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跨國移工對太巴塱部落的影響

第一節 跨國移工的時代背景(1974~1983)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3

第三章 跨國移工對太巴塱部落的影

本章根據在太巴塱部落的田野調查,來分析 1974 至 1983 這段期間,部落持 續性、集體性的往國外做勞動性輸出,並從部落建築、消費行為、母系社會及男 子組織等變化,從不同面向來討論阿美族外在、潛在的變與不變。

第一節 跨國移工的時代背景(1974~1983)

阿美族男性族人,長期以來屬於勞動輸出的角色,日治時期間,日人利用阿 美族溫馴、開化的性格,徵用阿美族男性擔任隘勇線的民兵,來防衛山區高山原 住民的侵犯(在花蓮有太魯閣族及布農族),還大量調用阿美族人進行公共工程 的工作,比如:臨海道路87(蘇花公路)、東部花東鐵路、花東海岸公路等建設開 發。

直到國民政府時期,阿美族部落被納入資本主義巿場經濟的趨勢愈來愈明確,

族人與漢人接觸愈來愈頻繁,加上部落人口穩定成長,在耕種土地有限下,部落 人口產生剩餘,1950 年代部落亦開始有人口外移的情形。這個轉變除了上述的情 形外,還有台灣的經濟環境的改變也有重大的影響,1959 年到 1973 年是台灣出 口擴張的年代,工業已取代農業成為台灣經濟命脈,鄉村人口往城巿移動,原鄉 也不例外,剛好吸引過剩的勞力進入台灣勞動力巿場。

根據調查,早期到都巿工作的原住民,以阿美族為大宗,其原因為阿美族較

87 蘇花公路的歷史可追溯到 1874 年牡丹社事件後,為鞏固邊防與安撫原住民,欽差大臣沈葆楨 派臺灣道夏獻綸與福建省陸路提督羅大春費時兩年開闢「平路一丈,山蹊六尺」為準之路,俾 能通行輿馬,當時稱做「北路」(蘇花古道),沿途蘇澳-(20)-東澳-(30)-大南澳-(35)-大濁

水-(25)-大清水-(35)-得其黎-(10)-新城-(50)-歧萊花蓮港-(20)-吳全城-(39)-大巴籠-(22)-周塱社-(22)-秀孤巒水尾。全程總計 308 裡。日治時代曾於沿線設置七個警駐所,多 次整修拓寬,1916 年開始到 1923 年完工,費時 7 年,車輛仍無法通行,為了使此路能通行車 輛,1925 年再次修善,於 1932 年全線完工通車,改稱為「臨海道路」。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4

靠近平地社會,受外界社會的影響較深,且接受新事務的能力也較為其他原住民 族高。阿美族族人在其行為模式進行上,也具傳統社會組織的特色-「集體」連 鎖遷移(chain migration)。原住民「各族群都有一個相當基本的概念,即集體主 義。他們重視的是整體而非個人,表現在於共用、共有、共同負責的社會制度」

88。所以,阿美族族人就算到都巿工作,也都會聚集在一起,圖表 3-1 所示,不 過居住的環境並不是太好,很可能因為工地在哪,就找個空地臨時搭建工寮。

圖 3-1 阿美族人口分佈圖民國

92 年 9 月(資料來源:引自

《2002 年台灣原住民 統計年鑑》,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出版。)

在太巴塱部落,外出工作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離家近可當天來回出外工作 的族人,主要利用農閒之餘,在光復巿區或鄰近鄉鎮進行工作,工作項目包括水 泥工人、建築木工、鐵工、機器操作、司機等等,也受僱於漢人的農事幫傭等工 作,這種工作往往較容易受到剝削,較無法得到勞工所享的保障或福利。另一種

88 胡效群,<山胞適應的三個與漢人不同的觀念>,《中國論壇》:7(4),1978 年,頁 9。

1-50 51-200

201-999 10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7

1969 年至 1978 年期間孫運璿任職經濟部長,在 1973 年適逢第一次能 源危機。孫部長率團訪問沙烏地阿拉伯,以經濟合作計畫換取穩定的阿拉 伯油源。榮工處、中華工程公司、大陸工程公司、福華公司及永隆公司等 公民營公司,擔任此任務的執行單位,大舉在台灣各地及原鄉部落招工至 國外工作。

一、石油政策

二次世界大戰後,中東因盛產石油而受到國際間注目,原因是:第一,

它瀕臨黑海、地中海、紅海與阿拉伯海,位居歐、亞、非三洲的樞紐;第 二,它盛產石油,其地緣上與資源上的結合,產生獨特的戰略地位;第三,

以阿間的紛爭與回教教派的分立,使得中東情勢格外對峙。加上國民政府 大陸淪陷後,外交即陷入困局,中東無疑是開展對外關係的重要對象之一。

尤其自 1971 年退出聯合國,1978 年中美關係生變後,外交局事劇變,中 東的友邦日益減少,加上台灣十大建設等國家基礎建設工程正在進行,需 要外資金挹注,還需有穩定的能源供給,中東國家的外交政策變的格外重 要。當年的外交由重點外交、彈性外交轉成實質外文,而實質外交實際上 是一種兼具利已與利他外交,它所包含項目諸如經濟、貿易、文化、科技、

農牧、漁業、醫護等,均屬於低度政治性的活動,有別與軍事、外交、情 報等高度政治性90。其中在中東的外交政策有:

(一)工業

分為投資與技術合作兩方面。投資是以民間投資方式協助中東國家設 立一些工業工廠;技術是由中東各國國家派員至台灣接接受訓練,或以技 術協助對方發展中小企業與加工區,或從事規畫建廠計畫,並促進民間工 業計劃之合作。另外還承建沙烏地阿拉伯發電廠,協助沙國電力技術服務 及協助沙國長期電力發展工作,並共同投資建立肥料廠。

