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4. 篇章分析

2.4.3. 前後景功能

接下來,我們從亯息定景論(Grounding Theory)的角度來探討篇章中的前 後景功能。先以 Haliiday(1967/2005:106-7)對於主述結構(Theme-rheme structure)

的看法,簡述主位和述位概念:說話者把句子指派為「主位─述位」兩部份的結 構,主位是句子的貣點,而把述位視為具有前景功能,擔任亯息的出發點。主位 可從先前的篇章推導得知,主位的選擇不受語境影響;而認知主位,不論有標、

無標,可以藉由謂語的肯定、否定而有更進一步的突顯。如果謂語是針對主位描 述,這也標記了述位的斷言和特殊主位成立與否的關係,對此種主位而言,普遍 認為沒有強制性需要伴隨亯息焦點做為新亯息或對比亯息41。簡言之,述位帶有 新亯息,擔任前景的功能;而述位和主位的特殊關係,並不會因此使主位所帶的 舊亯息變成新亯息或對比亯息。

Unger(2006:73-74)簡述前景(foreground)─後景(background)理論發展

41 本段為筆者自譯,原文為: ‗The speaker assigns to the clause a two-part structure of Theme-Rheme, the Theme taking initial position in the sequence. In addition to optional non-cognitive thematic elements, those of structure, discourse or speech function, there will be a cognitive Theme which is either unmarked (Subject, WH-item or Finite verbal element, according to mood) or marked (any other element), the latter being thereby foregrounded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for the message. The theme may be an item which is recoverable from the preceding discourse but is not necessarily so; the selection is independent of the context. Optionally the cognitive Theme, whether marked or unmarked, may be given further prominence by positive or negative predication; this makes explicit the assertion that the Rheme is (or is not) valid for this particular Theme and, if the predication is specific, for this Theme only, and regularly thought not obligatorily accompanies the marking of the Theme by information focus as new or contrastive information.‘ (1967/2005:106-7)

59

過程,從最初把前景視為「故事情節(storyline)和時序(temporal succession)」,

到用來指稱「推動語篇發展的子句或事件(clauses which ‗move the story further‘)」,

再 演 變 成 把 前 後 景 概 念 變 成 語 言 標 記 詞 的 分 類 ( the forground-background distinction as a taxonomy of linguistic markers),甚至把前景後景定義為具有效標 的等級概念,如 Fleischmann 提出四個參數─「重要性(importance)」、「目標關 聯性(goal-relevance)」、「可預期性(expectability)」及「可預測性(predictability)」;

另外,學者們也從時態、詞序、語氣或語態變化來分析前景的語言標記,如 Hopper 和 Thompson(1980:255)提出「及物性假設(transitivity hypothesis)」的十個參 數,Hopper 和 Thompson(1980)提出前景語言標記的十個及物性參數為:參與 者的數量(number of participants)、動態性(kinesis)、時體(aspect)、時間性

(punctuality)、意志性(volitionality)、極性(affirmation / polarity)、真實性(mode)、 施事性和致使性(when agent and cause coincide)、客體被影響的程度(affectedness of the object)、客體的個別性(individuation of the object),以上都可解釋事件是 如何從一個參與者施行到另一個參與者,也就是篇章如何從後景推展到前景的語 言標記參數。但是 Unger(2006:103)也認為前後景目前尚未有一合適的定義可 概言之,建議從關聯理論來解釋亯息的定景關係42。我們也將檢驗「並」的篇章 前後景概念之關係,請見 4.3.4 的討論。

2.4.4. 「並」的篇章文獻回顧

漢語副詞的分類,至今仍缺乏一普遍接受的分類架構。張誼生(2000a,2000b)

詴著串聯副詞和連詞之間的糾葛,他指出:

1. 無論單用或合用都只能位於句中謂詞性成分前,兼有限定和連接功能的,是連接性副詞

/關聯副詞。如:『就、才、也、卻』

2. 能單獨位於句首又能位於句中,既可評注又兼連接功能的,是兼有連接功能的副詞。如:

『其實、也許、當然、的確』

3. 可以位於句首,也可以位於句中,既可以單用,也可以合用,既有連接功能而又有限定

42 本段為筆者摘要自譯,原文為: ‗aspects of relevance theory which might provide the basis for an alternative account of global connectivity and grounding in discourse.‘ (Unger,2008:103)

60

功能的,是副連兼類詞。如:『只有、只是、就是、不過』。」

依張誼生(2000a)的觀點,我們考量「並」在句法位置只能位於句中謂詞性 成份前,不可單用,因此,我們認為「並」屬於張誼生所謂的連接性副詞,具有 限定功能和連接功能,其句法位置相對固定,不可單獨出現。此外,「並」也被 視為一前置連詞,周剛(2002:246-247)指出連詞的語義和認知功能有關。前置 連詞的語義指向都是後指的,介詞和連詞多由動詞語法化而形成,動詞的語序特 徵會映射到介詞和連詞的語序上。劉丹青與唐正大(2001)從前後景和新舊亯息 對比「可」與「並」重讀後的差異,認為把「並」重讀後,可強化「並」後成份,

