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原住民族圖畫書的圖畫作家、語言、題材和類型

第一節 圖畫作家

在「身分論」中,學者們認為具有原住民身分者創作的作品才能視為原住民 文學。「身分論」的主要論述者為孫大川,會以「身分論」作為原住民文學的界 定主要是希望以原住民身分為出發點,呈現題材與風格上不受原住民文學樣貌的 限制,拒絕讓主流想像介入原住民文學的定義問題,因為那等於是讓原住民文學 概念成為主流想像的書寫對象再度被書寫,而非自己書寫。因此孫大川強調的是

「第一人稱書寫」,亦即主體建構是原住民族文學的首要使命。(奉君山,2010,

頁 55)

以下將以「身分論」為主軸,分別探討圖畫書作者與圖畫書繪者的族群統計。

作者與繪者的族群別將以「台灣原住民兒童圖畫書精選計畫案」的資料為主,再 另外蒐集資料確認作、繪者的族群別。而因為每本圖畫書的作者或繪者不一定只 有一位,且有些作、繪者創作兩本以上的圖畫書,故統計單位以「人次」計算。

再者,作者的統計將包含口述者、故事提供者、原著,繪者的統計將含括攝影者。

此外,在 2000 年以後使出現學校出版或學校與其他單位合作出版,當中的小學 師生合作創作的圖畫書,因無法確認參與師生的族群別,故將其另外列欄「學校 出版品」。

一、圖畫書作者

95

96

時的社會政治氛圍。直到 1980 年代,二次戰後接受完整漢文教育的台灣原住民 青壯年一代,對於漢語的使用能力已臻成熟,可以漢文進行主體的書寫。然而在 1980 年代,原住民的書寫行動不是以文學為主,多是評論當時的原住民政策或 當局對原住民文化的扭曲等議題,並發表在《高山青》、《山外山》、《原住民》

等刊物。直到 1987 年 7 月解除戒嚴令與「報禁」後,使原住民知青有機會在傳 媒發表言論,出版社也開始陸續大量有計畫地出版原住民圖書,內容除了議題論 述,也擴及到傳統文化的記錄、描述與原住民文學創作。1

陳雨嵐(2008)表示 1990 年代本土化的熱潮也反映到出版界,從出版品內 容到出版形式,從出版者自身結構到市場都發生巨大變化,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出 版空間全面擴展。對照到表 4-1 台灣原住民族圖畫書出版單位統計,可以發現 1990 年代,出版單位不再只限於政府、出版社或單一單位出版,非營利單位亦開 始出版原住民族圖畫書,這或許是因為 1992 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實施「文 化藝術獎助條例」2、1993 年調整了過去以中央集權式的操作,改以文化地方自 治化的構想,1994 年的「十二項建設計畫」特別加強社區文化發展,其中「社區 總體營造」(community building 或 community development)統合此一新觀念。

3然而也因為本土化「台灣學」的熱潮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的政策讓原住民 知青紛紛投入本土/在地文化的研究書寫行列,甚至成立地方文史工作室或社團。

而比起原住民族文學於 1980 年代便開始有原住民作者的投入,原住民族圖 畫書遲至 1990 年代以後才開始有原住民身分的作者冒出,因在 1980 年代主要是 以議題的擴散、文化抵擋作為書寫的主要目的,發聲對象非為兒童;且於 1990 年代初,主流文學界對於原住民族文學討論的發酵,才逐漸意識到「原住民族『文 學』」的討論議題。4再加上,1990 年代原運世代返鄉,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的「文化藝術獎助條例」與「社區總體營造」; 1993 年 9 月修正發布、85 學年 度第一學期起實施的「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其中將「鄉土教學活動」科課程標

1 陳雨嵐,《台灣原住民圖書出版歷程之研究(1980 至 2007)》,頁 67~69。

2 「文化藝術獎助條例」提供經費補助從事文化藝術之創作、出版、調查記錄、展演、營隊活動、

推廣教育的個人、社團或公司組織。(陳雨嵐,2008,頁 70)

3 該政策致使各地的地方文史積極運作,啟動地方自主意識,試圖改善台灣在經濟快速起飛後,

地方與文化失衡的狀態。(陳玉金,2014,頁 103)

4 在 1980-1990 年,原住民作家創作之意圖並非以成為文學作家為目的;而是此創作的行為其實 只是自覺意識下的一種表現。但是,當這些創作數量無形中,累積成為足以討論原住民族文學 的概念基礎時,他們才逐漸意識到「文學」的討論議題。(童信智,2007)

97

準以落實鄉土教育為主軸,「國語」則增列有「課外閱讀」,使得原住民作者注 意到另一個需要開墾的園地。

陳玉金(2014)表示「新課程(國民小學課程標準)的實施,對兒童文學而 言,自然有助於本土化,以及注重兒童讀物的傾向。」此外,教育部也在 1994 年 實施「發展與改進原住民教育五年計畫(第一期)」,計畫是「以『適應現代化 生活,並維護傳統文化』為政策目標。」故計畫內容除了延續以往加強教育機會 均等的措施,也提出「保存並發揚原住民各族之語言、文化與藝術,以培養其自 尊心與自信心。」5可以說,原住民族運動醞釀原住民族文學自覺,行政院文化建 設委員會的政策讓原住民作者有機會投入在地文化書寫,而教育部的「國民小學 課程標準」與「發展與改進原住民教育五年計畫(第一期)」,是讓原住民作家 從原住民族文學範疇,傾向關注到原住民族兒童讀物的契機。

