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七節 研究倫理

Punch(1998)指出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本身因為有其目的及需求,往 往造成與研究對象有著不對等的權力狀態,無論研究者是採用何種研究收集方 式,在研究過程都將面臨到告知後同意、欺騙、隱私與保密等研究倫理的課題。

但又為何質性研究更如此重視「倫理議題」?主要是因為質性研究常是研究者以 局內人的觀點與研究對象產生密切的互動關係,而並非以局外人的角度以客觀、

冷靜的方式分析研究對象的行為經驗,因此使得質性研究較量化研究更重視倫理 議題(潘淑滿,2003)。

在質性研究中因訪談研究所產生的倫理議題其實是超出訪談的情境本身,因 此是包括整個訪談計畫的所有階段:主題化、設計、訪談情境、轉錄、分析、驗 證、報告;除此之外,倫理議題不僅只要保護研究對象的微觀倫理,亦必須關注 到研究後所產生的結果知識之鉅觀倫理,即在更大的社會脈絡中的價值(陳育含 譯,2010)。

本研究所要探討問題將會牽涉到研究對象在談論過程中可能會批評到某些 當事人,在研究倫理中更要保持對資料的保密與站在研究對象的角度以擬情、同 理的方式進行理解,並且在研究之後提供研究成果以利研究對象在未來推動社區 發展中能有更多參考價值。因此,本研究參考眾多學者所提出質性研究的倫理觀 點,結合本研究所需要的情境脈絡,歸納出以下須遵守的倫理原則,並在研究過 程中配合使用:

壹、告知後同意

研究者應誠實告知研究對象本次研究的問題及目的,並在訪談前先以電話或

65

書面說明大概的訪談內容,當研究對象表達願意參與此研究訪談後再約定訪談時 間及地點,若研究對象對研究過程有所疑慮,研究者需要更詳實解釋,讓研究對 象清楚明白此研究的核心概念及所欲探求之方向,以便研究對象做出最有利、最 適當的選擇。

貳、相互尊重

從研究者的立場而言,首先研究者必須尊重自己的專業,研究者是經由各 類文獻的探討以及與指導教授討論進而設定研究主題、訂定研究目的、擬出研 究大綱,因此研究者本身必須體認本研究的研究價值;此外,訪談之前讓研究 對象明瞭本研究的主軸亦是希望研究對象可以尊重研究者的專業體現。另外一 方面從研究對象的立場來說,研究者更應該尊重研究對象的個人抉擇,若是遇 到研究對象不願吐露的內容或是請求停止錄音、錄影時,研究者應予以尊重;

在訪談過程中,研究者更要尊重研究對象個人的主觀意識與情緒表達。在研究 者與研究對象彼此相互尊重的前提之下,所得到的資料與內容才能真正傳達出 研究過程的真實性。

參、保密

為保護研究對象的隱私權及個人權利,本研究過程中所需要的研究對象基本 資料及訪談內容必須以匿名方式記錄,所有資料只做為學術研究之用,不會任意 公開使用,或在他人面前散播研究對象的經歷感受,並在研究過後銷毀錄音存 檔,而研究者的心中也應該儘量消除偏見,或降低因研究訪談過程中所造成對研 究對象或第三人的觀感與評價。

66

肆、互惠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對象利用自己的空閒時間以及精力參與研究者的研究計畫與 訪談,研究者可從此研究過程得到自己想了解的問題及資料,而研究對象看似並 無獲得任何利益,但是透過本研究的問題提出與訪談經驗,相信也能提供研究對 象在推動社區發展的歷程上一個自我省思與重新回溯的機會。除此之外,研究者 基於互惠的原則,理應表達對研究對象的感謝與回饋,而給予口頭上或物質上的 回報。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