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創新擴散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第三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創新擴散

一、創新的定義

「創新」一詞定義多元,於不同面向有不同界定方式,包含公司導向、產品 導向、市場導向和消費者導向等。產品導向(product oriented)創新,強調其本身 所具有的特色,以及這些特色對消費者慣用模式的影響(Leon Schiffman and Leslie Kanuk, 2007)。

產品導向創新由 Robertson(1967)提出,根據「科技的改變程度(Technological Change)」及「使用行為的改變程度(Behavioral Change)」兩項因素,劃分出以下 三種創新種類:

(一) 連續型創新 (continuous innovation)

將舊有產品加以改良、修正、微調產出的新產品,對消費者現有行為模式影 響最小。

(二) 動態連續型創新 (dynamically continuous innovation)

技術變動程度較連續型創新高,但仍不足以改變消費者現有行為模式。動態 連續型創新的產品通常提供消費者更好的效率及效果。

(三) 不連續型創新 (discontinuous innovation)

科技改變程度最高,要求消費者採用新的行為模式。此時新科技帶來的重大 改變是顯而易見的,也可能造成整體產業的大變革。

根據以上定義,電動機車屬於不連續型創新,其採用電池作為主要動力來源,

科技改變程度高,且能源補充方式也與燃油機車加油方式大不相同,消費者需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5

用新的行為模式,去適應此產品創新。

二、創新接受率

接受率是指社會體系成員接受創新的相對速度,通常是以某段時間內,接受 創新的總人數來衡量,因此接受率算是創新接受曲線的一種數據指標(Rogers, 2003)。影響人們對創新接受率的五大變數包含:

(一) 創新的認知屬性:相對優勢、相容性、複雜性、可試驗性、可觀察性 (二) 創新決策類型:個人抉擇式、集體表決式、權威式

(三) 溝通管道的特性:大眾媒體、人際溝通等 (四) 社會體系的特性:傳統規範、人際互動程度等 (五) 推廣人員的努力程度

其中,創新的認知屬性最被擴散學者重視,因為造成創新接受率差異的五成 原因,均由認知屬性的五項因素決定。認知屬性的五項因素分別為:

(一) 相對優勢 (Relative advantage)

相對於被取代的現有觀念或技術,創新所具有的優勢程度。相對優勢通常是 以經濟利益、社會聲望、方便性、滿意度等方式衡量。其優勢並非客觀優勢,

而是接受者對於這項創新優勢的主觀認知。

(二) 相容性 (Compatibility)

創新被認為和目前的價值系統、過往經驗以及潛在接受者的需求吻合程度。

如果該項新事物和社會現行價值體系和規範不相容,則無法快速被社會大眾 接受。

(三) 複雜性 (Complexity)

理解和使用創新的難易程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6

(四) 可試驗性 (Trialability)

創新可以在有限資源基礎上被試驗的程度。

(五) 可觀察性 (Observability)

創新結果可被他人觀察的程度。

若被認定該創新具有較高的相對優勢、相容性、可試驗性、可觀察性和較低 複雜性,則會較其他創新更快被接受。過去報告顯示,相對優勢及相容性這兩項 認知屬性,對於解釋接受度高低時特別重要(Rogers, 2003)。

三、創新的採用

Rogers(1962)將個人從接觸創新產品的訊息,到最終評估是否採用的過程區 分為五個階段描述,將消費者創新採用的過程稱之為「採用過程模式(Adoption Process Model)」:

(一) 知曉 (Awareness)

消費者初次接觸到此創新產品,但缺乏相關資訊。消費者需有足夠的興趣,

才能促使其進一步蒐集相關產品資訊。

(二) 興趣 (Interest)

消費者對產品感到興趣,並開始蒐集相關資料。

(三) 評估 (Evaluation)

消費者判斷這項創新產品是否能滿足其需求,形同在心理層次上試用這項創 新產品。

(四) 試用 (Trial)

消費者在有限範圍內,嘗試使用此產品。

(五) 採用 (Adoption)

若試用結果滿意,則消費者決定正式採用此產品,若不滿意,則消費者將拒 絕這項產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此模式對低涉入產品(如:生活日用品)而言,其資料搜尋有限,決策速度短。

電動機車為高涉入程度產品,決策時間長,在決策的過程中,還會受到其他外部 因素(如:門市銷售人員)影響。此模式並未考量到消費者在每個階段中,都可能 會對產品進行評估,甚至拒絕該產品。此外,對於消費者是否因先有需求,才展 開創新採納決策過程,各學者尚無定論。

Leon Schiffman and Leslie Kanuk(2007)指出,採用歷程模式簡單明瞭,卻無 法完全反映消費者採用歷程全貌,在消費者知曉與選擇和解決各項方案前,應該 有需求確認階段,才引發後續歷程。Hassinger(1959)也主張,個人很少會注意到 創新資訊,除非他們開始感受到自己需要這個創新,否則即使接觸到創新資訊,

也是毫無意義。

Rogers(2003)則認為,認知的需求或問題,並不能完全解釋個人為什麼開始 有創新決策的過程,因為許多人都不會發現本身的問題。此外,個人認知的需求 和專家所認知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如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戴爾(Edgar Dale)所說:

『我們可能需要維他命與礦物質,但我們又不想吃這些東西』。因此,到底是先 有個人需求,然後才認知到創新,還是先對創新有所認知後,才產生對它的需求,

目前研究報告並沒有明確的答案。

Rogers(1983)將採用過程模式又更進一步修正為「創新決策過程 (Innovation Decision Process)」,新模式認為,創新決策過程是個人得知創新存在後、形成對 這項創新的看法、做出接受或拒絕的決定、並執行和使用創新的整個過程。這個 過程包含了在一段時間內,個人或體系評估新觀念和決定是否在現行的實務中使 用這項創新所做的一連串抉擇和行動。相較之前的模式,創新決策過程將原模式 中的採用階段再延伸至執行階段以及確認階段,在實際執行創新一段時間後,消 費者還會再確認是否真正採納此創新。

圖3-1-1 創新決策過程模型 (Innovation Decision Process) 資料來源:Diffusion of Innovation (Everett M. Rogers, 2003)

Engel, Kollat, and Blackwell(1995)也針對消費者決策行為模式,提出完整且 較具系統性的 EKB Model,其中包含消費者購買決策的五階段分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五) 購後評價

消費者使用後的感覺、喜愛與否,形成滿意與不滿意兩種結果,對下次購買 或他人造成影響。

EKB Model 與 Rogers 創新決策過程模型共同點在於消費者在採納過程中,

會經歷資訊蒐集、評估、購買與產生購後結果評估。然而 EKB Model 更強調產 品購買行為由需求做觸發,並於購後結果延伸分析使用後的滿意與不滿意,將對 下次採購及他人購買行為造成影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