台灣圖畫書於 1970 年代出版事業開始蓬勃發展,然則直至 1980 年代出版社 才跨足原住民族圖畫書,實乃因當時的社會氛圍、本土意識興起、原住民族運動 與報禁的解除,才推展原住民族圖畫書的出版。而原住民作者的創作,1980 年代 雖因原住民族運動而再建構族群認同的原住民族文學,然原住民身分的圖畫書作 者晚至 1995 年才萌芽。而從戰後(1945 年)以迄 1970 年代並非沒有原住民身 分的作者創作原住民族文學,魏貽君(2007)將這段期間的原住民族文學作者分 為「敘事性族語歌詩及族裔意識認同線索」、「游移於山林部落、都市工地的『作 者』」、「中華國族意識凝視下的原住民漢語文學」三類,分述如下:

一、敘事性族語歌詩及族裔意識認同線索:戰後以迄 1960 年代之前敘事性 族語歌詩及族裔意識認同的台灣原住民族文學「作者」,主要代表者有 巴恩.斗魯(陳實)、吾雍.雅達烏猶卡那(高一生)、巴力.哇歌斯

(陸森寶)和綠斧固.悟登(黃貴潮)等人。他們並未以作家的身分聯 繫於文壇位置的爭取,反而以日語、羅馬字拼寫的族語(偶雜漢語)進 行敘事性口傳文學的表述及創作,直接對應的受眾是部落族人,其創作 無疑在台灣的原住民族文學發展脈絡以具有先贏者、開創者的精神位格。

5 黃雅平,《以多元文化理論探討我國原住民教育政策之論述與實踐》,頁 73~75。

98

二、游移於山林部落、都市工地的「作者」:1950、60 年代的原住民族林班 歌謠「作者」們,即使是以國家行政部門的約聘勞工身分而暫時離開部 落、進入深山工作,惟其勞動的地理空間、歌謠的創作形式依然籠罩在 廣義的原住民族傳統生活領域及部落意識網絡之中;1970 年代前後遷 移都市的原住民工地歌謠「作者」們,那被社會分類系統視之為「差異」

的他者一旦必須或被迫得在公眾場合出現之時,總是不免承受著來自於 外在的社會監視,以及內在的精神否認,致使這個他者難以擺脫「污名 認同」的框架。也因上述社會背景,形成了 1950 年代以迄 1970 年代原 住民族文學「作者」為了家戶生計勞動身體散居於山林工寮、文化身分 認同線索渙裂於都市工地的「離散模式」(disapora model)歌詩創作及 傳唱。

三、中華國族意識凝視下的原住民漢語文學:1950 年代初期以迄 1970 年代 的原住民族文學「作者」類型不必然能以是否居於部落、勞動位置而界 定其作品的「正面族群意識」有無;這段期間原住民族文學的第三種類 型,即是不自覺馴化於「污名認同」的文化分類、社會規約機制底下,

進行所謂「異國情調」況味的漢語文學書寫、發表及出版的「作者」,

箇中的主要代表為其書寫位置游移於部落、都市之間的排灣族陳英雄

(族名:谷灣.打鹿勒,1941 年出生)、阿美族曾月娥(族名:蘇密,

1941 年出生)。

由上可知戰後至 1970 年代的原住民作者多以詩歌創作及傳唱文學,如孫大 川所言:「對我們上一代部落族老而言,唱歌不純然是音樂的,它更是文學的;

他們用歌寫詩,用旋律作文。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就這樣不用文字而用聲音進 行文學的書寫。」6此時期的文學非以主流社會的方式,以書寫文學出版的作者身 分,在文壇佔有一席之地。直至 1962 年 4 月 15 日,陳英雄的散文處女作〈山 村〉在《聯合報》副刊發表後,原住民作者始開始出版書寫的原住民族文學創作。

然因此期的漢語文學創作多為「族群文化位格自我卑微化」、「漢人優越意識」

6 孫大川,〈用筆來唱歌──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的生成背景、現況與展望〉,《台灣文學研究學 報》第 1 期,台南市;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5 年 10 月,頁 198。引自魏貽君,《戰後台 灣原住民族的文學形成研究》,頁 154。

99

的漢語文學敘事7,故常被文學批評家、研究者及「原運世代」出身的原住民作者 忽略、冷淡或視之為「尷尬烙印」8

台灣戰後的原住民族文學,由認同至渙裂,由渙裂至污名認同,再到 1980 年 代的文化書寫行動與文化復振運動,多非以兒童為對象來書寫,也沒有原住民作 者創作圖畫書,除了可歸因於社會政治環境外,也因早期圖畫書概念未具體被認 知與印刷和市場環境尚未成熟。

後因教育部的政策,使原住民作者觀注到原住民族圖畫書,並多以神話故事 作為創作的主體,可視為以「原生連帶」指稱的獨特文化、風俗習慣和語言作為

後因教育部的政策,使原住民作者觀注到原住民族圖畫書,並多以神話故事 作為創作的主體,可視為以「原生連帶」指稱的獨特文化、風俗習慣和語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