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傳統採購制度系統動力學模式之模擬與測試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96-109)

第五章 傳統與統包採購制度對營造專案效率之影響

5.1 傳統與統包採購制度系統動力學模式之模擬與測試

5.1.2 傳統採購制度系統動力學模式之模擬與測試

一、 模式之模擬

採購法尚未實施前,雖然過去有少數的公共工程曾經採用統包採購 制度,但其比例仍相當懸殊,絕大多數的工程採購是採用傳統採購制 度,因此,本研究假設過去所有的工程採購皆採用傳統採購制度。本節 根據5.1.1節所完成之傳統採購制度系統動力學模式進行模擬,其模擬的 結果如圖5-3所示。X軸是模擬的單位時間,設定為年,從1952年模擬至

響。模擬的時間長度(Length of Simulation)之所以選定為50年,主要 是因為過去國內實施傳統採購制度的時間,大略將近50年左右。Y軸則 是各個變數的量化值,由於模式中大部份的變數其量化間距皆非常小

(大多數為0~1的範圍內),為使模擬的結果其變化幅度更為明顯,本 研究將依照不同的變數,分別適當的調整其在Y軸原點的起始值,故在 後續每個模擬的圖形結果中,須特別留意Y軸的原點將不再固定為0,而 可能隨著不同的變數而改變。目前因為模式尚未通過測試,故若直接開 始針對模式分析討論,模式將失去足夠的說服力。因此,模式的測試將 於下一階段進行,待模式通過測試後,再於5.2節一起與統包採購制度系 統動力學模式相互比較分析。

圖 5-3 過去實施傳統採購制度對營造專案效率影響之模擬結果

二、 模式之測試

模式的測試將根據3.2.5節所介紹之模式測試方法,測試傳統採購制 度系統動力學模式。測試的方法共十二種,包含邊界適當性、結構確認、

單位一致性、參數與變數確認、極端情況、積分錯誤、行為重現、行為 異常、通用範圍、特殊行為、敏感度分析以及系統改善等測試,除此之 外,本研究將另額外增加參數精確度測試。相關的測試過程,茲分別說 明如下:

1. 邊界適當性、結構確認與單位一致性測試

Sterman[2000]認為成功的運用系統動力學,第一個原則即是必 須發展一個模式來解決特定的問題,而並非漫無目標的模擬整個系 統,模式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且必須與所關心的問題相互對應。亦即 是,若有完美的模擬結果卻沒有完備的建模基礎,完成的模式終將失 去其意義與價值,即代表模式的邊界與結構皆相當重要。邊界適當性 與結構確認測試,在建模的過程已透過非正式個別訪談與文獻回顧不 斷的進行測試,不合乎常理的結果,即已隨時修正模式的參數或變數 結構,同時,圖5-1傳統採購制度系統動力學模式中,所有影響營造 專案效率的變數,皆存在於公告招標至完工結案階段,並包含工程的 主要參與人員業主、設計師與營造廠商,也就是說,模式所考慮的變 數皆在圖3-8模式之邊界當中,並未有任何的變數超出本研究模式所 界定的邊界。此外,單位一致性測試,則已透過ithink軟體所提供的 單位測試功能完成測試。

2. 參數與變數確認測試

(Judgmental Estimation)的方式予以測試[Sterman 2000]。由於本 研究的參數設定皆以合理猜測為主,且透過非正式個別訪談並依據訪 談者的經驗,不斷地修正模式的參數,因此,在建模的過程中,亦已 不斷地進行參數與變數確認測試。

