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五、其他補助收入

依據附表 4-5,「其他補助收入」係指學校執行政策,辦理產業特殊需 求類科、實用技能學程、產學攜手合作班、建教合作班及特殊教育綜合職 能科等,或爭取各種競爭型計畫,如優質化計畫、均質化計畫、高瞻計畫 等,並因此獲得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給予之經費補助。在訪談過程中,有 3 位受訪者如是表示:

EI09-P-5-7:在校務基金制度之下,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只會提供學校基 本的需求,如果學校想要有經費更新設備,或改善學校環 境,就必須執行政策提出競爭型計畫,才可能得到額外的 經費。

EI12-A-5-2:學校要去爭取競爭型計畫,因為現在教育部希望學校執行 政策,利用各種競爭型計畫與政策結合,學校唯有提出執 行政策施行的計畫,才能獲得教育部的經費補助。

EI14-P-5-2:我們今年辦工科技能競賽,很多科如果不提競爭型計畫,

就沒有經費改善設備,也就是說各科要經費,各科就要提 計畫。

綜合上述受訪者意見,在校務基金的制度下,除提供經常性經費維持 學校基本運作外,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為推動政策,採取「以政策綁計畫,

依計畫給經費」的策略,因此學校不論要更新設備或改善環境,都必須仰 賴「其他補助收入」的挹注。是以,「其他補助收入」已經成為「學校教學 研究補助收入」與「學雜費收入」外,多數學校第三大宗的收入項目。

基於「其他補助收入」的重要性,在訪談過程中,本研究發現「校長 領導」是影響「其他補助收入」的重要因素之一。依據本研究彙整訪談紀 錄,所謂「校長領導」特別是指,校長對於執行政策辦理特殊班級,或爭

取競爭型計畫的態度、要求,以及對學校同仁支持、指導等。在訪談中,

提及「校長領導」之受訪者計有 8 位,發言次數計有 13 次,訪談內容包括:

EI01-P-5-1:想競爭型計畫最重要的是校長要掌握主導權。

EI01-P-5-2:要爭取優質化,校長一定要親自主導,就是你的計畫怎麼 和學校願景相搭配。

EI01-P-5-3:當然我不是說校長要自己一切親力親為,而是要確實掌握 計畫內容,並且為優質化計畫找到核心價值。

EI02-P-5-3:當校長的要帶頭啦去爭取經費,當然你要有一套說詞,同 時要去建立與社區關係,最重要的是解決整體學校給外界 的觀感。

EI04-A-5-1:當然校長對這部份是有要求的,行政團隊也會配合。

EI05-P-5-3:校長到底要扮演什麼角色?我想有兩點,第一是要聽,聽 同仁到底想要什麼?第二是要能夠轉換,也就是說把聽到 的東西轉換成具體可行,而且能夠寫出計畫來。

EI05-P-5-4:校長的角色是要去聽、要去轉換,去當推手,幫老師把想 法變成計畫,幫老師找到可用的資源,讓計畫能夠實踐。

EI05-P-5-5:校長要能夠幫同仁找到計畫的核心價值,有了核心價值你 的計畫才會感動別人,也才能爭取到經費。

EI08-P-5-2:很多東西政策下來,我們利用行政會報或各種會議去宣導,

然後鼓勵大家主動提計畫。

EI09-P-5-3:當然校長也要起帶頭作用,像優質化計畫,絕對不能只丟 給教務主任,我會利用各種集會,如行政會報、主管會報 提醒同仁相關的觀念。

EI09-P-5-4:校長要帶頭引導行政團隊撰寫計畫,爭取競爭型經費。

EI15-P-5-2:我也會經常勉勵行政同仁,跟他們一起討論計畫的目標,

或提醒爭取相關計畫的方法,當然最重要的是要經常鼓 勵、支持同仁,讓他們能勇於爭取競爭行計畫,並且認真 執行每一個計畫。

EI16-P-5-1:很多事請都要校長從旁邊慢慢引導,像現在優質化、均質 化是最明顯的,如果團隊不去做校長一個人做不出來。

依訪談紀錄,影響「其他補助收入」的第二項因素為「校內人員的態 度」。如前文所述,「校內人員的態度」係指學校校長、行政人員或教師等,

面對學校事務的態度、習慣、價值取向或行為模式。在訪談中,提及「校 內人員的態度」之受訪者計有 6 位,發言次數計有 10 次,訪談內容包括:

EI01-P-5-4:當然校長要能夠讓行政團隊動起來,確實也有一些學校或 許是因為校內人員的態度的關係,校長要去推什麼都不太 容易。

EI01-P-5-5:當然並不是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我把我的構想提出 來,大家來討論,如果大家認為確實能做到的,那麼我們 就下去做。

