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西南部水稻高雜異度作物組合區之區域特色與原因

第四章 戰後的農業土地利用與變遷

第五節 西南部水稻高雜異度作物組合區之區域特色與原因

雜異化程度遠較其他地區來的高。由於其自然環境的限制——位於海濱風沙大、土 壤含砂質成分較高、水尾灌溉較少,且地勢低窪,易淹水,較不適合種植水稻(水稻種 植面積比例在本區最高不超過60%,與其他地區相差甚遠),故從早期便輔以甘藷、花 生等作物,並行之多年。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進,甘藷與花生也已不再是臺灣重要的糧 食、經濟作物,但本區依然有相當多的面積比例持續種植。除了種植甘藷、花生以外,

本區另有一部分的田地轉為種植其他蔬果,而使得本區的土地利用呈現極為複雜的情況。

根據筆者訪問到的結果如下:

「這塊田是我公公的,帄常也是他在種,我只是來幫他採的。這些蔬菜都 是他種的,不到 3 分地,有花椰菜、菜干、結菜…等」,另外還會種一些綠肥。

不過這些都是現在冬天的時候種的,主要是自己吃的,而且蔬菜比較耗人力,

所以種比較少。夏天主要都是種水稻,因為水稻可以用機械,所以大概種了 1 甲左右,收成之後就會交給農會。(如照片 10)」——福興鄉 施小姐

照片 10 農民在冬季時種植多種蔬菜與綠肥,蔬菜主要供自家食用 資料來源:毛嬿媖,2013.02.04。

「我目前種 1.15 甲的地,這些田是我媽媽還有我的兄弟姐妹們還有其他 親戚的地,他們借給我種,沒有跟我收租金。而我目前種植水稻,主要是我自 己在種,我先生有時候會幫我。我大概 50 歲,種田其實是我的副業,我本身 在工廠工作,因為最近工作比較少,所以將我媽媽的田攬下來耕種。因為我媽 媽原本是代工,負責幫其他農民叫工人,然後從中間抽一點佣金。可是我媽媽 年紀大了,我就把他的工作接下來。而我當然會使用機械,不然工作這麼粗重 我一個人哪能負荷。機械都是花錢請人家來幫忙,我自己沒有大型機器。然後 我以前有試著種玉米,不過因為颱風來,把我的玉米全部都泡爛了,我就沒有 再種過了。」——福興鄉 許小姐

「我跟我太太兩人共種植 3 甲地,那是我們自己的。農田分散在不同地方,

由於每期種植作物有所差異,所以只能跟你說我有種些什麼:有水稻、花生、

毛豆、西瓜、蒜頭…等作物。而選擇這些作物主要是看附近的人種些什麼,跟 附近的人種一樣,才會有人到我們村莊收。有部分作物可使用機械,所以請別 人來幫忙,再付錢給他。不過蔬菜、毛豆、蒜頭等冬季作物無法使用機械,所 以都是我們人工種植、收成。我今年 77 歲了,以前曾種過甘藷,用來給豬吃。

不過,因為我們本身位在大城較東邊的地方,土壤仍不夠砂,所以現在沒有種 了。倒是西邊比較靠海的地方,現在仍種不少甘藷。另外我以前還有種過小黃 瓜,因為當時會有廠商到我們這邊收。」——大城鄉 林先生

本區作為高雜異度作物組合區,相較於彰化平原其他地區,境內一直以十種作物組 合類型為主。由於本區的自然環境較為惡劣,故自日本時代以來便以水稻、甘藷、花生 作為本區的重要作物,且影響至戰後。在戰後初期,以水稻、甘藷、花生、小麥為主的 作物組合類型。不過,由於此時的彰化平原呈現極為複雜的土地利用形態,因此在此時 本區的土地利用相對而言較為單純。但隨著時間的發展,至民國79 年(1990)時,彰 化平原其他地區紛紛朝向以水稻為主的單一作物組合之變化,而本區卻仍維持極為複雜 的土地利用方式,且這種複雜之方式亦有更為劇烈之情形。

因此,具其區域特質——高雜異度農業土地利用形態,與其他地方有明顯的差別。

而造成此一現象的根本原因仍為本區之自然環境,由於本區屬於水尾、靠海地區,風沙 大,土壤砂質成分、鹽分高,不適合種植水稻,僅能種植適應環境較強的甘藷、花生。

因此在一開始的發展上,相較於其他地區遲緩。也因為其「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情 形,導致本區農民無法向其他地區大規模轉作較粗放的水稻,僅能種植需要人力蔬菜、

園藝作物,以獲取較多利益。在此一模式中,無形中亦產生一種回饋力量,只不過這種 回饋力量是較為負面的。由於其自然環境本身較為惡劣,導致其發展較緩慢,而使得農 民僅能種植具有較高利益之作物,無形中又產生一種「固著」,將農民束縛在農業中無 法獲得產業上的提升,使其環境又更為困苦,需要種植較高風險、較大利潤之作物。如 此不斷循環,也讓本區逐漸邊緣化,成為資本主義中不斷被剝削的受害者。

而本區之一大特色為:甘藷、花生種植面積比例極高,即使在甘藷、花生支重要性 已逐漸式微的今日,本區仍有相當大的面積種植此二種作物。除了與本區的自然環境有 密切關係外,亦與此地農民長時間種植有關。由於農業的栽培需要許多對植物本身的知 識,本區在長時間的栽培下,對甘藷、花生的生長情形瞭若指掌。相形之下卻對其他作 物陌生許多,且收成之作物要如何運銷亦是另一大問題。因此,在選擇種植其他作物可 能會遇到其他問題的考量下,農民傾向選擇種植習以為常的作物,使得本區至今日仍有 較多的甘藷與花生種植面積比例。