3. 極端情況、行為異常與特殊行為測試 (1) 極端情況測試

系統經過外界的干擾和騷動還是否能夠保持原來的行為,稱之 為系統的穩定態[陶在樸 1999]。本研究以 ithink 軟體所提供之 脈動(Pulse)函數為例,在流進存量營造專案效率的流量內,增 加一函數值為 PULSE(0.05,10,10),即代表系統的行為每單位時 間將脈動 0.05,第一次震動的單為時間為 10,以後每間隔 10 個單 位時間將持續脈動 0.05 到模擬的最後時間,測試的結果如圖 5-4 所示。系統的整體行為確實隨輸入的脈動函數而產生變化,營造專 案效率雖然受到 0.05 值的干擾,但在每次干擾後,依然會朝向原 來的目標值 0.25 邁進(請參考曲線 1)。由於營造專案效率瞬間受 到外力而改變,連帶將使得系統的相關變數受到影響,當品質突然 上升時,低價搶標的機率突然下降(請參考曲線 2),優質營造廠 商得標之機率突然上升(請參考曲線 3),劣質營造廠商得標之機 率也跟著突然下降(請參考曲線 4),如此週而復始的脈動,最後 相關的變數仍然將依循其所應該表現之行為,呈現穩定狀態。

圖 5-4 傳統採購制度系統動力學模式測試結果-極端情況測試

(2) 行為異常測試

本研究將模擬的時間,針對本模式延伸至ithink軟體所能運算之 最大上限模擬長度,模擬至10140年,測試的結果如圖5-5所示,在未 有其它的外力干擾下,系統的行為將恆久朝向其應有的行為發展,未 有終止或突然向上或向下發展的行為出現。

圖 5-5 傳統採購制度系統動力學模式測試結果-行為異常測試

(3) 特殊行為測試

存在於模式當中的每個存量,其改變時必定有時間的延滯,而 時間的延滯大小將影響系統的行為發展,但並不是所有的時間延滯 都必須被加以考慮,若某些存量改變所產生的延滯對系統並不會產 生太大的影響,則可以被忽略。本研究將原來營造專案效率存量改 變之3年延滯時間,在此改為10年,測試的結果如圖5-6所示,乃因 為環境對系統的行為改變較不敏感所致,身處於此種延滯時間較長 的系統當中,將降低對營造專案效率改變的感受。

圖 5-6 傳統採購制度系統動力學模式測試結果-特殊行為測試

4. 積分錯誤測試

倘若選擇錯誤的函數運算時間間隔與積分計算方式,將使模式模 擬的結果產生假象,亦即是錯誤的結果[Sterman 2000]。因此,有 必要針對上述兩種測試項目進行測試。

(1) 函數運算之時間間隔測試

ithink電腦模擬的軟體當中,DT是函數執行的週期,即電腦模 擬運算一次的單位時間,DT介於0.00625~1。DT值設定的越小,電 腦模擬的單位時間之間距就越短,反之則越長。DT設定的大小並 沒有固定值,須視所研究問題的型態而定。本研究以DT之極小值 0.00625與極大值1加以測試,測試的結果如圖5-7與圖5-8所示,其 行為並未有太大差異,變化的量都在小數點以後第二位,整體的行

以ithink的預設值0.25為主。

圖 5-7 傳統採購制度系統動力學模式測試結果-積分錯誤測試(DT = 0.00625)

圖 5-8 傳統採購制度系統動力學模式測試結果-積分錯誤測試(DT = 1)

(2) 積分方法測試

ithink電腦模擬軟體的運算數學方法共包含Euler’s Method、

Runge-Kutta 2及Runge-Kutta 4等三種,此處仍然以此三種不同的運 算數學方法加以測試,如圖5-9、圖5-10與圖5-11所示,綜合比較其 測試的結果,並未有太大的差異,整體的的行為依然具有一致性。

Euler’s Method主要是應用於一階系統動力學模式,Runge-Kutta 2 主要是應用於二階系統動力學模式,最後的Runge-Kutta 4則適合應 用於二階以上的高階系統動力學模式。模式含有一個存量的系統稱 為一階動態系統,如果有兩個存量,而其中一個存量的流量乃由另 一個存量所決定,便為二階動態系統[陶在樸 1999]。由於本研 究的模式當中,品質此一存量乃由營造廠商的存量所決定,故屬於 二階系統動力學模式,因此選擇Runge-Kutta 2較為適合,故後續每 個模式模擬的運算數學方法將以Runge-Kutta 2為主。

