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文透過J.C. Weaver 的作物組合指數,對彰化平原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首先,

瞭解彰化平原的農業環境背景,先針對彰化平原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做一基礎的理解。

後根據其環境背景,往後推展到日本時代本區的農業發展以及戰後的農業土地利用與變 遷,透過不同時期、不同政權在此地推行不同的政策,而產生不同的影響與農業區。具 體而言,本文的研究目的有以下三點:瞭解彰化平原的環境背景;分析日本時代彰化平 原的農業土地利用與分區;探究戰後本區內不同區域的農業土地利用與變遷。經過前三 章的討論,本文主要有以下的發現:

一、 彰化帄原的自然環境在漢人興建水利設施後,奠定彰化帄原的農業發 展基礎

彰化平原的地形可分為四區:和美沖積扇、彰化隆起海岸平原、濁水溪沖積扇(北 翼)、八卦臺地。境內除了八卦臺地部分地區坡度較陡不適合農耕外,大部份地區地形 平坦皆可進行農耕。而本區的土壤,多為河川沖積而成的沖積土,養分相對而言較為缺 乏,須仰賴肥料。而氣候方面:夏無酷暑,冬不嚴寒,全年積溫高,雨量充足,適合農 耕。但降水多集中於夏季,使得水利設施的興建,成為此地開發之一大挑戰。而在此種 自然環境下,彰化平原的平埔族過著夏季(雨季)游耕、平時(乾季)漁獵的原始生活,

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力較小,亦相當依賴自然環境。

但是,在漢人進入彰化平原後,原始的自然環境有了極大的轉變。由於移入臺灣的 漢人多為來自福建、廣東籍,其傳統生活方式為農耕,且主要種植水稻。在此種生活方 式下,需解決季節性水源不足之問題。因此,水利設施的興建便成為此地開發不可或缺 的重要設施。而在施世榜等當地士紳階級的籌組下,第一座大型水利設施——施厝圳於 康熙58 年(1719)竣工。爾後,大大小小的水圳在此地興建、完工,亦加速此地的水 田化發展,使得彰化平原在清末日本時代初期,呈現極為高度的水田地景,與濁水溪南 岸有明顯的差異。不過,即使在彰化平原內部,仍有明顯的發展差異:整個水利設施的

發展以和美沖積扇、彰化隆起海岸平原兩地為主,濁水溪沖積扇(北翼)相較之下則呈 現較為原始的地景。

二、 日本時代彰化帄原的農業土地利用與分區,受到自然環境與日本政府 的影響,呈現三個不同的區域發展脈絡

在日本政府的積極經營之下,彰化平原的農業深受當地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影響,

而呈現: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中部水稻高雜異度作物組合區、南部水稻多種作物 組合區,三區不同的發展形態。

以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為例:境內水稻種植面積比例約80%,由於本地屬於 和美沖積扇與彰化隆起海岸平原,地勢低平、開發較早。自清代即有八堡圳等水利設施 興建,而日本政府又在此地設立水利組合、推廣蓬萊種水稻…等設施,強化了水稻在本 地的發展,使得水稻成為本區的主要作物。

而中部水稻高雜異度作物組合區則是以員林為核心,向外延伸到周圍的芬園、坡心

(今埔心)。員林作為縱貫鐵路、公路沿線,便利的交通使其逐漸發展起來,亦帶動當 地而成蔬果集散中心。後日本政府又在此地設立鳳梨罐頭工廠,也讓員林進一步成為食 品加工中心。另外,本區部分地區屬於八卦臺地地區,坡度較陡,較適合種植果樹,因 而種植大量園藝作物。由於上述原因,使得本區具有較多的蔬菜、園藝作物的栽培,也 影響其作物種類,導致本區的作物如此多樣化,且此一複雜性有逐漸強化的趨勢。

最後南部水稻多種作物組合區受限於自然環境,使其發展較其他地區緩慢。在清末 時,雖有農田與聚落,不過相較於其他地區而言仍較少。主因為本區作為濁水溪的洪泛 平原,而濁水溪河床又極為不穩,亦發生過改到的情形,造成人民財產、生命的極大損 失。因此,發展較慢。而在日本政府積極經營之下,透過修築濁水溪堤防、整治山林、

設立移民村…等政策,使得此地逐漸發展起來。整個經營的過程,耗時又耗財,因此,

整個日本時代可以說是本區「克服」環境的過程,變化也較為劇烈。整體而言,日本時 代的本區是從水稻、甘藷二種作物組合,逐漸朝向以水稻為主的單一作物組合過程。

而透過日本時代各地區的發展樣貌,逐漸勾勒出日本政府對此地的影響——透過一 連串的律令、建設,使得彰化平原的農業依附在自然環境之上,各項作物分區種植的發 展脈絡。

三、 戰後的農業土地利用,則是以日本時代為基礎,在長時間的交互影響 下,呈現四個不同的區域發展脈絡

而整個戰後的農業土地利用,延續日本時代的發展,呈現極為複雜的利用形態,分 區不甚明顯。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至民國79 年(1990)時,整個彰化平原的作物 組合朝向單一化發展,使得分區大抵出現。共分為: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中部水 稻多種作物組合區、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西南部水稻高雜異度作物組合區四區。

