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基於報老闆政治利益之自我審查

第三章 華文報所有權與自我審查

第四節 基於報老闆政治利益之自我審查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4

第四節 基於報老闆政治利益之自我審查

馬來西亞華文報長期以來皆由民間人士籌辦經營,當中出現二波政黨收購行 動,惟黨營階段都歷時不長。對黨營報而言,報老闆的政治立場及政治利益自難 違背,故每每背負「政黨喉舌」臭名。對民營報而言,報紙本身業務所得只是蠅 頭小利,報老闆除了藉由控制報紙打造個人及企業形象,更重要的是,可藉此向 政治菁英示好,提高與政治菁英的談判籌碼,以在國家機關主導的資源分配中獲 益(莊迪澎,2004,頁 121)。因此,報老闆的政治立場,或因商業利益考量而 發展出的良好政商關係,會在相當程度上形成新聞的自我審查。

一、民營報

整體而言,現今華文報報老闆都「與政治有掛鉤」。東方日報前高層 B(2012 年 6 月 14 日深度訪談)表示,主要原因在於,跨足報業的資金門檻高,只有身 懷大筆資金的「老闆級」人物才有本事投入,而在馬來西亞,這些「老闆」基本 上都有政治淵源,如與政府合作進行工程,或從事政府所批的特許工程。報老闆 之所以辦報,本就是希望藉由手握華文報的影響力,來換取利益,尤其是提高自 身獲取政府工程的「方便」及「能力」。因此,在心態上,他們會傾向於向政府 妥協,此種妥協形成報社「在路線上的妥協」。藉由報老闆辦報方針的擬定,現 今華文報在新聞處理上的尺度拿捏,明顯較有利於執政黨。說白一些,即是報老 闆以對某些議題的妥協,與政府換取其他方面的利益。

然而,早期的華文報似乎並非如此。雖然從時間縱軸來看,華文報在 1980 年代末以前如同第二章所言,在政治議題及族群議題上有愈趨保守及收緊言論尺 度的趨勢,惟若橫向與幾乎全然淪陷於執政黨之手的英、巫文報紙比較,華文報 還是較能持平地報導異議或在野黨新聞166,也更關注華人議題,大多仍堅持維護 華社利益的理念(黃招勤,2004,頁 3;曾麗萍,2010,頁 159)。論者以為,

其時的言論保守現象,多出自於畏懼嚴苛媒體法規的自保心態,而非報老闆與政 治人物關係密切(曾麗萍,2010,頁 103)。可是,事實是否真是如此?《中國 報》的創辦人李孝式曾擔任該國首任財政部長(葉觀仕,1996,頁 95),《光明 日報》是由執政黨民政黨主席林敬益出面申請出版准證的(曾麗萍,2010,頁 157),姑且不論他們會否干預編務,但二報是否真能不基於對報老闆的利益考量 或感恩之情進行自我審查?

166 在 1987 年茅草行動中被扣留的柯嘉遜即指出,被扣留者「驚異於國陣報章對新聞的取捨增 刪。華文報證明是較樂意供給消息的,連印籍和巫籍都天天問華文報的新聞……如泛馬回教黨(在 野黨)了解到該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發生了什麼事,華文報相當充份地報導了是次大會,但英文報 和巫文報卻輕描淡寫」(Kua Kia Song, 1989/春山譯,1990,頁 8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5

對此,東方日報前高層 B(2012 年 6 月 14 日深度訪談)指出,集團化前的 華文報確實無對報老闆政治利益進行自我審查的傾向。原因有三:(一)報老闆 與政治無利益掛鉤。雖然其時報老闆與政治人物關係良好,但基本上政治人物與 報社各自為政,報老闆與之沒有利益掛鉤,故少見因政治利益考量而指示總編輯 之情事。總編輯的權力行使,就純然按照其對新聞、道德、社會正義的判斷行事,

而非基於報老闆的政治利益考量。(二)報社無政治立場。其時華文報百家爭鳴,

但所關心的政治問題僅限於華人政黨,而報社基本上並無特定政治立場,呈現「無 政府狀態」。報導或評論所顯現的政治立場或路線,是基於個別記者本身的政治 傾向而定,故有時會自打嘴巴。(三)政治人物無利用報紙輿論左右政治的意圖。

以《中國報》而言,定位為社團報,較少談論政治,影響力小,李孝式官拜財政 部長,自身的政治影響力已超越該報所能給他的,故未存利用的念頭。而林敬益 當初亦只是抱著幫了《光明日報》一個忙的態度,且該報後來發展不順遂,並未 達到一定的影響力而使政治人物覺得可以拿來利用。

到了二大報業集團時期,以上狀況出現大幅改變。郭令燦與張曉卿皆與執政 集團(國陣、巫統、人聯黨等)有著千絲萬縷的利害關係,由於報老闆依賴國家 機關汲取龐大商業利益,為了維護報老闆利益,華文報「不可能,也不願意尖刻 批評執政黨」(莊迪澎,2005 年 8 月,頁 10;2013b,頁 57)。換言之,報老闆 與執政黨之間的利益掛鉤,讓華文報遂生自我審查(Seneviratne, 2007, p. 112)。

與此同時,馬哈迪上台後施行鐵腕統治,所推行的嚴刑峻法讓報老闆不想承擔得 罪執政黨的風險,其時報社高層與報老闆的關係亦已產生質變,難以抗衡報老闆 的意願,在雙方都想要避免麻煩的狀況下,自我審查更形嚴重(莊迪澎,2015 年 8 月 6 日深度訪談)。

