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四、相鄰對(Adjacency Pair)

(一)「相鄰對」之定義與特徵

「相鄰對」56(adjacency pair),或譯為「毗鄰結構」57,是由美國社會 學家 Schegloff and Sacks(1973)所提出。所謂的「相鄰對」,是會話分析 中用來指由會話參與的兩說話方所形成的一「組」話輪—即第一個話輪(the

55 何兆熊(1989)將“turn-taking”譯為「說話人的輪換」,為求名稱統一,本研究一律採用「話輪 轉換」之中文譯詞。

56 何兆熊、劉虹等大陸學者採用此譯名。

57

first turn,稱為『首對部分 a first-pair part』)與其所引起的具特定關聯性反 應(response,稱為『次對部分 a second-pair part』)組合的會話產物。諸如

「你叫什麼名字?」之類的問題,要求受話方在下一個話輪中提供答案,

而未即時反應的這種交際失誤(failure)是值得注意和研究解釋的。何兆熊

(1989)認為這是作為會話局部結構的研究時,較為合適的基本單位,同 時並給予此種結構一個簡單明確的定義:「兩個談話者各說一次話所構成的 對子」(何兆熊,1989:223)。

Schegloff(1972)和 Schegloff and Sacks(1973)提出了相鄰對的特徵58, 隨後 Schegloff(1978)根據此論據,而提出更完整的定義如下:

1. 由兩個話輪所構成,亦即包含了兩次說話內容;

2. 兩個話輪相鄰接;

3. 兩個話輪各由不同的發話方前後相繼說出;

4. 兩話輪有一定的先後次序,分別屬於相鄰對的第一部份和第二部份;

5. 第一部份所屬的相鄰類型關係到第二部分的選擇,所以相鄰話輪的 第一部份常常已經選定下一位發話者、規定了下一個行為,也尌是 說相鄰對結構中的第一部份往往預示了第二部分如何呈現。

筆者尌上述特徵的第五點提出疑問,在自然會話中,負責第一部份的 說話者,除非所說內容或所給予的指示是明確會被接受的,否則何以能規 定第二部分的行為、甚至預示第二部分的呈現?在某些交際功能如「讚 美」、「抱怨」等,並不一定能完全預示第二部分的反應。

劉虹(2004)對於 Schegloff(1978)的定義與術語名稱提出問題,認 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毗鄰結構的兩個語句常常並不相鄰,而且有時這種 結構是由兩個以上的部分構成。所以用「對答」這一術語代替“adjacency pair”,把“adjacency pair”視為對答的一個基本類型。

58 包括以下四點:1. two utterance lenth;2. adjacent positioning of component utterances;3. different speakers producing each utterance;4. relative ordering of parts.(Schegloff and Sacks,1973:295-296)

(二)「相鄰對」之內容類型

許多會話動作是經由「相鄰對次序」(adjacency pair sequences)而完成 的 , 例 如 : 提 供 與 領 受 / 回 絕 ( offer-acceptance/rejection )、 相 互 致 意

(greeting-greeting)、抱怨與辯解/補償(complaint-excuse/remedy),以及 要求與接受/拒絕(request-acceptance/denial)等。

Richards & Schmidt(1983)根據相鄰對理論而進行的人類日常用語分 析,所得到的八種相鄰對類型如下:

1. 招呼—招呼(Greeting—Greeting)

2. 呼喚—回答(Summons—Answer)

3. 詢問—回答(Question--Answer)

4. 道別—道別(Farewell—Farewell)

5. 讚美—回應:接受/同意/否定/轉題/回報(Praise—Acceptance / Agreement / Rejection / Shift / Return)

6. 抱怨—回應:道歉/否認/藉口/爭辯/質問(Complaint—Apology / Denial / Excuse / Justify / Challenge)

7. 提供—回應:接受/拒絕(Offer—Accept / Reject)

8. 請求—回應:應允/搪塞/質問/拒絕(Request—Grant / Put off / Challenge / Refusal)

