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場域裡的社會關係

第一節 參與者類型

根據 4F Cooking Home 的在社群網站 Facebook 的粉絲頁統計54,主要的瀏覽 群體年齡層以 25 至 34 歲、居住於台北的人居多。根據波仕特線上市調網 2011 年 的,19 至 39 歲的青壯年族群為 Facebook 使用者最大宗55,此年齡層也是對資訊流 通最敏感、網路使用能力最強的一群,4F 粉絲頁的主要關注者為這一族群並不意 外。而且 4F 的課程訊息主要透過網路宣傳,參與者必定也得相當熟練網路或電子 郵件的使用。

根據我兩次田野的經驗,目測其他參與者的年齡,大約也介於三十至四十之 間居多,受訪者課堂遇到的同學,也有看上去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但還是以視覺 年齡接近 40、媽媽型的女性為多。我的受訪者們也都介於這個年齡層之間,屬於 社會的中堅分子。在上 4F 課程之前,除了妻夫木聰當時還是學生之外,都是已經 工作一段時間、有點財力基礎的。受訪者中,阿凡達、Kay 是公司補助進修;妻夫 木聰、茉莉是上免費的推廣課,其餘受訪者皆是自費參加,她們也更加符合前述 所描述的參與者基本類型:青壯年中產階級、具備一定的財力和網路使用能力,

而且很多都還是單身或者沒有小孩,還不需要承擔家庭責任。受訪者中只有珍娜 和 Sunny 已婚,但是都還沒有小孩,她們特別感受到學烹飪對婚姻生活有益。辣 媽與 Sofia 則是離婚,辣媽的小孩已經大了不需要特別照顧,Sofia 則因工作,孩 子交託娘家照顧。其他受訪者大部分都單身、獨居,或者至少沒跟家人住在一起。

54 4F 臉書粉絲頁面統計 http://www.facebook.com/4FCookingHome/likes

55 波仕特線上市調針對社群網站 Facebook 的使用者調查

http://www.pollster.com.tw/Aboutlook/lookview_item.aspx?ms_sn=1460

96

至於為什麼非單身、與家人同住的這類人,似乎不是 4F 的學員主流,曾離婚、現 在又因工作獨居在台北的 Sofia 將之歸於時間壓力:

因為沒有時間。以前我跟我家人住,家裡我媽就煮好,從來都不會 想要去煮,結婚之後我婆婆煮,就會降低你學的動力,就不會想來。

通常在家裡,放假也不會想出去學什麼,累都累死了。另外兩個型 態是有小孩跟沒小孩的小家庭,有小孩的根本就沒有空,因為小孩 在吵,平常上班哄完他們洗完澡就九點了,根本沒有時間,假日還 要帶他出去玩。上這個課以前對我來講是奢求,家人會說你怎麼把 小孩丟給我們就自己出去玩?你也不能放假就把小孩丟給別人。像 我姐沒有生小孩,就夫妻兩個人,她回家也都七點了,煮個飯也很 累,六日就想出去透透氣。因為她一次煮也是一堆,老公每天都吃 差不多的,後來就懶得煮,出去吃比較快。…單身比較有空,我就 排滿自己想要學的,才有辦法出來。(Sofia)

有趣的是,已婚、需要照料家人的女性,過去都是烹飪課程的主顧客。而今似乎 有種新的烹飪典範正在浮現,烹飪之於家庭生活的意義亦在轉變,所吸引的族群 也越益多元。

根據田野觀察和受訪者的描述,大部分的 4F 課程參與者都是女性—這在烹飪 課裡司空見慣,不意外。參加付費課程的受訪者裡,只有我和珍娜曾在課堂上遇 到男性參與者,年紀偏輕,約莫 30 歲上下,而且是和女友或太太一起來參加。珍 娜的課堂同學另有一位單獨來參加的中年男子,是本研究裡探問到唯一獨自自費 來上課的男性。珍娜從他與老師和工作人員的應對,觀察到他應該對烹飪相當嫻 熟,很清楚某些進口食材可以在哪裡買到,對料理流程也不陌生。而妻夫木聰、

茉莉參加的免費推廣課,課上都有兩三位男生。妻夫木聰所參與的推廣課程,其 條件是參加者必須是部落客,願意在課後寫篇上課經驗談;茉莉則是因為朋友抽 中出版社和 4F 合辦的體驗活動。因為沒有學費門檻的問題,參加的男生也比較多。

