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國小學生情緒管理的相關研究

國內外有關國小學生情緒管理的相關實徵研究頗多,為了顯示研究方向,此 段分別從性別、出生序、家長最高學歷、父母婚姻狀況,以及家庭結構等五個變 項來看有關成果。

一、就性別而言

情緒管理與性別的關係,多為歷來研究者所重視,然在一些實證研究中,結 果並不完全的一致,茲分為兩部分敍述如下:

(一)情緒管理與性別沒有顯著相關存在

Carroll 與 Steward(1984)對兒童進行五種情感的測驗,其中對「多重情緒」

的理解,在性別上並無顯著差異。

Donaldson 與 Westerman(1986)利用故事情境,測試兒童對故事主角所感受 到的情緒為何,兒童對於同時存在之對立情緒的理解能力,在性別上無顯著差異。

柯華葳與李昭玲(民 77)研究兒童情緒智力,發現情緒智力在性別上並無顯 著差異。

周金春(民 80)探討兒童理解多重情緒能力的發展情況,發現男女兒童在理 解多重情緒能力上並無不同。

鍾永吉(民 86)研究單親兒童的情緒經驗,發現其情緒經驗並不因性別而有 所差異。

(二)情緒管理與性別有顯著相關存在

蘇建文(民 70)對我國兒童與青少年的基本情緒做縱貫研究,發現基本情緒 之情境因素,會因性別而有所差異。

王春展(民 87a)在兒童情緒智力發展的研究中,發現女童的情緒智力顯著 高於男童。

胡慧宜(民 88)進行國小兒童情緒適應行為與情緒感受經驗之相關研究,在 情緒感受經驗方面,男生之「罪惡感」顯著高於女生;在情緒適應行為方面,女 生之「認知他人情緒」、「人際關係管理」、「自我激勵」與「自我情緒管理」,顯 著高於男生。

劉清芬(民 89)進行國小兒童情緒智力研究,發現女生顯著高於男生。

陳騏龍(民 90)在了解目前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的現況時發現,女生的情緒智 力顯著高於男生。

林淑華(民 91)在探討國小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關係時發現,女生情 緒管理能力優於男生。

林慧蘭(民 91)探討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的內外控信念與情緒智力的差 異中發現,除了能推理、能調解自己的情緒在性別方面的主要效果未達顯著外,

其餘均是女童顯著高於男童。

賴怡君(民 91)在探討國小兒童情緒智力之內涵中發現,女童在認識、表達 自己的情緒上,認識、回應他人的情緒,以及人際關係處理的能力上較男童佳;

在管理自己的情緒與自我激勵的能力上則無性別差異。

吳堃豪(民 92)研究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情緒適應行為發現,不同性別的國小 高年級學童,在情緒適應行為上平均得分不同。

黃悅菁(民 92)探討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學校生活適應之關係,發現女學童 之情緒智力優於男學童。

林志成(民 93)以五、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發現不同性別的國小學童,

其情緒智力有顯著差異。

胡秋萍(民 93)探討國小資優學生的情緒智力,發現在「認識自身的情緒」、

「妥善管理情緒」和「人際關係的管理」上,女生優於男生。

戴美雲(民 93)探討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發現在性別上有顯著差異。

綜上所述,情緒管理與性別的關係,可能由於研究對象和研究工具之不同,

造成研究結果的不一致,其中少部分沒有顯著相關,大部分則是達到顯著相關。

由以上可知,情緒管理能力大多與性別有相關存在,而且是女生的情緒管理能力 顯著優於男生。

二、就出生序而言

Hurlock(1978)認為,父母對老大的期望較高,要求也較多,因此,老大承 受較大的壓力,較易產生焦慮。

Jiao 與 Jing(1986)進行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間的比較研究,發現獨生子 女在行為的持續及控制上,均較非獨生子女差。

黃資惠(民 91)研究國小兒童幸福感時發現,家中排行老大的兒童其幸福感 普遍偏低,居中間者的兒童其幸福感則較高。

蔡政玲(民 91)研究國小高年級學生的害羞情形,發現不同出生序的學生,

在害羞的認知層面、生理層面、情緒層面皆達顯著差異。

許嘉尹(民 92)探討兒童焦慮的相關因素發現,出生序不同的兒童,焦慮程 度沒有顯著差異。

綜上所述,大部分的研究均顯示出生序會影響學生的情緒知覺或情緒管理,

只有少數的研究未達顯著相關,可見學生的出生序與其情緒管理有著相當程度的 交互作用。

三、就家長最高學歷、父母婚姻狀況和家庭結構而言

首先,在家長最高學歷方面,羅芝芸(民 88)探討兒童認知風格、情緒智力 與問題解決能力之關係時發現,兒童情緒智力與其家庭因素有顯著相關存在。

接著,在父母婚姻狀況方面,鍾永吉(民 86)發現,國小兒童的情緒經驗會 因父母婚姻狀況有明顯差異,尤其是在單親時間三年以上、父母分居或離婚者,

其情緒經驗皆較一般兒童更傾向負面的想法與感受。

許嘉尹(民 92)探討兒童焦慮的相關因素發現,離婚家庭與雙親家庭的兒童,

在焦慮程度上沒有顯著差異;但是父母婚姻衝突越高,兒童的焦慮程度也越高。

最後,在家庭結構方面,張高賓(民 87)研究國小高年級學生發現,學生主 要的依親對象,與其情緒穩定與否有關係存在。

吳堃豪(民 92)研究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情緒適應行為發現,不同家庭結構的 國小高年級學童,在情緒適應行為上平均得分不同。

綜上所述,相關的實徵研究還略嫌不足,尤其是父母最高學歷方面,但確定 的是兒童之情緒智力與家庭因素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父母的婚姻狀況,也會反應 兒童情緒經驗的正負向;而家庭結構的不同,也可能間接影響學生情緒的管理。

從以上五個變項所顯示的研究成果可知,在性別上,女生情緒管理能力優於 男生;在出生序上,家中的排行不同會形成不同的情緒管理能力;在家長最高學 歷上,學生的情緒智力與其家庭因素有相關存在;在父母婚姻狀況上,父母婚姻 狀況較良好者,學生情緒管理能比父母婚姻狀況較差者為正向;在家庭結構上,

學生主要的依親對象不同,對其情緒管理有不同的影響。因此,情緒管理能力的 優劣,除了先天的性別和出生序以外,後天的家長最高學歷、父母婚姻狀況和家 庭結構,也間接的影響學生的情緒自我掌控能力,這也正是本研究何以選擇此五 個變項的原因。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理論與研究

「我跟他的關係不錯」、「那對母女的關係已宣告破裂」、「他們的關係已經改 變了很多」,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常聽到的話語,表示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

中國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倫,更是道 盡古代生活中的各種人際關係。人際關係的好壞是影響我們社會適應的重要關鍵

之一,專業知識不必然是成功的唯一法門,許多事情還是需要人際之間的協調和 溝通,因此,對於人際關係不可不知。本節茲從人際關係的本質內涵著手,看學 者對人際關係的解釋,再從不同的人際關係理論,深入人際關係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