何兆熊(1989)認為,由於句法形式和句子的交際功能之間存在差異,

因此毗鄰的第一部份和第二部分之間的關聯,是體現在此兩部分的話語所 施行的言語行為,而非在句法形式上。他認為常見的第一部份所施行的言 語行為包括了:致意(greeting)、挑戰(challenge)、請求(request)、邀請

(invitation)、評估(assessment)、抱怨(complaint)、威脅(threat)、宣告

(announcement)等等。而所得到的第二部分可分為兩種,分別為「期待 的第二部分」(preferred second part)與「不期待的第二部分」(dispreferred second part),前者指第一部份說話人所希望得到的反應,後者則指不是第

一部份說話人所希望得到的其他反應。

多數學者(Pomerantz,1978、1984;Atkinson and Drew,1979;Levinson,

1983;Scollon and Scollon,1995)認為應答語會隨著不同的社會地位而有 所改變,筆者整理劉虹(2004)舉例說明此概念如下:(表二-7)

陳述  陳述

上表所列的應答語,不一定都是第一說話者所期許的反應。有學者

(Pomerantz,1978、1984;Atkinson 和 Drew,1979;Levinson,1983)在 Schegloff(1978)的基礎上,提出一個應答語相當重要的概念:「如意結構」

(preference organization)60,他們認為應答語的範圍可一分為二—「如意 者」(preferred)和「不如意者」(dispreferred)。比方說「道歉」類應答,

如採寬慰型,則屬如意者;如用責備型,則屬不如意。如意類應答語結構 簡單,屬於無標(unmarked)結構,不如意類應答語結構複雜,屬有標

(marked)結構。而 Schegloff(1978)提出「制約關聯」(conditional relevance)

的概念,意思是在一組相鄰對中,第一部份的產生必然會形成某種期待,

需得到滿足,而滿足這種期待的方式便是反應,而一組相鄰對中的第二部 分(即應答語)是否為第一說話者所期待的反應,並不會影響相鄰對構成 的完美性。

筆者同意如意結構的看法,並將在之後的課程設計中,將應答語按此 概念分別教授,並探討漢語應答語中的不如意者是否亦為有標結構。

(三)漢語中「相鄰對」之類型

劉虹(2004)提出「對答」之詞,是從話語功能角度來研究會話時所 使用的概念,指日常會話中像「致意—致意」、「詢問—回答」、「要求—接 受」這樣的相關語句成對出現的概念。對答結構可分為兩大類:毗鄰式和 對入式。簡單介紹如下:

1. 毗鄰式

又可依結構形式來分,一種是毗鄰雙部式(結構:詢問—回答);一種 是毗鄰多部式,由分屬不同話輪的兩個以上的相鄰語句構成,這種結構的 中間部分兼有引發語和應答語雙重功能,既可以是上一個話輪的應答語,

又是下一個話輪的引發語(基本結構:詢問—回答—反餽)。

2. 對入式

對入式問答61可分為:單層對入式、多層對入式、毗鄰與對入綜合式。

60 或譯為「偏好結構」、「偏好組織」,本文採劉虹(2004)譯法。

61 筆者認為此一概念類似西方語言學中的「插入式次序」(inserted sequence)。

單層對入式是指對答的引發語和應答語之間對入了另一個對答結構,結構 為:

(詢問1(詢問2—回答2)回答1

例如下列對話形式:

1:把窗關上吧! (要求1 2:怎麼你冷啦? (詢問1 2:有點兒。 (回答1 1:好吧! (接受1

而結構類似的多層對入式,係指對答的引發語和應答語之間對入了若 干個對答結構,例如下列對話形式:

1:你帶稿紙了嗎? (要求1 2:我啊? (緩答2 2:嗯。 (同意2

3:你要幾張? (詢問3 3:一張就行了。 (回答3 1:給你。 (接受1

筆者認為,教師若了解如何分析對話的毗鄰結構,對於教導學生應答 語,或分析學生所設計的對話裡上下承接的邏輯性,都相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