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5. 語用分析

2.5.4. 反預設概念

基於陸儉明、馬真(1985/1999)、Chu(1998/2006)、彭小川(1999)指出「並」

後接否定形式具有「與假設相反」的特點,本文以「反預設(counter-presupposition)」

概念稱之。以下簡述預設(presupposition)48的概念。預設分成語義預設(semantic presupposition)和語用預設(pragmatic presupposition)。語義預設無法解釋預設 對語境的依賴性,就是「可撤銷性」(defeasibility),難以解決預設的投射問題

(projection),因為預設尚需考量語用因素。張誼生(2000a:235)認為漢語中 的否定陳述有兩種情況:一是命題否定(statement negation),另一種是預設否定

(presupposition negation)。預設否定的對象不是命題本身,而是從說話人和聽話 人共知的相關情況。考量文獻對「並」的預設否定主要來自於說話者潛在的意想

(彭小川,1999),故本文將只著重於「並」的語用預設,而不從語義預設探討。

48 presupposition 或稱「前提」、「先設」,本文採用「預設」一詞。根據 Norrick, Neal R. (2001) 語言學家把預設視為句子的語義成分之一,如 Katz。另有 McCawley, Kiparsky and Kiparskyr, Fillmore 等人把預設看做一種特殊的詞彙項目(particular lexical items)。Gazdar 認為沒有連貫性 的語義定義的預設是可能存在的(no coherent semantic definition of presupposition was possible)。

Keenan, Stalnaker, Karttunen 以及 Karttunen and Peters 提出了「得體性(appropriateness)」「假設 (assumption)與說話者傾向(dispositions of speakers)」「受話者合理推理(reasonable inferences by speakers‘audiences)」等觀點。最有名的是 Stalnaker‘s (1974)對於語用預設的定義:「在一個已知 語境下,如果 A 提出命題 B 時是一個語用預設,那麼意味著說話者假設 B 或相信 B,也假設他 的受話者已知 B 的存在,並且假設或相信受話者可以理解他所做的這些假設―A proposition B is a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of a speaker in a given context just in case the speaker assumes or believes that B, assumes that his audience assumes or believes B, and assumes or believes that his audience recognizes that he is making these assumptions.‖。」

71 2.5.4.1. 語用預設

Karttunen(1973)指出大多數學者對於預設投射問題的分析,若不是把它視 為預設本身現象,就是把它視為語用現象(引自 Green,1996:80)。請見例句(147):

(147) 我沒再請小江吃飯,其實上次也不是我請的。

預設:我上次請了小江吃飯。 (例(147)引自何自然、冉永帄,2009:133)

在例(147)中,後句「其實上次也不是我請的」撤銷了前句的「再」所引發的預設

「我上次請了小江吃飯」,顯示出預設中存在的投射問題(projection problem)。

Horn(1984, 1985, 1989; Horn 和 Bayer, 1984)則把例(147)此類的否定形式視為 是一種「元語言手段(metalinguistic device)」,也就是傴傴否認某事物被陳述的 合適性方式49(Green,1996:117)。溫鎖林(2009)也以此觀點來定義「並」的 語法意義是「元語(metalanguage)並存」(參見 2.2.3)。周剛(2002:74-75)指 出「語用預設不是對命題的真值加以判斷,而是通過對言語活動或命題態度的預 設分析,反映命題的合適性」。周剛指出語用預設的特點:1.語用預設是聽話者 和說話者達成共識。和語境、交際雙方有關。2.語用預設涉及說話者實施言語行 為和語境的合適條件。3.語用預設是說話者或當事者的主觀預設,而語義預設是 以客觀標準為預設。4.語用預設涉及說話者的態度和意圖。5.語用預設涉及說話 者強調的語義中心,例如「老王批評了小李」這句話可以依說話者對語義強調的 焦點不同,而產生語序的形式變化,預設也因此改變,請見例句(148)~(150):

(148) 是老王批評了小李。→預設:有人批評了小李。

(149) 老王是批評了小李。→預設:老王對小李施行了某種行為。

(150) 老王批評的是小李。→預設:老王批評了某人。

(例句(148)到(150)引自周剛,2002:75)

