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公民參與的實踐-知識的建構與參與治理的挑戰

第二節 公民參與理論的定性研究

「公民參與」(citizen participation)是現代公共治理的工具之一,民眾藉由

「參與」表達對公共事務的偏好。國內學者許立一(2004)主張的「公民參與」

是一種能夠讓所有的利害關係人表意機會平等的途徑或機制,更重要的應使公民 能夠彼此共享公共對話過程及其結果;丘昌泰(2010:177)認為「公民參與」是

「民眾自發性地參與公共政策形成之行為」。陳金貴(1992:97-99)認為在學術 領域上,與「公民參與」相類似的概念尚有「政治參與」、「社區參與」、「民 間參與」、「公共參與」、「公民涉入」(citizen involvement)、「公共涉入

」(public involvement)等不同的名詞,雖然在名稱、使用的學術領域及議題不 同,但是其所指涉的意義則大致相似。

以下透過國內外重要文獻的回顧與整理,試圖找出公民參與理論在因果與脈 絡上的指渉。

壹、國外研究的回顧

近年來國外有關公民參與之文獻論述十分多元,本研究進入Google Scholar 的查詢系統,以“citizen participation”、“public participation”、“citizen engagement”為關鍵字,鎖定社會科學為範疇,查詢國外發表的期刊與論文中最

常被引用的32篇進行分析(檢索日期:2018年12月11日)22。依研究面向略可區分 為四類:一、有關政治哲學與民主實踐,例如探討公民參與的價值與制度生成等

;二、有關公民社會與公民參與的連動性,例如公民社會的特性、公民的特質與 能力等;三、參與的理論與技術等,例如參與動機或誘因、參與範圍、參與路徑 等形成了不同的參與模型與變量的分析。另外,網路科技帶來公民參與的變革也 出現多篇論述,形成一股研究的支流(cascade)。茲將選列文獻依分類說明如下

一、政治哲學與民主實踐

(一)Norris, P(2011)在《民主赤字:重新審視批判性公民》

(Democratic deficit: Critical citizens revisited)一文中,分析了民主赤字背後的原 因,包括需求(公眾對民主的渴望日益高漲)、資訊(有關政府的負面消息)和 供應(民主政體的表現和結構)。他提供了一個新的理論框架,試圖從需求、資 訊和供應方面來解釋民主赤字的原因和後果。同時將理論與來自近50個國家和不 同類型的政權進行對比,在民主赤字、政治參與、忠誠行為和民主化進程的影響 提供了新的見解。

(二)Habermas, J(2006)在《社群中的政治傳播:民主是否仍然具有認識論 維度?規範理論對實證研究的影響》(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media society:

Does democracy still enjoy an epistemic dimension? The impact of normative theory on empirical research)一文中,將審議政治放在自由主義與共和主義的爭論背景上,

它突出了兩個關鍵條件:公共領域的中介政治溝通,只有在自我調節的媒體系統 從其社會環境中獲得獨立;匿名公民願意在知情的菁英話語和信息之間給予反饋

22 文獻目錄請參閱附錄。

時,才能促進複雜社會中的審議合法化過程。

(三)Michael X. Delli Carpini(2004)在《公共審議,歧視參與和公民參 與:實證的文獻綜述》(PUBLIC DELIBERATION, DISCURSIVE

PARTICIPATION, AND CITIZEN ENGAGEMENT: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一文中,直接檢驗話語參與和公共審議的效益,公民之間如何在行為 方面互相聯繫?特別何種審議模式可能是最有效的?其研究發現,審議的成效取 決於討論的目的、主題、參與者、與權威決策者的聯繫、控制交互的規則、提供 的資訊、先前的信念、實質性結果和實際情況。

(四)Jasanoff, S. (2003)在《謙虛的技術:治理科學中的公民參與》

(Technologies of humility: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governing science)一文中,以當 代社會科學理論為基礎,認為政府應該重新考慮技術管理中決策者、專家和公民 之間存在的關係。決策者需要一套「謙遜的技術」來系統地評估未知和不確定。

這種適度評估的適當焦點是框架、脆弱性、分佈和學習。

二、公民社會與公民參與的連動性

(一)Verba, S., Schlozman, K. L., & Brady, H. E. (1995)《聲音和平等:美國 政治中的公民自願主義》( Voice and equality: Civic voluntarism in American politics)關注的是「參與」的核心問題,美國提供了很好的政治環境讓人民有充 份的空間參與公共事務,究竟是什麼因素影響人民在參與公共事務上的意願?該 書深入研究並發現,「影響公民參與的變項:教育、公民資格、退休、工作層 級、組織同盟、宗教等因素」(轉引自許文傑,2000),證實了公民意識和公民 行動在美國民主中的典型作用。

(二)Dalton, R. J. (1996)《公民政治》(Citizen politics)一書中,對政治價 值、政治活動、投票和政府在跨國背景下的公眾形象進行全面、專題的審查,並

探索了新的政治活動形式,例如以互聯網為根基的行動主義和新的政治消費主義 形式。此外還討論了公民成熟度及其對民主公民身份的影響。

(三)Mouffe, C. (1992) 《民主的公民權和政治共同體》(Democratic citizenship and the political community)一書中,認為討論「公民身份」和「社區

」是階級政治危機的結果,表明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需要一種新形式的認同。作者 認為建立「公民」身份應該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任務之一。至於應該如何理解公民 身份與民主主體之間建立共同的政治認同,通過康德自由主義者與所謂的社群主 義者之間的辯論,超越自由主義和公民共和主義傳統的公民身份概念,同時建立 各自的優勢。

