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Copied!
24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 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A Semantic,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Modern Chinese Lexeme Bing with Pedagogical Applications. 指導教授:陳俊光 博士 研 究 生:林吟聯. 撰. 中華民國 一百 年 二 月.

(2)

(3)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4)

(5)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摘要 關鍵字: 「並」、語法化、連詞、評價情態、反預設 本文根據 Halliday(1985,1994)的語言後設功能「概念、篇章、人際」 檢視「並」在語義、篇章及語用的功能。 「並」的歷時演變符合語法化的存變、 歧變、保持及滯後原則, 「並」的字源義「竝」 (表「兩人並立」)歷經語法化後 仍殘留原義。本文根據現代漢語工具書及語料庫驗證,釐析出現代漢語「並」 的核心語義為「聚列」。在不同語境,「聚列」為原義「合併」殘留之隱喻義, 另透過泛化、推理機制有「概括陳列」義,後接否定的「並」有「反預設」義, 可標示事件本身和心理預期的顯隱並呈性,在現代漢語中以「並」的「遞進」 義最為突顯。在語法方面,連詞「並」後接肯定形式,連詞「並」後的主語省 略為一隱主語,另發現連詞「並」亦可出現在主語之後的句法位置。 在篇章層面,連詞「並」主導同極值的順接,前後語義關係以正添加為主。 連詞「並」可擔任前後景分界點。此外,副詞「並」的關聯詞搭配以「但…… 並不……」、「並不……而……」的出現率較高。 在人際層面的語用功能以情態副詞「並」後接否定形式所表示的反預設功 能為主。在會話方面, 「並」後接否定形式具有會話修正功能,而此種修正可由 說話者或受話者發貣。 「並」的情態符合評價情態下的心願系統與預料系統之背 離用法。 「並」後接否定形式在語用上符合關聯理論,需靠語境中顯性或隱性預 設來推導「並」的反預設內容。在語用上, 「並」的反預設出現在當説話者認爲 所說的話可能與聽話者的預設有所不同時,具有釐清說話者觀點的功能。 基於上述不同層面檢視,本文提出教學建議和教學活動設計,供華語教學 參考。.

(6)

(7) A Semantic,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Modern Chinese Lexeme Bing with Pedagogical Applications. Abstract Key words: ‗bing’, grammaticalization, conjunction, evaluative modality, counter-presupposi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semantic,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corresponding to Halliday‘s metafunctions (1985, 1994) -- ideational, interpersonal and textual) of the Chinese lexeme bing with possible applications to language pedagogy. First, the lexeme bing (並) is inspected from both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perspectives. Diachronically,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bing can be explained by way of the following mechanisms: clines/cycles, divergence, persistence and inflection-lag. Analysis of its grammaticalization shows that the original sense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竝, meaning ‗to stand side by side,‘ remains intact while several related meanings having grammatical function have evolved from it. Next, the semantic meanings of bing in modern Chinese are analyzed from a synchronic perspective, the core of which is found to be ju-lie 聚列, meaning 'to congregate'. The most frequent use of bing as a conjunction is to connect two affirmative clauses. In this case, bing appears in the syntactic slot before the subject of the second clause whereupon that subject is then deleted. It was found in this study that when bing acts as a conjunction, it takes a different syntactic position. That is, it appears after the subject and connects two sentences of differing subjects. When bing used as an adverb, however, its primary function is to introduce a negation. On the textual level, bing can be the figure-ground boundary point. Its main cohesive function is extension. Furthermore, when collocating with dan 但 or er 而, its cohesive range can be extended to include several clauses or sentences..

(8) The functions of bing when used as a modality adverb in its inverse form are investigated on the interpersonal level. Here, bing reveals the presupposition or wish of the speaker to express a meaning where sentence meaning and the speaker‘s intention are divergent. As an adverb, bing appearing before a negation can contradict the presupposition triggered by the context. It also seems to function actively on the conversational level as a means of discourse repair or correction. Conversational repair initiated by either the speaker or the listener is observed. When acting as adverb, bing appearing before a negation shows the speaker's subjectivity on a pragmatic level by way of showing the implicative conunter-persupposition to clarify the speaker‘s attitude. Lastly, some suggestions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multi-level linguistic analysis presented, are offered in hopes of contributing to the advance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pedagogy..

(9) 誌. 謝. 辭. 曾經懷疑自己,為何從國中英語教師身分一頭栽進華語教學領域?至今,逐 漸理解上蒼不傴讓我體驗了語言教學的不同角度,還引領我認識生命中的貴人和 年輕的臉孔,這一路走來有太多人的扶持及指引才得以成就這一切。 緣貣於陳立元主任在華語師資培訓班的鼓勵。進入華研所後,有幸受教於鄭 錦全老師,鄭老師的風趣及不失赤子之心的大師風範令人受益良多;曾金金所長 的二語習得及教學實習讓我學會從整體來看待語言學習及教師專業成長;葉德明 老師對語音的透視,協助我從更細微的觀察來理解語言表達;而鄧守亯老師在語 法上的諸多啟發,總讓人不捨鄧老師的退休;亯世昌老師兼顧質量帄衡的引導, 帶領我重新檢視研究方法的取捨;謝佳玲老師的以身作則,示範做研究應具有的 正確態度,從社會語言學、語義學到語用學,一點一滴滋養了從事語言分析時應 具有的基礎;莊三慧老師在教材教法的諸多演練、蕭惠貞老師在會話教學所帶領 的教學技巧以及黃沛榮老師對漢字教學的引領,都是實習時缺一不可的必備法寶。 而指導教授陳俊光老師在文獻上的無私提供以及篇章分析及會話分析的帶領,研 究過程的請益,著實收穫不少。更要感謝口詴委員張郇慧老師及謝佳玲老師的寶 貴建議,才使得這本論文有了更上層樓的面貌。 除了師長們的提攜,博班學長艾希協助英文摘要的修改以及謦維學長對論文 的建議,還有婉綺、玲嘉、婉亭、雅勤及學妹冠妙在口詴前後的協助,點滴在心 頭。而同窗實習的緣分─淡江華裔營的倩如、宥榛、菀榕、莊潔、欣儒,還有台 大 CLD 近畿團的管韻學姊及家豪,你們暖暖的善意及周全的思量,豐富了我的 研究生生活。 親愛的家人是我在絕望低潮時的最佳支持─總是以溫柔包容我一切的老公 Wilbur,可愛又貼心的女兒方方及兒子睿睿,以及永遠支持我的雙親─林水源先 生、林寶秀女士,更有遠在美國的妹妹 Francis 不時的打氣及鼓勵,家人無私的 愛陪伴我走過最辛苦的一段人生旅程。 寫於 2011.02.24.關渡.

(10)