這也帶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男性願意付費學習烹飪的比例,一般顯著地比 女性來得要低,但是烹飪節目上示範的專業廚師,卻幾乎都是男性。我在 2009 年

97

參加過社區大學辦的中餐丙級證照班,班上女性人數雖相對較多,卻也有好幾個 青壯男士表明是希望學習廚藝,以增加就職優勢。食品品項也有影響:妻夫木聰 就指出穀研所的麵包課,男性學員多於女性,而蛋糕課則是女性多於男性,「通 常麵包要做的量比較大,比如說一缸麵糰可能就兩公斤,就會覺得比較辛苦,而 且一般女生也比較不會想去麵包店工作,因為麵包店通常要扛麵粉袋什麼,比較 苦力。」(妻夫木聰)男性願意付費學習烹飪,多半帶著職業訓練的動機,但像 4F 這類烹飪教室不以技職輔導為目的,比較偏重休閒的烹調經驗,又加上學費的 篩選,純粹因為興趣來上課的男性就更少了。

反觀烹飪之於女性,在現代可以是休閒娛樂,即便平時不需要動手做,也不 會排斥這個體驗。甚至,如同珍娜與 Sunny 的經驗,即便她們平常幾乎不需要下 廚,也還是會因為已婚的身分,覺得「應該」要習得一點烹飪技術,以在家庭聚 會或者需要「健康飲食」的時候,派上用場。烹飪技能的性別意涵,之於男性常 常是換取金錢資本的生產工具,之於女性則是或多或少必須學習的家庭技能。近 年烹飪休閒化、娛樂化,烹飪技能的發揮場域和性別之間的關係是否鬆綁,還有 待觀察。這類注重氣氛、風格的烹飪教室,吸引到的年齡層更廣,但還是女性消 費者為多,將烹飪當成一種趣味的才藝,甚至更合理化女性學習烹飪的理由。連 沒有要肩負烹飪勞動責任(無論是家庭裡或家庭外的)的人,只要想要養生,或 是創造快樂的吃飯體驗,都可以來學。烹飪作為休閒娛樂還是一個很「性別」的 現象,它成為更多女性生活裡願意安排的活動選項,或許也吸引了一些對烹飪有 興趣的男性,使其更願意踏足烹飪學習的場域,但是男性整體並沒有因此而受到 更多「必須要掌握烹飪能力」的壓力。

4F 因為其收費和課程進行方式被視為「貴婦烹飪班」,原本我以為會在田野 或訪談遇見一些「貴婦」,或是聽到受訪者談到貴婦同學的事蹟,不過出乎意外,

參與課程的主流似乎也並非雍容華貴的婦女,倒是年輕的上班族不少。是否為貴

98

婦雖然無法用肉眼準確辨識,但阿凡達、Sunny、珍娜都提到有的女性同學氣質良 好,談吐之間也得知其消費能力不錯,或至少具有一定的文化資本。像 Sunny 和朋 友一起去,她自稱和朋友都不是貴婦,自己平日都有工作,但先生算有錢,平常 的消遣就是看藝文表演、喝下午茶、看電影等。以上的自我描述的確很符合一般 人對貴婦的想像,但是 Sunny 把自己定位為上班族,來 4F 不是為了消遣打發時間,

而是想要在舒適的環境開始學做菜。坊間其他號稱頂級的烹飪班,如位於天母的 廚藝雅集就是貴婦烹飪班的代表,用的廚具更頂級、食材高檔,師資又是跨國的 星級飯店主廚,價位比 4F 更高一些,其料理課至少兩千元起跳,有的課可以動手 做,但品項比 4F 少,不像 4F 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套餐。在這裡上課的人多半是 貴婦名媛、企業老闆、公司經理等56。相較之下,4F 的食材、服務和空間,並沒有 那麼「貴婦」,頂多是讓有點閒錢的小資階級做做料理夢,顛覆傳統的廚事想像 罷了。來的人目的也很多元:不乏初學者,有些人是想來追星近距離接觸廚師、

有的是來獲取一個寫作或攝影素材的部落客、有的人則是來觀摩菜色(像從事餐 飲工作的 Sofia)…不只是純粹的想學習料理而已。4F 所吸引、服務的對象,勢必 得有些經濟基礎、資訊能力以及文化資本,但整個流程裡,也並沒有鼓勵這些人 彼此深度互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