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辛亥革命前夕之中俄關係

第五節 四國銀行團借款問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7

第五節 四國銀行團借款問題

1911 年的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在武昌順利引發,並迅速燎原,史家多認為 與當年為將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所引發的保路運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保 路運動在四川、湖南、湖北、廣東引發之騷亂造成湖北新軍的調動和不穩,為雙 十起義創造了條件。因為湖北的一部新軍在九月被調往四川鎮壓,使武昌防務空 虛,有利於武裝起義的成功。

而保路運動的起因,主因除了不滿政府強將原已允諾官督民辦的兩鐵路,收 歸國有,與民爭利外。另外還因為收歸國有之款,實為向英、法、美、德,四國 銀行團所貸,四千八百萬兩的《湖廣鐵路借款合同》。而合同內容則將鐵路作為 還款抵押,並同意銀行團等有對鐵路監管、控制之權,引發「出賣國權」的指控。

而此借款合同,隨即因中國動亂而停止撥款,政府未得借款週轉之利,先受借款 污名之害。與此同時,中國與四國銀行團另外簽訂之《幣制改革與滿州興業借款》, 則為俄國外交部於 1911 年之重要關切事項。

美國在推動東北鐵路中立化與錦璦鐵路借款等案受阻之後,仍不放棄進入滿 洲市場。1910 年八月六日,駐美公使張蔭棠電報外務部,轉述美國政界對第二 次日俄協約之意見:

「…美政界意見咸謂,東三省從此不得視為中國疆土,各國均霑利益及保全 中國主權之說竟成具文。美欲助中國力爭無從下手,必須中國自有主見乃能協助 實行。現英法與俄日同意美宜與德協商以拒俄日,又美報謂俄允日俄協約在去年 中日定約之際。我美提議鐵路中立之意,實欲發現日俄政策。今據協約明文,必 另附密議,大礙我美遠東利權。我美苦無協助中國振興,唯有改變方針,早為自 謀云…」76

語中以美國之立場勸告中國需注意日俄協約,有礙美國之利益之外,也暗示 若中國主動提議,美國可能願意提供抵制日俄在東三省之影響力之資源。

76 王威彥 主編,《清季外交史料(自宣統元年正月~三年十二月)》,(台北市:文海出版社,1964),

清季宣統朝外交史料卷十六之二,頁 388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8

八月十六日,東三省總督錫良上奏東省大局益危密陳管見摺,提議商借外債 銀二千萬兩,以一千萬兩設立東三省實業銀行,以五百萬兩為移民興墾之需,以 五百萬兩為開鑛築路之用77。九月五日,度支部外務部上奏,同意錫良之議,請 借外債二千萬兩為東三省實業興辦之用78。此二摺雖未直接指出欲借款之國家,

但究其內文述及借款之原因和目的,係在抵制日俄在東三省之影響,可知絕不可 能是向日俄兩國籌借。又兩摺均另提及修築錦璦鐵路之錦州洮南段,當可知本借 款應會向錦璦鐵路最先之提案國美國籌借。

東三省實業借款案,後來再與度支部之統一幣制借款合併,向美國提出。於 1910 年十月二十三日,由度支部與美國的摩根公司、昆勒貝公司、第一國立銀 行、城市銀行四行訂立借款草約。以整頓國家及東三省財政暨辦理東三省實業事 務為目的,向四行在北京之代表花旗銀行借款五千萬美金,年息五釐,但需全數 存於美方之銀行,依中國政府之需要提領79

之後,美方為交換加入英、法、德所提出之粵漢川鐵路借款,以及便利在歐 洲市場籌措借款資本等因素,借款遂由美國一國,變為美、英、法、德四國聯合 借款,除原先四美國銀行外,再加入英國的匯豐銀行、德國的德華銀行、以及法 國的東方匯理銀行;借款金額也再膨漲為八千萬兩銀,由四國銀行各承擔四分之 一的放款。這項改變除了有資本因素之外,當然也有引入其他國家,以預防和調 和因美國資本進入滿洲可能引來的日俄兩國的反對。這項借款的表面目的是四國 為協助中國改革幣制所提供之資本,實則為美國意欲進入滿洲市場,夾帶分潤給 其他三國以增加助力的打算。而中方原亦有意於引入日俄之外第三國之勢力進入 滿洲,希望制衡,其後這項兩千萬兩的中美東三省實業借款逐步轉化為八千萬兩 的中國對四國的幣制改革與東三省實業借款,就不完全在中方的預料之中了。

幣制改革與東三省實業借款,總金額為一千萬金鎊(折庫平銀八千萬兩),利 息五釐,折扣九五發行,還本以四十五年為期。借款的還款抵押為東三省的菸酒

77 王威彥 主編,《清季外交史料(自宣統元年正月~三年十二月)》,卷十六之十一,頁 3885。

78 同上,清季宣統朝外交史料卷十六之十六,頁 3896。

79 同上,清季宣統朝外交史料卷十七之四十二,頁 392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幣發行,也勢必會改變俄幣在滿洲市場的佔有率。

如此,則日俄兩國對此一借款,當然採取反對和抵制的態度。其中日本因於 1911 年三月二十四日方與中國簽訂一千萬日圓的鐵道公債借款,已從中國資本 市場取得份額,且國內資本也再不足以承擔更多放款82,故對於抵制借款的態度 較為消極,雖然不滿,但傾向採觀望態度83