(11)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目錄 目錄 ............................................................................................................................................................... I 表目錄 ........................................................................................................................................................ III 圖目錄 ......................................................................................................................................................... V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 1 1.2. 研究目的 ...................................................................................................................................... 3 1.3. 研究範疇及方向 .......................................................................................................................... 4 1.4. 本文組織架構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2.1. HALLIDAY 系統功能理論之語言後設功能 ................................................................................. 5 2.1.1. 語義(semantic)及概念(ideational)層面之聯繫....................................................... 6 2.1.2. 篇章(textual)層面之理論簡述 ..................................................................................... 7 2.1.3. 語用(pragmatic)及人際(interpersonal)層面之聯繫 ................................................ 7 2.2. 「並」的語義分析 ...................................................................................................................... 8 2.2.1. 「並」的語法化及語義演變 ............................................................................................ 9 2.2.2. 語義理論 .......................................................................................................................... 21 2.2.3. 「並」的語義文獻檢視 .................................................................................................. 22 2.3. 「並」的語法層面 .................................................................................................................... 34 2.3.1. 隱主語 vs.可隱代詞......................................................................................................... 34 2.3.2. 連詞與副詞的界定 .......................................................................................................... 35 2.3.3. 連詞「並」的後接成份 .................................................................................................. 40 2.4. 篇章分析 .................................................................................................................................... 45 2.4.1. 篇章的銜接與連貫 .......................................................................................................... 46 2.4.1.1. 2.4.1.2.. 西方篇章銜接與連貫 ................................................................................................................ 47 漢語的篇章關聯性 .................................................................................................................... 50. 2.4.2. 亯息結構 .......................................................................................................................... 56 2.4.3. 前後景功能 ...................................................................................................................... 58 2.4.4. 「並」的篇章文獻回顧 .................................................................................................. 59 2.5. 語用分析 .................................................................................................................................... 62 2.5.1. 會話分析─篇章與語用的交界 ....................................................................................... 62 2.5.2. 語用相關理論 .................................................................................................................. 64 2.5.3. 主觀化與主觀性 .............................................................................................................. 68 2.5.4. 反預設概念 ...................................................................................................................... 70 2.5.4.1. 2.5.4.2.. 語用預設.................................................................................................................................... 71 「並」的反預設 ........................................................................................................................ 73. 2.5.5. 副詞「並」的情態義 ...................................................................................................... 77 2.6. 教學應用理論略探 .................................................................................................................... 81 2.6.1. 教學語法理論概念 .......................................................................................................... 81 2.6.2. 語料庫教學應用 .............................................................................................................. 83 2.7. 小結 ............................................................................................................................................ 8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87 3.1. 研究架構 .................................................................................................................................... 87 3.2. 研究方法 .................................................................................................................................... 90 3.3. 研究工具和語料來源 ................................................................................................................ 92 3.3.1. 語料庫資料來源 .............................................................................................................. 92 3.3.1. 會話分析語料來源 .......................................................................................................... 93. I.

(12) 目錄 3.3. 研究過程 .................................................................................................................................... 9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99 4.1.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分析..................................................................................................... 99 4.1.1. 歷時「並」的語法化 ...................................................................................................... 99 4.1.2. 共時「並」的語義檢驗 ................................................................................................ 102 4.1.3. 「並」的核心語義 ........................................................................................................ 108 4.2. 現代漢語「並」的語法分析................................................................................................... 115 4.2.1. 連詞「並」 .................................................................................................................... 120 4.2.2. 動詞「並」 .................................................................................................................... 123 4.2.3. 副詞「並」 .................................................................................................................... 125 4.3. 現代漢語「並」的篇章分析................................................................................................... 129 4.3.1. 「並」在篇章的銜接功能 ............................................................................................ 129 4.3.2. 「並」的抽象語義銜接關係 ........................................................................................ 141 4.3.3. 「並」在篇章之亯息結構 ............................................................................................ 144 4.3.4. 「並」的前後景功能 .................................................................................................... 150 4.4. 現代漢語「並」的語用分析................................................................................................... 155 4.4.1. 「並」的會話功能─從篇章到語用 ............................................................................. 155 4.4.2. 「並」的語用現象探討 ................................................................................................ 162 4.4.3. 「並」的主觀性檢視─反預設與評價情態.................................................................. 169 4.5. 現代漢語「並」在語言三個層面的互動 ............................................................................... 180 4.6. 本章小結 .................................................................................................................................. 181 4.6.1. 「並」的語義 ................................................................................................................ 181 4.6.2. 「並」的篇章功能 ........................................................................................................ 182 4.6.3. 「並」的語用功能 ........................................................................................................ 183 第五章 華語教學應用 ............................................................................................................................. 185 5.1. 現行華語教材檢視 .................................................................................................................. 185 5.1.1. 教材中的「並」 ............................................................................................................ 185 5.1.2. 「並」的複現 ................................................................................................................ 191 5.1.3. 討論 ................................................................................................................................ 198 5.2. 教學建議-以「並」的順接形式為例 ................................................................................... 199 5.2.1. 語法教學-「並」的教學語法排序 ............................................................................ 199 5.2.2. 建立學習者個人語料庫之教學輔助設計 .................................................................... 201 5.2.3. 口語辯論教學設計-反預設表達,以「並」後接否定為例 ..................................... 201 第六章 結論............................................................................................................................................. 205 6.1. 研究限制 .................................................................................................................................. 206 6.2. 省思 .......................................................................................................................................... 206 6.3. 未竟之處 .................................................................................................................................. 208 參考書目................................................................................................................................................... 211 中文文獻 ............................................................................................................................................. 211 英文文獻 ............................................................................................................................................. 217 華語教材 ............................................................................................................................................. 223 網路工具 ............................................................................................................................................. 223 附錄一 轉寫符號說明 ........................................................................................................................... 225 附錄二 部份語料摘錄 ........................................................................................................................... 226. II.

(13)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表目錄 表 二-1 Nida 的意義類型分類表 ............................................................... 22 表 二-2「並」在辭典的語義整理列表 ..................................................... 24 表 二-3 語法工具書對「並」的解釋類別表 ............................................ 26 表 二-4 文獻對現代漢語副詞「並」的論述分類一覽表 ........................ 33 表 二-5 彭小川、趙敏(2004)連詞「並」連接結構之語料統計表.... 41 表 二-6「並」、「並且」、 「而且」的用法描述一覽表 ............................. 42 表 二-7「並」與「和」連接謂詞性成分比較表 ..................................... 44 表 二-8「主觀化」語法化演變之不同層面 ............................................. 69 表 二-9「並」與「又、可」 之文獻對比整理表 ................................... 76 表 二-10 鄧守亯之互動義語法點類型 ...................................................... 83 表 三-1「並」的詞義類型模式假設 ......................................................... 88 表 三-2 本研究之語料蒐集來源及數量一覽表 ........................................ 96 表 三-3 語料之語義分類編碼表 ................................................................ 96 表 四-1 本文含「並」的詞語語料一覽表 .............................................. 124 表 五-1 各華語教材對「並」的引介例句一覽表 .................................. 187 表 五-2 不同華語教材對「並」的定義比較表 ...................................... 190 表 五-3 現代漢語「並」教學語法排序表 .............................................. 200 表 五-4 口語辯論流程表 .......................................................................... 204. III.

(14) 目錄. IV.

(15)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圖目錄 圖 二-1 「並」的歷時語義演變示意圖 ................................................... 20 圖 二-2 「並」的字形演變示意圖 ........................................................... 25 圖 二-3 西方篇章銜接分類圖 ................................................................... 49 圖 二-4 漢語評價情態詞的語義界定架構 ............................................... 80 圖 三-1 「並」的語義和三大後設功能之互動假設 ............................... 89 圖 三-2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之研究架構圖 ....... 89 圖 三-3 本文的篇章分析架構 ................................................................... 91 圖 四-1 「並」的語義語法化機制示意圖 ............................................. 102 圖 四-2 「並」在中文詞彙速描系統出現的詞性比較 ......................... 103 圖 四-3 「並」的語義分類長條圖 ......................................................... 103 圖 四-4 「並」的順接統計 ..................................................................... 105 圖 四-5 「並」的語義示意圖 ................................................................. 114 圖 四-6 「並」的核心義延伸示意圖 ..................................................... 115 圖 四-7 「並」的順接後置成份統計圖 ................................................. 121 圖 四-8 「並」後緊接否定形式在不同語料庫出現頻率 ..................... 128 圖 四-9 「並」在複句出現的篇章位置統計長條圖 ............................. 130 圖 四-10 「並」的逆接出現在段落的位置統計 ................................... 136 圖 四-11 「並」的順逆在篇章的出現比例統計圖 ............................... 139 圖 四-12 連詞「並」前後抽象邏輯語義關係分布圖 ........................... 141. V.

(16) 目錄. 圖 四-13 連詞「並」前後之延展性抽象邏輯語義關係統計 ............... 142 圖 四-14 副詞「並」的關連詞搭配統計圖 ........................................... 144 圖 四-15 現代漢語「並」的篇章連貫功能 ........................................... 155 圖 四-16 聯合知識庫「並」後接否定之語用預設分類 ....................... 170 圖 四-17 「並」與人稱、指示詞的搭配出現比例 ............................... 178 圖 四-18 現代漢語「並」的語言功能 ................................................... 180 圖 六-1. Nida 不同語義詞語的意義關係圖 .......................................... 207. VI.

