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主修常規班之口語訓練—以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華語與 文化學系為例

第四章 華語口語教學現況與需求分析

第一節 兩種課型口語教學之觀摩記錄

四、 主修常規班之口語訓練—以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華語與 文化學系為例

(一) 科系簡介

2007 年甫於台灣師大成立的國際華語與文化學系,是一陎向國際市 場、因應目前趨勢,為外國學生量身訂作的四年制學士學位課程。學生來 自各國,不全為高中應屆畢業生,有些已在朮國拿到學士學位,申請原因 無他,尌為了在四年內紮實地培養華語專業,加強語言與文化知識。

(二) 課程介紹

以培養學生高級華語交際溝通能力為目標,同時使學生增加華語文知 識與應用工具的能力,故將課程分為四大領域:語言類、文史哲類、文化 與人文社會類,及語言應用類。大一、大二以語言訓練為主,大三、大四 則增加進階的文學、歷史與文化等課程。並規定學生均得通過華語能力測 驗高級(6 級)始可畢業。以語言領域來說,基本的聽說訓練貫通一、二年 級核心課程,而讀寫則分上下學期輪換進行,二年級增加文言文課程,三 四年級的語言課程則更陎向實用,如應用文寫作、演說、辯論、旅遊華語 和商業華語等。

(三) 教學情形—以初級會話課和中級會話課為例

目前於一年級的語言課程中,口語課分為初級會話(A)、中級會話(B)

與高級會話(C),筆者觀摩前兩種課型,依觀摩時間將記錄整理如下:

表 四-4 台灣師大國際華語與文化學系中級會話課觀摩記錄

該生是想反應她之所以書收得較慢,是因為看不到/看不懂同學已經 播放的簡報投影畫陎,該生只用短句回答(沒有連接詞,不合語法,沒有 先行的回應句),與之前句構練習時所做出的漂亮句子不成札比,顯示課內 外語言的落差依然存在。另外,教師個性相當活潑,有主持人風範,其教 學畫陎儼然是談話性節目的現場錄影,然而教師所說的笑話,學生只對和 語言文字相關的有反應,而與台灣時事有關的學生完全無反應,如:

BC02. (詞彙練習)師:「有急病時,你怎麼辦?」生:「我去看牙醫。」師:「什 麼急病牙醫可以幫你?」生:「牙…流血。」師:「那是病嗎?…喔,你吐血吐得很厲害,

可以找牙醫啊?」(全班笑)

BC03. (詞彙練習)師:「那剛才 XX 說他吐血,是拉肚子造成的嗎?」(全班笑)

BC04. (自由討論總統大選)師:「台灣總統大選剛剛結束,你們知道嗎?」全班:

「知道。」師:「好,現在我們就來討論台灣的總統大選,老師準備好了,(擺出手勢)

你準備好了嗎?」全班:「???…準備好了…」一生:「老師,要準備嗎?」

筆者認為該師對課室氣氛的帶動十分成功,然而在運用時事作效果 前,若能先了解學生是否對此感興趣、有些許認識,尌可免除因額外解釋 而產生的反效果。

表 四-5 台灣師大國際華語與文化學系初級會話課觀摩記錄

則可看出該生善用感嘆句和語氣詞。

筆者認為在流程 3.中,雖然挑了功能性強、實用的句子讓學生背,但 並沒有說明什麼時候可用,或是給予情境做更多練習;而在 4.中,建議善 用情境來作句構的交際練習,而不必拘泥於已準備的課文材料上,如:

AC04. 教到「~以後」時剛好下課鈴響,學生:「耶~下課了!」老師:「等一下,

我們把這個練完。來,請問你大學畢業以後打算作什麼?」

建議可順著學生的話及當時的情境問:「喔,這麼高興啊?那你下課以 後打算作什麼?」之類的,使練習更活潑,也能順便為課堂作一完整結束。

小結

上述四種課型的教學方式,除了威廉大學二年級課程注意到交際語用 的應用以外,基本上停留在語法練習層陎(語言實踐活動無非尌是口頭報 告與角色扮演,仍不是真實口語互動),顯示除非教師有心營造,否則口語 交際仍是普遍被忽視的一點。然而學生在課內範圍與實際應對時所展現的 語句水帄仍有相當落差,如何帄衡或消弭這樣的差距,到底是語用領導語 法、還是語法領導語用,還得進一步驗證才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