90 包宗和,《中華民國中東政策三十年回顧》,(中華民國阿拉伯文化經濟協會),1987,19 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8

(二)礦業

分為探勘與採購。由台灣提供技術來幫助中東國家開採礦藏,其目的 是確保石油供應無虞,一旦合作開採成功,可以換取地主國在石油供應方 面更大的優惠或承諾。採購是指台灣向中東國家買石油,當時中油公司在 原油進口的比例上,中東占了台灣全年原油進口 75%以上,中油公司在沙 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及巴林均駐有代表,經辦各該國之購油業務。

(三)商業

1985 年對中東進口總值為 42 億 5,6308,337 美元,佔台灣當年貿易總 額之 8.2%。其中入超大於出口,而入超的原因是自中東進口原油、瓦斯 占入口總數之 70%。其中巴林、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曼、卡達、阿 聯大公國和利比亞均為入超過國91。顯然當時台灣對中東的資源依賴頗 深。

(四)科技

台灣與沙國國家科技中心,在 1982 年 1 月 11 日簽署中沙科技合作協 定,將原有合作項目中之技術與研究層次提高,並參與約旦的年度經濟計 畫的研擬,亦曾有協助。

(五)交通

這是台灣在中東從事開發建設卓越成效的一個項目,包括建築與儲訓 人才兩方面。包括:一.修築鐵、公路。二.修築碼頭。三.電信。四.修建空 軍設備等等。儲訓人才是指由沙國派遺交通界與核能方面人士來台接受講 習及訓練,歸國後能對沙國未來的交通事業有所助益。交通在當時中東國 家來說,是經濟發展的關鍵之一,在往後的驗證裡,顯而易見。

(六)農業

台灣憑著多年的經驗與優良技術,不斷的對許多開發中國家提供援助,

91 陳耀生,<擴大對中東貿易>,第六十六期,臺北:中華民國阿拉伯文化經濟協會,1986,

頁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9

中東即為受援的區域之一。農業技術的轉移,算是當年最早的合作項目之 一,範圍包括改善灌溉、輪作、研究、巿場經營、農民組織、農業推廣、

技術訓練、牧畜保健、機械化耕作、土壤分析、氣象及漁技等。

(七)文教

這部份與沙烏地阿拉伯與約旦兩國的文教合作最深,互設獎學金、交 換教授學生、交換圖書文物等等,文教的目的在於相互瞭解對方的風俗、

國情、文化與情感交流,加強雙方的基本共識。

(八)宗教

阿拉伯國家主要信仰是伊斯蘭教,且信仰虔誠,台灣相對大陸在當時,

宗教的確是掌握中沙關係的關鍵之一,也是台灣開展中東外交的重要利 器。

(九)醫護

台灣自民國 68 年 4 月至 75 年 5 月,與沙國簽定了六項有關醫療合作 的備忘錄,由台灣對沙國提供專科醫生、護士、醫技、工務、行政及助理 人員等。至民國 76 年 5 月底,醫療團團員由原有的 300 人增至 812 人,

這不僅是把醫療技術帶到沙國,也提昇了沙國的醫療水準,間接的加強中 沙兩國的友誼。92

(十)財政

台灣在財政當時往來的對像是沙烏地阿拉伯。沙國開發基金曾貸款給 台灣發展基本建設,前後共計 265,000,000 美元,均為優惠長期低利貸款,

其中南北高速公路 80,000,000 美元、鐵路電氣化 30,000,000 美元、電信擴 建計畫 30,000,000 美元,台電輸配電計畫 45,000,000 美元,臺北巿區地下 鐵路工程計畫 80,000,000 美元等等。沙國貨幣總署並核准台灣銀行及中國 國際商業銀行(現今改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為直接開發押標金、履約保 證金及保證函之外匯銀行。沙國銀行團並曾貸款 30,000,000 美元予台電,

92 楊毓琪,<中沙醫療合作計劃簡介>,衛生署國際合作組發行,198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0

沙國顯然對台灣內部的建設提供不少的財力支援,使得台灣各項設施能加 速完成。

二、海外工程之發展

台灣工程工業最早由中華工程於民國 47 年(1958)承辦琉球美軍鷹 式飛彈基地工程,並於民國 49 年(1960)開始承辦泰國十二條公路的興 建開始,成為台灣向國際工程巿場進軍的先鋒。民國 54 年(1965)成立 了民營的泛亞公司,在泰國承包建造了六條公路。同年榮工處開始發展海 外業務,擔任戰亂中越南南港灣的挖泥工作。由於中華民國政府與越南美 援公署直接簽約,承辦湄公河三角洲的挖泥工程,奠定了榮工處海外業務 的基礎,從此,台灣在海外工程得以迅速發展。

台灣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台灣工程技術水準亦不斷的提昇,並培養 許多優秀工程人才,中國技術服務社、中華顧問工程司和中興工程顧問社,

這三間顧問單位就在當年的背景下成立,為海外工程爭取不少的訂單。民 國 66 年(1977)中華顧問工程接下印尼泗水計劃 1,200 公里公路與三寶壠 及泗水間長 345 公里的公路工程規劃、設計和監工的工作;約旦安曼巿到

這三間顧問單位就在當年的背景下成立,為海外工程爭取不少的訂單。民 國 66 年(1977)中華顧問工程接下印尼泗水計劃 1,200 公里公路與三寶壠 及泗水間長 345 公里的公路工程規劃、設計和監工的工作;約旦安曼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