(1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近代漢語副詞的共時狀態和歷時演變與整個漢語的歷史演變相呼應,與語音、 詞彙、語法的發展都有密切的關係。. (蔣紹愚、曹廣順,2005:121). 漢語的同音字眾多,逐漸發展出雙音節詞語以資辨義,但是在現代漢語中, 卻有不少單音節副詞具有特殊功能。蔣紹愚、曹廣順(2005:114)提出「近代 漢語中新產生的副詞絕大多數是雙音節詞,但是使用頻率高的還是單音節詞」, 引貣本文對現代漢語單音節副詞的研究興趣。. 1.1. 研究動機 在篇章中,副詞貣著「牽一髮動全身」的特殊現象,Chu(1998/2006)對 現代漢語不可移位的單音節副詞,提出「才、就」, 「並、倒、也」以及「又、 還、再」這三組副詞,詴圖從篇章的角度予以分析。Chu(1998/2006)把「並」 和「倒、也」歸為同一類情態副詞,認為這三個字都具有「說話人的假設」的 相同特徵。但「並」被認為是書面語(見彭小川,趙敏,2004) ,為何和口語使 用頻率高的「倒、也」歸為同類?引貣我們探究的好奇。 學者對於「並」的研究主要是語義方面的探究,如:彭小川(1999) 、馬真 (2001)、王明華(2001)、彭小川與趙敏(2004)等,提出諸多現象描述,或 對比其它單音節副詞(如: 「又」 、 「可」 ) ,或只對「並」字後接否定的情形加以 討論。但是,文獻中對「並」字的語義及語用功能的探究常混為一談,除此之 外,文獻中也欠缺對「並」的語義、篇章及語用功能的整體性探究。 再來,我們檢視華語教材1中對「並」的編排情形,如例句(1)~(3): (1). 「學中文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 (三),頁 130。). 此指 ‗teaching Chinese/Mandarin as a second/foreign language‘ ,另有「漢語教學」 、 「對外 漢語教學」等說法,為求行文的一致性,並減低民族色彩意義的聯想,反映語言使用的真 實情況,本文將採用「華語教學」一詞來指‗teaching Chinese/Mandarin as a second/foreign language‘。 1. 1.

(18)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2). 台麗:「聽說臺灣的天氣跟你們的南部差不多。」 偉立:「那麼,一年四季都很舒服吧?」 台麗:「也不一定,夏天又濕又熱,並不舒服。」. (3). (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 (三),頁 124。) 可以知道各類商品的產品、目錄、價錢,並可馬上訂購。 (《遠東生活華語》第三冊,第一單元,頁 14) 例句(1)、(3)來自於不同教材首次出現「並」的用法,我們可以看到例句(1)、. (2)把「並」視為副詞,所呈現的是「並」後接否定敘述,和說話人的態度、否 定預設有關;而例(3)的「並」和例(1)、(2)截然不同,例(3)主要為連詞。根據 例(1)、(2)、(3),我們可以見到不同華語教材對於「並」的教學重點不同, 另外,在中介語語料庫2中,也看到例(4)、(5)、(6)含「並」的病句: (4). 葉(他們去一家咖啡館聊天):並不是好賺了沒有,*可是我很喜愛我的工作。. (5). *我並不要跟他繼續作友。. (6). A:我兒子真迷糊,老是忘了帶便當。 B:這不算什麼,*我兒子並更迷糊呢!他不但忘了便當,他還老記錯家裡的電話號碼 呢!. 例(4)「並」後接續的關聯詞應為「而是」,不是「可是」 。在例(5)中,該句 應改成「我並不想(要)跟他繼續做朋友」 ,為何「並」後接「不想」比「不要」 來得更適當呢?另外在例(6)中,為何要說「我兒子並且更迷糊呢?」「並」和 「並且」在句子銜接上有何不同?另外再看段落式的中介語語料,請見例(7): (7). *他爸爸的病引起他跟他的爸爸的關係不那麼深,*他只記得他爸爸每天坐在桌子安安靜 靜得忙著寫字,他爸爸之所以不想跟他家人太近是因為他不想把肺火病傳染給他家人, *因此他的他子女的關係不深。. 我們若把例(7)的第三分句補上「並」字,請見例(8): (8). 他爸爸之所以不想跟他家人太近是因為他並不想把肺火病傳染給他家人. 我們發現虛詞「並」字的使用,雖未影響句子的命題及語法正確度,但是 2. 該語料庫為鄧守信教授專案研究蒐集之中介語料庫,書面語料,且未經分析,語料含有 之前的病句語料庫,以及從 2004.11.到 2006.10.的中介語料。. 2.

(19) 第一章 緒論. 卻可突顯例句(8)中「爸爸」對於「跟家人太接近會傳染肺火病」的疑慮。對華 語學習者而言,此種涉及隱含義的使用確實是學習難點。基於上述各種因素, 我們思考何者為「並」的核心語義?而「並」的動詞、副詞及連詞詞性在現代 漢語中彼此有何關連?現代漢語高頻使用的又是哪種詞性的「並」?此外,從 篇章的銜接、連貫、亯息結構及前後景角度來看, 「並」具有何種功能?與「並」 搭配的關聯詞有哪些?在語用方面, 「並」在會話、人際溝通上又有何種特殊性? 應用於華語教學,又該如何因應「並」最突顯的語言功能來安排教學順序呢? 以下提出本文研究目的。. 1.2. 研究目的 ―Neither in concepts nor in language is anything isolated.‖ (Baldinger, 1980:xvii). 根據 Baldinger(1980)的觀點,語言及概念皆非獨自存在的。考量「並」 字可回溯到甲骨文時代,再加上單音節副詞「並」的多義性,以及語言頇與使 用者及真實世界產生連結等因素,本文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提出下列研究目的: (一) 將從歷時及共時的角度,探究「並」的語法化過程,以及語法化至今 所殘存的語義,進而探究共時虛詞「並」的核心語義。 (二) 探討「並」在篇章的銜接、連貫、亯息結構及前後景功能,藉由跨句 層面來檢視「並」的篇章功能。 (三) 探究「並」在會話及語用上的功能,檢視「並」如何從核心義延伸到 與上下文互動,找出「並」在語義、篇章及語用三個層面的關聯性。 此外,對華語教師而言,語法教學往往流於語感判斷而缺乏理論支持,因 此本文也將針對文獻上對「並」的語法問題進行探討,詴著提出本文的觀點供 華語教師參考。希望能綜合不同語言層面,為現代漢語「並」描繪出一完整面 貌,貢獻華語教學。. 3.

(20)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1.3. 研究範疇及方向 在語義方面,本文考量漢字歷史悠久,將於探討語法化的部份,參酌古、 近代漢語語料;至於語義、篇章及語用分析,則以現代漢語為研究主體,分別 從語義、篇章及語用層面分析,兼採書面、口語語料進行分析。語料來源說明 請見本文第三章。但本文只著重單音節詞「並」的探討,對於「並且」等詞語, 非本文討論標的。另考慮華語教學的主體性及其開創性,以漢語語言學為本, 兼採語義分析、篇章分析及語用理論,另以語料庫為本之研究方法,冀能揭開 現代漢語「並」在語言不同層面的功能。本文將從 Halliday(1985/1994:iiix) 的系統功能語法(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出發,以語言三大後設功能 (metafunctions)為理論基礎,從概念(ideational)、篇章(textual)及人際 (interpersonal)三個層面來檢視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和會話功能,以 「並」為本位,釐清不同層面之間的互動,並應用於華語教學。. 1.4. 本文組織架構 本文分成六章:首章為導論,介紹本文研究動機、目的與範圍。第二章為 文獻探討,根據研究方向和範疇,逐一探討相關理論,並回顧整理「並」的相 關文獻。第三章之研究方法,乃根據文獻探討結果,提出本文之研究假設及架 構,說明本文所採行之研究工具、研究方式和步驟。第四章為語料分析,奠基 於本文之研究架構,以實際語料進行語義、語法、篇章及語用各帄面之內部細 項實證研究。第五章為教學啟示與應用,乃根據本文研究分析結果,檢視華語 教材並提出建議以應用於教學層面。第六章是結論,總結本文研究內容,並提 出省思和不足之處,以供後續研究建議和展望。. 4.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以 Halliday(1985/1994)的三大後設功能系統為架構,分成七小節回顧 本文對「並」的研究之相關文獻:2.1 簡介 Halliday 系統功能語法「概念、篇章 和人際3」與「語義、篇章和語用」之間的關聯性,做為本文分析「並」的主軸; 2.2 從語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檢視 「並」的歷時語義,並略述 Nida (1975/1979) 的語義分析理論,再回顧「並」的共時語義文獻,從文獻整合進而指派「並」的 共時語義分析。因考量本文對「並」的教學應用,將於 2.3 從語法層面,討論「並」 的詞性及語法;2.4 從篇章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理論的銜接(cohesion)與 連貫(coherence)、亯息結構與前後景理論等文獻整理,釐清「並」的篇章分析 之論述依據;2.5 先檢視會話分析理論,再從反預設(counter-presupposition)檢 視「並」後接否定形式的相關討論,另整理漢語單音節副詞「並」和同樣具有反 預設之單音節副詞「又」、「可」的對比文獻,另簡述情態(modality)理論和語 用分析理論;2.6 論述教學語法(pedagogical grammar)和語料庫教學應用之文獻 簡述,為本文教學應用指引方向。2.7 為本文對文獻之評述及總結。我們將從文 獻的梳理,釐清對「並」的研究基礎及框架。. 2.1. Halliday 系統功能理論之語言後設功能 Halliday(1985/1994)提出三大語言後設功能(metafunctions):概念功能 (ideational function)、人際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語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 。朱永生與嚴世清(2001:24)將之闡述為「概念功能指的是語言對人們 在現實世界(包括內心世界)中各種經歷(experience)加以表達的功能;人際 功能指的是講話者運用語言參加社會活動的功能;而語篇功能指的則是語言使本 身前後產生連貫、並與語境發生聯繫的功能」 。Halliday(1985:38, 68, 101)認為 句子在概念層面上是表徵(clause as representation) ,在篇章層面上句子則為亯息. 原文為: ‗every feature of a text can be related to the overall system of English. As far as coverage is concerned, the analysis covers the clause, in its textual (Chapter 3), interpersonal (Chapter 4) and ideational (Chapter 5) aspects…‘(Halliday, 1985:xxvii) 3. 5.

(22)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clause as message) ,在人際層面上,句子是亯息交換(clause as exchange) 。朱 永生、嚴世清(2001:26)指出「講話者總是在通過連貫的話語(語篇功能)和 別人交際(人際功能)的同時,反映周圍的客觀世界和自己的內心世界(概念功 能) 」。本文將根據上述架構,依序從概念、篇章到人際,檢視現代漢語「並」。 Christie(2002)也指出任何語言的使用,都同時建構了人類經驗、彼此的協 商關係以及成功組織語言,進而進行亯息的理解。即使不同語言有不同的表達方 式,凡是自然語言,都有三大後設功能4。對華語教學而言,此理論兼顧了語言 本體和教學現場之師生溝通實務,適合做為語言分析和教學應用之橋梁。以下略 述語言研究與語言後設功能之聯繫。. 2.1.1.. 語義(semantic)及概念(ideational)層面之聯繫. ‗In gengeral, reality knows no borders, but only gradation without fixed borders. In such cases – and this is the normal case – the dividing lines do not exist in reality, but only in (Baldinger, 1980:33). the language.‘. Sweester(1984)從認知探討情態詞(modality) 、知覺動詞(perception)等 的語義結構和演變的關係,於 1986 年提出「多義說(polysemy)」和「抽象說 (absraction)」的語義觀處理詞彙語義問題。畢永峨(1994:79-81)從抽象分析 提出「也」的三種用法─「對稱性並列、程度性包含、評價型婉轉」,可以概括 「也」的各並列項目所共有的相似性功能,進而認為對副詞的抽象分析法可補多 義分析法之不足。本文也將採用抽象分析法詴著提出現代漢語「並」的用法。請 見 2.2 及 4.1 的討論。. 以上為筆者摘要自譯,原文為: ‗that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SF theory was the proposal that the grammatical organization of all natural languages reflects the functions for which language has evolved in the human species. Any language use serves simultaneously to construct some aspect of experience, to negotiate relationship and to organize the language successfully so that it realizes a satisfactory message…so pervasive are the functions in any natural language that Halliday and his colleagues came to identify and name them as metafuctions: functions that is, that extend across any pattern of language use.‘ (Christie, 2002/2005: 11-12) 4. 6.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2.. 篇章(textual)層面之理論簡述. 「篇章不論以什麼樣的形態出現,都必須合乎語法,並且在內容上前後連貫;篇章必須 有一個論題結構或邏輯結構,處於同一篇章內部的各句子之間有一定的邏輯聯繫。」 (鄭貴友,2002:16). Halliday 和 Hasan 用 text 表示話語和篇章(參見鄭貴友,2002:18;王寅, 2006:343-344;陳俊光,2007:48)。本文以「篇章」一詞涵蓋書面語和口語,包 含形諸於文字的口語材料。篇章中的「銜接(cohesion)」 、 「連貫(coherence)」 、 「主位結構(theme-rheme structure)」和「亯息結構(information structure)」 , 對於篇章探究的立足點不同,主位結構以發話者為中心,而亯息結構是以受話者 為中心(鄭貴友,2002:111)。而篇章「前後景(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觀 點」則以論述篇章結構的推進為主。本文將從「銜接」、「連貫」、「亯息結構」、 「前後景理論」探討「並」的篇章功能。考慮本文探究「並」在不同語言層面的 情形,以及對於華語教學之應用性,因此,我們詴圖帄衡語言教學所強調的規範 語言及學習者在真實世界所接觸之實際語言,將從會話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 CA)和篇章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DA)來為本文的探究提高話語真實性 (authenticity)並應用於華語教學上,希望可提供「教學(instructional)和真實 語言(real-life)之間的聯繫(Brown,2000/2002) 」。請見 2.4 及 4.3 的討論。. 2.1.3.. 語用(pragmatic)及人際(interpersonal)層面之聯繫. 「使用語言的過程是個不斷地選擇語言形式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意義生成者不 但要選擇語言形式,他們更要選擇語用策略。語言形式的選擇以語用策略的選擇為 基礎進行。」. (劉森林,2007:引言). Thomas(1983)提出「語用語言學著重於語言形式和語用意涵之間的關連性」 。 語言形式(linguistic form)和語言功能(linguistic function)存在著不完全對應 的情況,因此探討語境對人類有目的之語言行為之間的關聯為語用分析的重點。 何自然與冉永帄(2009:206)把會話分析視為語用研究之內容,González-Lloret. 7.

(24)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2010:60-66)更把會話分析和言語行為(Speech Act Theory)的密切關聯,視 為表現在「說話者意圖(speaker intent) 」 、 「言語行為做為序列行動(speech act as actions-in-sequence)」以及「語料收集方法(data collection methodology)」的三 個領域上。而 Have(1999/2007:128-140)指出會話分析具有下列四種類型的互 動結構(four types of interactional organization) ,分別為:1.話輪轉換(turn-taking organization),2.序列(sequence organization),3.修正(repair organization),4. 話輪設計結構(the organization of turn-design) 。我們也將根據上述理論及會話互 動結構來分析「並」的會話及語用功能。此外,會話現象涉及「會話 隱含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又稱「語用隱含」 ) 」 、人際關係和禮貌、言語行為和 語用含糊等方面(何自然、冉永帄,2009:206),本文將著重探究「並」在語用 的「反預設」功能。而會話修正(conversational repair)所具有的語用功能,是 否和「並」後接否定形式有所關聯,也是本文欲一探究竟的言語行為。此外,會 話分析研究是由語料所驅動的(data-driven),不同於理論為本(theory-based) 的語言研究。會話分析的語料來自自然發生(naturally occurring) ,而不是研究者 自行創造(invented)或實驗產出的(experimentally produced) (Have, 1999/2007:51) 。 本研究將以語料庫語料及本文蒐集之會話語料進行分析,請參見 3.3 語料來源說 明,分析及討論請參見 4.4。. 2.2. 「並」的語義分析 諸多研究顯示,共時觀點的語言分析往往無法明確解釋許多共時現象中的離 異,如沈家煊(1998:41)認為「語言共時帄面上的變異(variation)是語言歷時 演變(change)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反映」。整合語言現象的共時和歷時,可以 從更完整的角度來分析語言,如 Hopper 和 Traugott(1993)從歷時看待語言變化, 突破了自 19 世紀末以來只重語言共時分析之限制。我們將詴著從「並」的歷時 語義演變脈絡,挖掘出現代漢語「並」所殘留之語義,找出其歷時演變和現代漢 語「並」之間的關聯性,進而確認現代漢語「並」的核心義及其延伸義。. 8.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2.1.. 「並」的語法化及語義演變. 因為「並」字最早可回溯到甲骨文時代,為能使現代漢語「並」的探究有所 本,我們將先從語法化追溯「並」的歷史演變。Heine 和 Reh(1984:15)認為語 法化就是語言單位失去語義複雜性,語用顯著性,句法自由度和語音成分的演化 過程5。Hopper 和 Traugott(1993:4)認為所有語法形式都是從詞彙詞(lexical items) 所衍生的 6 。Hopper(1991:22-31)提出語法化原則─並存(layering), 歧變 ( divergence ), 擇 一 ( specialization ), 保 持 ( persistence ) 以 及 降 類 7 (de-categorialization)原則,沈家煊(1994)引用 Hopper(1991)的語法化原則 並補充四條原則─滯後原則、頻率原則、漸變原則和單向循環原則,本文認為 Hopper 和沈家煊所提出的語法化原則中,有部分重疊,實可視為一體的不同面 向,故我們把語法化原則簡化為以下七項,將以此原則來檢視「並」的歷時演變, 從中尋找共時虛詞「並」的語義依據: 1.存變原則(clines/cycles)8:此原則來自於 Hopper(1991:22)的並存原則9 和沈家煊的漸變原則(graduality10) ,也就是單一語法功能可用不同語法形式表示, 而新舊的語法形式可以同時並存。從歷時來看語言變化為一連續體,A 到 B 的過 程中,會出現既有 A 又有 B 的過渡,也就是 A→A/B→B 的形式。 2.歧變原則(divergence):不同的語法成分,可以由同一個實詞出現分歧演 變而來的。. 本句為筆者自譯,原文為: ‗an evolution whereby linguistic units lose in semantic complexity, pragmatic significance, syntactic freedom, and phonetic subtance…‘ (Heine & Reh, 1984:15) 6 本段為筆者自譯,原文為: ‗Frequently it can be shown that function words have their origins in content words. When a content word assumes the grammatical characteristic of a function word, the form is said to be ―grammaticalized.‘‘‘ (Hopper & Traugott, 1993:4) 7 本段 Hopper(1991)的語法化原則之中譯引自沈家煊(1994:19) 。 8 根據 Norde(2009:54-5) ,語言演變的概念可分成單一層面的「斜面(clines)」和具有連帶 影響關係的「循環(cycles) 」 ,非本文探究目地,故未予分別。 9 原文為: ‗The Principle of Layering refers to the prominent fact that very often more than one technique is available in a language to serve similar or even identical functions.‘(Hopper, 1991:23) 10 沈家煊(1994)並未列出其所補充的語法化原則之英譯,inflection-lag, frequency, graduality, inclination 此乃筆者根據 Norde(2009)自行選譯,為求論述方便。 5. 9.

(26)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3.擇一原則(specialization) :表達同一語法功能的形式,經過篩選和淘汰後, 最後可能縮減到一兩種;此原則和存變原則有互補關係。 4.保持原則(persistence):實詞虛化後,往往還帶有實詞的部份特性。 5.滯後原則(inflection-lag) :此為沈家煊引自 Sapir 的概念,語法化表現在語 義方面就是泛化、簡化、抽象化,在語形方面的虛化就是大變小、繁變簡、自由 變黏著。但語形變化滯後於語義變化,可解釋一字多義,字形變化比字義演變慢。 但是考量漢語非屈折型語言,而是孤立型語言(陳俊光,2007:214),故此處的 滯後原則是指漢語字形比字義演變緩慢的現象。 6.頻率原則(frequency):使用頻率越高,越易虛化,但沒有絕對的關係。 7.單降原則(uni-decategorization):此乃筆者結合 Hopper(1991)的降類原 則(decategorization) ,由實到虛、由開放詞類到封閉詞類的梯式降類,以及沈家 煊的單向循環原則(inclination),就是一個詞語法化到極限,會和實詞結合,自 身變成零形式,有意義卻沒語音形式,可透過推理從語境中得知。因為我們認為 Hopper 的梯式降類的極致就是沈家煊的單向循環,但是對於是否回復到實詞的 循環說法,我們持保留態度,故以單降原則稱之。 Norde(2009:9)整理學者對於詞彙化的看法,詞彙化涉及學者對於詞彙 (lexicon)的定義,主要分成兩派,一為整體觀(the holistic approach),也就 是把詞彙視為不能再分析的整體(unanalysable wholes),另一個為成分觀(the componential approach),例如. ‗boy‘ 可以再細分成+HUMAN,-ADULT,+MALE。. Brinton 和 Traugott(2005:32ff.)也對詞彙化提出三個廣義定義:1.詞彙化是詞語 形成的一般過程(ordinary processes of word formation);2.詞彙化是導致語義合 成減少的融合過程(processes of fusion resulting in a decrease in compositionality) ; 3.導致自主字詞增加的脫離過程(processes of separation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in autonomy)。其中第一點和第三點的發生屬於瞬時(instantaneous),而第二點 是漸進的(gradual)。我們也將以漢語「並」的語義演變來檢視詞彙化理論。 語法化理論中也討論了語法化發生的機制,Bybee 等人(1994)提出語法化. 10.

(2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的五種機制,本文另參考孫朝奮(1994)、沈家煊(1998)、文旭(1998)對語 法化的討論,整理如下:(A)隱喻(metaphor):由一個認知域投射到另一個 認知域,其語法化的完成是突現的(abrupt)、創造性的(孫朝奮,1994:20;沈 家煊,1998:42)。對於隱喻,現已被認為是人類認知活動的工具和結果,其過 程是由認知主體通過推理將一個概念域映射到另一個概念域所產生的。隱喻可表 達兩類不同事體和概念之間的關係,或者是兩個不同語義場之間的比較或映合 (王寅,2006:406, 408),但是隱喻跟轉喻不同,王寅(2006:250)從認知語言 學觀點,認為轉喻是基於身體經驗形成的,有體驗性,因為人們具有主觀能動性 及識解的認知能力,可從不同角度、不同需要,基於不同層次來認識整體事件, 轉喻是人們認識事物的基本認知方式。(B)推理(inference):是指語用推理。 乃貣因於說話人(speaker, S)和受話人(addressee, A)之間的溝通中所存在的 微妙帄衡關係:S 要省力且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而 A 又希望能不費力即可理解。 所以 A 要依靠語境從 S 有限的話語中推出 S 沒說卻是實際要表達的隱含義。如 果一種話語形式經常傳遞某種隱含義,這種隱含義就逐漸「固化」,最後成為那 種形式固有的意義,這種後貣的意義甚至可能取代原義。我們以漢語的「貣來」 為例,「貣來」由最初「表身體的由下而上的位移」透過轉喻、隱喻到「貣床」、「開 始行動」演變到可表「動作貣始及狀態的發展」標記事件的貣始(張若虹, 2010:80-82),如例(9): (9) 學生們熱烈地討論起來。(張若虹,2010). 本文對於「並」是否具有類似「在」的推理固化現象,將於 4.1.1 進行討論。 再者,「推理」機制被 Bybee 等人視為是語法化的最重要機制,認為它貫穿語 法化的所有過程,而隱喻機制只作用於語法化的初始階段,此點與 Hopper 和 Traugott 的看法不同(引自沈家煊,1998:42-43)。(C)泛化(generalization): 指一個實詞的語義部分消失,從而造成自身適用的範圍擴大。Bybee 等人認為泛 化是推理和隱喻機制發生作用的結果,或者是由一系列的小推理或隱喻組成的。 (D)和諧(harmony):Bybee 等人認為「和諧」的機制主要發生在語法化過程 後期,也就是發生語法化的成分已經很虛,如表情態的 should,變為語氣詞後變 得更虛 (沈家煊,1998:43)。(E)吸收(absorption of context):指被語法化. 11.

(28)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的詞彙在使用範圍縮小的同時,詞義也發生變化。吸收機制和前面說的推理機制 都是結合語境義,但「吸收」指語法詞所處的上下文,是狹義的語境義,而推理 機制吸收的語境義是廣義的,主要指語言使用者所處的環境(沈家煊,1998:44)。 關於上述語法化原則的「泛化」和「推理」的相同之處,泛化與推理都受到 語境的影響;但是不同的是,推理是語境形成的意義進入了原來的形式;泛化是 語境使得原來的形式失去一部分語義。沈家煊(1998:43)以「在」為例說明「泛 化」的過程:「他在廚房」的「在」從表「空間」的「在」,變成「他在做飯」 的「在」 ,用以表「時間的進行時」 ,此為泛化的過程。因為在空間發生的某個動 作,總是在時間中進行的,「在」的語法化過程有一階段既表空間又表時間,如 「他在釣魚」,其中的動詞「釣魚」跟特定的場所(河邊)相聯繫,擴展到不必 跟特定場所聯繫的泛義動詞,如「他在工作」 、「他在幫我」 ,最後擴展到「他在 唱歌」 、 「他在說話」純表時間義的用法。我們也將檢視「並」的語法化過程中, 是否也有類似的泛化及推理機制,請見 4.1.1 的討論。 Saeed(1997/2009:60)也指出語境對語義的影響會產生兩股力量將語義拉往 不同方向,一是搭配限制(collocation) ;二是固化使用(fossilization process)形 成固定的詞語,導致習語、習語(idioms)的發生;最後是語義創造(creativity) 和語義遷移(semantic shift) 。此點也可提供本文檢視「並」的語義演變。Lehmann (1995:22)指出語法化中另有「翻新和創新(renovation and innovation)11」與 「強化(reinforcement)」現象。「翻新和創新」的說法與 Saeed(1997)的語 義演變觀點相似,而「強化」是指「在已有的虛詞虛語素上再加上同類或相關的 虛化要素,使原有虛化單位的句法語義作用得到加強12」,劉丹青(2001:73)以. 11. 此句為筆者自譯,原文為:‗In theory,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nnovation and renovation is entirely clear. Innovation is revolutionary; it creates grammatical categories that had not been in the language before. Renovation is conversative; it only introduces new forms for old categories. The notion of a category which han not been in the language before should cause no problem.‘ (Lehmann, 1995:21) 12 此句為筆者自譯,原文為: ‗If an element is weakened through grammaticalization, there are, in fact, two possibilities open to linguistic coservatism. The first is to give it up and replace it by a new, but similar one. This is renovation….The second is to reinforce it, thus compensating for and checking the decay.‘ (Lehmann, 1995:22). 12.

(2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漢語假設連詞所構成的「倘若」一詞為例,認為屬於「強化13」中的「同義強化」, 也就是當虛化成分過弱時,強化的機制可抵消語法化過程中的耗損。關於此點, 本文也將檢視「並」是否和其他連詞或副詞產生「並列強化」的語言搭配現象? 溫鎖林(2010)建議利用虛詞語法化的「保持原則」找出殘留語義來分析語氣副 詞;趙誠(2006:1325-7)從文字學角度,於 1984 年提出甲骨文的「並」為一連 詞,是由實詞虛化而來的,不同於假借字,如助詞、語氣詞等和字源義的實義無 關。因此,本文接下來回顧「並」的歷時語義,希望從「並」的殘留語義為現代 漢語虛詞「並」找出其核心語義。 以下參考了段德森(1990:352-7)、于江(1996a,1996b)、王景萍(1999) 、 曹煒(2003) 、高樹藩(2003) 、周何(2004) 、姚振武(2004) 、楊榮祥(2005)、 徐朝紅(2007)、范志飛(2008)等人的古、中、近代漢語語料,本文重整上述 與「並」有關的語料,根據漢語歷史的分段14,分成上古、中古、近代和現代(參 見邵敬敏,2007:2)。依時間先後整理簡述如下。. (一) 歷時「並」的第一階段─西元三世紀以前 「並」在第一階段,也就是秦漢以前,「並」從其本義「兩人並立」發展出 多義,符合古代一字兼代多義的現象。「並」在不同上下文可視為動詞,解釋為 「合併、聚合」(范志飛,2008:43),如例(10): (10) 軍乃引而退,並於李下,大王又並軍而至。(《韓非子》〈初見秦〉). 例(10)中「並軍」就是「聚集軍隊」。「並」另讀「傍」,表示「沿著」(周何, 2004:48;高樹藩,1974),如例(11): 13. 劉丹青(2001)把「強化(reinforcement)」分成四類:1. 「具體強化」,如漢語表物的 疑問代詞「何」,後加「物」構成「何物」,意義未變,但指物的意義更明確;2.「同義強 化」,如假設連詞構成的「倘若」;3.「連接強化」,如「把……來」;4.「焦點強化」, 如「是……的」。其中第二類的「同義強化」可分成「同義並列強化」和「同義框式強化」, 並列強化在漢語史特別多,因為符合虛詞強化的趨勢,尤其是副詞、連詞等詞類;而框式強 化,如「似……似的」或「假如……的話」,是由一前一後兩個同類虛詞組成框式。 14 關於漢語語法史的分期,請見周剛(2003)的論述,語法史演變非本文探討主軸,為求方 便討論語義演變,故以階段性區分。. 13.

(30)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11) 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 (《史記》 〈秦始皇本紀〉 ). 例(11)描述秦始皇在位第二十六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時的疆域為「沿著陰山直到 遼東」 。此時期, 「並」已有副詞義「皆、都」 (王景萍,1999) ,如例(12)的「並」 : (12) 既醉而出,並受其福。 ( 《詵經》〈小雅‧賓之初筵〉 ). 還有表「一同」的副詞義(王景萍,1999),如例(13): (13) 兩者不肯相捨,漁者得而並禽之。 ( 《戰國策》 〈燕策〉 ). 另有表「俱」、「總括」之義(姚振武,2004) ,如例(14): (14) 諸侯並起,能終善者為長。 (《晏子》 〈內篇諫上第十六〉). 另外,此時的「並」還有「沿著」、「順著」之介詞義(段德森,1990),如 例(15): (15) 見一丈夫游之,以為有苦而欲死者也,使弟子並流而承之。 ( 《列子》 〈黃帝〉 ). 在例(15)中,段德森把「並」視為介詞,我們有不同看法,因為該句意指「叫弟 子跳到河裡跟著一貣漂流,再把他救貣」 ,在動詞「流」前面的「並」 ,我們認為 應視為副詞,而非以介詞解釋。此點也反映了古漢語語法介詞、副詞和連詞的關 連性以及區分三者之間存在模糊爭議之處。. (二) 歷時「並」的第二階段─西元四世紀到七世紀前 第二階段約為魏晉南匇朝到隋朝,中古漢語前半段:「並」在東漢出現並列 連詞用法(徐朝紅,2007;曹煒,2003) ,可連接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如例(16): (16) 人心並意識,此三為起法。 (後漢支曜, 《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 ). 另外,「並」引申出有「連合」 、 「兼有」義(周何,2004) ,如例(17): (17) 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幷。 (謝靈運, 《擬鄴中詵序》). 例(17)的「並」 ,我們認為是動詞,乃受到漢字演變因素,所以用古文的「幷」字 呈現。再看例(18)的「並」表「一貣、同時」之副詞義(王景萍,1999) :. 14.

(3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8) 昭儀及賢與妻旦夕上下,並侍左右。(《漢書》〈佞幸傳‧董賢〉). 在例(18)中,表示「一同服侍於左右兩側」 。此時的「並」另有表示「並且」之遞 進連詞義(段德森,1990),如例(19): (19) 既以解足下,並以為別。 (稽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 但是「並」逐漸虛化,受到上下文影響,學者對於同一句中的「並」有不同 看法。請見例(20): (20) 元鼎中,……徙代王於清河,是為剛王;並在代凡立四十年薨。 ( 《漢書》 〈文三玉傳〉 ). 段德森(1990)認為例(20)的「並」是介詞,表「同、連」義,引介動作經 過的路線,可譯為「順著」、「沿著」,同「傍 15」;高樹藩(2003)則認為例(20) 的「並」是連詞,「合連」之義。. (三) 歷時「並」的第三階段─西元八到十世紀 到了第三階段,約唐朝時期,也就是中古漢語後半段與近代漢語前半段時期: 「並」有表示「加和」的動詞義(段德森,1990),其後所接為名詞性詞語,如 例(21): (21) 今京師之人,不啻百萬,都計舉者不過五七千人,並其僮僕畜馬,不當京師百萬分之一。. (韓愈,〈論今年權停舉選狀〉 ) 例(21)表示「加上應舉考生的書僮、僕人和馬匹牲畜,還不到京師人口的百萬分 之一」 。 「並」也持續上一時期表「同時」之副詞義(王景萍,1999) ,如例(22): (22) 殺守劫令而並起。(柳宗元,《封建論》). 此時期「並」還有表示「都」的並列範圍義(王景萍,1999),如例(23): (23) 並是大王親骨肉。(《敦煌變文集》〈醜女緣貣〉). 15. 「並」,古音屬「幫」母, 「傍」屬「並」母,發聲相近。. 15.

(32)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此階段後期出現了「並」後接否定表「加強語氣」之情態用法(段德森,1990), 如例(24): (24) 訪劍門前後,並無此人。 (《玄怪錄》 〈亱遹〉 ). 楊榮祥(2005:370)指出近代的語氣副詞「並」只修飾否定形式,如例(25): (25) 二將第四隊插身楚下,並無知覺,唯有季布奉霸王巡營,營內並無動靜。(《變文》). 范志飛(2008:43)指出在晚唐五代時,「並」開始轉化成介詞,但仍帶有很 明顯的動詞義,如例(26): (26) 子尚鄭國之臣,並父同時殺訖。(《敦煌變文集‧伍子胥變文》). 例(26)中的「並父」就是「連同父親」 。表遞進的連詞義也在此時期見到(段德森, 1990) ,如例(27): (27) 不敢遂進,輒自疏其所以,並進獻近所為《復志賦》以下十首,為一卷,卷有標軸。 (韓. 愈, 〈與陳給事書〉) 曹煒(2003:37)指出在漢唐時期的「並」未見作為伴隨介詞的「並」 ,直到 元末明初才又出現「並」當並列連詞的用法。. (四) 歷時「並」的第四階段─西元十一到十九世紀 最後為第四階段的近代漢語,大約為宋朝至清朝及民初五四運動以前。此時, 「並」仍保有動詞義,表示「並排」 、 「相同」之義(王景萍,1999) ,如例(28): (28) 龍舟並,畫槳分。(《桃花扇》〈鬧榭〉). 「並」還可表示「全、都」的副詞義(段德森,1990) ,如例(29): (29) 諸將並曰:「攻備當在初。」 (《三國志》 〈陸遜傳〉 ). 此時的「並」也有表語氣的副詞義(段德森,1990) ,如例(30): (30) 去年中秋,我過家,令姐輩飲酒自若,並不相頋。 ( 《夷堅志》 〈甲志〉 ). 16.

(3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另有表「一同」義的(王景萍,1999),如例(31): (31) 不一時,只聽得簫管悠揚,笙笛並發。(《紅樓夢》41 回). 此時也看到「並」後接否定表語氣用法的大量使用(王景萍,1999) ,如例(32)、 (33): (32) 我和他並無干涉。 (《水滸傳》) (33) 每日四五個醫生用藥,都是人參、附子,並不見效。(《儒林外史》5 回). 此時期的介詞「並」還有表示「連……也……、甚至」的意思(段德森,1990) , 如例(34): (34) 則非特事跡可以幻生,並其人姓名亦可以憑空捏造,是謂虛則虛到底也。 ( 《閒情偶寄》. 〈卷一〉) 表「沿著」的介詞義(段德森,1990),如例(35): (35) 一日過郡學,東顧草樹鬱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並水得微徑於雜花修竹之間。 (蘇. 舜欽,〈滄浪亭記〉) 另也出現「伴隨介詞」(comitative preposition)的用法(范志飛,2008) , 如例(36): (36) 相見而言,因事發明,則並意思一時傳了。 ( 《二程集》卷二). 例(36)表示「連意思同時都傳了」。范志飛(2008:44)認為「並」擔任介詞的用 法到晚清已不復見。此階段的「並」仍保有表示「並列、和」的連詞義(王景萍, 1999;范志飛,2008),如例(37): (37) 「楊志訴說賣刀殺死牛二的事,並解生辰綱失陷一節,都備細說了」 (《水滸傳》17 回). 但是學者對於「並」擔任連詞或介詞的看法,自第二階段開始就存在不同看 法。為使「並」的語法化討論更完整,以下我們略述歷時「並」的詞性演變,請. 17.

(34)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見例句(38)、(39)中的「並」具有並列連詞16的用法,: (38) 「那張三、李四並眾伙伴一齊跪下說道⋯⋯。」(《水滸傳》7 回) (39) 「那人姓包名吉,已自得了毛太公銀兩,並聽信王孔目之言,教對付他兩個性命。」 (《水. 滸傳》49 回) 我們認為例(38)的「張三、李四並眾伙伴一齊跪下說道……」的「並」應屬於連 接名詞組的詞連,因為該句主語「張三、李四、眾伙伴」具有「共同參與」的特 性,所以「並」的語法功能是詞連17;另外,我們認為例(39)的「並」應是句連, 因為明顯連繫了「得了毛太公銀兩」和「聽亯王孔目之言」兩個事件。因此,例 (36)的「並」與例句(38)的「並」都後接名詞,但是本文認為兩者的「並」不同, 前為介詞、後為詞連。但是曹煒(2003)提出,雖然「並」屬於「和類虛詞18」 之一,但是它的語法化過程與「和」類虛詞不同,「並」由伴隨動詞直接語法化 為並列連詞,中間未經歷「伴隨介詞」的階段,而王景萍(1999)也認為歷時「並」 未出現介詞詞性,另外,馬清華提出「並」的歷時演變路徑為「與同格標/偕同 義動詞>並列連詞19」。對此,本文引用范志飛(2008)的例句,范志飛認為「並」 到了宋代曾出現伴隨介詞的用法,如例句(40)、(41): 16. 香坂順一(1987, 1992)對於例句(38)、(39)「並」出現的位置和詞性關聯,認為可視為介 詞後置或以連詞看待。曹煒(2003)則把例句(38)、(39)都視為連詞。對於例(38)、(39)的「並」 是介詞還是連詞,我們藉由吳福祥(2003)對虛詞「和」的討論,說明伴隨介詞和並列連詞 的區別:吳福祥認為「我要和你去上海」的「和」之前有助動詞「要」的同現,所以「和」 是伴隨介詞;而「我和你都是教師」的「和」則可被範圍副詞「都」來總括,「和」顯然是 並列連詞。但是吳福祥另以「我要和你去上海,不想待在北京」對比「我和你去上海,王先 生和李小姐留在北京」 ,提出前句「我要和你去上海,不想待在北京」的「和」是伴隨介詞; 但是在後句「我和你去上海,王先生和李小姐留在北京」的「和」是並列連詞。對於吳福祥 (2003)的觀點,我們認為詞性應從句法判斷, 「我和你去上海,王先生和李小姐留在北京」 是複句,其中的「和」是介詞,不該歸入連詞,因為介詞組「和你」 、 「和李小姐」可以省略, 變成「我去上海,王先生留在北京」 ,句子仍可成立。 17 對此,請參見高子晴(2010:118)對連接兩個名詞(組)的詞連具有「共同參與」特性之 討論,是與句連不同的。 18 吳福祥(2003)根據于江(1996a、1996b) 、高育花(1998)所提出的「與、及、將、共、 和、同、跟」這七個詞,統稱為「和類虛詞」 ,指出它們經歷了「伴隨動詞>伴隨介詞(comitative preposition)>並列連詞(coordinating connection)」的語法化鏈,是由轉喻所誘發。 19 馬清華(2005)認為「並」原為「與、暨」等義,都屬於語並列連詞,非句並列連詞,馬 更以黎語 Ɂuːŋ2、khu1,佤語 mai 及藏語 t ‗a ŋ13 為例說明他的觀點。. 18.

(3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0) 既盡得人之性,須是並萬物之性一齊盡得,如此然後至於天道也。(《二程集》卷十)」 (41) 魯只是不修周公之法,齊既壞太公之法,後來立法已是苟且,及其末世並其法又壞,亂甚 於魯。(《二程集》卷十五). 在例(40)中,表示「連同萬物的本性全部了解」,此處的「並」為介詞,非 連詞;例(41)的「並」表示「連立的法也破壞了」,「並」是介詞。另外,于江 (1996a:459)也指出,在元明時期,介詞「連」字與「並」字,開始組成前後 呼應的句式,表示「兩種事物的連同、包括」,如例(42) 的「連 N1 並 N2」: (42) 「老黿即知不曾替問,他就將身一幌,唿喇的淬下水去,把他四眾連馬並經,通皆落水」. ( 《西遊記》,第 99 回) 另外,見到「並」連接名詞性成份的用法(范志飛,2008),如例(43): (43) 「那太太同公子並內外家人不肯就睡」(《兒女英雄傳》一回). 對於「並」是否曾出現介詞詞性,我們以其他學者的觀點進一步討論:湯廷 池(1979:170)提出連詞由介詞語法化而成;朴正九(1996:45-51)從跨語言的 實例證明動詞語義內涵向介詞語法化時,與認知有關,認為連詞經歷兩段的語法 化過程,也就是從「動詞>介詞>連詞」 。吳福祥(2003:43)也指出「漢語並列 連詞具有共同的語法化模式,從『動詞>介詞>連詞』的語法化鏈 (grammaticalization chains)」 。根據上述學者的論點及歷時語料(參見例句(36)), 本文認為介詞「並」是現代連詞「並」語法化前的形式,也就是歷時「並」曾有 介詞詞性。彭小川與趙敏(2004)則發現「並」連接名詞性成分的情形延續到清 朝,但是五四後,白話文興貣,「並」連接名詞性成分的用法遽減,更少見到連 接句子的用法,是連詞「並」與連詞「和」同義競爭的結果,也就是「和」取代 「並」連接名詞性詞語的功能並且可連接位於主賓語位置上的動詞和形容詞, 「並」 只用於連接動詞性成分和分句。 另外,馬清華(2005:61-65)指出「許多語言的連詞都存在『並列>轉折> 承接』的多義關係,如古漢語連詞「而、以」,英語連詞‗and‘……」,「其多義 關係在內變範圍內,存在『並列>轉折』和『並列>承接』的語法化軌跡和演變. 19.

(36) 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 序列」。對此,我們也猜測是否「並」出現歧變,從並列義語法化後具有轉折義, 產生現代漢語中「並」後接否定之形式,另一方面從並列義語法化後,變成現代 漢語中的承接義?此點有待以語料檢驗之,請見 4.1 的討論。另外,馬清華認為 古語中的並列連詞可依其關聯作用是否跨句,分成語連詞與句連詞,此點也符合 本文對歷時「並」的觀察,也就是「並」在歷時演變中可以是詞連,也可以是句 連(參見本章例句(38)、(39)的討論)。至於「並」在何時出現並列連詞的用法, 本文採用徐朝紅(2007)的論述,以其考據東漢漢譯佛經出自不同人之手,而且 該時期語料皆出現「並列」之連詞義用法,我們同意「並」的並列連詞出現於東 漢時期。本文以圖 二-1 表示「並」的歷時語義演變過程。 分化:「併」表 動詞義,合併 詞彙化 肩並肩. 「幷」動詞:合併、 聚集、平列. (兩人 並立)竝. 「並」介詞:沿著、 順著(=傍). 「並」總括/範圍副 詞:都、俱、一起. 「並」伴隨介詞: 跟著、隨著、連同. 「並」介詞: 連…也…,甚至. 「並」並列連詞: 合連,連接名詞性. 「並」並列連詞: 連接動詞性成分. 「並」時間副詞: 同時、概括. 並排、圖文並 茂、並列……. 「並」語氣副詞:修 飾否定形式. 「並」:表加強否 定?. 圖 二-1「並」的歷時語義演變示意圖. 另外,張玉金則於 1994 年《甲骨文虛詞詞典》把「並」列為副詞。由此可 知「並」在殷商時期,確定已有動詞和副詞義,至於「並」的介詞和連詞出現的 先後,學者們看法不一(參見段德森,1990;高樹藩,2003;趙誠,2006),因. 20.

(3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為古漢語「並」的連詞、介詞義出現的先後順序不是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我們根 據所蒐集的語料,認為介詞「並」確實出現過,也早於連詞「並」出現,也符合 學者對並列連詞語法化鏈是由動詞到介詞再到連詞的觀察(參見吳福祥,2003; 湯廷池,1979;朴正九,1996)。 雖然古「並」字通「傍」字,但是本文研究的「並」以[bìng]音為主。因 此,本文認為名詞「並州」的「並」 (音[bīng])與「並陰山至遼東( 《史記》 〈秦 始皇本紀〉)」的「並」(音[bàng])是「並」的多義詞(polysemy),此點與王 明華(2001)明確指出「並」在現代漢語是個多義詞的論點相同,但內容並不相 同,也就是王明華認為副詞「並」是個多義詞,但本文把名詞「並」和動詞「並」 區別為同形異音異義詞(heteronym) ,而把研究重點著重於連詞「並」與副詞「並」 之間的討論。為了釐清「並」從動詞到連詞、副詞,三者語義之間的延伸及轉化, 本文也將從語法化原則推演論述現代漢語「並」的語義,請見 4.1.1 及 4.1.3 的分 析及討論。在現代漢語中, 「並」的連詞特性又有何轉變,我們將於 4.2.1 討論。 綜上所述, 「並」的連詞義出現於先秦,但到漢朝才普遍使用,我們將於 4.1.1 討 論「並」的語法化原則,詴從歷時軌跡找出「並」共時語義特性之來源。. 2.2.2.. 語義理論. 對於語義的探究理論甚多,我們考量「並」語法化後的多義現象,但又不離 字源義的情形(參見表 二-2 及表 二-3 對「並」的描述) ,本文採用 Nida(1975/1979) 的語義成份分析之詞義類型架構來進行本文的探究。Nida(1975/1979:26)將語 義分成語內(intralinguistic)和語外(extralinguistic),以及認知義(Cognitive) 和情感義(Emotive),彼此交互關聯形成一個矩陣,請見表 二-1:.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二、 學 與教: 第二語言學習理論、學習難點及學與教策略 三、 教材:.  運用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的教學單元系列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及絕大部分專上院 校接納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的「達 標」

加強「漢語拼音」教學,使學生掌握

注意本文引用的語句典實及其內容。所有典實,不但須說明其意義 來歷,而且須說明其用法之巧拙…

學習語文必須積累。語文能力是在對語文材料大量反復感受、領悟、積累、運用的過程中

學結合 目的 鼓勵說話 (目的語) 分析 詞彙

• (語文)術語學習 無助學生掌握有關概念,如 果教師只灌輸術語的定義,例如何謂「動

•給予學生豐富、均衡的語文學 習經歷,包括聆聽、說話、閱 讀、寫作及其綜合運用;連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