何兆熊(1999/2002:300)指出,語用學研究中,S1 句和 S2 句原有自己的預

49 原文為: ‗Hron accounts for the negation in ―John doesn‘t regret failing the exam, because in fact he passed,‖ as not linguistic negation, which denies a proposition, but as a METALINGISTIC device, which denie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way something was said.‘(引自 Green, 1996:117)

72

設,當句子 S 由兩個從句 S1 和 S2 組成時,被嵌入 S 句後,S 句原有的預設不是 被撤銷,就是繼續存在。吳喜豔(2001:46)認為語用預設50的特點有「主觀性、

動態性、共知性和合適性」。吳喜豔提出語用預設對話語理解具有「制約和引導 作用51」。魏在江(2006:1)認為目前「對預設的形成機制、語詞觸發、語境制 約、投射與取消等諸多問題還遠沒有解釋清楚」。魏在江從關聯理論(Relevance Theory)的兩個關鍵概念:認知語境(cognitive environment)52和最佳關聯(optimal relevance)53,對語用預設提出他的看法:「在認知語境中,關聯度越大,語用 預設越明顯;關聯度越小,語用預設越隱含54」。因此,我們將以語境上下文的 語義做為參考標準,當「並」的上文出現對比語義時,本文把它視為「並」的顯 性預設,若「並」後所否定的內容,需從上下文推導出其預設義,則歸為「並」

的隱性預設。

何自然、冉永帄(2009:135-137)認為語用預設具有合適性和共知性。合適 性是指預設與語境緊密結合,才能根據語境判斷話語交際的前提為何,因此預設 必為舊亯息或已知亯息。此外,預設是交際雙方未明說卻又共知的亯息,體現了 語言使用的經濟原則,而此種預設是透過語境亯息來進行理解,因此是隱含亯息。

Grundy(2000)則把此種亯息稱為「共享假設(shared assumption)」。而語境、

預設隨著話語交際的進行,命題和預設可能發生交替和交換。本文在篇章、會話 及語用層面以語用預設的顯性與隱性概念來討論「並」的預設,請見 4.4.3 的討 論。

50 吳喜豔(2001)採用「前提」一詞,在此筆者為求前後論述的一致性,以「預設」一詞代替。

51 制約作用指語用預設對話語參與者來說,若未達成共識,可能導致交際中斷;引導作用則 是指語用預設的動態共知性和合適性可以處理言外之意。(吳喜豔,2001)

52 ‗A cognitive environment of an individual is a set of facts that are manifest to him. And an individual‘s total cognitive environment is the set of all the facts that he can perceive or infer: all the facts that are manifest to him.‘ (Sperber and Wilson, 1995:39)

53 ‗Presumption of optimal relevance: (a) The set of assumption which the communicator intends to make manifest to the addressee is relevant enough to make it worth the addressee‘s while to process the ostensive stimulus. (b) The ostensive stimulus is the most relevant one the communicator could have used to communicate.‘ (Sperber and Wilson, 1995:156)

54 認知語境是指個體可感知或推論的顯現事實;最佳關聯則是假設受話者力圖花最少的力氣 去獲得最顯著的認知效果,而說話者則以最明顯的刺激、相關性最大的資訊進行溝通。

73 2.5.4.2. 「並」的反預設

彭小川(1999)首先指出以「加強否定語氣」來解釋「並」的逆接是不夠的,

彭小川指出「並」的語法功能是「加強對語境預設的否定」,乃延續了陸儉明、

馬真(1985/1999)的觀點「強調事實或看法不是所認為的或可能會推想的那樣」

並進一步從否定預設來探究「並」。彭小川認為含「並」的否定句,其語境預設 有兩種情形:1.已存在的看法或想法,如例(151)是指出實情;或者是透過陳述自 己想法來否定,見例(152)。2.潛在的意想-如例(153)表強調事實;或是強調個人 看法,見例(154):

(151) 愛情原來並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樣完美。 (羊城晚報)

(152) 我是廣州人,姓名、地址就不用問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特困生辦點實事。你幫 我落實,我會來電話連繫的。 (羊城晚報)

(153) 她的短短的一生是充滿著痛苦和不幸的。但是舊社會中黑暗的勢力並沒有摧毀她的精

神…… (巴金〈廖靜秋同志〉)

(154) 這裡提到的近代、現代、當代墓主都是英烈,這些違法亂紀、違情悖理的行為反差太大 了,但並不是說,如何對待普遍人中的生者和死者就不存在良心問題了-我想,這是不 待說明的。 (羊城晚報)

彭小川認為「並」的逆接表達了兩種類型的預設否定:一是事實,一是看法。關 語此點,我們認為其實就是顯性語用預設和隱性語用預設的分別,我們將於 4.4.3 對預設之顯與隱進行討論。此外,彭小川認為含「並」的句子,其語義域較窄,

請見例句(155)、(156)的比較。

(155) 我沒有告訴她。

(156) 我並沒有告訴她呀!

例句(156)「並」的出現預設了某個語境。王明華(2001)則認為「並」後接否定 是否定某種看法,並且以輕讀「並」顯得語氣舒緩,如例(157):

(157) 這樣做(並)沒有什麼問題。 (例(157)引自王明華,2001:20)

例(157)加上「並」之後,「這樣做並沒有什麼問題」的語氣就比「這樣做沒有什

74

麼問題」來得弱,此點牽涉到韵律上的因素,在此,我們暫不針對韵律進行討論。

王明華(2001)認為「並」是對某一預設或邏輯前提進行否定。此點與彭小川(1999)

觀點相同。但是和彭小川(1999)不同的是,王明華(2001)認為用於否定詞前 的「並」是以否定預設來表示轉折義,認為「並」的逆接是轉折,但是它的形式 和典型轉折句不同,如例(158)、(159):

(158) 他有些武藝,有許多的愛國心與傲氣,可是並沒有去打日本人

(159) 我並不是你需要的人。 (例(158)、(159)引自王明華,2001)

關於王明華(2001)認為「並」的逆接是轉折,我們已於 2.4.1.2 討論「並」有 弱式轉折義,另外王明華還認為「並」其實就是某一預設或邏輯前提。此外,他 還認為「並」不能保證語句內容真實性,也不能說明真實情況。如例(160)、(161):

(160) 太陽並不一定從東方升起。

(161) 俄羅斯並不是最大的國家。 (例句(160)、(161)引自王明華,2001:22)

例句(160)、(161)的命題真值為假,因此它們成立的原因不應從語義層面探究,

宜從語用層面探討。此外,句中詞語及命題本身的語義,也會造成「並」在上下 文中有不同解釋。類似的問題也在例句(158)見到,在「他有些武藝,有許多的愛 國心與傲氣,可是並沒有去打日本人」這一句中,王明華(2001)把轉折連詞「可 是」的功能歸給了「並」,此點我們並不認同。

對副詞「並」後接否定的看法,馬真(2001)、曹煒(2003)都認為「並」

後接否定是加強否定語氣,不同於彭小川的「加強對語境預設的否定」。馬真

(2001)、曹煒(2003)的例句如(162):

(162) 我以為他也去中國了,誰知他並沒有去。 (例句(162)引自馬真,2001)

馬真(2001)認為「並」加強否定語氣,強調說明事實不是對方所說、或一 般人所想的、或自己原先所認為的那樣。帶語氣副詞「並」的句子含有辯駁或說 明真實情況的意味。如例句(163)、(164):

(163) A:「小張昨天又去打麻將了?

75

B:「他昨天並沒有去打麻將,他一直跟我在一起。

(164) A:「他的態度是不是有一些變化?

B:「並沒有什麼變化,還是堅持原來的意見。

(例句(163)~(164)引自馬真,2001)

在例句(163)中,我們認為辯駁的意味來自於上文「又去打麻將」的預設以及下文

「他一直跟我在一貣」所表達的證據,而例句(164)的說明意味則來自於上文「是 不是有一些變化」以及下文「還是堅持原來的意見」。因此,本文認為對於「並」

表加強語氣之論點和說話者的主觀性有關,也就是當說話者情感投入,把視角放 在自己立場時,伴隨語調重音,才會呈現語用的加強語氣,否則就如同王明華

表加強語氣之論點和說話者的主觀性有關,也就是當說話者情感投入,把視角放 在自己立場時,伴隨語調重音,才會呈現語用的加強語氣,否則就如同王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