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較日本時代的範圍狹小,主要為中部的擴大所導致。而其 水稻種植面積比例達90%以上,顯示出農業土地利用的粗放。由於農村人口外移、老 化情形嚴重,在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農民的創新意願大幅下降轉趨保守,故選擇過去 長時間種植又可大規模機械化的水稻,使得水稻成為本區之優勢作物。

中部水稻多種作物組合區則是日本時代的中部水稻高雜異度作物組合區範圍的擴 大。本區內部呈現極為多種的作物組合類型,從一種到十種皆有的形態。也因為這種多 樣化的形態,而自成一區。之所以如此多樣化,主要原因為:本區以水稻為主,蔬果為 輔的種植形態,不過,由於每個地區傾向種植的蔬果有所差異,才會造成如此多樣化的 作物組合類型。

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區亦是以水稻為主的作物組合類型,不過本區的水稻種植面 積比例僅約80%。而其原因為:本區有較多的園藝作物栽培,特別是番石榴,為本區 相當普遍且著名的園藝作物。除了統計資料上的水稻、園藝作物以外,本區亦有頗多的 花卉及庭園作物的種植,特別是以田尾為核心的花卉種植,影響本區極為深遠。由於這 些花卉及庭園作物具有較高經濟價值,雖然需要較多人力,仍吸引不少農民種植。本區 作為濁水溪河川的浮覆地,雖經歷長時間的「改造」下,得以大規模種植水稻。雖然其 區域性質有所改變,但其區域仍持續存在著,且無太大變革。

西南部水稻高雜異度作物組合區內部呈現極為複雜的土地利用方式,其作物組合數 為十種,顯示出此地作物選擇的多樣化。之所以同時種植如此多種作物主要仍為本區自 然環境較惡劣,水田化面積有限,使得本區發展較其他地區遲緩。而在日本時代,本區 便以水稻、甘藷、花生三種作物組合類型為主,直至戰後。由於其發展較為緩慢,讓農 民企圖於不同季節種植不同作物,以增加其獲利。在此發展模式之下,形成本區如此複

雜的土地利用形態。

整個戰後彰化平原的農業土地利用,大致延續日本時代的發展脈絡,只是變化更為 劇烈。特別是其農業區劃,以日本時代的三區為基礎,進一步擴展為四區。雖然界限有 所變動,不過,這種區域內一致的區域性格卻極為鮮明。

四、 整個彰化帄原的農業土地利用,從水稻為主的單一化作物朝向多樣化 發展後,再朝向水稻單一化發展

從日本時代到戰後,經歷了80 幾個年頭,整個農業土地利用亦經歷了多次的轉變。

整個彰化平原從大正14 年(1925)開始,呈現以水稻為主的單一作物組合類型,後逐 漸朝向多樣化發展,至昭和5 年(1935)。到了戰後初期,則是延續日本時代後期的發 展,且更為劇烈,使得作物組合數持續上升,整個彰化平原呈現一片「赤紅」的景象,

農業土地利用複雜。不過,到了民國79 年(1990)以後,作物組合開始趨向以水稻為 主的單一作物發展,農業土地利用又回歸到較為單一的形態。

而造成這種變動的可能原因為:漢人在選擇作物時,傾向種植糧食作物。因此,水 稻便成為農民選擇作物的優先考量。不過,隨著時間的轉變,受到國際經濟大恐慌

(1929-1933)的影響,使得日本國內穀物滯銷,此時臺灣的稻米主要銷往日本,日本 政府為了保護日本本地農民,因此制定了相關法令,控制進口量。臺灣的農民在此影響 下,轉而種植蔬果等其他作物,使得作物組合數有微幅的提升。

而至戰後初期,此時的農業主要用以自給自足,當有剩餘時,再行交易。因此,農 民所種植的作物,主要用以滿足家庭需求,樹薯、幼麻等特用作物便為本時期作物之一 大特點,相對壓縮水稻的種植比例,因而呈現較為複雜的土地利用形態,這種複雜的形 態一直到民國79 年(1990)才有所改變。

在經歷經濟起飛、產業移轉後,耕地大幅流失、農業人口亦減少大半,使得臺灣農 村僅剩老農獨立耕種著。而這些老農需要獨立種植平均約1 甲的土地,在人手不足的考 量下,便以可機械化,且又是本區農民過去一直以來栽培的水稻作為其優先選擇之作物,

也讓彰化平原的農業土地利用再度呈現以水稻為主的發展形態。

而即使同樣都種植水稻,但其產品——稻米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的特性。在日本時 代,水稻又可分為在來種與蓬萊種,在來種水稻主要為臺灣人自行食用,而蓬萊種則是

輸往日本,滿足日本之市場。至戰後初期,水稻則是用以食用,有剩餘再投入市場中,

商品性較低。且水稻作為當時「田賦徵實」的實物,農民為了繳稅,多種植水稻。不過,

商品性較低。且水稻作為當時「田賦徵實」的實物,農民為了繳稅,多種植水稻。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