而俄國由於並未事先得到分潤,且在北滿之利益與投入程度超過日本,故對 此項借款係堅決反對。財政大臣科科弗采夫在五月二十二日對代理外交大臣尼拉 托夫發出的密函中表示:

「…我個人認為,重要的是,竭盡全力使發行一千萬英鎊的中國借款合同無 法實現,出於此種考慮,我認為讓我駐北京公使會同日本同僚發表如下聲明:我 們認為,通過外國人借款以滿足滿洲需要,是中國方面對俄國不友好的步驟,將 大裨益84。」

這當然是完全出於俄國本位利益的言論,完全無視中國的財政自主權與領土 開發需要。中國在自己的土地上,為興辦自己的開發事業而對外借款。借款的對 象並非俄國的敵對國家,借款的用途也並非用於對俄軍事,或經濟上的直接競爭,

如修築東清鐵路的替代道路等,而是用於開發本未開發的新事業。如此政策,俄 國竟能目為對俄「不友好」之舉動,而大動作抗議抵制,可見俄國除了欲獨佔北 滿的現有經濟利益外,連尚未開發的潛在利益,都視為自己的禁臠,不許其他國 家,甚至中國政府自己設法開發之。

除了透過聯合日本發表聲明之外,科科弗采夫也提出應向銀行團背後的四國 政府提出交涉,提議將長城以外的滿洲、蒙古、東土爾克斯坦(即新疆)劃入俄國 銀行的勢力範圍。並希望以 1899 年,英俄協定中對英俄兩國在中國分別不在長 城以北和長江流域謀求鐵路讓與權之協議,說服法國對參與銀行團的法國銀行要

82 劉彥,《中國近時外交史》,頁 517。

83 陳春華等 譯,《俄國外交文書選譯(有關中國部分 1911.5-1915.5)》,頁 7。

84 同上,頁 1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求退出借款85。駐北京公史廓索維慈則認為,對業已簽約之借款合同,單憑抗議 是不會有效果的,尤其是在俄國方於二月時針對蒙疆稅務問題,對中國提出最後 表態之後86

「…我認為在同銀行團達成協議方面作些嘗試是恰當的,或參加銀行團,或 放棄對銀行團對抗,以此換取對滿洲企業的若干擔保,我們認為這些企業是直接 違背我國利益的。為不引起各財團懷疑起見,若由我國自行採取步驟,而無日本 人參加,則此一步驟的成功的希望更大,若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則我國所取得 的地位就能保障我們今後就滿洲事務同日本進行交涉。」

廓索維慈建議採取務實的態度,直接向銀行團要求分一杯羹,並建議拋開與 日本共進退的方針,自行與銀行團交涉,以取得日後用以抗衡日本在滿洲影響的 利權。在日本態度顯然消極和廓索維慈的建議之下,俄國改為直接與四國政府進 行施壓與交涉。四國中的英法兩國,為俄國之友好與同盟國家,故主要的著力在 試圖說服兩國政府,要求其銀行退出借款,或是不允許在該國市場對借款進行募 資。

其中法國政府表示,願意阻止該項借款在巴黎交易所開盤,但無法阻止英、

德、美三國在排除法國參與下仍舊發行借款87,故提議是否將俄國亦納入銀行團 中,佔五分之一份額,使之成為五國銀行團,但不願再讓日本加入88。此處要說 明的是,法國之所以在四國中態度最為正面,除了尤於法俄兩國之同盟協約外,

其實法國之銀行資本早已充斥於俄國市場。如俄國真加入銀行團,必以俄華道勝 銀行為放款銀行。而道勝銀行雖名為俄國銀行,實則為法俄兩國之銀行家共同出 資成立,雖然在中國之行動皆由俄國政府為依靠,但果有營業利益,法國的民間 資本也會獲利。並且,此時法德摩洛哥危機正發生中,法國尚需仰仗俄國的外交 支持,故可能較願意配合俄國的需求。

85 陳春華等 譯,《俄國外交文書選譯(有關中國部分 1911.5-1915.5)》,頁 16。

86 此處係指 1911 年二月與三月俄國針對蒙古新疆稅務等事提出之六項要求,見於本章第二節。

87 同上,頁 37。

88 同上,頁 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英國政府雖然同意不對關外的鐵路建設提供放款,但表示若能在借款的使用 計劃中將其可能性排除,則英國不願反對此借款89。美國與德國雖表示可能可以 同意俄國加入銀行團之中,但不能取消此一借款。而英法兩國雖然一定程度上願 配合俄國之需求,但均不願直接放棄借款,且認為其一國之退出,仍不能阻止借 款之成立,屆時本國之利益受損而無益於事,殊非所願。對此,俄國外交部一度 對法國提議,在抵制借款之餘,成立俄法日三國之銀行團,與已有之四國銀行團 談判劃分在中國之放款業務範圍90,但此一提案並未真正實現。

英國政府雖然同意不對關外的鐵路建設提供放款,但表示若能在借款的使用 計劃中將其可能性排除,則英國不願反對此借款89。美國與德國雖表示可能可以 同意俄國加入銀行團之中,但不能取消此一借款。而英法兩國雖然一定程度上願 配合俄國之需求,但均不願直接放棄借款,且認為其一國之退出,仍不能阻止借 款之成立,屆時本國之利益受損而無益於事,殊非所願。對此,俄國外交部一度 對法國提議,在抵制借款之餘,成立俄法日三國之銀行團,與已有之四國銀行團 談判劃分在中國之放款業務範圍90,但此一提案並未真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