三、參與的理論與技術

(一)「參與」的再定義

1.Innes, J. E., & Booher, D. E. (2004)《重塑公眾參與:21世紀的戰略》

(Refram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認為,美國法律要 求的參與方式不僅不能滿足公眾參與的最基本目標,而且會產生反效果,造成憤 怒和不信任。「參與」應該被理解為公民和其他參與者之間的多途徑互動,真正 的對話、網路和體制能力是關鍵因素。。

2.Reed, M. S. (2008)《利益相關者參與環境管理:文獻綜述》(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 literature review)強調利益相關者的 參與需要以賦權、公平、信任和學習的哲學為基礎,並儘早納入參與。如果參與 是一項民主權利,而不僅僅是一個規範目標,那麼參與必須制度化。

(二)跨國性的個案研究

1.Smith, G. (2009)《民主創新:為公民參與設計機構》(Democratic

innovations: Designing institutions for citizen participation)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

民主創新的證據,包括巴西的參與式預算、加拿大的公民大會選舉改革、美國加 州和瑞士的直接立法和新興的電子民主實驗。對民主創新的多樣性進行了罕見的 系統分析,為民主理論和實踐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借鑒。

2.Fung, A., & Wright, E. O. (2001) 《深化民主:賦予參與式治理權力的創新

》(Deepening democracy: innovations in empowered participatory governance)探討 了四個當代的經驗案例,巴西榆港的參與性預算、芝加哥的學校分權委員會和社 區警務委員會、環境保護和衛生管理理事會、以及印度喀拉拉邦新的分權治理結 構,帶動了一種新的審議式民主風潮。

(三)公民參與的變量分析:例如參與動機或誘因、參與範圍、參與路徑等 形成了不同的參與模型。

1.Sherry R. Arnstein(1969)《公民參與階梯》(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這是在參與式民主的文獻中被引用最多的模型,也是大多數關於 公民參與的質量和目的的辯論起點。根據她在20世紀60年代對美國城市發展政策 的直接經驗得出結論,公民參與是公民權力的絕對術語,因為權力的再分配,使 得原本被排除在政治和經濟進程之外的公民能夠被納入未來。

該理論依照公民參與的程度由淺到深分為公民零參與、形式參與、公民權力 三進程,並細分為八個參與的層次:政府操控、教化、告知、諮詢、安撫、夥伴 關係、權力分享、公民控制。「階梯」的呈現意味著參與是「目的」而不是「手 段」。Arnstein 的分類為公民參與的賦權程度提供分析工具,標誌著現代公民參 與理論開始關注現實案例及公民參與的具體方法,體現了從理論批判到具體模型 建構的發展。

2.Archon Fung(2006)《複雜治理中的參與多樣化》(Varieties of Participation in Complex Governance)一文中提出「民主立方體」(democracy cube)理論,進一步探討當公民聚集在一起討論公共事務時,如何理解「參與」的

潛力和局限顯得特別重要。對於公民參與以及第三部門的角色,「民主立方體」

帶來的參與性的思維:(1)由誰參加?(2)如何溝通及做決定?(3)如何將討論與 政策、公眾行動作連結,並提出公民參與的三個維度:參與者的選擇、溝通與決 策方式、權力與權威範圍。

四、網路科技帶來公民參與的變革

(一) Norris, P. (2001)《數字鴻溝:公民參與、訊息貧困和全球互聯網》

(Digital divide: Civic engagement, information poverty, and the Internet worldwide)

一文中指出,在網路社區內,使用和不使用互聯網資源參與公共生活的人出現了 民主分歧的證據,並發展公民參與模型來解釋通過互聯網參與的模式。

(二)Shah, D. V., Cho, J., Eveland Jr, W. P., & Kwak, N. (2005)《數字時代的 信息和表達:模擬互聯網對公民參與的影響》(Information and expression in a digital age: Modeling Internet effects on civic participation)探討了互聯網作為政治 資訊來源和公眾表達領域的作用。資訊媒體促進人際政治討論和網路公民的資訊 傳遞,提高公民參與程度。

(三)Park, N., Kee, K. F., & Valenzuela, S. (2009)《沉浸在社交網絡環境中:

Facebook群組,使用和滿足以及社交結果》(Being immersed in social networking environment: Facebook groups,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nd social outcomes) 研究 Facebook群組用戶滿意度以及公民參與的關係。分析參與Facebook群組的四個主要 需求:社交、娛樂、自我地位尋求和資訊。透過用戶的人口統計,如性別、家鄉 和在校時間來研究用戶需求與公民政治參與的關係。結果資訊與公民和政治行動 的相關性大於娛樂用途。

貳、國內文獻的分析

近年來國內公民參與的研究呈現多面向、跨領域實踐的樣態。根據華藝線上 圖書館系統,以「公民參與」為關鍵字,查詢國內發表的指標期刊(ACI)(檢 索日期:2018年12月),以研究取徑來分,大致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地方治理觀點

與地方治理的過程、類型、特徵、優劣勢、法律環境等結合,探討政府、專 家與公民三者之間關係的轉變。

(一)曾建元(2016)《開放政府之理念與實踐--初探臺北市柯文哲政 府》中提出,傳統民主理論所重視之人民主權與代議政府概念,已演變而為直接 民權和審議式民主的民主化決策所取代,該研究耙梳開放政府相關學理及制度,

檢視臺北市長柯文哲所首倡的「開放政府,全民參與」施政理念及其政策,是否

檢視臺北市長柯文哲所首倡的「開放政府,全民參與」施政理念及其政策,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