究的主要概念。透過自然環 境與人類活動間的互動與影響下,所產生地方特殊的樣貌。而其樣貌,隨著時間 的推進,會帶來新的政策、技術與市場…等變化,使得原有的農業土地利用產生 變革。故本文從環境的背景著手,再進行日本時代彰化平原的農業活動,到戰後 之土地利用變遷,最後面臨全球化所做的轉型與調適。本文企圖透過彰化平原長 時間人與地之間的互動——土地利用所遺留下的痕跡,進行一系列的研究。

二、作物組合指數

另外,為了釐清農業土地利用的變化,陳憲明、吳信政(1977)、黃瓊慧(2000)、

王燕只(2006)等人曾使用了(或使用修正後的)Weaver 於 1954 年提出,用 以計算美國中西部的「作物組合指數」。而本文與黃瓊慧(2000)與王燕只(2006)

等人相同,亦選擇採用Weaver 作物組合指數。此一指數以變異數作為核心,公

式如下:

𝑠 = ∑ 𝑑

2

𝑛

,透過「變異數」之值,計算出實際作物面積的百分率與 理論百分比3的差異。此種做法可將作物組合區域的構造有效地建立在面積上,

可同時考慮面積與作物二種類型的影響(Weaver 著,陳震東譯,1975:185)。

此一計算方法與本研究的農業土地利用與變遷相符,故本研究亦選擇使用 Weaver 指數作為本研究的主要概念。

而不採用前文所提及陳憲明、吳信政(1977)所使用之 K. Doi 於 1957 年改 良的作物組合指數主要原因為:K Doi 是將 Weaver 指數之標準差法簡化為「作物 組合判定表」,以各個作物種植面積百分比之和,再搭配查表的方式得到該地區 作物組合類型。此種方式在計算上固然較為便利,但在同時展現作物類型與面積 時,較容易忽略實際的面積之值,而得到另一種作物組合類型。

貳、 研究方法

為釐清上述問題,本研究採取的研究方法為文獻歸納與分析、田野調查。

首先,在文獻歸納與分析部分,首先,蒐集相關文獻資料,包括文字資料與 地圖資料。本文探討內容從清代直至今日,因此所採用的資料依照各個時期而有 所差異。在清領時期所使用的文獻,以周璽《彰化縣志》…等地方方志,作為清 代的文獻依據。而在日本時代,則是以大正14 年(1925)、昭和 5 年(1930)、

昭和10 年(1935)出版的《臺中州統計書》…等統計資料為主。而僅選用此三 個統計年度代表整個日本時代的主要原因為:日本時代曾多次進行行政區劃的調 整,且整個內部變動極大,故缺乏相對應之行政區。另外,在日本時代初期,日 本政府仍在進行調查的階段,亦缺乏相關統計資料;而在昭和12 年(1937)時,

發生七七盧溝橋事件,進入戰爭時期,日本政府採取不同的治理方式。因此,筆 者所採用的年份,為政局相對穩定,行政區亦較固定,且資料取得較容易之時期。

3 理論百分比為 n 種作物之生產價值占全部作物之生產價值之百分比。其計算方式=全部作物之 生產價值(100%)/n 種作物;也就是說,單一作物區為一種作物之生產價值占所有生產價值 之100%,二種作物則是各占 50%(陳憲明、吳信政,1977),以此類推。

而本文戰後所需的農業統計資料主要使用自民國39 年(1950)始,每隔十 年的《彰化縣統計要覽》4,直至民國99 年(2010)止,作為本研究主要使用 之官方資料。再輔以《臺灣地區農村經濟概況》中的《農作物生產統計》5與政 府網站資料中的農委會「農情報告資源網」與《農業統計年報》6…等政府所出 版或是公告之文字資料。透過上述之統計資料,再運用前文所述之Weaver 作物 組合指數作為計算方式,進行相關資料分析。另外,在地圖類資料方面,則有:

明治37 年(1904 年)臺灣堡圖7、經建版地形圖、衛星影像…等等。其中以臺 灣堡圖最為重要,透過此一地圖,可還原清末至日治初期彰化平原土地利用之概 況。可與史料併用,相互佐證。

再者,依照各章節所欲探討的問題,將所蒐集到的文獻進行整理、歸納、分 析後,繪製成表格或是地圖。最後進行問題的討論與分析。

為了補足部分文獻缺漏或是延伸文獻的說明,本研究亦採用田野調查之方式。

田野調查的時間自民國101 年(2012)8 月起,對彰化平原內部各鄉鎮進行隨 機式的訪談,主要針對戰後其農業土地利用方式與近年來農業變化下的因應之道 等問題進行調查。另外,從中篩選較重要的對象,進行較深入的訪談。

4本文所使用之《彰化縣統計要覽》為:民國39 年(1950)、民國49 年(1960)、民國59 年(1970)、

民國69 年(1980)、民國 79 年(1990)、民國 89 年(2000)、民國 99 年(2010),共 7 冊,

彰化縣政府主計處。

5 《臺灣地區農村經濟概況》係由臺灣省政府糧食局(農委會前身)出版,根據其內文分為《農 作物生產統計》、《農業家庭收支》…等,本文以《農作物生產統計》為主。然而,由於其年度資 料取得較不完整,故僅用以輔助《彰化縣統計要覽》,實際仍以上述各年度之《彰化縣統計要覽》

為主。

6「農情報告資源網」以及《農業統計年報》皆用於全臺各縣市之比較,兩者在近十年(1997 年—

2013)的資料取得方面,皆有線上版可供下載。

7 臺灣堡圖於明治 37 年(1904 年)完成,內依照劉銘傳清丈土地時所使用的地方行政區劃,並 記載日本政府於明治31 年(1898)始,為期六年的土地調查事業成果。除此之外,亦採用三角 測量法…等現代製圖方法製成,為研究日治初期臺灣社會經濟狀況的重要史料(施添福,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