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3 創業與創業精神

2.3.2 創業精神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創業與創業精神 2.3.1 創業

所謂創業指的就是「創造一個新事業」(劉常勇及謝如梅,2006;Low & MacMillan,1988)。早期首先對創業議題產生關注並進行探討的是經濟學家,

他們以經濟學的角度來詮釋創業之特性,像是Richard Contillon 提出創業風險 與不確定性的概念(劉常勇及謝如梅,2006)。創業概念提倡者 Schumpeter

(1934)更是提出「創新」之概念,認為創新是利用資源將各種生產要素重新 組合,並創造出新的生產函數來滿足市場需求,從而創造利潤驅動經濟成長。

其認為,創業家會利用新組合來打破原有經濟活動的思維及行為模式,以推進 經濟發展,並將此過程稱為「創造性破壞」,同時將創業定義為「新資源組合 的過程」。Timmons 於《創造新事業》(New Venture Creation)一書中,將創 業定義為:「創業是一種思考、推理結合運氣和行為方式,它為運氣所帶來的 機會所驅動,需全方向考量方法的運用並同時擁有和諧的領導能力。」而 Dollingers 則將創業定義為:「在風險與不確定環境下創造出的一個新經濟組 織」。

繼 Schumpeter(1934)之後,有關創業概念之研究可分為兩派,其一是著 重於研究與經濟發展相關,以及產品創新與商品化等企業議題之創業研究;另 一派則是著重於研究創業機會之議題,如:由Frederick van Hayek 所提倡之以 知識觀點來探討為何某些人可發現市場機會及由Ludwig Mises 所提倡之以研究 創業家如何在市場上發現機會(劉常勇及謝如梅,2006)。

創業研究發展至今,所涉及的層面不僅限於經濟學角度,還可以社會學、

心理學及人類學的角度來探討創業活動。像是心理學觀點,其著重於探討企業 家的人格特質與內心狀態,他們認為某些人格特質能造就創業行為,而後期的 研究更著重於以行為觀點或是以後天之心理因素(例如:認知)來探討創業

(Swedberg,2000)。

2.3.2 創業精神

「Entrepreneurship」這一詞常被翻譯為「企業家精神」、「創業家精神」或

「創業精神」等,現在普遍與「創業」、「創業過程」及「創新」劃上等號,

由於學者們均以不同的角度來定義及詮釋創業精神,至今為止,仍欠缺一個受 大家所統一認同之定義。因此,本研究勢必要先釐清何謂「創業精神」。

早期在談論創業精神的時候,主要可歸類成兩大學派,一是從個體為中心 切入(individual-centric approach);一則是以環境為中心(environment-centric approach)作探討(Shane,2003、Baron & Shane,20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個體中心面向(individual-centric approach)

該學派主要是以富有創業精神之個體為研究對象,並視創業精神為一種人 格特質,探討「怎樣的人會成為企業家?」之議題,像是承受風險與不確定性

(Knight,1921、Khilstrom & Laffont,1979、Schere,1982)、追求成就感 (McClelland,1961)及冒險精神(Mill,1948)等之人格特質,換言之,該學派 理論之探討重點著重在「企業家」本身之個體。

企業家(entrepreneur)源自於法文「entreprendre」,指的是去做一些事

(to do something),強調個人積極主動完成某件事情(劉常勇及謝如梅,

2006)。現今許多對於企業家的具體定義,是以個人的特質與行為層面為主,

像是Brockhaus(1980)、Yee(1991)認為「企業家是一位有願景、會利用機 會、有強烈企圖心的人,愿意擔負起一項事業,予以組織,籌措所需的資金,

並承受全部或大部分風險的人。」(古鋒源,2004)Bygrave & Hofer(1991)

認為「企業家是能夠認知機會且創造新事業組織的人」,而古鋒源(2004)則 將企業家定義為「確認機會,建立公司(組織資源、執行策略),提供市場創 新價值的個人或團隊」,並認為「企業家」是在執行「創業精神」實質層面2的 意涵。

有關企業家的研究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強調心理路徑(Psychology

approach),二則是強調社會路徑(Sociological approach),前者是以心理學觀 點,探討企業家之先天條件像是人格特質與心理狀態等,試圖找尋「哪一類人 會成為企業家?」的答案,但這一類的研究結果,往往缺乏一致性,因而也無 法準確的區分出何者能成為企業家或何者無法成為企業家。另一派學者則是將 研究重點放在企業家的經歷,以社會學或人類學為觀點的社會路徑,試圖瞭解 企業家的經歷,如:個人經驗與教育程度等以及他們的行為決策過程,分析該 經歷如何影響創業。

對於「強調心理路徑」,學者們始終無法證實何種特質是對創業具有顯著 影響的,因此該學派多被證實是失敗的(劉常勇及謝如梅,2006;Baron,1998、

Mitchell、Busenitz、Lant、McDougall、Morese & Smith,2002)。為解決此一 問題,後期的學者提出將企業家的行為與能力納入探討中,如:Pitt &

Kanncmcyer 於 2000 年指出,除了人格特質外,還應探討其行為與影響,並提 出三個構面來詮釋創業精神,分別為對不確定性的容忍度、內外控制因素及承 擔風險的傾向;另,Covin & Slevin(1989)將創業精神分成三個構面:創新性

(Innovativeness)、承擔風險(Risk-taking)及預警性(Proactiveness);而 Erikson(2001)也提出了三個構面來探討創業精神:協調能力、將風險轉換成                                                                                                                