EI01-P-5-6:就是校長要體察學校的文化,可以借力使力的,就借力使 力;有困難的,就要慢慢溝通,或逐步調整,操之過急反 而不會有好的結果。

EI02-P-5-4:整個學校留下來的文化、學校規模、行政團隊等等,各方 面都還不錯啦!也因此就受到大家的信賴

EI03-P-5-1:有一些學校的文化是認為,就教書就好啦,管他那麼多有 的沒的幹麼。

EI05-P-5-1:學校團隊是影響學校其他補助收入最重要的因素,所謂團 隊是指在校園裡她的教師和行政人員有沒有相同的共識。

EI08-P-5-4:我想要讓老師多走出去,多看一看,多參與校際間的活動,

學習別人的長處,也對校內提供一些刺激。

EI08-P-5-5:現在我室設科只剩下一個男老師,六個女老師,女老師都 是年輕要生小孩,現在整個高瞻計畫就無法持續下去,所 以我覺得人的因素很重要。

EI08-P-5-6:老師都很年輕,這個時候都剛好是生育、養育兒女的時間,

所以他們都沒有企圖心與事業心,只要平平安安就好,對 競爭型的計畫不會很熱衷。

EI09-P-5-2:教育部政策型計畫只要可行,我們可以做得到的,我們就 會盡量去做、去爭取。因為辦理這些計畫案,絕對有經費 的補助,對學校也不無小補。

影響「其他補助收入」的第三項因素,依訪談紀錄為「執行政策」。所 謂「執行政策」主要係指,學校對於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所推動各種特殊班 級,如實用技能班、特殊教育綜合職能科、產學合作專班及建教合作班等,

是否積極配合開設相關班級;同時,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為推動政策,所 提出各項競爭型計畫,是否有積極參與申請。在訪談中,提及「執行政策」

之受訪者計有 7 位,發言次數計有 7 次,訪談內容包括:

EI02-P-5-1:另外,實用技能班、特教班的綜合職能科、產學專班等我 們都有辦。只要是能教育部政策配合的,我們都會努力去 辦。

EI04-A-5-1:因為我們有特教綜職科、實用技能班,所以這個部分我們 是有獲得相關補助。

EI08-P-5-1:只有辦理實用技能班,所以在爭取其他補助收入的部份,

主要靠爭取各種競爭型的經費。

EI09-P-5-1:其他補助收入包括優質化、均質化、建教合作班、產學攜 手班等,所有教育部有辦的一些政策,我們學校幾乎都有

辦。

EI12-A-5-1:學校有辦理實用技能班、或特教綜合職能科,其他補助收 入就會高。

EI15-P-5-1:其他補助收入最主要的來源,是來自執行政策辦理各種競 爭型計畫。

EI18-P-5-1:執行政策我們辦理實用技能班、產學訓合作專班、產學合 作班、雙軌旗艦班,以及台德菁英班、綜合職能科等都會 有一些開辦費或補助。

影響「其他補助收入」的第四項因素,依訪談紀錄為「找到願意做事 的人」。所謂「找到願意做事的人」係指,學校能找到有熱情、有意願參與 競爭型計畫的同仁,協助競爭型計畫執行、推動。在訪談中,提及「找到 願意做事的人」之受訪者計有 4 位,發言次數計有 4 次,訪談內容包括:

EI02-P-5-2:要怎樣才能增加學校的經費,我覺得就是激勵學校的校園 氣氛啦,大家感覺做起來雖然做起來辛苦,能夠為學校爭 取經費、設備,要有志同道合的人,主要是行政要帶頭啦。

EI05-P-5-2:團隊裡你要先找到一群願意做事的人,然後聽他們的想法,

幫他們找到尋找資源的方向,然後大家就可以一起去做了。

EI08-P-5-3:一定要找一、二位很熱情、很願意付出的同仁由他去推,

來扮演領頭羊由他去推動。

EI16-S-5-1:當然,要承接這些計畫學校必須要有一些熱心的老師,願 意付出額外的時間與心力。

影響「其他補助收入」的第五項因素,依訪談紀錄為「城鄉差距」。所 謂「城鄉差距」係指,學校所在行政區人口密度愈高,農業人口比率愈低,

則為城;反之,為鄉。在訪談中,提及「城鄉差距」之受訪者計有 3 位,

發言次數計有 4 次,訪談內容包括:

EI03-P-5-2:有很多偏鄉地區的學校,因為學校小編制小,在正常教學 裡頭,他就已經分身乏術,還要再優質、均質那更困難。

EI09-P-5-5:城鄉差距的影響,應該不會太大,主要關鍵還是在首長的 決心與態度。

EI09-P-5-6:偏遠地區不一定就比較難申請專案計畫,重要的是校長的 決心與觀念,校長願不願意積極推動競爭型計畫。

EI17-P-5-1:寫計畫的人才,並不是每個學校都有;其次,對計畫的執 行力,是不是也有城鄉的差距,是不是愈都會型的學校,

愈具備寫計畫與執行的人才

依據訪談記錄,最後一個影響「其他補助收入」的因素,係「學校的 特色與績效」。如前述,所謂「學校的特色與績效」,係指學校在技能、升 學及學生行為等方面之具體表現,或學校辦理之活動、課程能與其他學校 有效區隔,並吸引學生就讀。在訪談中,提及「學校的特色與績效」之受 訪者計有 1 位,發言次數計有 3 次,訪談內容包括:

EI03-P-5-2:當學校的體質越好的時候,學校爭取競爭型計畫的能力就 越好,當學校體質越弱勢、不好的時候,學校就很容易安 於維持現狀。

EI03-P-5-4:整體來說,要能夠增加收入,學校的聲望也要跟著提升嘛;

你要提升學校的效能,這些經費你也才能爭取得到嘛。

EI03-P-5-5:說實話,競爭型經費事一種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制度設 計。

綜上所述,就影響「其他補助收入」之因素而言,本研究認為無論「校 長領導」、「校內人員的態度」、「執行政策」、「找到願意做事的人」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