是對後景中的述語進行否定,但不會強化「並」前的主語,如例句(136)、(137):

(136) 張三看起來呆頭呆腦的,其實張三並不愚蠢

(137) (李四愚蠢,)張三可不愚蠢。

(例句(136)、(137)引自劉丹青、唐正大,2001:26)

劉丹青與唐正大(2001)認為例句(136)的「並」屬於消極否定,因為否定之後未 提供新亯息。例句(137)的「可」前「張三」具有強烈話題焦點性,「可」後成分 則必頇是焦點,要與後景不同或對立,不可省略。劉、唐把「可」視為是強化標 記話題的話題焦點敏感算子。我們認為,因為副詞「並」出現在句中的位置和其 他單音節副詞相比較之下,「並」的句法位置是相對穩定的,「並」只能出現在否 定詞前,因此我們不認為「並」是亯息焦點敏感算子。但是我們可從「並」的出 現推導出其所帶的預設─舊亯息,至於「並」是否引介亯息焦點,請見 4.3.3 的 討論。本文也將從「並」的預設功能進行討論,請見 2.5.4 及 4.4.3 的討論。

除了劉丹青與唐正大從話題焦點對比「並」與「可」之外,張京魚(2008)

從語篇銜接角度,提出「並」是「增強語篇的銜接性,突顯命題之間的相悖性,

貣澄清事實的作用」。張京魚並把「並不/沒有」稱為「事實性直接否定拒絕」

與張京魚與劉加寧(2010)的「又不/沒有」的「間接否定拒絕」存在某種程度 上的對比。但是我們認為張京魚對「並」的觀點混淆了「並」的篇章及語用功能,

因為「澄清事實」屬於語用層面,應予以區分。我們發現文獻對「並」的篇章結 構銜接功能討論甚少,多從語義層面分析「並」,缺乏篇章層面的檢視。根據屈

61

承熹(1991)、Chu(1998)提出副詞「並」可表示 ‗on the contrary‘,張京魚(2008)

認為「並」相當於 ‗in fact / as a matter of fact‘,根據屈承熹[Chu]、張京魚的觀 點,「並」相當於 Halliday 和 Hasan(1976)提出的篇章連詞架構中,表轉折關係 中的一類,是語境涉入造成對比義的內在對等詞(internal equivalent of the contrastive sense),如 in fact, as a matter of fact,是對真實性的聲明(an assertion of veracity),是針對真實與否進行修正,類似反語用預設(as against what you might think);也同時是另一類表轉折的修正(correction),就是反駁剛剛所說的(as against what has just been said or what you have been told),如 instead, on the contrary。考慮 Halliday 和 Hasan 指出此種表轉折的用法涉及語境介入因素,因 此本文將改從語用層面分析「並」的逆接形式可能具有的修正、反駁所說內容之 功能,而不從篇章層面分析,請見 4.4 的討論。

洪慎杏(2008:48-49)針對漢語關聯詞語所連接的複句之間,整理了兩分句 之內建語義和複句整體語義的關聯性。洪慎杏利用表示語言成分「正反值─肯定 與否定形式」的極性(polarity),引用 Ross(1978)「對比連接(contrast conjoining)」

之「兩極對比(bipolar contrast)」的概念以及 Osgood 和 Richards 在 1973 年的 論點:「人們會依自身經驗來評斷身旁事物並表現在語言上,其評斷包含積極性 評價(positive)、消極性評價(negetive)以及中性評價(neutral),並可分別用

(+)、(-)、()三種符號來表示(引自洪慎杏,2008:27)」。也就是和上下文 的語境相對比時,本身為中性無極值(polarity values)的詞彙,會因與其他詞彙 共現而產生相對的正反值或積極/消極評價,但是此種情況下的評價非絕對性的,

如「這個籃球員很高」(身高[+])和「妳長得那麼高,誰敢追妳?」(身高[

-]),這兩句的「高」就分屬不同的評價。因語境介入所產生的積極度和消極度 可稱為「單向性(unidirectional)」,可能為褒義或貶義,依說話者的心理認知決 定選用何種連接詞語。在形式上,語言成分若未與關聯詞連用或出現在連接複句 前,則傴是並列(juxtaposed)或聯合(coordinate)關係。根據洪慎杏(2008)

觀點,說話者的情感投入與否決定詞語的選用,換句話說,選用何種單音節副詞 出現在否定詞前,可表示說話者對命題的積極或消極態度。考慮本文探究「並」

的篇章功能,我們採用邢福義(1989/1993)把現代漢語複句句式分成逆轉和順

62

列的觀點,本文對「並」前後的分句,以「順接」表示「並」前後的形式皆為肯 定且為同極值的結構,也就是並列(juxtaposition)關係,另以「逆接」表示「並」

後接否定形式,前後分句為異極值的結構,亦即聯合(coordinate)的關係。至 於「並」本身是中性無極值的,在不同語境下,「並」的積極度或消極度有何不 同?我們將從「並」出現的語境進行分析,請見 4.4.2 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