圖 5-9 傳統採購制度系統動力學模式測試結果-積分錯誤測試(Euler’s

圖 5-10 傳統採購制度系統動力學模式測試結果-積分錯誤測試

(Runge-Kutta 2)

圖 5-11 傳統採購制度系統動力學模式測試結果-積分錯誤測試

(Runge-Kutta 4)

5. 行為重現測試

RBP與模式所模擬的行為若相符合,並不代表模式就是正確的

(Valid)[Sterman 2000]。即建模的過程當中,若對問題本身未加 以深刻體認,將可能使問題的因果環路圖與真實的問題不符合,故在 因果環路圖不正確的情況下,模擬的結果卻能與RBP完全相符,則該 模式將失去意義,亦即是,完全專注於最後的模擬結果是否與RBP 一致,而忽略問題的本質,最後所完成的模式將失去可信度。因此,

根據RBP雖然可以幫助思考怎樣的結構可以反映出RBP的行為,但模 擬的結果可能會與RBP有所出入,而找到模式本身的真實行為[陶在 樸 1999]。

有關過去營造專案效率的歷史參考行為,也就是所謂的RBP,本 研究分別以2.1.2節所整理營造專案效率質化與量化的文獻,一起與本 研究模擬過去的工程效率行為加以互相核對。圖5-3的模擬結果與 2.1.2節質化與量化的RBP核對結果,行為並非完全一致,主要的原因 在於,質化層面因為沒有具體的衡量指標,因此較難客觀的呈現品質 歷史行為,其結果亦可能因人而異。在量化層面,由於評鑑的內容以 主體營造專案效率為主,包含品質管理、環境保護與施工安全衛生等 管理績效,即以施工效率為主,未包含設計效率之評估項目,加上評 鑑的制度本身亦受質疑等,導致評鑑的結果也將可能無法合理的呈現 營造專案效率歷年行為。本研究的營造專案效率乃包含設計與施工效 率,且營造專案效率有具體明確的定義與衡量指標等(請參考3.4 節),因此,本研究模式針對過去營造專案效率行為的模擬結果,勢 必將與質化與量化的RBP會有所出入,另外,立足在片段的時間與局

部的事件看待整體營造專案效率,與立足在整體時間與整體工程,兩 者間的推論結果同樣可能會有所出入。總而言之,由於營造專案效率 尚未存在完全客觀的RBP,致使相關的研究成果可能無法與RBP完全 的吻合。

6. 通用範圍測試

二階系統動力學模式並不難見,由陶在樸[1999]所著的系統動 態學一書當中所介紹的供需均衡、石油資源耗竭、鹿群消失、瑪雅人 口消失與水土流失等模式,皆與本研究模式之組成結構相似,屬於二 階系統動力學模式。本研究之初模式偏向複雜化的主因,乃由於尚未 找到營造專案效率問題的槓桿解,故待找到槓桿解之後,5.4節所呈 現簡化後的模式將更接近上述例舉的二階系統動力學模式。

7. 敏感度分析與系統改善測試

敏感度分析實質上是建模過程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敏感度分析 遍及整個建模過程,模式的測試都帶有敏感度分析的意味[蘇懋康 1988]。初步的敏感度分析,在建模的過程中已持續的測試,不合理 的參數或結構皆已加以修正或剔除,其它有關進一步的敏感度分析與 系統改善的測試,此部份乃必須針對可以改善問題的模式,設計一控 制面板(Control Panel)加以持續不斷的模擬,求取問題之最佳解。

目前由於尚未能證明傳統與統包何種採購制度對營造專案效率較 佳,故待證明之後,此部份的測試將於5.3節作更深入的探討。

8. 參數精確度測試

除了以上的測試外,本研究另額外增加一個測試,測試模式參數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9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