邁入集團化後的華文報,開始關注非華社的政治動態(東方日報前高層 B,

2012 年 6 月 14 日深度訪談),但在報導上傾向強化國家利益至上的訴求(黃招 勤,2004,頁 98),變得比以往更保守,如《星洲日報》的辦報方針即採取更謹 慎、更符合執政黨意識形態的政治態度167,《南洋商報》則被市場調查公司指為 是比較偏向政府的報紙(葉觀仕,2010,頁 192)。以全國大選的表現來看,馬 哈迪在 1990 年大選後抨擊華文報的新聞與評論傾向在野黨,但 1995 年全國大選 一開始,華文報就被在野黨抨擊「不公平傳播資訊,淪為國陣的傳聲筒」(林景 漢,1998,頁 190-191)。對於 1998 年「安華事件」引發的「烈火莫熄」運動,

《星洲日報》社論就將國家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利益置於「階段性」的「民眾

167 張曉卿在該報 1988 年 4 月 8 日復刊詞「我們開始新的長征-星洲日報復刊有感」中列出 6 點 辦報方針中,有 2 點分別為「考慮到多元民族社會的特徵,為顧全大局,時刻自我克制和約束 , 適當地行使新聞自由權利」、「在溝通官民合作方面,扮演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角色」,「湊巧」

地回應了馬哈迪「享有新聞自由的新聞工作者不可能自發性地自律,新聞管制即為了塑造負責任 的媒體」及「媒體角色並非監督政府,而是協助國家發展」的媒體觀(曾麗萍,2010,頁 16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6

要求改革的呼聲」之前;《南洋商報》社論亦與馬哈迪站在同一陣線,認為示威 行動拖延司法審訊、影響司法公正和社會安寧,二報皆內化了國陣政府的執政思 維,對該運動的民主價值卻隻字不提(曾麗萍,2010)。其時鎮暴隊暴力驅散請 願群眾,導致所擺設的巨型人猿吉祥物遭撞倒損壞,前者報導時說明此為示威者

「蓄意破壞」的結果(莊迪澎,2011b,頁 258)。隔年其刊登一張巫統領導層團 體舊照片,竟以電腦技術移花接木,把站在馬哈迪身邊的安華頭部換成另一位領 袖的臉孔(古玉樑,2011,頁 225)。此外,各報並紛紛淡化尖銳的政治新聞(莊 迪澎,2013,頁 72),轉向以經濟、文教、民生、社會、休閒娛樂等敏感性較低 的軟性內容吸引讀者168,導致「批判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黃國富,2008a,

頁 92)。《星洲日報》更以「文化中國」理念開始其文化辦報策略,長期經營有 關「中華文化」或「中華性」的想像,具有去政治化的傾向(黃國富,2008a;

曾麗萍,2010)。莊迪澎(2005 年 8 月,頁 11)認為,此種避開「政治」,轉戰

「文化」的策略極為高明,能轉移讀者視線,人們對其推動文化活動的「熱忱」

心存感激之餘,自會忽略其在政治議題上的偏頗及緘默。不過,若就此判定華文 報的言論完全傾向政府,答案也未必盡然,因為其在無關族群問題的國家課題上 雖表現出親政府立場,卻未必全然抗拒報導異議新聞。例如,對烈火莫熄運動的 評論雖充份顯示其服膺於政府執政思維,但華文報給予該運動的報導卻比其他語 文報更全面及詳盡(Hilley,2001;引自曾麗萍,2010,頁 163-166)。曾麗萍(2010,

頁 166)指出,這是因為此時期的華文報與執政黨實則處於一種「競合」關係,

商人報紙本就商業利益至上,讀者對此類重大課題有需求,二大報業集團處於激 烈競爭狀態,在維持與執政黨良好關係的同時,仍需顧及市場需求。而在華人族 群議題上,華文報為華社說話的使命雖「開始淡化」(朱自存,引自黃招勤,2004,

頁 56),惟族群報的宿命又讓其不能完全背棄華社(某程度上也可視為一種市場 導向),故相關議題爆發時就會出現拉鋸戰。

除了在國家議題上傾向執政黨,二大報業集團老闆有各自較好的政治人物,

如郭令燦即為安華的朋黨,張曉卿則與馬華公會過從甚密(莊迪澎,引自曾維龍 編,2007,頁 23-24)。東方日報前高層B(2012年6月14日深度訪談)指出,「跟 馬來人勾結」這件事,自然是南洋報業集團旗下華文報的禁忌。當時任職於《中 國報》的凌慶安(2015年7月13日深度訪談)亦指,報社內部知道報老闆與安華 關係密切,故安華的新聞是「特別多」的。

待張曉卿收購南洋報業集團後,馬來西亞華文報業遂走向集中化及壟斷局 面,旗下四報言論被認為漸趨狹窄(廖珮雯,2008,頁 3)。面對外界的抨擊,

張曉卿試圖以「發揚中華文化」、「維護華人權益」、「對抗西方媒體」等標榜

168 《星洲日報》復刊後擴充地方版,增設「新教育」、「健康家庭」、「工商財經」、「星洲財經」、

「投資廣場」等副刊版面;《南洋商報》則在 1990 年代中期增設「南洋經濟」、「南洋副刊」、「新 世紀」(教育版)等,轉而以副刊及財經內容吸引讀者(黃招勤,2004,頁 6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7

「大中華」與「文化中國」的論述來合理化其壟斷行徑,在華社甚為受落169,往 後此論述儼然成為該集團的主旋律(莊迪澎,2013,頁 60)。然而,這種以中 華魂召喚族群利益的做法,看似要與巫統、美國霸權等勢力對抗,事實上去政治

「大中華」與「文化中國」的論述來合理化其壟斷行徑,在華社甚為受落169,往 後此論述儼然成為該集團的主旋律(莊迪澎,2013,頁 60)。然而,這種以中 華魂召喚族群利益的做法,看似要與巫統、美國霸權等勢力對抗,事實上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