2  古峰源將創業精神分為精神層面和實質層面,「精神層面是指一種作事的方式、思考模式,

而實質層面則是指確認機會,並建立新公司,以組織事業之資源,進而提供社會新的價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收穫的能力及辨識機會的能力。簡言之,在探討個人特質的「心理路徑」研究 脈絡中,也延伸出探討個人行為與能力影響因素的議題。

2. 環境中心面向(environment-centric approach)

該學派主張以環境為中心(environment-centric approach),以企業家所處 之環境來解釋創業精神,主要探討「何種環境因素會促成創業活動?」之議題,

像是「破壞性能力的技術改變(competence-destroy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Tushman & Anderson,1986)、產業動態(Hunnan & Freeman,1987)及市 場結構(Acs & Audretsch,1990)」(陳姿香,2008)。換言之,此學派著重 的是探討環境面向所帶來的「機會」,卻忽略了一些人為因素,因此未能完整 的解釋創業精神。在環境面向研究的發展之下,「創業機會」深獲重視而被大 量探討,創業精神逐漸被視為是在環境中搜索創業機會並創造價值的過程。

機會指的是「從一個環境不斷變化(知識、科技、經濟、政治、社會與人 口等環境因素)的複雜模式中,創造新事物(新產品或服務、新市場、新生產 過程、新原料、新科技運用等)的潛力。」(Ardichvilli et.al.,2003、Baron &

Shane,2008);創業機會則是「指一個人能發掘具有獲利潛力之新事業概念

(business idea)的情形」(Baron & Shane,2008),換句話說,創業機會亦 可以是「開創新事業的可能性」,意指經由重新組合資源來創造一個具有獲利 性的新方法-目的(means-ends)架構,該新方法可以是創造新產品或服務、

開闊新市場、發展新組織方法、運用新原料或介紹新生產過程(Shane,2003;

Baron & Shane,2008),換言之,人們可透過重新組合現有資源來發掘或創造 新事物,而該新事物即是機會之所在。

綜合以上數位學者對於創業機會的詮釋,值得關注的是,所謂「創造新事 物(新產品或服務、新市場、新生產過程、新原料、新科技運用等)」及「重 新組合資源」都是Schumpeter(1934)所提出的「創新」概念,因此,由上述 創業機會之定義可知,所謂創業機會跟「創新」及「利潤」是緊密關聯的,換 句話說,「創新」及「利潤」可說是構成創業機會的關鍵構面,而亦有學者3將 行動面列入考量,並認為是透過「行動」才能獲得「利潤」。

創業機會可以是由環境改變所產生、可以是存在於既有的環境之中,還可 以是被創造而出,為此,創業機會主要來源可分為二:一是來自創業者個人因 素;一是來自環境因素,其中包括:科技改變、社會與人口之變化以及政治與 法規之改變(陳姿香,2008、Baron & Shane,2008)。以創業者的個人因素來 說,機會之出現需要經過人們去辨識、發掘甚至是創造,就有學者以供需關係 作為分析構面,提出機會辨識(recognition)、機會發掘(discovery)及機會創                                                                                                                

3學者劉常勇、謝如梅將創業機會定義為:「創造新的資源組合,以不同以往的方式來達到創新 的目的,並且透過行動來獲取利潤」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造(creation)等三種類型之機會(Sarasvathy et al.,2003)。該研究指出,機 會辨識是在市場供需十分明顯時,企業家依循供應連結所辨識出;而機會發掘 與機會創造則是發生在供需狀況不明確時,機會發掘是企業家在供應未知的那 一方發掘機會,創造機會則是在供應兩方都未知的狀態下所創造出的機會(劉 常勇及謝如梅,2006)。

創業精神發展至今,許多學者將這些發掘與創造機會之過程視為創業過程,

並以此觀點來探討創業精神,還強調必須兼顧個體面向與環境面向之議題。如 Kirzner(1973)主張創業精神是「人們察覺能滿足需求的機會並聚集及利用資 源來滿足需求的過程」;Stevenson & Gumpert(1985)認為「創業精神是整合 獨特的資源,尋求機會以創造價值的過程」;管理大師Drucker(1985)則說

「創業精神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新產品或新服務的機會在過程中被確認、創造,

最後被開發為創造新財富的能力」;伍忠賢(1997)將「創業精神」的意義闡 述為「創造新的滿足或新的需求」。

另一方面,近期內廣為學者們所接受的定義,則是由Shane &

Venkataraman 於 2000 年所提出,「創業精神是指特定個體尋求瞭解如何辨識或 創造機會以產生新事物(新的產品、市場、生產過程或原料、整合現有科技的 方式等),並運用各種方法來利用或發展它們,從而產生廣泛的影響。」該定 義中所強調之創業精神關鍵活動是指辨識出可以被實務利用及獲利的機會,還 有實際的去利用及發展機會。他們認為創業精神之研究重點在於:如何

(how)、誰(who)以及甚麼(what)因素會影響機會發掘、評估及利用,並 以「機會來源」、「發現、評估及利用機會的過程」及「發現、評估及利用機 會的個人」作為主要研究構面。Sarasvathy(2004)對於創業精神之研究提出了 不同的觀點,其指出我們不應該專注在誰(who)、為甚麼(why)及如何

(how)、誰(who)以及甚麼(what)因素會影響機會發掘、評估及利用,並 以「機會來源」、「發現、評估及利用機會的過程」及「發現、評估及利用機 會的個人」作為主要研究構面。Sarasvathy(2004)對於創業精神之研究提出了 不同的觀點,其指出我們不應該專注在誰(who)、為甚麼(why)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