另外,從農民的訪談中亦得知:本區位於彰化平原境內相對偏遠的西南部,作物在 收成後的銷售便是本區農民的一大挑戰。因此,農民亦會傾向於種植一些便於銷售之作 物——特別是商人來此地收購之產品,便可確保其銷路。

從本區的種植形態,可發現之所以雜異度如此高,是因為農民極為妥善地利用土地。

在同一塊土地中,不同季節種植不同作物,如此的精耕細作下,使得本區的農業土地利 用極為複雜。而這種複雜的種植情形似乎正持續上演著,未有一絲舒緩。

貳、區域內部變遷

雖然本區相較於其他地區而言,一直呈現較高雜異度的土地利用形態。不過,在戰 後70 餘年間,內部仍有一些變革且與其他地區有所差異。整個本區內部的變化,可以 說是由低雜異度朝向高雜異度發展。在戰後初期,本區以三種作物組合類型為主,不過,

隨著時間的發展,與日俱增,到民國79 年(1990)時,呈現十種作物組合類型,在此

之後更為穩定發展。

不過,當中亦有從一而終的,以二林鎮為例。自民國39 年(1950)時,該區即呈 現十種作物組合的複雜形態。而到了民國99 年(2010)時,仍呈現十種作物組合類型。

雖然所種植的作物有所差異,但這種複雜的土地利用方式卻未曾改變。而造成此一現象 主要原因為:該區的水稻種植面積比例僅約50%,而其他作物(例如:甘藷、花生…

等)種植情形又不若水稻般興盛,使得本區的作物組合呈現極為複雜之樣貌。而這種複 雜性,亦反映二林地區自然環境的惡劣與其發展。二林原為二林社的所在地,後在日本 時代作為源成製糖的會社所在地,糖業鐵路、管理階層等的進駐,使得二林因此發展起 來。而在戰後初期,二林作為彰化平原西南部地區位階最高的中地(Crissman 著,夏 黎明、隋麗雲譯,1984:107-108)其商業機能自然不在話下,亦為本區對外不少交通 網絡的必經之地。也因其發展與其他地區較為不同,造就了本區的特殊種植模式——根 植於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的複雜土地利用方式。

在整個戰後70 餘年間,福興的變化僅次於二林。福興在戰後初期(1950)時,呈 現較為複雜的土地利用形態,與北部作物組合區較為相近。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進,福 興的作物組合類型雖有些許的變化,仍維持在十種作物組合類型中,與本區其他地區相 同。整個變化趨勢,從原本傾向北部作物組合區,慢慢轉到西南部地區之中。由於其自 然環境與西南部地區較為相近,使得福興的水稻種植比例不若北部地區般高,其發展亦 逐漸轉向西南部地區。這也顯現出行政區劃的更迭對一地的影響,原本福興在日本時代 屬臺中州彰化郡福興庄,戰後將郡層級的行政區取消,改為彰化縣福興鄉,降低了福興 與北部地區的聯結,使得福興在作物選擇上傾向同屬水尾、海濱等自然環境條件較相似 的西南部地區之中。

第六節 小結

從民國39 年(1950)至民國 99 年(2010),經歷了 60 個年頭,整個彰化平原的 農業也歷經了數次的變革——這些可以從作物組合的變化中略知一二。整個作物組合的 變化,從戰後初期高度雜異化的土地利用型態,逐漸轉向低度雜異化的方式。此一轉變,

也使得農業土地利用的分區形式大抵出現。

因此,筆者根據民國79(1990)至民國 99 年(2010)作物組合類型之空間特性,

以日本時代的農業區劃為基礎,再進行調整後,大致上可分為四區:北部水稻為主的單 一作物組合區、中部水稻多種作物區、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西南部的水稻高雜異 度作物組合區。

另外,戰後的作物亦具有以下特徵:第一,水稻種植面積比例逐漸提升,與戰後初 期農民種植作物主要用以自需,如有剩餘再作為交易商品。且此時以農產品作為外銷主 力,在政府積極推行相關農業政策下,現金作物成為此時農民種植之作物。在其他作物 相對壓縮下,水稻種植面積比例稍低,使得雜異度大為提升;再者,甘藷、小麥等普通 作物種植比例逐漸下滑,由於早期在國家政策發展下,傾向種植糧食作物,因此作為糧 食作物的甘藷、小麥便有極高的生產量。但隨著飲食習慣的轉變等因素,甘藷等普通作

另外,戰後的作物亦具有以下特徵:第一,水稻種植面積比例逐漸提升,與戰後初 期農民種植作物主要用以自需,如有剩餘再作為交易商品。且此時以農產品作為外銷主 力,在政府積極推行相關農業政策下,現金作物成為此時農民種植之作物。在其他作物 相對壓縮下,水稻種植面積比例稍低,使得雜異度大為提升;再者,甘藷、小麥等普通 作物種植比例逐漸下滑,由於早期在國家政策發展下,傾向種植糧食作物,因此作為糧 食作物的甘藷、小麥便有極高的生產量。但隨著飲食習慣的轉變等因素,甘藷等普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