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非家的矛盾

第四節 「去社交」的飲食過程

古諺:「民以食為天」,中國素有飯桌社交之文化,飯桌就是社會的縮影。

張帆(2006)認為吃飯所表現出的儀式感,暗示了一種相互靠攏的親密訴求,美 味佳餚能喚起人們心底最柔軟的部份,迅速拉近同桌共食者的關係。同桌共食,

是團聚的象徵,也是富含階級意涵的社交場合。因此吃飯的過程,在哪吃、吃什 麼、如何吃、和誰同吃、為何吃,都有著高度的文化意義。

瑞典知名跨國家具公司 IKEA 曾做過普查,發現只有 20%的中國家庭會在廚 房裡用餐,美國則有半數以上的家庭會在廚房裡吃飯,加拿大的比例更高達 64%。

此報導將開放式廚房在中國不流行的原因,歸因於住宅空間狹小,以及中式料理 油煙較大(The Economist,2007)。翁註重與許聖倫(2009)研究台灣傳統民居 的廚房位置,多半位於側間,以通道和其他居家空間相連(頁 5)。文化上,主子 用餐於正廳或偏廳之內,下人才會在廚房裡吃飯(于逸堯,2012)。戰後台灣社 會隨著都市化發展,公寓式住宅普遍,其格局多將餐廚分開,以隔開烹飪油煙,

90

且觀念上還是將廚房視為家庭空間之「私領域」(吳鄭重,2010),飯桌上的吃 食與互動,雖為日常生活重要環節,但家庭裡的廚事勞動過程仍難登大雅之堂。

4F 雖有客廳大桌的交誼空間讓學員在初來乍到時停留,主要用餐地點卻位於 廚事空間內。這個廚事空間寬敞明亮,一半以上的面積都是單純的社交聚會區塊,

本就異於一般人的家庭廚房經驗。所吃的西式家常菜,也是台灣飲食文化裡相對 新鮮、陌生的類型。傳統中菜的進食方式採共食,一整桌菜大家一起吃,菜是公 共的,要吃時就夾;西式餐點則是分食制,將菜先分到各自的碗盤之後,只吃自 己餐盤裡的東西。4F 採取的是後者:老師烹煮完畢一道料理後,助理就將其一一 分到餐盤,像餐廳服務生一樣端到每個人的面前,學員可以一邊品嘗,一邊看老 師煮下一道菜。最後一道菜煮完、學員品嘗完之後,整個活動就結束了,工作人 員會開始清場收拾,學員提包走人,非常節省時間。

4F 的用餐過程裡,過程中眾人雖同案共食,注意力卻在老師的身上,緊盯著 老師怎麼做下一道菜。在家中團聚吃飯時,通常必須把大部分的菜做完之後,成 員才上桌共同享用,但往往也因為菜色豐富、料理時間長,某些菜稍微涼掉。上 餐廳吃飯則不會有這個缺點,菜來了立刻吃,每一道都熱騰騰,既可以當下享受 菜的滋味,又可專心於社交,不必煩惱爐上的火還沒關、最後的湯品還要燉多久 或是待會要洗多少碗等細碎問題。「一起吃飯」在台灣的文化脈絡中,社交意義 更勝食物滋味,同桌共食表示人際間的友誼與接納,食物本身並非主角,重要的 是席間的社會互動。但 4F 的過程,大家雖同桌卻各吃各的,進食的同時注意力全 被導引至料理操作,反而抹除了彼此互動的機會。「食物」的地位超越飯桌上的 人我關係,食物本身的感官體驗,包括觀看、聽音、聞香氣、品嘗,以及動手照 相、做筆記,佔據了整個過程,甚至搭配餐具、音樂、飲品,像泰國菜課程配泰 式奶茶和泰國流行歌曲、墨西哥菜就邊播充滿熱情敲擊節奏的拉丁音樂、用潔白 的餐盤襯托有著紅色辣椒和綠色蔬菜的菜餚、每個人獲得不同顏色的湯碗…。所

91

有的體驗都是為了讓學員把焦點集中在食物,不須應付社交,不必在場域裡建立 關係,扭轉了飯桌社交文化當中酒菜的重要性。觥籌交錯間的人我交流沒了,被 圍繞著食物的感官體驗取代。

圖表 13 每個人的湯碗顏色都不同(自攝)

4F 的課程安排在上午 10:30 和下午 3:00,長度約莫 2.5 小時,正好接上中餐或 晚餐時間,課程內容也是份完整的餐點,上完課剛好飽餐一頓,可以直接進行其 他行程。這樣的安排,「貼心地」將這個體驗鑲嵌進生活脈絡中,以課程學習為 名,順帶讓人完成了每天必須應對的吃喝行為,觀感上十分精省時間精力,因此 特別吸引生活緊湊的都市族群。然而,即便接軌日常飲食的時間,異國餐點卻非 大多數台灣人所習慣的家常菜,再加上整體的氣氛營造,4F 的體驗其實並不如它 表面上營造的如此「家常」,而是一個特殊的、有別於平庸日常生活的場域經驗。

「講到跟生活結合,4F 要創造的就是一個 treat,就像有人會翹班去下午茶,那 其實就是一個 treat…它的確要的就是一種一次性的互動。」(Pipi)它的珍稀感,

