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地方文史工作之發展歷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地方文史工作之發展歷程

本節將接著探討地方文史工作之發展歷程,分別從地方文史工作之源起與類 型、地方文史工作之內容、地方文史工作者之角色,與地方文史工作之困境四部 分的文獻來論述,其詳述如下。

壹、地方文史工作之源起與類型

文史工作是台灣一種獨有的行業與生活方式,脫胎自台灣本土化運動,是一 種文化現象,因此文史工作與過去學院中研究的文史並不相同,是針對台灣各鄉 鎮地區所做的歷史、生活、禮俗、地理、景觀、信仰、生態等方面的研究與調查,

這樣的文史工作經常被冠上「地方」兩個字,以強調是台灣的、地方性的文史研 究工作(于國華,2002)。地方文史工作的源起與類型分述如下:

一、地方文史工作的源起

過去的文史教育經常以統治階層的角度來看待,一般的民眾難與自己生活周 遭的土地產生連結,台灣第一個成立的地方文史工作社團是 1957 年成立的台南 市文史協會;在戒嚴時期,這樣的地方文史工作性社團數量極少,直到 1987 年 解嚴後,到了 1992 年地方文史工作室才開始萌芽,1994 年以後,地方文史工作 者的成果逐漸為大眾所認識,加上政府重視地方文化建設,全台灣大約有三分之 二以上的地方文史工作社團,大多是在這個時期成立的,因此地方文史工作室的 萌芽成長背景原因可分成以下四點(劉還月,1999):

(一)政治環境的變遷

台灣歷經日本殖民統治後,又經歷長期的戒嚴時期,長久以來本土文化的研 究與保存工作只侷限於特定的機關單位,甚至不受到重視,直至 1987 年解嚴後,

22

23

24

最強。

(四)學校結合的文史工作者

大多為鄉土教學的老師,在社區發展的專業性與自主性較不足。

(五)財團企業公司/專業街型文史工作者

都市的社區常涉及不同的利益團體,因此會出現財團企業公司或是專業街

(商店街)型的文史工作者。

(六)民意代表(所屬助理型)文史工作者

若民意代表為實踐政見以文史空間為主,即會發展出民意代表(所屬助理型)

文史工作者,其專業性與自主性不高,但社區動員力強,對地方政府的壓力較大。

(七)半官方文史工作者

半官方文史工作者通常指的是同時具有政府與民間團體兩種角色。以高雄市 為例,半官方文史工作者常因高雄市產業回饋金而成立;如社區化者社區動員力 較強。

總而言之,台灣地方文史工作的起步雖在五十多年前就已有成立相關社團,

但真正快速成長茁壯也是近十幾二十年的時間而已,在其中因為政治、歷史、文 化政策的演變而使得地方文史工作日趨受到重視,剛好正與台灣推動社區發展的 歷程相類似,因此地方文史工作者與社區發展的關係是密切相扣的;不論是何種 的地方文史工作者都是以渴望保存記錄在地文化、發揚本土精神為最初的理念想 法。

貳、地方文史工作之內容

從上述的文史工作者的源起與分類可知投入地方文史工作者的樣貌十分多 元,包含各行各業、官方或民間、學者或非專業人員等。然而地方文史工作的內

25

26

為四大類內容:(一)在地文化尋根:透過蒐集、訪談、問卷、田野調查等方式 探尋過往的歷史;(二)推動社區事項:包含社區內硬體設施興建、辦裡節慶活 動等;(三)實施鄉土教育:讓在地的小孩子或年輕人更了解自己地方的歷史文 化與獨有特色,使在地文化向下扎根;(四)文化資產保護:幫助居民提升對文 化資產的重視,盡力去維護保存這些無形或有形的文化資產,使之活化再利用。

若比較上述各文史工作者所界定的工作內容可歸納出最先開始的文史工作者主 要是以蒐集在地鄉土史與文物照片等,但直至社區營造成為一項政策並蔚為風潮 後,文史工作者開始以推動社區發展的活動為主,這也是本研究所要探究的主要 部分。

參、地方文史工作之角色

地方文史工作者的能力與位置通常界於官方、學界、專業者、社區民眾之間;

一方面地方文史工作者具備某種文化意識,可與官方、學界、專業者進行協調與 對話、合作,另一方面地方文史工作者因為在空間上與情感上的在地性,使其與 社區民眾可有較多、較密切的互動與連繫(劉還月,1999)。由此可知,地方文 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是佔有極重要之處;羅中峰(2003)也認為現今的地方文史 工作已從書寫地方歷史、文化與資源調查逐漸推展到以「社區營造」為目標,這 表示文史工作者已從「旁觀研究者」的認知與詮釋轉換為「參與建構者」的實踐 與改革。

王逸峰與蔡菀玲(2005)對於文史工作室與地方觀光發展關係中的研究結果 顯示地方文史工作室在地方上所扮演的是一個輔導者、文化資訊提供者、諮商 者、在地文化傳播發揚以及舉辦相關文化活動的角色。

康原(2003)則以為地方文史工作者在從事文史調查、研究、報導中,介入

27

28

另有吳志衍、潘鑫宏和楊裕富(2005)於<文史工作室在社區總體營造扮演 角色之研究初探>一文中認為文史工作者的角色有以下九點:(一)協助文史資 料之調查;(二)建立收集相關文獻與文物等資料;(三)探索當地鄉土特色;(四)

引導民眾「思考」及「行動」的動力;(五)協調公共空間之設計與規劃;(六)

推展成果之展現及記錄;(七)協調溝通之角色;(八)發揮監督功能;(九)協 助培育文史工作人員。而陳靜誼(2006)的研究則指出文史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 為:地方資源調查、編輯、保存與規劃者;促進終身學習的教育推廣者;居民意 見協調者;地方意識凝聚者;以及察覺社會議題並發言或介入者。

總括來說,文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可從文史工作者本身的工作內容而定:有 時也是帶領與教育社區民眾的領導者;若站在政府公部門的角度而言,文史工作 者又成為實行政策的推動者;然而更重要的是文史工作者常是介於政府與社區民 眾的中間角色,具有溝通協調等功能。

肆、地方文史工作之困境

地方文史工作者或團體近幾年來雖然猶如雨後春筍般盛開綻放,但也由於地 方文史工作內容的繁雜以及所要耗費的時間人力過多,而使得文史工作者漸漸開 始面臨許多困境與挑戰。陳進傳(2003)曾提及宜蘭文史工作者的困境在於政治 的不確定性、生計困難、人才缺乏、心態可議,以及被動配合政府要求。鄭乃榮

(2007)則針對屏東縣文史工作室所做的研究認為文史工作室遭遇最多的問題是 經費與人才傳承,其次是社區民眾參與程度、公部門的配合與公共議題上的討 論。綜合各文史工作團體與政府調查的結果,研究者統整出目前地方文史工作正 面臨的困境有以下四點:

一、經費財源的籌募

29

30

第一項的經費財源的籌募有關,在台灣的現實環境中,能與公部門打好關係者通 常才能獲得較多的福利,反之則可能因為官僚體制的原因使得文史工作面臨到重 重阻礙。

綜所上述,台灣目前地方文史工作所會面臨到的困境主要是在於地方文史 工作者或團體的定位所產生的問題,畢竟一開始的地方文史工作是基於個人的興 趣而去從事的一項工作,當這項工作開始結合其他團體或要與政府配合時,接踵 而來的便是到底誰才具有主導權以及一些財務上或人力上的問題。然而不管是遇 到何種困境,地方文史工作仍需要一直向前邁進,因此如何幫助這些文史工作者 解決這些問題亦是本研究所欲探究的目的之一。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