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太巴塱部落的經濟生活

第三節 光復後部落之經濟生活(1945 至 1960)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5

中萌芽,貨幣使用上的普及,不但漸漸知道貨幣的用途,且開始有儲蓄的觀念,

開始在自己家圃耕種自家需要之外的植物,以販賣賺取貨幣74。但蕃社控管及土 地私有制上,卻讓阿美族傳統狩獵及農耕的生產型態,被迫轉型,又運用阿美族 男子年齡階層組織,把這些勞動剩餘有計劃的進行管理及剝削,日治東台灣的基 礎建設,是用多少阿美族人的血和汗所換來的。造就阿美族相較於台灣其他原住 民族在日後一直是勞動輸出的角色,也被冠上阿美族是比較溫和及聽話的原住民 族,這背後的型塑如果去深入瞭解,可以看出阿美族族人的悲哀及無耐。

第三節 光復後部落之經濟生活(1945 至 1960)

戰後台灣原住民族的經濟發展,開始緊扣台灣的政治經濟發展,「是愈來愈 趨於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其源始則是肇基於日治時代與日本的殖民主義的接觸,

才被納入世界性的資本主義體系當中,一旦被納入到世界體系之後,經由日本殖 民主義而滲透到經濟結構,這一來扭轉了原本相當程度是生計經濟的生產方式,

將台灣轉移到資本主義和巿場取向生產方式,光復後,這一趨勢更為突出。」75 戰後初期對原住民山地經濟比較注重,政府基本上採取「山地平地化」的政 策總方向。1948 年戰後台灣初期一方面規劃「山地保留地管理辦法」與落實山 地保留地措施(包括保留地土地調查分類、建立地籍,以及土地地權總登記), 以做為山地經濟「計畫變遷」的緩衝機制之一。76國民政府1950 年推動「山地 三大運動」,包括了「山地人民生活改進運動」、「定耕農業運動」及「育林造林 運動」,其目的很簡單就是『同化』,對國民政府而言認定「山地同胞」遲早與漢 人無異,因而與原住民相關的特殊規定,都只是暫時性的措施,或者就沿用日治 模式進行,例如保留地國有等,對於「原住民問題」並不存在之角度解釋。1951 年省政府公佈之「山地人民生活改進運動辦法」,分為推行國語、改進衣著、飲

74 鹿子木小五郎,《台東廳管內視察覆命書》,(臺北:成文翻印版:1985),頁 5。

75 中研院民族所,《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臺北:1983 年),頁 105。

76 楊士範,《礦坑、海洋與鷹架》(臺北巿:唐山,2005),頁 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6

食、居住、日常生活及「改革不良風俗」等六大項。要點如下77

1. 語言方面:以國語為主,山地方言為輔。由工作人員、學校、社會 三方面,全面配合推行。

2. 衣著方面:倡導服飾簡單樸素,保持整齊乾淨,注意寒暖適度,勸 止裸體,半裸體的不良習慣。

3. 飲食方面:注意營養衛生,使用碗筷桌椅,勸止用手抓食和酗酒。

4. 居住方面:利用當地的生產材料,改進房屋,開隔臥室,設置廚房、

爐灶、廁所、浴室、清除溝渠及垃圾雜物,維持環境衛生。

5. 日常生活方面:勸導生活規律化,灌輸時間觀念和經濟觀念,倡導 勤勞儲蓄,獎勵生產,指導副業。

6. 風俗習慣方面:破除迷信,改善祭祀,嚴禁巫師治病,禁止室內下 葬;糾正婚姻陋習及防止早婚。

政府依上述要點,以各鄉、村、戶為單位,透過各級民政、警政、衛生、教 育人員或民意代表組織縣鄉村各級檢查隊的機制運作,以達到生活與身體改造之 目的。1955 年及 1960 年「山地人民生活改進運動辦法」先後進行二次修正。增 加以村為對象的改進事項。例如:正當的康樂活動的推動、統一祭祀日期、倡導 固定節目與平地民俗節目的風尚、建造公廁、公共浴室、理髮室、儲水設備、修 補村路及設置公墓。除推動上述六大目標外,並增加經濟及教育兩項。781960 年 進行第二次修正,除持續推動外,以戶為對象,著重生活改進方法的灌輸,如教 導自行縫製衣物、傳授烹調常識及充實家庭日常生活用品。且將衛生一項獨立列 舉,灌輸個人與家庭衛生知識,以村為對象者,加強維護公共設施,諸如道路、

水圳、村容改善及養護飲水設施。79

孫大川依其時間演變,將戰後迄今國民政府的原住民政策及具體行政作為,

77 藤井志津枝,《台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三)》(南投:台灣省文獻會,2001),頁 189-190。

78 藤井志津枝,《台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三)》(南投:台灣省文獻會,2001),頁 190。

79 藤井志津枝,《台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三)》(南投:台灣省文獻會,2001),頁 19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7

劃分為五個階段80

1. 摸索時期(民國34年到39年):理想與現實衝突。

2. 行政建制化時期(民國40年到51年):「山地平地化」的全面展開。

3. 經建主導時期(民國52年到73年):貨幣邏輯與主體性的讓渡。

4. 政治反省時期(民國73年到80年初):由剝而得的契機。

5. 憲政主體化時期(民國80年初迄今):原住民憲政創世紀。

「山地平地化」的政策屬於第二階段,孫大川認為就原住民主體意識之發展 來看,此時的原住民文化主體性及民族精神倍受挑戰、破壞的時期。原住民的語 言、風俗習慣、社會制度、文化想像,大都在這十年多當中瓦解、崩塌的81。若 從經濟層面加以考慮,山地人民生活改善運動,「造成山地社會對平地的經濟觀 念、技術及許多商品或產品的依賴」82。廖文生表示:

日常生活及風俗習慣的勸導,更直接把平地生活習慣及經濟行 為態度傳入山地。衣著、飲食及居住方面的施政更是具體,這 些具體平地化所需的器具、設備及用具等等,並不是山地所固 有,更不是其原來生產及消費活動所顧及的範圍。…簡單的說,

就是逐漸打破自給自足的經濟,山地的生產與消費方式逐漸的 環繞在巿場交易的制度下。…可以瞭解的是,透過這樣的過程,

山地被納入而成為整體經濟體系運作的一環,而直接對平地形 成經濟上的依賴。

在這樣的政策下,台灣原住民經濟,已納入資本主義裡,更造成日後原住民 族必須離開舊有的經濟生產方式,而依賴政府所提供的經濟體系,如此一來,原 住民的文化及部落樣貌,皆必須有所改變,部落的主體意識就更加薄弱了。

而阿美族在當時雖屬於平地山胞,在土地概念上並沒得到保障,如原住民傳

80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2000),頁 101-102。

81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2000),頁 108。

82 廖文生,《台灣山地社會經濟結構性變遷之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年,

頁 11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8

統領域大多沒劃入「原住保留地」中,土地經過日治私有化後被限縮一次,現在 又可以自由買賣,造成很多土地因抵不過金錢誘惑或漢人的巧取,加速阿美族土 地的流失,被迫離開自己的土地,為了生存則把自己的勞動力當成「商品」拿去 勞動力巿場去,也就造成為什麼阿美族在1950 年代開始,陸續產生阿美族族人 移往都市的現象。

太巴塱部落當時,因土地集中在一些部落權貴領袖身上,加上部落人口不斷 的增加,部落長期呈現勞動過剩現象,所以在當時就有不少人為了生活,開始往 部落外遷移,在訪談過程中,已有不少族人在民國50 年代前就在外地打工的經 驗,當時以遠洋漁工、礦場或到都巿擔任一些底層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