除了來自不菲的價格,還有參與者得以在整個過程裡,全然專注於食物的體驗,

毋需為廚事勞動或社交分心,而這正是日常飲食裡所無可避免的,無論在家或在 外用餐皆然。

92

4F 的上課經驗,對我的受訪者們來說,幾乎都是一次性的特殊體驗,唯有甜 甜圈小姐因興趣之故,將其當作長期的消遣。至於這些經驗如何連結到他們的真 實生活,4F 的料理比較像是宴客菜,可做多道、多人共享,比起一般平日的飲食 複雜費工,做給自己吃的話就圖方便,一次做大量分著吃,或者只做容易做的菜。

我還是會自己做菜,雖然一個人煮不方便,可能我煮一道就要吃比 較多天。因為我煮東西不會一次煮少少的,寧願一次煮一定的分量,

這樣不用花那麼多工,有些比較費工的菜就一次煮多一點,可以分 好幾天吃。(甜甜圈小姐)

現在好像煮東西,我自己都一個人,煮的東西都湯湯水水的,或是 炒個什麼青菜或涼拌什麼之類的,或是煮一鍋湯,比較不會去做工 序太繁瑣的菜,除非是有聚餐或甚麼。(辣媽)

要將 4F 課堂上所學轉譯回日常的語境,還是要看哪些食材容易取得、工具現成有,

或者要配合家裡的飲食習慣。像茉莉在 4F 學了烤鮭魚,家裡卻習慣吃煎的,回家 做給家人吃,家人都覺得多此一舉。現在因為都會家庭結構變遷,已經不像傳統 會煮上好幾道菜配飯吃,而是選擇料理手法簡單的一兩項簡易家常菜,但異國的 料理觀念、手法,畢竟仍與一般人習慣的中菜傳承有所出入。珍娜從小看媽媽煮 菜、偶爾幫忙,耳濡目染之下,最熟悉的還是中菜的煎炒做法。雖然喜歡西式料 理也買了不少食譜,但工具和食材得特地準備,顯得不切實際。

我發現我買的那些漂亮食譜,大部分都是西式的,西式料理可能就 是要有很多器材,食材又很多要進口的…我覺得還是先把台菜學好,

以後有閒情逸致再來學西式的。…當我煮飯沒有 idea 的時候,我還 是習慣去 google,看我有什麼食材,比如說現在有一份杏鮑菇,我 就打『杏鮑菇』、『食譜』這樣,就有很多食譜跑出來。我發現這對 我是比較即時有效的,看今天剛好有什麼食材,而不是特地去買的,

比較貼近我實際生活。所以我後來那些食譜都沒有看。(珍娜)

93

烹飪班的課堂經驗,倘若與個人本身的文化、物質脈絡有差距,勢必得經過一番 協商,才能將課堂經驗與日常生活連結起來。否則就只是一個娛樂經驗而已。但 也正因為這個經驗跟日常生活是有距離的,人們才願意花錢去體驗。「所以到底 是四樓創造出一個,『哇原來料理也可以是這樣』的想像,還是它做了一個料理 的城堡,讓你在裡面,與真實世界脫節…也許對某些人來講是可以結合的,可是 對很多人來說是不行。」(阿凡達)

4F 的目標族群是三十歲上下、未滿四十歲的年輕上班族,希望創造在家做菜 的樂趣(溫為翔,2012)。這個族群正是受都市忙碌工作步調影響,最仰賴外食的 一群,上又有父母(多半是母親)張羅居家飲食,需要動手做飯的機會不多。4F 這樣的烹飪班正是在這樣的脈絡下而生,並非以「應付日常需要」的角度來迎合 這些都市族群的需求,而是將烹飪塑造成有質感、有樂趣的勞動過程。對這些人 而言,親自動手生產食物也是難得的經驗,因此願意花錢購買一個料理體驗,並 延伸這般料理的想像至真實生活裡。不過,這個體驗雖名為烹飪學習,其過程安 排,如欠缺實作、邊吃邊看、服務周到,又將必要社交減到最少,卻令參與者更 加專注在吃喝享受,而非食物生產的勞動過程。

隨著家庭結構簡化、外食便利,烹飪能力作為一種家務勞動技能的必要性,

雖逐漸淡化,但其之於家庭的關係,並無因此鬆脫。尤其是進入婚姻的女性,還 是不得不在社會壓力下,或多或少學一點。

做菜不是我的興趣,是我這種年紀必須要做的事情。我這個年紀,

以前還可以說我不要學做菜,可是後來發現老公對你越來越多怨言,

他會說你要顧健康就要自己煮,我婆婆也會說你不常做家事又不常 做菜,結了婚還是這樣的生活,別人看到你只會彈鋼琴、拉小提琴、

學音樂、學英文,在家做 SOHO 時間很多,可是也不會打理家庭、做 菜煮飯,你會什麼?(Sunny)

94

比起來,學樂器、語言,被視為增添生活情趣的「才藝」,可有可無,並不要緊;

烹飪則被視為該被準備起來的「技能」,就算平常不常用,但臨時要用上,也不 能漏氣。Sunny 的婆婆時常抱怨媳婦不會做菜,也不認同 Sunny 到外面上課學烹飪,

覺得這種事自己看食譜摸索就好了,但 Sunny 上過課回家試做在 4F 學到的泰國菜,

婆婆覺得這些菜請客很體面,也就不反對了。這也是 Sunny 抵抗家務責任的策略:

欠缺烹飪經驗的她只會做、只願意做課堂上學來的這幾道,因為這幾道菜應付家

欠缺烹飪經驗的她只會做、只願意做課堂上學來的這幾道,因為這幾道菜應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