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法政干預與華文報自我審查

第二節 阿都拉及納吉時期:「開放」景觀下自我審查的變與不變

4. 政治局勢變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9

它不是(要)爭取回更多的新聞自由或做為一個媒體的自尊,……(只是)

因為它覺得讀者喜歡。

4. 政治局勢變化

從劉鑑銓「圓心和圓周的距離得看情況,報社編務決策人最重要的就是了解 情況,當政局存有很多不穩定因素,是最難拿捏的時候,往往會被讀者誤解為『膽 怯』」(星洲日報,2008,頁 123)之言,可看出華文報會視當下時局,如「國陣 是否要垮掉了」(東方日報前助理新聞編輯 D,2015 年 7 月 1 日深度訪談),來 決定新聞的報導方式。

政治(議題)的話,我覺得大家都有一種不明文規定,大概知道哪些應 該報導,哪些不應該報導。所謂的哪一些跟不是哪一些,有時候又要因當時 的氛圍而定的。比如,回教堂被丟豬頭的事件,能寫嗎?後來好像又玩到很 大一下!敏感嗎?又敏感喔。做麼沒有人干涉的?你不知道的喔,因為當時 的氛圍好像又可以這樣子哦。

所謂時局變化,分為以下二種:

(1) 政黨輪替的可能性

莊迪澎(2015 年 8 月 6 日深度訪談)指出,華文報在 2008 年後的確「比較 願意」刊登在野黨的新聞,包括其對該國政府的批評,這與民聯在 308 大選奪下 5 州執政權有關。

對華文報來講,這是個投資。因為 308 看到了民聯有可能(中央)執政,

我總要兩邊投資嘛,萬一 2013 年大選真的變天,至少民聯不會為難我。

黃金城(2015 年 7 月 2 日深度訪談)坦承,國陣政權將失勢的可能性,是 造成華文報新聞自我審查鬆綁的原因之一。

你(國陣)的得票跟反對黨差不是很遠,下屆誰做政府還不懂,這個叫 做政治環境變了。而且,這樣下去,你的高壓會給你得到多少選票,也要計 算這個風險。

(2) 當權者失勢的可能性

莊迪澎(2015年8月6日深度訪談)認為,華文報是很聰明的,在某程度上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0

至可說很「勢利」。其需要「表現得大膽」來做為一種市場策略,故有時會對政 府做出一些批評,惟批評的對象一般上不會觸及最高層級領導人,而是止於公務 員、權限較小或大勢已去的部長,所批評之事也不會動搖執政黨的權力基礎。

第一,它不會批評部長級的,只會批評公務員的 level。第二,如果它 被迫或不得不批評部長的 level 來表現它很大膽,那麼它會批評的一定是那 種 A. 不重要的部門,就是什麼鄉村發展部、國民團結部那種沒有掌握懲罰 權力的部門,絕對不會是內政部,當然更不用說是政府首相;B. 很明顯在 政治上已快要下台的人。很明顯的例子,SARS 的時候蔡銳明當衛生部長,

《星洲日報》好像用了半版刊登鄭丁賢的一篇文章來罵他,這是很罕見的。

衛生部雖然是沒有太大權力的部門,但畢竟是馬華的部長,一般上華文報不 要得罪馬華,所以也很少看到它們會批評馬華的部長,但是為什麼會用半版 而且不只一天來批評蔡銳明處理 SARS 處理得不好?原因在那個時候全世 界都知道蔡銳明要下台了,因為它在那屆黨選輸掉了副總會長,你知道黨職 輸掉,官職就是要完蛋。

不過,「不批評國家最高層級領導人」的新聞原則近年來似乎有所鬆動,而 這與領導人權位的穩定程度似乎息息相關。馬來西亞的媒體管制基本上是以首相 做為中心,當其大權在握時,媒體往往不敢造次,其亦不會向媒體開刀;當其權 位面臨挑戰,則往往從嚴管控媒體,媒體不免遭殃(莊迪澎,2015 年 8 月 6 日 深度訪談)。該國現任首相納吉從 2009 年上任後的大權在握,至 2015 年巫統爆 發黨爭,權位備受動搖,華文報對其被指涉及的事件如蒙古女郎案109、「一馬發 展公司」(1 MDB)事件110的報導,似乎隨著其權勢的變化而有所鬆綁。前華文 報中層主管 C(2015 年 6 月 18 日深度訪談)認為,當巫統黨內山頭林立,媒體 就有可能去「玩一些新聞」,因為其有「被允許做錯事」的空間。

現在權貴是指誰還是個問題。你說納吉是首相,對親巫統的媒體來講,

以前親巫統就是親首相,現在你親巫統,可能踩納吉一下你的功勞更大,有 時候讓老馬爽一下,你又有功勞喔。現在山頭太多了,到最後你不懂誰是最 終的老闆來的。當這種情況,你是被允許做錯事的。如果以前的自我審查是 避免做錯事、做錯事會有人不高興,但現在你會覺得我是被允許做錯事的,

