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H ALLIDAY 系統功能理論之語言後設功能

2.2.2. 語義理論

對於語義的探究理論甚多,我們考量「並」語法化後的多義現象,但又不離 字源義的情形(參見表 二-2 及表 二-3 對「並」的描述),本文採用 Nida(1975/1979)

的語義成份分析之詞義類型架構來進行本文的探究。Nida(1975/1979:26)將語 義分成語內(intralinguistic)和語外(extralinguistic),以及認知義(Cognitive)

情感義(Emotive)

,彼此交互關聯形成一個矩陣,請見表 二-1:

22

表 二-1 Nida 的意義類型分類表

Cognitive Emotive

Extralinguistic Referential Emotive response to extralinguistic factors

Intralinguistic grammatical Emotive response to intralinguistic factors

(資料來源:Nida,1975/1979:26, Figure 5)

我們認為,表 二-1 的架構區分了語言的語內語法義及語外所指和認知的連 繫,以及對語內和語外情感義的交互作用,而「並」從實詞虛化的事實,適合以 此架構分析。本文將以 Nida(1975/1979:26)的架構指派「並」的語義分析,另 參考林慧敏(2009:90-105)分析漢語單音節副詞「倒、卻」的語義時,跳脫傳統 核心語義,如「轉折」、「對比」等說法,而採取深究「倒、卻」內在本質且符合 語言事實的定義20,以抽象分析法分析出「倒、卻」的核心義,再根據其核心義 在不同語言環境中延伸出多重用法,也就是延伸語義為語境變體義。我們也將依 循林慧敏對副詞分析的模式,探究「並」的核心語義,進而為「並」定義出符合 語言事實的及語境因素等所形成的延伸義,但是本文另參酌歷時觀點為「並」的 殘存語義及演化找出現代漢語「並」核心義之立論依據。請見 4.1「並」的語義 分析。

2.2.3. 「並」的語義文獻檢視

以下我們整理現代漢語工具書對「並」的描寫,再簡述學者對於「並」的歷 時和共時語義討論。蔣人傑(1996:2197-2198)對「並」的描寫如下:「竝也,從 二立。……《義證》:併也者,……。《部首訂》……蓋併為形聲,而竝從二立,象兩相附之狀

20 林慧敏(1999)提出「倒」的核心義是「無論上文是否具足,必然隱含著一個前項,形成某 一主題的相異特性」「卻」的核心面貌為「相異特性的二元對立」及「部分與整體的對立」,

進而提出「卻」的核心義為「強化某一主題的相異性,進而突顯說話者對此主題所欲表達的 觀點」。

23

以指事。……《金文詁林》 21,高鴻縉曰,取二人並立之意,動詞,亦用為連詞」。

高樹藩(2003)對「並」的字源描述如下:「甲骨文與石文的 與小篆略同,小篆「竝」

从二立,表示人正面直立地上之形,二人並肩而立,故其本義作「併」解(見《說文》許著) 是齊集予一處的意思,至隸書變作「並」,今「並」字行,而「竝」罕用」。「並」的古文字 形象徵「兩人並立」之形,為兩人並肩站著。「並」作「依傍」解釋時,「並」讀 為 bàng [paŋ ]22,此讀音現已併為單音 bìng[piŋ ],此為「同形異音異義詞

(heteronym)」現象,已由「併」、「傍」等字詞分工取代。故「一併」、「併吞」

等詞非本文重點。從歷時來看,動詞的認知義都是從動作義演變而來的,是通過

「隱喻」實現,就是某一概念從「行動」這個比較具體的認知域投射(mapping)

到「認知」這個比較抽象的認知域。而現代漢語「並」的詞彙意義可以是動詞,

在語法上可擔任句子的謂語,如:「肩並肩」;也可以是副詞,如:「他並不糊塗」

(周何,2004:48);還可以是連詞,連接分句,如:「他去年高中畢業,並在同 年考上大學(李行健,2003:51)」。「並」也可當名詞,音[bīng],為地名「並州

23」(許嘉璐,2000:36;李鍌等人,2006:89)。本文只探討聲調為第四聲(去聲)

的動詞、連詞和副詞的「並」。名詞的「並」(聲調為第一聲,陰帄)不在本文討 論範圍。我們以表 二-2 列出「並」的當代解釋。

21 本文之古漢語字形乃使用黃沛榮所製作之字形圖檔(taiwan106@yahoo.com.tw)

22 []前為漢語拼音,[]內為國際音標。

23 地名,古十二州之一,在今山西,北朝至唐以「並州」專指今山西省舊太原府。(《重編 國語辭典》:219)

24

詞素(bound morpheme)。另外,「並」都位於詞素前面,是否朝著前綴(prefix)

的方向虛化,還有待觀察。此外,部份辭典已用「並且」來取代單音節連詞「並」, 另把「並非」列為一詞項(lexical item),意思為「實在不是」。如例(44):

(44)

我並非不同意,只是建議從緩辦理。(李鍌等,2006:93)

24 本文所有的表格,皆以「標楷體」字型表示詞義的說明;例句則以「新細明體」字型表示。

25 此採用漢語拼音(Hanyu Pinyin)標注發音。

25

李鍌等人(2006:93)指出「並且」一詞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連接並列的 動詞、形容詞、助動詞、副詞、分句」。副詞義的「並」,存在多義性:「兩件以 上的事同時進行或被同樣對待」、相當於「一貣」、表示「範圍的全部」、「用在否 定副詞前,加強否定語氣,略帶反駁或闡明實際情況的意味」、「不同的事物同時 進行」、「同時存在」、「一齊」、「同時」、「實在」,大致符合本文歷時語義考察。

但是,我們認為「加強語氣」、「否定某種看法」應屬於「並」的語用層面,而「並」

的核心語義應是能概括各語言層面的,也就是說,「並」的不同解釋應來自其核 心義在不同語言層面的顯現。

周何(2004)認為「並」字和「幷」字皆來自於「竝」字,其中「幷」後變 成「倂」,再變成「併」,而「並」字晚於「幷」字出現,符合語法化的滯後原則,

皆是語義分化早於不同字形的分工。「並」的語義在每個階段都出現些許的改變,

但是語音及字形的變化則相對較為穩定。周何(2004)認為「並」字和「幷」字 皆來自於「竝」字,其中「幷」後變成「倂」,再變成「併」。請見圖 二-2:

圖 二-2「並」的字形演變示意圖

(資料來源:周何,2004)

我們再參考使用對象為以華語為外語的現代漢語工具書:《現代漢語八百詞》

(呂叔湘,1999/2005)、《現代漢語虛詞詞典》(王自強,1998)、《現代漢語常用 詞用法詞典》(李億民,1995),列表整理「並」在現代漢語的定義,請見表 二-3。

竝 幷 倂 併

26

27

I. 「用在單音節動詞前,表示兩件以上的事情同等對待,或所說的幾件事物同時進行,同時 發生。表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平排著,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時存在,全部概括在內」。 我們認為此點符合「並」的歷時語義,可用「同時概括」來替代。

II. 「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合在一起」。此來自「並」的動詞本義,「合併」之義。

III. 「用於否定詞前,有加強語氣的作用」。此點符合「並」在歷時語義上的語氣副詞 功能,但是是否隨著語境而改變,有待檢驗。另外,「並」是加強語氣還是 弱化語氣(王明華,2001),我們認為不該把語調輕重及語氣強弱歸給「並」

字,因此,我們不認同「並」具有加強或緩和「語氣」的語義。

IV. 「常用於表示轉折的句子中」。當「並」出現在逆接形式時,本身即帶有反預期 義,而語義的軼出及對立,是否表示「並」本身帶有轉折義?還是轉折來自 於上下文的語義對立?為何「並」可以同時聯繫順接與逆接形式?

V. 「否定某種看法、表示確實不是這樣、略帶反駁的意味」。「並」在歷時語義上未出 現否定義?共時的否定義是否來自於否定詞「不、沒……」的語義滲入?還 是「並」本身就帶有反預設義?我們暫以「反預設」義稱之。

VI. 「說明真實情況的意味」,「並」能否表說明真實情況?還是上下文就已賦予命 題本身有說明義,我們暫以「說明」一詞替代。

VII. 「有連同之意,表示意思更進一層」。符合「並」在近代漢語和「連」字共現的語 義框式「連 N1並 N2」(參見例句(42)的討論),我們以「遞進」義簡代之。

邵敬敏、饒春紅(2001:290-2)提出漢語副詞的派生義,亦即語法義必頇在 具體的語言格式中體現,不同語法義其實來自於基本義,要找出其內在關聯性。

小結我們對「並」在現代漢語工具書的定義討論,我們暫以「同時概括」、「合併」、

「加強語氣」、「反預設」、「說明」及「遞進」表示現代漢語「並」的解釋,但是 我們認為工具書對於語境涉入的語用部份,如「加強語氣」、「反預設」及「說明」

有待釐清不同語言層面的分類,換言之,有必要釐清工具書中,「並」的詞彙義、

核心義、語法義及語用義,這部份請見 4.1 的討論。接下來,我們整理「並」的 語義文獻內容,文獻對於「並」的語義探究可分成歷時和共時兩大類,請見以下

28

整理:

歷時研究以描述「並」的詞性轉變及語義消長為主,如于江(1996a、1996b)、

王景萍(1999)、曹煒(2003、2006)、彭小川與趙敏(2004)、王娟(2005)、徐 朝紅(2007)、范志飛(2008)等。歷時語義請參見本文 2.2.1 語法化的討論和圖 二-1「並」的歷時語義演變整理。對「並」的共時研究則聚焦於副詞「並」後接 否定形式之探究,「並」的共時語義探究大致可分成下列三類,我們分述如後:

第一種是對比副詞「並」和其他單音節詞,如 Chu(1998/2006)從篇章情態 對比「並」和「倒、也」都有反預期義,Chu 認為「並」表示客觀陳述,如例句 (64):

(64)

為了看那晚佛大跟田大的籃球賽,我把晚飯也耽誤了。其實,那場比賽並/*倒/?也

不值得不吃飯」(參見 2.5.1 例句(166)的討論)。

吳中傳(1999)則和 Chu 正好相反的,吳中傳對比「並」與「又、可」,認 為「並」有申辯意味,常和「其實、但是」共現,如例句(65):

(65)

他不覺笑了起來,但是他並沒有譏笑他的意思。 (引自吳中傳,1999)

彭小川(1999)對比「並、又」,認為「並」的否定形式是否定語境預設,可 分成否定原本已存在說話人心中的看法或者是預先認定他人的潛在想法,還可細 分成是強調事實或強調看法,彭小川認為此種否定預設較多是否定潛在推測和想 像,如例句(66):

(66)

爸爸,這個人腦筋很清楚,我方才跟他談了一回,代表罷工的工人並不見得就該開除。(曹

禺,《雷雨》) (引自彭小川,1999)

上述否定潛在推測和想像的「並」出現比例遠高於否定事實的「並」,如例(67) 的「並」表示「強調事實不是 p」:

(67)

愛情原來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完美。(羊城晚報) (引自彭小川,1999)

彭小川統計兩者比例發現,「否定潛在推測和想像」遠高於「強調事實非 p」,約

29

為四比一。對於彭小川的觀點,本文將從語用預設探討,請參見本文 2.5.4.2 及 4.4.3 對「並」的反預設探究。

馬真(2001)認為「並、又」都是加強否定語氣,「並」帶有辯駁或說明真 實情況的意味,如例句(68):

(68)

小張昨天又去打麻將了?他昨天並沒有去打麻將,他一直跟我在一起。(馬真,2001)

馬玉鳳(2009)對比「並」與「又」,認為「並」的否定是為了進一步闡述個 人觀點和補充說明事實,如例句(69):

(69)

清華、北大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考上的。(引自馬玉鳳,2009)

對於馬真(2001)與馬玉鳳(2009)的看法,我們認為「辯駁或說明」、「闡述或 補充」都是語用層面操作的部份,不宜視為「並」的語義。綜合上述所論,學者

對於馬真(2001)與馬玉鳳(2009)的看法,我們認為「辯駁或說明」、「闡述或 補充」都是語用層面操作的部份,不宜視為「並」的語義。綜合上述所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