109 28 歲的蒙古籍女子阿爾丹杜雅(Altantuya Shaariibuu)被炸毀的殘骸遺骨於 2006 年 11 月 6 日在吉隆坡市郊被發現。時任國防部長的副首相納吉被指牽涉此案,因為炸屍的軍用 C4 炸彈是 軍隊才有,且 3 名嫌犯當中,被控謀殺罪的首、次被告是納吉的貼身保鏢,而被控唆使謀殺罪的 第三被告是其重要幕僚。2009 年沙亞南高等法庭判處兩名涉案被告死刑,後兩名被告上訴成功,

無罪釋放,2015 年聯邦法院又改判死刑。

110 2015 年《華爾街日報》指控納吉貪污 26 億令吉(約新台幣 220 億元),其隨即下令撤換要求 其說明的副首相慕尤丁、檢察總長阿布都·干尼及 9 名內閣成員,並以健康因素將調查人員革職。

隨後官方宣稱,26 億令吉是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王室的政治獻金,惟美國司法部 2016 年的調查顯 示,該筆金額實則來自 Tanore 金融機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1

我做錯一次,不會得罪全部人,總有人爽的。而且,他們亂到這樣,根本沒 時間去看那些不是他們所真正在意的事情,他們在意的是怎樣穩住權力。

也因此,華文報的自我審查對象,從馬哈迪時期的「大有大怕,小有小怕」,到 阿都拉時期、納吉執政早中期的「不要罵到最高領導人」,到如今則視議題而定。

如此一來,玩新聞的空間就隨之出現(前華文報中層主管C,2015年6月18日深 度訪談)。

雖然當權者可能失勢的態勢發展會放寬華文報的報導戒線,惟華文報仍會顧 慮其被逼宮不成秋後算帳的可能性,而在報導上「不去到那麼盡」。

你要判斷納吉到底還能做多久。如果他還可以做更久,你今天一直在打 他,說不定哪天他不爽,叫 Zahid(内政部長阿末扎希)去查你,你就麻煩 囉!如果你看準,或者收到內部消息說納吉大概一年就走了,這樣今年開始 去打納吉的新聞內容會比較多一點,所以這是一種判斷。……今天你拿捏不 準到底他會不會下台,你當然還是不要走到那麼前啦!這種判斷其實根本跟 正義無關,而是在於到底這個人還會在位嗎。如果還會在位,最好不要打他 這麼多;如果不在位,你就可以放膽打他,所以是這種考量(東方日報前助 理新聞編輯 D,2015 年 7 月 1 日深度訪談)。

如果有一天巫統的4位副主席都同時發表一些對納吉不利的傳言時,我 們就會直接報導,因為那個時候是大勢,4個副主席聯合起來的力量肯定是 比一個人大的。我相信我們會直接報導,「你的副主席叫你下台」類似這樣,

會很直接。(還沒有這樣明顯的態勢發展時,就會小心一點?)對,這就是 我說的審時度勢(凌慶安,2015年7月13日深度訪談)。

新聞的這種尺寸是每個時候不同的,因人因時因勢而定。例如,在納吉 的時代,很多東西他不會理你,不會去什麼,但在比較敏感、他的生死存亡 的時候,可能就很重視你的尺寸去得太遠,譬如像現在這樣的時候。我們還 是照樣碰撞他的尺寸,你認真去看我們的報導,去到很兇了的,但到現在為 止,沒有一個電話來。因為他還沒有時間去收拾我們,自顧不暇,等到他能 夠喘氣之後,可能他會慢慢算帳,你要有這個心理準備囉(星洲日報高層A,

2015年8月13日深度訪談)!

(二)自我審查鬆綁之議題類型

自我審查的鬆綁,主要體現在政治新聞上。東方日報中層主管 B(2015 年 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2

月 10 日深度訪談)指出,在罵政府、批評政府方面,「記者是比較大膽了」。

《南洋商報》副新聞編輯許國偉(2015 年 7 月 6 日深度訪談)亦表示,過去新 聞工作者會覺得批評到某政黨或甚至只是報導政治人物批評另一政黨,就需要特 別小心,但如今是只要不涉及誹謗,其他的則「什麼都可以罵」。《中國報》專 題記者潘有文(2015 年 7 月 12 日深度訪談)也認為,比之馬哈迪時期,華文報 的政治評論尺度起碼放寬七、八成以上,只要不涉及人身攻擊,評論在野黨、攻 擊馬華、攻擊國陣的內容基本上都能見報,甚至該報的若干評論可說是「站在在 野黨的部份(立場)來寫」。

綜合受訪者所言,華文報自我審查明顯有所鬆綁的議題類型有三,分述如下: